吕梁山,中国山西省西部山脉。总体呈近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吕梁山全长约450千米,宽40-120千米,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属山西境内第三高峰。吕梁山西接毛乌素沙地,东北与大同盆地相接,东南部属临汾盆地,北起管涔山,由北往南经黑驼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起云山、直至龙门山。
命名
编辑据《吕梁地区志》记载,古代所谓吕梁山,为现代地理所称“骨脊山”;据《文物掌故集》记载“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义,与吕梁相通命,吕,骨脊也”;据清(康熙)《永宁州志》记载:骨脊山,原名吕梁山,“大禹治水始此。”“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嵩山为抱,衡山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故名;据(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地理类,山川记载:“吕梁山,一名骨脊山,在州治东北100里,与交城县接壤,禹治水经于此”;又据清(光绪)《永宁州志》记载:吕梁山在州治东北一百里,与交城县接境,高插云霄,俗呼“骨脊山”;郦道元《水经注》谓:“吕梁之石崇竦,河流激荡震动天地。”此禹既事壶口,乃治梁也。
吕字是象形文字,在古代写法中,它的上下两个口学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间一小撇象征着脊骨之间的联系;吕梁的“梁”在这里被当作阻水的山石。吕梁即像脊梁骨一样的山。吕梁山雄居群山之中,由北而南横亘八百里,构成了晋西高原的主干,晋西高原呈穹窿形状;整个地形以东北至西南为中轴,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吕梁山脉正处于这一条中轴线上,宛如一条脊梁,因而被称为吕梁。
位置境域
编辑吕梁山脉总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中东部,山西省西部,总体呈近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吕梁山西接毛乌素沙地,东北与大同盆地相接,东南部属临汾盆地,北起管涔山,由北往南经黑驼山、芦芽山、云中山、关帝山、起云山、直至龙门山,这一系列山脉总称吕梁山脉。吕梁山全长约450千米,宽40-120千米,最高海拔关帝山主峰2831米,属山西境内第三高峰。
历史变迁
编辑吕梁山地区可划分为吕梁复背斜、芦芽山复背斜、宁武复向斜等若干主体呈NNE向展布的次级构造单元。早古生代,吕梁山地区总体经历了继承性古陆遭受剥蚀、逐渐消亡的过程。寒武纪早期,吕梁山地区继承了新元古代的构造格局,尚处于隆起状态。离石一带的寒武系底部有砾岩出现,不整合于太古宇片麻岩之上,为古陆遭剥蚀、近物源堆积的产物。中-晚寒武世,随海侵规模的加大,隆起逐渐淹没。奥陶纪,吕梁山地区与山西中部一起接受泻湖相或碳酸盐岩台坪相沉积,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和灰岩,厚度500-600米;吕梁山地区上古生界本溪组-石千峰组各套地层均有发育,先后经历了泻湖-潮坪、碳酸盐岩台地、三角洲、河流等沉积环境。就晚古生代华北盆地西部而言,北缘内蒙古-阴山为其主要物源区,吕梁山地区不存在分隔东西或提供物源的古隆起构造。三叠纪-中侏罗世末,华北克拉通中西部连续沉积了一套以河湖相为主的碎屑岩建造。晋西的宁静盆地、太原西南水浴贯及沁水盆地均有三叠、侏罗系残存,其岩相组合与鄂尔多斯残留盆地表现为渐变过渡关系。经过晚侏罗世的构造活动改造,早白垩世,华北西部接受了一套河湖相、风成相交互沉积组合。晚白垩世以来,鄂尔多斯盆地与晋西地区无地层沉积记录,但上新世和第四纪分别接受了红黏土、黄土等风成堆积。新近纪以来吕梁山东部相继沉降,接受沉积,形成山西断陷系。吕梁山的大规模隆升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结束之后。
地理特征
编辑气候
吕梁山系气候特点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6℃~13℃之间,山脉两侧气候差异明显;吕梁山四季分明,春冬两季常受蒙古高原干燥风的袭击,干寒多风,夏秋季多雨而炎热。吕梁山年平均降水量在300-700毫米之间;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3以上;无霜期144-213天。
地质
地质构造
吕梁山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东临山西新生代地堑系,西接鄂尔多斯中生界残留盆地。吕梁山北部宁武、静乐地区为侏罗系、三叠系及石炭-二叠系构成的向斜构造;中部娄烦、方山为吕梁复背斜核部,出露太古宇、元古宇变质岩及侵入岩。南部则是由下古、上古生界为主体构成的复式背、向斜构造;前人研究认为,该地区在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处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与西部地块碰撞拼合并最终克拉通化的交接部位。
根据核部地层差异,吕梁山可分为南中北三段:北段核部为寒武系和奥陶系(以奥陶系为主),中段核部出露前寒武系及深层侵入岩,南段除水平出露的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外,还有因自东向西断层冲断而出露前寒武系、寒武系。北中两段背斜两翼地层基本对称,自老到新依分布出露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南段则因为后期断层破坏影响,背斜东翼与核部区分不明显,西翼自下而上出露有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在这些地层中除奥陶系和前寒武系外均为细碎屑岩,岩性差异较小,而奥陶纪灰岩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火成岩明显区别于其它时代地层。
吕梁在地质构造属演化过程中华北地台的一部分。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形成山西台背斜的地廓后,吕梁复背斜基本定型;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本区,形成汾河地堑;下更新世,形成现代的河川二级阶地和丘陵区的梁峁沟壑地貌。 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地层外,其余各种地层均有出露。出露地层依次为:中太古界界河口群,上太古界吕梁群,下元古界岚河群、野鸡山群、黑茶山群,中上元古界下统汉高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等。
矿产资源
吕梁山区探明40多种矿产资源,包括煤、铁矿、铝土矿、耐火黏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其他如硫铁矿、石膏、大理石、蛭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尚未探明具体储量,但多年来一直被当地群众小规模开采利用。另外,煤层气、膨润土、紫砂陶土、石墨、花岗岩等也有一定的成矿远景。
地形地貌
吕梁山地区可划分为吕梁复背斜、芦芽山复背斜、宁武复向斜等若干主体呈NNE向展布的次级构造单元。吕梁山主脉海拔在2500m以上,其支脉海拔多在620m~2100m范围。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燕山运动以来,吕梁背斜向北延伸,分为两支:一支向正北往五寨、神池一带延伸,为管涔山、芦芽山;另一支向东北,往原平延伸;西翼有和缓的小向斜,地形平坦;芦芽山与云中山为静乐盆地,海拔约1500米,构造为向斜。东翼以断层俯视由汾河地堑所构成的忻州、太原、临汾等盆地,相对高差大。吕梁山脉的高度由北往南渐减,大致在汾阳一离石以北,高峰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汾阳一离石以南,高峰海拔仅2000米左右。山地下部均有黄土分布,分布上限1400一1800米。吕梁山丘陵山地,由塬、沟、峁、梁组成,沟壑纵横交错,地势地貌特征奇特。
主要山峰
关帝山
关帝山,海拔2830m,整个山脉由北向南倾斜,最低处海拔1600m,高差1230m。 关帝山是一条地质年代古老的山脉,由于历史上遭受严重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沟壑零乱、山势陡峭、地形起伏、变化复杂的地形。
黑驼山
黑驼山位于朔城区和平鲁区交界处,主峰海拔2147.2米。该山高出相连之群山,百里处望之,皆见云起西北,紫气氤氲,因此山高低起伏,好似驼峰而得名。山下有史前朔州最早原住民生活的峙峪遗址及残存的明长城烽火台遗址,山上有唐昭宗第三子李祁的丰王古墓;山顶处尚存民国时期阎锡山养马场遗址。
芦芽山
芦芽山因山形尖耸陡峭、状似芦芽而得名。芦芽山山西省五寨、宁武和神池3个县的交界之处,平均海拔高于2000米,主峰海拔为2736米,面积约2.15万公顷,是汾河的发源地,2010年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
云中山
云中山地区位于五台山区与吕梁山区之间,以发育古元古代末期云中山花岗岩而得名。总面积3.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4%,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区气候。山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重点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高天山
高天山位于乡宁县管头镇东团村东北一隅,海拔高度1820.5米,山系主要流域面积约为19平方公里。高天山为吕梁山南段之顶峰,素有“县治东龙”“晋南第一峰”之称。据乾隆题《乡宁县志》载述:“高天山,四十里。山高十里,出群山三四里。时绕云气。”还载有高天山“产花、药,山下有泉,名‘马刨泉’。东蒿地沟、马圈涧,西刘家沟各有泉达县。”
云丘山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总面积210平方公里,主开发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629米。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云丘山是中国乡土文化地理标志。云丘山完整保存有11座千年古村落,是罕见的晋南窑洞建筑古村镇群落。目前已开发运营的是塔尔坡古村和康家坪古村。云丘山殿宇、洞观为数众多,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山祖庭,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称。
姑射山
姑射山,又名九孔山、仙洞沟,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距临汾城30多公里,景区方圆40平方公里。庄子《逍遥游》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水文
吕梁山系是黄河水系和汾河水系之间的狭长地块,为桑干河(桑乾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北端管涔山又是桑干河发源地。河流形态和河道特征是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达;河道坡陡流急,侵蚀切割严重。其径流和泥沙特点是,汛期径流集中,洪水陡涨陡落,泥沙含量大。枯季径流小而不稳,部分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汾河
汾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也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流域范围全部位于山西境内。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干流自北向南纵贯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汾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东西狭,按地形地貌和水沙条件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自河源至太原市兰村烈石口,属山区性河流;中游段:自兰村至洪洞县石滩,属盆地平原性河流;下游段:自洪洞石滩至入黄口,该河段为汾河干流中最为平缓的一段,河流泥沙淤积严重。汾河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7条,分别为岚河、潇河、昌源河、文峪河、双池河、洪安涧河和浍河。
桑干河
桑干河为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一级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桑干河全长402千米,流域面积24669平方千米,主要支流除源子河外,还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桑干河上游分为源子河和恢河,分别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和宁武县境内,由于在朔州市境内受到神头泉的补给,桑干河为常年性河流,在神头镇马邑附近同源子河汇流后称为桑干河。而后经纳黄水河、路庄河、浑河、口泉河、御河等支流,从阳原施家会村流入河北省,在阳原东北大渡口村附近,与源出山西省广灵县,流经河北省蔚县的壶流河汇流,从石匣里进入山峡,穿过宣化县南部和涿鹿县,至怀来县夹河村与洋河汇流,两河汇流后入官厅水库,在官厅以下称永定河。
土壤
土壤以褐土、淡褐土、山地褐土、灰褐土、棕壤以及草甸土为主,土壤结构不明显。根据形态特征,吕梁山可分为3段:北段在岚县以北,山势挺拔,海拔2000~2500米。土壤自下而上为山地灰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中段在岚县和交口县,群峰汇集,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土壤自下而上为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南段在交口县南,山势渐低,海拔1500米,土壤自下而上为碳酸盐褐土、山地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
生物
动物
吕梁山野生动物分属4纲24目213种,主要集中在交城、交口、兴县、方山、岚县等地。其中鸟类有14目16科160种,兽类有6目16科3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褐马鸡、金雕、黑鹳、金钱豹、普氏原羚、原麝等,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苍鹰、大鸢、雀鹰、乌雕、草原雕、白尾鹞、猎隼、红脚隼、红隼、鸳鸯、獐等20种。
植物
吕梁山本底自然环境属性恶劣,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18.5%。吕梁山野生植物分属129科945种,其中木本植物57科115属294种,草本植物72科651种。吕梁山区植被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白杄和青杄林林地。
吕梁山南段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过渡地带。吕梁山南段有植物109种,其中乔木种18种,灌木种42种,草本种44种,藤本植物5种;分别隶属41科91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39科89属107种。此外,吕梁山南段还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翅果油树、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和矮牡丹的分布区。
人类活动
编辑吕梁山的人类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史书记载石楼屈产河流域被开辟为驯马川,盛产良马。战国时铁器开始应用于农耕,吕梁山以西的三川河流域新设中阳、蔺、离石、皋狼等县邑扩大垦殖、发展畜牧。西汉时期,汾阳西北边浅山区多被辟为牧马草坡,同时在三川河流域继续烧林开荒,往北在临县湫水河、兴县蔚汾河、岚县山间盆地,往南在石楼义牒河等流域扩展垦殖,河谷地带的成片林地被开拓为新农区。东汉晚期,湫水河以北的吕梁山西侧被羌胡占据,县邑均废,仅留下西河郡治离石一线孤悬,农田荒芜。曹魏时期、再到刘渊起兵离石左国城之后的数百年间,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吕梁山西部丘陵山区,包括三川河流域,森林植被又恢复了起来。
吕梁山林木被大规模砍伐始于隋唐时期。隋朝末年,文水县出现了一位影响到中国历史进程的木材商人,他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武士彟在文水二道川、三道川和文峪河上游一带“丛林森茂”之处砍伐售卖木材,并以此得财辅佐唐高祖李渊,成为开国功臣。唐王朝兴建宫殿、桥梁所用原木,史载“松出岚、胜州”、“大阳、蒲津桥船,岚、石等州折丁采木,浮送桥所,役匠造供。”经过隋朝至唐中期皇家采伐,三川河、湫水河、蔚汾河流域已无巨木良材。到北宋,皇室仍长期采运吕梁山木材。明清时期,因人口激增大肆摧毁山林植被、拓荒垦田,天然植被面积越来越小。由于人类过度樵采林木、开垦农田,吕梁黄土高原上原生的天然植被已完全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经过垦种的耕地或荒地。山地的原生植被也大多被破坏,自然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森林消失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吕梁境内的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从宋代以来肆意改道、泛滥成灾。
1978年秋,“三北”防护林建设在吕梁山区九县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而实施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至2012年,吕梁累计完成“三北”造林550万亩,基本形成了带网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中阳军山、岚县皇姑梁、离石平顶山、兴县大度山、双双山等工程,都已郁闭成林,达到了近自然林态。2000年,吕梁市开始实施第一期退耕还林工程。这项工程涉及全市十三个县市区的137个乡镇、5900多个自然村。到2012年,全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417.7万亩。
2018年,吕梁市政府提出要在三年内,让330万亩宜林荒山荒坡全部绿起来、让230万亩25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让深度贫困自然村全部从山庄窝铺搬出来,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实现人退绿进、村出林入。到2019年,这项工程已累计投资70多亿元,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退耕还林23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
环境问题
编辑水土流失严重
吕梁山地貌类型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体,为黄河中游泥沙集中产区。由于黄土覆盖、干旱缺水、植被稀少,导致吕梁山水土流失严重。片区黄土堆积深厚,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少而集中,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土壤瘠薄,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面积达277.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6.5%。
工厂废水污染环境
山西吕梁山深处聚集了许多能源、化工企业的排污管道,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水经过这些管道流入河道,再流入十几公里以外的黄河。河道里如果流着乳白色或者发黄的水,上游一般会有铝厂或镁厂;如果是黑色的水,上游则可能是煤矿或洗煤厂。河水被污染会导致部分农作物绝收。
风景名胜
编辑吕梁山森林公园
吕梁山森林公园于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6800公顷,是一处集旅游避暑、寻根、狩猎、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吕梁山森林公园位于吕梁山南麓,南北长约165公里,东西宽约85公里,跨涉临汾、乡宁、汾西、交口、隰县等5个县(区)。公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鸟类130多种,兽类23种,两栖动物有10余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动物有褐马鸡、金雕、金钱豹,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原麝等。另外还有狼、雉鸡、山斑鸡、野猪、野羊、獾等经济动物资源。主要树种有栎类、油松、白皮松、侧柏、山杨、白桦等。公园内有唐代至清代的建筑群,还有“华夏第一洞房”、真武玉皇楼、崇道庙等景观。公园共有6大景区,包括临汾姑射山仙洞沟景区、高天山景区、云梦山景区、姑射山老爷顶景区、石马沟景区和台头景区。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区。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保护世界珍禽、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和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林植物群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首批接纳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位于吕梁山脉中段,关帝山林区腹心地带,跨太原、吕梁六县市,占地面积68448.4公顷,森林覆盖率75.4%。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是世界珍禽、山西省鸟褐马鸡的故乡。公园主体海拔在1300—2500米之间,最高峰孝文山,海拔2831米,是华北第二高峰。园区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公园内植物多达870多种,主要树种有油松、辽东栎、山杨、白桦、华北落叶松、醋柳、侧柏、云杉等。园区内栖息繁衍着脊椎动物237种,其中以鸟类和兽类居多,如褐马鸡、金钱豹、原麝、金雕、鸳鸯、黑鹳、苍鹰、黄腹山雀等。此外还有无脊椎动物1100多种。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庞泉沟景区、北武当山景区、白马仙洞景区、云顶山景区、果老峰景区、原平川景区、三道川景区、阳圪台景区八个景区。
卦山
卦山因群峰环列形同卦象而得名,位于吕梁山东麓,属于交城县。距太原约67公里,满山的松柏树千姿百态,终年常青,有许多神秘的民间传说,被道家视为天然道场。有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的天宁寺、铸铁碑、昆卢阁、唐槐等景点。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旅游景点。宋代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
相关文化
编辑诗词
吕梁诗词最早见于文献者,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魏风》和《唐风》。唐、魏之风来自春秋时期包括吕梁市在内的晋国民间,其中一些篇章蕴含着特殊的吕梁地域风味。历代名家如北周的瘐信,唐代的杜审言、李白、杜甫、王维、崔颢、李商隐、杜牧,金代的王庭筠,明代的于谦、王世贞,清代的阎尔梅、顾炎武等,都有题咏吕梁的诗作,是吕梁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词的兴起也与吕梁密切相关。唐代教坊曲有《西河剑器》《西河长命女》等,源出西凉,后传入西河(山西汾阳),便有了《西河》这个词牌。宋代周邦彦、张炎等名家都有用此调填写的词作。明清以来直至近代,一批游宦吕梁各州县的地方官员,雅好诗文,相互唱和,寄情山水,咏怀古迹,留下了大量诗词作品。至近代,吕梁诗词学会成立,《吕梁旅游景点诗词联征集选萃》《吟咏吕梁诗词选》《隐泉诗草》《古今诗家咏柳林》等诗词集也相继出版。
红色文化
吕梁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遍布全境,辖区内十三个县市区都有红色文化资源,各类红色文化遗址共有265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石楼、柳林、临县、兴县沿黄河四县集中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址和景点。吕梁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遗址、场馆等,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等。马峰、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通过康家寨民兵力量的发展壮大,与日寇、汉奸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反映的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现实生活,是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战中的缩影与轮廓,这也是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领导下吕梁全民抗日的长篇小说,从1945年连载开始一直到众多知名出版社重印,成为了抗战文学乃至红色文学的经典。吕梁不仅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也是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驻地、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201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文).国家发展门户网. [2023-06-02].
[2]吕梁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06-04].
[3]一文穿透吕梁山.腾讯网. [2023-06-06].
[4]吕梁概况.吕梁市人民政府. [2023-06-06].
[5]从山前砾石看黄河形成与吕梁山隆升.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年04期
[6]吕梁山地生态功能区植被修复与重建研究.[1]樊志荣,梁艳.山西林业,2018,No.256(05):26-27.. [2023-06-02].
[7]绿染吕梁.中国记协网. [2023-06-04].
[8]吕梁山森林公园.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06-05].
[9]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06-06].
[10]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06-07].
[11]卦山.交城信息港. [2023-06-20].
[12]【文旅之声】吕梁十三县市区冠名由来.微信公众平台. [2023-06-02].
[13]吕梁市的由来及历史沿革.吕梁日报,2012-01-11(003).. [2023-06-02].
[14]吕梁山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徐少雄,赵景波,杜卓群.现代农业科技,2020,No.763(05):176-179+184.. [2023-06-02].
[15]吕梁山植被时空分布规律及地形差异影响[J].宋晓静,周淑琴,荆耀栋等.湖北农业科学,2021,60(05):53-58+67.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05.010.. [2023-06-02].
[16]吕梁山隆升时限与演化过程研究.[1]赵俊峰,刘池洋,Nigel MOUNTNEY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10):1427-1438.. [2023-06-02].
[17]吕梁山新生代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及其隆升机制探讨.[1]李建星,刘池洋,岳乐平等.吕梁山新生代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及其隆升机制探讨[J].中国地质,2015,42(04):960-972.. [2023-06-02].
[18]自然地理.吕梁市人民政府. [2023-06-04].
[19]深度挖掘边塞文化 经济转型公路先行——朔城区领导到黑驼山风电旅游公路现场指导工作.中科路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23-06-07].
[20]芦芽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AHP的实证分析. 林业经济 ,Forestry Economics, 2018年02期
[21]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板块俯冲作用:来自山西云中山地区变质高镁火成岩组合的证据.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18年04期
[22]山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 World, 2016年03期
[23]乡宁:梦回高天山.临汾新闻网. [2023-06-07].
[24]景区概述 首页 印象云丘山 景区概述.云丘山. [2023-06-07].
[25]姑射山风景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06-07].
[26]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2023-06-20].
[27]杨永刚, 秦作栋, 薛占金. 汾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28-30.
[28]申豪勇, 李佳, 王志恒等. 黄河支流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问题[J]. 中国地质, 2022, 49(04): 1127-1138.
[29]范世平, 徐明, 周喜. 山西桑干河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 水利经济, 2007: 58-61.
[30]王婧雯, 李珍梅. 山西桑干河流域旅游发展模式探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6(04): 76-79+85.
[31]吕梁:珍稀野生动物频现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乐章.黄河吕梁频道. [2023-06-05].
[32]山西吕梁山植被群落多样性的纬度变化.[1]徐满厚,白皓宇,冀钦等.价值工程,2016,35(20):198-202.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6.20.064.. [2023-06-02].
[33]山西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山地学报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 2008年05期
[34]吕梁山区简介.中国扶贫在线. [2023-06-06].
[35]吕梁山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高质量发展探讨.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2020年03期
[36]山西吕梁山企业隐匿排污管 污水流十公里入黄河.海口网. [2023-06-06].
[37]吕梁诗词概述——田承顺《吕梁历代诗词选》序. 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Ⅱ辑, I207.22
[38]百年逐梦起新程 追寻红色足迹 |吕梁——红色基因传承游.澎湃新闻. [2023-06-04].
[39]吕梁:培根铸魂 赓续红色血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3-06-04].
[40]吕梁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吕梁新闻网. [2023-06-04].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