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矢藤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鸡矢藤(学名:Paederiascandens(Lour.)Merr.)为茜草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无毛或近无毛。基部木质,多分枝。揉碎后有恶臭。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国内外均有分布。植物的全草及根和果实均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鸡屎藤、鸡屎藤果。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甘酸,平。①《岭南采药录》:味辛苦,平。②《上海常用中草药...

鸡矢藤(学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为茜草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无毛或近无毛。基部木质,多分枝。揉碎后有恶臭。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国内外均有分布。植物的全草及根和果实均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鸡屎藤、鸡屎藤果。

来源

编辑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

性味归经

编辑

甘酸,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苦,平。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酸,平。

功能主治

编辑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②《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④《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⑥《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⑦《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⑨《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形态特征

编辑

蔓生草本,基部木质,高2~3米,秃净或稍被微毛。叶对生,有柄;叶片近膜质,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至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或近秃净;叶间托叶三角形,长2~5毫米,脱落。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扩展,分枝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花白紫色,无柄;萼狭钟状,长约3毫米;花冠钟状,花筒长7~10毫米,上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花丝极短,着生于花冠筒内;子房下位,2室,花柱丝状,2枚,基部愈合。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光亮,草黄色。花期秋季。

分布范围

编辑

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生长环境

编辑

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生长习性

编辑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湿润的砂质壤土较好。

生长繁殖

编辑

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编辑

1.种子繁殖:3-4月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约7cm,每穴播种子10粒左右,浇人、畜粪水后,覆盖草木灰或细土约1cm厚。

2.扦插繁殖:2-3月选2年生的老茎藤,剪成20-30cm长,有3节以上的插条,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约30cm开穴,深20-25cm,每穴波插条3根,每根要有1个芽节露出畦面,填土压紧,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种子发芽后,当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苗2-3株,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粪水。藤长30cm左右时,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时插设支柱,以供攀援。9-10月收割后,再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过冬。

防治方法

编辑

虫害有蚜虫,可用乐果防治。

药材性状

编辑

鸡矢藤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黄牛茎灰棕色,直径3-12mm,栓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7cm,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气特异,味微苦、涩。以条匀、叶多、气浓者为佳。显微鉴别幼茎横切面:呈扁圆形,表表细胞1列,外壁稍增厚,被角质层;有的可见非腺毛残基。皮层7-8列细胞,外侧1-2列为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有没细胞,韧皮部外侧有纤维,单个或数个成群继续热电厂列成环,壁非木化。木质部导管常数个至十数个相聚成12-14个导管群,木纤维发达,木薄壁细胞稀少。髓部较大,呈长圆形。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老茎横切面:呈圆形,韧皮部外侧可见木栓层,木质部呈圆形环,髓部扁圆形,略偏心形。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长50-500μm由3-5个细胞组成,壁上有角质层纹理,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中有大型含晶细胞,针晶束长约140μm。主脉的上面微凸起,下面呈弧形突出,上、下表皮内方均有厚角组织。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平周壁有明显角质层纹理。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副卫细胞2个。草酸钙针晶束较我,长达150μm。叶脉部分常有非腺毛分布,长50-500μm,由3-15个细胞组成,壁具角质层纹理。

用法用量

编辑

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理作用

鸡屎藤水煎馏液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热板法)。腹腔注射0.01毫升/克体重,即可提高痛阚,维持时间较长。其注射液与吗啡相比,开始较慢而持续较久。其醇制剂对麻醉动物(猫、兔及犬)有降压作用。印度产鸡屎藤提取物在体外试验有可的松样作用,而注入兔关节腔,可降低炎症病变;全草煎剂给大鼠口服共10天,对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相关配伍

①治气郁胸闷,胃痛:鸡屎藤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食积腹泻:鸡屎藤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鸡屎藤干根五钱,猪小肚一个。水炖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屎藤根四两,红小芭煎头四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⑤治红痢:鸡屎藤根四两,路边姜二两。炖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小儿脱肛:皆治藤近根之头,老者,酒蒸晒十次,和羊肠煮食之。(《岭南采药录》)

⑦治关节风湿痛:鸡屎藤根或藤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⑧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⑨治背疽:鲜鸡屎藤二两,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⑩治跌打损伤:鸡屎藤根、藤一两。酒水煎服。(

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⑾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三两,绿豆一两。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

①止痛取鲜鸡矢藤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次2~5毫升,4小时后可重复用药或连续用药。适用于胃肠疼痛,胆、肾绞痛,各种外伤、骨折、手术后疼痛,神经痛等。治疗537例,疼痛消失328例,减轻197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97.7%。如将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液行痛点或穴位注射,可以治疗腰腿痛。实践中观察到,药物气味越浓,止痛效果越好,有些患者用药后,从呼气和尿中能闻到鸡矢藤味,可能因鸡矢藤有效成分为一种挥发性物质,由呼吸道和尿排出之故。注射时对局部有轻微刺激痛,加入适量普鲁卡因液可减轻;少数病人用量过大有头昏感,余无其他副作用。此外,亦可将鸡矢藤切碎用米酒浸泡7天,每次5~10毫升,日服3次,用于胃肠痉挛性疼痛。

②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以鸡屎藤叶或嫩芽擦患处,每次5分钟,每日2~3次。11例神经性皮炎治疗后痊愈8例,好转3例;5例湿疹,10例周身瘙痒症,均治愈。治愈时间一般7天左右,短者2~3天,长者需2~3月。

③治疗慢性骨髓炎以牛皮消(即鸡矢藤)1两(鲜),红孩儿5钱,加红糖适量,每日煎服2次。同时用牛皮消叶、水莽根、麻兜适量,加少量食盐捣烂外敷,每天1次;创口脓尽后换用冰片、牛皮消粉外敷。观察10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5个月;结果8例痊愈,近期控制1例,好转1例。见效最快者2周,症状改善最迟者2月。内服无显著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④治疗瘤型麻风反应用鸡屎藤叶茎1000克加水过药面蒸馏,取蒸馏液1000毫升按制剂规程制成静脉注射液,每日静脉注射1次,每次30~50毫升,2~5天为一疗程,发高热时可用鸡屎藤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200毫升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瘤型麻风反应37例,显效(用药第五天反应症状、体征完全消失)25例,好转(反应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7例,无效5例。此药具有消炎利水作用,对麻风的关节反应、淋巴反应有较好疗效,对结节性红斑反应及神经痛疗效较差。

注意事项

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化学成份

含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叶含熊果酚甙0.86%及挥发油等。

相关论述

1.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虫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3.《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4.《本草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5.《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6.《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7.《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8.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9.《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鸣,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10.《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实验证实

编辑

近日,有消息流传称,鸡屎藤能预防新冠病毒,对此,平安重庆发布辟谣文章称,鸡屎藤又名鸡矢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因为这种植物有类似鸡屎的臭味而得名。在传统医学典籍中,鸡屎藤的功能被描述为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但目前并无实验明确证实这些功效。

目前也没有任何已公开的实验证据证实鸡屎藤对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因此,认为鸡屎藤能预防新冠肺炎毫无依据。而且《有毒中草药彩色图鉴》认为,鸡屎藤的全草是有毒性的。大家千万不要轻信谣言自行服用。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鸡屎藤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警察蜀黍来辟谣.news.sina.com.cn. [2020-03-0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0826/

(15)
词条目录
  1. 来源
  2. 性味归经
  3. 功能主治
  4. 形态特征
  5. 分布范围
  6. 生长环境
  7. 生长习性
  8. 生长繁殖
  9. 栽培技术
  10. 防治方法
  11. 药材性状
  12. 用法用量
  13. 主要价值
  14. 药理作用
  15. 相关配伍
  16. 临床应用
  17. 注意事项
  18. 化学成份
  19. 相关论述
  20. 实验证实
  2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