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书共分6卷。第一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CN全球评估等级等。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有多少动植物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也就是有多少种濒危物种?这就需要对物种现状进...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书共分6卷。第一卷为9000多个动植物种的《红色名录》(Red List),包括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中国分布占全球的比例、评估的濒危等级以及所依据的标准和理由,IUCN全球评估等级等。

项目背景

编辑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有多少动植物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也就是有多少种濒危物种?这就需要对物种现状进行客观的科学评估。此类工作在国际上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也就是红色名录(Red List)的制订。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红色名录

物种现状评估和红色名录制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是确定保护优先项目,制订保护法规和保护物种名录、保护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遗产、开展科学研究和普及教育,培养专业人员,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物种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湿地公约等多项国际条约等的重要依据。为此,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都对此有明确要求列为优先项目。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生物多样性工作组(BWG)(1992—2002年)从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以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为己任,其中包括物种评估。在委员会的第二阶段后期,此项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项目得以正式列入工作组的计划,并先后得到挪威政府NORAD、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CI)应用生物多样性科学中心和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支持,项目也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全球红色名录项目技术上的支持。

这个项目从2000年7月30日—8月2日在四川都江堰市举行第一次启动研讨会开始。研讨会邀请了国内50多位主要从事动植物分类、生态和保护方面的专家到会,并且特意邀请了IUCN全球红色名录项目的负责人Simon Stuart、Susan Mainka、Wendy Strahm以及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外方主席Peter Schei和成员Andrew Smith等参会。会议作为项目的启动,着重就IUCN红色名录等级新标准作了深入的研讨,并做了一些物种的试评估,为全面开展我国物种评估奠定了技术基础。整个项目共举行了7次研讨会。

项目目标

编辑

1.项目的历史性意义,即我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处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历史时期,对物种现状的一次现阶段的、独立的、全面的、科学的评估;

2.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录,包括各受威胁物种的濒危等级和所依据的国际通用的标准,物种的现状和保护状况,揭示了我国不同类群的动植物种和生境面临的威胁;

3.基于这个基础,可以找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差距和挑战,为进一步保护及监测物种奠定了科学基础,明确了加强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推动开展地区和物种保护行动或规划、建立各种类型的保护地、确定优先重点项目和地区、科学研究立项、科普教育等等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

项目设计

编辑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环保局的支持下,我国曾先后启动了植物和动物的红皮书的编写和出版(1992年,1997—1998年)。当时,依据的标准是20世纪60年代的IUCN濒危等级标准,并根据国情作了一些变更。IUCN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反复研讨后,通过了修订后的新等级标准(1994年,2001年),从量的角度,为物种评估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等级标准,从而提高了物种评估结果的科学性。这项新标准的又一特点是适用于各类动植物,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新标准发布后,很快得到国际保护界的认可,约40个国家将之应用于本国的物种的评估。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任务,为了同国际保持一致,便于沟通和合作,我们与IUCN红色名录项目官员共同研讨后,决定本项目全面采用IUCN的新标准作为评估的依据标准。

国内从事动植物研究的专家队伍十分庞大。要全面评估中国物种的状况,应该邀请更多的专家参与。比如,每一个门类都至少邀请10-20位或更多专家来共同做此项目。然而,由于项目的资金有限,显然不可能这样做。于是,决定每一个大的类群邀请1-2位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牵头,根据需要,由这些专家再组织必要的少数同行来一起做评估。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邀请了100多位相关的专家先后参加研讨、审核评估的初稿。

项目运作

编辑

(包括项目执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资金来源等)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具体承担项目主持并负责筹措经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

核心专家和评估专家提供了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项目结果

编辑

(包括社会影响,可量化的生态影响,经济指标)

本评估工作共评估了动物界和植物界10 211种,包括7个动物门下的20纲、108目、43科、2 033属,共5 803个动物物种;2个植物门,包括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下的169科、1 025属,共4 408个植物物种。

通过此次对中国物种的评估证明,中国的物种濒危情况远比过去的估计高。过去对濒危物种的估计大致在2%-30%的范围内,例如1998年出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的数据为:哺乳类22.06%,鸟类14.63%,爬行类4.52%,两栖类2.46%和鱼类2.41%;裸子植物28%和被子植物13%左右。而此次较为全面的评估发现,无脊椎动物受威胁(极危、濒危和易危)的比例为34.74%,接近受威胁(近危)的比例为12.44%;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比例为35.92%,近危的比例为8.47%;裸子植物分别为69.91%和21.23%;被子植物分别为86.63%和7.22%。特别是植物的濒危物种比例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估计。每个门类各个濒危等级物种的数量在第六章中每个门类前都有记述。一些全面评估的门类受威胁现状列出如下,以便大家了解这些门类物种的受威胁现状。全面评估的门类是经相关专家仔细挑选,认为其中的物种受到各种威胁(如生境破坏,贸易利用等)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是这并不是指其他的门类面临的威胁会更小。从这些全面评估的门类,我们可以估计出其他没有全面评估甚至还没有评估的门类,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珊瑚纲

(1) 珊瑚纲 ANTHOZOA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造礁石珊瑚(Hermatypic corals)下所有种都被列入受威胁;

(2)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PTERA的蝴蝶类的受威胁的比例 为12.8%,近危的比例为20.10%;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鳞翅目——蝴蝶

(3) 两栖纲 AMPHIBIAN 的受威胁的比例为39.88%,近危的比例为19.63%;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两栖纲——青蛙

(4) 爬行纲 REPTILIA 受威胁的比例为27.52%,近危的比例为15.3%;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爬行纲——海龟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鸟纲——麻雀

(5) 鸟纲 AVES 受威胁的比例为7.36%,近危的比例为7.36%;

(6) 哺乳纲 MAMMALIA 受威胁的比例为39.82%,近危的比例为10.69%;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哺乳纲——猴子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动物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杜鹃

(7) 杜鹃花科 Ericaceae 受威胁的比例为55.44%;

(8) 兰科 Orchidaceae受威胁的比例为78.26%,近 危的比例为21.24%。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兰科

该项目出版《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三卷·无脊椎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脊椎动物)》正在出版中(预计2007年6月)。同时建立了中英文版网站帮助大家查询评估结果和相关的信息

已经有很多地区或者保护区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建立了自己的红色名录。该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书。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第一卷 红色名录.豆瓣读书. [2024-01-06].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870/

(12)
词条目录
  1. 项目背景
  2. 项目目标
  3. 项目设计
  4. 项目运作
  5. 项目结果
  6.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