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

编辑
本词条由“suifeng” 建档。
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变换、测量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外文名称为红外技术,又称红外探测器或红外系统。主要用于红外热成像、红外摄像机、红外通信、红外光谱仪等。 英文名称 InfraredTechnique 检索词 红外技术;红外探测器;红外系统 技术类别 信息系统技术;探测技术; 1.红外辐射的特性,包括被加热物体发出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上的分布;辐射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

红外技术简介

编辑

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变换、测量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外文名称为红外技术,又称红外探测器或红外系统。主要用于红外热成像、红外摄像机、红外通信、红外光谱仪等。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介绍

编辑

英文名称

Infrared Technique

检索词

红外技术;红外探测器;红外系统

技术类别

信息系统技术;探测技术;

红外技术主要部分

编辑
1. 红外辐射的特性,包括被加热物体发出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上的分布;辐射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热电效应、光电效应等。
2. 红外元器件的开发,包括辐射源、微型冰箱、红外窗口材料和滤波电子产品。
3. 将各种红外元件和组件集成到系统的光学、电子和精密机械中。

4. 红外技术在军事和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可见,红外技术的研究涉及面很广,既有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和背景特性,也有红外元件、部件和系统;材料和应用都有问题。

红外技术相关

编辑
检测技术;精密制导技术;光电子技术;先进的材料技术【技术难点】

红外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红外材料的发展、红外设备的制冷、红外设备向更长的波长波段发展、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的发展以及红外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的结合。

国外概况

编辑
自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以来,红外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两个世纪。此后,对红外辐射及红外成分和成分的科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但发展相对缓慢,直到1940年左右,现代红外技术才真正出现。当时,德国研制出硫化铅和几种红外透射材料,利用这些元件和部件制造了一些军用红外系统,如高射炮制导仪器、沿海舰船侦察仪器、舰船探测和跟踪系统、机载轰炸机探测器和火控系统等。其中一些已达到实验室测试阶段,而另一些已小批量生产,但尚未有实际使用的机会。此后,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等国家竞相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对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有很强的研究。目前,美国将红外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单兵装备、装甲车、侦察监视、预警、跟踪、武器制导等各个领域。

红外技术发展

编辑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1800年

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以后

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测器。

19世纪

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

20世纪初开始

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

30年代

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40年代初

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

50年代

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使光电型红外探测器得到新的推动。

到60年初期

对于1~3、3~5和8~13微米三个重要的大气窗口都有了性能优良的红外探测器。在同一时期内,固体物理、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和微型致冷器等方面的发展,使红外技术在军、民两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0年代中叶

60年代中叶起,红外探测器和系统的发展体现了红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 1-14微米范围内的探测器已经从单元件发展到多元件,从多元件发展到焦平面阵列。红外探测器最初是采用单元探测器来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后来演变为多单元线性阵列探测器。当多行检测器依次扫描(串联)同一目标时,其输出信噪比可以比单行检测器高n(平方根)倍,其中n为元素数。多线探测器对目标进行平行扫描(平面扫描),可以得到目标辐射的一维分布。基于线性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系统大多安装在飞机或卫星遥感平台上。当平台的前向运动垂直于线阵作为第二维时,可以得到目标辐射的分布图像。如今,红外探测器已经从多维阵列发展到焦平面阵列,相应的系统也实现了从点探测到目标热成像的飞跃。红外热成像仪是最有前途的设备之一,代表了夜视设备的发展方向。它用焦平面阵列代替光学扫描结构。目前,长波碲化汞镉(HgCdTe)探测器阵列已达到640 × 480元,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实验室级已达到256 × 256元。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100万元。

2.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长从近红外延伸到远红外。早期的红外探测器通常在近红外波段工作。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长已扩展到中红外和远红外。例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一项高光谱地雷探测计划,为探测地雷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方案采用空间调制成像傅立叶变换光谱仪,该光谱仪是一种红外传感器,已在直升机近中波段进行了测试。下一步是将工作波段扩展到远红外线。远红外已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焦点。

3. 轻量化和小型化。非制冷、一体化、大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方向。采用低温制冷技术是为了提高红外探测装置的灵敏度和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使其具有良好的性能。然而,它也使红外探测器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为了实现小型化,必须减少制冷设备和相关电源。因此,不需要制冷的高效小型冰箱和红外探测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不仅可以使系统成本降低两个数量级,而且体积、重量和功耗也会大大降低。此外,利用材料、电子计算机、微电子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红外探测器可以与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处理设备相结合,朝着轻量化集成化、大阵列化、焦平面定向等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其性能,实现对室温目标的探测。

4. 红外探测系统已经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如前所述,在大气环境中,目标的红外辐射只能在1-3、3-5和8-13微米三个大气窗口内有效透射。如果一个红外探测系统能够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频段的目标信息,那么该系统就能更准确、可靠地获得更多的目标信息,提高对目标的探测效果,降低预警系统的虚警概率,提高系统的搜索和跟踪性能,适应更多的应用需求,更好地满足各军种的需求。目前,多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如法国和瑞典联合研制的“博纳斯”终端敏感子弹炮,采用多波段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

激光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红外技术的发展。许多重要的激光设备都位于红外波段,它们的相干性有利于在电子技术中采用外差接收技术,使雷达和通信能够在红外波段实现,并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信息容量。在此之前,红外技术只能检测非相干红外辐射,而红外检测采用外差接收技术,检测性能比功率检测高出几个数量级。此外,由于此类应用的需要,新的探测装置和辐射传输方式不断涌现,推动红外技术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红外技术应用

编辑

红外应用产品种类繁多,非一篇文章所能描述,本文仅选择红外热像、红外摄像、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几个比较大的领域做介绍。

红外热像仪

红外热成像仪产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也是红外应用产品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产业。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红外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卫星、导弹、飞机等军事武器。同时,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该产品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电力、消防、工业、医疗、安防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过去,国内市场一直被国外知名公司如FLIR和FLUKE所主导。然而,在过去十年中,这一领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国内红外热像仪企业在产品技术、性能、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涌现出大理科技、昆明北红外、武汉高德、国家红外等知名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实力。
目前,国产产品在性能上与进口产品接近,但进口产品价格比国产产品高出50%以上。随着红外热像仪在消防、电力、建筑等行业的扩展,国际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进入了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2004年,全球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和系统的产量约为50000台。然而,在2006年,仅FILR就获得了宝公司的订单,为其新款7系轿车配备红外热成像仪,并获得了美国政府35万辆的出口许可证申请。2006年,全球民用红外热像仪销售收入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5%。
据美国知名高科技产业咨询公司Maxtech International预测,未来5年全球民用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预计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全球民用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将达到38.12亿美元。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红外热像仪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可达20%。预计2011年中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将达到9.95亿元。以美国为例,2000年美国红外成像和红外测温系统的市场销售总额为18.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3%。预计到2008年,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28.2亿美元,年综合增长率为6.5%。
“我国红外热像仪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倪国强先生在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红外热成像仪在发达国家军事领域已得到广泛配置。例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平均每个美国士兵配备1.7个红外热成像仪。与发达国家相比,红外热像仪在中国军队中的应用相对有限,市场需求相当巨大。随着高性能多色红外焦平面和片上图像处理技术智能化、柔性化的发展,预计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红外摄像机

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增加,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的场所需要24小时持续监控。红外线在夜间监视的应用更加突出,不仅金库、油库、军械库、图书文献库、文物部门、监狱等重要部门采用,而且也在一般监控系统中也被广泛采用,甚至居民小区监控工程也应用了红外线摄像机。带动了红外摄像市场持续升温。根据200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相比红外热像仪,红外摄像机的技术门槛不高,目前大部分国内市场被国内品牌占据,外国品牌只占据了一部分高端市场。从国内红外摄像机分布来看,深圳最多,占总数的64%,与东莞、浙江形成了我国的三大产业基地。

红外通讯

传统的红外通讯应用主要在与家电和汽车防盗遥控器方面,由于调制技术、相关收发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传输应用也发生了质的飞跃。1993年国际红外线协会在美国成立,积极整合建立红外传输的标准,极大地推动了红外产品的发展。

2000年全球已有1.7亿台配有国际红外线协会模组的电子产品进入市场,尤其在电子游戏机市场有极大的潜力。2001年,在信息收发模组方面,由于国际红外线协会模组的价格已从早期的5美元降至2美元,国际大厂纷纷在亚太地区一些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地方寻求加工场所,估计年产值将有1亿多美元的规模,当时一些IC设计公司、系统与应用软件厂商已积极投入应用产品的研究与生产,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个人笔记本、PDA、数码相机等产品的普及带动了红外传输的发展。国际红外线协会1994年推出了1.0版红外线资料交换标准,传输速度为115.2Kbps,目前的最大传输速度最大速率已达4Mbps以上。2006年,红外无线技术已经有了庞大的用户群。当时红外数据通讯技术(IRDA)已拥有每年一亿五千万套的设备安装量,并且它保持着每年40%的高速增长。网舟咨询在近期发布的《无线短距离通讯技术市场研究报告》中认为,强劲的增长数字表现在全球范围内厂商对于红外通讯仍持有的乐观态度,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手机市场上,各大主流厂商也早已在其产品中配套支持了红外通讯技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红外技术无论是从应用覆盖度,技术成熟度和用户接受度来说,都在各类无线通讯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遥控器市场方面,市场研究机构Instat公司预测,2005年,全球应用于IrDA领域的8位控制器的单位出货量将达到2.06亿个,到2009年将达到3.73亿个。据介绍,Zilog公司自1993年进入远程控制市场以来,产品销量以超过2.75亿,2004年公司交付了大约4,000万片的IrDA相关芯片。目前,公司的IrDA芯片的解决方案型号已超过12,000种,所服务的遥控器品牌也超过1,300种,客户包括飞利浦、三星、索尼、Yamaha,东芝,微软等。目前全球万能红外遥控器市场占到了70、80%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欧美市场等。

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主要用于化学物理分析领域,可应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室、石油、农业、检测等领域。按应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型红外光谱仪和专用红外光谱仪,按波长范围分可分为近红外光谱仪和远红外光谱仪,目前以近红外光谱仪为主。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了近红外光谱仪、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模型三部分。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高性能的要求。目前近红外专用光谱仪器的研制及应用在国内已受到很多专家的关注,并已开发研制出一批适应国内分析对象的仪器及应用软件。如,中国石油科学院的一批年轻学者在陆婉珍院士的带领下,研制和开发出了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近红外专用光谱仪器及其在我国石油科学中应用的一些软件;以北京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领导的“中国农业近红外分析技术网络系统”课题已完成,研制和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中国农业品品质的分析的软件;相秉仁教授在中国药科大学分析计算中心建立了Internet近红外光谱分析虚拟建模中心,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建模和数学模型维护等工作,并建立了一些中草药近红外分析的数学模型。

06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通过招标的方式订购了总计超过300余台进口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财政部当时加上后续的维护费,拨了共 5亿人民币的资金。假如能够实现国产的话,可以节省一大笔外汇。我国目前的相关企业有聚光、英贤、大连依利特、东西电子、普析通用等,主要做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还无法和国外抗衡。

国产的通用型红外光谱仪FT–IR主要是北分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引进的美国Analect公司技术生产的几种不同型号的、不同档次的产品,但是量很少。专用红外光谱仪方面,近红外光谱的一些专用红外光谱仪在国内有较大的潜在市场,主要是在农业中农产品品质分析和石油化工中石油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及产品品质分析中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由于近红外分析需要根据分析对象引入一些数学模型,分析对象不一样,其数学模型也有所不同。因此,国外的近红外专用光谱仪所带的分析软件(是根据国外的分析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的),并不一定适合于国内的分析对象,致使近年来引进的一些近红外专用光谱仪器在国内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加之国外近红外专用光谱仪器价格又偏高,国内进口的近红外专用光谱仪器并不多。

红外测速传感器

红外线对射管的驱动分为电平型和脉冲型两种驱动方式,本系统中红外传感器选用脉冲型驱动方式。由红外线对射管阵列组成分离型光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创新点在于能够抵抗外界的强光干扰。太阳光中含有对红外线接收管产生干扰的红外线,该光线能够将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导通,使系统产生误判,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本传感器的优点在于能够设置多点采集,对射管阵列的间距和阵列数量可根据需求选取。

红外传感器

在实现远距离温度监测与控制方面,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其优异的性能,满足了多方面的要求。在产品加工行业,特别是需要对温度进行远距离监测的场合,都是温度传感器大显身手的地方。在食品行业红外温度可以在不被污染的的情况下实现食品温度记录,因此备受欢迎。光纤红外传感器还具有抗电磁和射频干扰的特点,这为便携式红外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又开辟了新的市场。

随着红外测温技术的普遍应用,一种新型的红外技术—智能(Smart)数字红外传感技术正在悄然兴起。这种智能传感器内置微处理器,能够实现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的双向通信,具有小型化、数字通信、维护简单等优点。当前,各传感器用户纷纷升级其控制系统,智能红外传感器的需求量将会继续增长,预计短期内市场还不会达到饱和。

另外,随着便携式红外传感器的体积越来越小,价格逐渐降低,在食品、采暖空调和汽车等领域也有了新的应用。比如用在食品烘烤机、理发吹风机上,红外传感器检测温度是否过热,以便系统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停止加热,或是将食品从烤箱中自动取出,或是使吹风机冷却等。随着更多的用户对便携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了解,其潜在用户正在增加。

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在实现远距离控温及无接触测温等方面的优势,使其产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在1996年至1997年间,其产量从15.5万只增长到23万只;总销售额也从2.3亿美元增长到3亿美元。2006年,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5.576亿美元,总产量将超过48.9万只。

对于红外传感器的全球市场,第三世界国家将比欧美更加看好。虽然欧美很多工业国家加工业广泛,但其市场以趋向饱和;而在中国以及拉美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随着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各国各地区纷纷加强工业化建设,加工厂不断增多,红外传感器在该区域的销量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并且其市场销量还处于增长趋势。

红外技术种类

编辑

红外技术作为一种高技术,它与激光技术并驾齐驱,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等各个行业和部门。红外测温、红外测湿、红外理疗、红外检测、红外报警、红外遥感、红外防伪更是各行业争相选用的先进技术。如今开发的产品已经得到普遍运用,但是,科技在进步,产品也会更新。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光电探测器这个在红外技术中突显作用最大之一的产物。

光电探测器作为红外辐射光子在半导体材料中激发非平衡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引起电学性能变化。因为载流子不逸出体外,所以称内光电效应。量子光电效应灵敏度高,响应速度比热探测器快得多,是选择性探测器。为了达到最佳性能,一般都需要在低温下工作。光电探测器可分为:

光伏型:主要是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红外光子在结区及其附近激发电子空穴对。存在的结电场使空穴进入p区,电子进入 n 区,两部分出现电位差。外电路就有电压或电流信号。与光导探测器比较,光伏探测器背影限探测率大于40%;不需要外加偏置电场和负载电阻,不消耗功率,有高的阻抗。这些特性给制备和使用焦平面阵列带来很大好处。

光导型:又称光敏电阻。入射光子激发均匀半导体中的价带电子越过禁带进入导带并在价带留下空穴,引起电导增加,为本征光电导。从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也可激发光生载流子进入导带或价带,为杂质光电导。截止波长由杂质电离能决定。量子效率低于本征光导,而且要求更低的工作温度。

量子阱探测器(QWIP):将两种半导体材料A和B用人工方法薄层交替生长形成超晶格,在其界面,能带有突变。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低势能阱A层内,能量量子化,称为量子阱。利用量子阱中能级电子跃迁原理可以做红外探测器。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有512×512、64 0×480规模的QWIP GaAs/AlGaAs焦平面制成相应的热像仪诞生。因为入射辐射中只有垂直于超晶格生长面的电极化矢量起作用,光子利用率低;量子阱中基态电子浓度受掺杂限制,量子效率不高;响应光谱区窄;低温要求苛刻。人们正深入研究努力加以改进,可望与碲镉汞探测器一争高低。

红外遥感

编辑

随着家用电器、视听产品的普及,自动化办公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具有了待机功能(如遥控开关、网络唤醒、定时开关、智能开关等)。产品的待机功能实现遥控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CECP)调查显示,全球每个家庭处于待机状态下的家电相当于亮着一个15 W~30 W 的长明灯,仅一台彩电每年在“无用待机状态”下浪费电力近100°,在我国彩色电视机待机一项一年就浪费电力150 多亿度,相当于十几个大型火力发电厂白白发电。澳大利亚电器设备能源委员会新近的研究成果显示,不仅会耗费可观的电能,每月支付数额不小的“冤枉电费”,而且其

释放大量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气候的变暖。利用本系统可以良好的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同时在家庭或工业控制现场,一些手动操作不太方便的场合,可以使用现有遥控器通过设置代替手动操作,比如可以利用家中现有的彩电遥控器,控制其它没有遥控功能的电器(如电灯、计算机、音响、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热水器等),方便生活。

技术分类

编辑

通常人们将其划分为近、中、远红外三部分。近红外指波长为0.75~3.0微米;中红外指波长为3.0~20微米;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0~1000微米。在光谱学中,波段的划分方法尚不统一,也有人将0.75~3.0微米、3.0~40微米和40~1000微米作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另外,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三个重要的"窗口"区,即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可让红外辐射通过,因而在军事应用上,又分别将这三个波段称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内容由suifeng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188/

(36)
词条目录
  1. 红外技术简介
  2. 红外技术介绍
  3. 英文名称
  4. 检索词
  5. 技术类别
  6. 红外技术主要部分
  7. 红外技术相关
  8. 国外概况
  9. 红外技术发展
  10. 1800年
  11. 1830年以后
  12. 19世纪
  13. 20世纪初开始
  14. 30年代
  15. 40年代初
  16. 50年代
  17. 到60年初期
  18. 60年代中叶
  19. 激光的出现
  20. 红外技术应用
  21. 红外热像仪
  22. 红外摄像机
  23. 红外通讯
  24. 红外光谱仪
  25. 红外测速传感器
  26. 红外传感器
  27. 红外技术种类
  28. 红外遥感
  29. 技术分类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