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它通常被称为正殿或大殿。大雄宝殿供奉着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意味着包含万有和摄伏群魔的能力。释迦牟尼佛具有圆觉智慧,能够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中的宝指的是佛法、僧伽和佛像三宝。在中国佛教中,只有主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宇才会被称为大雄宝殿。主祀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的殿宇通常被称为净土宝殿、极乐宝殿或弥陀宝殿。主奉...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它通常被称为正殿或大殿。大雄宝殿供奉着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意味着包含万有和摄伏群魔的能力。释迦牟尼佛具有圆觉智慧,能够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中的宝指的是佛法、僧伽和佛像三宝。 在中国佛教中,只有主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宇才会被称为大雄宝殿。主祀阿弥陀佛或西方三圣的殿宇通常被称为净土宝殿、极乐宝殿或弥陀宝殿。主奉药师佛或东方三圣的殿宇通常被称为琉璃宝殿或药师宝殿。除了大雄宝殿,主祀释迦牟尼佛等三宝佛的殿宇也可能被称为三宝殿。 在日本佛教中,主殿被称为本堂或金堂,用来奉祀寺院的本尊,包括如来等诸佛,不限于释迦牟尼佛。不同宗派的寺院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如天台宗寺院称为根本中堂或中堂,禅宗寺院多称为佛殿或本堂,黄檗宗则称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中国河南郑州。它是佛教寺院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佛像,象征着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大雄宝殿是佛教徒朝拜和修行的重要场所,也是寺院的精神中心。

文化活动

编辑

名称由来

大雄释义

大雄宝殿里,一般供奉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大雄”为佛的德号,为什么叫大雄?是因为佛具足大力,能降伏四魔,四魔是指:其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其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其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其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宝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

大雄宝殿

大雄,以佛具智德,能破微细深悲称大雄,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者,乃三宝也,皆归此殿传持正法,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也。

轶事典故

相传有四个人碰在一起正说大话,而如来佛经过时听到。一个叫腰别树的说“天热我不怕,三伏天热很了我拔一棵树别在腰里,就可以乘凉了”;捶打井说“渴了不要紧,我一拳打下去,把地下打个井就能饮水解渴了”;路扯直说“走路弯远了不怕,两只手可以扯住两头,把路扯直就可以抄近路走了”;扒山转说“走路不需要把它扯直,能把山扒转一圈”。

他们个自正吹大劲时,如来佛变成一老者说“你们这么大的劲,能抬起一老头才算你们行。”这四大劲不服。等老翁坐好后,四大劲就来抬,老翁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他们使了很大的劲也抬不起。并给他们个个压的弯腰搭背、眼泛白珠。从古到今,如来佛就把他们压在大雄宝座台下面,供游览旅客朝拜。

文字记载

《白雪遗音·玉蜻蜓·访庵》:“步进大雄寳殿上,解元信手拜如来。”《痛史》第二十回:“此时金奎已把‘攘夷会’的大堂,改做了‘大雄寳殿’,供着如来三寳佛。”艾芜《荣归》:“大雄宝殿前面空地上,散缀着罗汉松、马尾松以及扁柏。”

大雄宝殿

旅游信息

编辑

交通

1、郑州汽车客运中心站,每天6:30-11:40之间,有发往少林寺的班车,发车间隔:约半小时一班。全程2小时。

2、从洛阳长途客运站乘去登封或许昌的客车(流水发车),1.5小时即到少林寺道口,下车后即可购票进入景区。全程约2小时。

3、在登封汽车西站乘坐客运8路车(登封-少林寺)可到少林寺。全程约30分钟。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

最佳季节

四季皆可

建议游玩

1小时

主要景观

编辑

塑像特点

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主尊佛像

释迦佛像

大雄宝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主要有三种造型姿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塑像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生中,为了众生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些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相。

第二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

另外有一种立佛,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名为“栴檀佛像”,传说是佛在世时印度优填王用栴檀木按照佛的面貌身形所作。手下垂名为“与愿印”,表示能满众生愿;上伸名为“施无畏印”,表示能除众生苦。后来仿照此形像制作的也叫作“栴檀佛像”。

第三种是卧像。释迦牟尼向右侧平卧,这是他进入涅盘的姿势。释迦牟尼临终前嘱咐在身边的弟子勤修我法,因此卧像四周大多塑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像。

一般大雄宝殿还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塑像,一年老(释尊之左),一中年(释尊之右),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即摩诃迦叶,叶音摄,禅宗一祖),中年的叫“阿难尊者”(禅宗二祖)。佛涅槃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之为二祖。大殿中的这组造像,一般称为“一佛两弟子”。

三世佛像

有的大雄宝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是代表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上,掌中有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叫“横三世佛”。

三世佛旁边各有二位菩萨立像和坐像,在释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药师佛旁的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阿弥陀佛旁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六位菩萨各是这三位佛的上首弟子(见《华严经》、《药师本愿经》、《观无量寿佛经》)。

竖三世佛,是以人生的前世今生后世来命名的。正中是现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的燃灯佛;西边是未来的弥勒佛。不过,大殿常见的是“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罕有设置。

十八罗汉像

大殿两侧多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据说,佛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植福德。这十六位罗汉是:一宾度罗跋罗惰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惰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迦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见《法住记》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五代以后,或加上《法注记》的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成为十八罗汉。或者错将第一尊宾度罗跋惰阇分为二人,加上难提密多罗(庆友)而作为十八罗汉。(以上据周叔迦考证)

三大士像

在正殿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龙。海岛观音像 有些寺院于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观音右手据杨柳,左手托净瓶。海岛四周依据《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和龙女(出《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像作为胁侍。

三宝殿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照礼教说,发生了什么事才应去三宝殿呢?初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著名庙宇

编辑

五台山

大雄宝殿是前院的主体建筑,也是菩萨顶的主要殿堂,是院内的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殿面宽13米,三开间,进深12.3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琉璃瓦盖顶。檐下柱头上挂一桃形小匾,上刻“唵”字,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徒祈祷往生极乐世界时所唱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中的第一个字。这是喇嘛庙的特征之一。殿门口有一副对联为:“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

该对联只要读对了,意思不讲自明。但却不太好读,大家不妨读读看。殿内塑像和设置西藏氛围十分浓烈。梁架上悬挂着的“心印毗昙”牌匾,是乾隆皇帝手写真迹。

佛坛中间塑有横三世佛。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前面左右分列着迦叶、阿难两为大弟子。前面供着格鲁巴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宗喀巴的左右两侧也有两尊小塑像,一说左为一世达赖根敦朱巴,右为一世班禅格雷贝桑;另一说左为克主杰·格雷贝桑,右为贾曹杰·达玛仁钦。

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苍松入云,古碑如林,身临其境,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从前,让人们了解什么叫深山古刹,什么叫清净幽雅。三通高大的石牌分别是:通高4.6米,于1667年(康熙十六年)立的御制菩萨顶牌;通高5米,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立的御制菩萨顶碑;通高4.7米,于嘉庆朝台时所立的清凉山记载。

殿前两棵古松,粗可双人合抱,枝桠横出,树冠蓊郁,主枝亦可为栋梁。据专家谈,这两株古松的树龄当在千年以上,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金山寺

大雄宝殿又称佛宝殿、正殿、大殿,是全寺主体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之处。此殿屡建屡毁,唐代中叶毁于兵灾;南宋时遭受火灾;宋真宗时又毁于火灾;宋徽宗时废于兵灾;明正统间毁于火灾;清咸丰太平天国间殿随寺毁,10余年未能修复,直至清光绪年间,僧隐儒募金4600余两,重建大殿,1948年4月5日,寺内大火烧毁梵宇300余间,大殿同付一炬,断墙败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重加整饰,辟为通廊及广场,大殿旧址一度改为溜冰场。文革间寺院再遭毁坏僧众被迫离开,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金山于1982年开放,修建工作得以开展,1984年成立重建大雄宝殿筹委会,1985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大雄宝殿奠基,1986年4月开工,1987年10月大殿上梁,1988年底大殿外貌基本建成,殿内装饰油漆及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海岛观音等正式塑造,1990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

大雄宝殿

此次修建耗资360余万元,殿高25米,深广24.6米见方,较旧大殿增高约2-3米并向后约8米,使殿前丹墀较为开阔,气象恢宏,亦便于瞻仰,殿中三尊大佛每尊高一丈六尺,十八罗汉每座高九尺,大佛莲花座前并有二十四诸天雕像,大殿四周斗拱内安放五十六尊罗汉,约1米高,二张古色古香装金供桌分别供放在大佛和海岛前,台湾制造的千佛灯安放在供桌两旁,大钟由香港旭林法师发心铸造,磬、鱼、鼓等法器做工精细,式样别致。殿内高大的抱柱对分别由赵朴初、许图南、黄后庵题写“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苍茫际,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翠间;菩萨现金身,宝殿庄严观自在,梵主说妙法,诸天激荡海潮音;宝殿此重修,梵宇宏开诸方礼赞,金容今再现,佛光普照万福来朝”。此殿由住持僧慈舟发起重建,为金山历代所建大殿最高最大之宝殿。大殿书额赵朴初,重建大雄宝殿碑记梦初书丹。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大雄宝殿.携程. [2023-11-06].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3257/

(16)
词条目录
  1. 文化活动
  2. 名称由来
  3. 轶事典故
  4. 文字记载
  5. 旅游信息
  6. 交通
  7. 开放时间
  8. 门票信息
  9. 主要景观
  10. 塑像特点
  11. 主尊佛像
  12. 十八罗汉像
  13. 三大士像
  14. 三宝殿
  15. 著名庙宇
  16. 五台山
  17. 金山寺
  18.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