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skull)又称头骨,是位于脊柱上方头部高度分化的骨性结构。颅骨形成多个腔隙以容纳、支持和保护脑及视、听、嗅等感觉器官,同时组成并支持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起始部分。
形态结构
编辑形态特征
大体形态上,人类颅骨较高隆,脑颅大于面颅(侧面观脑颅占2/3,面颅占1/3,正面观脑颅与面颅的比例为1:1),脑颅呈球形,面颅吻部不突出。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颅骨形态会有所差异。新生儿颅的长度与身长的比例相对较大,占1/4,尤以脑颅骨因脑和感觉器官发育较早而快,更较面颅骨为显著,两者大小之比约8:1,其中额结节和顶结节最为明显。同时,新生儿由于颅盖骨缝未闭,会出现前囟、后囟、蝶囟、乳突囟等,随着生长发育,这些囟在2岁以前会完全闭合。青春期至25岁的成长期,眉弓、眉间、乳突、下颌角、肌嵴或粗隆显著增长,蝶枕软骨连合为骨性结合替代,达到成年状态。老年期因骨质疏松,头骨变轻变脆,牙磨损脱落,牙槽弓蚀损磨平,下颌角增大,面部的高度减小。
不同性别颅骨的形态,在青春期以前不显著,成年后则较明显,且较类人猿及其他动物更明显。女性颅的性征较多地保留了幼年形状,男性颅的容量及头、眶等径线数据都较女性大,而下颌角则以女性为大。此外,男性的前额略向后倾斜,常有骨质突起;而女性的前额则非常直,眼睛上没有骨质隆起。
新生儿颅骨
结构与组成
人的颅骨有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形成颅。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颅分为后上部的脑颅与前下部的面颅。
脑颅骨
脑颅由8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参与构成颅腔。颅腔的顶为穹隆形的颅盖,由额骨、顶骨和枕骨构成。颅腔的底由中部的蝶骨、后方的枕骨、两侧的颞骨、前方的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仅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的构成,其余构成面颅。
额骨:位于颅的前上方,分为额鳞、眶部、鼻部三部分。
额骨
筛骨:为脆弱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额骨与蝶骨之间,参与构成鼻腔上部、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筛骨在冠状位呈“巾”字形,分为筛板、垂直板、筛骨迷路三部分。
筛骨
蝶骨:形似展翅蝴蝶,居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四部分。
蝶骨(前面)
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并延至颅底,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形状不规则,以外耳门为中心分鳞部、鼓部和岩部三部分。
颞骨(外面)
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呈勺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
顶骨:外隆内凹,呈四边形,居颅顶中部,左右各一。两块顶骨间以矢状缝相连。前方经冠状缝同额骨相连,后方经人字缝与枕骨相连。
面颅骨
面颅有15块骨。成对的包括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诸骨连结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
下颌骨:为最大的面颅骨,分为一体两支。下颌体为状板,有上下两缘及内、外两面。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下颌支为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下颌支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突起称为冠突,后方的突起称为髁突。髁突的上端膨大称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相关节,构成颞下颌关节(又称下颌关节),此关节属滑膜关节,其关节面表面覆盖的是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当张口过大且关节囊过分松弛时,下颌头可滑至关节结节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
下颌骨
舌骨:居下颌骨的后下方,呈马蹄铁形。中间部称体,向后外延伸的长突为大角,向上的短突为小角。大角和体都可在体表扪到。
舌骨
犁骨:为斜方形骨板,组成骨性鼻中隔后下部。
上颌骨:成对,构成颜面的中央部,几乎与全部面颅骨相接,可分为1体(上颌体)和4突(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上颌骨
腭骨:成对,呈L形,位于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突之间,分为水平板和垂直板两部,水平板组成骨腭的后份,垂直板构成腔外侧壁的后份。
腭骨
鼻骨:为成对的长条形小骨片,上窄下宽,构成鼻背的基础。
泪骨:为菲薄的方形小骨片,位于眶内侧壁的前份。前接上颌骨额突,后连筛骨迷路眶板。
下鼻甲:为薄而卷曲的小骨片,附着于上颌体和腭骨垂直板的鼻面。
颧骨:位于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颊的骨性突起。颧骨的颞突向后接颞骨的颧突,构成颧弓。
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呈卵圆形,前窄后宽,光滑隆凸。顶骨中央最隆凸处,称顶结节。额骨与两侧顶骨连结构成冠状缝,两侧顶骨连结为矢状缝,两侧骨与枕骨连结成人字缝,矢状缝后份两侧常有一小孔,称顶孔。
颅后面观:可见人字缝和枕鳞。枕鳞中央最突出部为枕外隆凸。隆凸向两侧的弓形骨称上项线,其下方有与之平行的下项线。
颅内面观:颅盖内面凹陷,有许多与脑沟回对应的压迹与骨嵴。两侧有树枝状动脉沟,是脑膜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压迹。正中线上可见纵行浅沟,为上矢状窦沟,沟两侧分布许多颗粒小凹,为蛛网膜粒的压迹。颅底内面凹凸不平,自前向后有三个呈阶梯状加深的陷窝,分别称颅前、中、后窝。窝中有诸多孔、裂,多数与颅底外面相通。颅前窝位置最高,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颅后窝位置最深,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窝中央可见枕骨大孔。
颅底内面观
颅底外面观:颅底外面高低不平,神经血管通过的孔裂甚多。自前向后可见:由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以及由上颌骨腭突与腭骨水平板构成的骨腭。骨腭正中可见腭中缝,其前端为切牙孔,通人切牙管。骨腭近后缘两侧有腭大孔。骨腭以上,鼻后孔被鼻中隔后缘(犁骨)分成左右两半。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即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小的棘孔。鼻后孔后方中央可见枕骨大孔,孔前方为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直接结合;孔两侧的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髁前外侧稍上有舌下神经管外口;髁后方为不恒定的髁管开口。枕髁外侧,枕骨与颞骨岩部交界处有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其前方圆孔为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可见茎乳孔。颧弓根部后方为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窝前缘的隆起称关节结节。蝶骨、枕骨基底部和颞骨岩部会合处,围成不规则的破裂孔,活体为软骨所封闭。
颅底外面观
颅的侧面观: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亦可见面颅的颧骨和上、下颌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其后方为乳突,前方为颧弓,二者均可在体表触及。颧弓将颅侧面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
颅的侧面观
颅的前面观:可见额骨和面颅诸骨,面部中央为犁状孔,向后通鼻腔。孔的外上方为眶,下方为上、下颌骨围成的骨性口腔。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额区为眶以上的部分,由额鳞组成;眶为底朝前外,尖向后内的一对四棱锥形深腔,可分上、下、内侧、外侧四壁,容纳眼球及附属结构;骨性鼻腔为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颌骨之间,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具有发音共鸣和减轻颅骨重量的作用;骨性口腔由上颌骨、腭骨及下颌骨围成。
颅的前面观
眶
骨性鼻腔
位置与毗邻
编辑位置
颅骨位于脊柱上方,其中,脑颅位于颅的后上方,面颅位于颅的前下方。
毗邻
面颅与脑颅由颅底连接,并与颈椎相连接。脑颅骨组成的颅腔内主要有脑膜、脑、脑血管及脑神经等。这些组织容纳在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内。面颅骨作为面部的支架,容有眼、耳、鼻、舌等特殊感觉器官,还有表情肌附着。
血管与神经
编辑血管
颅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硬脑膜的动脉,另有一部分来自颅基部四周肌肉附着处的血管,板障静脉亦参与颅骨的血液供应。颅骨的静脉主要汇入板障静脉,其余汇入脑膜静脉。板障静脉可以汇入硬脑膜静脉窦或头皮静脉,或者形成两者之间的通道。颅骨发生骨髓炎时可经板障静脉蔓延到头皮或硬脑膜及脑内。
颅骨属扁平骨,分内外两板,皆为密质骨,其间充填以松质骨,称为板障。板障中含有板障血管,动脉来自头皮及硬脑膜的动脉,静脉形成丛状。幼儿时期板障尚不发达,静脉在骨中生长,互相交通,四周绕以骨髓,由此渐使颅骨分成内外板及板障。板障静脉丛两侧各由5条主干汇集流出:
额板障静脉:起自额骨前部,与上矢状窦相交通,出眶上切迹顶部的小孔汇入眶上静脉。
颞前板障静脉:有两条,在冠状缝的前后下降,与颞肌静脉及蝶顶窦交通。
颞后板障静脉:起自顶骨后部,向下通过顶骨后下角,至乳突部汇入横窦或乳突导静脉。
枕板障静脉:常最粗大,汇集枕骨的血液,汇入枕部导静脉或横窦。
板障静脉干:其所经的骨道,在X线照片上可以见到,也可不明显,有时易被误为骨折线。颞部的板障静脉比较清晰,呈蜘蛛状。
神经
颅前窝的神经
颅前窝的神经包括有嗅神经与嗅池、视神经管与管内段视神经和筛神经。
视神经管在冠状断面上的毗邻关系
颅中窝的神经
颅中窝是颅底部孔和裂最多的部位,在蝶骨体的两侧呈弧形排列,可分为内外两列,外侧列从前至后分别为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内侧列前为视神经管,后为破裂孔和颈动脉管内口。这些孔与裂构成了脑神经出颅的通道,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展神经即由这些通道出颅。
颅后窝的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中,自后颅窝发出的颅神经有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耳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当颅后窝占位病变时,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神经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颅后窝的神经
生理功能
编辑颅骨形成多个腔隙以容纳、支持和保护脑及视、听、嗅等感觉器官,同时组成并支持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起始部分。此外,颅骨为面肌群(表情肌)和咀嚼肌群提供附着的骨面,颅骨在整体构筑上形成多处向上的骨突承托颅腔的底,借以分散并减弱由于咀嚼或其他冲击所引起对脑的震荡和撞击。完整的颅腔还构成了脑的血液和脑脊液循环的恒定环境。
相关疾病
编辑颅骨先天性疾病
狭颅症
狭颅症是由一条或多条颅骨骨缝过早闭合而导致头颅畸形、颅内压增高、智能发育障碍的疾病,并可有眼部症状,临床上以单个或多个颅骨骨缝过早闭合为特征。该病于1851年由Virchow最早发现,1937年Sear等称之为颅骨愈合症。
狭颅症约占头颅异常的38%,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状的头颅畸形。根据不同的颅缝闭合所引起的表现不同,可分为尖头畸形、舟状头畸形、三角头畸形等七大类。该病病因还不明确,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叶发育障碍有关,也可能是骨缝膜性组织出现异位骨化中心所致,还可能与胚胎某些基质缺乏有关,少数病例有遗传因素,个别病例可因维生素D缺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手术治疗是该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颅裂
颅裂系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表现为颅缝闭合不全而遗留一个缺口。颅裂一般发生在颅骨中线部位,少数可偏于一侧,颅穹窿部、颅底部均可发生。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时期神经管发育不良有关。
该病按其临床病理改变可分为隐形颅裂、囊性颅裂、露脑畸形三型。临床表现主要有:①局部症状—可见头颅某处囊性膨出包块,大小各异;②神经系统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智力低下、抽搐、不同程度瘫痪、腱反射亢进、不恒定的病理反射;③邻近器官的受压表现—根据膨出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头形的不同改变。如发生在鼻根部出现颜面畸形、鼻根扁宽、眼距加大、眶腔变小,有时出现“三角眼”。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颅骨损伤
颅骨损伤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的连续性中断或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颅骨损伤的暴力可分为直接暴力(如打击、碰撞、切制)和间接暴力(如挤压力、传导力)。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颅盖骨骨折及颅底骨折;根据骨折形态又可分为线形颅骨骨折、凹陷性颅骨骨折和粉碎性颅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的头皮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颅骨骨折和闭合性颅骨骨折,颅盖骨骨折处伴头皮破裂称开放性颅骨骨折。
颅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为:骨折局部的头皮肿胀和压痛、颅骨板障出血可积聚到硬脑膜外腔或骨膜下,颅骨骨膜下血肿,其边缘多以颅缝为界限。婴幼儿颅盖部生长性骨折,常伴有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病等表现。凹陷颅骨骨折时,急性期可检出局部骨质下陷。若骨折片下陷较深,刺破硬脑膜,损伤和压迫脑组织,可有偏瘫、失语、对侧感觉障碍和局灶性癫痫等表现。此外,颅骨骨折常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头痛,颈强直和克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症状,如合并颅内血肿,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脑局灶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症状等。颅底骨折常合并局部皮下淤血,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伴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称眼镜征或熊猫眼征等表现。
单纯性颅盖骨线形骨折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开放性颅骨骨折可导致颅内积气,需预防感染和癫痫,如有颅内血肿则按血肿处理;凹陷性颅骨骨折深度小于5毫米,不伴有脑组织受压的症状时,可予非手术治疗。当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导致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或者因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情况,需行手术治疗;单纯性颅底骨折无需特殊治疗,主要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颅骨肿瘤
颅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颅骨上的新生物,大多可引起头部局部肿块。颅骨肿瘤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额顶部,因许多颅骨肿瘤较小,又没有明显的症状,易被忽略,故临床很难有确切的发病率。颅骨肿瘤可分为颅骨良性肿瘤、颅骨恶性肿瘤和颅骨类肿瘤性疾病三大类。其中,以良性肿瘤多见。颅骨良性肿瘤包括颅骨骨瘤、颅骨骨化性纤维瘤、颅骨软骨瘤、颅骨巨细胞瘤、板障内脑膜瘤等;颅骨恶性肿瘤包括颅骨多发性骨髓瘤、颅骨成骨细胞瘤、颅骨网织细胞肉瘤等;颅骨类肿瘤性疾病包括颅骨嗜酸性肉芽肿、黄脂瘤病、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外伤性颅骨囊肿和畸形性骨炎等。
颅骨肿瘤常表现为局部隆起,与头皮无粘连、无压痛,病人常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肿瘤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相应的局部受压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表现为局部肿块、头痛、局部疼痛、头晕和眼球突出。眶部骨瘤可有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的表现。颅骨肿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对生长快、影响美容或有压迫症状的病人均应行手术治疗。对肿瘤已发生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者禁用手术治疗。
颅骨骨髓炎
颅骨骨髓炎是指颅骨因细菌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化脓性炎症,常因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由伤口或邻近组织的感染蔓延侵入颅骨,引起炎症导致,其感染范围可以局限在一块颅骨上,也可超过骨缝,侵及多个颅骨。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颅骨骨髓炎的病因包括:①在开放性损伤过程中颅骨直接被污染,而伤后清创又不够及时或在处理中不够恰当;②头皮损伤合并伤口感染,经血管蔓延至颅骨,或头皮缺损使颅骨长期外露坏死而感染;③开放性颅骨骨折,累及鼻窦、中耳腔和乳突。
颅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局部头皮出现炎性反应,如红、肿、热、痛等,远处头皮可有水肿,邻近淋巴结肿大,且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寒战等。在外周血中白细胞可增多,如治疗不及时或炎症没有得到控制,感染可向颅内或颅外扩展,在颅外可形成骨膜下脓肿,在颅内可形成硬脑膜外脓肿、脑膜炎或脑脓肿、感染性静脉窦栓塞等。慢性期,颅骨感染迁延未愈可转成慢性骨髓炎,局部表现为头皮下积脓或反复破溃而形成窦道。窦道有时闭合,有时破溃流脓,脓液中可伴有坏死的小骨块,当排脓不畅时,局部及全身感染症状也随之加剧。
颅骨骨髓炎的治疗,在急性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已形成头皮下或骨膜脓肿则应早期拆除伤口缝线或切开引流,并注意伤口深处有无污物,同时将已失去活力和血供的游离感染的骨片取出。在慢性期,已发展有慢性窦道及颅骨缺损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动物颅骨
编辑动物颅骨在大体形态与人类颅骨有着明显不同,动物的脑颅比面颅小,头颅一般呈三角形,面颅吻部突出。不同动物间颅骨的形态亦有所不同,以哺乳动物为例,有些动物的颅骨狭窄而精细,如羚羊,适应于食草和机敏地逃避敌害;有些动物的颅骨短粗而有力,如老虎,适应于发现猎物,并且依靠强有力的嘴来进行捕食。
脊椎动物的颅骨由脑颅和咽喉颅两部分组成。脑颅为一系列真皮骨骼,位于咽颅上方,保护脑。咽颅围绕消化管的前端,由颌弓、舌弓和鳃弓组成,保护和支持口腔、舌、鳃等器官,在各类群中变化较大。水栖脊椎动物咽颅发达,但仅以韧带与脑颅连接,陆生脊椎动物咽颅不发达,退化为支持舌、咽、喉的软骨和听小骨等,但支持口腔的颌弓及其附着其上的膜原骨与脑颅紧密结合。圆口类和软骨鱼类的头骨停留在软骨阶段,为原始的软骨脑颅,称为软颅,保护脑及头部的感觉器官。纵观脊椎动物的各个类群,头骨在进化上有由软骨到硬骨、骨块数目由多变少、各骨块间连接由疏松而紧密到彼此愈合、咽颅逐渐退化、脑颅不断增大等趋势。
脊椎动物头骨结构模式图
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的头骨比较
类别 | 代表动物 | 头骨特点 |
软骨鱼类 | 星鲨或其他鲨 | 头骨终生保持软骨状态,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脑颅为一个完整的软骨箱子,保护脑部及嗅、视、听觉器官。脑颅最前端为吻骨,吻骨基部两侧为鼻囊,鼻囊后方两侧的大窝为眼窝,眼窝后方两侧的突起为耳囊。吻骨基部背面有一较大的孔,为囱门,其上覆以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脑颅后端有一孔,为枕骨大孔。咽颅由7对咽弓组成,第一对称为颌弓,背部的左、右两块为腭方软骨,构成上颌,腹面的左、右两块为麦克耳氏软骨,构成下颌;第二对称为舌弓,支持舌部,共由5块软骨组成,最背方的1对为舌颌软骨。舌颌软骨由结缔组织与脑颅相连构成下颌的悬器,将颌弓连于脑颅上(舌接型);其余5对为鳃弓,支持鳃,每弓均由5部分组成,由背向腹依次为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和基鳃软骨 |
硬骨鱼类 | 鲤鱼或鲫鱼 | 头骨骨化程度很高,也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骨块数目很多,软骨化骨和膜成骨兼有。在头骨侧面有鳃盖骨,各有4片骨块,为硬骨鱼的标志性特征 |
两栖类 | 蟾蜍(或青蛙) | 头骨骨化不佳,骨块数目较硬骨鱼类的少得多。头骨扁而宽,脑腔狭小。嗅囊仍保持软骨状态,仅背方有一对鼻骨。颅腔背面有两片狭长的骨片,为一对额顶骨,是额骨与顶骨的愈合。围眶骨均已消失。枕区仅保留一对外枕骨,由外枕骨围成枕骨大孔,每一对外枕骨各具一个枕骨髁与寰椎相接。听囊区仅有一对前耳骨,位于头骨背面、外枕骨的前内侧,前耳骨外侧有“T”形的鳞骨。构成脑颅底墙的副蝶骨十分发达。舌颌软骨演化为一对短棒状的耳柱骨,位于中耳腔中姬上颌由3对骨构成,由前向后依次为前颌骨、上颌骨和方轭骨。下颌主要由齿骨、隅骨及未骨化的麦克耳氏软骨组成。舌弓愈合成一软骨片,称为舌器。鳃弓退化。舌颌软骨因演化为耳柱骨而失去悬器的作用 |
爬行类 | 蜥蜴 | 头骨骨化完全,膜原骨数目多。在颞部,由于某些骨片的消失或缩小而出现穿洞,即颞窝,蜥蜴具有双颞窝。脑颅顶壁隆起,为高颅型。具有单一的枕髁。头骨腹面前方的腭骨和上颌骨构成口腔顶壁 |
鸟类 | 家鸡(或家鸽) | 头骨薄而轻,各骨块彼此愈合。在成鸟中,头骨各骨块之间的骨缝已消失,整个头骨愈合成一完整的骨壳。颅骨顶部呈圆拱形,枕骨移至脑的腹面,具有单一的枕髁。左右眼眶甚大,具有薄的眶间隔。鼻骨、前颌骨、上颌骨及下颌骨显著前伸,构成喙 |
哺乳类 | 家兔 | 仅鼻筛部留有少许软骨,其余骨全部骨化。骨块发生了广泛的愈合和简化现象,骨块数目减少。脑颅高度扩展,为高颅型。嗅囊和耳囊发达,具有一对枕髁,有颧弓形成。下颌仅由单一的齿骨构成,咽颅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为直接型。次生腭完整。具有合颞窝,每侧一个颞窝,由后眶骨、鳞状骨构成窝的上界,下界为颧骨,颞窝又与眼窝合并 |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丁文龙, 刘学政主编, 孙晋浩, 李洪鹏, 欧阳宏伟, 阿地力江·伊明副主编. 《系统解剖学 第9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8: 17-28. (9)
[2]柏板令主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5.10: 14.
[3]常学辉编著. 《人体使用手册》[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9: 25-26. (2)
[4]韦鹏翔主编, 于筠等副主编. 《中国中西医实用神经外科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08: 813-817. (4)
[5]赵继宗编, 刘德培总主编.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神经外科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0.01: 64-65. (2)
[6]陈茂君, 段丽娟, 李莉编. 《神经外科护理难点突破》[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0.12: 63.
[7]于翠翠主编. 《实用护理学基础与各科护理实践》[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2.01: 104-105. (2)
[8]王保捷, 侯一平主编. 《法医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8: 168.
[9]王艳编. 《骨骼肌肉运动解剖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2: 91-99. (4)
[10](德国)Jutta Hochschild. 《肌骨关节功能解剖图解》[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6: 27.
[11]邵华磊, 邵福元主编. 《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 第2版》[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10: 1.
[12]吴绪平著. 《中国针刀治疗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10: 51.
[13]于春江, 张绍祥, 孙炜主编. 《颅脑外科临床解剖学 第2版》[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9: 132-238. (7)
[14]乐革芬. 《现代外科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分册》[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11: 324.
[15]李湘涛编著. 《生命的支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7.
[16]王国秀, 闫云君, 周善义主编. 《动物学》[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1: 350-351. (2)
[17]赵丽萍. 《普通生物学实验》[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8.04: 152-154. (3)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