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鬣[liè]狗(学名:Hyaena hyaena),属于鬣狗科、鬣狗属。其身长85-130厘米,尾长约为23-46厘米,肩高65-80厘米,体重约为18-55千克。雄性体重较重。头大、耳朵又长又尖、口鼻为黑色,下颚巨大、脖颈粗壮。背部向后倾斜,尾巴蓬松多毛。前腿长后腿短,脚趾为4个,短爪不可伸缩。被毛粗长蓬松,可树立,颜色为浅灰、浅黄或棕黄色。身体两侧有黑色竖条纹,腿上有水平条纹。
起源演化
编辑条纹鬣狗的祖先大约在65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条纹鬣狗是从一种名为Hyaena makaponi的较为原始的鬣狗演化而来,最早的条纹鬣狗化石发现于距今250万年的地层中。在更新世的某一时间段,条纹鬣狗分散到了亚洲地区,并在此一直生存繁衍至今。
命名分类
编辑鬣狗属(Hyaena)下只有条纹鬣狗这一个物种。最早为条纹鬣狗命名的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 1758),“hyaen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母猪”,指的是鬣狗类似于猪鬃的鬃毛。
形态特征
编辑条纹鬣狗身长85-130厘米,肩高65-80厘米,体重约为18-55千克。雄性体重较重。头大、耳朵又长又尖、口鼻为黑色,下颚巨大、脖颈粗壮。背部向后倾斜,尾巴蓬松多毛,尾长约为23-46厘米。前腿长后腿短,脚趾为4个,短爪不可伸缩,被毛粗长蓬松,可竖立,颜色为浅灰、浅黄或棕黄色。身体两侧有黑色竖条纹,腿上有水平条纹。
浅灰色条纹鬣狗
棕黄色条纹鬣狗
浅黄条纹鬣狗
条纹鬣狗蓬松的毛发
颅骨长约20-22厘米,颅骨宽约14-16厘米,两侧各3枚门齿、1枚犬齿,上颌4枚下颌3枚前臼齿和1后臼齿,共计34枚,臼齿粗壮。头骨有巨大的矢状嵴和发达的咀嚼肌肉,可以咬碎巨大的骨头。染色体数为40条。雌雄均有明显的肛门囊,雌性有2对乳头。
条纹鬣狗的头部
各地的条纹鬣狗在形态上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体型和毛色等特征上。
- | 体型 | 毛色 | 分布范围 |
印度种群 | 中等 | 较浅的棕黄色 | 印度次大陆 |
叙利亚种群 | 较大 | 灰白色至淡黄色 | 叙利亚地区 |
阿拉伯种群 | 较小 | 浅灰褐色 | |
巴巴里种群 | 较大 | 棕黄色 | 非洲西北部 |
东非种群 | 中等 | 灰褐色至棕褐色 | 非洲东部 |
分布栖息
编辑分布范围
条纹鬣狗在非洲分布于西北部的阿尔及利亚、乍得、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地,北部的埃及、利比亚,东部的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地。
其在亚洲分布于西部的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等地,阿拉伯半岛的阿曼、沙特阿拉伯、也门,南部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中部的阿富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塔吉克斯坦等地。
栖息环境
条纹鬣狗栖息在开阔的灌木丛,干旱或半干旱的荒漠、稀树草原、沿海地区或开阔的海拔3300米以下的高山栖息地,栖息地中必须有岩洞或可以挖掘洞穴的地方,距离水源要在10千米之内。它们也出现在人类居住地附近。
野外栖息的条纹鬣狗
半干旱的荒漠中的条纹鬣狗
生活习性
编辑觅食行为
条纹鬣狗主要吃动物尸体,也会自主捕猎羚羊、鹿、豪猪、野兔等哺乳动物及其幼崽,鸟类、昆虫、软体动物、植物、果实也是它们的食物。它们会捡拾人类的有机废弃物、捕捉牲畜,有时也会威胁人类的安全。
在觅食时,条纹鬣狗一般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游荡,小跑时会提速至每小时8千米。条纹鬣狗在进食时一般都是独自进行,偶见亚成体与成年个体一同进食。一只成年个体每次可吃掉7-10千克食物,亚成体的食量约为5千克。它们在进食大型动物时多从肛门处开始,先吃掉比较柔软的部分,然后啃骨头,一般头会留到最后。吃饱后它们会把剩余食物带走,要取下一条大型动物的腿要花费大约30分钟,然后可以拖着大块食物回到数千米以外的巢穴中。
进食中的条纹鬣狗
节律行为
条纹鬣狗是较为严格的夜行动物,白天留在洞穴中或庇护地躺下休息,晚上出来觅食或活动。在夜间有多于一半的时间在活动和觅食,在夜间也会移动较远的距离。在光线不足非常昏暗的阴天,条纹鬣狗偶尔也会在白天出来活动。
条纹鬣狗在休息
条纹鬣狗一般独自或成对活动,较少成群活动,基本看不到4只以上的群。一般一个群里只有一只成年个体。条纹鬣狗可能都会在同一具尸体周围出现,但进食时尤其是成年个体基本都是独自进行。
它们碰面时的动作包括互相嗅脸、颈部和肛门囊区域。嗅探时肛门囊突出,双方会站立或卧下,暴露出肛门区域。
领域行为
条纹鬣狗雌雄都有自己的领地,一般雄性的领地面积略大于雌性。白天它们较少会在一起休息,异性在一起的情况略多于同性。晚上雄性则基本不会一起活动。其领地在相邻地区会有少量重叠。
两个条纹鬣狗厮杀
常见的领地分配方式是1只雌性搭配3只雄性。雌性的领地与雄性分享,平时活动基本没有交集。只在交配时会有互动。相邻的条纹鬣狗通常亲缘关系较远,这有利于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种群退化。临近的雄性会组成防守同盟,阻止外来雄性来自己领地觅食及与此地的雌性交配。
生长繁殖
编辑交配妊娠
条纹鬣狗繁殖非季节性,全年均可交配。由于肛门囊的存在,雄性无法强行与雌性交配。交配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天,每隔15-25分钟雌性和雄性会交配一次。雌性通常与临近的雄性交配,但也有1/5-1/3的后代是其他雄性的。妊娠期约为90天。在分娩前雌性有较为明显的挖掘洞穴行为,每次产仔1-5只。
筑巢照料
条纹鬣狗的巢穴可以是天然的岩洞,也可以是废弃的其他动物的巢穴,它们会对巢穴进行再改造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巢穴的入口一般1-1.5米宽,数米深,有的可深达10余米。吃剩下的动物骨骼一般堆积在巢穴的一角。
生长发育
幼崽出生时颜色较浅,哺乳期长达1年,但在一个月后幼崽就可以进食肉类了。幼崽通常生活在洞穴中,母兽会将猎物带回撕碎后喂给幼崽。未成年的母兽之前的后代也会参与抚育幼崽。幼年雄性生殖器形态类似于雌性,18个月后变化为成年形态。性成熟期为24-36个月,寿命可达24岁。
条纹鬣狗母子
物种保护
编辑种群现状
1998年的调查条纹鬣狗种群总数约为5000-14000只。2006年其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0.01-0.03只。
2020年调查条纹鬣狗的种群总数小于10000只,总体数量呈减少趋势。
致危因素
条纹鬣狗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食物减少、中毒、狂犬病和人类的捕杀,以及交通事故。
由于大型食肉动物的减少,条纹鬣狗的食物动物尸体的来源也随之减少,影响了条纹鬣狗的生存。由于兽药和农药的使用,导致食用中毒尸体的条纹鬣狗中毒而死。条纹鬣狗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不详的,也被认为捕猎家畜,因此受到捕杀。条纹鬣狗还被捕捉用于展示,它们的身体产品也被西亚和南亚地区的人们认为具有特殊功效,而导致它们被捕杀。
条纹鬣狗还会受到狮子和斑鬣狗的压力。
保护级别
2014年条纹鬣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为近危(NT)。
保护措施
条纹鬣狗在各保护区中受到保护,但由于其广阔的活动范围,它们也会接近人类居住区域。2006年至2013年,在埃及和肯尼亚,针对鬣狗的知识普及减少了人们对它们的偏见,良好的生活垃圾管理也减少了鬣狗和人类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相关文化
编辑由于条纹鬣狗生殖器外观雌雄差异不明显,阿拉伯地区的人们认为它们可以转换性别。其身体部分被认为具有特殊效力。条纹鬣狗还是黎巴嫩的国兽。在阿拉伯地区流传着条纹鬣狗吃人的传说,它们还被认为是不聪明的和背信弃义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人们对它们的误解。
物种对比
编辑鬣狗科的成员有相似的地方,但其习性、食性和形态均有不同,详见下表。
名称 | 个体 | 体表特征 | 食性 | 集群 | 形态 |
斑鬣狗(Crocuta crocuta) | 较大 | 有斑点 | 猎食为主、腐食为辅 | 群居 | |
棕鬣狗(Parahyaena brunnea) | 中等 | 有棕黑色长毛 | 腐食为主,偶有猎食 | 独居为主或雌性主导的小群 | |
条纹鬣狗(Hyaena hyaena) | 中等 | 有长条状斑纹 | 腐食为主,偶有猎食 | 独居为主 | |
土狼(Proteles cristata) | 较小 | 体侧有三条纵向条纹 | 以白蚁为食 | 成对生活 |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AbiSaid, M. & Dloniak, S.M.D. Hyaena hyaen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2015[2023-06-07].
[2]Jose R. FELIDS AND HYENAS OF THE WORLD[M]. 2020: 32-42,475-476,487-506. (30)
[3]Vinuesa V. Bone-cracking hyenas (Carnivora, Hyaenidae) from the European Neogene and Quaternary: taxonomy, paleobiology and evolution[M]. 2019: 86.
[4]Koepfli K P, Jenks S M, Eizirik E, et al. Molecular systematics of the Hyaenidae: relationships of a relictual lineage resolved by a molecular supermatrix[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6, 38(3): 603-620. [2023-06-07].
[5]hyena词源(Etymology).趣词词源[英文版]. [2023-05-29].
[6]Hyaena Brisson, 1762.COL. [2023-05-29].
[7]Hyaena hyaena.Animal Diversity Web. [2023-05-29].
[8]Stewart M, Andrieux E, Clark-Wilson R, et al. Taphonomy of an excavated striped hyena (Hyaena hyaena) den in Arabia: implications for paleoecology and prehistory[J].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1: 1-25. [2023-06-07].
[9]Almasieh K, Mohammadi A, Alvandi R. Identifying core habitats and corridors of a near threatened carnivore, striped hyaena (Hyaena hyaena) in southwestern Iran[J]. Scientific reports, 2022, 12(1): 3425. [2023-06-07].
[10]Bhandari S, Bhusal D R, Psaralexi M, et al. Habitat preference indicators for striped hyena (Hyaena hyaena) in Nepal[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1[2023-06-07].
[11]Alam M S, Khan J A. Food habits of striped hyena (Hyaena hyaena) in a semi-arid conservation area of India[J].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5: 860-866. [2023-06-07].
[12]Kuhn B. The faunal assemblages and taphonomic signatures of five striped hyaena (Hyaena hyaena syriaca) dens in the desert of eastern Jordan[J]. Levant, 2005, 37(1): 221-234. [2023-06-07].
[13]Skinner J D, Davis S, Ilani G. Bone collecting by striped hyaenas, Hyaena hyaena, in Israel[J]. Paleontologica Africana, 1980: 99-104. [2023-06-07].
[14]Abi-Said M R. Reviled as a grave-robber: The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striped hyaenas in the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s of Lebanon[M]. Reviled as a grave-robber: University of Kent (United Kingdom), 2006: 31-37. (7)
[15]Wagner A P, Frank L G, Creel S. Spatial grouping in behaviourally solitary striped hyaenas, Hyaena hyaena[J]. Animal Behaviour, 2008, 75(3): 1131-1142. [2023-06-07].
[16]Wagner A P. Behavioral ecology of the striped hyena (Hyaena hyaena)[M]. 2006: 1-10,118-122,123-138,148-158. [2023-06-07].
[17]Qarqaz M A, Abu Baker M A, Amr Z S. Status and ecology of the Striped Hyaena, Hyaena hyaena, in Jordan[J]. 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 2004, 33(1): 87-92. [2023-06-07].
[18]Hadad E, Kosicki J Z, Yosef R. Population trends of striped hyena (Hyaena hyaena) in Israel for the past five decades[J]. Scientific Reports, 2023, 13(1): 3982. [2023-06-07].
[19]Tourani M, Moqanaki E M, Kiabi B H. Vulnerability of striped hyaenas, Hyaena hyaena, in a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 of Central Iran[J]. 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 2012, 56(1): 133-136. [2023-06-0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