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角羚(学名:Antilocapra americana),别名为美洲羚羊,是叉角羚科叉角羚属动物。该物种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其中索诺兰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sonoriensis)仅分布于亚利桑那州西南部和索诺兰西北部。叉角羚是纯植食性反刍动物,它们极善奔跑,最快速度可达近100千米/小时,截至2023年,它们可能是速度仅次于猎豹的哺乳动物。
命名与分类
编辑叉角羚的拉丁学名中的“Antilo”在英文中是“羚羊”(antelope)。而“capro”是公山羊(male goat)的意思。其中文名是由于角的形态有向前延伸的分支,故名“叉角羚”。
叉角羚所在的叉角羚科下仅有一属,而属下也仅有叉角羚这一个种,根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生物名录(COL),该种下有5个亚种,分别为指名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americana)、墨西哥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mexicana)、俄勒冈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oregona)、半岛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peninsularis)、索诺兰亚种(Antilocapra americana sonoriensis)。
这5个亚种因颜色、大小和分布的微小差异而被命名,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只有3种。其中俄勒冈亚种的DNA分析认为它与指名亚种不存在遗传上的区别,分布在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和内华达州的种群应被视为指名亚种;墨西哥亚种比指名亚种的毛色更白,鬃毛少,吻部更薄;半岛亚种面部斑纹较深、较短,角更粗糙;索诺兰亚种头骨较小,与墨西哥亚种相似。
形态特征
编辑叉角羚的体形中等,匀称而矫健。体长约1.5米,肩高约1米。雄性体重50千克左右,雌性体重40千克左右。全身被毛短且竖立,长度约7-10厘米,其中墨西哥亚种的被毛偏少或没有。
叉角羚整体形态
雄性头顶具两只竖角,雌性一般无角或有极小的角。雄性角30-50厘米,雌性如果有角的话,则很少超过7.5-10厘米。角分为两个分支:较长的向后弯曲,较短的向前突出。角的结构为骨质芯外面包裹角质鞘,鞘在近端处分出1杈。叉角羚的角质鞘每年都会更新。在每个繁殖季节结束时,在新鞘从旧鞘下的头骨向上生长后,鞘就会脱落。雄性叉角羚在交配季节后的10月脱角,这些角在冬天生长,在春天雄性争夺领地之前又完全成熟。
叉角羚雄性头部形态 | 叉角羚雌性头部形态 |
雄性从眼睛到鼻子有宽阔的黑色条带;睫毛较长,呈黑色,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阳光照射;脸颊、下颌斑块为白色,喉咙上有两道宽阔的白色斑;上半身和腿外侧浅棕褐色或红褐色;胸部、腹部、腿内侧和臀部斑块为白色。
双蹄呈尖头,带有软骨衬垫,可在坚硬的地面和岩石上缓冲冲击。前蹄比后蹄大,在奔跑时承担大部分重量。两性的脚上都有腺体,可以分泌护蹄的油性物质。
分布栖息
编辑分布范围
叉角羚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其中索诺兰亚种仅分布于亚利桑那州西南部和索诺兰西北部。
栖息环境
叉角羚主要栖息在灌丛、草地、沙漠环境中,但沙漠只生存着不到1%的个体,较多的个体生活在短草草地上,其栖息的草地如果有13-76厘米高的植被,即算作较佳的栖息地。
其栖息地海拔高度为0-3350米,但种群密度较大的栖息地海拔是在914-2438米处。
生活在短草地上的叉角羚
生活习性
编辑觅食行为
叉角羚是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各种草类和灌木为食,甚至采食一些牲畜不吃的粗糙或有毒的植物,例如在某些地区,它们会食用仙人掌。叉角羚的食草偏好使其与家养绵羊和牛有食物重叠,因此出现一些争夺食物的情况。它们对新鲜淡水的需求随其所消耗的植被的含水量而变化,它们可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水源。冬季,如果植被被雪覆盖的话,它们会用蹄子在雪中挖掘以找到食物。
冬季觅食的叉角羚
叉角羚是反刍动物,其胃分为四个腔室,每个腔室都与这些食草动物赖以为生的纤维植物生物质的消化的特定方面有关。反刍即对已经在胃的一个前袋中发酵了一段时间的反刍食物进行重新咀嚼。
节律行为
叉角羚是迁徙动物,在冬季和夏季活动范围内频繁迁徙,尤其是在它们活动范围的北部。有时从夏季地区移动多达160千米。在冬季许多种群都迁移到更温暖、雪少的地方,但并非所有个体都会迁徙。
叉角羚每日的活动模式因季节而异。觅食和休息交替进行,清晨和傍晚会有比较连续的觅食活动。它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觅食、反刍和休息上,经常睡觉,只是睡眠时间短,没有连续性或规律性。
社群行为
叉角羚通常在夏天以小群体生活,最多为12只个体;在冬天可能会形成大群体,雌雄混合集群;早春分群时年轻雄性和雌性各自分开,成年雄性单只独自活动。
春季和夏季的小群体由雌性和亚成体或1-3岁的雄性组成。冬季混合大群的两性数量大致相等。叉角羚的社会群体只是个体的临时集群,没有定义群体或创建群体结构的社群纽带。
叉角羚小群体
家域行为
雄性叉角羚会使用闻嗅、爪子、排尿、排便的顺序标记领地,也用脸颊腺的分泌物标记较茂盛的草地;家域斗争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盯着入侵者、用鼻息宣示存在、并竖起臀部鬃毛接近入侵者、侧面炫耀以及低头平行移动、如入侵者没有退缩则将其赶出领土。
叉角羚争夺家域
运动特点
叉角羚跳起来可以达到6米的高度。它们还极善奔跑,叉角羚能够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奔跑1.5千米的距离,或者以大约50千米/小时的巡航速度跑更远的距离,它们奔跑的最快速度可达近100千米/小时。截至2023年,它们可能是速度仅次于猎豹的哺乳动物。
成群奔跑的叉角羚
当叉角羚感觉到危险时,它会迅速跑开,同时通过竖起臀部上一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白毛来警告其他动物。人类可以在3-4千米的范围内看到其臀部的闪光的白毛。
叉角羚臀部白斑
叉角羚的眼睛很大,视觉发达、敏锐,可以识别1千米外的捕食者。然而,叉角羚是非常好奇的动物,它们很容易被一个躺在地上挥舞着红旗或挥舞着胳膊和腿的人吸引。这种好奇心让叉角羚很容易成为猎人的目标。
种间关系
天敌关系:叉角羚的天敌有短尾猫(Lynx rufus)、郊狼(Canis latrans)、美洲狮(Puma concolor)金雕(Aquila chrysaetos)、灰狼(Canis lupus)等。
寄生关系:脑虫或称脑膜寄生虫(Parelaphostrongylus tenuis)是叉角羚身体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与绵羊共生的叉角羚往往比不与绵羊共生的叉角羚具有更高的寄生虫寄生可能性。另外,叉角羚还是线虫的最终宿主。
与人类的关系:在美国西部,叉角羚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猎物。如果冬天有很厚的积雪,叉角羚则会啃食小麦或农田,这可能会对农民的农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生长繁殖
编辑叉角羚是“一夫多妻”制。在夏季繁殖季节,雄性叉角羚会自相残杀,只为了能与尽可能多的雌性交配。在分布区的北部,叉角羚的繁殖期从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在南部,繁殖期从七月到十月上旬。
发情交配
叉角羚有气味腺(颚的一侧、蹄间、臀部和尾上均有),能释放信息素来识别配偶。雄性颈部的腺体较大,它们在发情期也更活跃。雄性通常不进行角斗,只有在准备繁殖的雌性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用角推、反推、锁住角、扭脖子等动作,角斗导致的刺伤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在用角争斗中的叉角羚
交配时,雄性接近雌性,发出高亢的呜呜声,如果雌性接受便抬起尾巴站起来,雄性走近并左右摇头,发出低沉的吸吮声并开始交配,其交配时间较短。
产仔哺育
叉角羚的妊娠期约为252天,常常侧卧分娩。通常雌性在繁殖的第一年只产下1只幼仔,在随后的几年里可能每年会产下2只幼仔。幼仔刚出生时是棕色的,体重为2-4千克。这些幼仔较早熟,在出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站立和行走,但这时幼仔还很虚弱,跟不上成年个体的步伐,所以雌性和幼仔会在水源附近休息,直到恢复体力。
带着幼仔的叉角羚
幼仔生长
幼仔在4-5月龄时断奶,在1年半左右可达性成熟,但雄性须3岁才能有效参与繁殖。野外条件下,叉角羚的平均寿命约10年,圈养状态下约为12年。
哺乳中的叉角羚
人工养殖
编辑养殖概况
叉角羚的圈养有着悠久的历史,圈养该物种的目的有进行科学研究、动物园展览以及帮助其回复种群数量等,较为古老的关于圈养叉角羚的资料是1874年在美国费城动物园(Philadelphia Zoo)的相关记载,较新的也有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墨西哥的圣胡安·德·阿拉贡动物园(San Juan de Aragon Zoo)等。截至2008年,至少有48个地方有圈养或者半圈养的叉角羚,数量从1-100不等,例如墨西哥埃尔比斯凯诺生物圈保护区(EI Vizcaino Biosphere Reserve)拥有近300只个体。
养殖技术
在墨西哥,叉角羚被圈养在三个管理站,主要保护区占地54,000多公顷,位于两个自然保护区。一些个体被允许在保护区里自由活动,管理人员只在旱季提供补充饲料和水。其他的像怀孕的雌性等则在四个较小的围栏内进行管理,全年补充食物和水,并通过防郊狼围栏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侵害。2018年,该地进行了遗传知情的育种管理尝试。随机选择年轻但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雄性和雌性进行微卫星基因分型,并制定了育种计划,重点是尽量减少潜在伴侣的亲缘关系。
病害防治
易感染叉角羚的病毒有腺病毒、蓝舌病、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包括放线菌病、炭疽病、衣原体感染等,19世纪末,放线菌病在叉角羚种群中是较多发的病。另外还有铜缺乏症也会导致叉角羚死亡,防治方法为在叉角羚的膳食中适量补充铜的含量,以防止出现铜缺乏症。
在叉角羚圈养过程中,易出现由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引起的坏死病,表现为原发性足部皮炎或坏死性口炎进展为致死性败血症。发病因素为将叉角羚饲养在以前由牛科动物使用的牧场中,以及牧场中持续存在的地下水池的大雨。该病多发于潮湿的牧场、温带环境温度以及被牛粪污染的牧场中,会增加了诱发致命感染的可能性,这些感染通过口腔或足部上皮缺损进入,应保持饲养场所的通风等。
物种保护
编辑种群现状
在19世纪早期,叉角羚的数量约有3500万只。到1924年,其被认为濒临灭绝,只剩下不到2万只。但是从1924-1964年,其数量增长了十倍。截至2016年,它们的整体的种群数量呈现稳定趋势,成熟个体的数量约75万只。
虽整体数量趋于稳定,但还有一些亚种数量一直都较少,例如分布于索诺兰沙漠的索诺兰亚种的数量仅约300只(1998年)。分布于美国南加州的半岛叉角羚是叉角羚最濒危的亚种之一,估计其野外种群数量只有200余只(2011年)。
保护级别
2016年,叉角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
2023年,叉角羚墨西哥种群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
致危因素
叉角羚数量的最初下降是由于人类的狩猎以及农业发展、城市扩张和采矿导致其栖息地丧失,可利用的栖息地急剧减少,还有一些国家实行牧场恢复项目导致原生植被被清除等。到了20世纪末,已没有较大范围的威胁,只有一些牲畜放牧、修建道路、栅栏和非法狩猎(主要在墨西哥)造成的小范围的威胁。
保护措施
自1967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叉角羚种群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案的保护,1998年,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USFWS)已经制定了这一物种的恢复计划。在美国西部各州,捕捉或射杀叉角羚均需要获得许可证。为保护这一物种,一些国家或地区也把它们安排在管理良好的大型保护区,例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等。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叉角羚.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10-15].
[2]Antilocapra americana.ITIS. [2023-10-15].
[3]Antilocapra americana.The IUCN Red List. [2023-10-15].
[4]叉角羚.ADW. [2023-10-15].
[5]皮纳卡特和阿尔塔大沙漠生物圈保护区.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10-15].
[6]叉角羚. ENCYCLOPEDIA, 2023[2023-10-15]. (6)
[7]Pronghorn (Antilocapra americana) Fact Sheet.San Diego Zoo Wildlife Alliance Library. [2023-10-15].
[8]赵越. 猎豹和叉角羚快速奔跑的趋同进化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9]叉角羚.大英百科. [2023-10-15].
[10]《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2023-10-15].
[11]Antilocapra americana.COL. [2023-10-16].
[12]Antilocapra americana.nature serve. [2023-10-15].
[13]Antilocapra americana.GBIF. [2023-10-15].
[14]Monitoreo de las poblaciones de Berrendo
(Antilocapra americana)
en la Reserva de la Biosfera Janos.simec.conanp.gob. [2023-10-16].
[15]Yellowstone Pronghorn.YELLOWSTONE. [2023-11-17].
[16]BARRETT M, KAY D. . Section III Submitted Papers. C. PRONGHORN ANTELOPE WORKSHOP., 2008
[17]Klimova, A., Gutiérrez-Rivera, J., Sánchez-Sotomayor, V. et al.. The genetic consequences of captive breed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human exploitation in the endangered peninsular pronghorn[J]. Sci Rep , 2022
[18]Miller M, Amsel S, Boehm J, Gonzales B. . Presumptive copper deficiency in hand-reared captive pronghorn (Antilocapra americana) fawns. J Zoo Wildl Med, 2001[2023-11-20].
[19]Edwards J F, Davis D S, Roffe T J, et al.. Fusobacteriosis in captive wild-caught pronghorns (Antilocapra americana)[J]. Veterinary pathology, 2001: 549-552. [2023-11-17].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