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印度洋(英语:IndianOcean,印地语:हिंदमहासागर)是世界第三大洋,被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环绕,南面濒临南极洲;面积为7491.7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海水容积为2640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体积的19.8%,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深处位于东印度洋的爪哇海沟,深度约为7729米。 古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5年)将印度洋称...

印度洋(英语:Indian Ocean,印地语:हिंद महासागर)是世界第三大洋,被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环绕,南面濒临南极洲;面积为7491.7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海水容积为2640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体积的19.8%,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深处位于东印度洋的爪哇海沟,深度约为7729米。

命名

编辑

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5年)将印度洋称之为“厄立特里亚海”,意为“红海”。初时指的可能就是现在的红海,以后穿过曼德海峡发现还有更大的海域,遂用这个名称泛指整个印度洋。到古罗时期,印度洋被罗马人称为“鲁都姆海”,为希腊语“厄立特里亚”的意译,也是“红海”的意思。同一时期,印度洋还被人称为“南海”“东海”等等。

“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Pomponius Mela)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Ibn Hawqal)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

15世纪,中国航海家将印度洋称为西方海洋(West Oceans),1405年至1433年期间,中国明朝郑和将军率领航海探险,探索了时中国人称之为西方海洋”的印度洋。

15世纪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达·伽马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航线,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个大洋后,开始使用印度洋这个名称。

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拉丁语:Oceanus Orientalis Indicus)。在1570年奥特柳斯(Ortelius)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他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位置境域

编辑

1953年,国际海洋测绘组织确定了印度洋的边界,当时包括了南大洋,但不包括印度洋北部的附属海域。2002年,国际海洋测绘组织单独划定了南冰洋的边界,将南纬60°以南的水域从印度洋中排除,并添加了北部的附属海域,最北端(包括附属海域)为位于北纬30°的波斯湾。经度上,印度洋的边界与大西洋相隔,由东经20°的经线划定,从南非的阿古拉斯角(Cape Agulhas)向南延伸,由东经146°49'的经线划定与太平洋的边界,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东南角向南延伸。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北至印度次大陆及阿拉伯半岛,西达东非,东侧则以印度尼西亚、马来群岛及澳大利亚为界,南至南冰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总面积7491.7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海水容积为26400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体积的19.8%,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深处是位于东印度洋的爪哇海沟,深度约为7729米。印度洋北部是封闭的,南段敞开,西南绕好望角与大西洋相通,东部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其他许多水道,可流入太平洋,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通往地中海。印度洋的海域包括安达曼海、阿拉伯海、大澳大利亚湾、阿曼湾、红海、帝汶海、孟加拉湾、莫桑比克海峡、波斯湾和亚丁湾。

印度洋

印度洋地理位置

历史变迁

编辑

印度洋盆张开始于东、西冈瓦纳大陆之间三叠纪开始的裂解,裂谷作用逐渐演化为海底扩张,洋盆范围逐渐扩大,同时伴随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和碰撞造山,及多个热点的持续发育,此过程可与印度洋各构造单元的发育相对应。印度洋盆地构造演化归纳为3个阶段:冈瓦纳大陆裂解与洋盆初始张开(侏罗纪~白垩纪中期);洋盆持续张开与扩张中心跃迁(白垩纪中期~古近纪初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及非洲板块裂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中期

中生代冈瓦纳大陆经历了3次主要裂解事件,依次导致非洲板块、大印度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开始从其上裂解。中侏罗世(距今约170Ma),Karoo大岩浆岩省喷发之后(距今183~182Ma),非洲板块最先开始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其东南缘与南极洲板块之间发育莫桑比克和里瑟―拉森海裂谷盆地,在其东缘,戴维右行走滑断裂协调了非洲板块与马达加斯加之间1000千米的走滑运动,并向北与西索马里裂谷盆地相连。

中侏罗世末期(距今约166Ma),大印度板块(包括印度板块、马达加斯加微陆块、塞舌尔微陆块、Laxmi微陆块)开始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其东缘与南极洲板块之间发育恩德比裂谷盆地,东北缘与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发育珀斯-Cuvier裂谷盆地。

晚侏罗世(距今约155Ma),西南印度洋最早开始扩张,并向北延伸与西索马里盆地扩张中心相连,形成统一的扩张洋中脊造成非洲板块彻底从冈瓦纳大陆裂解。

早白垩世早期(距今约136Ma),澳大利亚―南极洲裂谷发育,造成两者开始分离。裂谷作用持续发育并先后进入洋盆扩张阶段,造成印度洋盆的初始张开。恩德比裂谷和珀斯-Cuvier裂谷盆地开始出现洋壳,形成东南印度洋中脊和沃顿洋脊,两者之间可能通过一系列转换断层相连,由此造成大印度板块彻底从冈瓦纳大陆分离。

白垩纪中期(距今约100Ma),澳大利亚―南极洲裂谷发展到顶峰并开始出现初始洋壳,向西与东南印度洋中脊及沃顿洋脊相连,形成扩张洋脊三联点。与此同时,凯尔盖朗热点开始发育,形成凯尔盖朗洋底高原南部大岩浆岩省(距今119~100Ma)和Rajmahal大岩浆岩省(距今118Ma)。

白垩纪中期~古近纪初期

白垩纪中期扩张格局形成后,印度洋盆范围逐渐增加,此过程伴随两次扩张中心的跃迁,分别为:西索马里盆地扩张中心跃迁至马斯克林盆地扩张中心、马斯克林盆地扩张中心和Gop-Palitana扩张中心跃迁至卡斯伯格脊。

早白垩世(距今约120Ma),西索马里盆地扩张中心停止扩张。随着马里昂热点发育(距今约90Ma),马达加斯加微陆块开始从大印度板块分离,形成马斯克林盆地(距今约87Ma),扩张中心从西索马里盆地跃迁至马斯克林盆地。晚白垩世(距今约70Ma),印度板块西缘发生裂谷与初始洋盆扩张,形成Gop裂谷和Palitana新生洋中脊,造成马斯克林微陆块和Laxmi微陆块整体从印度板块分离,该扩张中心仅持续不到10Ma。留尼旺热点在K/T边界到达地表,在印度板块西缘喷发,极短时间内(约1Ma)形成德干高原玄武岩。同时,卡斯伯格脊开始扩张,造成塞舌尔微陆块和Iaxmi微陆块分离,并伴随马斯克林盆地和Gop裂谷-Palitana脊停止扩张,由此,扩张中心从马斯克林盆地和Gop裂谷-Pali-tana脊跃迁至卡斯伯格脊。

伴随两次扩张中心跃迁,北印度洋形成了多微陆块、多期扩张中心相间发育的现今构造格局。此外,始新世早期(距今约53Ma),沃顿洋脊停止扩张,印度洋盆“入”字形洋中脊格局基本形成。

新生代

白垩纪后期,印度板块向北运动速率迅速增加,在60Ma前后达到峰值每年16.2厘米。始新世(距今约55Ma),大印度板块北缘与欧亚板块发生初始碰撞,印度板块运动速率迅速降低,新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在其东段形成苏门答腊-爪哇前陆冲断带。新特提斯洋在距今43Ma左右完全闭合,青藏高原隆升并形成孟加拉湾海底扇和印度河海底扇。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在印度洋及周缘产生一系列调整事件,包括距今50~42Ma中印度洋中脊的半扩张速率从每年65毫米降为每年20毫米,扩张方向发生顺时针40°旋转,距今53Ma左右沃顿洋脊停止扩张,距今32~30Ma红河左旋走滑断裂开始发育等。

始新世(距今约38Ma)红海裂谷开始发育,截至2015年,正处于大陆裂谷向大洋中脊转变的过渡阶段。渐新世初期(距今约30Ma),亚丁湾开始发育初始裂谷,中新世形成洋中脊。中新世(距今25~22Ma),东非裂谷开始发育,与红海、亚丁湾形成阿法尔活动三联点,并造成索马里板块开始从非洲板块裂解。

水文特征

编辑

洋流

印度洋南部洋流比较稳定,终年维持一个反时针方向的环流。由南赤道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印度洋北部洋流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受东北季风吹刮,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因强劲西南季风,推动洋流方向变成顺时针。

南部洋流

印度洋南部洋流的流向基本上很稳定,南赤道洋流自东到西横过印度洋,直达马达加斯加岛附近,一部分由北绕过该岛,穿过莫桑比克海峡南流称为莫桑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南下,成为马达加斯加暖流。这两股暖流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汇合后沿着非洲东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称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纬40°附近,厄加勒斯暖流汇入南印度洋的西风漂流,流向澳大利亚西南海域,大部分继续东流进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陆西南海接,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北部洋流

1月(代表冬季),北印度洋地区由于受到东北信风以及来自亚欧大陆冷高压影响下形成的东北季风的影响,北部沿岸海流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东北季风洋流与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埃塞俄比亚寒流等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北印度洋环流体系。同时,在阿拉伯海以及孟加拉湾中,由于受到非洲大陆以及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的影响,在环流边缘形成了沿大陆边缘流动的局部环流体系。由于受到大陆冷高压形成的东北季风以及东北信风带东北风的双重影响,印度洋环流体系大多呈现统一的流动形式,流动状态较为固定,通常为逆时针流动,且洋流强度较大。

7月(代表夏季),北印度洋地区由于受到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的西南风的影响,表层海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形成了季节性的西南季风洋流,洋流在北上的过程中,由于受亚欧大陆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以及中南半岛的影响,洋流被迫转向,沿大陆边缘前进,形成了对应的局部环流体系。同时在赤道暖流的影响下,在北印度洋形成了大致呈顺时针走向的大洋环流。在北印度洋的西边缘地带,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以及东北信风的影响,在埃塞俄比亚沿海地区形成了呈顺时针走向的小范围环流体系。

西印度洋的索马里洋流夏季为由南向北的寒流,这使得赤道西印度洋海温降低。而在冬季,索马里洋流是由北向南的暖流,赤道附近均有暖流,形成一个暖的逆时针环流圈。对于赤道印度洋的增暖,索马里洋流的作用小于赤道附近的暖流。

印度洋

印度洋洋流

水团

印度洋主要有8个水团,即印度洋中央水(ICW)、亚南极模态水(SAMW)、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水(AAMW)、南极中层水(AAIW)、孟加拉湾水(BBW)、阿拉伯海高盐水(ASHSW)、波斯湾水(PCW)和红海水(RSW)。

  • 印度洋中央水

印度洋中央水形成于南印度洋副热带辐聚区(STC),温、盐度特征值分别为9~17℃、34.7~35.5,占据了印度洋温跃层的重要部分,它沿着100×10~800x10帕区域内的水层向北伸展,在北上途中受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水(温、盐特征值分别为9~16℃、34.7~34.9)稀释而变性,又称为北印度洋中央水,其水文特征与南大西洋和西南太平洋中央水基本一致。

  • 亚南极模态水

亚南极模态水形成于亚南极锋北部海区,密度范围在26.5~27.1σθ之间,是东南印度洋最厚、含氧量最高的水团,可延伸至热带印度洋。印度洋中央水和亚南极模态水是印度洋主温跃层通风的两个主要源,两种水团温盐度和营养盐性质很难被区分。

  • 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水

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水属于热带水团,由太平洋中央水通过澳大利亚Mediterranean海进入印度洋时形成,1000x10帕以上的区域由低盐水占据。

  • 南极中层水

南极中层水团在印度洋中分布较广,是南极表层水向北运动到南极辐合带附近与周围的海水强烈混合下沉而形成,为盐度极小值的水团。南极中层水团在印度洋的势力最弱,不会越过南纬10°,该水团的温度在3~4℃之间,盐度在34.3左右。

  • 孟加拉湾水

来自南亚次大陆和印度的季风性径流在孟加拉湾形成了低盐水,即孟加拉湾水,其主要分布在100x10帕层上,分布着强的盐度跃层,使孟加拉湾东部的表层盐度常年低于33.0。

  • 阿拉伯海高盐水

阿拉伯海高盐水主要分布在北阿拉伯海。夏季风爆发时,印度洋的浅层翻转环流通过表层向南的Ekman流将阿拉伯海的高盐水跨赤道输送,在底层则以西边界流的形式将南半球副热带的高盐水跨赤道输送到北印度洋;而冬季风使浅层翻转环流发生季节性转向,表层Ekman流向北输送,潜沉发生在阿拉伯海西北海区,阿拉伯海的高盐海水从中、深层进入南印度洋。

  • 波斯湾水和红海水

波斯湾水和红海水主要分布在北阿拉伯海。波斯湾水平均温度在13~19℃的温度范围内,盐度在35.1~37.9之间,密度为每立方米26.2~26.8千克,深度分布范围为200~400Pa。红海水的温度在9~11℃之间,盐度在35.1~35.6之间,密度为每立方米27~27.4千克,深度范围为500~800Pa。

冰山及冰山漂流

印度洋结冰开始于4月,冬末沿岸冰的厚度可以达到1~1.5米。融冰开始于12月至1月,到3月沿岸冰壳才完全融化。印度洋的冰山分布广泛,最大的冰山甚至达到南纬40°以北海域。阿梅里(Amery)、谢克尔顿(Shekleton)大陆架冰川、威尔克斯地(Wilkes Land)排放的冰川是冰山生成的主要来源。

印度洋靠近南极大陆近岸全年都有浮冰群,主要漂流冰山有B15d冰山,截至2005年,面积约215平方千米。还有HA03N冰山,分布在印度洋南纬34.9°,东经114.2°附近。全球海洋的人为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印度洋的冰山体积呈下降趋势,以每年24亿吨的速度减少。

其他地理特征

编辑

气候

气温

印度洋气候具有明显的热带海洋性和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范围内,南纬40°以北的广大海域,全年平均气温为15~28℃;赤道海区全年气温为28℃,有的海域高达30℃,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气温高,常被称为热带海洋。南纬10°以北海区,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冬)季风,6月至9月则盛行西南(夏)季风。

4-5月,印度洋暖池是全球海洋最热的海区,是季风降水的主要水汽源。4月,印度洋暖池(海表温度大于28℃)的面积达到最大,而夏季由于索马里-阿曼上升流及阿拉伯海潜热通量的增加,可导致暖池的面积减少一半。印度洋表层温度年平均分布主要还是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域温度逐渐降低,南半球尤其明显。北印度洋海域的温度明显高于南部海域,以28℃等温线为包络线的暖池主要盘踞在南纬10°~北纬20°之间的海域,而在印度洋西部海域,受沿岸流和索马里-阿曼上升流的影响,温度平均低于27.5℃。

春季,印度洋暖池面积最大,覆盖了印度洋南纬15°~北纬20°的海区;夏季,暖池面积最小,主要分布在南纬10°~北纬10°之间,而由西南季风引起的索马里–阿曼沿岸上升流使海表温度明显下降。在阿拉伯海西海岸,温度下降最大可达4℃每月(7-8月);夏季和秋季,南纬20°以南,海表温度有明显下降。

降水

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带最丰富,年降水量为2000~2500毫米;北印度洋多为2000毫米,2/3以上降在夏季,而阿拉伯半岛和索马里沿岸海域仅为100~200毫米;南印度洋的年降水量一般为1000毫米。

气旋

北印度洋的气旋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5%。春秋两季为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高发季,其频率在每年5~6月和10~11月达到峰值。这是因为6~9月恰逢南亚季风盛行期,高空强风制约了气旋的发展。在南半球,西南印度洋平均每年生成10个低压和风暴,其中包括5个气旋,皆发生于夏秋季。

海雾

北印度洋地处热带洋面,气温和水温高且分布均匀,梯度很小,日变化也很小,因此极难形成海雾。印度洋上多雾区域大体呈带状分布,雾频率由北往南逐渐增加,频率值约在2%~10%。由于降雨和尘霾大都不能使能见度降低到4千米以下,所以在南纬35°以北的印度洋赤道和热带洋面上,虽然大雨很多,且阿拉伯海西部的尘霾又是世界海洋上最多的地区,但低能见度仍不多见。北印度洋在2-4月能见度最好,各月好能见度频率都在95%以上;5月至翌年1月,孟加拉湾有大片水域的频率小于95%,尤其是西南季风盛行的季节(6~9月),在迎风区域的好能见度频率还不到90%。阿拉伯海的好能见度亦是6~8月比较差,各月频率均不到95%;阿拉伯海西部因多尘霾,6~8月各月频率皆在90%以下,其中7月频率还小于80%;阿拉伯海东部,7~8月因季风降水强度大,好能见度频率亦不足90%。赤道区域洋面,辐合带活动频繁,多出现大强度降水,全年各月都可以见到大片水域,好能见度频率不到95%。

自然灾害

印度洋地区被称为“世界灾害带”(World’s Hazard belt),易受洪水、干旱、气旋、海啸等影响。根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报告(ESCAP),全球约5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印度洋地区,主要为气候和地震引发的灾害。

  • 海啸

印度洋海底频繁引发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发。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东部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一场震级约为里氏8.0级的毁灭性海啸,导致11个沿岸国家受灾,约有30万人丧生,其中印尼有超过10万人丧生。在印度洋海啸事件中,海水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到1000千米,潮汐上升高度通常比沿岸地区正常潮汐高出10到15米。

  • 气旋灾害

印度洋气旋起源于印度洋南部的孟加拉湾,在每年4月至12月间形成,并向北孟加拉湾移动,造成印度东海岸、孟加拉国南部海岸和缅甸西部的查塔邦地区(Chittagong)的陆地受灾,这些气旋在季风风向变化时会袭击阿拉伯海沿岸。2007年11月15日,西德尔气旋(Cyclone Sidr)袭击孟加拉国,造成至少3.5万人死亡,西德尔造成的总损失达到了总计799.04亿塔卡;2008年纳尔吉斯气旋(Cyclone Nargis)袭击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造成逾14.5万人死亡;2009年12月,艾拉气旋(Cyclone Aila)袭击孟加拉国南部,农作物和其他财产损失巨大。

  • 极端天气

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极端的气候和天气现象极大的影响印度洋周边。温室气体的排放会让印度洋让极端正位相的出现频率变为原来的3倍,从而加大印度洋范围内极端天气的出现。1997年,印度洋极端正偶极子位相出现,东非遭遇了大面积洪水,印度尼西亚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和山火。2023年10月,索马里开始遭受由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两种天气现象引发的持续暴雨袭击,导致该国几十年来最严重洪灾,索马里96人遇难,其邻国肯尼亚76人遇难。为应对危机,索马里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地质

地质构造

印度洋海底构造格局最显著的特征是洋中脊呈“Y”字形分成三支展布,其北分支为中印度洋海岭,西南分支为西南印度洋海岭,东南分支为东南印度洋海岭。这三支洋中脊和其他南北向或近南北向展布的无震海岭将印度洋分割成几个深海盆地。

印度洋中脊

  • 中印度洋海岭——卡尔斯伯格海岭地质构造

中印度洋海岭的北段欧文断裂带与维马断裂带之间的海岭叫做卡尔斯伯格海岭。此海岭具有典型的大洋中脊性质,沿中脊轴部分布有地形复杂的中央裂谷,在裂谷带浅源地震集中,地热值很高,地磁场强度剧减。根据人工地震资料,卡尔斯伯格海岭地壳结构是:层Ⅰ为在中央裂谷底缺失或很薄;层Ⅱ为火山岩层。

  • 西南印度洋海岭地质构造

在印度洋罗德里格斯断裂带以南,印度洋中脊的西南分支,西南印度洋海岭上中央裂谷发育,沿其轴线有浅源地震分布,顶部缺失沉积物分布。因此,其构造特征与大西洋中脊类似。这里有NS向和NNE—SSW向断裂带发育,如罗德里格断裂带、莫桑鼻给断裂带、埃德华断裂带、马尔加斯断裂带等。

  • 东南印度洋海岭地质构造

东南印度洋未发现中央裂谷,但是浅源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强烈,海岭两侧对称分布有地磁条带,说明东南印度洋海岭在南北向上扩张。在海岭上发育南北向断裂带,比较大的有阿姆斯特丹断裂带,南北向错动延伸达1100千米。东南印度洋海岭向东延伸与南太平洋海隆相接,这两个海岭在构造上极其相似。

印度洋无震海岭

  • 东印度洋海盆内无震海岭

在东印度洋海盆内有SN向平行分布的两条海岭,西面的马尔代夫海岭和东面的90°E海岭,将东印度洋海盆分隔成三个海盆,自西向东依次为阿拉伯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这三个海盆都具有大洋型地壳。

  • 马尔代夫海岭

马尔代夫海岭上广泛分布有珊瑚礁,珊瑚礁之下是火山岩。

  • 390°E海岭

390°E海岭是长达2800千米的无震海岭,其两侧为断层限定,具有巨型地垒式构造。这里几乎没有浅源地震发生,热流值很低。

  • 西印度洋海盆的无震海岭

西印度洋海盆有两条无震海岭,一是马达加斯加海岭,二是塞舌尔–留尼汪海岭。前者是大陆延伸的岛屿和海岭,而后者中塞舌尔岛被认为是具有大陆型地壳的微大陆,其地壳厚度达30千米,留尼汪海岭被认为是具有海洋型地壳的无震海岭。

印度洋深海盆

除西澳大利亚海盆的东部700~800千米的地带属西澳陆块沉陷带外,整个东印度洋海盆地壳稳定,构造活动微弱,具有标准的大洋型地壳。

地层岩石

印度洋水域的基岩岩砾多是属橄榄玄武岩、无橄玄武岩和玻璃玄武岩,玄武岩的年龄多数为60Ma左右,相当于老第三纪下部(始新统)的年龄。印度洋基底多数玄武岩的年龄同印度半岛的德干暗色岩(高原玄武岩)相近似。

在印度–澳大利亚盆地深水部分,在红色深水黏土或放射虫软泥层下,普遍发现有钙质泥层,这种沉积层性质沿垂直方向强烈变换。在印度洋西部有孔虫沉积分布区,也发现有沉积物成分沿垂直方向强烈变换的现象,间接表明和反映了印度洋基底的沉降性。此外,东印度洋海岭过去曾经是一列岛屿,现在它的脊顶水深有1850米,钻探到煤和泥炭土以及澙湖沉积和牡蛎贝壳。

印度洋的沉积分布以钙质软泥为主,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印度洋西部海盆北纬20°至南纬40°之间的赤道带,占印度洋总面积的54%,并且在这些地方其碳酸钙含量很高。翼足类软泥的分布一般也局限在热带和亚热带有温暖水团的地区,如分布在印度洋北部边缘地带、红海等海域海底。褐黏土主要分布在北纬10°至40°S间的印度洋东半部,离大陆和岛屿较远,占总面积的25%。在靠近赤道的某些地区,褐黏土含有放射虫软泥,几乎大部分集中在气候温暖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赤道部分的深水区域。在南纬50°以南的亚南极区域,主要分布有硅藻软泥,约占总面积的20%。而在印度洋邻近大陆近海和岛屿附近的海区,主要分布有陆源性沉积,其中以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冲积锥(深海扇)最为典型。印度北部的巨大恒河和印度河冲积锥向印度次大陆两则扩展,沉积物堆积产生一个巨大的堆积体(大部分形成于晚近地质时期),印度大陆架内、外的恒河水下冲积锥的沉积物体积达到7.29×10立方米,占印度洋沉积物总量的34.2%。此外,印度洋西部多熔岩和火山灰沉积,绕极带多陆源冰碛物。印度洋西北部多珊瑚礁,尤其是在马尔代夫群岛和拉克沙群岛附近,珊瑚环礁密布。

地形地貌

印度洋的地形变化与其他海洋相比较为显著。深度范围为200~4000米、典型于大陆坡的深度占比显著,为42%,接近海床盆地所占区域(4000~6000米)的深度为51%。深度超过6000米、典型于深海海沟的深度则相对较少,仅占0.8%。印度洋大陆架平均宽度比大西洋狭窄,大陆坡的坡度也较小,大陆边缘地貌的突出特点是大陆隆或海台较多且分布较广。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桑比克海台,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有马达加斯加海台,澳大利亚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纳彻腊利斯特海台,印度半岛西侧有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

中脊海岭

印度洋洋底展布着“入”形的中央海岭(大洋中脊),包括印度-阿拉伯海岭、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澳大利亚海丘。

印度-阿拉伯海岭

印度洋西北部有阿拉伯-印度海岭,是印度洋海岭的一条支脉,从周围深达4000米的海盆中突起。这条支脉的北面是阿拉伯海盆〈深5875米),南面是索马里海盆(深5334米),两个大海盆的地形极其复杂,盆底有许多山地、谷地,山地之间是深达5,000米的洼地。从索马里海盆向南为马斯克林海岭,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遥遥相对。

中印度洋海岭

中印度洋海岭是中印度洋海底山系的东南分支,在东南方与澳大利亚-南极隆起相连接。中印度海岭的深度在4000~6000米之间,轴部分布一条巨大的裂缝,这条裂缝是地幔的岩浆物质溢出的通道,形成了印度洋海底山脉,同时沿着这条海岭裂缝,洋壳向两边分裂扩张。由于中脊裂缝有些地方发生岩浆喷发,形成了中印度海岭附近的火山岛,如阿姆斯特丹岛和克尔格棱群岛等,还有一些为海底火山。

西印度洋海岭

西印度洋海岭是大洋中脊的西南分支,在罗德里格斯岛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接,经爱德华群岛后,称为大西洋-印度洋海丘,再与大西洋海岭南瑞相连。西印度洋海岭切割破碎,相对高度为1500~3000米。

南极-澳大利亚海丘

南极-澳大利亚海丘是大洋中脊的东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岛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中脊高度较小,中轴裂谷不太明显,一般距海面3000米。

构造带

印度洋海底除中脊海岭外,还有许多近似南北向的构造带。这些构造带相互平行,绵延很远,使得大洋中脊呈现出“入”字形结构,并将印度洋分成三个海域。

东部海区

东部海区被东印度洋海岭分割,两侧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亚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纵贯,北部为恒河水下冲积锥所掩盖的斯里兰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亚海盆北部与深海沟相接,东南部被海岭,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复杂。

西部海区

西部海区海底地貌最复杂,被海岭和岛屿所分割,分为索马里海盆、莫桑比克海盆和马达加斯加海盆。

南部海区

南部海区海底地貌比较简单,分为三个海盆,分别为克罗泽海盆、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和南极-东印度洋海盆。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印度洋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甲藻、金藻、蓝藻、裸藻和隐藻六大门类组成,共306种,其中硅藻43属120种,甲藻39属175种,金藻2属4种,蓝藻1属2种,裸藻1属1种,隐藻1属1种。硅藻和甲藻是研究海域内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占总种类数的比例分别为39.22%和57.19%。其中,硅藻门的角毛藻属17种,根管藻属11种,圆筛藻属10种,星脐藻属、海线藻属和辐杆藻属各6种,其他各属包含种类较少(1~3种)。甲藻门中大洋常见种新角藻属33种,尖甲藻属16种,鳍藻属15种,原多甲藻属10种,其次是鸟尾藻属和梨甲藻属各6种,其他各属为1~5种。

截至2004年,印度洋地区红树林的总面积为84984.56平方千米,相当于全球红树林总面积的约47%。印度洋地区大约有30个国家拥有红树林栖息地,其中印度尼西亚占据了印度洋地区红树林面积的50%,其次是缅甸(6950平方千米)、马来西亚(6410平方千米)、印度(4871平方千米)、澳大利亚西北部(4513平方千米)、孟加拉国(4500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4200平方千米)、莫桑比克(4000平方千米)、巴基斯坦(2600平方千米)和泰国(1900平方千米)。红树林分布于这些国家的各种沿海地区,包括干旱地区、河口、泻湖和三角洲到沿海带。

印度洋

硅藻

动物

印度洋中的浮游动物主要分布在阿拉伯西北部,主要在索马里和沙特阿拉伯沿岸。底栖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减少。印度洋的鱼类有3000~4000种,主要是鳗鱼、鲐鱼、虾类、沙丁鱼、鲨鱼、金枪鱼。

印度洋东西海岸拥有大量海洋动物。腹足动物小楷笔螺(Mitra triplicata)分布区横跨南海和印度洋东西海岸;蓝指海星(Linckia laevigata)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背纹双锯鱼(Amphiprion akallopisos)在东印度三角的爪哇海和苏门答腊岛沿岸,以及西印度洋海岸分布;银线弹涂鱼(Periophthalmus argentilineatus)和卡路弹涂鱼(Periophthalmus kalolo)分布于印度洋东西海岸。北印度洋、东印度洋还拥有大量的热带海洋动物, 如锯缘青蟹(S.serrata)、榄绿青蟹(S.olivacea)、紫螯青蟹(S.tranquebarica)和环纹招潮蟹(U.annulipes)等。

印度洋珊瑚礁遍布大陆沿岸和岛屿, 西部从阿拉伯/波斯湾、红海一直沿着非洲大陆到南非; 北部沿着印度和斯里兰卡海岸以及印度海外的群岛, 中部有马尔代夫和查戈斯群岛, 东部沿着缅甸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直到西澳大利亚沿岸都有分布。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区域的珊瑚礁大三角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拥有605种珊瑚,占全球珊瑚种类总数的76%。

印度洋

金枪鱼

微生物

印度洋沉积物中含有的细菌种类主要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Brachybacterium)和厚壁菌门(Oceanobacillus),主要的属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深杆菌属(Profundibacterium)、志贺氏菌属(Shigella)、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拟变形菌属(Pseudoalteromonas)、弧菌属(Vibrio)、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变形杆菌属(Alter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丝氨酸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印度洋沉积物中含有的32个真菌分类群,主要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子囊菌门中,主要是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酵母菌纲(Saccharomycetes)的真菌种类;担子菌门中,主要有银耳纲(Tremellomycetes)、微球黑粉菌纲(Microbotryomycetes)和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的真菌种类。

印度洋

变形菌门

自然保护地

  • 红海和亚丁湾海洋保护区网络

红海和亚丁湾区域内拥有众多特有物种,但随着石油经济和海洋沿岸人口增多,给海洋环境和资源带来压力。2002年,红海和亚丁湾区域内的政府将该地区的12个海洋保护区整合成红海和亚丁湾海洋保护区网络(The Red Sea and Gulf of Aden Regional Network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通过保护网络的建立来保护红海和亚丁湾的生物多样性并促进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国家

海洋保护区

吉布提

七兄弟群岛(Iles des Sept Frères)和拉斯西亚恩(Ras Siyan)

埃及

拉斯穆罕默德国家公园(Ras Mohammed National Park)

吉夫图恩群岛((Giftun Islands)和古巴尔海峡(Straits of Gubal)

约旦

亚喀巴珊瑚礁(Aqaba coral reefs)

沙特阿拉伯

夏尔姆哈班(Sharm Habban)和夏尔姆穆纳伊比拉(Sharm Munaybirah)-瓦杰岛(Wajh Bank)

法拉森群岛(Farasan Islands)

沙特阿拉伯/埃及

蒂兰海峡(Straits of Tiran)

索马里

艾巴特岛(Aibat)和萨阿德丁岛(Saad ad-Din Islands),萨巴瓦纳克(Saba Wanak)

苏丹

桑加尼布海洋国家公园(Sanganeb Marine National Park)

穆卡瓦尔岛(Mukkawar Island)和东贡纳布湾(Dungonab Bay)

也门

苏格特拉群岛(Socotra Islands)

贝尔哈夫(Belhaf)和比尔阿里地区( Bir Ali area)

资料来源:

印度洋

红海和亚丁湾海洋保护区

  • 澳大利亚圣诞岛海洋公园

圣诞岛处于印度洋之中,位于珀斯西北方向约2600千米处,是澳大利亚最偏远的社区之一。2022年,澳大利亚政府依据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EPBC)法》 建立了圣诞岛海洋公园,是联邦公园管理局管理的60个澳大利亚海洋公园之一。圣诞岛海洋公园具有重要的国际保护意义,它保护着277016平方千米的海洋和海底特征。据记载,该区域有超过680种鱼类,拥有地球其它地方没有的杂交海洋鱼类和特有物种。海洋公园的沿海水域为栖息地保护区,可以在此捕鱼但不得从事搅扰海底的活动(如采矿或疏浚)。

印度洋

澳大利亚圣诞岛海洋公园

  • 英属印度洋领地海洋保护区

英属印度洋领地海洋保护区(The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 Marine Protected Area)位于查戈斯群岛(Chagos Archipelago)附近的海域。2010年4月1日,英属印度洋领地专员宣布在保护区面积为64000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禁止所有商业捕捞和开采活动。该海洋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220多种珊瑚、855种鱼类和355种软体动物。保护区的建立使全球禁渔区的面积增加了一半,同时也为全球近表层珊瑚礁提供了保护。

印度洋

英属印度洋领地海洋保护区

主要河流

  • 印度河

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介于北纬22°~33°和东经65°~87°之间,发源于中国西藏阿里高原的狮泉河与象泉河,流经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以及巴基斯坦全境,在历经3180千米的高原与平川后于卡拉奇汇入阿拉伯海,干流全长约289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070亿立方米。河流西侧有2条大的支流,东侧有5条支流。

印度洋

印度河

  • 恒河

恒河流域位于南亚,流域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恒河流域77.7%的面积位于印度,而在尼泊尔、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面积分别只占14.4%、4.1%和3.9%。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径流深为463毫米。恒河流域水系复杂,水资源丰富,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732亿立方米,其中中国水资源量为105亿立方米,占比2.2%,尼泊尔,印度和孟加拉国水资源量占比分别为34.1%、56.1%和7.6%。

印度洋

恒河

  •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源头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河流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穿行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四个地市23个县,先后接纳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切过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洛渝地区,向南流入印度的萨地亚,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入孟加拉国后又改称贾木纳河。河水在孟加拉国戈阿隆多市附近与恒河汇合,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雅鲁藏布江长2057千米,流域面积约为24.1万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

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

  • 赞比西河

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北部山区,流经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在莫桑比克注入印度洋。赞比西河为非洲第四大河,全长2700千米,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又名“利巴河”,当地方言意为“巨大的河流”,是非洲东南部主要的航运河道。赞比西河支流众多,河网稠密,河上有72处瀑布和多处险滩、峡谷,最著名的属维多利亚瀑布、巴托卡峡谷和卡博拉巴萨滩。

印度洋

赞比西河

  •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是亚洲中南半岛的大河之一。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伊洛瓦底江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恩梅开江(Nmai Hka),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县伯舒拉山南麓,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独龙江东南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境,然后折转西南,进入缅甸,过贾冈南流,称恩梅开江。两江在密支那城以北汇合后始称伊洛瓦底江,南流后注入印度洋安达曼海。伊洛瓦底江全长2714千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千米。

印度洋

伊洛瓦底江

  • 朱巴河

朱巴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南部松卡鲁山的南麓,由达瓦(Dawa)河与格纳莱(Genale)河汇流而成,两河于索马里边境汇流后始称朱巴河。自瓦拉德向南入索马里境,河道蜿蜒于东经42°~43°,至琼博注入印度洋,是非洲东北部注入印度洋的一条较长的河流。

印度洋

朱巴河

主要岛屿

  •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是位于非洲大陆以东、印度洋西部的岛国,是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岛。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5000千米。东南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4°C;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温和凉爽,年平均气温18.3°C;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26.6°C。

印度洋

马达加斯加岛

  • 斯里兰卡岛

斯里兰卡(Sri Lanka)是位于南亚次大陆以南印度洋上的岛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相望,面积为65610平方千米,接近赤道,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西南部沿海地区湿度大,年平均降水量为2054毫米。

印度洋

斯里兰卡岛

  • 留尼汪岛

留尼汪岛(Reunion)位于南回归线内,地理中心点位于南纬21°,东经56°,是西南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中的一个火山岛,西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千米,北距毛里求斯210千米,距法国巴黎9350千米。该岛呈椭圆形,长约65千米,宽约50千米,海岸线长207千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分旱季、雨季两季,雨季湿热,旱季较凉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属山地气候,温和凉爽。最热月平均气温26°C,最冷月20°C。每年5月~11月,凉爽干燥,11月至次年4月炎热多雨。

印度洋

留尼汪岛

  • 科摩罗群岛

科摩罗群岛(Comoros)是一组火山岛群,由四个火山岛组成,位于非洲东南莫桑比克海峡北端入口处,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300千米,距坦桑尼亚670千米。科摩罗群岛位于南纬11°20′至13°04′和东经43°11′至45°19′,面积2236平方千米。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地势崎岖,广布森林,雨量充沛。该国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旱季6月至10月,平均气温为19℃~27℃,雨季11月至次年5月,平均气温为24℃~31℃。

印度洋

科摩罗群岛

  • 马尔代夫群岛

马尔代夫群岛(Maldives)位于印度洋,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千米,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千米。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内,其中约187个岛屿有人居住。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马尔代夫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为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日平均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26℃。

印度洋

马尔代夫群岛

主要海域

阿拉伯海

阿拉伯海位于印度洋的西北部,东靠印度,北边与巴基斯坦和伊朗相邻,西边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南边是印度洋。向北连接波斯湾,向西进入红海。面积为386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2734米,最深处可达5203米。海中有索科特拉岛、库里亚穆里亚群岛和拉克代夫群岛。沿海国家有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曼、也门和索马里。

印度洋

阿拉伯海地理位置

红海

红海位于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印度洋的附属海,长约2000多千米,最大宽度306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红海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红海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北部年降雨量只有28毫米,南部为12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100毫米,远大于降水量。红海周围无河流汇入,使红海水量入不敷出,必须由印度洋的水流来补充。从印度洋进入亚丁湾的水北上,进入红海,补充红海水源。红海的高温、高盐水也不断经过曼德海峡的底层,流向亚丁湾,成为印度洋高温高盐水的重要源头。

印度洋

红海地理位置

安达曼海

安达曼海是印度洋东北部的边缘海,又称为缅甸海,面积约为60万平方千米。安达曼海位于孟加拉湾以东,北方为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海岸,东为缅甸南部和泰国南部的西海岸,东南以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与普吉岛南端连线和马六甲海峡相接,西为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经普雷帕里斯海峡、十度海峡和格雷特海峡连孟加拉湾。

印度洋

安达曼海

帝汶海

帝汶海位于印度洋东北角,是印度洋的边缘海,面积约为61.5万平方千米,其北界为罗地岛、帝汶岛、勒蒂岛、莫阿岛、拉科尔岛、塞马塔岛、塞拉鲁岛的连线;东界为塞拉鲁岛和澳大利亚北岸的唐角的连线;南岸为澳大利亚北岸的唐角至伦敦德里角;西界为伦敦德里角至罗地岛的博阿角的连线。海区地处南纬8°~15°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北岸气候干热,7月平均气温25℃,1月可达29℃,北部岛屿区为热带雨林气候,炎热多雨,年均气温25~27℃。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6~11月降雨少,12月至翌年5月雨水较多。

印度洋

帝汶海

波斯湾

波斯湾位于阿拉伯海西北,是印度洋西北部半封闭的海湾。波斯湾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于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经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通。长约970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约24.1万平方千米。因受河流泥沙填积,海湾深度不大,平均深40米。伊朗一侧大部分深于80米,阿拉伯半岛一侧一般浅于35米,湾口处最深达104米。波斯湾沿岸国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

印度洋

波斯湾

孟加拉湾

孟加拉湾是世界最大的海湾,位于印度洋东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之间,南部以斯里兰卡南端的栋德勒角到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一线与印度洋为界。湾顶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巨型三角洲。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面积约217.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2586米,由北向南逐渐加深,最大深度约5258米。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克里希纳河等。孟加拉湾中的岛屿包括斯里兰卡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普吉岛等。

印度洋

孟加拉湾

主要通道

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东接太平洋的南海、西连印度洋的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的总长度为1100千米,西北部较宽,有300多千米,东南部狭窄,最窄处仅38千米,水深25~27米之间。马六甲海峡地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航道的“十字路口”、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特别是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要到南亚、西亚、非洲去,马六甲海峡是必经之地,所以,又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通过海峡。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

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东临马达加斯加,西临莫桑比克,北接科摩罗群岛,南靠欧罗巴岛,是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莫桑比克海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同时也是世界宽度排名第二、深度排名第三的海峡。因其既宽又深的特点,从波斯湾驶往西欧、南欧和北美的巨型油轮,都是通过这条海峡,再经好望角驶往各地。波斯湾-莫桑比克-北美石油航线,也由此逐渐成为石油海运的黄金水道。

印度洋

莫桑比克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是波斯湾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也是唯一进入波斯湾的水道,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伊朗人称之为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呈人字形。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的飞地穆桑代姆省,其南面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海峡中间偏近伊朗有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

印度洋

霍尔木兹海峡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非洲之角之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有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水上走廊”之称。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和也门是海峡的周边国家。曼德海峡长18千米,宽25~32千米,但海峡中只有两英里宽的航道可供船只通行。海峡人口处有几个小岛,其中较大的是丕林岛,面积为13平方千米。2009年,通过曼德海峡的石油为320万桶/天,其中180万桶/天为北向运输,另外为南向运输。若要绕开曼德海峡,北向油气运输可通过沙特阿拉伯红海港口延布,南向需改道好望角。

印度洋

曼德海峡

人类活动

编辑

历史沿革

古代贸易

印度洋最早的贸易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乳香贸易,乳香产品从阿拉伯半岛通过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300年左右,乌巴(Ubar)繁荣兴盛,成为乳香运输和销售的中心。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马甘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地区,与当时的其他主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300年,苏美尔和阿卡德与马甘(Magan) 在印度洋进行海上贸易。同时,马甘也是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印度河流域的重要贸易中转站。来自马甘和印度河流域的船只携带木材、铜、红玛瑙、洋葱和香料等商品,以与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产品如羊毛、谷物、颜料、皮革和油进行交易。

伊斯兰教的传播

从公元7世纪起,伊斯兰教开始在印度洋地区传播。在西部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社区形成之前,非裔人被奴役并被带到红海和亚丁湾横渡到阿拉伯半岛,甚至到达印度次大陆。随后,非洲裔阿拉伯人的后代成为该地区的船员。这些水手驾驶木船,在非洲、中东和南亚之间运输和交易各种商品。先知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于公元610年开始创建并传播伊斯兰教,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洋世界非洲裔移民中扩展,并作为一种宗教和政治力量传播。穆斯林人从阿拉伯半岛开始,沿着东非海岸向下移动,向东扩展至现代伊拉克、伊朗、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区。到了十四世纪,穆斯林统治的城邦遍布东非海岸,并在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得到了广泛支持。到了十六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在北印度洋区域占据主导地位。

欧洲殖民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逐渐进入印度洋地区,试图建立殖民地并控制贸易。15世纪晚期,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500年至1600年间,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进行欧洲探险和贸易。1510年,葡萄牙海军将领阿方索·德·阿尔布开克(Afonso de Albuquerque)占领了印度的果阿邦(Goa),将其作为葡萄牙在亚洲的主要基地,也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和海军基地。

1598年,荷兰人占领了毛里求斯(靠近马达加斯加),以出口盐腌肉到好望角;1602年,荷兰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设在荷兰,以保护荷兰在印度洋的贸易,该公司在17世纪繁荣发展,成为荷兰商业帝国在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工具;1626年,一支荷兰和英国联合舰队被派往波斯湾攻打葡萄牙的军队;1641年,荷兰人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同时,荷兰人通过在南非好望角的新港口直接航行到西澳大利亚,然后前往爪哇,开辟了一条新路线。在荷兰的指导下,爪哇和苏门答腊取代了马拉巴尔成为世界市场上胡椒的主要供应商。

1600年,英国商人成立了伦敦商人公司(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后改名为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展开对东印度的贸易。随后,该公司控制了所有英国对东印度的贸易。直到1833年,东印度公司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力,逐渐接管了印度,并代表英国政府进行统治。1858年,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在亚洲强大的贸易地位,其印度领地被英国皇室国有化。1874年,根据《东印度股息赎回法案》(East India Stock Dividend Redemption Act)正式解散了东印度公司。

近现代独立

印度洋国家的独立事件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边界的重新划分,这一过程既加强了特定殖民统治下地区之间的联系,又重新定义了印度洋地区的政治边界。埃及在1922年宣布独立,影响了印度洋地区的穆斯林社会;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事件标志着英属印度的分裂;1954年印度支那从法国独立,结束了法国的殖民统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马来亚和新加坡两国都处于英国统治之下,被统称为“英属马来亚”。1957年,马来亚获得独立,并于1963年与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于1965年脱离联邦,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此外,印度洋区域内的独立事件还包括1963年肯尼亚从英国独立;孟加拉国于1971年从巴基斯坦独立;1975年莫桑比克从葡萄牙独立等。这些事件共同塑造了印度洋地区的政治和社会面貌,并对全球历史产生了影响。

政区和人口

政区

印度洋及其周边约有50个国家,总陆地面积约为3300万平方千米。印度洋范围内拥有数百个岛屿,同时,印度洋分别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接壤,沿岸国家有南非、印度、澳大利亚、肯尼亚、阿联酋、伊朗、孟加拉国、泰国等。印度洋地区有六个岛国,分别是科摩罗、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塞舌尔和斯里兰卡。

人口

印度洋周边国家约有26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9%。截至2023年,印度洋六个岛国的人口分别科摩罗人口为87万人;马达加斯加人口为3030万人;毛里求斯人口为126.1万人;塞舌尔人口为10万人。截至2022年,斯里兰卡人口为2218万人。

国家

人口(截至2022年)

族群/民族

官方语言

宗教信仰

参考资料

南非

6060万(2022年)

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亚裔

阿非利加、英语

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

印度

14.08亿(2021年)

印度斯坦族、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

印地语、英语等

锡克教、耆那教、基督教等

孟加拉国

1.7亿(2023年)

孟加拉族

英语

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

2639万(2023年7月)

英格兰裔、爱尔兰裔、苏格兰裔等

英语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肯尼亚

5586.5万(2022年)

吉库尤族、卢希亚族、马赛族等

英语、斯瓦希里语。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泰国

7180万(2023年)

泰族、老挝族、华族、马来族等

泰语

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

沙特阿拉伯

3218万(2023年6月)

阿拉伯人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埃及

1.11亿(2022年)

阿拉伯人、科普特人、贝都因人、柏柏尔人等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逊尼派、科普特基督正教等

注:仅列出部分国家

经济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后印度洋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但增长势头仍高于全球水平。2000年,这一地区38个国家贸易总量约为14926亿美元,到2011年,贸易总量已经达到57597亿美元。此外,印度洋地区国际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但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各地区净出口差距较大,部分地区资本短缺。

渔业

印度洋的鱼类有3000~4000种,是世界第三大重要渔业产地,2020年,印度洋内鱼类捕获量为1222万吨,占全球捕获量的15.5%。

东印度洋区是全球第五大产区,该区域包括南纬55º以北和东经80º以东的水域,包括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2020年东印度洋区鱼类捕获量为659万吨8.4%,占全球捕获量的8.4%。主要生产国包括印度(236万吨)、印度尼西亚(194万吨)、缅甸(111万吨)、孟加拉国(88万吨)和斯里兰卡(37万吨),主要捕捞物种包括鲱鱼、秋刀鱼、鲭鱼、虾和沙丁鱼。

西印度洋区是全球第六大产区,该区域包括南纬40º以北和西经80º以西的水域,包括西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南海岸和印度西海岸的水域。2020年,西印度洋区鱼类捕获量为563万吨,占全球捕获量的7.1%。主要生产国包括印度(221万吨)、阿曼(58万吨)、巴基斯坦(34万吨)和莫桑比克(27万吨),主要捕捞物种包括秋刀鱼、黄鳍金枪鱼、鲭鱼、沙丁鱼、虾和头足类。

旅游业

印度洋范围内拥有多个岛屿,其中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塞舌尔和斯里兰卡为著名的旅游地点。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上,领土由1190个珊瑚岛组成,于1972年开始发展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其第一支柱产业,旅游收入对其GDP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25%~30%,是马尔代夫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2020年马尔代夫旅游收入占GDP的37.3%。马尔代夫的“一岛一度假村酒店”模式独具特色,拥有太阳岛度假酒店、巴洛斯酒店、希尔顿豪华度假酒店、满月岛度假酒店等。

毛里求斯共和国是印度洋西南部岛国,被称为“印度洋上的璀璨明珠”,旅游资源丰富。毛里求斯岛旅游地发展的探索阶段起始于19世纪50年代初,探索阶段时间持续较短,1974年,岛上酒店的数量上升到30家,1974年到1979年间,游客数量平均每年增加12.3%。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发展阶段。截至2021年,毛里求斯累计接待外国游客17.97万人次,同比下降41.8%,当年旅游收入为176.6亿卢比,为毛里求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塞舌尔风景秀丽,全境50%以上地区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1993年在世界十大旅游点评选中名列第三。旅游业为塞舌尔第一大经济支柱,直接或间接创造了约75%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创造了30%的就业。来自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非和波斯湾沿岸的多家公司在塞舌尔兴建星级酒店。

斯里兰卡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南方外海,拥有“印度洋上的眼泪”的美誉。斯里兰卡岛上拥有充沛的资源,包括天然海滩、湖泊、瀑布、山地、雨林以及古老的文明古迹,为世界知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斯里兰卡旅游业发端于1937年英属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曾在此设立旅游局,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游客提供设施和服务。2005年以来,斯里兰卡政府提出一系列“马欣达愿景”政策报告,欲将当地打造为“亚洲的新奇迹”和“充满活力的全球枢纽”,同时侧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战略。

能源

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是全球能源和其他战略资源的富集区。波斯湾位于印度洋北部,截至2006年底,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7280亿桶,约占全球的55%,石油生产能力约为每天2550万桶,占全球的33%,而波斯湾开采和加工的多数石油天然气也都通过印度洋,向东亚、东非、北美和欧洲等区域输送。此外,印度洋沿岸国家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也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波斯湾地区是由围绕波斯湾的8个国家组成,分别是伊拉克、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六国,即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巴林。从海湾地区看,油价对沙特的影响较大,石油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2015年石油收入占沙特出口收入的90%、政府预算的80%和GDP总额的45%。此外,卡塔尔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石油、天然气是其经济支柱,油气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截至2019年,卡塔尔已探明石油储量252亿桶,居世界第十四位,天然气储量24.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方向为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和欧洲地区。

科学考察

世界科考

英国海军舰船“挑战者号”(Challenger)于1872年开始的环球远征标志着对海洋的系统探索。“挑战者号”于1872年12月21日从英格兰的朴次茅斯(Portsmouth)启航,船上搭载了243名军官、科学家和船员。这次航行持续四年,环绕地球一周,并在362个不同的地点收集数据。航线从英格兰向南经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经过澳大利亚,进入太平洋,绕过好望角,最终返回英格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的“加拉西亚”号(Galathea)、瑞典的“信天翁”号(Albatross)和英国的“挑战者II”号(Challenger II)等船只进行了环球航行,其中“挑战者II”号探索了印度洋北部地区。1957~1958年间,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法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探险队对南印度洋进行了科学探测。

1957年,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SCOR)在其第一次会议时将开展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International Indian Ocean Expedition)作为首个重大活动。随后的几十年里,多个国家参与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科考项目包括印度洋科考(Indian Ocean Experiment,1979年)、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1968~1983年)、荷兰印度洋计划(Netherlands Indian Ocean Program,1992~1993年)、国际全球海洋通量研究联合计划( international 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下的阿拉伯海过程研究(Arabian Sea Process Study,1990年代)、世界海洋循环实验(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1990年代)以及海洋生命普查(Census of Marine Life,2000~2010年)等。

2015年底,美国、中国等多国科学家的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驶入西南印度洋,完成了人类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的首次大洋钻探。

印度洋

挑战者号

中国科考

中国科学家在印度洋底新发现了许多海岭、海沟、海山等地理实体,如西北印度洋中脊的玉磬海山、排箫海山、李四光断裂带、徐霞客断裂带、卧蚕海脊、玄鸟海脊,西南印度洋中脊的崇牙海脊、骏惠海山、天成海山等。

2005年,中国科考船“大洋一号”在南非时间11月23日14时离开开普敦港口向印度洋进发,开始了中国科学家的第一次印度洋科学考察之旅。

2007年,中国科学家曾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首个活动的热液喷口——龙旂喷口。

2011年,中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勘探位置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面积为1万平方千米。

2012年2月23日,“实验1”科学考察船离开广州赴东印度洋海域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历时59天、航程9000海里,取得了重要的数据及采样结果。

2017年12月30日,中国“实验3”号科考船从广州起航,应巴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邀请,到达莫克兰海沟开展中巴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考察期间,中巴科学家在莫克兰海沟首次获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微生物等第一手考察资料与样品。

2023年9月10日,“实验6”科考船赴东印度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此航次历时83天,总航程达13700海里,完成调查设计断面6条,大面CTD站位87个,采集海水154次,主要开展水文气象观测、海洋沉积物采集、生物化学、大气气溶胶及海底地震采集调查等工作,涉及海洋科学领域多个学科,获得了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和样品。

印度洋

大洋一号

航海交通

航线

公元前2300年左右,埃及人开始探索印度洋,派遣海上远征队前往位于索马里海岸的“朋特之地”(land of Punt)。

1497年至1499年间,达·伽马(da Gama)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抵达印度,开辟了一条新的海上贸易路线,对于建立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直接海上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横贯印度洋东西的大洋航线又可分为两组:一是以亚太和大洋洲西行横贯印度洋的航线;另一是从欧洲或西非西岸-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或南绕非洲南端好望角东行,贯穿印度洋的航线;到达印度洋北部各国的航线为印度洋北部国家主要包括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沿岸国家;到达波斯湾沿岸各国的航线是西方重要的石油运输线,该航线可分为其一,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或北美。其二,南下印度洋-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好望角通过大西洋到达欧洲和北美。其三,波斯湾东行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到达日本。其四,波斯湾东行经印度洋-龙目海峡-太平洋到达日本。

港口

印度洋范围内的主要港口包括印度的金奈港(Chennai)、印度的加尔各答港(Kolkata)、印度的孟买港(Mumbai)、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Colombo)、南非的德班港(Durban)、南非的理查兹湾港(Richards Bay)、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港(Jakarta)、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港(Melbourne)。

  • 加尔各答港

加尔各答地处恒河三角洲,濒临孟加拉湾,是印度东海岸最大的港口。加尔各答港成立于1870年,为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第一个成立的港口,多年来一直是继伦敦之后英国第二大且最繁忙的港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尔各答港仍然处理着印度近一半的海上贸易。2022~23年度,加尔各答港处理了6566万吨的货物,较2021~22年度的5817万吨增长了12.87%。

印度洋

加尔各答港

  • 孟买港

孟买港是印度的主要港口之一,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的首府孟买市。该港口拥有一个自然的深水港,面积为400平方千米,东侧为孟买岛,西侧为康坎(Konkan)。孟买港成立于1873年,由孟买港务局管理,设有63个锚地点,总码头长度为7800米,规定对于抵港和离港的吨位在100吨及以上的船舶必须进行引航。2022~23年,孟买港处理了6361万吨的货物,较2021~22年度的5989万吨增长了12.87%。

印度洋

孟买港

  • 德班港

德班港位于南非东海岸,濒临印度洋的西南侧,是南非最大和最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主要服务于夸祖鲁-纳塔尔省、豪登省和南部非洲腹地,被认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繁忙的港口,是南非最主要的集装箱、汽车、液体散货和邮轮港口。2018年,德班港是南非最繁忙的港口,处理了全国65%的集装箱货物,且集装箱吞吐量激增到295万TEU,较2017年的269万TEU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9.67%,并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中位列第66名。

印度洋

德班港

环境问题和保护

编辑

环境问题

海水污染

每年约有40万亿升的污水和4万亿升的工业废水排入印度洋。农业径流以及倾倒入海的家庭和工业废水导致富营养化和水中氧气耗尽,富营养化和缺氧将导致生物无法生存。此外,废水中携带的有毒物质也会危害海洋生物。截至2022年3月,印度洋上已有八个死亡区。2010年,印度洋出现海洋垃圾带,位于印度洋中部水柱中悬浮,具体位于印度洋环流中的印度洋环。垃圾带包含高水平的浮游塑料、化学污泥和其他碎片,主要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颗粒碎片的浓度估计约为每平方千米10000个颗粒。

印度洋

印度洋海洋污染

沿海生态破坏

印度洋周边国家为了建设港口、水产养殖、道路、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对沿海地区进行开发,摧毁了原有的红树林、珊瑚礁、湿地和其他栖息地。此外,珊瑚开采以及珊瑚礁白化已危及印度洋12070平方千米的珊瑚礁生态环境。

过度捕捞

印度洋的捕鱼量占据了全球海洋捕捞总量的15%。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洋范围内的捕鱼量一直在增长,约有1/3的印度洋鱼类被认为过度捕捞。主要捕鱼地点位于印度洋东部,主要捕获类型为小型鱼类、金枪鱼和虾,其中印度洋的黄鳍金枪鱼在2015年被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ndian Ocean Tuna Commission)正式列为过度捕捞物种。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2020年,印度洋的平均海面温度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值,北印度洋海平面上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值,对印度洋地区沿海城市和社区的严重威胁,其中马尔代夫共和国是受到海面平上升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环境保护

201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西印度洋地区海洋垃圾行动计划(Western Indian Ocean Regional Action Plan on Marine Litter)。该计划强调通过合作解决海洋垃圾问题,旨在到2025年显著减少各类海洋污染,尤其是来自陆地活动的污染,包括海洋垃圾和营养物富集污染。

一些南亚国家积极管理倾入印度洋的塑料废物。例如,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渔民通过回收渔网中捕获的塑料袋、吸管、人字拖等塑料碎片向政府索取报酬。2019年,南亚环境合作组织(SACEP)与世界银行合作制定了“南亚无塑河流和海洋”项目(Plastic free Rivers and Seas for South Asia),推动减少塑料污染流入南亚海域和印度洋,参与国家包括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2021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第26次会议上,西印度洋国家及其合作伙伴发起一项倡议——推动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Sustainable Blue Economy),同时保护和恢复沿海与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相互连通的保护区网络,抵御气候变化。根据该倡议,各国将确定保护和修复地点,到2030年实现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关键生态系统的净收益,该倡议将有助于改善西印度洋当地社区生计和气候适应能力,保护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

相关文化

编辑

出版书籍

  • 《人海之间》

2023年9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杨斌,该书揭开了古代中国与印度洋交往的神秘面纱,构造了人与疆域、历史与现实的全新关系。

  • 《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地缘政治视角》

2015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张文木,为一本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印度视角的中国学者关于印度及印度洋问题的研究著作,其成果也可看作是中国学者站在中国地缘政治立场对印度海权奠基学者潘尼迦先生的思想在半个世纪后的呼应和回应。

  • 《印度洋史》

《印度洋史》(The Indian Ocean: A History of People and the Sea)于1998年 5月由牛津出版社出版,作者为肯尼斯•麦克弗森(Kenneth McPherson),该书将印度洋作一个整体,详细叙述了从早期印度洋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到15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引起的印度洋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变化,以及直至20世纪印度洋地区经济、文化与政治格局的变迁,填补了印度洋海洋史专著的空白,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季风帝国》

《季风帝国——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历史》(Empires of the Monsoon: A History of the Indian Ocean and Its Invaders)于1998年1月由哈珀科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出版,作者为理查德·霍尔(Richard Hall)。该书展现了印度洋地区的文明,以及在西方入侵者的掌控下它逐渐衰亡的历史。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5907/

(90)
词条目录
  1. 命名
  2. 位置境域
  3. 历史变迁
  4. 侏罗纪~白垩纪中期
  5. 白垩纪中期~古近纪初期
  6. 新生代
  7. 水文特征
  8. 洋流
  9. 南部洋流
  10. 北部洋流
  11. 水团
  12. 冰山及冰山漂流
  13. 其他地理特征
  14. 气候
  15. 气温
  16. 降水
  17. 气旋
  18. 海雾
  19. 自然灾害
  20. 地质
  21. 地质构造
  22. 印度洋中脊
  23. 印度洋无震海岭
  24. 印度洋深海盆
  25. 地层岩石
  26. 地形地貌
  27. 中脊海岭
  28. 印度-阿拉伯海岭
  29. 中印度洋海岭
  30. 西印度洋海岭
  31. 南极-澳大利亚海丘
  32. 构造带
  33. 东部海区
  34. 西部海区
  35. 南部海区
  36. 生物多样性
  37. 植物
  38. 动物
  39. 微生物
  40. 自然保护地
  41. 主要河流
  42. 主要岛屿
  43. 主要海域
  44. 阿拉伯海
  45. 红海
  46. 安达曼海
  47. 帝汶海
  48. 波斯湾
  49. 孟加拉湾
  50. 主要通道
  51. 马六甲海峡
  52. 莫桑比克海峡
  53. 霍尔木兹海峡
  54. 曼德海峡
  55. 人类活动
  56. 历史沿革
  57. 古代贸易
  58. 伊斯兰教的传播
  59. 欧洲殖民
  60. 近现代独立
  61. 政区和人口
  62. 政区
  63. 人口
  64. 经济
  65. 渔业
  66. 旅游业
  67. 能源
  68. 科学考察
  69. 世界科考
  70. 中国科考
  71. 航海交通
  72. 航线
  73. 港口
  74. 环境问题和保护
  75. 环境问题
  76. 海水污染
  77. 沿海生态破坏
  78. 过度捕捞
  79. 海平面上升
  80. 环境保护
  81. 相关文化
  82. 出版书籍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