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新几内亚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英语:IndependentStateofPapuaNewGuinea;皮钦语:IndependenStetbilongPapuaNiugini;西里莫图语:IndependenStetbilongPapuaNiuGini),简称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西南部,其领土大部分地区在新几内亚岛,整体属于美拉尼西亚群岛,是大洋洲的岛屿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南与...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英语: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皮钦语:Independen Stet bilong Papua Niugini;西里莫图语:Independen Stet bilong Papua Niu Gini),简称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南太平洋西南部,其领土大部分地区在新几内亚岛,整体属于美拉尼西亚群岛,是大洋洲的岛屿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南与澳大利亚毗邻,东南部与所罗门群岛相邻,国土面积为46.28万平方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为3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岛国。其首都为莫尔斯比港(Port Moresby),全域划分为20个省。截至2021年末,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约为117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比15%,全国共计839种已知语言,是世界上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官方语言为英语,西里莫图语、皮钦语为全国通用语言。

名称由来

编辑

巴布亚新几内亚一词由“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两部分组成。巴布亚一词由来有两种说法,一为1526年,葡萄牙人梅内塞斯(Meneses)从六甲驶往马鲁古群岛,途径一无名之地,便将这片陆地以马来语“tanahpepua”命名,意为卷发人的土地。另一种说法则是早期葡萄牙人到此,从当地居民的口中得知居住此地的民族为巴布亚,他们便将巴布亚作为当地地名,其种族名称来源于马来语papuvah(卷发)或pua-pua(暗棕色),指岛上主要居民巴布亚人的发型和肤色。"新几内亚"为西班牙探险家伊戈·奥尔蒂斯·德雷特斯创造的词语,从葡萄牙语“Guiné”一词衍生而来的,1545年,他认为当地人与其早先在非洲几内亚海岸见到的人种外貌相似。便以新几内亚作为该地的名称,意为“黑人之地”,指当地居民的深色皮肤。

历史沿革

编辑

早期历史

根据考古证据表明,距今约5.5万年到3.5万年以前,因海平面较低,大量海水冻结成冰山,使来自非洲和印度尼西亚的移民在早期人类移民潮中,得以穿越海峡,首次抵达莎湖陆棚——今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组成的古大陆,并在海拔高达2000米的高地及沿海地区定居,与当地土著居民繁衍生息。距今1万年前,海平面不断上升,淹没了一部分土地,出现几乎被隔绝的岛屿和大陆,形成了新几内亚岛屿。大约 9000年前,当地居民开始使用磨制的石锛、石斧等生产工具,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居民以园艺、农耕经济为主,在大规模空地上进行耕种,还饲养家猪,猎取有袋类动物和鸟类,以及捕鱼,这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文明区之一,以及最早驯化植物的地区之一。 南高地省库克早期农业遗址证明土著居民已经开始人工栽培芋头、香蕉、甘蔗等农作物,生活方式也由逐水草而居变成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人们在地上用藤本植物织成席墙,覆以茅顶作为住所。生产工具的改进, 使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农业村社不断扩大。距今3500年前,为了生存的需要,巴布亚人开始探寻新的陆地,在迁移过程中,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人类将不同的作物带往有适宜气候条件的各地,这些部落的人类也学会了圈养家禽,并开始穿越海洋往返于周围的岛屿,人类开始逐渐定居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岛屿。公元前约500年,南岛语族向新几内亚沿海地区的大规模迁移,该地引入了陶器制作、狩猎和捕鱼技术。

十六世纪初,欧洲人曾多次登陆巴布亚新几内亚。1511年,葡萄牙人在赴香料群岛途中发现新几内亚岛。1526年,葡萄牙人若热·德·梅内塞斯(Jorge de Menezes)在由马来半岛至香料群岛的航程中遭遇大风,抵达新几内亚岛,见当地居民发多卷曲,遂以巴布亚——马来语意为卷发的人命名。1528年,西班牙人阿尔瓦洛·德·萨维德拉(Alvaro de Saavedra)首次对新几内亚岛北部海岸进行考察,并称之为黄金岛。1545年,西班牙冒险家伊尼戈·奥尔蒂斯·德雷特斯 (Yñigo Ortiz de Retez ) 远航抵新几内亚岛北岸,因当地居民与非洲几内亚人相似,遂以新几内亚命名。1605至1607年,西班牙人托雷斯(Torres)从秘鲁出发考察新几内亚岛东岸及东北海岸。1669年,英国人远航至此,命名新不列颠岛,证实了新几内亚岛的存在。1768年,法国人布干维尔(Bougainville)航行驶抵布干维尔岛。十八世纪初,葡萄牙商人将红薯带至新几内亚,使其成为当地主食,红薯产量大幅度提高,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种植与社会发展,使该地区人口不断增加。1847年,欧洲圣母会传教士将基督教传入新几内亚,并在温博伊岛建立了第一个传教区。1852年,传教组织在伍德拉克岛设立传教场所,但遭到当地民众抵抗。十九世纪之前,尽管巴布亚新几内亚曾多次被欧洲航海家来访,但外界仍对此地知之甚少。直到1870年代,俄罗斯人类学家尼古拉·米克卢霍-马克莱(Nicholai Miklukho-Maklai)多次前往新几内亚,在当地部落中生活了几年,外界才逐渐熟知此地。直到18世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土著居民仍旧沿袭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过着以自给农业为主的刀耕火种的生活,他们既种植又放牧,既捕鱼又打猎。整个社会还没有发展到统一的国家雏形,只有按亲属关系组成的氏族和以几个氏族结成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即整个社会结构还基本处在原始的部落制状态。

欧洲殖民时期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被欧洲人发现后,直到19世纪早期,一直被称作美拉尼西亚地区。虽然欧洲人曾经在该地的山脉、港湾、海峡和岛屿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他们在土著居民中并没有产生影响力。欧洲人登陆上岸考察、探险、做生意、补充淡水和食物时,虽然会受到土著居民的友好款待,但多数时候会遭到土著居民的袭击。进入19世纪,巴布亚新几内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始吸引大批欧洲商人开展贸易活动。他们在东南部海域开展商业活动,雇用沿海居民和岛民采集珍贝,捕猎海豹,捕捞海参,开采黄金,砍伐、贩卖檀香木、香柏木等珍贵原木。米尔恩湾附近的萨马赖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中心,英国和德国在新不列颠岛加泽尔半岛上建立了贸易站,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用他们生产的椰子、 食品、 鱼产品等换取欧洲人的金属器具、 布匹和零碎小物件。179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自称占有新几内亚岛的一部分。1828年,荷兰宣布吞并新几内亚岛西半部。

进入19世纪70年代, 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沿海一带的岛民已经获取了大量的铁器产品,停止了石斧等磨制石器的制作。欧洲商人除与土著居民进行贸易往来外,还在新爱尔兰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东南部招募数千名土著居民,将他们送到英属澳大利亚殖民区昆士兰自治领、萨摩亚群岛、 斐济群岛等地的种植园,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1882年,德国在俾斯麦群岛辟建种植园。1883年,英国派官员抵莫尔斯比港,同年澳大利亚要求和英国一起占有新几内亚东部及附近岛屿。1884年9月,英国占有新几内亚岛东部为保护地,范围限于南岸,称英属新几内亚。1885年,随着欧洲对椰子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太平洋地区的汉堡戈德弗罗伊贸易公司开始在新几内亚群岛进行椰干贸易,同年,德国占领新几内亚岛东北部,委任德商南海公司为政府管理该保护地的代理机构,并统治巴布亚新几内亚长达数十年,同年,荷兰划定荷属新几内亚边界。1888年,新几内亚临近的一些岛屿被英国吞并,称为英属新几内亚。1889年,德国政府接管德属新几内亚的行政管理权,并雇佣当地数千名工人作为廉价劳动力生产可可和椰干。1895年5月,英国、荷兰缔约,划定英属与荷属新几内亚之间的界线。1900年,德国将布干维尔岛、布卡岛纳入德属新几内亚保护地。

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基督教也传入巴布亚新几内亚。西方各国教会纷纷建立起各自的传道站,截至20世纪初,巴布亚新几内亚所有沿海地区和附近各岛屿都有西方传教士的活动。传教士学习土著居民的语言,并写成文字,开办学校进行教学。他们住在欧式房屋内,穿着欧式服装,拥有钢制工具和园艺工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使用不同的烹调技术,影响着当地土著文化,改变了村社的领导结构。另外,他们从土著部落中选拔执事,管理教堂的事务,讨论决定村社的大事。

1902年,巴布亚实际上被转移至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的管辖之下。随着 1905 年《巴布亚法案》的通过,该地区正式更名为巴布亚领土,澳大利亚于 1906 年开始正式管理。1909年,英国、德国边界委员会考察巴布亚与新几内亚的边界,树立界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和同盟国战败澳大利亚占领德属新几内亚。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国际联盟将原德属新几内亚殖民地置于澳大利亚的委任统治之下。1921年,国际联盟委托澳大利亚托管德属新几内亚。1932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修改后的新几内亚法,1933年付诸实施,巴布亚和新几内亚拥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机构,均由澳大利亚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飞机轰炸巴布亚和新几内亚。同年3月,日军登陆,荷属新几内亚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几内亚领土的大部分地区被占领。同年,新几内亚战争爆发,日军与同盟军在新几内亚领土上争夺新不列颠和新爱尔兰,日军占领首府拉包尔后,继续向莫尔斯比港和澳大利亚推进。随后,爆发了珊瑚海海战,日军受美军阻拦,7月,日军沿着科科达步道向莫尔斯比港后方行进,但遭到当地巴布亚人反抗,当地人护送澳军行进。1943年,澳大利亚武装部队开始在巴布亚和新几内亚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该行动最高指挥官是美国将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澳大利亚将军托马斯·布莱米(Thomas Blamey)直接参与规划和行动,莫尔斯比港新几内亚部队的军官进行指挥。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美澳军队收复了日本占领的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几内亚战役是主要军事战役之一,约有216000名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军人死亡。

近代独立史

二战结束后,巴布亚新几内亚内部自治的呼声开始日益高涨,1946年,联合国委任澳大利亚托管巴布亚和新几内亚。1949年,《巴布亚和新几内亚法案》正式批准将新几内亚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之下,并确认行政区为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土。为向巴布亚领土和新几内亚领土的自治呼声让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将巴布亚、新几内亚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首府为莫尔斯比港,并根据法案规定,设立立法委员会、司法组织、公共服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系统。1962年,澳大利亚、荷兰两国政府就新几内亚岛塞皮克区应由澳管辖的领土问题进行谈判。1963年5月,印度尼西亚接管原荷属新几内亚,同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修改了《巴布亚和新几内亚法》,宣布废除欧洲白人控制的领地一院制议会,废除了原巴布亚新几内亚立法委员会,设立巴布亚和新几内亚众议院。1964年,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首次大选,70%有选举权的当地人参加了投票选举,选出了以土著巴布亚人和新几内亚人为主体的众议院。1968年,澳大利亚政府修改巴布亚新几内亚法,给予巴新更多的自治权。1971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议会决定,将巴布亚和新几内亚领地改称巴布亚新几内亚,1973年12月起实行内部自治。1974年12月1日,澳大利亚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托管结束。1975年8月15日制定宪法,9月生效。1975年9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宣告独立,并加入英联邦。迈克尔·索马雷(Michael Somare)为首任总理。

独立后至今

1975年,因分离主义者发动布干维尔岛叛乱,巴布亚新几内亚宪法草案被更改为允许布干维尔岛成为省级行政区。1977年,全国选举潘谷党迈克尔·索马雷为总理,1980年,迈克尔·索马雷失去了信任投票,被以陈儒略(Julius Chen)为首的新内阁取代,陈儒略担任总理。1982年,选举增加了潘谷党的多数席位,议会再次选举索马雷为总理。1985年11月,索马雷政府再次遭遇不信任投票,议会多数派选举五党联盟领袖帕亚斯·温蒂(Payas Wendy)为总理。1988年7月,帕亚斯·温蒂遭遇不信任投票,潘谷党领导人拉比·纳马(Rabbi Naama)成为国家总理。同年,因布干维尔当地原住民认为当地采矿业为国家贡献了大笔收入,其承受采矿业对环境的污染,却未能得到公平待遇,布干维尔再次爆发叛乱,死亡20000人。

1992年,帕亚斯·温蒂再次当选总理,1994年,朱利叶斯(Julius)继任。1997年,全国选举比尔·斯凯特(Bill Skate)上任总理,同年,布干维尔岛长达10年的叛乱停战,并于1998年4月签署了永久停火协议。1999年,梅克莱·莫劳塔 ( Mekere Morauta) 继任总理,2001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与布干维尔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建立临时政府,并销毁了反叛军武器。2002年,迈克尔·索马雷(Michael Somare)担任总理。1988年到2002年期间,巴布亚新几内亚经历了多任总理,政党、政府的多次改变使国内的政治进程不稳定,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在这27年内,巴布亚新几内亚实行“领先者当选”的选举制度,即在单一选区中,选民只需投票一次,所有候选人中最多票者当选,不论票数多寡。该制度阻碍了国家政党的发展,影响了国家领导高层的稳定,2003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始实行有限优先投票权和政党组织法,使国内政治更加稳定。

2004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起草宪法,划定布干维尔岛为自治区,2005年5月,布干维尔自治区举行了政府选举,约瑟夫·卡布伊(Joseph Kabui)当选为布干维尔自治政府首任领导人。2008年,约瑟夫·卡布伊后,其副手约翰·塔比纳曼(John Tabinaman)继任代理自治区长,同年12月,詹姆斯·坦尼斯(James Tanis)赢得选举,任职自治区长至2010年,由约翰·莫米斯(John Momis)继任。

2009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爆发了涉及数万人的反华骚乱,事件导火索是华裔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人在一家中国公司在建的镍工厂内发生斗殴,当地人对中国在当地建立多家企业产生不满导致了骚乱。2019年,彼得·奥尼尔政府中负责人事管理部的助理政策助理部长詹姆斯·马拉佩(James Marape)倒戈到反对派阵营,导致奥尼尔辞职,詹姆斯·马拉佩当选总理。同年11月,布干维尔自治区举行了独立公投,98.31%的选民支持地区独立,但此次公投并不具有效力。2022年7月,总理詹姆斯·马拉佩领导的潘谷党在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詹姆斯·马拉佩继续担任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赤道以南,南太平洋西南部,属于美拉尼西亚群岛,其经纬度范围为南纬0°至14°,东经141°至160°之间,时区为UTC+10,无夏令时。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东南与所罗门群岛一衣带水,东面邻瑙鲁,北邻美国关岛、密克罗尼西亚和马绍尔群岛。 其国土面积为46284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8300千米,包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水域面积达310多万平方千米,全境共有600多个岛屿,主要岛屿包括新不列颠岛、 新爱尔兰岛、布干维尔岛、马努斯岛等,其中,莫尔斯比港和莱城等大城市位于新几内亚岛东部。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图

气候

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很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为山地气候。

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30℃,冬夏温度变化不大,年平均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地地区,温度降低,平均气温为18至29℃,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部分高地地区会出现降雪。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年分旱季、雨季,5-10月为旱季,气候凉爽, 降雨量较少,11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闷热多雨。12月至次年3月,盛行风向为西北风,5至10月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地质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结合部位,此外,其境内还有南、北俾斯麦海板块、所罗门海板块、加洛林板块。巴布亚新几内亚自晚白垩世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一系列沟-弧-盆体系。在地质构造上,巴布亚新几内亚分为南部的弗莱地台、中部的新几内亚造山带和北部的新几内亚群岛地体(美拉尼西亚弧),其中新几内亚造山带包括西部造山带和东部造山带两部分。

弗莱地台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南部,与澳大利亚大陆相连接,北部以巴布亚逆冲断层与巴布亚新几内亚造山带为界,其上部盖层沉积主要为一套巨厚的、近于水平且大部分未变形的三叠纪至第三纪滨海相和大陆架相的海相沉积岩,它们被第四纪磨拉石堆积覆盖。该地台总体上未受区域内新生代造山活动影响,但在地台北部发生了较明显的变质变形作用。弗莱地台中北部被第四纪火山碎屑岩、火山泥流堆积物和改造过的冲积物覆盖。

新几内亚造山带位于新几内亚岛中部,该造山带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由多个规模较小的地体经弧陆碰撞拼贴形成,分为西部造山带和东部造山带两部分。主要出露岩石为经历褶皱逆冲变形的变质沉积岩、岛弧岩浆喷出岩、侵入岩以及仰冲的陆壳。美拉尼西亚火山弧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造山带北侧地体,及其北部的新几内亚群岛火山岛弧带等一系列被肢解的岛弧组成,其中岩石主要为始新世至更新世海底玄武岩、安山岩以及伴生的沉积岩,向上过渡为上新世含砾岩的沉积岩。

地形地貌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形崎岖复杂,以山地为主。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山岭重叠,主要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贯穿新几内亚岛。中部偏西地区以马勒山脉为主,高原深谷,相互交错,最高峰为威廉山,海拔4508米,沿东南方向高度逐渐降低,山地宽度逐渐变窄,形成东南半岛的欧文斯坦利山脉,经东南端的海角,延伸为狭长岛屿。除山地外,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和不少优良港湾,中央区以南和巴布亚湾以西则有广阔的沼泽低地。其他岛屿多数地形崎岖多山,沿海有小片平原,低地、沿海地区以及塞皮克河和弗莱河周围的大片湿地地区都有茂密的雨林。全境多死火山,伴有温泉、间歇泉、喷气孔等。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新几内亚岛地形

萨鲁瓦吉德山脉

萨鲁瓦吉德山脉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部莫罗贝省休恩半岛,该地区以萨鲁瓦吉德山区为主,拥有班格塔山和萨罗吉德山,两座山峰,其海拔为4121米。萨鲁瓦吉德山脉向西延伸至菲尼斯特雷山脉,它们共同构成了南部的瑞穆河谷和马克姆河谷以及北部的维蒂亚兹海峡之间的天然峡湾,山脉南侧流出的溪流注入万锦河。

俾斯麦山脉

俾斯麦山脉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中部高地的东北段,连接钦布省、东部高地省、吉瓦卡省和马当省,海拔约为4000米。1886年,该山以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的名字命名。威廉山为其最高峰,高达4508米,其山顶常年积雪厚达130毫米,瑞木河、塞皮克河和普拉里河的支流均发源于该山脉。

欧文斯坦利山脉

欧文斯坦利山脉为新几内亚岛中央山脉的分支,位于新几内亚岛的东南部,海拔3800米,长300千米,宽40到115千米不等,其最高点是维多利亚山,高4040米。欧文斯坦利山脉覆盖热带雨林,降水较多,河流众多,包括肯普韦尔奇河、曼巴雷河以及穆萨河。

水文水利

水文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分布着5000多个湖泊和众多的河流生态系统,因其降水丰沛,地形复杂,高山峡谷中形成了许多湖泊,其中著名的有新几内亚岛上的默里湖和库土布湖。巴布亚新几内亚河流多位于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东部的较大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向南北流注海洋。河身都较短小,没有航运之利,但在中上游多湍流瀑布,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其中包括塞皮克河、普拉里河、拉姆河和弗莱河等。

河流

  • 弗莱河

弗莱河位于巴布亚岛西南部,发源于马勒山脉南坡,流量大,流程长达1000多千米,中下游蜿蜒曲折,落差仅有80余米,流经西南部的沼泽平原,然后注入巴布亚湾,河口宽广,海潮可上溯100多千米。

  • 塞皮克河

塞皮克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部主要河流,同时也是国内最长的河流,也是全球最大的河流系统之一。塞皮克河主要流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桑道恩和东塞皮克省,也流经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省。塞皮克河发源于中央山脉北坡,向东北延伸流经山区后注入俾斯麦海,全长1100千米,流域面积约为80320.71平方千米,其最大支流为波特河。

  • 普拉里河

普拉里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要河流之一,泄水区超过33670平方千米,年平均排入巴布亚湾的流量是2667立方米/分钟,年最大流量为10500立方米/分钟。普拉里河的许多支流通过中央山脉的很多座山将水排入普拉里河,普拉里河的支流在群山中穿行,流经平坦低地,最后在三角洲平原注入大海。

  • 拉姆河

拉姆河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的河流,河的上游形成于克拉克地区,然后向西北部延伸约640千米,流入俾斯麦海。整条河流汇集了来自俾斯麦北部、南部芬尼斯特雷和阿德尔贝特区域的众多支流。

湖泊

  • 默里湖

默里湖位于斯特里克兰河与弗莱河之间,长63千米,宽18千米,水域面积为647平方千米,湖泊最深处为10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最大的湖泊。该湖泊于1913年被发现,由西部省管辖。

  • 库土布湖

库土布湖位于南高地省首府门迪的南部,1935年被探险家发现,湖泊长19千米,宽4.5千米,积水区面积250平方千米,最大水深为70米,湖泊内生存着世界上特有的彩虹鱼——蓝美人,其颜色会根据水环境与食物的变化而变化。

水利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主要水利设施为水电站,其中,埃德武水电站为境内最大的商业水电站。埃德武水电站位于中央省境内北部的布朗河中游河段,为混合式开发电站,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左岸溢洪道、左岸引水系统、岸边式发电厂房和右岸导流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89米,厂房正常尾水位35.84米。引用流量为119立方米/秒。引水道总长1326.5米。厂房布置2台立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51兆瓦,年利用小时4937小时,年平均发电量为251.8亿瓦时。

土壤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沿海低地和山间盆地为由近代沉积形成或由火山灰上发育的土壤,其主要为泥炭土,呈酸性红色, 适宜热带树木的生长,还富含、磷、钾等有机质,肥力较大,较宜农耕。山地地区由于强烈的淋溶作用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部分土壤土层很薄,肥力较差。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资源丰富,利用水平较低。截至2021年,境内土地使用面积为45286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1%,耕地面积为1.251万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2%,草地和牧场面积为19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0.42%。耕地总面积中,经济作物和林木种植面积不足30万公顷,剩下1150万公顷为本土农业作物种植面积。此外,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业化用地约有60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和种植园,其中3万公顷闲置,6万公顷用于公共建设,20万公顷租赁给私营部门。

森林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7.8%,林木总蓄积量约12亿立方米,可采蓄积量为3.6亿立方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巴新森林覆盖率为79.18%,境内树木种类主要为阔叶林。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

矿产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铜、金、银、钴、镍、石油和天然气等,金、 铜产量分别列世界第11位和第10位,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截至2022年,已探明铜矿储量 2000万吨,黄金储量3110吨,铜金共生矿储量约4亿吨,原油储量6亿桶,天然气储量 33.9万亿立方英尺。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库土布和弋贝两大油田储量即达4亿桶,南高地省油田储量达1700万桶,天然气探明储量7万亿立方英尺,预测储量15万亿立方英尺。

水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可再生淡水资源总量估计约为8000亿升,人均17万立方米。内陆水域面积约100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2%,其中包括5383个淡水湖泊和14条主要河流。截至2005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用水量估计约为3.92亿立方米,其中约10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2.235亿立方米用于城市用水,1.676亿立方米用于城市用水。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巴布亚新几内亚动物种类繁多,动物群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其中哺乳动物约为244种,主要有青铜袋鼬(Dasyurus spartacus)、新几内亚袋鼠(Macropodidae),鸟类共有897种,其中108种是特有的,如极乐鸟(Paradisaeidae)、白眼皇鸠(Ducula perspicillata)、所岛山鸠(Gymnophaps solomonensis)等。两栖动物种类超过320种,主要有甘蔗蟾蜍(Rhinella marina)、亚洲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等。爬行动物约有300种,其中龟类13种,鳄鱼2种,主要有帕克蛇颈龟(Chelodina parkeri)、新几内亚鳄鱼(Crocodylus novaeguineae)等。鱼类动物种类约为375种鱼类,其中,217种为淡水鱼,149种是新几内亚特有物种。

此外,其陆地及周边海域大约有4624种脊椎动物,约占世界已知脊椎动物的8%。境内哺乳动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4%,鱼类占比10%。其中蝴蝶约有735种,约占世界总数的4.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6080/

(35)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早期历史
  4. 欧洲殖民时期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6. 近代独立史
  7. 独立后至今
  8. 地理环境
  9. 位置境域
  10. 气候
  11. 地质
  12. 地形地貌
  13. 萨鲁瓦吉德山脉
  14. 俾斯麦山脉
  15. 欧文斯坦利山脉
  16. 水文水利
  17. 水文
  18. 河流
  19. 湖泊
  20. 水利
  21. 土壤
  22. 自然资源
  23. 土地资源
  24. 森林资源
  25. 矿产资源
  26. 水资源
  27. 生物多样性
  28. 动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