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八国联军(Eight-NationAlliance),是指1900年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八国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实际目的为侵略中国而组成的联合部队。 甲午战争后,列强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在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势力延伸至中国新疆和长城以北地区;法国...

八国联军(Eight-Nation Alliance),是指1900年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八国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实际目的为侵略中国而组成的联合部队。

历史背景

编辑

甲午战争后,列强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在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势力延伸至中国新疆和长城以北地区;法国强租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都在其势力范围内;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更是在列强间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迅速发展,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并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举兵进京,沿路袭击杀害外国人和基督徒,攻击外国使馆等机构。义和团的反帝运动引起了各国公使的不满,他们多次要求清朝廷取缔义和团,清廷并未给予回应。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漫画

1900年5月,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各国大使馆要求加强保护,得到了清廷的准许,北京各国公使举行会议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向北京联合出兵。5月30日至6月8日,驻华公使议定的联合侵华政策得到了本国政府的批准,于是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八国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在天津组织了一支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担任司令的2000余人的联军,准备沿京津铁路,经廊坊进攻北京。

军事行动

编辑

1900年6月10日,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带领下,2000余名联军在大沽登陆,自天津向北京进攻。但联军在进军途中遭到了义和团的顽强抵抗,双方在落垡、廊坊等地展开战斗,联军伤亡惨重,败逃回天津租界。与此同时,在俄国海军军官的带领下,各国军舰攻占了大沽口炮台,大批联军自大沽登陆进犯天津,遭到了天津当地的义和团和武卫左军的抵抗,俄国侵略军死伤500余人。6月17日,在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兼驻北直隶湾舰队司令官基利杰勃兰特海军中将的指挥下,联军占领大沽炮台。6月18日,义和团及爱国官兵与联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发生激战。

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后,各国不断向天津增兵,至7月上旬兵力达到1.8万余人。7月9日,联军兵分三路围攻了天津西南的聂士成军和团民,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的顽强抵抗,史称“八里桥之战”。7月11日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在此发生激战。7月12日沙俄关东军司令阿列克谢耶夫与联军指挥官决定于13日黎明由东南两路向天津城发动总攻。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并准备向北京进攻。

8月4日,八国联军集合了18000余人的军队自天津沿运河向北京进犯,但由于无法确定联军总司令人选,故其军事行动由由各国司令官展开联席会议进行决议,包括英国侵华军的司令官盖斯里、俄国驻直隶部队的司令官基利杰勃兰特和利涅维奇、法国远征军总指挥福里、日本第五师团长山口素臣、德军最高司令官裴德曼、美国侵华军的司令官沙飞、意军最高指挥官泽拉、奥军最高司令官温特哈尔德。8月6日联军占领杨村;11日攻占通州张家湾;12日通州沦陷。8月14日,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以“西狩”为名逃往西安,此后联军以北京为基地向外进行侵略。

8月17日至18日,英国派遣的印度军队和法国水兵在上海登陆。9月21日,俄军侵入吉林省城;23日侵入奉天牛庄;29日侵占辽阳;10月1日俄军侵入奉天府,英军占领山海关。10月13日,法军占领保定;18日占领正定。10月17日,联军统帅瓦德西抵达北京,并在仪鸾殿内设联军司令部。11月19日,德、意联军占领张家口。12月10日,联军组织成立了“管理北京委员会”。12月16日联军占领占直隶束鹿县。

1901年8月8日,八国联军从北京撤退;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除赔款外,各国还可驻兵保护使馆,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也允许各国派兵驻扎。

兵力组成

编辑

八国联军作为一个松散的军事联合体,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争夺与彼此间勾结的产物。其兵种包括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但只有奥匈帝国只派遣了海军陆战队而未派遣陆军。其统帅(总司令)为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但在瓦德西抵化之前,八国联军武装侵华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兵力组成与联军指挥都有所变化:第一阶段为1900年5月底至6月中旬,各国派遣了海军陆战队成员组成使馆卫队,联军内部规定各国最高限额为75人。第二阶段为1900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这一阶段的联合军事行动中在各国海军陆战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俄、日等国调来的陆军,沙俄海军将领基利杰勃兰特和阿列克谢耶夫负责协调指挥。第三阶段为1900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各国新增派的陆军是联军进攻北京的主力,但由于列强之间的争斗而为定下联军总司令,军事行动由各国司令官联席会议决定,直到8月1日瓦德西来华。第四阶段为1900年8月中旬到1901年9月,是八国联军武装侵华的后期。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英国的司令官为西摩和盖斯里;俄国负责驻直隶部队的司令官为基利杰勃兰特和利涅维奇;法国的司令官为库尔若利、福里和华伦;日本的司令官为永峰光孚、福岛安正和山口素臣;德国的司令官为裴德曼和瓦德西;美国的司令官为开姆夫、里米和沙飞;意大利的司令官为卡泽拉和加里奥尼;奥匈帝国的海军陆战队最高司令官依次由托曼、扎姆布希和蒙泰库科利三人担任。

殖民统治机构

编辑

在1900年6月至1901年9月期间,八国联军对中国展开侵略,入侵了北京、天津、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各国在其侵略地设置了殖民统治机构,以保障其后方安全和对当地民众的镇压与掠夺。

天津都统衙门

1900年7月4日联军占领天津后成立了“天津都统衙门”,享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天津都统衙门对义和团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天津地区建立里了军事殖民统治秩序;拆毁了天津的城墙、炮台等军事设施,清除了清廷在天津的防御工事;向民间征收捐税,进行经济掠夺。天津都统衙门直到1902年袁世凯接管天津政权后才结束其统治,是八国联军在华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军事殖民统治机构。

北京各国公所与管理北京委员会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后,各国因对北京城内的侵占区域划分产生冲突,为避免联军之间的矛盾,各国司令官商议决定由日、俄、英、美、法、德、意七国对北京城实施分区占领。于是各国在其所占区域内设立公所,由其委派的军官负责,并设立巡捕房:日本、俄国和意大利分别设立了“安民公所”,法国、英国分别设立“保安公所”,美国设立了“协巡公所”,德国设立了“巡防普安公所”。1900年10月17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抵达北京后对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各自为政的状况不满,故于12月10日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法军司令拒绝加入。各国公所和管理北京委员会是联军在北京分区占领的产物,是其在北京维持殖民统治、进行掠夺的工具。

八国联军

列强分区占领北京图

保定权理保阳司

1900年10月,英、德、法、意四国入侵保定,10月底保定沦陷后英军、意军逐渐撤回北京。德军和法军为加强对保定地区的殖民统治,于11月24日在保定设立了“权理保阳司”,简称“权理司”。权理司表面上与清地方官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实际上是凌驾于中国地方官之上的军事殖民统治机构,是八国联军扩大侵略利益的产物。

联军暴行

编辑

焚烧屠杀

八国联军在向天津、北京地区入侵时,将无辜者指认为义和团团民,在当地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据瓦德西记载,大沽至北京沿途都成了废墟,塘沽在联军入侵后不再有华人踪迹,北京至少有三十万人流离失所。联军在入城后将庄亲王府纵火焚烧,还将上千名被指认为义和团拳民的人赶到这里处死。英国记者辛普森记载,侵入北京后法军遇到的中国人无论是平民还是义和团民,都将其逼到不通的小巷内,用机关枪扫射,直到全部杀死后才离开。当时在翰林院任职的叶昌炽在其日记中写到:“(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既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旗人多举火自焚,或闺室雉经,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今高门大宅,尚有虚无一人,而遗尸未敛,蛆出户外者。虽青燐屑,扬州十日记,何以过之!”当时的北京横尸遍地,有的地方甚至堆积如山,由于正值酷暑,为防止尸体腐烂引发恶臭和瘟疫,联军就在街上强行抓人背尸出城掩埋,如有不从者就用皮鞭抽打。

沙俄军队在中国东北地区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据记载,东三省被俄军占领后“即大肆杀戮,异常凶狠”。在东北黑河、海兰泡、尼布楚、海参崴、瑷珲、哈尔滨等地及一些铁路沿线进行了屠杀、水淹、火焚等暴行。

八国联军

燃烧的北京城

强奸

八国联军在焚烧屠杀的同时还对中国妇女进行了奸淫。刘孟扬在《天津拳匪变乱纪事》中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后,在河东一带常有洋人士兵强奸妇女的事情发生,其他地方也有这种情况。在北京八国联军强行进入民宅奸淫侮辱妇女,甚至将中国妇女集中到一处蹂躏:无论良贱老少,将她们关在胡同的排屋里充当官妓,联军士兵在里面以奸淫妇女为乐。不止平民,清王朝的贵族家属也受到了侮辱:直隶总督裕禄家在北京城内,联军破城后将其家中七个女儿都掳走;富足崇绮的眷属被联军拘捕赶到天坛,被数十人轮奸;大学士倭仁的妻子年过九十,也被联军折辱致死。

抢掠破坏

《天津拳匪变乱纪事》中记载,联军在天津强行向平民索取鸡、鸭、蛋等食物,还搜抢了首饰、洋钱、钟表等物件。联军在前往保定时途径良乡、涿州、琉璃河、安肃、北河一带,沿途村庄都被洗劫一空。

八国联军

联军侵入北京后,还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但实际上联军的抢掠直到其撤离都未停止,给北京居民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清王室的皇宫和园林是联军抢掠的重点,各国碍于情面不便公开抢劫皇宫,便以“入宫参观”为借口在皇宫中进行抢夺。而联军中的下级官兵没有资格“入内参观”,但也有胆大者在夜晚进入皇宫盗窃。瓦德西抵达北京后居住于慈禧原居的仪鸾殿,瓦德西住后不久这里便被焚烧,据说是因为殿中藏有诸多珍宝,偷盗过后纵火以消灭痕迹。皇宫中可以移动的物件都被抢走,只剩下难以运输的东西。颐和园中藏有历代宝物,被联军占领后用骆驼将其中珍宝运往天津,几个月都运不完。清王朝位于直隶易州的西陵也遭到洗劫,尊藏的陈设被联军以瞻仰保护之名掠走。许多寺庙也遭到了联军的破坏,司马庙中的贵重物品被毁坏,佛像等塑像被打成碎块。法、德两国都想争夺用于钦天监的天球、四分仪、六分仪等制作于康熙年间的古铜仪器,最后在瓦德西的插手下决定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于德国,一部分归于法国。翰林院藏有的《永乐大典》也在八国联军的抢掠下被毁坏、流散,据统计遗失的珍贵书籍约四万六千余本。联军抢掠所得的物品,除了运送回国外,还有的被带到北京天坛、前门大街一带进行拍卖。当时记载联军贩卖其抢掠所得“虽日日拍卖,毫不见少”,可见其抢掠数量庞大。

影响

编辑

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是帝国主义侵华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争,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烧杀淫掠,并迫使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在镇压义和团运动时,对中国普通民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暴行,以及对其侵占地区的古迹庙宇和文物典籍、古玩字画、珍奇异宝等进行了的抢劫、焚毁,给中华民族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八国联军.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3-12-20].

[2]十五大报告名词解释(一)[J]. 党的建设, 1997, (11): 39-41.

[3]白寿彝等. 中国通史 第十一卷 近代史前编1840~1919[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64-267.

[4]岑大利.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J]. 刊授党校, 1998, (07): 22-23.

[5]白寿彝等. 中国通史 第十一卷 近代史前编1840~1919[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67-269.

[6]晓荣. “八国联军”侵华史回眸[J]. 中国军转民, 2022, (05): 70-74.

[7]八国联军侵华大事记[N]. 八国联军侵华大事记[N]. 光明日报, 2000-09-22

[8]郑林, 白纯. 八国联军在华殖民统治机构考略[J]. 军事历史研究, 2010, (03): 78-82.

[9]世博. 八国联军暴行简辑[J]. 历史教学, 1980, (11): 9-11.

[10]民族意识觉醒——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新华网. [2024-01-05].

[11]白寿彝等. 中国通史 第十一卷 近代史前编1840~1919[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59-263.

[12]胡常海.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的教学过程[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 (27): 66-67.

[13]苏位智. 八国联军统帅及各国司令官史实补正[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22(1): 23-28+121.

[14][韩]金泽璟.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期安民公所的设立[J]. 明清论丛, 2014, (01): 210-223.

[15]李诚. 八国联军分区占领与北京城市管理的变革[J]. 北京史学, 2019, (01): 132-149.

[16]缘督庐日记[M]. 2002-10-01: 第五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

[17]金满楼. 1900:八国联军在北京[J]. 同舟共进, 2014, (02): 56-61.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globalbaike.com/16836/

Like (18)
词条目录
  1. 历史背景
  2. 军事行动
  3. 兵力组成
  4. 殖民统治机构
  5. 天津都统衙门
  6. 北京各国公所与管理北京委员会
  7. 保定权理保阳司
  8. 联军暴行
  9. 焚烧屠杀
  10. 强奸
  11. 抢掠破坏
  12. 影响
  1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