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鱼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燕鱼(拉丁学名:Plataxteira),别名蝙蝠鱼,是燕鱼属的一种鱼类。燕鱼肉质鲜美,可作为食材使用,燕鱼体重约为500克左右即可上市,由于其产量不大,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幼鱼由于体型特别,其背鳍挺拔似帆,臀鳍宽大,也可作为观赏鱼。 燕鱼体长一般为10~30厘米,最大可达50厘米。体长为体高0.9~1.1倍,为头长2.8~3.2倍。体宽要大于体长。八月龄个体体重约500g,有...

燕鱼(拉丁学名:Platax teira),别名蝙蝠鱼,是燕鱼属的一种鱼类。燕鱼肉质鲜美,可作为食材使用,燕鱼体重约为500克左右即可上市,由于其产量不大,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幼鱼由于体型特别,其背鳍挺拔似帆,臀鳍宽大,也可作为观赏鱼

形态特征

编辑

燕鱼体长一般为10~30厘米,最大可达50厘米。体长为体高0.9~1.1倍,为头长2.8~3.2倍。体宽要大于体长。八月龄个体体重约500g,有个体体重可达3380g。

燕鱼身体极侧扁,呈菱形,其侧线为弧形。头部背面、眼至吻部间稍凹,眼后至背部间突出。眼间隔宽小于眼径。吻短而圆钝。其鼻孔小,每侧2个,相距较远,前鼻孔为圆形,位于吻部1/2处,后鼻孔狭长,位于眼前方。口小,上下颌约等长,上下颌齿侧扁,具3个等长的齿尖,排列呈宽带状。鳃孔狭长,具有假鳃。

燕鱼身体被小栉鳞,头背部、眼间隔及吻前部无鳞,头侧、背鳍、臀鳍及尾鳍被细小鳞。

燕鱼背鳍具5鳍棘,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后下方,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第一鳍棘最短,向后依次渐长。背鳍及臀鳍前部鳍条都很长,形似镰状,压倒时能超过尾鳍之后。其臀鳍具3鳍棘,臀鳍与背鳍形状相同,大约始于背鳍第九鳍条下方。胸鳍短圆,位于鳃孔后方。腹鳍很长,起点稍前于胸鳍基下方,向后延长超过了臀鳍起点。尾鳍略呈双凹形。

燕鱼身体呈黑褐色,黑白条纹相间,一条黑条纹穿过眼睛,一条黑条纹穿过鳃盖后部,身体后部为黑色。体侧含眼带共具三条黑色宽横带。背鳍、臀鳍及腹鳍为黑色。胸鳍基为暗褐色,鳍条为黄褐色。尾鳍基为黑色,鳍条为黄褐色,后缘为黑褐色。

燕鱼

燕鱼的头

燕鱼

燕鱼的身体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燕鱼分布于在印度-太平洋地区,西起红海、非洲东部,北至日本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在红海,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日本、泰国越南和等国家与地区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部和南海海域。

栖息环境

燕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栖息于有遮蔽的海湾潟湖和向海的礁石,以及深海暗礁和沉船周围的地区。一般栖息在水深3~70米的海区内。

生活习性

编辑

觅食行为

燕鱼是杂食性偏肉食鱼类,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其会捕食脊椎动物,包括珊瑚和海葵。在燕鱼幼鱼阶段有同类相食的行为。

集群行为

燕鱼成鱼会集群栖息于沿海中层水域,常在海面漂浮物下活动,与松绸(Lobotes surinamensis)混栖。燕鱼成鱼常成群游动,偶尔也会成对一起活动。燕鱼的群体较小,每群有10余尾。燕鱼通常会在潮湿季节之后形成较大的鱼群。

燕鱼幼鱼比较孤僻,单独在浅海域中活动,其会漂在水面的漂浮物之下躲藏,随着流木飘游。

防御行为

燕鱼幼鱼拥有伪装色,其体色为枯黄褐色,能拟态成枯叶。当燕鱼幼鱼遇到危险时,其会漂浮在水面上不动,目的是为了装死。

生长发育

编辑

燕鱼的受精卵为浮性卵,呈圆球形,呈黄色透明。其受精卵会在水温25.7~26.3℃进行孵化,其孵化完成时间约为27小时。

燕鱼的胚胎发育会经历包括孵化出膜在内的7个阶段,共27个时期。其中包括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燕鱼的初孵仔鱼全长约0.275厘米,卵黄囊体积略大于其他鱼类,有利于其对内源性营养的吸收,促进早期器官发育。在仔鱼期,其游泳能力增强,具有趋光性。在17日龄时进入稚鱼期,其胸鳍、尾鳍、背鳍和臀鳍伸长,身体变得狭窄,胸部开始出现白点。

燕鱼在孵化出膜前已完成了部分器官的分化,于25日龄时进入幼鱼期。此阶段燕鱼的鳍棘和鳍条都发育完成,其典型特征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各有3条黑色条带。幼鱼受到外界刺激时,体色会瞬间变为黑色,形态与成鱼无异。幼鱼体侧有2~3条黑色横带,幼鱼的背鳍和臀鳍软条会延长呈镰刀状,但会随着成长而缩短。

人工养殖

编辑

养殖技术

燕鱼幼鱼易饲养,其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中等的照明亮度即可。由于燕鱼是海水鱼,可在鱼缸内加入一定量的海水。燕鱼可在水温25~26℃中饲养,不适合放入珊瑚缸。因其会捕食无脊椎动物,包括珊瑚和海葵,所以其不能和无脊椎动物混养。燕鱼在家庭饲养环境中,很难繁殖。

燕鱼在人工饲养时可喂人工干料。燕鱼的食物包括各种动物性饵料,如虾、扇贝等以及植物性饵料,每天饲喂3次即可。燕鱼仔期鱼可以轮虫(rotifer)为开口饵料,然后逐渐以桡足类(Copepods)、枝角类幼体(Cladocera)为食,最后可投喂人工粉状饲料。

燕鱼性格温和,不会攻击其他鱼类,但因其体型原因,需要保证足够开阔的活动空间。并且应使其远离其他种类的鱼,以免其他鱼类被燕鱼鱼鳍划伤。

燕鱼幼鱼具有防御行为,在被转移到新的鱼池环境中,常会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这是正常现象,养殖者无需过多关注。

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发展,燕鱼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国成功实现人工养殖,成为深海网箱养殖最具发展潜力的鱼类之一。

病害预治

燕鱼作为海水鱼会患上白点病和烂鳍烂皮肤病等常见观赏鱼疾病。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是热带鱼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因水质老化、肌脏、过分浓绿而导致鱼类抵抗力下降引起,常处于低温状态也易得病。其传染迅速,被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寄生后鱼体渐瘦、充血、呆浮,食欲降低或停食。鱼体表面及鳍部分布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白点。可通过升高水温,浸泡盐水来治疗。

烂鳍烂皮肤病是由于海水观赏鱼彼此间争抢地盘,互相打斗,或者对新水不适应,导致鳍条皮肤受伤,引起细菌交互感染的一种疾病。其症状表现为病鱼各鳍残缺不全,体表鳞片脱落,皮肤腐烂并有浅表性溃疡。可用在水中放入头孢浸泡鱼体进行治疗。

种群现状

编辑

燕鱼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多,在其分布范围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2018年,燕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物种(LC)。

主要价值

编辑

燕鱼是围网、刺网兼捕性鱼类。由于其产量不大,其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燕鱼体重约为500克左右即可上市,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可作为食材使用,有较高营养价值。

燕鱼幼鱼由于体型特别,其背鳍挺拔似帆,臀鳍宽大,常作为观赏鱼,具有观赏价值。

物种对比

编辑

中文名

燕鱼

圆眼燕鱼

拉丁学名

Platax teira

Platax orbicularis

形态特征

身体呈黑褐色,体侧具有3条黑色横宽带。幼鱼的背鳍和臀鳍软条呈镰刀状。能拟态成枯叶。

身体呈灰褐色,体侧与有2~3条暗横带,横带中混杂小黑点。幼鱼体侧带有灰色斑点,能拟态成枯叶。

分布栖息

印度-太平洋地区栖息于有遮蔽的海湾、澙湖和向海的礁石。分布在水深3~70米的海区内。

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域。栖息于沿岸浅海或珊瑚礁海区,分布水深10~25米的海区内。

白鲳科(Ephippidae)

白鲳科(Ephippidae)

燕鱼属(Platax

燕鱼属(Platax

燕鱼

圆眼燕鱼

学名研究

编辑

燕鱼的拉丁学名为Platax teira,而圆眼燕鱼的拉丁学名为Platax orbicularis。在研究的过程中,Platax orbicularis曾被误用为燕鱼的学名。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燕鱼.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2-12-17].

[2]Longfin Batfish.iucn. [2023-11-22].

[3]赵盛龙,徐汉祥,钟俊生,陈健主编. 浙江海洋鱼类志 下.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5: 841.

[4]曾辰. 尖翅燕鱼发育生物学研究D.中国知网. [2022-12-17].

[5]Bilecenoglu M, Kaya M. A new alien fish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Platax teira (Forsskål, 1775)(Osteichthyes: Ephippidae)[J]. Aquatic Invasions, 2006, 1(2): 80-83. [2022-12-18].

[6]王者刚主编. 珍稀鱼类图鉴.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0.

[7]《中国商品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商品大辞典 水产品分册.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8.07: 95.

[8]王大龙主编. 实用养鱼百科.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7: 270.

[9]陈大刚,张美昭编著. 中国海洋鱼类中.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5.12: 1338.

[10]Platax orbiculari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2-12-18].

[11]燕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2022-12-17].

[12]张斌著. 世界观赏鱼.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02: 204.

[13]Ketabi R, Jamili S.. Platax teira (Forsskål, 1775)J. 2016.谷歌学术. [2022-12-18].

[14](英)阿尔德顿著. 海水观赏鱼鉴赏养殖手册.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2.01: 70.

[15]徐先玲,李相状主编. 宠物赏玩指南 鱼鸟篇.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09: 131.

[16]刘明鉴,郭华阳,高杰,朱克诚,刘宝锁,郭梁,张楠,杨静文,刘波,张殿昌. 尖翅燕鱼早期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观察[J]. 南方水产科学, 2022,18(04): 103-111. [2022-12-18].

[17]骆宏,许金梁编著. 热带鱼饲养与观赏图鉴.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7: 162.

[18]王占海,沈怡萱编著. 热带鱼的饲养与观赏 第2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0: 185.

[19]燕鱼学名. fishbase, 2022-12-17[2022-12-1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7617/

(13)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分布栖息
  3. 分布范围
  4. 栖息环境
  5. 生活习性
  6. 觅食行为
  7. 集群行为
  8. 防御行为
  9. 生长发育
  10. 人工养殖
  11. 养殖技术
  12. 病害预治
  13. 种群现状
  14. 主要价值
  15. 物种对比
  16. 学名研究
  17.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