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什凯克(柯尔克孜语:Бишкек、بىشكەك,英文:Bishkek),是吉尔吉斯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时也是楚河州的首府,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区境周边被楚河州阿拉穆登区环绕。截至2022年末,比什凯克面积169.6平方千米,下辖4个区,总人口为1137882人。
名称
编辑吉语“比什凯克”意为“搅拌马奶酒的棒子”,原是个牧民集市。1878年建市,1926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定都比什凯克,并以红军统帅伏龙芝之名改名“伏龙芝”。1991年宣布独立,恢复比什凯克本名。
另一种说法为一名巴特尔人的妻子丢失了一把用来搅拌马奶酒的桨,在寻找过程中,她突然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叫比什凯克。比什凯克长大后成为一位贵族,死后被埋葬在阿拉穆顿河畔附近的一个土堆上。那里竖立着一座墓碑,17世纪和18世纪的旅行者曾见过并描述过这座建筑。
历史沿革
编辑早期历史(前5000年-4世纪)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境内已有居民居住,在阿拉梅丁水力发电站发现的石器证明原始人的存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境内的部落迈入青铜时代,从事畜牧、农业、陶器和冶金工艺。此后在公元前700年~公元前300年,吉尔吉斯斯坦领土上形成了塞人部落联盟萨卡部落(Saka tribe),在公元前300年形成乌孙部落(Usun tribe)。乌孙人部落联盟发展到建立国家阶段,由于匈奴的经常侵袭以及本部落联盟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内战导致乌孙部落联盟于前1世纪中期解体。
公元前201年,中国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首次提到“鬲昆”(为秦北方小国名,后为匈奴所灭),在该时期,今比什凯克即为鬲昆辖地。
中世纪时期(4世纪-19世纪中期)
4世纪至5世纪,丝绸之路兴起,比什凯克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索尔托部落(Solto),由于处于线路的交叉处,境内出现了驿站,可能是由粟特人建立,并发展成为手工艺品、工匠和商人的密集地区。在比什凯克境内,曾发现了3座城市的遗迹,这3座城市均与丝绸之路有关。
6~8世纪出现早期封建制度的突厥汗国,称作“黠戛斯汗国”,境内为其辖地。8~10世纪丘尔格希人和卡尔卢克人执掌政权。907年,契丹建立中国辽朝,取代了黠戛斯在蒙古高原的统治地位。931年辖戛斯正式沦为辽朝的属国,区境属辽朝“辖戛斯国王府”管辖地。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中叶吉尔吉斯的主要部分由卡拉汗尼王朝统治,1128年~1211年,曾作为哈喇契丹王国的首都。13世纪被蒙古鞑靼人征服,“黠戛斯汗国”随之灭亡,有学者研究推测该地区是1346年至1353年期间导致欧亚大陆60%的人口死亡的黑死病的起源地。15世纪下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建立了“吉尔吉斯汗国”,区境为其辖地。
16世纪初,天山吉尔吉斯诸部属蒙古察合台后裔所建立的蒙兀儿斯坦管辖。吉尔吉斯人常卷入蒙兀儿斯坦各派势力的冲突之中。1511年,楚河上游、塔拉斯河、纳伦河、伊塞克湖周围和伊犁河上游的吉尔吉斯诸部归属于赛义德。1514年,定都叶尔羌城,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区境为其辖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叶尼塞河流域大部分吉尔吉斯人迁徙到中亚天山地区,与此前已到这里的吉尔吉斯人汇合,逐渐形成了吉尔吉斯民族。此后该地属准噶尔所属。
1757年,清朝平定长期割据中国西北的准噶尔政权。1759年后,区境为中国清朝领土。19世纪,浩罕汗国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占领了比什凯克地区,并于1825年在此修建了皮什佩克要塞。
沙俄时期(19世纪中期-1917年)
1860年~1884年,沙俄与中国清朝政府先后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等条约,占领了包括比什凯克在内的吉尔吉斯坦地区。1862年9月,索尔托部落的最高领袖拜提克·卡纳耶夫(Baitik Kanayev)率领民众发动了起义,并派遣信使前往凡尔尼市(Verny City)寻求俄罗斯帮助。10月13日,一支由1400人组成的俄军分遣队开始对堡垒进行全面围攻。同年10月24日,堡垒居民投降。次年,吉尔吉斯斯坦并入俄罗斯,在比什凯克要塞遗址附近,开始出现许多城市和农业定居点。
1868年,有居民开始在公路线上定居,建立了定居点皮什佩克(Pishpek),塔什干公路成为比什凯克的第一条街道。俄罗斯农民沿着小路为建设农场,乌兹别克人也加入了第一批定居者的行列。到1876年,该地区共有58个家庭182人,分为9个俄罗斯家庭、48个乌兹别克家庭和1个鞑靼家庭。1878年4月29日,皮什佩克正式设立地区行政机构,该地成为一个城镇。同年8月31日,塞米雷奇地区军事总督批准了“新建皮什佩克市”的项目选址计划,规划建设完成的城市街道呈棋盘状。
1900年,塞米雷奇山口的骆驼商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皮什佩克已建成40条街道。19世纪下半叶,皮什佩克出现了第一批手工业企业。1883年,建成制革厂,1885年建成奶酪厂。自1895年以来,该市由皮什佩克资产阶级负责公共自治,建设了吉尔吉斯坦第一批文化和教育机构、学校和医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解放运动在中亚兴起。1916年,皮什佩克地区在内的地区爆发了反抗沙皇当局的民族起义,后遭镇压失败。
苏联时期(1917年-1991年)
1917年2月沙皇尼古拉一世退位后,3月31日士兵、军官和工人代表组成的皮什佩克苏维埃成立。12月,哥萨克武装攻入皮什佩克并占领了其西部。至12月28日,哥萨克武装叛乱被平定。
1924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合作社“互助(Interghelpo)”来到这里建立了城镇,该合作社在城市西南郊创建了一个“工人小镇”。工人城镇的布局为放射状环形结构,有24条放射状街道,形成一个小扇形街区系统。同年皮什佩克成为卡拉—吉尔吉斯自治州的首府,并与俄罗斯中部工业地区建立铁路连接。从1925年到1932年,前后共有1031人从东欧来到比什凯克,这些移民帮助吉尔吉斯建立了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基础,诞生了吉尔吉斯坦第一批工人阶级。1926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定都比什凯克,并以红军统帅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Mikhail Vasilievich Frenze)之名改名“伏龙芝(Frunze)”。这一时期,比什凯克地区根据苏联标准建造了大量住宅和公共建筑。
互助(Interghelpo)徽章
1936年12月,伏龙芝成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20世纪30年代,苏联将部分重工业转移到吉尔吉斯共和国,以躲避德国的攻击,改善了伏龙芝市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接收了大量高加索、克里米亚和伏尔加河流域被苏联当局强制迁移来的德意志人、车臣人、麦斯赫特土耳其人、卡尔梅克人、卡拉恰耶夫人和巴尔卡尔人。1970年,苏联中央城市发展科学研究所制定了伏龙芝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计划向南部和西南部方向发展城市。1970年至1980年间,伏龙芝市建造了许多苏联式建筑,包括国家历史博物馆等。
苏联时期伏龙芝市建立的赫鲁晓夫楼
独立至今(1917年至今)
1991年2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将伏龙芝市恢复历史名称“比什凯克”。自独立后,俄罗斯对比什凯克的影响力下降,比什凯克境内新建了大量吉尔吉斯传统建筑。1989年至1999年,由于其他地区的人口向首都迁移,比什凯克人口增长率增加到2.06%。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议会和总统选举期间,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和骚乱,要求总统辞职,示威者冲进了政府大楼和总统办公室,吉时任总统阿卡耶夫被迫逃离并宣布辞职,反对派领袖巴基耶夫成为代总统和总理,因示威者佩戴黄色手帕,很像郁金香花,因此被称为“郁金香革命”。
2010年4月6日开始,数千名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示威者在首都比什凯克市中心集会游行,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逐渐演变成骚乱,造成数百人伤亡。反对派扣押政府高官,占领部分政府机构以及国家电视台,并称最终目的是要总统下台,夺取国家政权。吉总统巴基耶夫下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实行宵禁。随后,总统巴基耶夫被推翻,临时政府接管国家政权, 并随后提出新宪法草案。
2011年~2022年期间,吉尔吉斯坦大量人口涌入比什凯克,新移民使俄罗斯人在该市的比例从56%减少到26%。1999年该市面积为127.3平方千米,2009年增至169.6平方千米。2020年10月4日,由于对第七届议会选举初步结果不满,吉尔吉斯斯坦多个落选政党10月5日在比什凯克市中心的阿拉套广场组织示威集会,要求取消选举结果,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导致大规模骚乱并造成人员伤亡。吉尔吉斯斯坦总理博罗诺夫和议长茹马别科夫于10月6日宣布辞职,9日比什凯克进入紧急状态。10月15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宣布辞职,总理扎帕罗夫代理总统职权。
自然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比什凯克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距哈萨克斯坦边境25千米,区境周边被楚河州阿拉穆登区(Аламидун району)环绕,中心点坐标为东经74°36'44'',北纬42°52'29'',距哈萨克斯坦边境25千米,区境长约150千米,宽约50千米,面积169.6平方千米。
比什凯克区位
气候
比什凯克位于中纬度大陆地区的最南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夏季干燥炎热,年平均温度约为10℃,平均气温1月份为-6℃,7月份为15℃~25℃,年降水量350~400毫米,最大降水量来自4月至5月,冬季有75~90天的时间被雪覆盖,年蒸发量1150~1200毫米,无霜期为16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600小时,年最大日照时间在7月,为322小时,最小为12月,为126小时。空气月平均相对湿度6、7月为44%,3月为74%,全年平均湿度为60%。年平均风速1.7米/秒。
地质
比什凯克位于天山山脉北部,古生代基底深度从北向南减小,境内第四纪沉积物由砾石、碎石和砂质物质组成,断层为北天山活动断层,其中南部以东西走向的伊塞克阿塔逆冲断层为界,东北部存在褶皱,以东50千米处存在多处背斜,该断层是阿拉套断层的走向延续,比什凯克附近分布有塞克阿塔、沙姆西通杜克、琼库尔恰克和北部断层等其他断层,其中琼库尔恰克断层位于比什凯克西南部,从西边沿着山脉前缘延伸,向东进入山脉,伊塞克阿塔断层沿着山脉延伸,沙姆西通杜克断层位于比什凯克东南部,形成了从城市可见的高山,伊塞克阿塔断层距离比什凯克最近,以南界定该市,将南部的天山山脉与北部的哈萨克台地分开。
比什凯克以南的阿拉阿查河谷
地形地貌
比什凯克位于阿拉套山脚下、楚河谷地中央,处在吉尔吉斯山脉北部边缘楚河平原,该山脉是天山山脉的延伸,四周群山环绕,海拔700~900米,平均海拔760米,草原向北延伸到邻国哈萨克斯坦,南部有几条较小山脉。最高点为最高点4875米的谢苗诺夫-田山斯基峰(Semyonov-Tian-Shansky peak)。
比什凯克地区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比什凯克境内河流属楚河流域,阿拉尔恰河(Ala-Archa)、阿拉梅金河(Alamüdün)和大楚伊运河(ChChK)流经城市,大楚伊运河横贯其北部。季节性积雪、冰川和永久积雪的融水是境内河流主要河流源头。
阿拉尔恰河
阿拉尔恰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阿拉图山脉的北坡,向北流经楚河谷,注入楚河,全长78千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平均流量每秒3.4立方米,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川和雪。比什凯克市区横跨阿拉尔恰河。
阿拉尔恰河
阿拉梅金河
阿拉梅金河是属于楚河的左支流,全长78千米,流域面积31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每秒6.3立方米,源头是吉尔吉斯斯坦阿拉图山脉北坡的一座冰川,从南向北流经比什凯克市。
阿拉梅金河
地下水
比什凯克境内南部由均匀的粗粒碎屑冲积扇鹅卵石、砾石和沙子组成,北部有许多低渗透性的淤泥和富含粘土的地层,中间有高渗透性的沙子和砾石,含水层集中在北部,境内有第四纪横向非均质粒间河冰/冲积多含水层系统,厚度超过350米,横向和垂直变化很大,主要由河流补给,城区下方的含水层分为上、中、下含水层,比什凯克含水层中优质地下水占主导地位,盐度为0.1~0.3克/升至0.4~1.0克/升,主要矿化类型为碳酸氢钙和镁,在地下水排放区附近也发现了氯化物和硫酸盐,城市西部地区地下水已被磷污染。
比什凯克地下水分布
水利
比什凯克境内主要水利工程有大楚伊运河灌溉工程,该运河1941年开始兴建,1953年建成,主要水库有托克托古尔水库(Toktogul reservoir)、塔什奥特库尔水库(Tash Otkul reservoir)、阿拉阿恰水库(Ala-Archa reservoir)等。
托克托古尔水库
托克托古尔水库建于1974年,位于天山中部山区,最大深度120米,总容量1950亿立方米,水库长度为65千米,宽12千米,水源来自纳伦河,流入量166立方米每秒,流量566立方米每秒,水库大坝高215米,沿坝长292.5米,混凝土总体积320万立方米,有4台水力机组运行,装机容量1200兆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44亿千瓦/小时。托克托古尔的水力发电机为吉尔吉斯斯坦约40%的电力提供动力。
托克托古尔水库
土壤
比什凯克境内土壤大多为典型山地灰钙土,且以黄壤土为主,土壤剖面表现为弱分异剖面,含有大量的碳酸盐,腐殖质层厚度为50~70厘米,腐殖质含量为1.8%~2.5%,有时可达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比什凯克耕地面积244公顷。由于人口大量增加,1993~2017年,比什凯克自然植被和裸地面积显著减少,不透水地表增加了6255.54公顷,自然植被和裸地分别减少了5686.11公顷和591.75公顷,水体增加了23.13公顷。
水资源
比什凯克水资源短缺严重,人口增长导致的用水量增加以及绿地和花园的灌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境内的饮用水、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和工业用水100%依赖含水层,由城内和城郊井田提供,地表水仅用于城市灌溉。比什凯克的饮用水由37个取水口供应,大多数抽水井由市政供水公司运营,该公司为家庭和工业用途提供水。
林草资源
比什凯克城市四周有1200平方千米的森林,人工林主要植被有天山槭、密叶杨 、法国梧桐 等,灌木林有锐刺山楂、腺齿蔷薇 、榆叶梅 、天山梣等,草地主要有草地早熟禾和兼有杂草等的人工草地3种不同生境类型。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比什凯克境内有28种花卉,主要有万寿菊、丹参、大丽花、天竺葵、瓜叶菊等。境内有25种郁金香,有吉尔吉斯共和国红皮书中列出11个物种,其中8个为特有物种,主要有格里克郁金香、迟花郁金香、吉尔吉斯郁金香等,这些郁金香面临的威胁包括过度放牧、牲畜践踏和休闲砍伐的威胁。境内曾发现小节眼子菜、紫萍、菹草等水生植物。境内葱属物种众多,曾发现未知的石蒜科种群,发现的特有植物物种有埃尔特景天(Sedum tetramerum)、囊果苔草(Carex physodes M. Bieb.)、田窃衣(Torilis arvensis)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1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