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释义
- 2 诞生背景
- ▪ 宗教背景
- ▪ 历史背景
- 3 历史沿革
- ▪ 前15-前10世纪:前吠陀时代
- ▪ 前10-前6世纪:后吠陀时代
- ▪ 前6-前2世纪:沙门思潮时代
- ▪ 前2-8世纪:史诗与往事书时代
- ▪ 8-11世纪:商羯罗改革
- ▪ 11-17世纪:虔信派改革运动
- ▪ 18-20世纪:近代印度教
- ▪ 20世纪初-至今:现代印度教
- 4 教徒分布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印度民间信仰、佛教和耆那教等因素,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观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总称。
名称释义
编辑“印度教”(Hinduism )一词,是近代西方人进入印度后对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一种称谓,后来“Hinduism”一词被各国学者接受,特指南亚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Hinduism”源于印度河的梵文名“Sindhu”,后演变成"Hindu”,意指居住于印度河两岸的民族,之后穆斯林征服者用“Hindus”来称呼那些不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
印度教徒喜欢用“达摩”来称呼自己的信仰,从不同角度又有不同的“达摩”叫法。第一个是“雅利安达摩”,意为“圣法”,印度教徒将自己的信仰视为一种必须履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法则。第二个是从印度教最古老、最富有杖威性的吠陀经典出发的“吠陀达摩”,凡是承认吠陀权威就属于印度教徒。第三个名称是从社会分工角度定义的“种姓达摩”,印度教社会有四个种姓,每个种姓都有自己应该遵守的法则。圣雄甘地曾说:“我是一个印度教徒。就是因为我信仰种姓达摩。”第四个名字是“永恒的达摩”,印度教徒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喜欢使用这个名字,在他们看来印度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的永恒的法则”。
诞生背景
编辑宗教背景
公元前3000-前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流行着对母神、生殖器和动植物的崇拜。公元前1500年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当地居民达罗毗荼人。在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活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雅利安人接受了达罗毗荼人和农业相关的神明,并且其崇拜的神明也逐渐转变为和农业相关的神,例如象征庄稼增产,牲畜繁盛的的大地之母——萨克蒂女神,战神因陀罗演化为“雷雨之神”或“丰收之神”。没有偶像崇拜习俗的雅利安人也学会制作神像和修建祈祷场所。
历史背景
历史上,印度数次遭遇外来势力的入侵,公元前 1500 年前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中世纪后,伊斯兰教统治者进入印度,先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近现代以后,西方势力通过海路侵入印度。这些外来入侵者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对印度教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另外,印度本身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信仰印度教的同时,又保持着本民族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所以印度教又融汇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从而构成了印度教在信仰和实践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相互矛盾性。
历史沿革
编辑前15-前10世纪:前吠陀时代
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在印度河流域居住的达罗毗荼人盛行对母神、生殖器和动植物的崇拜。公元前1500年,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并征服了达罗毗荼人,两者的宗教相互融合形成了婆罗门教,其产生标志是经典《梨俱吠陀》的出现。《梨俱吠陀》的编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跨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之间,是雅利安圣贤集体传作的产物,最初只是口头传诵,后来才用吠陀梵文编写成书。印度历史学家把《梨俱吠陀》产生和形成的时代,称为“前吠陀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如下:
多神崇拜:出于畏惧和无知,人们把多种自然现象人格化,神圣化而加以崇拜。据《梨俱吠陀》记载:当时把各种神分为天、空、地三界。在天界有宇宙之王伐楼那,天神特尤斯,太阳神苏里耶,黎明女神乌莎斯;在空界有雷电之神因陀罗,暴风之神楼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阉尼耶,水神阿帕斯等;在地界有火神阿耆尼,河神萨萨拉斯瓦蒂,酒神苏摩等。
祭祀仪式: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就重视祭祀,进入印度后神灵增多,祭祀之风更加盛行。在这个过程中,祭司的地位不断上升,且可以通过祭祀获利,于是更加推行祭祀。
种姓萌芽:在梨俱吠陀后期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瓦尔那”。身处首位的“婆罗门瓦尔那”,为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借助神话传说把种姓制度化和神圣化。《梨俱吠陀》“原人歌”载:“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长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前10-前6世纪:后吠陀时代
公元前1000年,一些雅利安人迁移到恒河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教思想与文化也逐渐繁荣。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期间,又有许多吠陀经典陆续问世,印度史学家把《梨俱吠陀》之后各种吠陀经典产生的时代称为“后吠陀时代”。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奉行“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
吠陀天启:把《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吠陀本集,以及后来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统称为《吠陀》,作为最高经典,视为“神的启示”,必须绝对祟信。
祭祀万能:后吠陀时代,婆罗门祭司为了自身利益,就在编写的各种经典中夸大祭祀的作用,如《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和梵书中都增添了祭祀仪式的种类和内容。在他们看来,祭祀是万能的,通过祭祀活动可以感动上天的神灵,被感动的神灵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切心愿和祈求。
婆罗门至上:即婆罗门祭司阶级在宗教和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婆罗门祭司不仅主管祭祀活动,负责编纂各种圣诗和颂歌,而且承担着传授吠陀经文和祭祀知识的职责。因此,他们不断夸大祭祀的重要性,让祭祀之风盛行,也让自己成为宗教的主宰者,俨然是“人间之神”。“婆罗门教”之称也源于此。
前6-前2世纪:沙门思潮时代
公元前6世纪以后,由于婆罗门祭司的种种特权引起社会其他阶层不满,他们所提倡的大量宰杀牲畜的献祭活动也给农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所以在印度兴起了各种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和大雄·符驮摩那创立的耆那教是当时“沙门”思潮的主要代表,他们都主张众生平等,对普通的婆罗门教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公元前4世纪末,孔雀王朝(公元前322-前185年)的国王阿育王大力推广佛教,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在佛教、耆那教的冲击下,婆罗门教被迫走上改革之路,在以后长时期的变革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教规,改造或抛弃自己不合理的东西,开始了向新婆罗门教的转化。
前2-8世纪:史诗与往事书时代
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者多信奉婆罗门教,故婆罗门教得以复兴,婆罗门教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约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6世纪,两大诗史《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薄伽梵歌》《摩奴法典》《往世书》以及六派哲学的各派经典陆续产生,因此,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两大史诗和往世书时代”,在这个时期婆罗门教也完成了向新型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转化。特点如下:
三大主神:原来婆罗门教的诸多神灵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三位—体的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崇拜。
化身说:婆罗门教通过大神化身的方式把佛教和民间崇拜对象都吸纳到印度教中。如《罗摩衍那》的罗摩以及《薄伽梵歌》的黑天都是毗湿奴大神下凡的化身,他们降临人间,降妖除魔,为民消灾。大神化身对吸引佛教徒和各地民众皈依印度教起到重要作用,充分彰显出印度教的博大包容性。
两大教派:婆罗门教之前是没有教派之分的,到了新婆罗门教时期,则形成了两大教派:一个是毗湿奴教派,一个是湿婆教派。
三种瑜伽:在《薄伽梵歌》中明确提出人为了实现解脱,必须修习三种瑜伽:智瑜伽、业瑜伽和信瑜伽。这三种瑜伽的广泛流行,使婆罗门教从一个“祭祀万能”的宗教转变为一个鼓励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和无私奉献而实现解脱的宗教。
“达摩”:是梵文“dharma”的音译,意为“法”;在阿育王时期又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到了《摩奴法典》时期,“达摩”既具有道德的意义,也包含法律的内涵。《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有不同的达摩。
8-11世纪:商羯罗改革
8世纪,鸠摩哩罗·跋陀和商羯罗对印度教进行了改革。鸠摩哩罗重新解释了《弥曼蹉经》,确立了吠陀在印度教中的绝对地位,恢复了吠陀的某些固有祭祀仪礼。商羯罗通过结合自己对《奥义书》和《薄伽梵歌》的见解,提出了吠檀多不二论。并且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义,对婆罗门教的某些思想作了新的解释,站在《奥义书》一元论的立场上改革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同时改革婆罗门教的实践行事。还在印度各地建立印度教寺庙,组织印度教修行团。这些措施推动了印度教的发展,加之印度教本身的包容性,使得印度教迅速发展,取代之前在印度盛行的佛教,成为印度最大的宗教派别。
11-17世纪:虔信派改革运动
7世纪时,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统治者不断入侵印度;12世纪,阿富汗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印度建立伊斯兰教的德里素丹政权;公元1526年,蒙古的伊斯兰教统治者打败了德里素丹,建立“莫卧儿王朝”。在伊斯兰教的冲击下,尤其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影响下,从11世纪至17世纪,印度教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蔓延全国的改革运动,称之为“虔信派改革运动”。其特点如下:
一神崇拜:三大主神逐渐被淡化,黑天、罗摩和林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且每个教派只崇拜一个主神。
虔信:主张通过对神灵的无限虔诚和信爱来获得解脱,反对印度教繁琐的祭祀仪式。
大众文学:“虔信派”各个改革派别都用各种地方语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创造了大量诗歌和宗教作品,向广大群众宣传虔信思想,从而取代了过去婆罗门祭司垄断的梵语和梵文经典。
婆罗门权威丧失:“虔信派”主张人对神的无限忠诚,强调人与神间的直接关系,因此婆罗门祭司就被排除在人与神交流之外,其在精神上的权威性大大降低。而改革派的领袖和古鲁们,用通俗语言宣传有利于民众的改革思想,受到广大信徒的尊重和崇敬。
人人平等:伊斯兰教苏菲派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和友爱,在其影响下,虔信派反对种姓分立和歧视,主张在神面前不分种姓,人人平等。尽管虔信派改革运动并没有彻底打碎种姓制,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改革和宣传,也在广大群众中培育出一种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而且在许多改革派别内部,种姓制度已名存实亡。
18-20世纪:近代印度教
18世纪初,莫卧儿王朝日趋瓦解,英国侵入印度。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基督教也传入印度,面对基督教的挑战,印度教中的一些先进思想家从19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以宗教改革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运动又称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它批判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破除了愚昧的陋习,提高了妇女的权利;打破了种姓歧视,改善了低级种姓和贱民的地位;开办大量新型学校,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等。所以,它在改革印度落后愚昧状态、促进社会平等与进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初-至今:现代印度教
20世纪初,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许多民族主义领袖把印度教与爱国运动结合起来。比如提拉克把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作为动员激励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思想武器;奥罗宾多·高士把印度教的精神注入民族主义的理论中,提出了“精神民族主义”的学说;圣雄甘地提出了“神就是真理”“坚持真理”的学说,开展了多次坚持真理运动,又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印度在1947年获得民族独立。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挑拨离间政策,印度教与穆斯林两大教派的斗争日趋激化,并且最终导致了印巴分治。独立后,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印度政府,坚持世俗主义的治国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教派团结、民族统一的宗教政策。在尼赫鲁执政期间(1947-1964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教派斗争基本处于平静状态;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各种教派主义又重新抬头,教派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逐步增加。
教徒分布
编辑印度教拥有约10亿信徒,据2000年《国际传教研究》,世界上的基督教徒为20亿,伊斯兰教徒为12亿,佛教徒为3.6亿。仅从信众人口上看,印度教可谓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绝大多数印度教徒生活在印度,根据印度政府2001年的人口普查,印度总人口为10.28亿,其中印度教徒为8.27亿,占总人口的80.46%。几乎遍布印度的各个邦,最多的是北方邦,高达9000万以上;其次是比哈尔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均在5000万以上;教徒人口超过3000万的邦有七个,如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泰米尔纳杜邦和西孟加拉邦。
除印度外,信仰印度教的主要还有南亚诸国,如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不丹等。在尼泊尔,印度教被定为国教,全国约80%的人口为印度教徒,有1800多万。在斯里兰卡,约16%的居民信仰印度教,有300多万。在孟加拉国,约1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有1500多万。在不丹,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25%,有30多万。
印度教与民族
编辑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印度教的教徒也是由不同的种族、民族和语族组成的。在印度大小100多个民族中,大多数民族皆信奉印度教,其中较大的民族有13个:印度斯坦族、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卡纳塔克族、古吉拉特族、拉贾斯坦族、乌尔都族、奥利雅族、马拉雅兰族、比哈尔族和阿萨姆族。在这些民族中,除乌尔都族信仰伊斯兰教外,其他都崇信印度教。正是由于印度教在印度的广泛共性,信仰同一宗教的民族意识被弱化,从而被印度一些政治家利用,试图以印度教将印度人统一为一个民族。
主要人物
编辑释迦牟尼:本名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族人,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在29岁离家云游寻求解脱时,对“沙门思潮”产生兴趣,于35岁顿悟创立佛教,之后便在印度北、中部传教。释迦牟尼提出了“八正道”修行之法,主张通过修行来克服无明,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这八种方法包括正见(佛教的正确智慧)、正思维(正确的思索)、正语(正确的言论)、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当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念法。指铭记佛教真理)、正定(正确的禅定)。
释迦牟尼
大雄·符驮摩:耆那教的创始人,与释迦牟尼是同时代的人物,两人创立的教派都反对婆罗门的一些思想,追求众生平等。其创立的耆那教主张通过长期的苦行和严格地遵守戒律来净化灵魂。提出的戒律有五条: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和戒私财。
大雄·符驮摩
商羯罗(约公元788-820年):8世纪南印度出现的伟大的宗教改革家,商羯罗遍游印度各地,进行传教和宗教改革活动。他在继承古代奥义书一元论的基础上,融合大乘佛教思想,建立起吠檀多纯粹不二论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成为印度教正统派的理论基础。在传教过程中,他在印度东西南北四个角上建立了四大寺院作为印度教徒朝圣的中心。商羯罗还效仿佛教的僧伽组织,首次在印度教中建立了“十名社团”,结束了印度教没有宗教组织的历史。
商羯罗
虔信派改革运动的领袖:11世纪,南印度的著名哲学家罗摩奴阇将虔信理论系统化,并把它传到北印度;14世纪,宗教改革家罗摩难陀继承罗摩奴阇的学说,以贝拿勒那为中心向北印度各地广泛宣传,使虔信派运动在北印度迅速发展起来。从14到17世纪,印度各地著名的虔信派领袖有摩陀婆、伐拉巴、伽比尔、查伊塔尼亚、达度、杜尔希达斯等,他们用各种地方语言翻译了大量梵文古典著作,写出了众多的通俗诗歌和祈祷文式的故事集,致使虔信派的思想在下层群众中广为流传。
那纳克(公元1469-1539年):是虔信派著名领袖伽比尔的弟子,在继承虔信派思想基础上吸收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新的改革派别。那纳克主张一神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是神的表现,人在神面前是平等的,种姓对立和歧视妇女都是违背神的意志,一个人只要使自己的灵魂与神相结合就可以获得最后的解脱。他既反对印度教的偶像祟拜和祭祀制度,也反对苦行主义和消极遁世观。那纳克的改革思想在旁遮普地区广为传播,他的信徒很多,他们自称“锡克”,意思是“那纳克的门徒”,所以此派被称为“锡克教”。
那纳克
提拉克:著名的印度民族主义激进派领袖,他把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作为动员人民,激励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者的重要思想武器。为了鼓动民众投身于反英的斗争,他指出积极行动,为社会服务就是“为神服务”,就是“达到解脱的最可靠道路”。提拉克还在马哈施特拉地区发起庆祝象头神节的活动,每年一度,每次持续10天,内容包括宗教讲演,学术讨论,文娱活动,宗教游行等等。所有的印度教徒,不分种姓、阶层、性别都可以参加。提拉克把这个节日变成了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参加反英斗争的有效手段。
提拉克
奥罗宾多·高士:孟加拉反英斗争的领袖、著名现代印度哲学家,他把印度教的精神注入民族主义的理论中,提出了“精神民族主义”的学说。他大力宣传“民族主义不是单纯的政治纲领,而是一种来自神的宗教”,民族运动的兴起完全是神的作用,每个参加运动的人都是“神的工具”,个人为祖国解放而献身,就是“对神的最高奉献”“最崇高的虔信行动”,也是“最终的解脱之道”。
奥罗宾多·高士
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提出了“神就是真理”“坚持真理”的学说,并把这个学说作为他领导民族解放斗争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真理运动,又称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圣雄甘地
教义信仰
编辑在印度教的内部,不同教派、不同种姓在信仰、哲学和伦理上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相互矛盾,但是也有一些印度教徒公认的最基本的教义信仰,如承认吠陀的权威、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精神解脱、瑜伽修行等理论。
吠陀权威
吠陀经典是印度教最古老、最富有杖威性的根本经典,承认吠陀经典的权威性,是区分印度教与其他宗教的关键。印度教的各个教派以及正统哲学流派都承认吠陀权威,而佛教、耆那教否定吠陀经典的权威性,因而被指责为“沙门思潮”。《摩奴法典》曾明确规定,学习吠陀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必须履行的义务,而首陀罗由于等级低下是不允许学习吠陀的。出身高级种姓的人把学习吠陀看做是最大的荣誉和精神的再生。
梵我同一
“梵我同一”是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学说,这种学说起源于奥义书,大成于公元8世纪商羯罗所建立的吠檀多不二论。奥义书把宇宙的本质概括为“梵”,另一方面又把它描绘成极乐福境,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奥义书把人的本质概括为“我”,它位于人的肉体之中。“梵我同一”学说认为“我”只是“梵”在人世间的一种显现,“我”受到肉体各种欲望的束缚,一个人只要进行瑜伽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原于梵,达到永生极乐的境界。商羯罗继承和发展了“梵我同一”学说,并提出了上梵和下梵的观点。在商羯罗看来,世界万物是被主观化了的下梵,是不真实的,产生这种幻觉的原因就在于无明。因此,他主张一个人要获得解脱,就必须消除无明,变愚智为真智,证悟绝对的实在,即上梵。
业报轮回
“业报轮回”,与“梵我同一”“精神解脱"等理论相辅相成,构成了印度教的基本信仰。“业报轮回"认为肉体消亡后,灵魂可以在另一个肉体躯壳中复活或再生,生生死死不断循环构成“轮回”。人死后灵魂会在什么样的躯壳中再生完全取决于其生前的行为,又称为“业”。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引起“果报”,善业将有善报,恶业将有恶报,这就是所谓的“业报”。根据不同“果报”,奥义书提出了“三道四生”说。“三道"即“天道”(神)、“祖道”(人)、“兽道”(动物);“四生”指的是转生的不同形态“胎生、卵生、湿生、种生”。
精神解脱
印度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精神解脱,“梵我同一”“业报轮回"都是为精神解脱制造的理论根据。奥义书认为人之所以处于无限痛苦的生死轮回之中,是因为无明,即认识不到“梵我同一”的真理。修行的全部课程是为了亲证“梵我同一”,使“精神"不受任何束缚,而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它把解脱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有身解脱”,二为“无身解脱”。“无身解脱”就是死后的解脱,这种消极遁世的解脱思想,受到许多现代印度教思想家的批判。他们认为,人的最终命运不应脱离现实生活,而应当在活着的时候就能获得解脱。
瑜伽修持
“瑜伽”一词来自梵文“Yoga”,最初意思是“枷”或“驾”,后引申为“归一”“化一”之意。 “瑜伽”,就是印度教为实现解脱,达到“梵我化一”境界而采取的各种修行方法。按照《薄伽梵歌》的观点,主要有四种瑜伽,即智瑜伽(知识瑜伽)、业瑜伽(行为瑜伽)、信瑜伽(虔信瑜伽)、王瑜伽(心理修炼的瑜伽)。
修行
编辑印度教徒采取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四种瑜伽,不同瑜伽强调的重点和修炼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证悟梵我同一的境界或达到人神结合的最高理想。
智瑜伽(知识瑜伽):强调从认识来实现解脱。印度教各派吠檀多论者大都修行此瑜伽,他们认为人的无知和私欲使人无法看透世间本质。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学习宗教知识、增长智慧来克服无明、消除私欲,从而证悟“梵我同一”的真理,最终达到梵我合一、人神结合的最高境界。
业瑜伽(行为瑜伽):强调通过无私忘我的行为来实现解脱。《薄伽梵歌》即为提倡业瑜伽的典型,它赞扬无私,谴责自私,倡导一个人应当服从神的意志,不计个人得失,为众生利益而忘我无私地工作,最终超脱自我,达到与神结合的最高理想。
信瑜伽(虔信瑜伽):强调通过对神的虔诚崇拜来实现解脱。中世纪出现的各种印度教虔信派别大都修持这种瑜伽,他们认为一个普通信徒不需要高深的知识,也不必进行繁琐的仪式,只需要对神有坚定强烈的崇爱,就能实现与神的结合。他们崇拜神的偶像,每天供奉神像,朝拜神庙,进行简单的仪式,吟诵赞神诗歌,反复背诵神的名字等等,以此表达对神的虔诚。
王瑜伽(心理修炼的瑜伽):强调通过心理修炼实现解脱。这种方法被一些人认为是最稳妥、最直接、最迅速的解脱之道,超出前三种瑜伽,故称“王瑜伽”。修习王瑜伽的人认为心理活动会束缚灵魂,让灵魂无法向外显现,因此要抑制心理的一切活动。如禁欲——抛弃内心的欲望和性欲;忍耐——痛苦时不困扰,欢乐时不自得,超脱苦乐;坚定——不为名利所诱,面对困苦,意志更坚;自制——严格控制感觉和意识活动,保证内心清净,使之处于静思冥想状态。
六派哲学
编辑印度教哲学起源于古代奥义书,包括数论、瑜伽论、胜论、正理论、弥漫差论和吠檀多论。这六个流派,皆承认吠陀权威,并在吠陀经典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体系,故称之为“正统”哲学。
数论派
是印度教最古老的哲学流派。其哲学基础是“因中有果说”,它主张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转化而来,而非神创造的。从“因中有果”出发,提出了“二十五谛说”,把世界万物分为二十五种,它的根本原因是“自性”,由“三德”构成的,“三德”平衡时,“自性”就处于隐蔽状态,不会转化成其他事物;当“自性”与“神我”相结合时,“三德”平衡被破坏,使“自性”进入显现状态,从而生出万物。数论继承奥义书中的“业报轮回”说,认为在轮回中的人充满了痛苦,只有学习和体验二十五谛说,证悟到“神我”和“自性”的差异,使自己从“自性”组成的世界中摆脱出来,才能获得解脱,从而达到一种永恒欢乐的境界。
瑜伽论
瑜伽论与数论关系最为紧密,被称为“姊妹哲学”。它直接在“二十五缔”的基础上另加了一个主宰神“自在天”代替数论中的“神我”,增加了瑜伽论的有神论色彩。该派创始人波颠阁利著的《瑜伽经》认为:“瑜伽,就是对心的变化的抑制。”瑜伽的目的,就是通过消除欲望和长期的修习,来抑制心的作用或变化,以达到“三昧”状态,实现解脱。瑜伽论的重点,是阐述瑜伽修行的各种方法和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步骤,这些方法不仅对印度教的各个流派,而且对佛教、耆那教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瑜伽修行几乎成了印度诸宗教不可或缺的修持手段。
胜论
胜论,原意为“殊胜”“区别”和“差异”。创始人为迦那陀,其所著的《胜论经》是该派的主要经典。另一部重要经典是慧月的《胜宗十句义论》。胜论哲学是印度教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唯物论学说,它的“六句义说”和“原子论”都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论因素。还开创了印度哲学用“句义”或“范畴”解释世界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在深入考察各种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力图从中探索世界的本质、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
正理论
正理,原意为“正确的推理”,后引申为“逻辑研究”。该派创始人为乔达摩,主要经典是乔达摩的《正理经》。由于在本体论上,正理论,借助了胜论的哲学体系,所以人们常把这两者称为“姊妹学派”。正理论主要是论述认识论和逻辑推理的问题,在其“十六谛义”或者“十六范畴”中,前九个范畴讨论认识的对象和方法、推理的方式;后七个范畴讨论辩论的性质和方式等。正理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了“四量说”,在逻辑学方面提出了一种很科学的推理方式——“五支论法”,可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式”推理法相媲美。正理论的思想对印度教的其他学派以及佛教、耆那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弥漫差论
弥漫差,有“思索”“审议”“审查考究”等义。弥曼差论是对吠陀的祭祀方法进行各种“审查考究”。因为其和吠檀多论都是以研究吠陀经典为主的哲学派别,故两者被视为“姊妹关系”。只是弥曼差论是以研究吠陀本集和梵书中的祭祀仪式为主,故称之为“前弥曼差”或“祭祀弥曼差”。吠檀多论是以研究奥义书中有关宇宙起源和人生哲理为主,故被称为“后弥曼差”或“知识弥曼差”。由于弥曼差论过分强调祭祀的作用,所以在中世纪以后,该派的影响力逐渐减少,到了近现代,几乎销声匿迹。
吠檀多论
吠檀多,原义为“吠陀的终结”,指吠陀文献的最后部分——奥义书,“吠檀多论”是指以奥义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吠檀多论经商羯罗之后,跃居六派哲学之首,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同中国的儒学(孔孟之道)。它的创始人为跋达罗衍那,成型于5世纪的《梵经》是该派主要经典。吠檀多论以研究“梵”(宇宙本体)、“我”(个体灵魂)和现象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宗旨,由于对这三者关系的看法不同,吠檀多论内部又分裂吠檀多不一不异论、吠檀多不二论、吠檀多限制不二论、吠檀多二元论、吠檀多纯净不二论、吠檀多性力限制不二论等学派。
宗教经典
编辑吠陀经典:是印度教最古老、最具杖威性的根本经典,它们又被印度教徒称为“吠陀天启”,“天启”即“神的启示”。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四部,其中的《吠陀本集》又包含《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4部经典,这些典籍在内容上先后依属,具有联系。《梨俱吠陀》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是印度教最早的经典,全书共十卷,收集了1000多首赞颂神灵的诗歌;《娑摩吠陀》是一部颂神的歌曲集,它把《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神诗都配上了曲调,供教徒在祭祀仪式中吟唱;《耶柔吠陀》是讲如何举行祭祀的典籍;《阿闼婆吠陀》是一部巫术和咒语的汇编。《梵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至前700年间,现存的有15种,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讲仪轨——祭祀仪式的具体规定,二是讲释义——对赞歌、祭词、咒语的解释等。《森林书》是在《梵书》之后进一步阐述祭祀理论的典籍。《奥义书》大都产生于公元前700至前500年间,是专门阐述印度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哲学经典,其阐述的“梵我同一”“业报轮回”和“精神解脱”等学说是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并称印度的两大史诗,也被印度教徒视为最重要的宗教经典。《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分18篇,共10万余颂,每颂两行。成书日期大致为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包括孔雀帝国时期和笈多帝国时期。它以奴隶制王国纷争的时代为背景,讲述了婆罗多族的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的故事。此外,它还插入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联缀了大量的宗教、哲学、伦理著作和法典,阐述了印度教的宗教哲理、道德教诲和义务法规等等。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意译为“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分7篇,约2.4万颂。主要讲述了大神毗湿奴化身为十车王之子——罗摩,在流放过程中,其妻子悉多被劫,最后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救妻复国的故事。罗摩、悉多和神猴哈奴曼后来都成为印度教徒所普遍爱戴和崇拜的神灵,罗摩还被推崇为毗湿奴大神的八大化身之一,变成毗湿奴教广大罗摩派信徒尊崇的主神。
《薄伽梵歌》:原属于史诗《摩河婆罗多》的第六篇“毗湿摩籍”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化为印度教独立的经典,被现代印度人尊为“圣经”。《薄伽梵歌》主张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为社会作贡献是神圣的职责,它包含着复杂的印度古代正统派的哲学思想,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说教,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规范,也是宗教修行的典范。《薄伽梵歌》( 第 6 章) 专门论述瑜伽理论,讲述了一位瑜伽修行者修行的全部过程。
《往事书》:是印度教神话传说的汇集,现存有18部。不同往世书歌颂的大神不同,因此各个往世书也成为不同教派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例如,《湿婆往世书》主要是歌颂湿婆大神,因此是湿婆派的主要经典;《毗湿奴往世书》则是毗湿奴派的根本经典。《薄伽梵往世书》是近代流行最广的一部往世书,毗湿奴教派下属的薄伽梵派和黑天派的信徒把它奉为正典。
《摩拏法典》:亦称《摩奴法论》,是印度众多法典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印度教社会道德与法律的权威典籍。作者是印度教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摩奴。全书分12章,共2684颂,内容涉及到个人、家庭和国家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诸如礼仪、习俗、教育、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和外交等等。
神祇
编辑印度教认为万事万物都具有神性,千年来,印度教信仰的神明数量达3.33亿。这些神灵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六类:第一类为主要崇拜对象,如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等;其次为各种人格化的自然之神,如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雨神帕阉尼耶、水神阿帕斯、方位不同的四个太阳神苏里耶、莎维德丽、密多罗、特尤斯等等;第三类为人格化的动植物之神:如神猴哈奴曼、象头神伽尼萨、神牛难迪、蛇神那伽和摩纳 、大鹏金翅鸟伽鲁德、酒神苏摩等等;第四类是被神化的祖先、英雄和各种精灵,如人类始祖摩奴、主管祭祀之神祈祷主、毗湿奴大神的化身罗摩和克里希那、财神俱毗罗、主管地狱之主阎摩等;第五类是邪恶之神,如各种恶魔罗刹和罗刹女。最后一类是生殖崇拜,如男性生殖器——林伽,女性生殖器——约尼等。
三大主神及女神
神灵 | 配偶 | 化身 | 备注 |
创造神-梵天 (梵的化身) 梵天 | 智慧女神-萨拉斯瓦蒂 萨拉斯瓦蒂 | - | 印度教时期,民间对梵天的崇拜开始衰落,梵天原先作为创造之神的很多特质都被转移到毗湿奴和湿婆身上 |
维护神-毗湿奴 (前身是太阳神) 毗湿奴 | 吉祥天女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弥 拉克希米 | 10种化像:灵鱼马特斯亚-拯救了人类始祖摩奴;神龟库尔马-龟背弥卢山;野猪瓦拉哈-拯救大地女神普弥;人狮那罗辛哈-杀死魔王希兰亚卡西普;侏儒瓦摩纳-跨越天空地三界;持斧罗摩-维护婆罗门;罗摩-拯救妻子悉多;黑天克里希那-《摩诃婆罗多》中阿周那王子的御者和军师;佛陀-释迦摩尼;白马卡尔基 | - |
毁灭神-湿婆 (前身是风暴神) 湿婆 | 戴维(化身: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复仇女神-杜尔伽;死神-迦利) 杜尔伽 | 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三面相、超人相、舞王相、瑜伽相等化相,其中林伽相是最根本的象征,寓意着无限的能量 | 湿婆和帕尔瓦蒂育有两个孩子,象头神-伽内什;战神-塞建陀,四者在印度造像中常以家庭的方式出现 |
上述表格参考资料:
教派
编辑印度由于崇拜的主神、信奉的经典不同,对种姓制度态度不一,以及修行方法的差异,而形成许许多多的教派。并从教派中蔓生出众多的分支。毗湿奴派、湿婆派和从湿婆派分离出的性力派并列为印度教的三大教派。
毗湿奴派
该派崇拜的主神是毗湿奴大神和毗湿奴的种种化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如吉祥天女、悉多和罗陀等。毗湿奴派起源于公元11、12世纪,公认的创始人为罗摩奴阔。毗湿奴派教徒的修行方法注重对神的虔诚行为,把虔诚行为看得比内心的证悟更为重要。他们大都实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义的戒规,并把默念神的名字和坐禅看作是获得解脱的重要途径。毗湿奴教派在发展过程中又分离出许多分支,主要有六支。
罗摩奴阁派:又称“室利·毗湿奴派”,是最古老、最正统的一个毗湿奴教派,他们奉毗湿奴和其妻拉克希米为主神,允许任何种姓者入教,教徒多背诵曼陀罗(咒语),他们认为背诵曼陀罗可以求得神的帮助,驱逐各种邪恶。
罗摩难陀:亦称“罗摩派”,是毗湿奴派中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分支。创始人为罗摩难陀(公元1360-—1450年)。该派推崇罗摩为至高之神,确信只要对罗摩表示虔诚,不进行祭祀仪式也可以达到解脱;他们主张教徒平等,允许低级种姓入教。
瓦拉巴派:该派是流行于印度北部和西部商人中的一个毗湿奴派别,由瓦拉巴·阿恰吉亚(1479-1531年)创立,该派特点是反对禁欲的苦行,提倡享乐主义和幸福之道。
查伊塔尼耶派:又称“黑天派”,创始人为查伊塔尼耶·马哈普拉布(1485一1533年)。此派崇信黑天大神及他的情人罗陀,认为罗陀象征着人类的灵魂,黑天象征着神的灵魂,黑天与罗陀的爱情体现出神与人的相爱之情。在查伊塔尼耶派的教义中,强调对神的虔爱,认为只有虔诚地热爱神,才能达到解脱。
摩陀伐派:该派的创建者是印度教哲学家摩陀伐(约1199-1278年)。摩陀伐派奉毗湿奴为主神,但并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神。严格履行道德准则是该派的一大特点。
伽比尔派:该派并不崇拜毗湿奴大神,因创始人伽比尔( 1440─1518年)是罗摩派始祖的弟子,故人们把此派视为毗湿奴派。此派把印度教的吠檀多不二论与伊斯兰教苏非派的一神论结合起来,宣称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是一种无形式、无属性的纯粹实在,可以称之为“梵”“罗摩”“黑天”或者“安拉”。此派的特点是严守道德规范,认为一个教徒只要严守正确的道德准则,就能获得神恩。
湿婆派
湿婆派分布于印度各地,主要盛行于南印度。该派崇拜的主神是湿婆大神及其化身和配偶,有学者认为印度教宗教改革家商羯罗是此派的创始者;也有学者认为湿婆派是由古代兽王派逐渐演化而来的。与毗湿奴派相比,湿婆派恪守印度教传统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湿婆派内部的分支纷繁杂多,有注重苦行的商羯罗遁世派,有讲究宗教哲理的克什米尔湿婆派;有别具特色的林伽派;也有注重宗教圣典的传承派等等。
商羯罗遁世派:公元8世纪由商羯罗创立,重视婆罗门遁世期的苦行生活。有十个分支,其中四支的成员完全由婆罗门种姓组成,在遁世漫游时会手持竹竿或木棍,被称为“持竿者派”;另外六个分支允许非婆罗门种姓入会,在漫游时也不持木棍。
林伽派:亦称“勇者湿婆派”,流行于南印度,一般把巴萨瓦视为该派的创始者。林伽派奉湿婆为最高之神,崇拜湿婆的化身林伽。无论男女教徒都在胸前佩戴林伽的标志,他们深信只要通过对林伽的虔信、道德修养和精神修炼就能够在极乐的直觉体验中与湿婆大神的神性相结合,达到超度和解脱。
传承派:此派严格遵守和维护种姓制度,成员都是高级种姓者,坚决排斥首陀罗和贱民入会,恪守印度教古代经典所规定的各种礼仪和行为规范。信徒多热心于研究和背诵湿婆派的各种经典,因此,此派又被人称为“圣典派”。
克什米尔湿婆派:亦称“认知派”,流行于克什米尔地区,产生于公元9世纪,创始人为瓦苏度多。此派认为湿婆通过五种力量(意识力、欢喜力、愿望力、知识力和行动力)创造世界和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在本质上与最高实在——湿婆神是同一的,教徒只有不断地认识和证悟灵魂与神的同一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性力派
是以女神崇拜为中心的一个教派,盛行于孟加拉地区。性力派认为女神的性力,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源泉,崇拜神圣的性力。该派认为蛰伏于人体内的性力是女神力量的象征,一个人要想获得解脱,就必须绝对服从女神的呼唤,激发体内的这种神圣性力。他们的主要宗教仪式有牺牲、轮座和亲证。由于信仰的女神和进行仪式方法的差异,性力派又分化为两大分支。第一支为左道性力派,起源于公元10世纪,主要崇拜杜尔迦女神和迦利女神,他们的宗教仪式是以秘密的方式进行;另一支为右道性力派,是从左道性力派分裂而来,其宗教仪式是在寺庙中以公开的形式进行。
社团组织
除了三大教派外,印度教徒还建立了众多的社团组织 ,主要有印度教大会、世界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团、湿婆军、雅利安社、梵社、罗摩克里希纳传教会、印度人民党(前身为印度人民同盟)和猴王团等,这些组织在宣传印度教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场所
编辑恒河
恒河在信徒们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恒河里沐浴,既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印度教的标志。印度教徒相信,用恒河水沐浴,可以洗去灵魂的罪恶,使灵魂早日升天。此外,印度教认为在举行贡帕庙会的阿拉哈巴德、哈德瓦尔、乌贾因和纳西克这四个地方的恒河之水含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甘露之水,所以在贡帕庙会期间,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聚集在举办地,在恒河中沐浴,并且饮用这里的恒河水,期盼长生多福。
圣城
瓦拉纳西:是印度北方邦的圣城、位于恒河西岸。这座城市遍布印度教庙宇,沿河西岸分布着84个浴场。印度教徒相信在瓦拉纳西的恒河沐浴可洗去污浊,火化后将骨灰洒入河中也能超脱生前的痛苦。
阿拉哈巴德:位于北方邦的东南部,恒河与其支流朱木拿河的交汇处。 是举办贡帕庙会的四大圣地中最吸引人的一个,每次庙会,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云集于此。在阿拉哈巴德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印度已故总理尼赫鲁的故居,名为“欢喜宫”,现已开辟为博物馆。在城市郊外的恒河岸边,有帕塔尔·普利庙,庙内有一株千年榕树;此庙不远处有神猴哈奴曼庙。
哈德瓦尔市:位于北方邦,有“恒河门”之称,此处恒河西岸,矗立着恒河门庙。哈德瓦尔也是举行贡帕庙会的圣地之一。
乌贾因:是印度教古代七大圣城之一,位于中央邦西南部,奇布拉河之滨。城内有一座湿婆神庙,庙内的12个湿婆林伽,是此庙的一大奇观。城南有一座九行星庙,印度教认为此处是第一条子午线通过之地,也是月亮和火星的诞生处。城之北有一座11世纪建造的婆罗多岩洞庙。乌贾因也是举行贡帕庙会的圣地之一,每次庙会期间都有来自印度各地几十万的善男信女到此朝觐。在平时,奇布拉河畔会有虔诚的印度教妇女会来此焚香,敬奉椰子和鲜花,喂食乌龟。
坎奇普兰:是印度教古代七大圣城之一,是南印度印度教的文化和学术中心。著名的哲学家商羯罗和罗摩奴阁都曾在这里生活和传教。坎奇普兰曾有1116座建于不同朝代的印度教神庙,但现在仅有200多座神庙保存完好。其中湿婆派的神庙集中在西城,毗湿奴派的寺庙集中在东城。以瓦罗德拉杰·斯瓦米湿婆庙最为著名,庙内有一座百柱大殿,每根石柱上,都刻有各种各样的神像和珍奇怪兽。
马杜赖:是南印度最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也是达罗毗茶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具有“东方雅典”的美称。该市的米娜克希女神庙是印度教寺庙中最独特、最壮丽的一座,神庙分为两部分,一半是米娜克希庙,一半是湿婆庙,故又称“双神庙”。庙四周有九座高大塔门,每座塔门上都雕刻着数不清的神像,其中最高的一座达46米。庙内的“千柱殿”,有997根石柱,每根石柱都雕刻有各式各样的神像和异兽。殿堂的大厅中,矗立着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神的塑像。马杜赖城西的科达尔·阿拉加神庙,也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珍品。庙中的主神像,雕有坐、立、卧三种姿态,是印度教塑像艺术中极为罕见的造型。在城外还有蒂鲁帕曼昆德拉石雕庙,它最深的殿堂是从坚石中开凿而出。
种姓制度
编辑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一部分。印度教没有明确的组织,种姓就是它的组织,它的神职人员就是一个固定的阶层,即婆罗门。印度人称种姓为瓦尔纳 、阇提 。瓦尔纳本意指颜色,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雅利安征服者为把自己同土著居民区别开来,称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为“雅利雅瓦尔纳”,黑皮肤的土著人为“达萨瓦尔纳”。之后瓦尔纳失去颜色含义,成为社会等级的划分,即四瓦尔纳制度。分别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首陀罗(工匠和体力劳动者)。除了这四个瓦尔纳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又称作“不可接触者”,印度教徒并不把他们视为一个瓦尔纳,因为根据印度教教义,他们是违犯教规,丧失种姓地位者,无资格信奉印度教。阇提是在四大瓦尔纳的基础上分化繁衍而来,是一种更小集团的种姓体系。近代西方人到达印度时,看到的正是这种阇提集团,并将其称为“卡斯塔”(caste),它来源于拉丁语“castus”,意为纯净,表示相互隔离的、血统纯净的社会集团。
戒律
编辑四大追求
印度教并不是单纯的轻视物质,重视精神的出世论,他们把世俗生活中物质财富的生产、人类本身的生育繁衍、社会的道德与职责,都与宗教的最高目标——精神解脱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视为人生的四大追求。
财富:印度教并不排斥财富的创造和获取,但是印度教徒必须树立正确健康的财富观念。即勿贪婪;不能采取非法或不正当的方式追求财富;除了养家糊口外,多余财富必须拿来慈善或施舍。
欲望:印度教徒应该只与自己的配偶进行性生活,且目的是为了繁衍,而非享受欢愉。
达摩:指一个教徒为了实现解脱所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和道德规范。印度教经典对“达摩”有许多具体的规定,不同的种姓、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达摩”。此外,印度教的各种经典也提出了许多道德规范,要求教徒学习和遵守。例如《瑜伽经》的五禁制:“不杀生、不说谎、不盗、不淫、不贪。”和五劝制:“清净、知足、苦行、读诵经典、敬神。”
解脱:是印度教徒的最高目标,指一个人的灵魂从业报轮回的痛苦循环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实现永恒的欢乐。印度教徒要想实现解脱,就必须按照经典的要求,执行自己的“达摩”。
四个行期
为了实现人生的四大追求,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行期”,并对每个行期教徒应遵守的宗教职责、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修行方法皆有具体的要求。今天,许多虔诚的印度教徙,主要是婆罗门种姓,仍然把四行期作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梵行期:印度教儿童在8岁以后要举行入法礼,之后他要离开家,到“古鲁“(即宗教导师)家中接受教育、过禁欲独身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吠陀经典以及世俗知识。
家居期:大约在20岁左右,印度教徒便结束梵行期,开始世俗生活。在此期间,他要结婚成家,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各种职责,从事与自己种姓相适宜的职业。在此期间,印度教徒必须每天做五种祭祀,梵祭、祖先祭、天神祭、精灵祭和客人祭。如果忽略了这五种祭祀,就被视为不虔诚或犯了罪过。
林栖期:大约在50岁左右,家居者应当摆脱繁重的家务和世俗名利,把家业交给子女,离开家庭,到森林中去隐居。这个阶段的”达摩”就是潜心钻研经典,同时花大量时间修习瑜伽,静坐冥思,净化心灵,为人生的最终目标——解脱打好基础。
遁世期:到了晚年,大约60岁左右,印度教徒便走出森林,开始云游四方,一心一意寻求早日解脱。在此期间,他手持木棍、身带破钵、独自游化,靠别人的施舍为生。
其他
印度教徒爱牛敬牛,视牛为神,所以印度教禁食牛肉,宰杀或虐待牛是一种犯罪。
外在标志
编辑绝大多数印度教徒都有一些外部标志物,例如,代表教派的标志象征,平安的吉祥志、象征种姓差别的“圣线”、背诵神名时所用的念珠等等。
教派标志:是教徒向神和教派表达忠诚的象征。不同教派描画标志所用的颜料以及方式有所不同,比如毗湿奴派用檀香木浆在前额上画三条竖线(两条白线,中间一条红线),湿婆派用圣灰(香灰)在前额上画三条横线,性力派则用朱砂。在毗湿奴派内部的各派别之间,在颜色和画法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不管什么派别,其标志必须画在两眼眉之间。
吉祥志:印度教妇女会在自己前额的正中,点画上一个叫“迪勒格”的红点,又称吉祥志,志象征着平安吉祥。据说,吉祥志是古代达罗毗荼人的结婚仪式,新郎会给新娘的前额点上红点,以示将来的生活吉祥如意,这种仪式至今仍是印度教徒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有尊贵的客人时,主人也会为他点上吉祥志,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祝福。
圣线:代表教徒所具有的种姓等级,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高级种姓者才能佩戴,而且只有长到一定年龄(婆罗门8-16岁;刹帝利11-22岁;吠舍12-24岁),在举行入法礼的仪式上,才被授予代表自己种姓身份的圣线,从此圣线终生不得摘下,即使洗干净再戴上,也被视为不神圣。
念珠:念珠,是印度教徒用来吟诵神名的辅助物。每串念珠,有108颗小珠子,信徒每背一次神名,就拔动一颗小珠子,以此来计算背诵神名的次数。虔诚的信徒一天要背诵21600次神名,因为印度教徒认为,人每天呼吸的次数是21600次。
相关宗教
编辑衍生宗教
耆那教、佛教、锡克教这三种宗教都是从印度教衍生而来。公元前6世纪,耆那教和佛教从印度教内部兴起,并对传统的印度教发起冲击,甚至一度会取代印度教,然而印度教通过吸收融合它们的主要特征,重新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二十一世纪初期,耆那教是印度的一个少数派宗教;佛教虽然在亚洲其他国家有很大影响,但它在印度却只有少数追随者。公元15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之后,印度教吸收了伊斯兰教部分特征,成为了锡克教,但它一直都是一个少数派宗教,而且一直集中在现代印度的西北部。
对立宗教
8世纪以后,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人、阿富汗人和莫卧尔人的入侵而传入印度,之后,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斗争就不断上演。印度教是多神论,奉行偶像崇拜;而伊斯兰教是一神论,且反对各种偶像崇拜。印度教徒把母牛视为神,宰杀和虐待牛是一种罪过;但穆斯林有宰杀牛羊、吃牛羊肉的习俗。两教在信仰、礼仪和习俗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冲突不断。另外,在12-15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统治者摧毁了大批印度教庙宇和神像,给印度教留下了深刻仇恨;并且由于伊斯兰教没有严格的种姓制度,使得许多低种姓的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使印度教感到极大威胁,加剧了两大教派的仇视和对立。18世纪,面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两大教派曾联合对抗英国殖民者,但之后在英国“分而治之”的策略下,两大教派的斗争又重新燃起。从那时起,印度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教派斗争和教派冲突,对印度现代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巴分治就是这种斗争的直接后果。
文化与艺术
编辑建筑艺术
印度教的神庙建筑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在印度教造型艺术的神圣殿堂中,哲学乃是其灵魂,艺术只是抽象哲学的形象展示。
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是印度教全盛时期神庙建筑的辉煌典范,也是印度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以其巨大高耸的角锥形高塔闻名于世。此庙是一座湿婆神庙,主殿内有双层圣所,圣所内供奉着印度最大的石雕林伽。主殿第一层走廊的内璧,镶嵌着一百多块浮雕,每一块浮雕都刻有湿婆的一种舞姿,无一重复。主殿甬道西侧和北侧的墙壁,画着有关湿婆大神的各种神话故事,壁画中诸神、天女和圣徒的形象个个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
五车神殿:是用五块巨型花岗岩石雕凿出来的五座独立的神殿,建筑形式各不相同。建造者按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把五座神殿分别命名为“黑公主神车”“阿周那神车”“毗摩神车”“法王神车”“五种·偕天神车”,前四座,从北向南排成一行,“五种·偕天神车”单独位于西侧。
五车神殿
科纳拉克的太阳神庙:是一座祈奉太阳神苏利耶的神庙。在整个神殿基坛的两侧,雕刻着24个巨型车轮,每个车轮直径约3米,车轮中有8根宽大辐条和8根细辐条,细辐条上是一串连珠,宽辐条、车轮边和轮毂上都刻满了浮雕花纹和动物图案。在宽辐条的菱形凸出部分与轮毂的轴心处有圆形浮雕,雕刻着男女修瑜伽以及交欢的情景,象征着轮回旅途中苦行与纵欲的正常流转。在前殿正门两侧雕刻着7匹骏马,骏马和车轮象征太阳神苏利耶驾着神车在奔驰。
科纳拉克的太阳神庙
埃洛拉石窟:建造于埃洛拉一片南北走向的岩石峭壁上,共有34座石窟,其中17座印度教石窟。第16 窟称“凯拉萨神庙”,是一座祭奉湿婆的寺庙。整座神庙通体都是从岩石中开凿而出,垂直高达36米,分为大门、神牛殿、前殿和主殿四个部分。整个工程耗时近百年,挖走的岩石约20万吨,被人誉为“印度岩石雕凿神庙之顶峰”。除了气势雄浑的殿宇建筑群之外,凯拉萨神庙还以其精致细腻的雕刻艺术而著称。
埃洛拉石窟
象岛石窟:共有7座窟,其中1号窟,又称“湿婆神庙”,其大殿长39米,有20根巨型石柱支撑,在大殿的石壁上,有九块大型壁龛浮雕,展现的都是湿婆的故事,最出名的一幅《湿婆三面像》位于石窟大殿的中央,高达5.44米,雕刻的是湿婆三张连在一起的不同面孔。左侧的温柔女性相,右侧的威猛男性相,中间的中性超人相,这三种不同面孔聚于一身,隐喻出印度教的最高哲学理念,象征着宇宙生命一直处于毁灭、创造、保护,再毁灭、再创造、再保护的无限循环之中。另外,在《湿婆三面像》浮雕的东侧,还有一幅《半女之主》浮雕,这尊雕像是将湿婆与其配偶帕尔瓦蒂的男女两性身体合为一身,意味着自然万物乃阴阳和合而生,象征着宇宙生命就是阴阳两极的对立统一。
象岛石窟-湿婆三面像
音乐和舞蹈
印度教的音乐和舞蹈皆起源于祭神仪式,唱歌跳舞是祭神仪式中取悦神灵的主要手段之一。
音乐:印度教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和风格,特别讲究乐曲的感情色彩,即“情味”。“拉格”(Raga),意思就是“色彩”或“情绪”,在乐曲中就是指曲调或调式。“拉格”(Raga) 代表的是男性曲调,在印度教传统音乐中,有六个基本的“拉格”,从这六个“拉格”中又演化出一些女性曲调,称为“拉吉尼”。印度教的音乐家们通过特定的“拉格”和“拉吉尼”的相互配合,就可以表现传统音乐中的九种不同的“情味”。
舞蹈:印度教的舞蹈是以赞美神灵为主旨,题材和内容都选自宗教经典中的神话故事或传说。印度教舞蹈注重运用手势,每一种手势表示一个意思,一个演员单手可做出28种姿势,双手可做出24种姿势,合计52种姿态,就能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感情传达给观众。印度教的舞蹈主要有四大流派,婆罗多舞派、卡塔卡利舞派、卡塔克舞派和曼尼普利舞派。
仪式
编辑“祭祀万能”是古代印度教的三大纲领之一,所以印度教自古以来就崇尚祭祀、注重礼仪。经多次改革,祭祀活动在印度教已不再具有“万能”地位,但祭祀和礼仪在印度教徒的生活中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度教祭祀种类有两种,第一种为家庭祭,由家长按照《家庭经》的规定在家中举行,需安置一个火坛,规模较小。另一种为天启祭,由婆罗门祭司按照《天启经》的规定主持,须安置三个火坛,规模较大。
家庭祭: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每天必须进行的祭祀,包括梵祭、祖先祭、天神祭、精灵祭和人间祭,合称“五大祭”;第二类是每年定期进行的祭祀,包括支丹罗月祭、新满月祭、避蛇害祭、雨期月祭、冬期月祭、岁祭、祖先祭,合计七种;第三类是在人生各个阶段进行的祭祀,包括从受胎到死亡的16个阶段,称16种圣礼,其中许多仪式逐渐被抛弃或被简化,在印度教中仍然受到重视的仪式只有四种:出生礼、人法礼、结婚礼和葬礼。
天启祭: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供养祭,需调制好各种供品以供奉诸神,主要包括置火祭、新满月祭、初穗祭、四月祭、供兽祭和因陀罗祭七种。第二类是苏摩祭,除了制作供品之外,还要榨制苏摩酒,以奉献天神,其规模和气势代表真正的天启祭,主要包括火神赞、力饮祭、即位祭、马祭、人祭、全祭六种。
节日
编辑印度教节日甚多,重要节日有二十几个,平均半月一个,所有节日都与神灵崇拜和神话传说相关。可分为全国性节日,不分教派;以及地区性节日,属于各个教派在自已所辖地区举行的节日庆典。一些重要的、独具特色的节日如下:
霍利节:又称“洒红节”,是印度教全国性节日。在印历12月(公历2-3月间)月圆之日举行,此时正值辞旧迎新之际,故有“印度春节”之称。霍利节以泼洒红水为主要特征,节日当天,所有人都来到街上互泼红水,在脸上互抹红粉,互致祝贺。洒红节很早就传到缅甸,后又经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省傣族流行的“泼水节”,即为印度洒红节。
灯节:又称胜利节,已超出印度教范围,成为全印度人民的节日,庆祝规模犹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在印历8月(公历10-11月)30日举行,为时三天。印历8月正是雨季之后,收割稻米的时节,古代先民举行盛大的灯火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灯节夜晚尤其美丽壮观,大人会领着孩子走出家门,参加各种庆祝和游艺活动。
十胜节:亦称“除十节”。在印历8月(公历10-11月)初一至初十举行,属于印度教全国性节日。十胜节是欢庆罗摩胜利的节日,一连庆祝十天。头九天,各处搭台演戏,演戏内容从罗摩出生、拜师、结婚,一直演到森林流放、攻占楞伽、消灭罗波那、救出悉多、凯旋而归为止。第十天要焚烧十首魔王罗波那的纸人,象征罗摩的彻底胜利。
兄妹节:又称“扎护身绳节”,在印历5月(公历7-8 月)15日举行。是印度教徒兄弟姊妹之间表示忠诚友爱的节日。
财神节:吉祥天女拉克希米被印度教奉为财富女神,印度教徒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家中设置拉克希米的神龛,祈求她的保佑。财神节在印历6月(公历8-9月)8日至24日举行,前16天,每天都要对女神进行一系列与”16“有关的礼拜仪式;到24日在沐浴敬神后,需再去礼拜婆罗门祭司,此后,人们可以走出家门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庆祝和游艺活动,直至深夜。
湿婆供奉节:又称“湿婆之夜”,在印历12月(公历2-3月)29日举行。节日这天,湿婆神庙装饰一新,虔诚的信徒在半夜就需起身赶到湿婆庙膜拜湿婆化身——林伽,以祈求湿婆大神免除他们生前的罪过,死后能上喜玛拉雅山。近年来,庆祝湿婆的活动趋于简化,一般改在白天进行,以朝拜林伽,敬献圣水,入河沐浴,举行斋戒为主要内容。
罗摩诞辰节:印历1月(公历3-4月)上半月的第9天为罗摩诞辰节,是毗湿奴教派的重要节日。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他打败了十首魔王罗波那,为人间驱除妖魔,使天下普得安宁,因此,罗摩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大英雄。庆祝罗摩诞辰节,自古以来都非常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黑天诞辰节:印历6月(公历8-9月)下半月的第八天为黑天诞辰节,是毗湿奴教派的重要节日。黑天,亦称“克里希那”,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在印度教中是一位英雄或军事战略家。印度各地都举行黑天诞辰节,尤以北方邦的庆典最为突出。节日当天,信徒们都要戒斋,参加敬拜黑天的仪式,到圣河中沐浴,参加庆祝活动。
难近母节:印历7月(公历9-10月)初一至初九为难近母节,又称“九夜节”,是印度教性力派的主要节日。难近母,即杜尔迦女神,她反对一切邪恶,是正义的象征,敬拜她可使人消灾避难。此节在性力派盛行的西孟加拉邦尤为盛行,这里把难近母节视为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持续9天,前8天举行各种祭祀难近母的仪式和游乐活动,第9天,举行盛大的送神活动。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6-7. (2)
[2]印度教的起源和发展.国史网. [2023-05-31].
[3]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1-5. (5)
[4]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17;19;25-26. (4)
[5]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7;35-37. (4)
[6]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49.
[7]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51;54;59-64. (8)
[8]当代世界宗教问题.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 43-44. (2)
[9]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76-77. (2)
[10]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30.
[11]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31-32. (2)
[12]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84-86. (3)
[13]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20-22. (3)
[14]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16.
[15](美)刘易斯·M·霍普费,马克·R·伍德沃德. 世界宗教. 2018: 81.
[16]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6-18. (3)
[17]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0-11. (2)
[18]卓新平. 世界宗教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04: 1.
[19]杨旭彪. 印度教圣地源流考述. 贵州社会科学, 2017-10 (2)
[20]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8.
[21]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9-21. (3)
[22]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21-23. (3)
[23]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27-29. (3)
[24]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86-88. (3)
[25]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109-111. (3)
[26]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中国佛教协会. [2023-06-08].
[27](美)阿瑟·格蒂斯(Arthur Getis),朱迪丝·格蒂斯(Judith Getis). 地理学与生活. 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 2017: 256-257. (2)
[28]贾海涛. 印度民族政策初探[J]. 世界民族, 2005, (6). (2)
[29]中国一百僧佛.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4.
[30]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26.
[31]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22-24. (3)
[32]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25-26. (2)
[33]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26-28. (3)
[34]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28-29. (2)
[35]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16-230.
[36]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43-45. (4)
[37]《薄伽梵歌》的伦理道德观解析. 人文杂志, 2013-03 (2)
[38]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48-49. (2)
[39]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2.
[40]印度教神庙建筑研究. 知网硕士论文, 2013-06
[41]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17-122. (6)
[42]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23-127. (5)
[43]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27-131. (6)
[44]朱明忠. 恒河沐浴 印度教概览.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09: 133-135. (3)
[45]当代世界宗教问题.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7: 514.
[46]印度佛教城市与建筑. 2017: 26-27.
[47]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70-274.
[48]尚会鹏. 种姓的名称、定义及本质问题[J]. 南亚研究, 1991-04 (2)
[49]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37-239. (3)
[50]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39-242. (4)
[51]朱明忠,尚会鹏. 印度教:宗教与社会. 世界知识书局, 2003-03: 109. (5)
[52]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80-282. (3)
[53]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314-319.
[54]朱明忠. 印度教.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320-321. (3)
[55]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55;258-262;264. (7)
[56]朱明忠. 印度教[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08: 284-291. (8)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