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斯坦族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是印度人口中占比重最大的民族,操印地语,截至2018年年初印度斯坦族人口约6.26亿,约占印度总人口(13.53亿)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和全国各大城市。印度斯坦族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七大民族之一。 印度斯坦族作为一个族称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泛指所有印度人。一方面,“印度斯坦...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是印度人口中占比重最大的民族,操印地语,截至2018年年初印度斯坦族人口约6.26亿,约占印度总人口(13.53亿)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喜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和全国各大城市。印度斯坦族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七大民族之一。

族称由来

编辑

印度斯坦族作为一个族称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泛指所有印度人。一方面,“印度斯坦”和“印地”两个词很容易与全印度联系起来。这是由于印地语作为印度斯坦族的文学语言和各民族之间的交际语言,即“全印度”语言这种双重作用造成的。另一方面,印度斯坦族又特指操印地语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印度其他邦的人民总是称他们为“印度斯坦人”。

历史沿革

编辑

历史上,达罗毗茶人,雅利安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匈奴人先后迁移到北印度,长期融合、同化,结果形成印度斯坦族。不可否认,雅利安人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关于雅利安人起源问题,至今有两种主要看法,即外来说和土著说。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所谓雅利安,是从梵文Arya或古波斯语Aryan借用的,其意为“出身门第高的”。他们曾分布中亚地带的广阔草原中,为半游牧种族。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他们开始离开他们的发源地并向西方、南方和东方迁移。在向东方或南方移动过程中,雅利安人的一支定居在伊朗;并发展了他们的文明。后来,他们中的一支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经由阿富汗进入印度,占领了旁遮普,后来征服了北印度。雅利安人向印度的迁移不是一次有组织的行动,而是延续了若干世纪。他们与这块土地上原有的部族发生了激烈的战争。不少印度学者赞同雅利安人起源于印度本土。如姆·姆·恒加纳斯·贾试图证甽布拉马希一德萨是雅利安人的发源地。德·斯·特拉维达则认为在木尔坦的达维伽河地区,还有人主张在克什‘米尔和喜马拉雅山区。他们提出,吠陀雅利安人自认为萨普塔一信度是他们的发源地,因为雅利安人没有从外地移到印度的传说。

简介

编辑

印度斯坦族是印度人口中占比重最大的民族,截至2018年年初印度斯坦族人口约6.26亿,约占印度总人口(13.53亿)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和全国各大城市。印度斯坦族在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保留有典型的种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的特征。大部分印度斯坦人信奉印度教操印地语,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操乌尔都语。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擅长纺织、刺绣、金属制品等手工业。

印度斯坦族

沐浴恒河水的印度斯坦人

人口分布

编辑

印度斯坦族是印度人口中占比重最大的民族,截至2018年年初印度斯坦族人口约6.26亿,约占印度总人口(13.53亿)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和全国各大城市。

宗教信仰

编辑

印度斯坦族信仰印度教(其他民族也有信仰印度教的)。该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它有自己的教义和复杂的宗教仪式。印度教的神祗很多,根据经典,印度教有三亿三千万神祗,但是最详细的文本都没有全部列出来。太阳、风、水、树、蛇、猴、牛、鱼和猪等都被奉为神。最大的天神有三个,梵天,有三个头,四只手,四个种姓由他身上长出;毗湿奴,有四只手,代表四种力量,他的妻子是拉克斯米;湿婆,身上盘着一条蛇,有四只手,披着虎皮,长头发,青黑肤色,他的妻子是杜尔加,骑狮子,有三十六只手。据说,天神在创造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种姓时,创造了一些神,而在创造首陀罗时却没有创造任何神,因此首陀罗不能拜神。

印度教经典,初期有四部吠陀,后来又出现了吠旦达(即吠陀的最后一本),再后又出现了阿巴米刹德经典,阐述了印度教教义。印度教教派很多,主要有纽章和西拨两派。前者特别崇拜毗湿奴,后者特别推崇湿婆。教徒往往在额上划不同的符号以示区别,纽章教派男教徒额上划“U”,女教徒额上划“I”;西拨教派男教徒额上划“三”,女教徒额上划“·”作为标志。印度教有四大圣地和十二个小圣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信徒朝拜圣地,他们为众神修盖众多的寺庙和神龛。大的村庄都建有一个不大的寺庙,门前竖立一根挂有三角红旗的长杆。寺庙的婆罗门管理全村的宗教事务,主持婚礼、丧仪和给孩子命名等一切仪式。婆罗门奉牛为神,全身不能接触牛皮,因此也不能穿皮鞋。用脚去碰别人的脚会触犯神祗,无意碰了别人的脚也会触犯神祗,无意碰了别人的脚,要用手摸摸自己的额头。教规规定,教徒不过河不跨海,否则会丢掉种姓。有人在过河时扔一铜币到水里,这样就可以避免了。还有专门为妇女规定的清规戒律,如丈夫在家或不在家的行为准则,以及大小便只能天黑以后,否则将触犯神祗。教徒们大便后不用手纸,而以水冲洗;在头顶中央留一撮长发,相信这是死后灵魂升天之路。教徒们严格遵循清晨的沐浴祭。瓦腊纳西圣地,每天早晨恒河渡口人山人海,在这里沐浴可以使灵魂圣洁。人们认为瓦腊纳西圣地是上天之门,最好死在这里。与印度教信仰有关,无论在城市或农村,有不少苦行者。他们的相貌与众不同,装饰特别,头发长而不洗,额头上绘有红、黄、白等色的条纹。只用一块布缠在身上,有时甚至赤身裸体。他们除了携带用来约束自己的枪形铁杖外,从不带钱。他们心神合一,离尘脱俗,不理杂事,一心朝着心目中的圣地前进。

语言文字

编辑

语言

印度斯坦族操印地语。印度独立后,印地语被宣布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包括众多的方言,还没有形成为完全统一的语言。在克里·波且语(父名印度斯坦尼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标准印地语处于优势地位,而其他方言则流行于广大农村。因此,可以说印地语是一种语言体系。作为现代印地语基础的克里·波世语,确切地说是德里一米鲁特区的方言。它随时受到各种语言和方言的影响。后来,德里土语变成了超方言了。克里·波里语作为口头语言使用达三个世纪之久。它的社会功能迅速扩大,变成了宫庭、司法、行政、文学、宗教和科学论著的语言。克里·波里语长期受各地区语言和外来语的影响。从音位学角度看,旁遮普语对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语法学角度看,拉贾斯坦语的影响不容忽视。于是,它从一种区域性方言变成了区间性口头语言,并成为文学印地语的基础。文学语言不管是书面或口头语形式,都是标准语言。文学语言的概念更为广泛,因为它不仅包括小说和诗歌语言,而且包括新闻、科学、行政管理、商业用语、·公开声明和演说等。印地语还有六种基础方言,它们是查蒂斯加里语、阿瓦德语、布拉吉一巴萨语、班加鲁语和坎纳吉语。

文学

印地语文学开始于十一世纪中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一般称为英雄史诗时期,以《地王颂》《阿尔哈·坎德》等为代表作。歌颂当时国王的英雄事迹。它们至今流传在民间。第二阶段,称为虔诚时期,许多诗人写下大量优秀作品。如杜尔西达斯的《罗摩功行湖》,印度斯坦族奉为经典,妇孺能诵。苏尔达斯的《苏尔海》,也是众人皆读的名著。因此,他们两人在印地语文学界素有太阳和月亮之称。第三阶段,称为艳情时期,主要诗人有比哈利、金达马尼等。第四阶段,现代印地语文学。用现代印地语(克里·波里语)写的散文、戏剧和诗歌等。著名作家有帕拉旦杜和马哈维尔·普拉萨德·杜维迪等。现代民间戏剧,统称为商喀德剧,或称歌舞剧。它包括帕格特剧、哈特拉斯剧、劳登格剧和商格剧。劳登格剧类似于歌剧,动作很少,没有道具、舞台,以小鼓伴奏。过去常取材于民间故事或英雄史诗。现在,更多采用现实题材,内容不太健康,语言庸俗。

民族文化

编辑

婚俗

印度斯坦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法定结婚年龄为男18岁,女15岁。订婚时除了要考虑对方财产,还要考虑种姓是否相当。子女婚姻多由父母安排,大多通过媒人穿针引线。在农村,媒人常常是女方的亲戚,也有专作媒的。在城市,帮助介绍对象被看作朋友间的光荣责任。每年的二、三、四月被认为是订婚的极好时期。男方的父母视女方家产状况为儿子索取不同数量的嫁妆,包括土地、金钱和生活用品。贫穷人家常为女儿的嫁妆发愁,由于缺少嫁妆有不少姑娘嫁不出去。尽管政府屡加限制,但这一习惯根深蒂固,收效甚微。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门前搭棚,燃起圣火,新郎新娘衣角相结,绕火堆七圈,婆罗门为他们举行宗教仪式。有的地方,婚礼主持人将新娘右手食指和新郎左手的小指系在一起,或者新娘将一只脚放在新郎同一边的脚上,然后新娘双手合十,围绕着新郎,向他致敬,表示把自己完全交给丈夫。婚礼中还有一个节目,即新郎新娘在一盆有色的水中寻找一串珠子,这是象征权力的争夺,人们认为两人中最机灵的—个将掌管家务。

印度斯坦族

婚礼

婚礼的时间较长,有时会花去整夜时间。随后,亲友向新婚夫妇表示祝贺。新郎要在女方家逗留三天才回家去。婚后,妻子是否回娘家,什么时侯回去,全由丈夫决定。男方家庭成员不满意女方嫁妆,借故烧死女方的事件时有发生。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还要信守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深闺制度。她们要避开男人,必须接触时要带上面罩,甚至在父辈面前也要如此。城市妇女不论是参加集会,还是到戏院,通常要由丈夫陪同。在德里,经常可以看见一对夫妇骑一辆自行车,但是如果妇女在大街上挽着丈夫的手臂行走,却被看作是不适合的。受过旧式教育的妇女,如果与陌生的男人讲话或回答问题,同样被认为是不适合的。她们不仅不会向在公共汽车上让坐的男人道谢,而且还会表现出不满意,并调换地方。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丈夫没有座位,妇女不肯就坐。妇女同丈夫在街上行走,她会跟在丈夫之后,并保持一定距离。

不结婚的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不幸的年青寡妇处境更悲惨,她们用白布裹身,剃光头发,不佩带脚环、珠饰及前额的饰物;忌食肉类、盐和辣椒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只能用一个铜杯喝水;不能坐椅凳,不能在床上睡觉,屋内有一块上漆的地板作为她们睡觉的地方。这些习俗已有某种变化,尤其是城市知识阶层中传统影响减少,但对多数人仍有影响。对于印度斯坦族来说,结婚生子是十分重要的。父亲有了儿子,意味着有了继承人和送葬人,他们认为只有儿子才能完成葬仪。因此,为了顺利地让婴儿出世和成长,要举行多次仪式。在高级种姓中,男孩在7岁一10岁时举行成年仪式。过去,这是孩子拜师和学习技艺的仪式,现在则是承认种姓正式成员的权利,并为他选定精神导师。接受洗礼者要沐浴,用香料涂满全身,剃光脑袋,在十分庄严的气氛中宣誓。祭司向他诵读吠陀,他要反复背诵祭司讲的活,并向祭司鞠躬,接受他的祝贺,然后向所有在场的人鞠躬。从此,他有权背诵吠陀和参加宗教仪式,最后赠给他一根圣带。所谓圣带,它是用棉线织成的,斜挂在左肩上。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佩带圣带,表示他属于高级种姓。

饮食

印度斯坦族的一日三餐,早餐通常是酸奶和饼,午餐是主餐,食物较多,晚餐也较简单。主食是米饭和饼,还有豆类、土豆和各种蔬菜。印度斯坦族喜吃甜食,忌吃牛肉。在印度斯坦族的饮食中,咖喱是不可少的调料,它是用油和香料混合制成的,把几十种香料捣碎进行配制。由于配料的不同,制作的香料味道各不相同。菜盛在金属器皿里,用芭蕉叶或沙罗双树包着食物,用手抓着吃,因此饭前务必要洗手。印度斯坦族有饭后嚼槟榔的习惯,还喜欢吸水烟管。

印度斯坦族

饮食

丧葬

印度斯坦族忌讳人死在床上和屋内,人死之前要抬出屋外。此后,在亲属协助下,长子为死者举行一系列仪式,并尽快地火化尸体,以便让其不受轮回之苦。在仪式中,婆罗门诵经后,把装饰得色彩鲜艳的尸体安放在柴堆上,由长子燃起第—把火。死者的骨灰撒向恒河和朱木拿河,同时抛掷鲜花。按照印度教的规定,人死后有—种非常重要的仪式叫做斯拉达。这种仪式只能由儿子来完成。他们相信,不举行此仪式,死者灵魂不可能得到拯救。若属意外死亡,则不举行火化,随意弃之于河流或海滩,任凭野狗啃噬,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丈夫死了,妻子为其殉葬,这就是长期存良于印度的“沙提”制,至今在印度还屡禁不绝。

住宅

村庄有大有小,二、三百户的村庄算是大村庄,比例不大,而百多户的村庄数量最多。村庄的布局是,中心地区住着高种姓者,“贱民”则住在边远地区。靠近高种姓住处,往往有一座寺庙。水井是农村一大特色,通常在它的旁边有一棵或几棵大树。离水井不远处有一用木头建的祭坛,这是人们聚集的场所。

在平原地区,村庄建筑在离河岸较远的地方。房屋多是木砖结构,一间毗连一间。屋顶是平的,涂上一层粘土。邻近喜马拉雅山的地区,房屋采用木石结构,建在距地面较高的木柱上,底层用作畜栏,屋顶盖草。德里南部,房屋采用土木结构,屋顶呈斜坡形,盖以茅草和瓦。根据不同经济状况,住房有多有少,多则二、三间,少则一间。各家都有一个凉台,是吃饭和休息的地方。厨房被认为是神圣的,印度教徒在这里供奉神象,厨房和相连的房间即使是家庭成员在沐浴前也不准进去。在农村中,普通家庭没有多少家具,简易的木床也不多,仅供老年人使用。随着不断发展,较富裕的家庭开始装上玻璃窗,添置木器家具。

生产

印度斯坦族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北方邦有75%的人从事农业,来自农业的收入占全邦净收入的68%。中央邦79.9%的人住在农村,农民占全邦总人口的52.9%。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玉米和豆类。经济作物有甘蔗、烟草、黄麻、油菜子和棉花。

工业比较落后,只有为数很少的人在工业部门工作。据1961年统计,北方邦总劳动力中只有3%的人在制造业工作,其收入只占全邦净收入的8%。工业部门包括纺织业、制糖业、食品加工、钢铁、化工和日用品等。多为本地资本家经营。中央邦的情况大致相似。1980年统计,注册开业的企业数为5595家,平均每天有30万人在这些企业中工作。

家庭手工业比较普遍,在北方邦,从事手工织布就有100万人,他们的产品能满足该邦棉布需要量的三分之二。能加工多种多样的手工艺品,如勒克瑙的一种名叫“契首”的刺绣品引人注目;穆拉达巴德生产的家用器皿,特别是金属搪瓷釉(彩饰)在国外市场上颇受欢迎;瓦腊纳西有著名的棉缎和铜器:纳吉纳的乌木制品也很有名。

中央和邦政府创办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在中央邦建立了比莱钢厂、印度重型电器有限公司,证券纸厂和新闻纸厂,在北方邦建立了里西克什抗菌素厂、瓦腊纳西内燃机车厂、戈拉克普尔化肥厂、勒克瑙精密仪器厂、巴雷利化工厂和米尔扎普尔水泥厂等,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印度某些大财团,如斯里扬斯·P·贾因、斯里伐斯塔伐等属于印度斯坦族中的垄断家族。他们的实力正迅速发展。独立后,中、小资产阶级也有了一定发展。

种姓制

种姓可以说是印度教教义的核心。它按人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而分成若干等级集团,世代相传。早期只有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后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种姓间通婚等原因,逐渐分出众多的亚种姓。英属印度时期统计共有3500个亚种姓。独立后,经过合并共计有843个。种姓间界限森严,高种姓歧视低种姓,这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一,它反映在各种姓与宗教关系上。根据印度教经典,四个种姓是从造物主的口、臂、股和脚生长出来的,因此,他们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婆罗门足神圣的。低级种姓没有参加祭祀典礼的权利,没有资格举行启蒙仪式、研究吠陀经和点燃圣火,甚至不能听讲吠陀经。不准他们进入寺庙朝拜。独立后,印度政府在群众强烈要求下,曾下令许可首陀罗进入巴纳拉斯的维湿瓦那神庙。但是,前三个种姓的人不再进入此庙,另盖一庙。

第二,各个种姓在职业上有严格限制,婆罗门主管宗教事务。其中也有人从事商业,但经营商品的种类有限制。穷困的婆罗门也从事其他职业,限定在圣洁的职业内,如卖牛奶和厨师等。刹帝利过去是贵族和武士,现在是地主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穷困的刹帝利仍操旧业,在军队中服役。吠舍多为商人。首陀罗是劳动者,他们的职业是种田、捕鱼、裁缝、理发和鞋匠等。此外,还有贱民,只能干打扫厕所、搬运尸体和制革等不洁净工作。

第三,高低种姓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互相不能交往。低种姓者如有事求助于高种姓者,只能等候在门外。清洁工到高种姓人家时,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低头弯腰进去。低种姓的人见到高补姓的人,·如相识必须行礼,而对方不还礼。高种姓者不接触低种灶使用过的东西,更不能吃他们的食物。

第四、不同种外间严禁通婚。如高种姓者娶了低种姓者,他的种姓就要下降。

第五、在衣、食、住、行方面,各种姓是有严格区别的。前三个种姓的男人要佩带一种标志身分的圣,浴。他们到——定年龄,如婆罗门在八岁,刹帝利在十—‘岁,吠舍在十二岁,分别举行发端仪式,系上圣带。现在,婆罗门和吠舍种姓的人还佩带圣带,不过多在衣内。饮食方面,种姓越高,禁忌越严。婆罗门食素,忌吃很多食物,包括鸡蛋。第二、三种姓者忌食猪、牛肉。首陀罗忌食牛肉。不同种姓的人在城乡分区而居。贱民行走时,与婆罗门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自己的身影落在后者身上。总之,高低种姓之间,不可同井而饮,同席而食,同位而坐,同区而居,同路兼行。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种姓制度发生了变化,但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和城乡间差异很大。种姓制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生作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的影响不可忽视。

礼仪

印度斯坦族有三种礼仪。朋友见面时通常行手掌合十礼。晚辈见长辈,或低种姓者见高种姓者,弯腰摸对方的脚,直身后再行手掌合十礼。乞求宽恕或恳求别人帮忙时,要五体投地,伏在地上摸对方的脚,讲完乞求之后,站起再行手掌合十礼。两人谈话时,为了怕对方多心或发生误会,边讲边摸耳朵。去朋友或亲戚家作客,进门要脱鞋,以示敬意。若夫妇同去,由主人和主妇分别接待。不能用左手接触食物或接送礼品。

舞蹈

卡塔克舞是印度斯坦族的主要舞蹈,系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早期为宫庭舞,后来普及于民间。卡塔克舞主要表现牧神黑天与牧女拉达的爱情故事。歌手吟唱诗句,鼓手击鼓,表演者以各种手势和舞步配合。舞蹈者脚上系着小铜铃,多的有二二、三个。小铃合着鼓声不断发出清脆的音响,给人以活泼、轻快而又激动的感觉。高潮时,随着乐曲,演员以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配合诗句要求,所以又称它是表演各种体态的舞蹈。卡塔克舞的另一个特点是脚的动作多于手的动作,急速的旋转和快速的节奏,舞蹈者也随着节拍歌唱。后来,在形式上有变化,突出了它的节奏感。在音乐和动作方面,比婆罗多舞和卡塔卡利舞简单,程式化的脸部表情和手势比较少,易为群众掌握。民间舞蹈也很多,如哈抗瓦舞、利里格利舞等。这些舞蹈节奏快。他们有叫做哈亚尔的古典音乐。

印度斯坦族

舞蹈

服饰

印度斯坦族服饰多样化,地区间、城市和农村间呈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式样。多数男人身穿传统的托地,用一块布围住腰部。城里人穿各式各样的裤子,有的极大,有的又窄小。他们还穿各式衬衣,有领的和无领的。冬季,许多人披一块布御寒。城市里欧洲式的男上装很流行,同时可以看到欧洲式样和当地式样相结合的衣著。

绝大多数妇女着传统莎丽,一般为白色或有色的布。莎丽为五米长、一米宽的绣花布,缠在身上甚为美观。富人家的妇女用贵重的棉缎做莎丽。在莎丽里面,穿贴身的裙衣。许多妇女,特别是城市的妇女,上身穿乔丽,即刚刚遮住上身的短上衣。它的色彩与莎丽的色彩不同。普通的印度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除莎丽外,一般不再穿裙衣了。

印度斯坦族最具特色的民族女装有纱丽服(SAREE)、LEHENGA CHOLI礼服和旁遮比服(PUNJABI)三种。纱丽是印度服饰文化的代表,是由一件叫“杰穆帕尔”的短袖圆领紧身衫和一条“贝蒂戈尔”的衬裙以及一块长约5到6米、宽约2米的布料构成的三件套女装。围在长及足踝的衬裙上的长幅面料两侧有滚边,上面有刺绣,从腰部围到脚跟成筒裙状,然後将末端披搭在左肩或右肩。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LEHENGA CHOLI礼服是在隆重场合或舞台上才会穿着的贵重服装,款式和纱丽有类似的地方,但LEHENGA CHOLI礼服的上衣和裙子才是重点,衣裙上有很多镶嵌工艺,再配肩膀上搭的一条围巾或当作盖头。旁遮比服(PUNJABI)为印度女装三大类之一,是全印度女性日常最常穿的服装,其最大的特点是方便日常穿着。旁遮比服由“卡米子”、“朱利达尔”和“杜巴尔达”三部分组成。卡米子是自脖颈以下长及膝盖的长袍子,一般领口打开,领口、胸前和袖口绣有美丽的图案。“朱利达尔”是穿在下身的裤子,裤管上大下小。“杜巴尔达”则是一条长约3米左右的围巾,通常搭放在胸前,两端分别垂于肩后,走起路来纱巾随风拂动,显得潇洒飘逸。

印度斯坦族

纱丽服

曼海蒂(Mehandi)为印度斯坦族在婚礼时进行的身体彩绘。印度社会一直有“没有曼海蒂,婚礼不算齐”的说法。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娘要由未来的婆婆点下第一笔手绘图案,并由资深手绘师接着画下最精美最复杂的图案。手绘的图案大多都代表了对新娘“多子多福”的祝福。印度斯坦族女性服饰相配的配饰十分丰富,有BINDI、吉祥痣、鼻饰、耳饰、项链、手镯、脚镯等。女性额头上贴的长尖形饰物叫BINDI,表示好运。吉祥痣是印度妇女、小孩的一种装饰,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印度女子的鼻饰和耳饰一般只在出嫁时才郑重地佩戴。除此之外,已婚女子还须佩戴脚铃。饰物夸张是印度风在饰品上的一大特点,没有繁杂工艺的现代感,反而更能体现返璞归真的感觉。

妇女很少涂红搽粉。喜欢在眉间涂红色或其他颜色的圆点。有时额头上的标记不是涂上红色,而是贴上一块橡皮膏。少女额上眉间涂上红色圆点表示未婚。而已婚妇女也涂上这种标记。不论城乡,染眉的习惯极其流行。他们相信染眉可以预防眼病。

传统节日

排灯节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印度几乎家家都会打扫清洁,张灯结彩,人人盛装以待,点亮象征着光明、繁荣和幸福的蜡烛或油灯或燃放鞭炮。

为夫祈祷节是印度传统的妇女节日。在这一天,已婚妇女都要精心梳洗打扮,穿上自己最美的传统服装,并佩戴相应的配饰,包括在手上画上各种美丽的图案,在月亮出现之前禁食,以祈求神灵保佑丈夫健康长寿。

十胜节是印度宗教节日,是为庆祝罗摩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而设的节日。节日期间到处都在举办歌颂罗摩事迹的盛会。 大街上常能看到乐队以及善男信女簇拥的演艺队伍。演艺队伍中会看到很多绚丽多姿的印度传统服饰。

族内名人

编辑

甘地(1869—1948),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斯坦族,出生于英属印度波尔班达尔(一译博尔本德尔),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尊称“圣雄甘地”,印度国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和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也是提倡作成力抵抗现代政治学说的甘地主义的创始人。

印度斯坦族

甘地

相关事件

编辑

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地被视为印度斯坦大民族主义的体现,从而遭到了其它各族人民的激烈反对和坚决抵制,非印地语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国语浪潮。1957年8月,官方语言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关于印地语代替英语作为国语的时问和方法的建议。建议公布后,郁积在非印地语地区人民内心的不满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在南印度,许多地方举行了抵制活动。1958年国大党高哈蒂年会通过决议,规定1965年以后,英语仍作为官方语言继续使用,直到印地语能为整个印度接受为止。至此,“国语运动”引起的动荡风潮暂告平息。1963年四五月间,印度议会继1962年之后再次讨论官方语言法案时,再度引起了社会骚乱。新法案仍然坚持以印地语为基本国语,这使得以其它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大为失望。抵制运动在1965年1月26日达到高峰,这一天是印地语正式成为国语的日子。大规模的群众骚乱此起彼伏,罢工和暴力游行遍及全国各地。在印度政府内部,在议会中,关于国语和其它语言地位的争论也愈演愈烈。非印地语民族的官员和议员公开谴责“国语运动”是印度斯坦族企图利用语言为工具来控制和奴役其它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和“印地语帝国主义”。南亚各邦的议员们甚至要挟要脱离中央、另立国家。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美)大卫·拜恩(David Byrne)著, 陈锦慧译. 制造音乐[M]. 2016: 302.

[2]朱天祥, 熊晨旭编. 看见印度 影像里的印度[M]. 2021: 5.

[3]刘永辉, 周昀主编. 中国-其他金砖国家贸易指数报告 2017[M]. 2019: 103.

[4]赵苗. 探析民俗活动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以印度斯坦族女性服饰为例[J]. 山东纺织经济, 2013-06-02, (6): 79-80. [2024-04-01].

[5]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46-47. (2)

[6]徐建新, 阮炜. 文明研究/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文库 文明的意志[M]. 2021: 35.

[7]陈自明著. 印度音乐文化[M]. 2018: 12.

[8]李义敢, 唐新文等著.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M]. 2008: 352.

[9]马加力著. 崛起中的巨象[M]. 2010: 69.

[10]韩中安主编. 世界地理 上. 1993-08: 64.

[11]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54-57. (4)

[12]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45.

[13]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45-46. (2)

[14]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51-52. (2)

[15]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48-50. (3)

[16]朱昌利 宋天佑 王士录. 印度民族志[M]. 1988: 53.

[17]谌学诗著. 历史与记忆谌学诗油画肖像作品选[M]. 2020: 94.

[18]李芳, 刘沁秋著. 印度 在第三条道路上踯躅[M]. 2002: 247-248. (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1767/

(35)
词条目录
  1. 族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简介
  4. 人口分布
  5. 宗教信仰
  6. 语言文字
  7. 语言
  8. 文学
  9. 民族文化
  10. 婚俗
  11. 饮食
  12. 丧葬
  13. 住宅
  14. 生产
  15. 种姓制
  16. 礼仪
  17. 舞蹈
  18. 服饰
  19. 传统节日
  20. 族内名人
  21. 相关事件
  22. 国语运动
  2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