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雅利安人(英文:Aryan,梵语आर्य/āryā,古波斯语𐎠𐎼𐎡𐎹,波斯语آریاariya),是19世纪西方学术界对印欧语系各民族的统称。据对古代印度和伊朗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南部的草原,是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的游牧部落,后来向亚欧大陆广大地区迁徙,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印度-伊朗人在长期游荡后,定居于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

雅利安人(英文:Aryan,梵语आर्य /āryā,古波斯语𐎠𐎼𐎡𐎹,波斯语آریا ariya),是19世纪西方学术界对印欧语系各民族的统称。据对古代印度和伊朗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在俄罗斯乌拉尔山南部的草原,是新石器时代就出现的游牧部落,后来向亚欧大陆广大地区迁徙,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印度-伊朗人在长期游荡后,定居于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的一支迁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另一支则晚于此进入伊朗,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此后,古代雅利安人经过与土著居民的斗争和融合,经由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体族群,分别在印度和伊朗建立了繁荣的吠陀文明和波斯帝国文明。

词源与定义

编辑

雅利安在梵文里为आर्य /āryā,指那些讲吠陀梵语并遵守吠陀文化规范(包括宗教仪式和诗歌)的人,与an-ā́rya ( “非雅利安人”)形成鲜明对比。到了公元前5-4世纪,该词产生了“高贵”的意思。例如梵文的 Ārya-bhāṣā-(“高贵的语言”),或āryaka-(“尊贵的人”)。此外,在古代梵文文献中,“Āryāvarta” (आर्यावर्त,意为“雅利安人的居所”)是印度北部印度-雅利安文化的摇篮的名称。

在伊朗古籍里,雅利安人的后代阿维斯塔民族称伊朗人为阿伊利亚人(Airiya),古波斯语称伊朗人为阿利亚人(Ariya),随着语言的变化,帕提亚时期的巴列维语称伊朗人为雅利安人(Aryan)。从词源上看,“伊朗”(Iran)来源于“雅利安”(Aryan),“伊朗”一词与雅利安人的土地同义。与古代印度人民一样,古代伊朗人民同样把“雅利安”作为民族文化的自称,与an-airya(“非雅利安”)相对比。在古代伊朗文明中,“雅利安人”就是那些属于“雅利安”(伊朗)族裔、讲“雅利安”语言并遵循“雅利安”宗教的人。

随着比较语言学和原始印欧语研究的深入,Aryan成为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所属各族的总称。

概念演变

编辑

19世纪早期及以前

古代印度人和伊朗人用该词表示自己是一个民族文化群体。伴随着英国殖民印度,印欧语言学于18世纪后期诞生,“雅利安人”一词也是由比较语言学著作传入英语的。威廉·琼斯是第一位发现英语与英帝国殖民地印度的语言拥有共同语言祖先的英国学者,他第一个指出梵语与希腊语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希腊语与其它多数欧洲语言的联系来解释印度语言与欧洲诸语言的关系。琼斯在1794年翻译的《摩努法则》中,梵文单词ā́rya首次被翻译为“贵族”。19世纪早期的学者后来注意到,该词在最早的吠陀经中被用作一种民族文化的自我称呼。因而“雅利安人”一词主要指以原始印度-伊朗语言为母语的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雅利安人。

19世纪-20世纪初

在19世纪,通过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 ) 、克里斯蒂安·拉森 ( Christian Lassen)和克斯·缪勒 (Max Müller)等人 的著作,术语Aryans、Aryens和Arier被许多西方学者视为“(原始)印欧人”的同义词。将印欧语系民族与雅利安“人种”联系起来的学者是马克斯·缪勒,他认为印度人的语言从梵语演变而来,因此印度人与欧洲人的知识水平相当,或者比欧洲人还聪明,他们与欧洲人应当来自同一个种族,因此印度人和欧洲人应该是“雅利安兄弟”。缪勒还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假说。

19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的人类学家和一些非学科领域专家但有社会影响的人物,将雅利安人视为具有人种区分意义的种族。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雅利安主义与北欧主义开始融合,由亚瑟·德·戈比诺( Arthur de Gobineau)、西奥多·波什( Theodor Poesche)、休斯顿·张伯伦(Houston Chamberlain)、保罗·布罗卡、卡尔·彭卡等人推动,学者们开始想象出所谓的金发碧眼高个子的“雅利安人种”。特别是戈比诺,他认为白人或雅利安人种是唯一的文明种族。1883年,卡尔·彭卡则提出雅利安人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从而成为雅利安主义到北欧主义过渡的关键人物。

戈比诺的雅利安种族观念还影响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英国人利用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将高种姓视为“雅利安人”,低种姓视为“非雅利安人”,并自视为高种姓,同时也导致婆罗门阶层认为自己可以和英国人平起平坐。

纳粹对概念的异化

德国纳粹党人将豪斯顿·张伯伦作为先知,延续了他的种族理论,并且经由他的著作吸收了戈比诺的观点。纳粹官员阿尔弗雷德·罗森伯格(Alfred Rosenberg)主张建立一种新的“血统宗教”,其基础是北欧灵魂与生俱来的动力,以捍卫其“高贵”性格,反对种族和文化退化。罗森伯格相信北欧人种是原始雅利安人的后裔,所谓“原始雅利安人”是纳粹捏造出的一个种族,居住在德国北部平原,起源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希特勒也大量出版小册子宣传张伯伦的学说。根据纳粹种族理论家的说法,“雅利安人”( Arier )一词描述了日耳曼民族,纳粹学者为了真正确立完美的雅利安人种优越论,抛开语言学的根据,着重体质差别,因而确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金发碧眼的白人具有雅利安人种的典型特征。1935年9月,纳粹通过了《纽伦堡法案》,所有雅利安帝国公民都必须证明其雅利安血统。

纳粹的种族主义理想是培育一个纯洁的雅利安民族,并且要使种族无限延续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还要消灭其他劣等种族。希特勒完全歪曲了雅利安人原本的概念,而将历史上雅利安人的侵略性鼓吹为日耳曼人统治世界的理想,在种族主义下进行惨无人道的排犹活动。纳粹都以自身的判断标准定义,“不值得存在的生命”,并将他们直接进行医学杀害。不值得存在的生命包括那些具有遗传性缺陷的婴儿,智力低下或者有生理缺陷的人,精神病患者,以及所有“低劣种族”(即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在纳粹党这样的信条之下,德国产生了种族卫生学并大力宣传纳粹的优生理论。

希特勒和他的党羽建立了“波恩中心”,他们认为他们是雅利安神族的后代,是为了统治劣等种族而生,他们想用700年为周期生产纯正血统的雅利安人。为了制造所谓的纯种“雅利安婴儿”,纳粹发起了“生命之源”计划,鼓励精心挑选的德国军官跟金发碧眼的“纯种”雅利安美女发生性关系,炮制出“完美的”雅利安后代。当时负责“生命之源”计划的正是纳粹党卫军头目海西里希.希姆莱,他就非常中意挪威女性,因为带有“维京血统”,让将千名挪威妇女成为了生育工具。1933年5月,纳粹规定,雅利安女人的堕胎均属于违法,为了提高德国的种族储备,“纯种”的女人被免于劳动并被鼓励生育,对于生育四个孩子或以上的“英雄母亲”发放津贴和勋章。1935年为了实现纯种雅利安婴儿的批量生产,纳粹在国内和他们占领的地区设立了众多秘密的“勒本斯波恩中心”,这个中心的孕妇都是符合雅利安理想标准的,为了保密,把母亲和婴儿的身份都记录在党卫军的保密文件里。

希特勒还通过文艺、体育等形式宣扬雅利安优越论,鼓吹种族主义。例如,在体育赛事上,纳粹试图将1936年柏林奥运会作为炫示雅利安种族优秀论的工具。又如在文艺领域,1940年上映了三部为纳粹政府逐渐实施的迫害和歧视犹太人的政策进行辩护的电影,并且还为使德国大众更好地接受纳粹当局,为更加极端的反犹政策做好铺垫。如魏特·哈兰的《犹太人休斯》展现了“这个犹太人"的无根性以及他们够使自己适应任何社会的能力。休斯这位优雅和时尚的律师在该部影片中被刻画为“虚伪的犹太人”,这部影片中其他的犹太人则被刻画为肮脏的、鹰钩鼻子和外貌丑陋的人,他们代表“真正的犹太人”。相反,“雅利安人”形象会被描绘成优雅,高贵的。这部电影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这部电影也激起了德国民众对犹太人的普遍憎恶。

当代含义

在当代,“雅利安人”和“原始雅利安人”有时仍用于指代史前印度-伊朗民族。但20世纪上半叶以雅利安主义种族意识形态名义犯下的暴行导致学术界普遍避免使用“雅利安人”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词已被“印度-伊朗人”取代。不过印度-雅利安人这一术语仍然用来称呼雅利安人的印度分支。

族群历史

编辑

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研究中推知,大约公元前30世纪,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该部落集团广泛分布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和东欧、中亚地区,与希腊文明毗邻,其文化大概处在新石器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原本与希腊人毗邻的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后开始解体,逐渐前往印度河上游、伊朗高原、小亚细亚等地。具体而言,先是有一批雅利安人东迁时在里海地区进一步分成两支:一支走上了沿里海南下的道路;另一支迁回到里海北部,经阿富汗进入印度。此为印度雅利安人。而大约晚于印度雅利安人四到五个世纪,又一批雅利安人也在里海地区分为两支:一支迁回到里海北部,形成了以中亚的沙漠和草原为活动天地的斯基泰人等,另一支大约沿里海南下进入扎古罗斯山中,形成了建立古代东方史上最大的世界帝国的波斯人和米底人(Medes)。此为伊朗雅利安人。

印度雅利安人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印度进入了一段黑暗而又野蛮的统治时代。大批雅利安人入侵者越过山区向南迁徙。这段过程持续了300年,他们将雅利安语言传播到各地,打破森林居民的孤立。雅利安人首先占领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在这里,遇到原居民的激烈抵抗。这些原居民可能是后期哈拉帕文明的幸存者或者是其衰落后的居民,被雅利安人称作达萨或达休(意为敌人)。据他们说,达萨是黑皮肤,说邪恶语言,扁平鼻子,不事献祭,学者多推断是达罗毗茶人。身材高大的雅利安人善骑马和驾驭马拉战车冲锋陷阵,装备比他们低劣的原居民不是他们的对手。这在《梨俱吠陀》里得到了反映:雅利安人的战神囚陀罗经常施展霹雳般的威力、搜集敌人的首级踩在脚下,或摧毁城堡,夷平敌人的住地,他因而被称为“城堡的摧毁者”。这些原居民或被杀戮,或被赶走,或被奴役而变成了奴隶,所以达萨以后又转意为奴隶。

征服土著后,雅利安人过着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生活。考古发掘表明,在从中亚到北印度的许多交通要道上都发现有雅利安人的文化遗存,居民使用红色或灰色陶器,畜养牛马,掌握炼铜技术。这些遗存被命名为“犍陀罗墓地文化”。以后他们又向东方的恒河流域发展,进而扩张到南印度的部分地区。此时,原始的部落组织逐渐解体,出现部落联盟,各联盟间不断进行战争。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伴随铁器的出现,少数先进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至前6世纪,在恒河流域我、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部分地区形成20多个小国,进入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或称列国时代。在印度-雅利安人向东方和南方扩展过程中,沿途原住民或被征服,或被驱散,而他们则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上的主要居民,逐渐创造出吠陀文化,并催生出种姓制度,运用种姓制度达到统治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目的。在吠陀晚期,雅利安信仰逐渐与土著信仰相融合,产生了名为“湿婆”和“毗湿奴”的神祗。

伊朗雅利安人

伊朗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在扎古罗斯山露面。根据《阿维斯塔》的传说,雅利安人大体上居住在一片被称为雅利欧﹣沙雅纳(意为"雅利安人居住之地")的辽阔地区。在许多方面,阿维斯塔民族的社会是简单的。但是,在从“古阿维斯塔时期”过渡到“小阿维斯塔时期”的时候,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古阿维斯塔时期,没有迹象表明城市生活、贸易或者商业具有任何重要地位。一些村庄或农业定居点已经建立,在比较平静的古阿维斯塔时期,社会组织以家庭、氏族为基础,阶级可能还没有出现;在比较动荡的、尚武的小阿维斯塔时期,出现了三个阶级:牧人、祭司和武士。在这两个时期,父权家庭生活的建立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婚姻和养育子女特别是儿子,受到大力鼓励。

后来,伊朗雅利安人建立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文明璀璨的存在,全盛时期的波斯帝国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南抵埃及,西至小亚细亚,北达咸海,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在世界地图版图上最大的帝国,它建立了强大的军事武装和运输系统,让波斯波利斯成为璀璨的明珠。

波斯帝国第三位皇帝大流士一世认为自己是一个宗族(阿契美尼德族)、一个民族(波斯)和一个国家(雅利安人)的一名个体,一个成员,以及其他民族的最高统治者。这些民族是他根据征服的权利获得的,并且向他缴纳贡赋。在分配军队与行政权力的时候,他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然后是波斯人,最后是同源的伊朗人和其他的封臣。在大流士的心中,他既是波斯人,又是伊朗人。其陵墓铭文称他是“伟大的王、众王之王、各国和各族之王、这辽阔大地之王、希斯塔斯普之子、阿契美尼德族人、波斯人、波斯人之子、雅利安人、雅利安后裔”。在他的治下,波斯帝国达到鼎盛。

雅利安人

波斯帝国遗址

语言

编辑

雅利安作为语言名有广狭二义。广义上与印欧语这种理论上认为在存在过的原始母语同义。自威廉·琼斯(1746~1794)研究并发现梵语同希腊、拉丁、德语等有亲缘关系以后,18到19世纪的比较语言学曾构想出原始印欧语(PIE)的存在。属于该语系的诸语言在公元前2~1千纪通行于欧洲大部及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后广泛传至世界其他地方。希腊、意大利、日耳曼、凯尔特、亚美尼亚、波罗的-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安纳托利亚、吐火罗、印度-伊朗等语族皆在其列。狭义上,仅指印欧语分布区东端的印度-伊朗语族,且往往特指所属两语支的前者,即印度(又称印度-雅利安)语支。这一语支包括最古老的吠陀梵语和以后的古典梵语、俗语,以及现代的印地、孟加拉、旁遮普、古吉拉持、马拉提、僧伽罗、信德、乌尔都等语。

广义雅利安语

根据赫伯特·韦尔斯《世界通史》的说法,远古的某个时期或者新石器时代,在中欧和西亚之间的某个地方,曾经可能有一些部落来来往往,他们混合得能够使用同一种语言,即雅利安语。雅利安语可能是当时的口语,它的语法形式和用词方法都非常复杂。但学界一般认为,广义上的雅利安语,作为原始印欧语的同义词,是语言学者通过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假想语言,并被定义为印欧语系诸语的共同祖先。从广义的雅利安语,或者说原始印欧语中分化出的语言,往往具有相同的词根、相同的语法。例如,英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亚美尼亚语、梵语等。这些语言很可能是由同一个东西形成的变体,而这些语言的使用者有着相近的思维方式。

狭义雅利安语

狭义上,雅利安语主要指的是印度-伊朗语族,其中包括印度-雅利安语支和伊朗-雅利安语支。雅利安人的多次持续迁移导致印度-伊朗语族一分为二,两者各自独立始于现代印度―雅利安人的祖先踏入印度西北部时。至今仍保留着自公元前1500年较早一波移民潮时期的语言痕迹———小亚细亚和西亚语言中的雅利安词汇(诸神、帝王、达官的姓名,养马行业语),也就是所谓的米坦尼雅利安语,属于印度语支,但无法完全用吠陀语解释。到公元前7-前6世纪左右,印度雅利安人说的吠陀语逐渐发展成梵语,大约同时,印度引入闪米特字母,并经过整理完善,约在公元前5世纪,形成了婆罗米文字书写系统。此后,印度雅利安人在各地吸收当地土著语言,又形成了作为民间语言的俗语。印度―雅利安语支较之伊朗语支在许多方面显得更加守旧,较好地保留下来一些原始印欧语的古老成分;相反,伊朗语支却经历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语音方面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辅音系统中:清塞音擦音化、辅音丧失送气特征、s变为h。在形态方面,复杂的名词和动词(主要在古波斯语中)古词尾聚合体发生简化。

现代的印度-伊朗语族诸语言,广泛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北部若干地区)、土耳其(东部若干地区)、塔吉克斯坦和高加索等地。根据2016年的调研,总共使用印度-伊朗语族人口为8.5亿。

印度语支有30余种语言,分布于印度北部和中部,以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使用人口超过1000万的语言有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提语、古吉拉特语、比哈尔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等。印度语支诸语言的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最早阶段是吠陀语,往后依次是史诗梵语、古典梵语,后二者差别不大;较迟的是各种俗语,巴利语是其中之一。后来发展到阿帕卜朗沙阶段。现在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某些地区的印度语支诸语言,都由此衍变而来。伊朗语支包括约20种语言,分布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他几个中亚国家,使用人口超过1000万的语言有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等。这两个语支关系极为密切。伊朗最古的圣典《阿维斯塔》和印度最古的圣典《梨俱吠陀》中的个别诗行字句完全相同,证明它们同出一源。词汇方面也有很多词是同源,如表达印度、伊朗的文化(首先是神话领域)、宗教、社会规章和物质文化事物的核心概念名称的词汇。

古代雅利安文明

编辑

宗教

拜火教

中亚民间很早就有火神崇拜,后来古代伊朗部落的先知琐罗亚斯德继承发扬之,创立了拜火教,该教后来流行于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孕化过程及其传播历程都与雅利安人的迁徙与征服密不可分。尽管雅利安人很早就已经分为二支,但分裂初期的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之间仍然由于相近的语言和相同的宗教文化传统而保持着密切联系。在经历了七八百年的独立发展后,伊朗雅利安人孕育出拜火教圣典《阿维斯塔》,而印度雅利安人则孕育出四部吠陀本集。拜火教先知琐罗亚斯德的学说思想无疑涉及《梨俱吠陀》中的观点 ,这一现象折射出伊朗人和印度人在宗教文化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拜火教先知琐罗亚斯德宣称:世间值得崇拜的只有光明之神——阿胡拉·马兹达(Ahurā-Mazdā),其他神充其量不过是此神之一体或象征。拜火教倡导崇奉“火”和“光明”,信徒主要通过专门的仪式礼拜“圣火”“太阳”“月亮”“星星”等一切能发光的物体。在拜火教圣典《阿维斯塔》中,火是神主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也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的物体,火的清净、光辉、活力、锐敏、洁白、生产力等象征了神的绝对和至善,因而火也是人们所说的“正义之眼”。“光”则是火的升华,其精神属性优于火,也是诸善神的原始意象,是知识、智慧、悟性和辨识力的隐喻表达。

雅利安人

拜火教

《阿维斯塔》是对组成琐罗亚斯德教宗教圣典的许多书籍的统称。它包括赞美诗、祈祷词、驱魔咒语、法律和其他资料。有些文献,特别是先知琐罗亚斯德的赞美诗《加太》使用的是“古阿维斯塔语”方言。其他组成《小阿维斯塔》的补遗性和解释性文献使用的则是一种不同的、晚近的方言。阿维斯塔的许多组成部分最初是以口头的方式传播,至今仍是了解早期波斯文明的重要文献。

雅利安人
阿维斯塔经列王记

吠陀教

吠陀早期

宗教在印度雅利安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当时人们信仰的宗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吠陀教”是后来人对当时宗教的称呼,因为宗教仪式和大量敬神颂神的诗歌都记录在吠陀本集中。这个时期的宗教又可同吠陀后期的宗教一起称为“婆罗门教”。早期的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所以婆罗门教文化带有雅利安人游牧生活的特点。由于生产手段极为简单,人们征服大自然的能力极低,因而对自然怀有恐惧。人们认为神主宰一切,神拥有施以福祸的能力,只有依靠神的帮助,才能得到他们的恩惠和避免他们带来的祸难。人们通过不断向神奉献牺牲、谷物和美酒,获得神的恩赐。因此当时已出现了“祭祀至上主义”的倾向,祈求战争胜利,娶妻生子、牲畜下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求避祸攘灾,祛病护身,或赎罪、或诅咒别人等都要进行祭祀。祭祀的方式,通常是点燃一堆火,将精选的食物和酒浆投到火里。当时人们喜欢用一种叫苏摩(Soma)的酒祭神。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山地植物的汁液,据说众神都喜爱喝。祭祀活动有专人主持,后来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祭司阶级——婆罗门。在献祭的同时,吟诵大量的赞美诗。《梨俱吠陀》就是这类颂诗的汇编,后来成为婆罗门教最重要的圣典。

吠陀教是多神崇拜的宗教,崇拜朴素的自然神和地方保护神。吠陀教的男性神不仅数量多,而且力量大。这一点与土著的神祇有明显的不同,后者的母神地位与作为其配偶的男神是平等的,这很可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制已经逐渐取代母权制。吠陀诸神中没有至高的主宰之神,在颂扬某位神明时虽然有时用“诸神的主宰”之类的词汇,但总体上看还未出现一个真正的主神。当时的人们似乎以一种极朴素的思想,即以人的特点来想象神明,认为他们大都具有超凡的力量,都是公正贤明,扶正压邪,保护人民。他们的性情同常人差不多:娶妻生子,有妃子,爱喝酒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有的神高傲自大,爱听奉承话,甚而相互争吵,互施暴力,通奸等等。围绕他们,印度先民创造了许多想象力丰富的故事。

雅利安人

梨俱吠陀的文本

总的来看,早期吠陀时代的宗教是一种带有泛灵论特色的多神教,当时还没有形成复杂的教义,婆罗门祭司的势力还不强大,似乎尚未垄断宗教祭祀活动。

吠陀晚期

在吠陀后期,以宗教典籍的大量编纂为标志,吠陀教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更大了,宗教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宗教上的献祭仪式通过祭祀专家婆罗门之手大大发展起来。人们通常把这个时期由吠陀教发展而来的、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特点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此时一神教倾向更加明显。还出现了“湿婆(Siva,慈悲之神)”这一重要神祇,他被尊为伟大的神衹和生物之主。前期他不被重视是因为他是土著人的“神”,在吠陀后期地位被抬高,说明雅利安人与土著人的信仰已有了进一步的融合。

吠陀晚期的祭祀活动非常复杂,那些繁复的仪式对社会的上层(主要是婆罗门)而言非常重要,是当时文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祭祀活动如此被强调,可能与南亚次大陆复杂的种族情况有关。当时有征服者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土著人之间的区别,在被征服者中,除了达罗毗荼人,还有许多操不同语言、有不同习俗的其他种族集团。统治者要把这些不同的人群控制和凝聚起来相当困难,而宗教祭祀为其提供了一种控制手段。借助于对超自然神明的崇拜仪式,人们可以超越种族的区别,获得一种统一。

雅利安人

吠陀教神祗

社会组织

氏族部落

当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其社会尚处在部落社会末期,这时雅利安人的社会组织仍是部落-氏族-家庭结构,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不过女子并不受歧视。氏族社会已逐渐解体,耕地已私有,土地属氏族公社,但由各户占有使用,定期重新分配,奴隶可赏赐,赠送。公元前6-前4世纪,雅利安人的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逐渐向形成阶级社会发展。部落还保留,但在部落中基层组织已不是氏族公社,而是农村公社(村社)。它由许多父系大家庭组成,土地由各家庭长期占有、使用。每个部落都包括有许多这样的村社。部落首领大多数由选举产生,部落还有长老会和全体成员会议。部落首领的权力还要受这两个机构的制约。由于战争频繁奴隶增多、部落首领、村社首领在战争中得到奴隶,对一些上层予以赏赐,这样,拥有奴隶者的范围就逐渐在扩大。

国家产生

随着生产的发展,为掠夺财富而进行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种战争不仅是征服当地土著,也在雅利安人各部落之间展开。有些部落力量越来越发展,占地越来越多,相传婆罗多部落就成了北印度势力最强大的部落。为了战胜对方,部落同常常结成联盟,实力最强的部落首领常举行马祭以震慑四方。《梨俱吠陀》中描写了10个部落联合起来对婆罗多部落的一场大战。这样,在社会中就逐渐形成了不同阶级:以雅利安部落首领和婆罗门上层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部分由雅利安人、大部分由被征服居民构成的下层劳动者阶级和奴隶阶层。就是在这种阶级压迫和种族压迫中,部落首领的权力越来越大,并把部落所辖领土(无论雅利安人居住或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的土地)都视作自己所有。他的权力不再是部落性质的,地域性质的王权开始形成。部落首领成了国王,国王加冕典礼称作灌顶大礼。原部落的长老会变成了少数贵族垄断的机构,部落全体成员会议也失去了作用。国王建立了职业军队,任命了高级官吏,村社头人成了基层官吏和国王的收税人。就此,原部落组织就变成了国家机关,国家产生了。由此可见,印度雅利安人国家的形成是沿着阶级分化和种族压道两条交织在一起的路线发展的,是出于维护阶级统治和对被征服种族统治的双重需要。没有史料能说明雅利安人最早的一批小国形成的确切年代,但据吠陀文献和史诗材料推断约为前9—前8世纪,这些国家有的是君主制的,也有共和制的,后者还保存更多军事民主制时代特点。

种姓制度

就在阶级社会和国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种姓制度也同时形成。种姓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瓦尔纳制,以后又在它的基础上,发展为阇提制。中国佛教典籍把瓦尔纳和阇提都译作种姓。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一时期出现的是瓦尔纳制。梵语瓦尔纳一词意为“色”“质”,最初是用来区别征服者与被征服种族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在《梨俱吠陀》中可以看到,雅利安人自称“雅利安瓦尔纳”,而把黑皮肤的被征服种族称为“达萨瓦尔纳”,含有轻蔑、贬损之意。

到《梨俱吠陀》后期,一方面随着雅利安人自身的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瓦尔纳制被用来区分雅利安人因社会分工地位不同面形成的不同社会集团;另一方面,随着对上著部落的大量征服,上著部落成了一个特定的被役使的集团,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维护雅利安人上层对下层劳动者特别是被征服居民的统治的社会等级制度。社会被分成四个瓦尔纳,即婆罗门、刹帝利(《梨俱吠陀》中叫罗贾尼亚)、吠舍、首陀罗。四个瓦尔纳职责不同,地位不同,这些都在吠陀文献中做了规定。婆罗门掌管祭祀,垄断教育。刹帝利负责征战和管理。吠舍包括农民、牧民和商人,职司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纳税。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其义务是为上述三个种姓服务。

这种等级的形成不但与社会分工相关,且与种族压迫联系在一起,受到统治者维护。更重要的,瓦尔纳制很早就被婆罗门加以宗教化、神圣化,把它变成婆罗门教的社会结构。《梨俱吠陀》中把瓦尔纳制的产生说成是神的安排。第10卷第一次讲到四个瓦尔纳时说:“他(指普鲁沙,即生主神)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罗贾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他的双脚生出首陀罗。”学者一般倾向认为,这首赞歌是婆罗门后来添加到《梨俱吠陀》中的,婆罗门这样做是为了确立其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把对非雅利安人的压迫固定化。

经济生活

当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时,还以畜牧业为生,母牛受到珍视,甚至崇拜。占领印度河流域后,开始时没有改变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吸收当地先进文化,学会农业生产,懂得利用河水灌溉土地,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和哈拉帕文明时基本一样,不同的是他们带来了马。衣着原以毛织品为主,后学会了植棉织布。手工业开始脱离畜牧业、农业而成为单独部门,《梨俱吠陀》中讲到有木匠、陶匠、瓦匠、皮匠、纺织工、造车工等专业手工业者。制陶业有了发展,铜器和青铜器逐渐被使用,有商人经商,交换是以物易物,也常常以牛作等价物。运输靠牛车、马车。从《梨俱吠陀》中也可知道,雅利安人喜爱音乐、饮酒、掷骰子和战车比赛,也喜爱首饰等装饰品,表明已与当地文化逐渐融合。《梨俱吠陀》中讲到,有个僧侣从部落首领那里得到大量金银赏赐,还得到载有少女奴隶的10辆战车。又讲到有人以大量羊、驴和达萨作为贡献。随着人口增长,前12-前11世纪,雅利安人的定居区域逐渐向东部的恒河流域扩展。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里的原居民除达罗毗荼人外,还有属于澳一亚语系的孟达人,他们或被征服,或被赶到森林地区。雅利安人又吸收了恒河流域地方文化,最突出的是学会了种水稻以及吸纳了当地某些宗教因素。

约在前7一前6世纪《阿闼婆吠陀》中记述了把河水引进新渠道的仪式,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工匠种类中又增加了铁匠,编织工、刺绣工,染工等,表明出现了新的手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发展起来,专业织工增多。恒河中游发现了北方黑色涂釉彩陶,其制作工艺远比彩绘灰陶精细,属前6-前4世纪、是雅利安人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后的文化,从旁遮普到恒河下游都有。商业的发展更为突出。地方贸易主要商品是盐、金属制品,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路线。另一种贸易是与西亚间的贸易,陆上通道重要枢纽是咀叉始罗。还有海路贸易,除实物交换外,已用贵金属(金块)作媒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少量城镇。它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但规模都很小。

雅利安人

婆罗米文字

吠陀文化

文学

吠陀时代最突出的文学形式是诗歌,《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诗集,产生于颂神的需要,《梨俱吠陀》的1000余首诗歌,绝大部分是颂神娱神之作。诗歌与宗教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整个古代印度诗歌的一个传统,而这个传统就始于梨俱吠陀。许多吠陀诗歌是非常优美的抒情诗篇,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其中,献给朝霞女神和大地女神的诗篇,可以说是优秀抒情诗的典范。

一般认为,当时的人还未掌握书写艺术。早期吠陀文献主要是靠口头传授的,后来才整理成文字。对古代印度人来说,吠陀经典具有无比的神圣性,吟咏吠陀不敢有半点的错误。为了保证经典的完整性,需要依赖语音语调的转换,由此印度最古老的音韵学发达起来了。

学术

为了维护僧侣的统治,婆罗门编写大量的经典,试图为当时的社会秩序制造理论根据,故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婆罗门文献。“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汉译佛经中译作“明”,表示“圣明”“圣典”,是对这个时期的文献资料的统称,开始是靠口头传承,后来经由婆罗门学者用梵语记录下来。吠陀是上古印度典籍的总汇,是印度宗教和正统哲学的思想渊源。后来印度正统的思想,从法典化了的吠陀文献中,逐渐引申、发挥出印度的宗教及其礼仪、哲学、英雄史诗、神话、历史传说。法律、几何、天文学、数学和语言科学。所有这些构成了一般所称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宗教,以及其他。”这个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到了吠陀晚期,吠陀文献已大体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

音乐与舞蹈

印度音乐的起源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由于祭神的需要,产生了颂神歌。四部吠陀中,《娑摩吠陀》就是专门记录祭祀时唱的颂歌,这些颂歌当时都配有专门音调和韵律。《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提到一位叫Gandharva(乾达婆)的神,后来成为印度专职音乐的神明,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有了专门的歌手。大约在吠陀后期,就已经出现了七音阶的名称,简称sa.re、ga、ma、po、dha,ni。今天这七个简称作为唱名仍一直为印度人广泛使用,印度音乐对音阶的划分相当发达,音程共有22个,不仅包括现代西方的12音程,还有附加的音程,用来产生半音音阶之间的音,通常作为精心控制的滑音出现。这种滑音艺术(在印度叫作mhir)在西方音乐中没有对应之处。从印度的22个音程中挑选5个或7个音,就构成现在西方音乐的七音阶的基础。后世形成发达且独具特色的印度音乐,并分化为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和军乐。印度舞蹈的起源也与宗教有关,人们为了娱神、祈求和平或丰产,产生了最早的舞蹈。在远古时代,印度人在舞蹈艺术方面就已有了很高的造诣。《梨俱吠陀》中有“黎明女神穿有闪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样”,这很可能就是后来出现在神庙中“神奴”(专门以舞娱神的舞女)的前身。《梨俱吠陀》中还有“男子戴着金首饰,通过舞蹈表达战争的场面”等句子,这是对印度舞蹈的最早记载。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雅利安人.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1-09].

[2]ARYANS.伊朗百科全书. [2024-01-09].

[3]Autochthonous Aryans? The Evidence from Old Indian and Iranian Texts[J]. Electronic Journal of Vedic Studies, 2001, 7(3): 4-24.

[4]冀开运. 论“伊朗”与“波斯”的区别和联系[J]. 世界民族, 2007, (05).

[5][美]埃尔顿·丹尼尔. 伊朗史[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16: 27-48.

[6][英] 赫伯特.乔治.韦尔斯. 世界通史.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16年: 590-628. 978-7-5104-5853-8.

[7]庞贝. 纳粹种族主义下的德国妇女[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3).

[8]海巴子. 雅利安婴儿-罪恶的人种繁育中心[J]. 万象, 2009, 1(1): 59-61.

[9]冯一凡. 伊朗与波斯国家关系研究(1989-2001)[D].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2

[10]David W. Anthony.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How Bronze-Age Riders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s Shaped the Modern World[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408.

[11]韩昕. 日耳曼人、条顿人、德意志人、普鲁士人、雅利安人[J]. 世界知识, 1992, (14).

[12]刘欣如. 从雅利安人到欧亚游牧民族:探索印欧语系的起源[J]. 历史研究, 2011, (06).

[13]李毅夫. 世界民族研究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15-56. 9787509750391.

[14]Maxmüller. "OnteRelationoftheBengalitotheArianandAboriginalLanguagesofIndia,". ThomasTrautmam,AryansandBritishIndia, 1847: 176.

[15]利奥波德. 英国在印度应用雅利安人的种族理论,1850-1870. 英国历史评论, 1974, 89(352): 578-603.

[16]罗米拉·塔帕尔. 雅利安种族与印度理论:历史与政治. 社会科学家, 1994, 24(1/3): 3-29.

[17]刘丽娟. 纳粹德国的知识分子与大屠杀--以医学界为视角[D]. 郑州大学, 2013年: 8-9页. (2)

[18]赵文亮. 犹太人与 1936 年柏林奥运会[J]. 历史教学问题, 2008年第4期

[19]周佳玮. 纳粹德国艺术政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4,5月

[20][日]岸本通夫. 印欧语系民族的迁徙[J]. 世界历史, 1978, (01).

[21]戴君彦、巫新华. 解密古代天珠.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 539-550. 978-7-55987-3842-1. (7)

[22]林太. 印度通史[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55-82.

[23]林承节. 印度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16-22.

[24]雅利安语.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1-09].

[25]李志强 . 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研究的书[M]. 北京: 商务出版社, 2013: 149.

[26]Т.Я.Елизаренкова. 印度伊朗诸语言[J]. 外语学刊, 2016, (06).

[27]Д.И.Эдельман. 伊朗诸语言[J]. 外语学, 2016, (05).

[28]印度-伊朗语族.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1-09].

[29]林悟殊, 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M]. 台北: 新文丰出版社, 1995: 11-71.

[30]尚会鹏. 印度文化史[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16-2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224/

(49)
词条目录
  1. 词源与定义
  2. 概念演变
  3. 19世纪早期及以前
  4. 19世纪-20世纪初
  5. 纳粹对概念的异化
  6. 当代含义
  7. 族群历史
  8. 印度雅利安人
  9. 伊朗雅利安人
  10. 语言
  11. 广义雅利安语
  12. 狭义雅利安语
  13. 古代雅利安文明
  14. 宗教
  15. 拜火教
  16. 吠陀教
  17. 吠陀早期
  18. 吠陀晚期
  19. 社会组织
  20. 氏族部落
  21. 国家产生
  22. 种姓制度
  23. 经济生活
  24. 吠陀文化
  25. 文学
  26. 学术
  27. 音乐与舞蹈
  28.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