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印度教中虔诚派运动与伊斯兰教中苏菲派思想融合后演变出的一种宗教形态。锡克教认为神只有一个,是各宗教都应崇拜的对象。尽管各教所崇拜对象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它们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也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的各种事物都是神的表现,是神创造的。轮回于世间的人充满痛苦,要脱离痛苦就要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
名称释义
编辑锡克教中的“锡克”来自梵语单词“shishya”,意思是门徒、弟子、学习者。其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印度教中虔诚派运动与伊斯兰教中苏菲派思想融合后演变出的一种宗教形态。锡克教认为神只有一个,是各宗教都应崇拜的对象。尽管各教所崇拜对象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它们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也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的各种事物都是神的表现,是神创造的。轮回于世间的人充满痛苦,要脱离痛苦就要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
其核心在于对"纳姆"(Nam)的信仰,即一切有关"阿卡尔•普拉克"(Akal Purakh)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纳姆"得到解释。"阿卡尔•普拉克"是无形的,但他所创造的奇迹到处可见:只要睁开眼睛,你就会看到他,无论是在你周围的世界里还是在你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冥想、沉思"阿卡尔•普拉克",把你的整个生命都转向他,逐渐地你将会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当精神达到完美、安静、祥和时,没有尽头的生死轮回将最终停止。
诞生背景
编辑在穆斯林势力进入印度以前,佛教曾经长期盛行于北印度。由于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的熏习,印度旁遮普地区的种姓制度一直不甚牢固。而在穆斯林进入以后,伊斯兰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对其也不乏一种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该地区还受到了印度虔信派(巴克提)宗教教改革运动的洗礼。通过对印度教本身宗教传统的返本溯源,并在吸收女运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基础上,风行于11-17世纪的印度教虔信派宗教改革运动鼓吹对神的虔诚信仰,强调通过虔诚的信心心和行为而获得解脱。
虔信派运动最重要的思想家罗摩努闺突出强调在《薄伽梵歌》中被称为四瑜伽之一的"虔信"的核心作用,坚持只有通过对神的虔诚信爱,才能使个人的灵魂与梵或神达到合一。此外,在伊斯兰教的压力和影响下,当时的印度教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危机,不得不从内部进行改革,以振兴和发展自身,这种改革的要求特别来自印度教内部的苦行派、神秘派和某些瑜伽派别。时至莫卧儿帝国初创,伊斯兰教与印度教之间的交流已有一定基础,前者的一神信仰还得到一些印度教徒的认同,很多宗教改革家试图弥合伊斯兰教与印度教间的鸿沟,使人们在共同的信仰中团结起来。就宗教教义而言,印度教的虔信实践(巴克提)、伊斯兰教的苏菲派和当时已有一定影响的基督教思想这三股潮流相互协同,使得一种全新的宗教达至水到渠成。
在印度教的政治传统中,民众同时是国王的"子民"和臣民,国王有着保护人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当时的印度教国王已经无能甚至不愿履行人民"保护者"的职责,任由人民被外族侵略和压迫。目睹莫卧儿统治者巴布尔大举入侵北印度,印度本土宗教危若累卵,而印度教首领对此徒叹奈何。在悲愤之余,古鲁•那纳克(Guru Nanak,1469-1539)认识到:印度人若要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并维持自身的宗教传统,就只能挺身而出,履行自我保护的责任。在此处境下,原本属于印度教徒的旁遮普贵族那纳克创立了新兴的锡克教。
历史沿革
编辑诞生
现存关于锡克教创始人古鲁• 那纳克• 德福(下文简称为古鲁• 那纳克) 的记载,主要来源于锡克教经典《迦南锡克》 之中。根据这部作品记载,古鲁• 那纳克于1469 年出生于旁遮普拉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 。他的父亲名为梅塔• 卡卢 ,他的母亲名为马塔• 提里普塔 ,两人均是十分虔诚的印度教徒,属于刹帝利种姓阶层。 古鲁• 那纳克还有一位名为比比• 那可 的姐姐。由于其家庭较为开明,古鲁• 那纳 克从小就同时接受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双重教育,并对不同宗教信仰进行了比较。
在接受不同宗教教育,尤其是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顿悟之后,古鲁• 那纳克创立 了一种全新的信仰,并且从这种全新的信仰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社会秩序。他非常熟悉当时旁遮普地区外来政权通过吉兹亚、朝圣税等一系列不公平手段,对本土民 族进行压榨、勒索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古鲁• 那纳克不仅要对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进行谴责,还要积极去实践他创立的全新信仰。第一任创教上师古鲁• 那纳克,在经过多次外出巡游之后, 在此基础之上创建了锡克教。
锡克教第二任上师为古鲁• 安加德,继续传播古鲁• 那纳克创立的教义,创造旁遮普地区特殊的文字字母表。第三位上师为古鲁• 阿马尔达斯,继续分享和发展古鲁• 那纳克的教义,他倡导谦逊、服务、奉献、平等、荣誉和尊重女性。第四位上师为古鲁• 拉姆达斯,他发展了阿姆利则市,反对歧视。第五任上师为古鲁• 阿让,他反对战争, 收集了一系列锡克教的圣歌,其中包括以前的锡克教上师的歌曲、印度教和苏菲神秘主义者的歌曲,以及他自己完成的歌曲。第六任上师为古鲁• 哈戈宾德,他创造了锡克教信众的武术,并称其为加特卡,鼓励锡克教信众练习武术,完善保护当时人们的基本人权。
第七任上师古鲁• 哈莱是一位了不起的草药医生和治疗师。第八 任上师古鲁• 哈尔克里山、第九任上师古鲁• 泰格巴哈杜尔均强调锡克教信众相互帮助的重要,拒绝接受或遭受统治阶级带来的不人道的酷刑和杀戮。第十任上师古鲁• 戈宾德• 辛格,创立了名为卡尔萨(Khalsa)的军事社团,他牺牲了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和自己的生命来保护锡克教信众免于被迫改信其他宗教。古鲁• 戈宾德• 辛格去世前指定宗教经典《阿底格兰特》为第十一任上师,它被认为是最高精神权威和锡 克教的领袖,也是锡克教最后一位永恒的上师。
中央为那纳克上师,四周是后9代锡克教上师
发展
锡克教兴起之后,开始不断对外传播。从1605年莫卧儿帝国里皇帝贾汉吉尔统治开始,锡克教信众与莫卧儿帝国统治者开始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锡克教信众影响了莫卧儿帝国的政治根基。莫卧儿帝国统治者因其拒绝服从他们的命锡克教信众而杀害了大量的锡克教信众。在总共十位锡克教上师中,和古鲁•泰格•巴哈杜尔均遭到酷刑和处决。他们反对对锡克教教信众和印度教徒的迫害。随后,锡克教将自己军事化,反对莫卧儿霸权。1799年锡克教帝国的建立,被认为是锡克教在政治领域的顶峰,一些穆斯林和印度教民众加人了锡克教。
锡克教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是因为锡克教具有现实买诉求性强以及比较开明的特点,这也是锡克教民族主义形成的内在根源。虽然锡克教主要局限于旁遮普地区,但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锡克王国国王缔造者兰吉特•辛格对旁遮普地区以外土地的征服,锡克教也有了有限的扩张。
改革
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下,锡克教的很多教规受到破坏,不少人致力于锡克教的改革,先后出现了四个锡克教的改革运动。
第一个是尼朗迦利斯(Nirankaris)运动,创始人是巴巴•达耶尔(Baba.lDayal,1783--1854),总部设在白沙瓦附近的底耶尔•萨(Dyal.Sar),他们把神看作无形体的精神,通过默念神求得解脱。把锡克教祖看作自己的救星。他们为了和印度教相区别,不搞火葬,为了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相区别,不搞土葬,而搞水葬。
第二个改革运动是难陀利(Namdhari)运动,意译"神名派"或"呼神派"。因为该派男女信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往往呼喊"谢神"。其特点是宗"教改革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混杂,在小商人、手工业者、士兵和农民当中有些影响,因为难陀利教徒大部分在部队,所以对锡克教中掌握大权的"军队五人会"影响极大。这一派的创始人是佩•罗姆,在兰季特•辛格时候,他是一名士兵,当锡克教部队溃散以后,就向巴巴•罗姆•辛格学习宗教,巴巴•罗姆•辛格和尼郎迦利斯运动的领导人巴巴•达耶尔一样主张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吸引很多人做他的门徒。他的门徒称他为锡克教的第十一代祖师,称佩•罗姆为第十二代祖师,但大多数的锡克教徒都不承认这一意见。
难陀利派继承了哥宾德•辛格的战斗精神。佩•罗姆于1863年根据哥》宾德•辛格的主张,对锡克教的教义作了广泛的解释,宣扬道德完美化,赞扬朴素的生活,严厉批判在锡克教中实际已经存在的种姓区分,坚决支对童婚,反对杀牛,严格吃素、戒酒,不吃非难陀利人做的饭。佩•罗姆•辛格还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要从事高利盘剥,不要为英国政权服务,不要送子女到官办学校读书,不要向英国法院提出诉讼,不要穿外国布做的衣服不要使用英国人办的邮政局。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难陀利派教徒开始增多,人数达五万多人,旁遮普的每个地区都派有代表和助理代表,每个村庄都派一名诵读祭司。
原来只注意宗教改革,恢复锡克教的原始特点。后来则提倡战斗精神,公开号召推翻英政府,在教徒中举行军事训练,开办用旁遮普语授课的学校。为了表明锡克教的"慈善",还办了免费赈齐粥厂难陀利派的活动使英国殖民当局严重不安,极力挑拨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关系。1870年,英国殖民当局下令在阿木利则建立屠场,让穆斯林肉商宰牛,这一举动挑起了伊斯兰教和锡克教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锡克教被战败,很多教徒被监禁,罗姆•辛格被流放到缅甸仰光,永远不许回国。从此以后,难陀利派被宣布为非法。到1922年,政府为了利用它反对正统的锡克教,又予以承认。在帕尔德帕的领导下,该派教徒严禁酗酒和荤食,严禁铺张浪费,严禁争论问题,提倡团结、辛勤劳动、自食其力。这一派的政治观点是忠实于政府,与当权派合作。
锡克警察
第三个改革运动是十九九世纪末出现的辛格大会运动,主张研究锡克教的原始教义,恢复其原始纯洁,反对印度教及其雅利安社,主张锡克教徒要成为政治上和法律上独立的社会集团。在这个运动的影响下,于1873年在阿木利则成立了"什里古鲁协会"("吉祥导师协会"),用旁遮普评吾翻译、注释和出版锡克教最重要的宗教、历史、文学作品,在锡克教徒中进行普及教育,把旁遮普语作为东方学院的教学科目。于1879年又成立了"辛格协会",第二年又把"什里古鲁辛格协会"和"辛格协会"合並。到1886年,由于"辛格协会"的阿木利则分会和拉哈尔分会的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该会分成两个独立的团体,它们在旁遮普的其他城市里都各有自己的分会。八十至九十年代这两个协会会主要用旁遮普语进行宣传教育、出版工作和慈善事业。1892年"辛格协会"在阿木利则开办了一所综合性的"I哈里萨学院"。"辛格协会"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温和态度博得了英国殖民当局的赏识。
锡克警察
最后一个改革运动是于二十世纪初所开展的阿卡利运动(Akali,意思是不死运动),它发起占领锡克教寺庙,组成寺庙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锡克教的中、小学及学院和医院等。在政治上对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强硬更态度。在运动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半军事组织叫锡克教徒军,也就是阿卡利党,首任主席是塔拉•辛格,总部设在阿姆利则的金寺。阿卡利党的最高首领是主席,由一个各地区支部约四百名代表组成的总机构选举产生,它的活动经费由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坎普尔的锡克教大资本家提供。它的宗旨是"保护教会",保护锡克人的权利亚确保锡克人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而继续生存下去。
锡克警察
1923年初,阿卡利党受到英国殖民当局的严厉镇压,此后该党内部产生三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大部分成员跟随国大党搞"不合作运动",另一部分人则从事教育活动,不过问政治,其中最激进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阿卡利狮子",意译"不死的狮子",他们散发传单,号召锡克教徒拿起武器,反对政府和锡克教内部的叛徒,多次采取恐布行动。
印度独立之后
随着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印度渗透的加深,英国人逐渐渗透进入旁遮普地区,锡克教信众可以不受任何迫害地信奉他们的宗教。英国人更喜欢勇武的锡克人在行政部门服役,特别是是在军队,这导致锡克人迁移到印度的不同地区。1947年,印巴分治进一步加剧了锡克教信众移民过程。在印度分治之前的几个月里,旁遮普地区发生了锡克教信众和穆斯林之间的激烈冲突,旁遮普锡克教信众和印度教徒从西旁遮普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迁移,主要前往印度旁遮普邦。
锡克教与印度教主流的抗争
第一轮民族主义运动
锡克的第一轮民族运动是争取建立语言邦的运动。从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锡克人就追求建立一个锡克人专有的语言邦。早在上世纪初,国大党就提出了按照各地区所使用的不同语言来建立印度各邦的构想,经过一定的反复过后,印度政府又在独立后的1956年复归这一初衷,决定按语言重新建邦。此后,许多按照民族、宗教等特性而划分的语言邦在印度陆续建立了起来。尽管在印度独立之前,在有关锡克的民族地位和权利的议题上,在关于旁遮普语属于印地语的方言还是一种单独语言的问题上,印度教组织与锡克教组织之间存在着公开的矛盾和争论,但锡克领导人最初还是不愿步穆斯林分离主义的后尘去搞锡克分离主义,给伤痛的印度雪上加霜。
就在印度独立前后,为防止印巴分治再进一步引发锡克民族被撕裂的后果,锡克领导人提出,虽然锡克有权成立一个单独的锡克国家,但是它愿意同印度或巴基斯坦组成联邦。其间,印巴为了争夺旁遮普而都向锡克作了让步。出于对国大党领导人的信任,锡克领导人最终选择加入了印度联邦。但是,1949年的印度立法会议决议却使锡克人的信心大受打击。立法会议认为锡克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强势集团,无需额外的照顾,据此立法会议取消了给锡克在议会、政府中的保留席位,并决定在锡克人占相对少数的旁遮普邦实行完全的民主选举。鉴于联邦中央对锡克人权利的忽视,锡克代表拒绝在印度宪法草案上签字。
与此同时,尽管旁遮普政府在印度独立后即宣布在学校教学中用印地语和旁遮普语取代乌尔都语,然而当地印度教社会一直阻扰把旁遮普语列为教学语言,这也极大地伤害了锡克民族的文化自尊。在1949年4月召开的全体锡克人大会上,锡克政治组织阿卡利党首次提出了建立旁遮普语言邦的要求,但联邦政府将其视为分离主义的要求,一直拒不采纳。就连随后采取的所谓"双语言邦"的折中措施,也由于印度教教派组织的反对而未能真正执行。到了1960年,旁遮普成为印度最后的一个双语邦,锡克人争取旁遮普语言邦的运动更加势不可挡。就在这一年5月召开的阿卡利党旁遮普锡克人大会上,全体参会者宣誓为建立旁遮普语言邦而奋斗,并一度向新德里和平进军。直到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团结锡克人的重要性,英迪拉•甘地最终同意建立旁遮普语言邦。
第二轮锡克民族主义运动
第二轮锡克民族主义运动,是从1966年旁遮普语言邦的成立到 1980 年印度大选前的权利争取。在旁遮普语言邦成立后,阿卡利党通过选举而先成为邦政府的执政党,后来又参加了人民党主政的中央政府。根据其在选举政治中的经验教训,他们发现,要赢得大多数锡克人的选票,除了要提出合适的政治、经济纲领以外,更为重要的还必须注意利用锡克的教派主义力量。这时期的阿卡利党把弱化联邦政府的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邦之间的权力关系当成了主要的奋斗目标。由于其所要求的各项政治经济权益未能完全得到合法认可和落实,时至1978年,心怀不满的阿卡利党人在全印阿卡利党大会上公开鼓动锡克民族主义运动,并系统地提出了锡克教徒运动的目标,其中包括:1.弘扬锡克教文化,出版锡克教经典,培养锡克教神职人员,制定全印锡克寺庙法,在锡克人中征收"十一税",并宣布阿姆利则城为锡克教圣城。2.把昌迪加尔以及所有说旁遮普语的地区划归旁遮普,如此等等。
然而,对阿卡利党的核心诉求,英•甘地不为所动,而且还将其斥为"反国家反民族的"。在极为仄逼的局面下,阿卡利党内一部分人主张利用锡克人强烈的民族、宗教情操来与国大党展开强有力的对抗。时至20世纪80年代,阿卡利党就开始转向了鼓动和支持锡克教派主义运动,极端的锡克民族主义者甚至要求建立独立的锡克国。
第三轮锡克民族主义运动
第二轮锡克民族主义运动,是从1980年印度大选到1984年拉•甘地上台前,旁遮普问题的危机时期。在英•甘地的亲信宰尔•辛格主政旁遮普邦时,为了与阿卡利党争夺锡克群众,打破阿卡利党对锡克寺庙理委员会的控制,也利用宗教发动了一连串的活动。鉴于锡克"圣人"们在群众中的威望,他着意挑选了其中的宾德兰瓦拉加以培植,以图为己所用。在国大党的扶植下,后者的势力日益扩大,然而正是此人后来成了锡克民族主义武装运动的急先锋。
也就在这时,有少数锡克教狂热分子提出了建立"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的鼓动。1980年6月,全印锡克学生联合会总书记巴尔比尔•辛格•山杜在阿姆利则宣布建立卡利斯坦政府。他宣称要把全印锡克教徒组织起来,以与反锡克的印度教统治者进行斗争。1981年,鼓吹建立锡克独立国家的极端分子、美籍锡克人甘加•辛格•迪隆也回到印度,参加并担任全印锡克教育会议主席。通过一定的宣传和组织准备, 分裂分子开始印制 “卡利斯坦”的国旗、地图、 邮票、护照和货币,竭力想造成 “生米煮成熟饭”的既成事实。在一厢情愿地建立 “卡利斯坦”的狂热活动中,锡克分离主义者表现出了极大的攻击性。他们撕毁印度宪法、劫持飞机、制造恐怖事件。分裂主义的活动得到 “圣人”们 的普遍支持,而宾德拉瓦拉就公开对暗杀活动表示赞扬。
1981年9月7日,当民族分离主义臻于白热化之际,阿卡利党又发动了一场 “反对歧视 锡克人运动”,在其向中央提交的陈述书中,他们提出了了 15 点要求,包括立即把昌迪加尔划归旁遮普,给旁遮普最广泛的自治权,重新制订 拉维一比阿斯河水分配方案,制定全印锡克教寺 庙管理法,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度等。陈述书 的民族主义渲染使大众的情绪愈加激奋,而极端 主义者的活动则更为冒进。1982年4月,阿卡利党决定开展大规模的不服从运动,随之大批的参加者每天故意追求入狱,导致了几万人被捕。 在这种气氛刺激下,各地的骚乱、暗杀事件接连不断。阿卡利党为了壮大自己的群众基础,邀请狂热的锡克极端主义分子宾德兰瓦拉参加不合作运动,而这进一步提高了他在锡克人中的地位, 并拉近了阿卡利党与宗教狂热分子之间的距离。 在这种严峻的事态面前,英•甘地被迫释放了被 捕者,并再次与阿卡利党谈判。在锡克不服从运 动中止的情况下,谈判虽然达成了许多重要的意 向性协议,但由于当时社会中印度教与锡克教教 派主义者各执一端,其结果又把达成的协议悬搁 了起来,从而失去了和解的良机。
出于对英•甘地出尔反尔、拖延推诿做法的 严重不满,阿卡利党进一步向政府进逼。1983年4月,在其所发动的阻碍交通的行动中,数十名支持者被击毙。作为报复,阿卡利党领导人掀起了更大规模的不服从运动。1983年9月,由于塔尔旺迪提出在旁遮普建立平行政府而立即被政府逮捕,印度总统并于10月接管了旁遮普邦的政权。正当锡克人群情激愤之际,以宾德兰瓦拉为代表的宗教狂热分子和分裂分子不失时机地四处奔走,煽动对政府和印度教徒的仇恨,高调鼓吹分裂主义。在其公开鼓吹暴力斗争的同时, 宾德兰瓦拉的身边很快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武装集团。尽管阿卡利党部分领导人谴责暴力,但暴力事件已经开始蔓延,局面已不可控制。主要由宾德兰瓦拉和全印锡克学生联盟所领导和发动 的针对政府和印度教徒的抢劫、袭击和暗杀等暴力活动此起彼伏。相应地,印度教方面也针对锡 克教狂热分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报复。时至1984年6月3日,旁遮普发生的暴力事件达 1000 多次,造成了数百人丧生和千余人受伤。
在此期间,锡克极端主义分子一直利用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的金庙作为自己的武装基地, 宾德兰瓦拉也住入金庙进行指挥和策划。此时阿卡利党人也积极地卷入了动乱,他们攻击中央政 府试图 “消灭锡克教徒”,指责宪法抹杀了锡克 教的存在,要求予以修改。在其鼓动和组织下, 极端分子的恐怖活动已达燎原之势。在谈判不 成、敦促和呼吁都无结果的情况下,在阿卡利党 发动新一轮不服从运动之际,英•甘地被迫采取了动用军队的 “蓝星行动”。1984年6月2 日, 政府下令调动数万军队进入旁遮普,包围了金庙。6月5 日,当宾德兰瓦拉和所有武装恐怖分 子拒绝投降时,政府军开始向金庙开炮进攻。经 过激烈的交火,7日早晨政府军占领了金庙,宾德兰瓦拉被开枪打死。在其他城市,极端分子所 占领的锡克寺庙也在交火后被攻占。根据官方数据,在 “蓝星行动”中,至少有500多名锡克 武装分子被打死,100 多人受伤。政府军 92 人 战死,287 人受伤。 “蓝星行动”虽然很快结 束,但它却在印度民族共同体的纽带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对金庙的军事行动严重侵犯了锡克教徒心灵中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震惊、愤怒和谴责的声 浪以及恐慌的惊呼震耳欲聋。此前的大规模动乱 不但未得到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国际国内的锡 克分离主义已到了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地步。尽管政府军在9月 29日迫于压力撤出了金庙,但在这次事件中犯锡克之众怒的中心人物英•甘地 依然在劫难逃。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英•甘 地还是大胆而坦诚地任用她的锡克卫兵。1984年10月31日上午,英•甘地终究被自己的两个锡克警卫所杀害。由此,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之 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又开始新的轮回,这一次 是痛失领袖的印度教徒对锡克教徒的愤怒报复。 短短 4 天之内,总共约有近 3000 人被杀,另外 造成 5 万多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1985年6月23日,印度航空182号班机,一班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前往印度新德里及孟买,中停英国伦敦的航班,一架波音747-237B型客机由加拿大前往英国的航段,突然神秘坠毁于爱尔兰以南的大西洋中,机场乘客全部罹难。加拿大执法部门后来认定,事件系锡克教分离运动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
大规模骚乱的平息和冲突的和解
就在英•甘地逝世仅仅4个半小时后,她的儿子拉吉夫•甘地就被总统直接任命为总理。宣誓就职后,拉•甘地及其内阁立即就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 ( 包括动用军队) 制止德里和邻近地 区暴徒的骚乱,呼吁各族民众戒除冲动,不要把愤恨发泄在无辜者身上。拉•甘地坚决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使印度教徒的骚乱得到了平息。之后,拉吉夫•甘地宣布对旁遮普 在押的阿卡利党的主要领导人特赦。1985年7月,拉吉夫•甘地政府同锡克教温和派领导人签订旁遮普协定,同意把昌迪加尔及所有说旁遮普 语的地区划归旁遮普邦,同意制定全印锡克寺庙 法,在运河河水的使用等问题上也向旁遮普作出 让步。阿卡利党则宣布协定完全符合印度宪法, 其目的是给予各邦以更大的自治,以加强国家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
由于锡克极端分子刺杀了此协定的签订者朗格瓦尔,加之印度政府未能在 1986 年初如约实施协定。1987 年 1 月,锡克极端组织又在金庙升起卡利斯坦国旗,4 月,锡克恐怖分子掀起了更具攻击性的锡克教改革运动,迫使大批印度教徒迁离旁遮普。因此中央政府对该邦实行了总统治理,并加以军事管制,时至1991年,拉奥政府又对锡克极端分子实施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清剿。经过多次打击之后,锡克极端的民族主义组织如 “全印锡克学生联盟”“非洲狮组织”等遭到瓦解,在印度已找不到容身之地。在此情况 下,拉奥政府又在1992 年以后继续实施中央与旁遮普锡克族的和解,以此赢得了后者的信任。 此后,虽然锡克极端分子偶尔也制造了一些恐怖活动,但其破坏力已不足以影响大局。
宗教典籍
编辑《古鲁·格兰特·萨希卜》(旁遮普语:ਗੁਰੂ ਗਰੰਥ ਸਾਹਿਬ,读音[ɡʊɾu ɡɾəntʰ sɑhɪb])简称《锡克圣经》,是锡克教最重要的经典,被锡克教徒视为最终的、最高的、永存的古鲁,也是锡克教古鲁中的第11任(最后一任)古鲁。
编纂历程
锡克教第3任古鲁·阿马尔·达斯(Amar Das)、第4任古鲁·拉姆·达斯(Ram Das)已很重视保存及推广前几任古鲁的作品,这为后来编定《阿迪·格兰特》(Adi Granth,意思是“最初的典籍”或“原典”)奠定了基础。《阿迪・格兰特》最初是在第5任古鲁·阿尔琼(Arjun)主持下进行的,阿尔琼邀请他的舅父莫汗负责主持编纂,地点在阿姆利则,时间在1601年至1604年间。编纂中审校了前四位古鲁的作品,保存作品的原貌及纯洁性、准确性,阿尔琼的作品也被收入其中。书中还收有当时流传的许多印度教、伊斯兰教圣徒的作品,第1任古鲁·那纳克周游各地时便已收集许多圣徒的作品。这些作品收入本书时,也经过阿尔琼重新审订。据说,阿尔琼除将已有的伊斯兰教苏菲派、印度教虔诚派圣徒作品有选择地收入本书外,还向相关人士发出信息,收集和阿尔琼同时代重要人士的诗歌。
锡克教第10任古鲁·戈宾德·辛格时期,《阿迪·格兰特》已有多种字体写本。1705年,古鲁·戈宾德·辛格几乎用了一整年,重新整理、编辑、补充《阿迪·格兰特》的内容。他也将其父第9任古鲁得格·巴哈都尔在锡克教徒中传诵的诗歌收入本书。经过他这次编辑,《阿迪·格兰特》第二次定稿并被教徒尊为《室利·古鲁·格兰特·萨希卜》(Shri Guru Granth Sahib,意思是“吉祥的古鲁圣典”),即流传至今的版本。
内容概要
《古鲁·格兰特·萨希卜》文本以西旁遮普语、布拉杰语、卡里口语、梵语、信德语、波斯语等不同语言写成,但皆使用古木基文拼写。全书收有5871首诗歌,作者共36人。36位作者中,有6位是锡克教古鲁,其中那纳克974首,安格德62首,阿马尔·达斯907首,拉姆·达斯679首,阿尔琼2218首,德格·巴哈杜尔116首。此外,还收有15位伊斯兰教苏菲派和印度教虔诚派圣徒的诗歌778首,其中有541首是迦比尔的作品,其他作者谢赫·法里德(Sheikh Farid)、纳姆德瓦(Namdeva)、苏尔达斯(Surdas)、拉维达斯(Ravidas)等人也是印度文学史上知名诗人。还有4位作者是前几任古鲁身边人,曾为锡克教宣传,或赞颂过古鲁的功德,本书收录他们的诗17首。最后一类作者是“婆特”(Bhatt),“婆特”本指四处游荡考察宗教的修士,也是婆罗门的一种称号,此处的“婆特”专指在锡克教古鲁身边工作、歌颂古鲁的锡克教圣徒,共11人121首。
本书收录的6位锡克教古鲁的作品共4953首,占全部诗歌数量约84%。第2任古鲁·安德格的诗歌最少,其他5位古鲁的诗歌都较多。这5位古鲁的诗歌的主要部分是本书最重要部分,代表锡克教根本精神及基本教义。其中那纳克的作品又最为重要。6位古鲁的诗歌中,有的阐述了宗教思想,部分内容和印度教虔诚派、伊斯兰教苏菲派一致,例如本体论中的一神论观点,及无形论观点。有的阐述了修行原则,强调信仰虔诚,反对偶像崇拜,主张完善个人道德,这与虔诚派、苏菲派类似,但也强调修行的世俗性,这与虔诚派、苏菲派不同。本书也是中世纪旁遮普语文学的经典。
本书不仅收录锡克教古鲁的作品,还收有伊斯兰教苏菲派和印度教虔诚派圣徒的作品,这表明了锡克教对这两派学说的继承,也表明锡克教的开放态度。不少诗人的作品因为本书而获得保存。
本书通行版本共1430页,已成为固定版式,不同版本同页的内容一样。全部诗歌分属31个主要调式和6种体式。全书分33章。第一章主要为古鲁·那纳克的诗歌(1~13页)。此章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那纳克完整的诗歌,第二部分是那纳克零散的诗歌,并少量摘抄其他古鲁的歌。第三十三章(1354~1430页)有古鲁·德格·巴哈杜尔的诗歌,还有一些杂诗。第二章到第三十二章(14~1353页)按31个调式编排。同一调式内,那纳克的诗歌排在最前,随后为其他古鲁的诗歌,再后为虔诚派诗人的诗歌及其他人的诗歌。
代表人物
编辑那纳克
那纳克(Nanak,1469--1539)是锡克教的创始人,他生于拉哈合尔附近的塔尔万提村(今那纳克村),属刹帝利种姓,出身于商人家庭,本人也曾经商,早年曾在拉哈尔邦当过小官吏。为了调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他创立了锡克教.並亲自担任宗教导师。他曾周游印度各地,还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巴格达。晚年定居在旁遮普邦的卡泰普尔,从事宗教说教。
哥宾德•辛格
哥宾德•辛格(Gobind.Singh,1666-1708),他建立了辛格的神权政体,宗教的哲学基础基本未变,只是在外表和仪式上有所变化。此时在畅克教派中占多数的是农民群众和城市贫民,他们极力反对畅克教封建上层人物的特权地位,使更哥宾德•辛格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畅克教世袭导师)手中的最高宗教和世俗权力转交给畅克教公社。为了表示和正统的印度教彻底决裂,规定锡克教徒举行特殊的洗礼--用双锋剑揽匀的水洒身。
为了表示示和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严格区分,还做如下规定: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公主),入教仪式称为帕胡尔,他们的口号是"师尊万岁",教徒必须重视对师尊那纳克及其继承者的纪念,要求教徒做到五件事,根据印地文,每件事的第一个字母都是K,所以称为五K。即:蓄长发、加发梳、短衫至膝、戴铁手镯、佩剑。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把全部精力贯注在刀剑武功方面,保护弱小,随时准备战斗,承认哥宾德•辛格夫妇为父母。哥德•辛格批判了他的前任导师所宣扬的"非暴力",召号锡克教徒和莫卧儿帝国进行坚决的斗争。还不经常与伊斯兰教封建主、印度教封建主进行斗争。锡克教部队多次打败莫卧儿帝国和日印度教国王的联军,最后哥宾德•辛格遇刺殉难。
班达
班达(Banda),哥宾德•辛格的继承人。他自称是"真理国王",声称要伸张正义,惩罚莫卧儿。1710--1715年,锡克教部队和莫卧儿军队发生过多次战斗,锡克教部队屡遭失败,班达最后于1716年在德里被处死。锡克教部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宗教狂热,不能团结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广大农民群众,力量十分单薄。此后,锡克人在和阿富汗人的战斗中获胜,锡克教徒占领了旁遮普都的绝大部分。1765年,锡克教军事领袖会议宣布旁遮普独立。把锡克教徒分成十二个战士社团,由酋长领导,逐渐发展为神权联盟的封建主义组织。
兰季特•辛格
兰季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在他的领导下,锡克教整顿了内政,改组了军队,没收了旁遮普封建主的土地,大大加强了锡克教的经济基础,还聘请欧洲有经验的军官训练锡克教部队,创建了锡克教正规军,大大加强了锡克教部队的战斗力。兰季特•辛格率领锡克教部队和阿富汗人及英国人进行多次战斗,多次获胜,使锡克的疆域大大扩大。从此以后,锡克部队和英国侵略军进行过两次大战,第一次是1845--1846,第二次是1848--1849,两次大战都以锡克教徒的失败而告终。恰泰尔•辛格和舍尔•辛格于1849年3月向英国投降,锡克教部队被改编。当时,锡克教徒还不到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印度雇佣军中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锡克教徒。锡克教徒还随英国侵略军来到我国上海,当地人称他们为"红头阿三"。
宗教特点
编辑上师崇拜
锡克教的上师共有十任,并奉行上师崇拜制,锡克教信众通过在神圣经文前将前额伏在地板上来表达他们的崇敬。崇拜主要包括唱圣经中的赞美诗,每次都以阿达斯绸(Ardas),一个固定的祈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所有上师的美德的声明,最后一部分是对神名的简短致敬;任何部分都 不能改变。阿达斯绸的中间部分是一份以普遍认可的形式列出的卡尔萨考验和胜利 的清单,由祈祷领袖成组地背诵。
锡克教信徒的信仰核心为上师,根据印度旁遮普地区方言对上师的解释又分为 两个:(1)上帝是永恒的真上师;(2)上师是上帝的仆人。上师是指既不受到生 死轮回所控,又可以彰显上帝本性的神仆。因此锡克教教徒始终相信,前十代的上 师都有相同的上师精神,并且他们总结的经验就是启示上帝的话语。
五条“卡尔萨戒律”
在 1699 年 3 月,古鲁 • 戈宾德 • 辛格对锡克教信 众制定了五条“卡尔萨戒律”,并要求锡克教信众必须遵守的为了正义而进行圣战 的戒律。它的核心是对启示话语的变革力量的信念。每个接受仪式的锡克教信众都 可成为卡萨尔军事社团的成员,被分配“狮子”(Singh)的名字,并被要求遵守严 格的行为准则。这五件物品象征着:长发(kes)、梳子(kangha)、短裤(kachha)、 钢手镯(karha)和剑(kirpan)。由于这些物品的名称以旁遮普地区字母 K 开头, 因此被称为 5K。这些配饰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的含义。
蓄发,代表着一个完整的、自然的人。人的整个身体都是是神所赐予的,人不能剃掉身上任何部位的毛发。蓄发象征着人的精神境界,剃发则是出于虚荣或是为了遵循世俗的标准,拒绝虚荣和世俗的标准体现了一种自由的精神与超凡脱俗的思想想境界。大多数人生活在世上,只是部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意识到神在他们内心的存在。但锡克教徒要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意识到灵魂和身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整体性生原则适用于每个锡克教徒,因此每个锡克教徒都应保持身体的完整性。古鲁那纳克开创的这种蓄发习俗,是一种与神的意志生活在一起的象征。
加发梳,是一种心灵修炼,锡克教徒通过佩发梳,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心思,以防止自己的的思想处于无目的游荡或无秩序状态,避免种种自私欲望的增长。当锡克教徒用发梳梳理头发时,他能够运用自我意识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通过直觉使人处于理性状态,而理性能够使人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就易于避免过度愤怒和其他极端情绪的爆发。
刚手镯,锡克教徒佩戴的手镯一般都是由铁制成的。铁手镯可以被用作武器,配合宝剑使用,可以抵挡敌方的宝剑,用来保护手腕和手臂。除了这种自我保护的功能之外,铁手镯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圆形的手镯没有开端和终点,无始无终,意意味着锡克教的团结精神是永恒的,超越时间和空间。锡克教徒通过戴手镯的形式,以培养一种永恒、无限的锡克教精神。铁手镯可以抑制、摆脱罪恶的行为,铁手镯碰撞的喀嚓声是在提醒锡克教徒永远记住自己的誓言,不要做令自己蒙羞的事情。当锡克教徒看到自i己戴的铁手镯时,如果再遇到罪恶的事情时,他会三思而后行的。
佩短剑,短剑是锡克教徒反对压迫、争取自由的象征。显然,剑是自我保护、维护自由和自尊的有力工具,同时还意味着要对弱者和贫穷者进行保护。它发扬了一种尚武精神和一种为坚持真理、维护正义和履行道德规范而不惜献身的意志。佩短剑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是战胜无知和黑暗、获得超凡知识的象征。在锡克教徒的心目中,剑可以根除无知、罪恶和对世俗依恋的根源。
穿短裤,短裤的长度不能到达膝盖以下短裤可以使人动作轻快、行动自由。短裤象征着与印度教长衫的分离,是与印度教传统决裂的一种表示;4短裤t也象征着对人的情欲和性欲的控制。短裤不仅适用于男性锡克教徒,而且也适用于女性教徒。
如今,锡克教教徒男子平时很少会配短剑和穿短裤,但是仍然保留长发、加发梳以及戴钢手镯的习俗,尤其是梳好长发带上发梳再包上一个长长的头巾,已经是当前锡克教教徒的典型装扮。虽然印度的乞丐很多,但是在锡克教教徒中却很少会有乞丐出现,这与锡克教强调勇敢、勤劳、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往往锡克教的寺庙就是锡克教的慈善中心。
完善的社团制度
锡克教具有完善的社团制度,早在17 世纪初,从第六代上师开始,锡克教就已经逐步发展为武装组织,并且由于与印度教义的不同,锡克教教徒经常与莫卧儿帝国的政府军、印度教徒以及穆斯林发生冲突,后期直到古鲁 • 戈宾德 • 辛格时期,锡克教才彻底实现了宗教与军事化结合的体系。根据相关 文献记载,“锡克”的真正含义为“受过教育的人”“有知识的人”。锡克教教徒 们所受的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教育,更多的是有关英雄精神的、为了维护尊严可以 献身的教育。这种教育早在锡克教第一位上师古鲁 • 那纳克时就已经形成。到第十位上师古鲁 • 戈宾德 • 辛格时,这种教育思想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锡克教组成了一支可以和莫卧儿帝国军队相抗衡的锡克军队,完成了锡克教全面军 事化的任务。锡克人在旁遮普地区组成了完善的军事组织,并不断发展壮大。
平等的社会地位
锡克教信众在印度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与印度教徒的 冲突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锡克教和印度教的教义有着严重的分歧,锡克教试 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差异,认为人人平等,严重打击了印度种姓制度的基础。 锡克教对印度教而言有个很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不管出身和社会身份如何,在锡克 教中所有人都可成为兄弟姐妹。这对许多来自低种姓的印度教徒而言,皈依锡克教 能够有助于其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锡克教还引入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原则。这一点 非常重要,因为在印度的等级社会中,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女性的地位传 统上都远远低于男性。
锡克教提倡诚实和勤劳的生活,独立维持家庭、禁止乞讨、教导尊重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和友爱,并强调信众之间的团结和服务他人的重要性。锡 克教拒绝印度教仪式所谓的纯洁和玷污的概念,宣称只有道德纯洁才有真正的意义。 作为印度最平等的宗教和社会制度,锡克教不承认种姓、宗教、种族和性别的划分。
入教仪式
编辑锡克教的入教仪式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古鲁那纳克创立的入教仪式被称为查兰•帕胡尔(Charan Pahul),入教者用一盆水冲洗古鲁的脚趾,然后把这盆水喝掉,这样就完成了入教仪式。查兰•帕胡尔仪式的意义在于让教徒从内心产生一种谦恭和服从神的意志的感感情,消除一切的种姓差别。
第二代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卡尔萨体制时规定了新的入教仪式。1699年3月30日,拜萨克节(Baisakhi) 这一天,他传唤所有的锡克教徒都来到阿南德普尔,他拔出宝剑,要求从聚集的人群中走出5位甘愿为古鲁牺牲的人。古鲁把这第一位教徒带进了一个帐篷里,一会儿的工夫,他拿着血淋淋的宝剑出来请入第二位。其实古鲁并没有杀害这位教徒,而是山羊的血染红了古鲁的宝剑。用这种方式,古鲁戈宾德•辛格连续挑选出5人,并宣布他们为邦之帕亚勒(Panj Pyare)。
他们构成一个新的社会团体的核心--卡尔萨(Khalsa) 。古鲁用一种新的方式当场为5位敬爱的人进行洗礼,他把洁净的水倒入铁盆中,并放入 糖,一边吟诵圣歌,一边用一把双刃宝剑搅拌盆中的糖水,这种糖水被称为甘露(Amrit) 。这5位敬爱的人都属于不同的印度教种姓,古鲁用手向他们的脸上和头上弹洒甘露,让他们每人喝一碗,这就意味着他色们脱离了印度教种姓,而加入了无种姓制度的卡尔萨大家庭。邦之帕亚勒饮完甘露后,高声喊道:“哇呵古鲁的卡尔萨,哇呵古鲁的胜利。”也就是说,卡尔萨是属于神的,胜利是属于神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首先,卡尔萨是属于神的,卡尔萨要服从神的意志;其次,表达了对神能战胜一切的信仰。这句话流传下来,便成了锡克教徒祈祷时的结束语音,也成为了锡克教徒见面时的招呼语和问候语。
古鲁宾德•辛格也在邦之帕亚勒的主持下,饮用了甘露,融入了卡尔萨,成为卡尔萨的一员。凡是通过这种仪式加入锡克教的成员,都称为卡尔萨。古鲁戈宾德•辛格消除了印度教种姓的名字,统一规定锡克教徒男性以"辛格"作为自己的姓氏,辛格意为"狮子";女性锡克教徒均以"考尔"作为姓氏,考尔意为"公主"。从此以后,卡尔萨就是他们的家,古鲁戈宾德•辛格是他们的父亲,母亲是古鲁戈宾德•辛格的妻子萨哈卜•考尔。同时规定定了四项禁忌:不准削发(身体上任何部位的毛发都不准削掉);不准抽烟喝酒;不准吃用传统方式杀死的动物肉,不能像穆斯林杀死动物那样使动物流血致死,而是只需一击就能使动物毙命 ;不准调戏或与穆斯林妇女通奸。
人们称这个入教仪式为"献身礼”“剑礼”“甘露礼"(即Amrit)。古鲁戈宾德辛格创立的这个入教仪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主要教义
编辑信奉真神“真名”严格信仰一神论,认为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缔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
主张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种姓分离与歧视妇女。
信仰业报轮回说,人要靠神的惠顾和祖师的指导才得以解脱。
尊崇祖师,将其奉为神的使者,并信奉祖师的预言,祖师享有无上的权力,其传承是由前任指定自己的继承者。
反对祭祀制度与偶像崇拜,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积极入世。
戒律禁忌
编辑锡克教有诸多宗教禁忌,这些禁忌包括有:
禁止剪去须发:剪发和剃须在锡克教中是被严格禁止的。锡克教徒要求必须保留未被修剪过的头发和胡须。(用头巾将长发包裹起来,在公共场合摘下头巾是耻辱行为。)
禁止使用兴奋品:使用酒精、毒品、烟草或者其他能够让人兴奋的物品都是被禁止的。对于锡克教徒,绝对不可以使用。(有人说旁遮普省的Nihang们会使用大麻属帮助静修。须进一步查证。)
禁止通奸:在锡克教中,配偶之间必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始终保持忠诚。婚外性关系是犯忌的。
禁止盲目精神崇拜:迷信和盲从的仪式都不应当进行或效仿,包括朝圣行为、禁食以及净化仪式;割礼;偶像崇拜以及墓葬崇拜;强制性要求妇女佩戴头巾等等。
禁止对物的沉迷:在锡克教中,对于物质财富的过度沉迷不被提倡。
禁止杀生献祭:娑提(寡妇需要在葬礼上自投火中给丈夫殉葬)、在一些神圣场合下的仪式性动物献祭等都是被禁止的。
禁止非家庭导向的生活方式:锡克教徒被要求不要成为隐士、乞丐、瑜伽士、修行者、出家人(修士/修女)或是独身者。锡克人不向乞丐施舍。不允许看见教友落魄而不闻不问。倘若一家锡克人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人无论是否与这家人相识,都会伸手相助,绝不会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锡克人认为主动把钱送给“自己人”不算施舍,而是朋友间的互相帮助。锡克教徒保护手无寸铁的弱者(包括信奉其他宗教的弱者),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
禁止无谓的言论:吹牛、说谎、诽谤、背后中伤等,都是不被允许的。Guru Granth Sahib告诫锡克教徒:“你的嘴并未停止对他人的诽谤和说三道四。你的付出是无用也是无果的。”
禁止神权阶层:锡克教并没有教职人员,他们被Guru Gobind Singh(锡克教的第十位古鲁)所废除。唯一被他留下来的职位是Granthi,负责照顾Guru Granth Sahib,任何锡克教徒都可以成为Granthi,接受Guru Granth Sahib的教诲。
禁止食用通过仪式杀死的动物的肉:锡克教徒被严格禁止食用通过宗教形式杀死的动物的肉(被称为Kutha肉,动物被割喉后失血过多死亡),这与伊斯兰教的饮食规则(即所有肉类、其实也只有牛、羊、鸡、鸽及鱼都必须洁净)相反,这意味锡克教禁止所有的清真饮食,或是不按背景区分清楚就上桌的肉。锡克教徒所食用的肉被称为Jhatka肉。
禁止与穆斯林通婚或发生性关系:从18世纪开始禁止与穆斯林通婚或者发生性关系。
宗教节日
编辑一月在费罗兹普尔附近的穆克特萨尔举行集市,纪念戈实德•辛格在穆克特萨尔进行的战役。
一月在阿姆利则纪念锡克教经典塔写人、烈士巴巴•迪普幸•辛格一七六一年殉难。
一月在阿姆利则附近举行集市,纪念阿尔磨师尊在此为全县凿井供水。
二至三月霍拉莫哈拉节(印度教的"酒红"节),主要在阿南德普尔举行。
三月在纳克师尊度晚年处卡塔普尔对面的那纳克教堂举行集市。
四月十三日拜萨基节(旁遮普地方的新年,每隔三十六年有一次在四月十四日庆祝,如一九七五年的节日)。
五至六月各地普遍纪念阿尔詹师尊殉难。
六月纪念兰古特•辛格大君(Maharaja Ranjit Singh,一七八〇年至一八三九年)逝世。一九四七年以前在他曾经统治过的各城镇(主要是书社会尔)举行纪念会。
七月在德里纪念哈尔•克里尚师尊诞辰。
八月在阿姆利则附近举行集市,纪念特格•巴哈都尔被宣定布为师尊。
九月在戈因德瓦尔举行集会,纪念阿马尔•达斯师尊逝世t,
九月在阿姆利则纪念一六〇四年供奉锡克教《圣书》(AdiGranth).
十至十一月迪瓦利节(灯节),是新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
十一月各地普遍纪念那纳克师尊诞辰(那纳克出生于一四六九年四月,但现在人们在人们在十一月纪念他的诞辰)。
十一月在那纳克师尊与印度教瑜伽浪教徒进行争论的地方古尔达斯普尔举行集市。
十二月各地普遍举行戈宾德•辛格师尊诞辰。
十二月 纪念戈宾德•辛格师尊的两个小儿子佐拉瓦尔•辛格和法特赫•辛格殉难,主要在锡尔欣德附近举行纪念活动。
十二月纪念戈宾德•幸格师尊的两个儿子佐拉瓦尔•辛格和米贵尔•辛格殉难,主要在他们殉难的地方查姆考尔举行纪念活动。
十二月纪念特格•巴哈杜尔师尊殉难,在德里举行纪念活动。
锡克圣地
编辑哈尔曼地尔寺
哈尔曼迪尔寺(旁遮普语: ਹਰਿਮੰਦਰ ਸਾਹਿਬ;拉丁化:Harimandira Sahib),又名达尔巴尔•萨希卜,俗称阿姆利则金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是锡克教最重要的谒师所。作为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当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锡克教,经过几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为此,当年锡克教第4代祖师罗姆•达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为“花蜜池塘”,阿姆利则由此得名。而金庙则由锡克教第5代祖师阿尔琼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年历史。因该庙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均贴满金箔,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夺目,一直以来被锡克人尊称为“上帝之殿”。
圣殿庙顶为一大金圆顶,四角各立有一个小金圆顶,仿如四个金甲武士护卫着头戴金冠的威严帝王,通体镀满了100多公斤的黄金。也有人说,圣殿造型更像一朵倒放的莲花,莲花反插于湖水、直通大地,表明了锡克教对人世间苦难的关心。金光、月光和灯光在水面交相辉映,原本波澜不惊的湖水,此时也显得波光粼粼,水纹中浮出的一丝丝令人遐想的神秘气息,惹得一些虔诚的锡克教徒忍不住下水捕捉。而更多的锡克教徒则聚集在湖边,有的合什喃喃自语,有的对圣殿顶礼膜拜。而圣殿对他们也不薄,饿了庙方会提供斋食,累了还可躺在平台上休息,睡至天亮也无人打扰。
阿姆利则金寺夜景
注释
编辑展开[a]
在锡克教中“纳姆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它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神的存在、个人默祷的目标、个人生活必须 遵循的标准、纯洁和解脱的基本方式。在古鲁的圣经中“纳姆 ”被用来指神存在的整个大自然神是无所不能的因为万能、全能 是 “纳姆 ”的一部分;神是无所不知的因为无限、全知是 “纳姆 ”的一个特征甚至神以时间和空间展现的这个世界也是 “纳姆 ”的 一个方面。
[b]
"Akal"意为非世俗的,"Purakh"意为人,所以"阿卡尔·普拉克"代表神。在锡克教中,"阿卡尔·普拉克"与"哇呵古鲁"(Wahegun)和"萨蒂纳姆"(Satinam)一样被同等、广泛地使用。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姚卫群. 印度宗教关系的发展特点及若干启示[J]. 世界宗教文化, 2010(02)
[2]曲金帅、涂华忠. 融合与重塑:锡克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J].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 年第 1 期
[3]张占顺. 锡克教与种姓
张占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1)
[4]欧东明. 印度锡克民族主义及其宗教-政治动因探析[J]. 南亚研究, 2020(04)
[5]张占顺. 锡克教徒的身份标志——“五K”和缠头巾[J]. 世界民族, 2005(06)
[6]张忞煜. 多元帝国下的“王法—教法”博弈——以印度锡克教—莫卧儿政权关系演变为例[J]. 世界宗教文化, 2019 年第 1 期
[7]韩廷杰. 印度锡克教的产生和发展[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01)
[8]加拿大对1985年印度航空公司坠机事件的报道预计.BBC·NEWS. [2023-09-24].
[9]锡克教徒因印度航空爆炸案入狱.BBC·NEWS. [2023-09-24].
[10]薛克翘. 中世纪锡克教文学概说[J]. 南亚研究, 2006年01期
[11]高建章. 锡克·辛格·阿卡利:锡克民族与锡克教[M].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年: 第61-77页.
[12]张占顺. 浅析印度锡克教思想——与印度教思想比较的视角[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4 期
[13]张占顺. 锡克教与锡克群体的变迁[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6: 锡克教的基本教义.
[14]张占顺. 锡克教与锡克群体的变迁[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8-6: 锡克教的仪式.
[15]凌静. 锡克教的节日[J]. 南亚研究, 1981(02)
[16]印锡克教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阿姆利则金庙.搜狐. [2023-09-2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