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是国土资源部属地质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6年,1999年重组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非营利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编辑1956年,地质部先后成立了地质矿产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室、矿物原料研究所等4个科研机构,同年12月,地质部党组研究决定,在中央批准地质部建立科学研究院之前,为了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在部内首先建立科学研究工作委员会。
1959年3月,地质部党组决定在现有科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由地质研究所、矿物原料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探矿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室、地质博物馆、地质图书馆等8个单位组成。
60年代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
1975年,经邓小平批准,将“地质科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简称“地科院”)。
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随后几十年,院属机构几经调整,规模最大时院属单位达23个,人员达6000余人。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有权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科研单位。
1991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国土资源部以一部分科研精干力量组建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一部分精干力量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一局一院”的总体格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以地质所、矿床所、力学所、测试所、水文所、岩溶所,原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组建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归口管理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所属的沈阳、天津、南京、宜昌、成都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
1999年之前,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命,1999年之后,院长、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由部党组任命。
2000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被科技部纳入首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试点单位,明确地科院院部及地质所、资源所、力学所、测试中心、水环所、物化探所、岩溶所等8个单位实行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试点。
2001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复了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地科院院部及所属的7个研究所转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000名。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的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5个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研究院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现有八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十一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4月经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决定,增设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组织验收,地科院整体正式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知识基础与服务支撑。
2005年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整体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实行统一管理,5个转制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管理。
2021年7月26日,入选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10月2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组织体系
编辑机构概况
据2020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由院部和6个研究所、1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成,拥有6个挂靠机构。
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岩溶地质研究所
挂靠机构: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地层委员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地球科学计划全国委员会、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
人员编制
据2016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人员编制数为2753人,2011年末实有人数3378人,包括在职职工1738人、离退休人员1640人。全院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1304人,其中两院院士14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295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271人,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33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13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4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职):沈其韩、谢学锦、肖序常、袁道先、李廷栋、许志琴、任纪舜、杨文采、高锐、程裕淇(已故)、孙殿卿(已故)、王恒升(已故)、宋叔和(已故)、陈庆宣(已故)、张宗祜(已故)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职):郑绵平、卢耀如、陈毓川、裴荣富、赵文津、张宗祜(已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令森、李强、杨奇勇、杨振宇 等
国际交流
据2016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个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科学研究
编辑创新单元
据2020年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技术中心、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首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拥有14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检测中心、1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6个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9个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部级检测中心:国土资源部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资源环境监督检测中心
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高原盐湖-西藏尼玛当雄错观测站、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陕西宝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应力综合监测野外基地、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河北深州&正定野外基地、国土资源部岩溶水文地质-广西桂林丫吉试验场、国土资源部岩溶地下河系统-广西海洋寨底试验基地、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与水生态-广西会仙野外基地、国土资源部岩溶石漠化-广西果化野外基地、金川硫化铜镍矿-甘肃金川野外基地、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河南栾川野外基地、柿竹园多金属矿-湖南郴州野外基地、环境地质-河北临城野外基地、金顶铅锌矿-云南兰坪野外基地、德兴斑岩型铜矿-江西德兴野外基地、安溪煤矿-福建泉州野外基地
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应用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古地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元素微区与形态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就
中国地质科学院自建院至2016年5月,先后完成万余项科研项目和任务,提交了大批科技水平高、社会效益明显的重要科技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国家科技进步奖45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0项(一等奖 2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以及等一大批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奖牌、奖杯)。曾创造性地提出了地质力学、陆相生油、多旋回大地构造、玢岩铁矿等地学理论,指导发现了大庆油田,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指导查明了粤北铀矿,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导发现了白银厂铜矿、大厂锡矿、罗布泊钾盐矿、盐湖锂矿等大型矿床。
“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实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工程等国家专项及大批重要科技项目,组织开展了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INDEPTH)、中俄蒙哈韩五国合作编图、中俄双极联合科学考察、国际地球化学填图、1:500万亚洲地质编图、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编图等重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桂林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推动了地球科学理论创新与地质科技发展。在大陆动力学、大陆成矿理论、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岩溶动力学、地下水循环与调控、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勘查地球化学、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了地质勘查与实验测试技术;面向全球建立远程自动监控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大型科学仪器远程控制技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十一五”期间,全院共发表论文4000余篇,包括SCI检索论文762篇、EI检索论文54篇、NATURE与SCIENCE论文4篇,出版专著130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2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2007年,科研竞争力进入了世界1000强科研机构行列,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竞争力全球排名第57位。
“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地壳探测工程,为深层能源突破和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提供技术支撑,为地质灾害高精度的预警预报提供理论依据;组织实施三大创新研究,包括国家基础地质创新研究、矿产资源创新研究、全球变化与地质环境创新研究,进一步发展地球科学理论与成矿成藏理论,引领地质调查发展方向,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发展五大技术方法,包括高精度重磁电震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地球化学填图方法与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现代测试分析技术方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野外实验观测技术等,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与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承担五个方面的科技支撑服务工作,包括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资源战略研究、学科发展及立典研究、地质找矿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发及推广应用、地质编图与地质矿产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服务地质调查、找矿勘查与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全院承担各类项目1465项,总经费9.82 亿元,其中国家科技项目经费1.85 亿元(占 18.84%)、地质调查项目经费6.74 亿元(占 68.64%)、横向项目经费0.56 亿元(占 5.7%)。组织实施地质调查 2 项计划、12个工程、82个二级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个,总经费4911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34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8篇、EI检索论文76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97篇,出版专著19 部。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参加1项),其他省部级奖 2 项;6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 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资源条件
•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图书室共藏书3万余册,其中中外文专业书8300余册,工具书700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5200册,中外文交换刊近2000册,中外文散刊若干册,中外文期刊共200余种,报纸11种。2003年来订外文原版刊物12种,中文刊物29种,交换和赠送刊物60种。
• 数据库资源
地质科学数据:中国典型地层剖面基础数据、中国典型变质岩基础数据、中国沉积岩词条基础数据、中国岩石地层名称辞典基础数据、中国矿床模型、中国稀有稀土矿基础数据、全球矿物基础数据、中国地应力监测基础数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中国国家地质遗迹数据库、中国地质标准物质基础数据、中国岩溶天坑数据集、岩溶地下河数据集、中国岩溶洞穴数据集、岩溶地下河数据集(广西)、中国典型岩溶地貌景观数据集、大陆科学钻探岩芯图像—江苏东海、青藏高原活动断裂文献图集、岩石圈中国地学断面数据集、中国及全球火成岩数据库、国际合作INDEPTH数据集、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中国同位素地质年代数据库、1:200万西北四省区地质图、中国矿床地质数据库(内部)
数字地质图:中国地应力基础数据、中国古地磁地块分布图、中国古地磁时代分布图、中国地下水资源分布图、中国水文地质图、中国地下水诱发危害图、西北地下水资源及利用、中国水文地质图集(1979)、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图、中国可溶岩类型、中国重点岩溶洞穴分布、中国岩溶天坑分布、北方三省岩溶大泉分布、全国典型岩溶地貌景观、西南三省岩溶地下河分布、广西岩溶地下河分布、全国岩溶动力学参数监测、全国岩溶塌陷分省统计、全国金属矿产分布图、中国非金属矿产分布图、全国能源矿产分布图
• 学术期刊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双月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EI来源期刊、美国GeoRef评论数据库来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CSA)来源期刊、美国ISI Web of Knowledge引文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来源期刊、英国动物学记录(ZR)来源期刊。栏目设置包括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讨、研究与调查、技术与方法、快报与短文、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信息与动态等。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
人才培养
编辑创新团队
2013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有10个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2015年9月,有1个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多金属矿评价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 郭珍旭 |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复杂难选铁矿资源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 刘亚川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地球深部探测科技创新团队 | 董树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科技创新团队 | 许志琴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科技创新团队 | 刘敦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 | 唐菊兴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古构造重建科技创新团队 | 赵 越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科技创新团队 | 谭成轩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区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 | 石建省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岩溶动力学科技创新团队 | 袁道先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地球化学填图科技创新团队 | 王学求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截至2016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具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位授权学科领域涉及理学、工学2大门类,涵盖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5个学科。
截至2012年12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校生近300人,在站博士后100人左右。2005年,设立程裕淇研究生奖学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地质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地质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地球化学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 构造地质学 | |
第四纪地质学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质工程 |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分析化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 地球化学 |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 构造地质学 | |
第四纪地质学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质工程 | |
矿物加工工程 | - |
创新文化
编辑形象标识
院徽为圆形,外环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及其英文名称,环内为经纬线条构成的寓意地球的背景,中间横着插入一把科学探索的钥匙,中心钥匙末端上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英文简称CAGS。
地质精神
“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
“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五树立”活动:即:树立实现地质科技事业新跨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国家需求与学术追求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自信心,树立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的道德观。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弦歌不辍一甲子 砥砺前行续华章.中国矿业报. [2020-01-05].
[2]官宣!2020年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公布.今日头条 科学网. [2021-11-14].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