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河,又作乐安江,是长江流域鄱阳湖的支流饶河的上游干流。因流经古余汗县乐安乡(现代地理属乐平市),故名。鄱阳县段俗名南河。正源段莘水发源于婺源县北部大庾山、五龙山南麓(皖赣边界五龙山西侧婺源县境半岭村),南流经段莘水库至武口与古坦水汇合始名乐安河。主河南流过紫阳镇,至德兴市银港口转西南,沿婺源、德兴市边界西流,经香屯、乐平市、石镇至鄱阳县乐安村与信江东支汇合折向西北,至鄱阳镇姚公渡与昌江汇合成饶河。全长279公里,流域面积898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潋溪水、赋春水、洎水、长乐水、建节水、珠溪等。
河流特征
编辑乐安河发源于皖赣边界五龙山西侧,至鄱阳县姚公渡以上集水面积8945平方千米,河长280km。自东北向西南流,至婺源县城,水浅流急,且多暗礁。过婺源县城至小港,左岸纳入西坑水,至坑日接纳泉水。
婺源县城至太白镇38km,河宽100m以下,仍属水浅流急的山溪性河流。小港以下水量渐丰,两岸多丘陵。德兴市香屯以上平均坡降约0.79‰;香屯至乐平县城60km间,平均坡降约0.23‰;乐平以下进入平原圩区,河宽增至200m左右,可通木船及小轮船。乐平县城以下,河道弯曲多汊道,有数处形成河套。石梓埠原有水道通万年河,水流顺逆不定,现已堵塞。至蔡家湾于左岸乐安村有信江东大河注入,再向西北流,至白溪口与湖汊白溪相通。又北去至角山分为二支:一支西去,入鄱阳湖;一支北流至姚公渡与昌江汇合。多年平均径流量1¾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近百万千瓦,流域内已建成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3万千瓦。石镇以下航道,枯水期深0.9〜1米,常年可通航30〜50吨船只。主要支流有潋溪水、赋春水、洎水、长乐水、建节水、珠溪等。
传说
编辑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节傍晚,因月色皎洁,有一位姓乐名安的老渔夫和老伴、女儿一道,借助月光的清辉在鄱阳湖上打渔。那晚的收成颇丰,他每每撒网均不落空,于是兴致大发,即便是女儿老伴连连催他靠岸度中秋,他都根本听不进去。忽然,平静的湖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有道是:“鄱阳湖水宽,无风三尺浪。”这一阵大风卷起小山般的浪头。小渔船忽跌谷底,忽颠浪尖。突然浪头后面出现一条数十丈长的大乌鱼,它猛地张开大口,瞬间魂飞魄散的渔夫乐安只觉眼前一黑,人与渔船一道被乌鱼整个儿吞进肚里。乐安一家吓得大喊大叫,直至昏厥。
乌鱼吞进了渔船后,说也奇怪,汹涌的湖面即刻恢复了平静,正当乌鱼懒洋洋地浮在水面,闭目养神之际,水黛天明的几百里湖的水面忽然一下又亮了半边天,强光刺耀着双眼,乌鱼睁眼一看,只见一道霞光万丈的金鸟利箭般地冲来,大乌鱼还来不及潜入水中,这只巨型金鸟一口就叼住了它的大尾巴,并将其囫囵吞入肚中。
大金鸟吞了乌鱼之后,张开翅膀继续向东飞去,忽然间觉得肚中有些疼痛,便在婺源的五龙山落脚歇息。后因疼痛实在难忍,便在山上撒了一泡屎,大金鸟躯体异常庞大,就这一泡屎竞填平了整座山坳,屎中还有一条完好无损的渔船,船内依然躺着乐安一家老小三人,他们居然还活着。
第二天一大早,乐安一家从昏迷中醒来,乐安老头望望四周,弄不清自己身处何地,只依稀记得昨天噩梦般地被乌鱼一口吞了的事情,却不知何故来到这座大山脚下。现在身处无水的山坳,用什么办法把船弄到鄱阳湖里去呢?眼看日出三竿,船的周围腥臭实在难闻,乐安一家急得在船上团团打转。
就在此时,天上降下了一道五彩祥云,走来的正是到处巡游、仙风道骨的吕洞宾。吕问明情况后,很是同情乐安一家的遭遇,于是便从腰间解下一个葫芦,吩咐乐安一家在船中坐定,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一股玉溪般的清水哗啦啦源源不断地从葫芦中涌出,顷刻间便变成一条清澈的大河。乐安一家沿着河流西行,不多日就回到了鄱阳湖。因为此河水清澈如玉,人也又名之玉溪河。
由于乐安是第一个驾船通过这条河的人,因而后人就把这条河称为乐安河。
干流概况
编辑婺源(德兴)段
乐安河,发育于怀玉山与天目山余脉之间的谷地,因流经古余汗县乐安乡而得名。源河段莘水,古称东北水,发源于婺源县的五龙山,到武口纳古坦水后称星江河。在古代,认为星江河一带“于天文为婺女之分野”,“以有天文之婺女之星为名”(婺星即28宿中的女宿,混称婺女),称为婺水。显然,婺源即婺水源地。星江河流至玉坦后,成为婺源与德兴的界河,始称乐安河。它在德兴方向纳体泉水、李宅水;在婺源方向纳云中水,赋春水。在德安,乐安河曾称大溪。
德兴段
乐安河,由北部入德兴境,上段为德兴、婺源界河,经境内海口、潭埠桥、香屯三乡,经县内河道长51公里,年平均流量124.80立方米/秒。
乐平段
乐安河流经婺源、德兴市境而入乐平市,在戴村与来自德兴的泊水汇合后始名乐安河。流、至铭口,北纳官庄水,南纳长乐水;至尚濂嘴新河口,南会建节水;至杨溪村旁,合车溪水;至翥山渡,南汇安殷水;至张家桥,二溪水自北来汇;至鸣山,播溪水自北来合。沿途穿越铭口、众埠、鸬鹚、语口、金鹅山、接渡、乐平镇、坳上、乐港。镇桥、观峰等十一个乡(镇),经前阪出县界,境内长83.2公里,流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
鄱阳(万年)段
乐安河俗名南河。上游原名婺江,以流经古乐安乡得名。在县境南部。经乐平进入万年、鄱阳界河,沿县南端向西流(经万年石镇、梓埠),在章杨进入县境内,西北流,至县城附近姚公渡与昌江汇合(其间并有信河支流汇入)为饶河,再山龙口注入鄱阳湖。主河道全长279公里,流经县境41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浅水小客轮、65马力拖驳及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有本县至乐平、万年、石镇街等县镇航线班船。为本县主要河道。
支流状况
编辑古坦水
古名婺水。乐安河上游支流。发源于婺源县北部乡、迪尖西麓,西南流经通源村转东南,过古坦、清华镇至武口入段莘水。长68公里,流域面积629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17%。有白石溪、洪源水、沱川水、思溪水等山溪性支流。不通航。
潋溪
原名小潋水,又名小港水。乐安河支流。源出婺源县东南部石耳山南侧小潋山,故名。西流经小潋、钟吕、洙村至小港入乐安河。长62公里,流域面积1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2亿立方米,平均坡降1.5%。不通航。
体泉水
又名银港水。乐安河支流。因流经体泉村得名。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西部石耳山南麓,西南流经富户至界首入江西省德兴市境,过大瞻才、银城畈转西流,经体泉至银港口入乐安河。长78.6公里(江西境内46.7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江西境内3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8.36亿立方米。有占才河、阪大河等支流。不通航。
李宅水
又名南部水。乐安河支流。发源于德兴市东部怀玉山东段北侧源头村,西北流经李宅、密川,至海口入乐安河。长34.8公里,流域面积200.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有里坑、中村溪等八条支流。不通航。
横槎水
又名中云水。乐安河支流。发源于婺源县西部金牛尖东天井源,南流经严田、甲路、横槎,至荷岸入乐安河。长58.5公里,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亿立方米。平均坡降3.8‰。不通航。
赋春水
原名杭溪水。乐安河支流。源出婺源县西部高汰尖南麓,西南流经岩前,转南经赋舂、深渡、石痕,至小港入乐安河。长74公里,流域面积47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平均坡降4.5‰。不通航。
洎水
又名白象河。乐安河支流。以源头洎山得名。发源于德兴市东南部坪林尖北麓,西流经桂湖洎山、暖水、新营、银城镇,至乐平市戴村入乐安河。长74公里,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平均坡降1.13‰。支流有龙头河。不通航。
建节水
乐安河支流。因流域属古建节乡,故名。发源于横峰县北部娘娘坞,西北流经篁村、张村、众埠街,至尚廉嘴入乐安河。长59.6公里,流域面积558.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45亿立方米。支流有万村河、曹溪河等。不通航。
长乐水
乐安河支流。因流经古长乐村(今召口),故名。发源于德兴市西南四角坪北麓,北流经双溪水库、界田,至乐平市铭口入乐安河。长67.5公里,流域面积5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4立方米/秒。不通航。
车溪河
乐安河支流。发源于婺源县镇头乡东北鸡山,西南流经镇头、共产主义水库、车溪、程家墩,至鸡公山入乐安河。长55公里,流域面积610平方公里。
珠溪河
又名殷河、安殷水。乐安河支流。发源于万年县东南大茅岭北麓,西北流经梨树坞、陈营镇转东北,经洄田渡、陈家埠,至翥山入乐安河。长66.7公里,流域面积6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26亿立方米。不通航。
污染事件
编辑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采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被污染的乐安河
治理开发
编辑圩堤建设
梓埠联圩,位于乐安河万年县河湖山——青山段,建于1958年10月。全圩为堵梓埠河,将永镇圩、太安圩连接;在姚坊渡堵珠湖河,将姚坊圩分别与波阳桐山、余干合堂庙等圩连接。堤线长16.46公里;堤顶高程扔〜扔.6米,平均堤高9米;堤顶宽8米;堤身迎水边坡1:3,背水边坡1:3;防洪标准达到历史最高水位22.49米(梓埠);保护面积13.74万亩,其中耕地10.5万亩;保护人口6.5万人。配套设施有:排涝涵闸9座、排水流量59.49秒立方米;电力排灌站7座、装机容量5750千瓦。1986年始,列为国家水利电力部直供项目,按部颁标准,分年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和改造、加固排涝涵闸,增添防汛通讯设施。
齐埠圩,位于万年河万年县上河~陈家段,建于1968年10月。堤线长6.1公里,堤顶高程22.2米,平均堤高7米,堤顶宽2〜3米,迎、背水边坡皆1:1.5。设计防洪标准10年一遇,实际达到20年一遇。保护面积2.13万亩,其中耕地1.2万亩。保护人口0.9万人。排涝涵管3座,排水能力20.35秒立方米。机械排灌站1座、640马力。电力排灌站1座、620千瓦。
历史上,鄱阳湖水位上升到15米以上时,湖边及昌江、乐安河等支流两岸即开始出现涝灾。为治理涝灾,据清同治版《鄱阳县志》民国《鄱阳县志稿》记载,早在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就开始建堤防涝,鄱阳县开展建设圩堤,防安徽省祁门下泄洪水。
解放前,鄱阳县境内,属乐安河保护耕地五千亩以下圩堤有14处,堤线长65.5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5470亩,分别是同德、塔湖、新培、白溪、汤湾、角山、涂纪、河北高沙、杨家、塘里、范泥、河口、箭岭、英施华圩堤。
鄱阳县1985年保护耕地万亩以上圩堤有:乐丰圩,位于东丰、桐山、珠湖,建成于1954年12月,圩堤长29公里,堤顶高程为23.5米,顶宽3~5米,保护总面积129150亩,其中耕地54200亩,人口23000人。畲湾联圩,位于饶埠乡,建成于1969年10月,圩堤长22.9公里,堤顶高程14.5米,顶宽3~4米,保护总面积35550亩,其中耕地34000亩,人口29500人。畲湾联圩上建有献忠闸。
1985年保护耕地五千亩以上圩堤有:涂纪联圩,位于芦田乡,建成于1949年,圩堤长4.8公里,保护总面积7950亩,其中耕地5500亩,人口2210人。涂纪联圩上建有红岭闸。
蓄水工程
段莘水库,位于婺源县乐安河支流段莘河。1970年8月开工,1974年10月修竣,共搬动土石方22.86万立方米。总投资3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万元。控制流域面积79平方公里。电站装机2台,容量1000千瓦。总库容610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86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680万立方米,死库容1560万立方米。土石混合型主坝,最大坝高37米。侧堰式溢洪道,最大泄流量598秒立方米。
大塘坞水库,位于婺源县乐安河支流赋春水。1958年11月开工,1960年1月竣工,共搬动土石方18.12万立方米。总投资43.44万元。控制流域面积94平方公里,总库容1756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58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59万立方米,死库容12万立方米。粘土心墙主坝,最大坝高20米。副坝3座,最大坝高11米。开敞式溢洪道,最大泄流量127.6秒立方米。电站装机1台,容量62千瓦。灌溉面积7340亩,防洪面积260亩。
鄣公山水库,位于婺源县乐安河支流鄣山水。1958年9月开工,1963年11月建成,共搬动土石方35.13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总库容2660万立方米。块石混凝土型主坝,最大坝高21米,坝顶长78米。副坝1座,高28米。电站装机2台,容量1300千瓦。
双溪水库,位于德兴市乐安河支流长乐水。1969年11月〜1973年2月兴建,共搬动土石方13万立方米。总投资74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3万元。控制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总库容626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0¾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962万立方米,死库容1204万立方米。主坝为堆石混合坝,最大坝高48.7米,坝顶长145米。闸堰型溢洪道,最大泄流量1402秒立方米。电站装机3台,容量3750千瓦。
群英水库,位于万年县乐安河支流大黄水。1971年10月始建,1972年2月建成,共搬动土石方8万立方米。总投资12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6万元。控制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总库容1065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1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3万立方米,死库容5万立方米。防洪面积4000亩。灌溉面积设计为1.26万亩,实际达到8000亩。主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2.5米,坝顶长440米。副坝2座,最大坝高6.5米。闸式溢洪道,最大泄流量51.8秒立方米。
大港桥水库,位于万年县乐安河支流安殷水。1964年9月动工,1966年3月建成,共搬动土石方241万立方米。总投资365.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8万元。控制流域面积41.1平方公里。总库容287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2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30万立方米,死库容1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设计为3.5万亩,实际为2.1万亩。主坝为斜墙土坝,最大坝高24.4米,坝顶长520米。副坝1座,最大坝高14.9米。开敞式溢洪道,最大泄流量230秒立方米。电站装机2台,容量400千瓦。
共产主义水库,系全省十八座大型水库之一,座落在车溪河中游,距离县城43公里。集雨面积155平方公里。大坝高程82米,总库容为13750万立方米。总干渠一条,全长45公里,过水流量15秒立方米。干渠21条,支、斗、毛渠452条,总长758公里。灌溉耕地13万亩,并兼顾防洪、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工程,全县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乡镇直接从中受益。于1958年9月5日正式破土动工。1960年3月3日总干渠正式通水,部分社队开始受益。
大口坞水库,位于临港乡湖李村车溪河下游支流上,距县城28公里。1959年月动工兴建,主体工程于1960年2月底基本竣工。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库容16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85万立方米,死库容150万立方米;渠道有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三条,总长150.3公里,支渠三条,全长8.5公里;设计灌田2万亩,实际灌田7000亩。
幸福水库,原名关门挡水库,因水库为民造福,故更名幸福水库,位于高家乡南京店官庄水支流上,距县城28公里,在乐德公路右侧。集雨面积14.5平方公里。建于1958年6月。总库容133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940万立方米,死库容7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25万立方米;有总干渠、东干渠、南干渠、西干渠、北干渠五条,总长24.1公里,支渠二条,全长2.5公里;设计灌田14870亩,因渠系不够配套,只能灌田7600亩。
东方红水库,位于鸬鹚乡乐安河小支流上,杨湖村北一点五公里处的夹路坞,距县城28公里,建于1969年10月,主体工程于1970年3月基本竣工。集雨面积11.5平方公里;总库容14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61万立方米,死库容332万立方米;有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中干渠四条,总长26.62公里,支渠五条,计11.5公里;设计灌田14470亩,因渠系工程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只能灌田7500亩。
水电工程
婺源县清华水电站,坝后隧洞式电站,建于1958年,装机容量1800千瓦。
婺源县武口电站,引水式电站,建于1968年,装机容量2670千瓦。
婺源县港口电站,引水式电站,建于1980年,装机容量8000千瓦。
婺源县段莘电站,引水式电站,建于1974年,装机容量1880千瓦。
婺源县五里亭电站,引水式电站,建于1980年,装机容量1260千瓦。
婺源县秋口电站,引水式电站,建于1976年,装机容量1230千瓦。
双溪水电站,隶属县水利电力局,位于县东南绕二乡塘湾村东北面,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的第一级电站。1969年11月动工兴建,1975年4月投产发电。站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正常库容498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3750千瓦(3X1250千瓦)。
盘石山水电站,隶属县水利电力局,位于县城东南部17公里处,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的第二级电站,系全省第二座拱坝工程。1978年5月兴建,1980年8月3#、4#机组投产发电,1982年7月全部工程竣工。装机容量6400千瓦(4X160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3159小时。
瑞港水电站,隶属省大茅山综合垦殖场,位于绕二乡瑞港村旁,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1958年8月兴建,1961年安装发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656千瓦;1974年扩建,增设机组3台,装机容量1500千瓦。年均发电量为593万度。
绕二乡水电站,隶属绕二乡,位于绕二乡瑞港,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的第四级电站。1974年11月兴建,1981年1#、2#机组投产发电,1984年3#机组投产发电,1987年4#机组投产发电。装机容量1280千瓦(4X320千瓦),升变压容量2000千伏安。年均利用小时为3510小时,年均发电量为450万度。
龙过渠电站,隶属界田乡,位于界田乡长潭洲,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第五级电站。1971年冬兴建,1973年装机2X100千瓦,用水轮泵代替水轮机发电;1979年冬经改造更新,装机容量为320千瓦(2X16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3388小时,年均发电量为110-120万度。
桥底水电站,隶属界田乡,位于界田大桥下游150米处,为长乐水系梯级开发的第七级电站。1971年兴建,1972年装机2X100千瓦,用水轮泵代替水轮机发电;1986年经改建扩建,装机4X100千瓦。水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年均利用小时为2983小时,年均发电量为100万度。
银港水电站,隶属海口乡,位于海口乡银港村,为体泉水系最末一级电站,系全省最大的乡办电站。1969年冬兴建,1974年1#机组(320千瓦)投产发电。1976年2#机组(320千瓦)投产发电。1985年3#、4#机组(2X500千瓦)投产发电。年均利用小时为2452小时,年均发电量为350万度。
丁村水电站,隶属占才乡丁村,位于体泉水占才支流上,为占才支流第三级电站。1980年兴建,1982年被洪水冲坏,1983年修复发电。站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297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1206小时,设计年发电量132万度。
山南水电站,隶属李宅乡,位于山南村西南,为山南水库坝后电站。1976年兴建水库大坝,1978年兴建水电站,1979年12月投产发电。站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为4.4平方公里,正常库容286万立方米。装机容量10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1039小时,设计年发电量为27万度。
东坞水电站,隶属李宅乡,位于东坞村旁山垅里,为山南水库第二级水电站。1982年兴建,1983年3月投产发电。装机容量32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1039小时,设计年发电量151万度,年均发电量为38-50万度。
黄柏洋水电站,隶属詹村乡,位于黄柏洋村旁的泊水边。1965年兴建大坝,1984年兴建水电站,1985年底投产发电。站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382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2600小时,年均发电量为65-70万度。
南墩水电站,隶属银山垦殖场南墩农场,位于南墩农场东泊水边。1976年兴建,1980年3月投产发电。站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480平方公里。水电站为坝后式。年均利用小时为1343小时,年均发电量为40万度。
港西水电站,隶属黄柏乡港西村,位于港西村西北建节水边。1966年兴建拦水坝,安装1台100型水轮泵发电;1979年改建,1981年7月投产发电。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均利用小时为725小时,年设计发电量为134万度,年均发电量80万度。
分水水电站,隶属阪大乡引浆村,位于分水村,为体泉水阪大支流第一级电站。1986年兴建,1988年月竣工。站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38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00千瓦,以10千伏线路与贩大电网联网。设计年发电量80万度。
清水湾水电站,隶属占才乡占才村。1987年兴建,1990年2月投产发电。坝址位于银港水主支占才河的清水湾河道平直段。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水电站为坝后式。设计水头5.2米,总引用流量5.34立方米/秒;装机容量2X100千瓦。年设计发电量为117.4万度,年利用小时为5870小时。
南山寺水电站,隶属詹村乡,位于泊水中游渔塘,介于黄柏洋水电站和池口水电站之间。1987年兴建,1989年3月投产发电。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设计水头2.9米,引用流量10.2立方米/秒。年设计发电量为97.6万度,装机容量2X100千瓦。
航道航运
编辑水路
乐安河干流航道段莘至婺源县城67公里,流经变质岩山区,水流湍急,航行困难。婺源县城至香屯63公里,河床为礁石和砾石,比降0.5%o,航道宽5米,枯水深0.3米,弯曲半径80~250米,通航2~吨木船。香屯至钟家山53公里,河床多砾石和礁石,比降0.228‰,航道宽6米左右,枯水0.4~05.米,弯曲半径100~300米,通航5~10吨木船。钟家山至乐平14.5公里,河床为砂砾石,比降0.20‰,航道宽10米左右,枯水深0.8米,弯曲半径100~400米,可通15~20吨的船舶。乐平至波阳(姚公渡)70.5公里,河床多为砂砾石和泥沙,比降0.038‰,航道宽15米左右,枯水深1米,弯曲半径150~500米,通航30~50吨机动船。
乐安河从德兴与婺源交界的上车流入境内,经海口、铜埠、湾头、古城岗、江村贩、香屯、五星、柏垣、蓝村等地出县境,境内航道长51公里。常年通航载重10吨的机帆船,上溯婺源、下达都阳湖。旧时,乐安河是德兴、婺源两县的主要运输通道。铜埠、香屯为县内水运物资的集散点。乐安河属滩河,县境内主要有长滩、蒋家滩、茶滩、满天星滩和老虎滩等险滩,长期以来阻碍航运。建国后,进行了河道的疏浚工作。1958年县人民政府对乐安河几个主要险滩初步进行了整治疏通。1963年上半年,上饶地区航道段拨款8万元,对蒋家滩进行了爆破,排除礁石20多立方米;对鸡蛋滩、长滩实施扒沙作坝引水归槽工程10多公里,使航运畅通。
乐安河,以县城为中心,上行一百零五公里抵婺源县城,下行七十五公里抵波阳县城.河面平均宽度三百米,航道深度五至六米,全年通航,为本县水运干线。经鄱阳湖可达赣江、长江各口岸。250交通邮电公路运输兴起以前,本县及德兴、婺源两县的大宗土特产品,如煤炭、石灰、蓝靛、甘蔗、辣椒、红糖、萝卜丝、烧酒、竹木、茶叶、桐油、稻米、山粉等,多经乐安河运销;外地出产的布匹、百货、食盐等,也大都通过这条航道运进。
乐安河航道,船舶自鄱阳港逆流而上,经石镇街(45.5公里)至乐平72.5公里,河深,水势较稳定,经过重点疏浚和常年养护,常年通航。波阳港船舶经乐平、德兴至婺源77.5公里,水涨时行中小型木帆船。建国后,渐为汽车运输所取代,航线几乎中断。
码头
婺源县:西关埠码头,位于县城西关,建于清光绪辛卯年(1891),初建时长11米,宽5.1米,是婺源县水运物资集散地。1950年改建,称小港码头,长55米,前沿水深0.5米,设有5个泊位,靠泊能力20吨。货场面积105平方米。年货物吞吐量达9000多吨。
万年县:石镇街码头,位于石镇街乐安河南岸,建于明洪武年间,古称玉溪渡,是两岸数十里村镇的商品物资集散点。民国30年省粮食局在石镇街设粮库后,这里成为主要粮食外运码头。码头长400米,原为简易码头,1962年省交通厅拨款4万元建成搬运码头1个、民用码头2个、轮船码头1个。1963年,当地人民政府扩建为长400米、宽12米水泥红石结构码头,是万年县主要商品物资和江西水泥厂水泥产品外运的码头。
石梓埠码头,位于乐安河南岸石梓埠,是乐平、德兴、婺源3县通往鹰潭的船舶中途停靠站。码头长200米,可泊船100多艘。1978年改建成红石结构的阶梯式码头。
德兴市境内的铜埠、黄柏、香屯是水路运输物资的主要集散码头。
铜埠码头,据明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早在唐宋年间,德兴建有铜场,开采铜矿。南宋乾道二年(1166),县产铜23482斤,从乐安河运出。所需的生活用品,也经乐安河运入。来往船只在铜埠村边靠岸卸货、装船,村边设有仓房、店铺,铜埠成为铜场的水运码头,故名铜埠码头。后铜场停办,码头遂圮。民国21年(1932)秋天,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在铜埠码头设立了船舶检查局,有巡船1只,局长1人,士兵9人,主要任务是检查来往船只,收纳税款,以补充苏区财源。
黄柏码头,黄柏自古有“德兴粮仓”之称,粮食外运量很大。明万历四十年·476卷+三交通邮电(1612),黄柏村边建立了黄柏码头,设有黄柏漕仓。黄柏、张村、万村等地的漕粮,集中到黄柏漕仓,装船后顺建节水至东平市的众埠街,经乐安河航运至鄱阳湖。民国期间和解放初期,从黄柏码头集运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在全县仍然占有很大比重。60年代以后,由于建节水沿河筑坝,造成航道堵塞,船筏已不能通航。
香屯码头,位于离县城9公里的乐安河西北岸香屯村边。明万历四十年(1612),设有香屯漕仓,香屯、潭埠、海口、新建、占才、日反大等地漕粮在此集运。清嘉庆年间(1796-1820),在香屯码头设卡,有卡官2人,巡丁水手24人,巡船1只。同治年间(1862-1874),每年新茶上市,县衙在码头设卡查验,茶商须经该卡秤箱上税后才能装船外运。民国期间,香屯码头为县内粮食和各类物资的集运点,香屯码头是全县水运物资的集散地。1969年,县航运公司建立了两个泊位的码头,全长200米,仓库400平方米,堆货场1500平方米。据1985年底统计,全年吞吐量为9.6万吨。近年来,淘金作业,使乐安河道严重堵塞,香屯码头吞吐量逐年下降。1990年,码头吞吐量仅为1.1万吨。
乐平码头,乐平城乐安河段,上起坝口,下至河头邹家,自古即有码头。但均为泥石结构,且不规整。自1956年起,本县对码头进行彻底改建,1974年全部告竣。沿河建有大小码头十五座。改建后的码头为水泥结构,全长三百米,宽三十米,整齐平坦,大中型车辆可直接开到泊位装卸。
万年港综合码头,位于石镇镇大桥约1.7公里(万年精细化工园区内),共4个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泊位。杂货泊位1个,化学泊位1个,年吞吐量150万吨。集装箱泊位各1个,吞吐量为3万TEU/年。设计船型为500吨级货船兼顾1000吨级驳船。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江西一河水质好转:绝迹20多年“长嘴鱼”回来了.广西新闻网. [2024-02-20].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