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隍城乡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山东省最北端的北隍城岛上。乡区东临黄海,西依渤海,总面积为2.79平方千米,岸线长达10.32千米。根据2017年的数据,该地区总人口为1791人。北隍城乡辖有山前和山后两个行政村。该地的主要产业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林木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高达95%。在历史上,该地在唐代被称为乌湖岛,在宋代被称为乌呼岛,而清代开始被称为北隍城、南隍城。
历史沿革
编辑1958年属长岛公社,1962年成立隍城公社,1985年设北隍城乡。1997年,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山前、山后2个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销北隍城乡,以原北隍城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北隍城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北隍城乡政府驻地。2003年2月,撤销北隍城区公所,以原北隍城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北隍城乡,乡政府驻原北隍城区公所机关驻地。现人口数量为1791人(2017)。
北隍城在历史上长期与南隍城合称隍城。隍城在唐代称乌湖岛,宋代称乌呼岛,属蓬莱沙门寨地。至清代以来,始有北隍城、南隍城之称谓。北隍城名称的由来,源于唐王城文化遗址。历史上的唐王城,坐落在今北隍山前村东南处。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页标注:乌湖岛即今隍城岛。《乾隆一统志》记载:“南隍城岛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该岛因地理位置,相对南隍城岛而称北隍城。
山前遗址。位于北隍城岛山前村,南北长284米,东西宽202米。遗址大部被民房所压,但未遭破坏。文化层厚2.4~2.8米。文化层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层为龙山文化,第二层与北庄二期相当,第三层相当于北庄一期和紫荆山下层文化。
唐时,称乌湖岛。
宋时,称乌呼岛。
元、明时,称乌湖戍。
清时,始有南隍、北隍之分称。
清道光年间(1821年—850年),设隍城社。
民国十七年(1928年),仍称隍城社。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隍城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撤乡建区,属钦岛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钦年,改设隍城乡。
1949年后,长岛县并入蓬莱县,为长岛公复置长岛县,改设隍城公社。
1985年,与南隍城分别建乡,撤销北隍城乡,设立北隍城区公所。
2003年2月,撤销北隍城区公所,设立北隍城乡。
行政区划
编辑2011年末,北隍城乡辖2个行政村:北隍山前、北隍山后;下设1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北隍城乡辖2个行政村:北隍山前村、山后村, 乡人民政府驻北隍山前村。
地理环境
编辑位置境域
北隍城乡地处蓬莱区北部,东临黄海,南距南隍城岛1.2千米,西濒渤海,北与辽宁省老铁山隔海相望, 行政区域面积2.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隍城乡境内地处黄渤海交界处,地势东高西低,北部山势陡峭,南部缓冲,中部及东北部有两块平坦地片。岛岸线长10.32千米。主要山脉有北山顶、叶台山、南帮大山顶等,境内最高峰为北山顶,海拔159.8米。
自然资源
编辑北隍城乡境内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可利用滩涂面积约666.7公顷。海洋生物270多种,其中鱼、虾、贝类主要有海参、皱纹盘鲍、紫海胆、带鱼、对虾、梭子蟹、扇贝等;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等。
经济
编辑综述
2007年,北隍城乡完成乡村两级经济总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138.2万元;2007年全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投入资金达4500万元,渔业实现收入1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000万元,商业服务业收入5700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比为 50:20:30。人均纯收入7513元。
2011年,北隍城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万元,比上年增长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6.4万元,增值税5.8万元,企业所得税2.3万元,个人所得税2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9%、0%。
2019年,北隍城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第一产业
北隍城乡以渔业为主。2011年,实现渔业总产值5960万元,与上年持平。
北隍城乡渔业以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为主,可用于海水养殖的海域253.3公顷,滩涂约666.7公顷;拥有各类捕捞渔船115艘,其中从事境外远洋作业船舶4艘。2011年,海水养殖贝类213.3公顷,产量1700吨;网箱养鱼120箱,产量60吨;捕捞水产3000吨;水产品总产量6000吨。
截至2011年末,北隍城乡累计造林2446亩,其中防护1882亩,经济林564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000株,林木覆盖率58%,活立木蓄积量10.4万立方米。渔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第二产业
北隍城乡以水产品加工为主。2011年,北隍城乡有工业企业8家,职工8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3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80万元,比上年增长5%。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商业网点35个,从业人员5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11年末,北隍城乡境内有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8%。
主要产业
北隍城乡的主导产业及产品:一是捕捞业,全乡拥有机动渔船百余艘,8000多马力。主要捕获鲅鱼、鲐鱼、鲳鱼、花鱼、黄黑鱼等经济鱼类。二是育苗业,全乡拥有育苗场三处,育苗总规模2000多平方水体。主要育鲍鱼、虾夷贝、海参苗种。三是养殖业,全乡拥有养殖面积1600亩,放养海带1300亩,放养鲍鱼、虾夷贝、海胆、海参等海珍品300亩,形成了筏养、底播、圈养、工厂化、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模式,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四是加工业,全乡拥有冷藏厂两处,海产品加工厂两处,主要加工海胆罐头,鲜嫩海带丝、海带结,并出口优质海带、内销食品海带、出售鲜活鲍鱼、海参、虾夷贝、黄黑鱼等。
特色产业
2006年全乡立足于虾夷贝、海参、鲍鱼、网箱养鱼等优势品种,重点培植,实现了养殖规模和效益的双突破。新增养虾夷贝600行,养殖总量达25万笼,养殖用海区3800余亩,全乡共收获成品贝1580吨,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同时做好虾夷贝苗种的购置,全乡保成3公分以上虾夷贝大苗2.5亿个,为今后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深水网箱养鱼项目,引导渔民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养鱼规模,全乡2006年底网箱养鱼达22个,养鱼100万尾。
针对北隍海域适应海珍品生长的优势,今年把海珍品底播列入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鲍鱼底播增殖上,将南方越冬保苗的280多万个优质鲍鱼苗种运回底播,稳定了北隍海域的鲍鱼存养量;海参底播,2006年底播海参苗325万头,占年初计划的85%。传统项目我们在加大发展优势项目的同时,兼顾海洋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努力实现养殖品种的多样化。在海带养殖面积压缩的情况下,全乡以精养高效为宗旨,共收获淡干菜800吨,加工出口菜110吨。鲍鱼育保苗保持良好势头,全乡共育稚鲍1800万个。捕捞产业效益继续保持稳定,2006年全乡捕捞业总产值达1300万元。
2020年全乡渔家乐经营业户从2016年的12户增加至29户,增长率达140%,接待床位由2016年的130个增加到近400个,增长率超200%。
社会
编辑基础建设
北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微波通讯,国内外电话可直拨。供电与大陆电网实行了联网。安装了闭路电视,建成了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及体育健身场所。建有500吨的客货滚装码头,每天有客货轮船往返长岛和蓬莱,交通运输便利。
教育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幼儿园(所)1所,在园幼儿12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1所,在校生36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个,各类图书室2个,藏书2万册。2011年末,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学校体育场2个,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有病床1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固定资产43.3元。专业卫生人员7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3.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北隍城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户,人数57人,支出8.4万元,比上年增长50%,月人均120.9元,比上年增长9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万元,比上年增长7%。2011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50人,参保率9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北隍城乡有邮政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45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3万份(册)。电信企业3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26千门,固定电话用户7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5%;移动电话用户1200户,普及率98%;互联网用户400户。
交通
编辑2011年,北隍城乡有乡级公路1条,总长4千米;商用码头1处。客船、客滚船往返于长岛至砣矶岛至大钦岛至小钦岛至南隍城岛一北隍城岛航线。年货运量1.2万吨,年客运量1万人次。
人口民族
编辑(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787 |
男 | 1542 |
女 | 1245 |
家庭户户数 | 807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295 |
家庭户男 | 1144 |
家庭户女 | 1151 |
0-14岁(总) | 547 |
0-14岁男 | 286 |
0-14岁女 | 261 |
15-64岁(总) | 2029 |
15-64岁男 | 1160 |
15-64岁女 | 869 |
65岁及以上(总) | 211 |
65岁及以上男 | 96 |
65岁及以上女 | 115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199 |
现人口数量为1791人(2017)。
2011年末,北隍城乡辖区总人口208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5人,城镇化率2.2%。另有流动人口220人。总人口中,男性1066人,占52%;女性1017人,占48%;14岁以下119人,占5.7%;15—64岁1611人,占77.3%;65岁以上353人,占16.9%。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3.3‰,人口死亡率9‰,人口自然增长率-5.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4人。
2017年末,北隍城乡常住人口为1791人。
截至2019年末,北隍城乡户籍人口为1997人。
文化
编辑地名由来
北隍城乡因境内北隍城岛而得名。
旅游
编辑文物古迹
唐王城
唐王城在北隍城岛北隍山前村东南,有一古城遗址,系唐王为征东而修建,故名唐王城。古城依山而筑,南部宽72米,北部宽44米,长126米。此古城三面环海,仅北面有一门出入。1950年代尚存2米高的城基,1964年,唐王城大部被毁。现仅能看到少许残存城基及部分夯土,裸露部分高1.1米,由红土和灰杂色土交替迭压。据考证,该城为唐东征军储备粮械而建,亦为乌湖戍所在地。1982年,唐王城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前遗址
山前遗址位于北隍城岛山前村,南北长284米,东西宽202米。遗址大部被民房所压,但未遭破坏。文化层厚2.4—2.8米。文化层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层为龙山文化,第二层与北庄二期相当,第三层相当于北庄一期和紫荆山下层文化。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2020年北隍城乡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2021-07-24].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