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忍冬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金银忍冬(学名:Loniceramaackii(Rupr.)Maxim.)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落叶灌木,别名金银木、王八骨头。在世界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和西藏等地。金银忍冬常生于林边溪流附近,或针阔混交林及次生阔叶林的林下。金银忍冬耐强光和庇荫,耐干旱和寒冷,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且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 金银忍冬为忍冬...

金银忍冬(学名: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落叶灌木,别名金银木、王八骨头。在世界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和西藏等地。金银忍冬常生于林边溪流附近,或针阔混交林及次生阔叶林的林下。金银忍冬耐强光和庇荫,耐干旱和寒冷,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且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

命名由来

编辑

金银忍冬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其开花时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因此得名。其拉丁名为Lonicera maackii,其中属名Lonicera是为纪念德国植物学家Adam Lonicer(1528年-1586年),种加词maackii则是由19世纪俄国自然学家Richard Karlovich Maack的名字拉丁化而来。

形态特征

编辑

金银忍冬为落叶灌木,高达6米,凡幼枝、叶两面脉上、叶柄、苞片、小苞片及萼檐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

茎干直径可达10厘米,冬芽小,卵圆形,有5-6对或更多鳞片。

金银忍冬

金银忍冬茎

叶纸质,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稀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更少菱状矩圆形或圆卵形,长5-8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柄长2-5 (-8) 毫米。

金银忍冬

金银忍冬叶

花芳香,生于幼枝叶腋,总花梗长1-2毫米,短于叶柄;苞片条形,有时条状倒披针形而呈叶状,长3-6毫米;小苞片多少连合成对,长为萼筒的1/2至几相等,顶端截形;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2毫米,无毛或疏生微腺毛,萼檐钟状,为萼筒长的2/3至相等,干膜质,萼齿宽三角形或披针形,不相等,顶尖,裂隙约达萼檐之半;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长 (1-) 2厘米,外被短伏毛或无毛,唇形,筒长约为唇瓣的1/2,内被柔毛;雄蕊花柱长约达花冠的2/3,花丝中部以下和花柱均有向上的柔毛。

金银忍冬

金银忍冬花

果实

果实暗红色,圆形,直径5-6毫米;种子具蜂窝状微小浅凹点。

金银忍冬

金银忍冬果实

物种分布

编辑

金银忍冬在世界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在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河南、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常生于林边溪流附近,或针阔混交林及次生阔叶林的林下,垂直分布可达到海拔1800米,在中国云南和西藏地区可达到3000米。

生长习性

编辑

金银忍冬对日照长度要求不高,耐强光和庇荫,其最适的光照强度为2万-5万lx,在光线不太强的树荫下生长比较旺盛。金银忍冬属于温带树种,抵抗干旱和寒冷的能力较强,能适应-30°C的低温环境,当气温达到10℃左右时,即可生长,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30℃。金银忍冬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且湿润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pH值以6-6.5为宜。

金银忍冬具有稳定的物候规律性,在4月末开始生长,5月至6月开花,6-8月进入高生长速生期,8-9月果实成熟,9月下旬生长结束,10月中下旬进入休眠阶段,全年生长期在140天左右。

金银忍冬

耐强光的金银忍冬

栽培技术

编辑

播种

在9月上中旬采集金银忍冬果实,清洗后晒干保存。播种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消毒洗净后再用湿沙混种,然后用薄膜覆盖保温,待种子有1/3裂口发芽时,即可播种。于秋季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种植穴内,再覆土压实。种子播完后要及时浇水,并覆盖苇帘保温,7-10天左右即可出苗。

扦插

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去除插穗顶梢和多余叶片,保留2-3个茎节。扦插前将插穗放入萘乙酸和生根粉的混合稀释液中速蘸2秒,再直接插入苗床中,扦插深度以插穗的1/3处为宜。扦插后及时浇水、覆膜,以保温保湿。

养护管理

金银忍冬幼苗期时,需严格控制杂草生长,保持无杂草和床面湿润。当苗木生长约10厘米时,可进行1-2次间苗。幼苗处于生长高峰期时,需追施尿素,促进苗木木质化。新栽植的金银忍冬应在种植的前三年勤加浇水,雨季可减少浇水。第四年后,除干旱情况,其余时间只需浇解冻水和封冻水。金银忍冬喜肥,除种植时施用底肥外,开花后可施用磷钾复合肥,入冬前可追施腐熟发酵的芝麻酱渣或烘干鸡粪。

病虫害防治

金银忍冬易受叶枯病侵染,防治此病可在春季萌芽前喷洒波美度波尔多液,也可在发病时喷施百菌清多菌灵药液。金银忍冬常见的虫害有双斑白粉虱、胡萝卜微管蚜、霜天蛾、同型巴蜗牛等。发生双斑白粉虱时,可喷洒扑虱灵或吡虫啉杀虫。如有胡萝卜微管蚜危害,可喷施吡虫啉或印楝素水剂进行杀灭。防治霜天蛾可在数量较少时进行人工捕杀,数量多时喷施Bt乳剂杀虫,同型巴蜗牛发生时可喷洒辛磷乳油杀虫。

用途

编辑

园艺观赏

金银忍冬株形紧凑、枝叶丰满、花含芳香、坐果率高,深秋枝条上红果密集,是优良的观赏花木,常被丛植于草坪、山坡、林缘、路边或建筑周围,也可作疏林的下木或建筑阴面场地的绿化材料,老桩可制作盆景。

金银忍冬

金银忍冬观赏图

工业原料

金银忍冬的茎皮可制造人造棉,花可提取芳香油,种子榨成的油可制成肥皂。

食用营养

金银忍冬叶中含有淀粉和鞣质,可制成凉粉供食用,其嫩叶和花可作茶饮或食用。

医学药用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金银忍冬的茎叶和花可入药,其叶中含有六羟基穗花杉双黄酮、三羟基黄酮、柚皮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有祛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痈、乳痈、湿疮等病。

主要变种

编辑

中文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不同点

金银忍冬(原变种)

Lonicera maackii var. maackii

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

红花金银忍冬(变种)

Lonicera maackii var. erubescens

花冠、小苞片和幼叶均带淡紫红色

物种对比

编辑

金银忍冬和忍冬形态特征相近,可进行物种对比。

中文名

拉丁名

形态特征不同点

金银忍冬

Lonicera maackii

落叶灌木

叶: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菱状长圆形或圆卵形

花:花冠先白后黄色,长1-2厘米,外被短伏毛或无毛

果:果熟时暗红色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半常绿藤本;

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状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

花:花冠白色,后黄色,长3-4.5厘米,唇形,被倒生糙毛和长腺毛

果:果熟时蓝黑色

相关研究

编辑

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植物学者高欣妍等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分析金银忍冬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发现金银忍冬鲜叶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异长叶醇,鲜花提取物则是2,7,10-三甲基-十二烷,其鲜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鲜花提取物则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药理研究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金银忍冬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的抗体水平,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并且,金银忍冬对角叉菜胶、三联菌苗致热的动物可产生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金银忍冬 (jīn yín rěn dōng).植物智. [2023-05-26].

[2]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3-05-26].

[3]崔红等编著. 经济林栽培 北方本[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85-287. (3)

[4]张健夫. 金银忍冬的引种及栽培技术[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 26(6): 88-90172.

[5]刘向东, 王景龙, 宋环宇. 金银忍冬的生态与栽培[J]. 特产研究, 1991, (4): 49-4950.

[6]沈植国, 李兴隆, 陈太勇主编. 焦桐高速公路泌阳段景观绿化与模式配置研究[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3: 194-195. (2)

[7]刘文哲主编. 中国秦岭经济植物图鉴 上[M]. 2019: 242.

[8]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中药大辞典 上 第2版[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986-1987. (2)

[9]张风春, 全占军, 刘文慧等编著. 常见植物拉丁文释义[M]. 2018: 127.

[10]Lonicera japonica.植物智. [2023-06-07].

[11]高欣妍, 王海英, 刘志明, 段晓玲, 冯馨慧. 金银忍冬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8, 52(1): 10-16.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7050/

(12)
词条目录
  1. 命名由来
  2. 形态特征
  3. 果实
  4. 物种分布
  5. 生长习性
  6. 栽培技术
  7. 播种
  8. 扦插
  9. 养护管理
  10. 病虫害防治
  11. 用途
  12. 园艺观赏
  13. 工业原料
  14. 食用营养
  15. 医学药用
  16. 主要变种
  17. 物种对比
  18. 相关研究
  19. 抑菌活性研究
  20. 药理研究
  21.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