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气在冬至后第105天,春分后第15日,一般为公历4月5日前后。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同时也是一个自然节气点,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最初只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节气,为冬至后第105天,春分后第15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开始了春耕春种;清明节相传...

目录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气在冬至后第105天,春分后第15日,一般为公历4月5日前后。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同时也是一个自然节气点,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历史

编辑

清明最初只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节气,为冬至后第105天,春分后第15日,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开始了春耕春种;清明节相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在这一天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节日。

据古籍文献记载,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扫墓开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的著作《周礼·春官·冢人》中就记载了祭墓习俗,并且设立冢人、墓大夫分别掌管朝廷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东周战国时期的文献《孟子·齐人篇》中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个齐国人到东郭坟墓间乞食扫墓的祭品,说明此时扫墓仪式已经较为寻常了;秦汉时期,祭扫坟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代文献《汉书·严延年传》就记载了御史严氏跋涉千里清明回家祭扫祖坟。扫墓祭祀是寒食到清明不变的主题,从宫廷到民间都要在这期间祭拜先人,历代沿袭成为一种固定风俗。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也没有清明节一说。

唐朝时,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统治者重视儒家治国的战略,以孝行天下,拜扫祭祖之风较为兴盛。唐玄宗把历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归入五礼之中,并下诏规定寒食节扫墓为“五礼”之一,并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人们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至此,清明节作为节日开始形成,并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而上巳拔禊除灾的仪式在唐代更加娱乐化,曲水流觞等一系列春天欢宴形式兴盛,上巳节的内容也被融入到清明节之中。

宋元时,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在加上寒食被元人所摒弃,上巳节逐渐淡化,清明节成为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冷食、荡秋千、踏青等风俗活动的精华,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传统节日。

明清时期承袭前代旧制,节俗已普及到全国,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更为盛行,不仅备有酒供品,而且要素服脂墓,不过在南北方稍有差异,南方地区较热闹,北方地区稍显冷清;民国时期曾将清明节定为国定假日,也称民族扫墓节,除了原有的扫墓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节日习俗

编辑

活动

扫墓:旧时的扫墓祭祀比较讲究风水和礼节,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依次按照整修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别的顺序进行。扫墓的习俗延续至今,其形式和内容已逐渐简化,这一天人们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首先要整修坟墓,给坟墓培土、清除杂草,将墓园或墓地打扫干净,折几枝嫩绿的树枝插在坟上。然后为死者烧香三炷,将食物供祭在亲人的墓前。最后将纸钱焚化、鸣鞭炮、晚辈行跪拜大礼;而随着遗体火化的普及,人们只需前往骨灰放置处拜祭先人就算代替扫墓了,仪式内容也结合当地的风俗或增或减,恰当地表达出我们对祖先、先辈们的怀念和思念之情,同时和家人相聚,在春日里祭奠、踏青,共同回顾旧人往事,便已算完成相应礼俗。

踏青:清明时节,气温回升,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开始萌芽。早在上巳节时,人们会到郊外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灵,这时候青年男女聚集郊外水边嬉戏,也是男女相会求偶的时刻。人们在这一天野外相聚,互相对歌、跳舞, 彼此沟通感情,于是郊外成为了热闹浪漫的地方,是古人对野外郊游的一种典雅表达方式。虽然上巳节在民国十九年已改为三月三,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过踏青的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春游踏青的活动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他们在春日里祭奠祖先的同时,也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放松自己,转换心情。

庙会:传统的庙会不仅祭祀神灵,也是民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展演形式。庙会的安排与各地的农业生产有关,清明前后人们借助庙会做备耕准备,助长了清明庙会的声势 ; 各地的庙会也都有系列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内容,这让庙会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商贸集市。庙会期间,人们放松身心、探亲访友、甚至成为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最佳时机。

荡秋千古时清明节期间就有荡秋千取乐的活动,唐代时较为盛行,是年轻女性喜爱玩的一项活动。期初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放风筝:风筝古时称为“木鸢”“竹鹊”或“纸鸢”,兴盛于唐朝,古人认为在清明节时适合放风筝,是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这一习俗沿袭至今。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不过,到了现在,放风筝时剪断风筝线的习俗也逐渐淡化,并无确切的文字来记录中国哪些地区还保留下这一习俗。

植树:清明节期间植树与插柳的习俗有关,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因为清明节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所以自古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也有人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在清明节期间,大家争先恐后地忙碌起各种农业生产,在这方面还留下了很多有关清明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这一习俗也一直沿袭至今。

会船:江苏省姜堰市、兴化市的溱潼会船、茅山会船被称为“水上清明节”,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各家先撑船划桨去祭奠无名阵亡将士,然后数千艘不同功能的船只汇聚在一起,共同参加表演、竞技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他: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祭祖扫墓,怀念先辈,除了家喻户晓的传统习俗外,还有诸如禁烟火、插柳、蹴鞠、斗鸡、赏花、咏诗、发黑豆芽、采柳芽、蒸面塑、戴柳圈、扫房顶、挂红兰纸、唱大戏、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7921/

(9)
词条目录
  1. 历史
  2. 节日习俗
  3. 活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