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宜昌,古称夷陵,中国湖北省下辖地级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地跨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80.6千米。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连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

宜昌,古称夷陵,中国湖北省下辖地级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地跨北纬 29°56'~31°34'、东经 110°15'~112°0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 174.08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 180.6千米。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 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连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代管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92.00万人,户籍人口为386.5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7万人,出生率为4.3‰;死亡人口2.60万人,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2.4‰。

地名由来

编辑

宜昌历史悠久,被誉为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夷陵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一是《汉书・地理志》记载“夷陵城西北十五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其二是旧志记载“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指长江水路出西陵峡后化险为夷,三峡地形自西往东由高山变为丘陵。此外,宜昌城还因雄踞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违“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一直延用至今。

历史沿革

编辑

建置沿革

宜昌古名夷陵,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郊区李家河、紫阳等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掘证明,在七八千年前已有人群在此繁衍生息。

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宜昌为楚国西塞要地,建有城邑(据唐《元和郡县图志》)。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以后各代或称郡,或称路、州、府,其所辖范围有变化。

两汉时,宜昌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假山等县。此后宜昌为历代郡、县、州、府治所。

三国时期,宜昌大部分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魏武(曹操)得荆州之地,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治夷陵。刘备改临江郡“立宜都郡”,治夷陵。孙权黄武元年(222年),改宜都郡为西陵郡,“后亦称宜都郡”,治夷陵(以上均据《水经注疏》)。这一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在宜昌。

晋朝置宜都郡,辖夷陵、夷道、假山三县(据《宜昌府志》)。南北朝时,宜昌县位于今宜昌城西北西陵峡中。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硖州(据《宜昌府志》)。

唐初,改夷陵郡为陕(硖)州,属山南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仍属山南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属南平国。

元初为峡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据《东湖县志》)。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取峡州路,改为峡州府。明朝基本沿袭这一建置。

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为彝陵州,改夷陵县为彝陵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建制,东湖、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枝江县先后隶属于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

宜昌以“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蜀道三千,峡路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国民抗日战争时期,在宜昌发生了“宜昌大撤退”、枣宜会战、反攻宜昌战和石牌保卫战等影响重大的抗战历史事件。其中,枣宜会战是1940年5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1940年5月1日至6月18日,侵华日军集结20万人的兵力,以华中派遣军第11军为主力,发动枣宜会战。

中国第五战区调集6个集团军共38万人的兵力,对日军进行防御作战。

枣宜会战历时一个半月。由于部队缺乏重武器装备,各部队之间相互策应与协同作战不力,部队通信联络失密,加之军事统帅机关对日军战略企图判断失误,中国军队在会战中遭受重大损失。

1948年7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5月20日,撤销当阳专署,成立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15日,宜昌城区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划归宜昌专署管辖。195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及宜昌市。

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恢复宜昌专员公署。

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专署管辖。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79年6月,宜昌市恢复为省辖市

1984年7月13日,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1986年12月13日,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宜昌市辖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枝城市、当阳市和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2001年3月22日,撤销宜昌县,成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夷陵、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5区,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5县和宜都、枝江、当阳3个县级市。

城址变迁

古代夷陵城址多次迁徙。故城有五:一在县东,晋宋以前故城。《水经注》载,陆抗城北对夷陵县之故城,城南临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一在县西北下牢戍,隋以前故城。唐贞观九年(635年)徙治步阐垒。一在江南,傍紫阳山。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绍兴五年(1135年)复旧。一在县东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徙治于江南,宋末归附复旧江北旧治。一即今宜昌市城区。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夷陵千户所千户许胜修筑椭园形的城墙,西面濒临长江,城墙周长863丈,高2丈2尺。东南北三面均壕池绕城,深2丈,阔4丈5尺;另建城门楼7座。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知州周正、千户常重复修高5丈,外砌石,内筑土为卧羊坡,门下绕以围堪容走马。明弘治六年(1493年)大雨连月,周围崩塌过半。明崇祯七年(1634年)毁。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总兵张大元、知州孔斯和重修。康熙三年(1664年)圮。雍正五年(1727年)因大雨,城垛倒塌160丈。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多次修葺。咸丰十年(1860年)东门、小南门江水决口十余丈。同治元年(1862年)对城垣又加高培厚,新建炮台6座。

民国19年(1930年)12月,宜昌县长赵铁公撤除城墙,构筑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 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连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地理座标为东经111°08’~111°28’、北纬30°34’~30°49’,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长江三峡之西陵峡东口,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历来是辐射鄂西、湘西北、川东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亦为“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军事重镇。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以水电为特色的现代工业城市,长江沿线重要港口和以三峡风景区为依托的旅游城市。

宜昌市境跨越长江南北两岸,城区中心在北岸,背枕东山,倚为屏障,山环水绕,呈带状分布。东西最大横距2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1公里。东南与枝江市接壤。南和西南与枝城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余均与夷陵区毗邻。

宜昌市

宜昌市地图

地质

宜昌地域是中国南方的标准地层区之一。从震旦纪变质岩系至第四纪地层均发育齐全。

宜昌市地层按时代划分为代、纪、世。地层年代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晚古生代、早古生代、晚元古代。纪依次为:属于新生代的第三纪;属于中生代的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属于晚古生代的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于早古生代的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属于晚元古代的震旦纪。世依次为:属于第三纪上、中世(掇刀石组)、渐世(牌楼口组)、如世(洋溪组)、始世(龚家冲组);属于白垩纪晚世(跪马岗组、红花套组、罗镜滩组)、早世(五龙组、石门组);属侏罗纪晚世(蓬莱镇组、遂宁组)、中世(沙溪庙组、泄滩组、佛崖组)、早世(香溪群组);属志留纪早世(新滩组、龙马溪组);属奥陶纪早世(牯牛潭组、大湾组、红花同组、南津关组);属于寒武纪中世(娄山关组即三游洞群、覃家庙组)、早世(石龙洞组、石牌组);属震旦纪晚世(灯影组、陡山沱组)、早世(南沱组、莲沱组)。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892/

(13)
词条目录
  1. 地名由来
  2. 历史沿革
  3. 建置沿革
  4. 古代
  5. 民国时期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7. 城址变迁
  8. 地理环境
  9. 位置境域
  10. 地质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