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七夕节是中国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女儿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秦初,七夕还是禁忌日。西汉时期,七夕逐渐成为了良辰吉日,流行穿针乞巧等风俗。魏晋南北朝,“乞巧”之举成为普遍的节俗活动。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时期。宋代七夕节则更加受到民众的重视,当时还出现了专卖乞巧用品的集市“乞巧市”。而明清两代民间过七夕节更加普遍。 七夕节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节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星宿崇拜衍生出美丽的爱情...

七夕节是中国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女儿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秦初,七夕还是禁忌日。西汉时期,七夕逐渐成为了良辰吉日,流行穿针乞巧等风俗。魏晋北朝,“乞巧”之举成为普遍的节俗活动。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时期。宋代七夕节则更加受到民众的重视,当时还出现了专卖乞巧用品的集市“乞巧市”。而明清两代民间过七夕节更加普遍。

历史渊源

编辑

起源

七夕节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节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星宿崇拜衍生出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上古时期,织女星被视作秋季来临的季节星象,牵牛星被视为天文时间变化的标志,二者受到了古人的关注、崇拜。随着社会生活发展,人们想象力的丰富,逐渐产生了织女、牵牛的神话传说。

七夕节

七夕鹊桥会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诗经》中:“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最初的牵牛星、织女星各自代表传统自然经济里勤劳的形象,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战国末期秦朝初年民间广为流行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故事,在战国时代秦简《日书》中记载有“牵牛以取(娶)织女,不果,三弃”。同时民间以传说的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日子为婚嫁禁忌日。

七夕的时间点是上古根据织女星在正东方向首次出现的时间确定的,在汉代之前大约在七月一日。

形成

两汉时期,七夕由禁忌日转变为良辰吉日,七夕节俗主题逐渐演变为男女的良宵欢会。并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日为节习俗的影响下,七夕节定在了七月七日。这一时期的牛郎织女变成男耕女织的人物,并被注入七夕节的内容中。同时在《淮南万毕术》《风俗通义》中记载“乌鸦填河桥而渡织女”和“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说法,牛郎织女演进为牛女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满足民众的情感需要。随之出现“七夕夜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活动。

七夕节

牛郎织女相会

汉武帝时期,民间流传“汉武帝七夕会王母”的神话故事,使得七夕更为流行。同时宫内流行以穿七孔针为主要内容的乞巧风俗,出现祭拜牵牛织女星、守夜许愿等活动。之外在《西京杂记》中记载了系五色缕,用来祈求夫妻恩爱和睦的风俗,《七夕曝衣篇》记载为防止衣物、书籍霉变的曝衣、晒书的风俗。

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祭拜牵牛、织女星,守夜许愿,祈求福寿子嗣的乞巧节俗。同时据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南北朝出现了蛛丝乞巧风俗。

唐代的宫廷内外流行七夕乞巧,宫廷还为此专门设立主管进献七孔针的机构。唐代女性在乞巧活动前,要举行拜星仪式,对月许愿求子、求恩爱、求心灵手巧等愿望这一时期反映七夕乞巧风俗流行的画作、诗篇比比皆是,其中在全唐诗中吟咏七夕的诗篇有近千首。

七夕节

穿针乞巧

宋代增加“喜鹊因架桥被踩秃头”的情节,使得牛郎织女的传说更加完善。并且民间丢巧针、穿针乞巧等风俗更流行,还设“乞巧市、乞巧楼”专卖巧果等食品。在摩诃罗的形象传入中国后,被本土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并被当作七夕节供奉的泥制土偶,用来乞巧和祈求多子多福。

元代的乞巧市还被称为“女孩儿节”,宦官、士人会搭建大棚,邀请亲眷、小姐、女流参加巧节会。到了明清两代过七夕节更加普遍。京城内外形成“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的投针于水的乞巧风俗,同时出现百姓用乞果或偕花果用来祭拜双星的风俗。

衰落

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之为公历纪年,由此七夕节的庆祝活动由盛转衰。

节日习俗

编辑

乞巧

乞巧是中国妇女勤劳、智慧的生动写照。乞巧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女孩对月穿针乞巧,寄予儿孙满堂、家族繁衍、后代兴旺的希望。流传最久的乞巧方式是“穿针乞巧”,穿得最快的可谓是最有智巧的,叫做得巧。另外还有“喜蛛应巧”。即把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盖观察蜘蛛在盒中的织网情况,如果织得又圆又密,那便是巧兆,姑娘能获得圆满的爱情。

七夕节

广州乞巧节编制的工艺品

关于“乞巧”,中国南北方存在一些差异,南方讲究结彩楼、穿七孔针,以比试女红。北方有丢巧针于水中的习俗。在广州,姑娘们预先备好编制的工艺品,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甘肃陇南地区,乡民在七夕来临之前,把绿豆、豌豆等豆类或小麦之类放盆中,培育成苗,五六寸到一尺长左右以作为七夕乞巧供品,也谓之 “种生”。

食俗

七夕的应节食品中,巧果最为出名。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最普遍的还有花瓜,手巧的女子可以捏塑出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桌子上还会有当作祭拜的供品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少女、少妇们在“拜织女、祷告”后的食物。

在北方,巧食多为面食。比如,山东民间七夕流行吃云面。云面是用面粉和露水制成,据说吃它能得巧。山东各地还流行七夕生巧芽、吃巧饭的风俗。在潍县流行由各家提供米麦等食材共同做饭,称为乞巧饭。在福建,会让织女品尝瓜果,以求保佑来年瓜果丰收。女人们不仅乞巧,而且还会乞子、乞寿、乞美或乞爱情。

七夕节

丰富多样的巧果

系五色缕、曝书、晒衣

系五色缕起源于西汉宫廷,这是一种祈求夫妻恩爱的风俗。汉代流行的风俗曝衣、晒书,在七月七日陈晒衣服和经书,主要是为了防止衣物、书籍虫蛀霉变。并且在科举制度产生后,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七夕节

五色缕

文化价值

编辑

乞巧活动反映了古时女孩子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激励鼓舞着夫妻、情人,通过智巧的劳动照亮生活,战胜磨难,追求健康的爱情观、婚恋观。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宝藏、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样与差异。

七夕节

日本七夕人偶

此外,在部分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这增加了整个亚洲地区的文化认同感。在日本,人们会把写下愿望和诗歌的“短册”挂在“笹饰”上。每年夏天还会举行相扑节会、七夕立花会、御洗手祭、恋爱成就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韩国会进行祈求平安、粮食丰收的祭祀活动。

传承与保护

编辑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其民俗和七夕节的传承与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西和乞巧节民俗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石塘七夕习俗、天河乞巧习俗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等。2012年,“七夕贡案”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4年,郧西七夕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七夕节

西和乞巧节

七夕节

石塘七夕习俗之彩亭

七夕节

广州天河珠村七夕文化广场

如今在甘肃省西和县、湖北省郧西县等地区,仍保留着七夕“乞巧”习俗。在西和县,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当地人会进行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的活动。其它地区对于七夕节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望牛墩镇从2004年起,将“摆贡案”引入七夕民俗风情节活动中,游客将观赏到精致多样的乞巧展艺。2019年望牛墩镇又开启了“七夕之夜”文化系列活动。

文学作品

编辑

关于七夕节的记载,有《诗经》、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乞巧楼”和汉代刘歆《西京杂记》中记载七夕民俗“穿七孔针”,南宋赵以夫《夜飞鹊·七夕和方时父韵》中记载对牛郎织女传说的看法,李吕《七夕次韵》记载福建一带的乞巧活动。文人墨客也对七夕多着笔墨,如:汉代《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陆机的《拟迢迢牵牛星诗》、宋代秦观《鹊桥仙》。或者借此抒发情感,如唐代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北宋欧阳澈《七夕后一日寄陈巨济》和苏轼《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七夕家家乞巧忙——七夕节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文史知识, 2018年第8期: 102—109.

[2]孙蕾, 张勃, 毕啸南. 当代七夕节的保护与传承[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1-01, 2(7): 13-17. [2023-01-28].

[3]刘彩清. 七夕节的文化透视[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01, 6(6): 35-36. [2023-01-28].

[4]中国吉林网. 挖掘精神价值 让“七夕文化”迸发时代光彩.今日头条. 2020-08-24[2023-02-06].

[5]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中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02-06].

[6]甘肃陇南西和乞巧节申报世界级非遗项目.西和新闻网. [2023-02-06].

[7]全省唯一,郧西“七夕”项目入选全国十大优秀案例.荆楚网. [2023-02-06].

[8]萧放. 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 文史知识, 2001年第8期: 66—70.

[9]刘晓光. 诗经. 2022-06: 293.

[10]孙蕾, 张勃, 毕啸南. 当代七夕节的保护与传承[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1-01, 2(7): 13-17. [2023-01-28].

[11]宋岩. 西方情人节与我国传统七夕节的比较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 2009-01-01, 16(6): 78-79,70. [2023-01-28].

[12]“七夕”风俗谈. 文史知识, 1991年第8期

[13]"七夕"的由来[J]. 农家参谋, 2017-01-01, (22): 78. [2023-01-28].

[14]孙蕾, 张勃, 毕啸南. 当代七夕节的保护与传承[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1-01, 2(7): 13-17. [2023-02-06].

[15]苏有全. 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 2006: 316.

[16]庄俊华. “七夕”风俗谈. 文史知识, 1961年第31期

[17]王菊娥.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01, 12(6): 10-12. [2023-01-28].

[18]七夕节俗的农耕文化透视. 中国农史, 2001-04

[19]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2016: 211-213.

[20]《线装经典》编委会. 中国楹联文化宝典 线装经典. 2017: 177-178.

[21]山东社会风俗史. 2011-10: 388.

[22]梁桂熟, 胡静. 论道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以民俗节日为中心[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1-01, 28(12): 9-12,29. [2023-02-06].

[23]李焕有. 古往今来话中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 2012: 125—126.

[24]【奔流文化·非遗】甘肃陇南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网易. [2023-02-06].

[25]南方都市报. 望牛墩七夕赏精湛贡案.今日头条. 2019-08-07[2023-02-06].

[26]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 下. 2012: 1761.

[27]袁明仁. 三秦历史文化辞典. 1992: 108.

[28]赵逵夫. 关于古代 “七夕诗”的几种创作现象.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05第3期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894/

(16)
词条目录
  1. 历史渊源
  2. 起源
  3. 形成
  4. 发展
  5. 衰落
  6. 节日习俗
  7. 乞巧
  8. 食俗
  9. 系五色缕、曝书、晒衣
  10. 文化价值
  11. 传承与保护
  12. 文学作品
  1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