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中国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省在汉口注入长江。它也是中国中部...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陕西宁强县境内,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水系历史

编辑

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是长江最长的支流,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发源于中国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干流自西向东经陕西流入湖北省在汉口注入长江。它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有人称其是中国目前唯一没被污染的大江。

汉江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便来自汉水。陕西省于2012年2月6日正式启动汉江流域综合整治,计划投资188亿元人民币,用五年时间打造“中国式的莱茵河”。名称汉水与银河在古人眼中,天地是对应的,专家们认为汉水对应的是银河,所以,银河被称为汉、云汉、银汉、河汉、星汉、天汉、汉津等,他们的依据有:

《辞源》和《辞海》中对于银河的解释:“(银河)古谓之云汉,又名天河、天汉、银河”。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 暗度。”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将“天汉”比作天上的汉水是望文生义。历史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嘉庆一统志·汉中府·山川》:“汉水,在宁羌州北,源出嶓冢山。东流经沔县南,又东经褒城县南,又东经府治南郑县南......东南流入兴安府石泉县界。”

由于地势地理变化,汉水安康上游已经无法通航,冬季支流有断流。汉水中下游部分城市地势较低,汉水泛滥带来巨大灾难,1983年安康市因汉水泛滥带来巨大损。

形成原因

编辑

《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指出:根据汉江流域的地层情况,可知自从经过三叠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以后,本流域不再受到海侵。当侏罗纪的时候,本流域低洼地区成为内陆湖泊,有砂岩和页岩的沉积。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在本流域非常剧烈,完成了本流域地貌的大轮廓。白恶纪时期本流域只有汉中盆地略有沉积,其余各地可能都是侵蚀区。白恶纪末期的造山运动使本流域地面上升,发生褶皱与断层,造成很多盆地与地堑,如郧县盆地、均县盆地、丹凤-商县地堑、西峡地堑等。在这些盆地与地堑中沉积了第三纪红色岩系。发生在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使本流域整个地面隆升,秦岭、巴山、荆山、大洪山、大别山等均因这次运动而重新上升为高山。经过这次运动后,本流域的地貌基本上已和现在的一样。地形及气候汉江流域位于北纬30°8′~34°11′,东经106°12′~114°14′,距海洋甚远。全区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一东南向敞开的喇叭形,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一般高程在2500~3000米之间,它不仅有抬升气流的作用,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中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

汉江

北岸支流发源于秦岭南坡,主要支流有沮水、褒河、湑水河、酉水河、金水河、子午河、月河、旬河、蜀河及金钱河等,南岸支流源于大巴山北坡,主要支流有玉带河、漾家河、冷水河、南沙河、牧马河、任河、岚河及坝河。

湖北省境内,为中下游段,汉江水系呈格子状排列,两岸支流较短,左岸较右岸发育。

水系构成

编辑

干流概况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2907/

(5)
词条目录
  1. 水系历史
  2. 形成原因
  3. 水系构成
  4. 干流概况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