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恩施大峡谷位于中国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的一段。峡谷于2004年被发现,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距离恩施市区49千米,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0月,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地处湘、渝、鄂三省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东经109度。峡谷距离恩施市区...

恩施大峡谷位于中国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的一段。峡谷于2004年被发现,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距离恩施市区49千米,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10月,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地处湘、渝、鄂三省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东经109度。峡谷距离恩施市区49千米,距离利川市区39千米,与世界最大的溶洞腾龙洞相邻,处于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的最东部,是中国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带与长江三峡旅游带的黄金结合部。恩施大峡谷的平均切割深度为1500千米,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气候

恩施大峡谷处于亚热带季风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年均气温为13.4摄氏度,年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数为1365个小时,峡谷中的相对湿度在70%—80%,无霜期有228天。峡谷中的降水有连续集中的特点,雨季集中在5—8月份。雨量以6、7月份最多。峡谷山地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境内常有云、雨、雾等多个小气候。

地质

恩施大峡谷地处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坪利川台褶束东侧,属团堡复向斜之次级褶皱构造沐抚背斜与前山向斜之间。峡谷地层为震旦系和三叠系,地层的建造以二叠系及三叠系的碳酸盐岩为主,岩石质纯层厚,其厚度约3710米。广泛分布的碳酸盐为恩施大峡谷岩溶地貌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峡谷中悬崖峭壁的组成多为三叠纪碳酸盐岩。峡谷岩体受构造、外营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张开性较好,为地下水的赋存提供了空间。世界上唯一两岸拥有不同地质年代的云龙地缝,其右岸为1.8-2.3亿年前形成的三叠纪地层,左岸是2.5-2.8亿年前形成的二叠纪地层。峡谷内的矿产资源可达126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硒矿床,有”世界硒都“的称号。

地形地貌

恩施大峡谷地处中国云贵高原的东北端,位于中国大陆地貌的第二阶梯。景区属于湖北西南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区,是地形侵蚀切割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峡谷地势起伏较大,总体地势呈西北、西南两翼高,中部低,平均海拔约1500米。地貌在构造、岩溶和侵蚀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溶沟、石芽、天坑、地缝、绝壁、地下暗河等多种岩溶地貌,具有较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体系,是世界上唯一的“地缝-天坑-岩柱群”复合喀斯特地貌。景区山体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斜坡地形总体呈折线型,坡脚云龙河河岸陡峻,坡面直立,中下部地形坡度相对较缓,斜坡上部为陡崖。

水文

峡谷中不发育地表水系,但在景区外东南约1800处的坡脚地缝处发育了云龙河,该河是清江一级支流、长江二级支流。景区地下水的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降雨过后的陡崖坡面湿润,裂隙中的水体以点滴状、喷泉状流出的特征。由于景区地形陡峭,裂隙多出露,利于裂隙中地下水向外排泄,因此景区的地下水相对比较贫乏。

植物

恩施大峡谷森林覆盖率高,峡谷中存有大片原始森林。据统计恩施大峡谷有水杉、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木、莼菜等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桧叶白发藓、粗叶泥炭藓、石杉、水蕨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属第三纪孑遗古老植物,紫油厚朴是中国珍贵的中药材和珍稀保护植物。

动物

恩施大峡谷中动物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峡谷中有350多种脊椎动物,60多种哺乳动物,25多种爬行动物,20种两栖动物和130多种无脊椎动物。有川金丝猴、穿山甲、云豹等18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大鲵、中华斑羚等9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成原因

恩施大峡谷自三叠纪中期以来其地质发育经历了4个阶段的变迁,在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地壳运动、岩溶作用以及流水侵蚀、风化等外部作用最终形成峡谷中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恩施大峡谷所在的鄂西地区在2.3亿年前是一片海洋,名叫扬子海。这一时期使得鄂西地区沉积了大量的碳酸盐,为后来该地区的岩溶景观奠定了基础。到了二叠纪末期,海水退出,鄂西地区上升为陆地,称为扬子古陆地。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鄂西地区的发生山地掀斜,江汉盆地开始沉降形成巨大落差,峡谷逐渐形成。据中国地质大学的实地考证可知,在早期地壳变动中由于断裂作用,使三叠纪地层与二叠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过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形成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云龙地缝。峡谷内气候类型较多,地形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性差异较为明显,峡谷在风霜雨雪流水的风化、侵蚀、剥蚀等各种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各种奇观。

历史沿革

编辑

恩施大峡谷原名“沐抚大峡谷”,据说峡谷中曾有一个叫“木贡”的村庄,清朝为加强对当地民族的管制,在村庄不远处的马者设县,该村庄被清王朝征服后新建了集市,并取名“沐抚”,即受到皇恩沐浴抚慰的意思。

2004年8月,中法联合探险队在这个大峡谷中意外发现了世界上最长暗河龙桥暗河的出口,还发现了峡谷中各种奇特的地质地貌,并取名“恩施大峡谷”。2006年峡谷作为旅游景区,被规划开发,“沐抚大峡谷”正式更名为“恩施大峡谷”,景区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整体布局

编辑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景区全景导览图

恩施大峡谷景区对外开放的面积约36平方千米,景区由七星寨景区、云龙地缝部分景区、《龙船调》山水实景剧场和游客服务枢纽四大板块组成,七星寨景区和云龙地缝景区是其核心板块。景区以云龙地缝为界,西部为七星寨景区,由大楼门群峰、一炷香、绝壁长廊等景点构成,东部为云龙地缝景区,由五彩黄龙瀑布、云龙瀑布、彩虹瀑布等景点,两个景区依靠峡谷客运索道和公路相连。

主要景点

编辑

云龙地缝景区

云龙地缝景区位于景区游客中心的西侧,面积约11.3平方千米,海拔600—800米之间,景区的主要地貌景观类型有地缝、瀑布、深潭、溶洞、地下暗河、象形石等。

云龙地缝

云龙地缝位于云龙大天坑底部,平面呈“之”字形,南北向展开。地缝上下垂直,全长3600米,平均深度75米,属于喀斯特地貌。云龙地缝上下宽窄一致,断面呈现U字型,崖壁陡直,有“十里百丈绝壁”之称,是云龙地缝景区的主体观光区域。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的形式藏在地下,经过山地抬升以及流水在地表的侵蚀和地下的掏蚀搬运,使得暗河顶部坍塌,地缝得以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的一大奇观。地缝两岸陡峭、飞瀑狂泻,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在云龙地缝中可以看到月牙湖、云龙瀑布、云龙风雨桥、彩虹瀑布、五彩黄龙瀑布等景点。

云龙风雨桥

云龙风雨桥位于恩施大峡谷景区的游客中心附近,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之后经历了6次重建,2009年,按照侗族风格改建成风雨廊桥。桥长24米,宽5米,檐角飞翘,顶部有宝葫芦等装饰,状如长龙。风雨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桥的两旁设有栏、长凳形成的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有塔亭。

石帘

石帘位于云龙地缝景区的南端,是地表钙华堆积——瀑布华在地缝崖壁上形成的景观。瀑布华是碳酸钙(CaCO₃)的沉淀物,其形成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地缝肩部植被覆盖率高,常年有地下水从植物根部渗出,并沿主水流道有碳酸钙沉淀,在地缝崖壁上形成了瀑布华。瀑布华垂直悬挂在地缝崖壁上,形似门帘,故名石帘。

彩虹瀑布

恩施大峡谷

彩虹瀑布

彩虹瀑布位于云龙风雨桥的东北方,是云龙地缝的五大瀑布之一,也是地缝中第一个被阳光照射到的瀑布。每当阳光照射的时候,一般会伴有两道或三道彩虹出现。瀑布水流直击地缝岩壁上突出的心状钙华体,瀑布的水源来自沐抚地表小沟溪流。瀑布崖壁上悬挂的三块灰黑色巨型石头是岩溶钟乳石或钙华体。

五彩黄龙瀑布

恩施大峡谷

五彩黄龙

五彩黄龙瀑布位于云龙风雨桥的南部,是云龙地缝的五大瀑布之一,瀑布落差60余米。瀑布顺着近似教堂大钟状的紫铜色钙华体流下,也称”金钟瀑布“。从廊桥观看瀑底,钙华体就像一只昂首的“金龟”在享受清瀑沐浴。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见地缝彩虹,谷底的岩石呈现橙红色。

壁合桥

壁合桥位于彩虹瀑布的北部,是一道始建于2010年的索道桥,全长22.5米,宽2.5米,净高差20米。该桥是从云龙地缝底部悬空连接两岸陡壁的栈道,桥与栈道、绝壁融合一体,形成珠联璧合状态,故将桥取名为壁合桥。

云龙瀑布

云龙瀑布位于云龙地缝景区出口西部,瀑布落差70余米,是云龙地缝五大瀑布中的第二大瀑布。水源来自常年水流不断的沐抚地表溪流。瀑布顶部水流冲击地缝岩壁上凸出的岩石后转而直泻,而长期溶蚀与沉淀作用,使得凸出的岩石表面形成了一块巨型钙华体,视觉上形成了二次跌水现象。

冰瀑

冰瀑位于云龙地缝景区出口的正北方,是由片状水流所形成的小瀑布,瀑布水量小,面积宽。夏季瀑布向阳,瀑布壁上长满水草,形成一种“翠色珠帘”的形态,故冰瀑又名“翠帘”。冬季瀑布水流速度较慢,沿水草易形成冰挂,故名“冰瀑”。

石狐教子

石狐教子位于云龙瀑布的正北方,由两块崩塌于地缝谷底的灰岩块经风化、水流冲刷作用形成的岩溶象形石组成。两块象形石相距约20米,较小的象形石形如一只小狐狸在水边戏水的样子,而较大的象形石则像是在注目小狐狸戏水的大狐狸,二者组合在一起就像是大狐狸在教育小狐狸一般,故名“石狐狸教子”。

禅杖云梯

禅杖云梯位于石狐云梯的正北方,禅杖云梯是由二叠纪(2.95亿一2.5亿年前)含硅质条带灰岩中的硅质体组成的梯步石块,云梯中间是钙质物长期沉积而形成状如禅杖的钙华柱,由于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和钙质物沉积的不均匀性,形成了钙华柱上的横向纹理,其两侧的崖壁上也形成了钙华石帘。

沐抚飞瀑

沐抚飞瀑位于云龙地缝景区的最北端,是云龙地缝景区中最大瀑布。由于三叠纪灰岩中的裂隙水在下渗过程中被二叠纪煤系地层阻隔,裂隙水沿崖壁溢出,最终形成瀑布。瀑布供水丰沛,汇水面积大。

七星寨景区

七星寨景区位于恩施大峡谷西部的前山,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该景区的景观是由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所形成的岩溶地貌景观,地貌类型有绝壁、岩柱林、孤峰、石芽(林)、峰林洼地、溶洞等。景区有小楼门群峰、天楼笋、大楼门群峰、绝壁等岩溶地貌景点,面积约23.9平方千米。

山字岭

山字岭位于七星寨景区的入口处,为岩溶峰林地貌。山字岭是三叠纪灰岩在岩溶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溶蚀、崩塌而形成的柱状山体。因山体整体形状像是巨型的立体“山”字,所以得名。

小楼门群峰

恩施大峡谷

小楼门群峰

小楼门群峰是七星寨景区的南大门,为岩溶地貌。该群峰是由三叠系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崩塌而形成的几根单体岩柱及孤峰组成。小楼门群峰以峰林地貌为主,其间还有石芽(林)群、峰丛洼地和深宫幽谷等地形地貌,峰群的植被覆盖率高。

在小楼门群峰附近有一处名为楼门石浪的岩溶石芽(林)地貌景观,因石芽(林)整体犹如万卷石书而得名,石芽是岩溶区平缓岩层坡面上常见的一种岩溶地貌,是由地表水沿碳酸盐岩表面裂隙溶蚀所形成的沟槽间突起的石脊或脊状岩体。在楼门石浪石芽(林)中还有由水中钙物质沉淀而成的中三叠统嘉陵江组薄层岩,该层岩记录了地球的历史演化过程,上面可能还记录了巴人的文书史库,里面也许还能找到海洋化石

石芽迷宫

恩施大峡谷

石芽迷宫

石芽迷宫位于七星寨景区游步道的分叉口,索道上站附近。石芽迷宫是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的石芽群,为岩溶石芽林地貌。迷宫中的石芽平均高度约2米,石芽形态各异,杂乱分布,因穿梭其中就像进入迷宫一般而得名。迷宫中有因形如展翅欲飞的百灵鸟而取名百鸟朝凤岩溶象形石,还有因形如小狗而取名旺财的岩溶象形石。石芽迷宫中有一处名为左右逢源的岩溶石林景观,三叠纪灰岩经断裂、风化及雨水冲刷溶蚀作用形成石林及沟槽,而石林则将沟槽分成了两部分用作雨水通道。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石芽迷宫的东北方,是由三叠纪灰岩中发育的直立裂隙构造,经过风化剥蚀、溶蚀、崩塌而形成的巨型裂缝。裂缝宽60厘米,高6米,长40米,因在裂缝中抬头仰望只能看见一线蓝天而得名“一线天”。

绝壁长廊

恩施大峡谷

绝壁长廊

绝壁长廊又名“绝壁栈道”,位于一线天以北。该栈道建在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山体东侧的直立悬崖的绝壁山腰间。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全长488米,118个台阶,始建于2007年10月,历时一年多建成。

祥云火炬

恩施大峡谷

祥云火炬

祥云火炬位于绝壁长廊以北,为岩溶离峰景观,由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的单体岩柱。该岩柱体本与搭大山为一体,但因灰岩层理较薄、质地不纯,缺荷裂隙发育,导致部分岩块自然脱落,并逐渐分离独立。因该处的单体岩柱状如“火炬”,故取名祥云火炬。

大楼门群峰

恩施大峡谷

大楼门群峰

大楼门群峰位于祥云火炬以北,直立在陡坡之上,是三叠纪灰岩经过风化剥蚀溶蚀及雨水冲刷形成的一群巨型陡立柱状岩体群,由数十座石灰岩石峰石柱构成的石柱式峰林。柱身垂直挺拔,岩层既厚且产状平缓,各个岩层之间不易沿层面滑动,所以高达百米的石柱并不会发生倾斜或顶部滑落。岩层中南北和东西向节理纵横交错,构成网格状互相交叉,大部分的石柱呈现为近四边形的形状。群峰中有一个长800米,宽150米,高200米的巨型岩柱块,其顶部是两头高,中间低的弧形平面,顶部中央有一个汇水小池塘形成的洼地。

一炷香

恩施大峡谷

一炷香

一炷香位于大楼门峰群以北,为岩溶离峰地貌景观,是恩施大峡谷的标志性景观。一炷香是单体三叠系灰岩柱,高约150米,底部直径为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岩石的抗压强度为800千克每立方厘米。由于三叠纪灰岩经过风化、剥蚀、溶蚀以及长江水系与清江水系和雨水的长期侵蚀和冲刷,使得岩柱脱离主岩体(周边山体),最终形成独立岩柱体。2009年,《走进科学》栏目组曾报道过有关一炷香的不倒之谜。2012年美国探险家迪恩·波特在“一炷香”旁边创造了41米无保护措施的高空走软绳纪录。2013年,美国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把“一炷香”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十个景点之一。

双子塔

恩施大峡谷

双子塔

双子塔位于一炷香以北,为岩溶象形山石,是恩施大峡谷的奇观之一。出露的一对岩柱山体外形几乎相同,形如孪生子女,故取名双子塔。这两个岩柱均是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及重力崩塌形成。岩柱形成前,该处岩体进行了垂直裂隙发育,后因风化作用及重力崩塌作用使得直立裂隙不断扩大,大雨沿直立裂隙不断冲刷,最后导致完整的岩体被分离成两座对称的岩柱。

天楼笋

恩施大峡谷

天楼笋

天楼笋位于小楼门群峰附近,是三叠系灰岩经风化、溶蚀使形成的巨型山体孤峰。孤峰的形状像竹笋。在不同视角下,孤峰的形态也不同,从索道观光仓中看,它像直立玉米棒。从侧面观察,天楼笋微微倾斜,所以也称斜塔峰。

大地山川

大地山川位于双子塔以北,为岩溶地貌中的象形山石。大地山川由经过早期地壳运动发生断裂和后期风化、剥蚀、溶蚀及重力崩塌,最后从主体山脉分离出来的一个方形山体及两个修长的灰岩岩柱组成。因其整体造型像一个“川”字,故而取名“大地山川”。其中方形山体长800米,宽150米,高200余米,呈两头高中间低,并形成了一处洼地且积水成泉。两根灰岩岩柱则是一大一小,大的根部直径约60米,高210米,下粗上细,形似宝塔;小的根部直径在20—25米之间,整体直径约10米,高200米。

母子情深

母子情深位于大地山川以北,为岩溶象形石,因形状好似一名土家族女子正在轻吻怀中婴儿而得名。是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孤峰岩体。因岩石层理较薄,易被风化垮塌,该孤峰岩体的顶部发生破裂,形成两块小岩块,一块形如人头像,一块则像婴儿。

石门天坑

石门天坑为岩溶漏斗地貌,是三叠纪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水流冲刷而形成呈碗碟状或漏斗状的凹地。其平面形态呈圆或椭圆状,直径数十米,深度数百米,底部堆积有碎屑石块及残余红土。

其他看点

编辑

云龙地缝垂直观光电梯

云龙地缝垂直观光电梯位于七星寨景区出口附近,是湖北省首座大型室外“小蛮腰”型观光电梯。电梯于2014年5月25日开始修建,历时2年建成,于2016年5月竣工。电梯依山势垂直而建,建筑为纯钢结构,高130.1米,占地面积为481.63平方米,提升高度为125米,载重重量为1600千克,运行速度为2.5米每秒,单程运行时间为50秒。

大楼门扶梯

大楼门扶梯位于七星寨景区风景段,七星寨景区出口附近,起于大楼门,止于甘堰塘。扶梯海拔在1110—1500米之间,中间设有观光平台。扶梯全长800米,是亚洲最长的户外扶梯。扶梯结合当地土家族吊脚楼的特色,依山而建,整体呈“之”字形,由九段观光型大扶梯组成。扶梯的运行速度为0.3米每秒,上下垂直落差为400米,能缓解游客下山难题。

《龙船调》剧场

《龙船调》剧场位于恩施大峡谷边,是湖北省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龙船调》的演出场所。该剧场的占地面积2026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跨度近120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实景剧场。剧场由服务中心、观演楼、土司楼、平民楼、停车场组成。剧场内还原了土家族建筑风格的吊脚楼旧址,建设了明清时期土家吊脚楼建筑风格的廊桥式土司楼。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土司路138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属古迹与建筑类景观民俗景区。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和休闲娱乐区。恩施土司城是中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的土家族文化公园,城内还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的传统建筑。2005年以后,土司城每年都会举办民间艺人绝活表演。土司城是由苏州园林设计机构联合民间艺人建造的仿古建筑聚落,是中国第一个全面展现土家族文化的民俗风景区。

文化活动

编辑

非遗文化旅游节

非遗文化旅游节是恩施大峡谷景区于每年9月—10月份举办的非遗节目展演走进景区的活动,是一种文化遗产的活化和传承方式,也是完善景区服务,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方式。活动期间景区景点全线开放,在一些景点处还有傩戏,山民歌对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2020年9月29日,恩施大峡谷景区举办了首届“非遗”文化旅游节。

《龙船调》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445/

(26)
词条目录
  1. 自然地理
  2. 位置境域
  3. 气候
  4. 地质
  5. 地形地貌
  6. 水文
  7. 植物
  8. 动物
  9. 形成原因
  10. 历史沿革
  11. 整体布局
  12. 主要景点
  13. 云龙地缝景区
  14. 云龙地缝
  15. 云龙风雨桥
  16. 石帘
  17. 彩虹瀑布
  18. 五彩黄龙瀑布
  19. 壁合桥
  20. 云龙瀑布
  21. 冰瀑
  22. 石狐教子
  23. 禅杖云梯
  24. 沐抚飞瀑
  25. 七星寨景区
  26. 山字岭
  27. 小楼门群峰
  28. 石芽迷宫
  29. 一线天
  30. 绝壁长廊
  31. 祥云火炬
  32. 大楼门群峰
  33. 一炷香
  34. 双子塔
  35. 天楼笋
  36. 大地山川
  37. 母子情深
  38. 石门天坑
  39. 其他看点
  40. 云龙地缝垂直观光电梯
  41. 大楼门扶梯
  42. 《龙船调》剧场
  43. 恩施土司城
  44. 文化活动
  45. 非遗文化旅游节
  46. 《龙船调》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