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鲁山县,古称鲁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平顶山市下辖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县域面积24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鲁山县有常住人口775499人。 鲁山县以自然地理实体得名。古称鲁,鲁阳。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鲁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 约60万前,鲁山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商时期,鲁山亦称鲁阳。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商后,周公之长子伯...

鲁山县,古称鲁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平顶山市下辖县,地处河南省中西部,县域面积24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鲁山县有常住人口775499人。

名称

编辑

鲁山县以自然地理实体得名。古称鲁,鲁阳。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鲁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约60万前,鲁山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商时期,鲁山亦称鲁阳。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灭商后,周公之长子伯禽轶封于衡阳,为鲁侯,鲁阳为鲁国国度。成王时(公元前1050年前后)成下灭唐,把唐公的封地鲁阳,封于共弟祖。

春秋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属王畿。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攻占鲁阳。楚郏敖四年(公元前541年)楚公子围命公子黑肱,伯州犁营建笮城。楚平王十年至楚惠王十三年(公元前519年~公元前476年)楚封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为鲁阳公。楚肃王十年(公元前371年),魏伐楚取鲁阳,鲁阳属魏。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灭魏,鲁阳属秦。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鲁阳属三川郡。西汉高帝时(公元前203年前后),置鲁阳县,属南阳郡。王莽地皇三年(22年),鲁阳县阳泉乡佐张宗,率阳泉乡民三四百人起义,西至长安,刘玄以宗为偏将军,大胜王莽。更始元年(23年),刘稷率兵攻克鲁阳。

东汉建武二年(26年),置荤县,属南阳郡。建初元年(76年)孝明帝刘庄第十一女,封鲁阳公主。初平二年(191年)二月,孙坚出鲁阳,转战梁县,大破董卓,斩其都督华雄,后引军驻鲁阳。此后,鲁阳常为战守地,属曹魏。

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七月,桓温北伐,遣都护高武占据鲁阳。前燕建熙六年(365年)三月,燕吴王配兵一万镇鲁阳。前燕建熙七年(366年)南中郎将赵盘,自鲁阳卫戌南阳。

前秦建元七年(371年)秦以太尉马皇甫荆州刺史,治所为鲁阳。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八月,广成将军田义仁带兵进驻鲁阳。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孝文帝南巡置鲁阳镇。太和十八年(494年)一月,罢鲁阳镇,于鲁阳置荆州,闻喜公遥欣任荆州刺史。是年,刺史韦珍随魏孝文帝攻击赭阳。罢荆州,置广州。太和十九年(495年)广州刺史薛法护降齐。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罢广州置鲁阳郡。改鲁阳县为山北县。永安中(528年一530年)于鲁阳复置广州。西魏文帝大统四年(538年)二月,候景攻广州,西魏广州守将格超以城降东魏魏。大统六年(540年)二月,候景收复广州。西魏废帝二年(552年),罢广州,置鲁阳郡。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鲁阳郡,置鲁州。大业初(605年-610年),废鲁州,置鲁阳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鲁州。武德四年(621年)废鲁州,存鲁阳县。不久,复置鲁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州,置鲁山县,隶属伊州。贞观八年(634年),溃阳县并入鲁山县,属汝州。神龙元年(705年)武兴县改为中兴县,属汝州。不久,又改称龙兴县,仍属汝州。

五代梁时期,仍属汝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撤销龙兴县,其辖地属鲁山,置龙山镇。元佑二年(1087年)复置龙兴县南宋绍定五年、金开兴元年(1232年)金军浦察定住骑兵2万,步兵13万,驻五垛山下。南宋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年)元兵于沙河北岸阳裁大败金军。元时期,仍属汝州。

明清时期

明洪武初,属南阳府。成化六年(1470年)在耿马岭关设巡检司。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率军围攻县城未克。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率军复攻鲁山。九月,李白成义军出均州,连破鲁山、郏县、伊阳县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八日,李自成义军攻克县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一日,李自成义军再克鲁山县城。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李自成义军又一次攻克鲁山县城。

清初属汝州。雍正三年(1725年)汝州千总由防守汝州、鲁山,郏县、宝丰。改为防守汝州、郏县、登封。鲁山县设经制把总。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义军四五万人进驻鲁山山区。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二十八日,裕州、泌阳捻军李太春等部,于角子山会合后,活动鲁山、宝丰等地。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境内爆发白朗起义军进攻张官营之战,起义军失败撤出境内。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十一年(1922年),境内爆发河南自治军与北洋军之战,自治军战败被改编为河南游击第三支队。民国三年(1914年),属河南河洛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属河南省第五行政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鲁山县后,即建立鲁山县民主政府,属豫陕鄂边区第五行政区。在此前后,西部山区的赵村、二郎庙划归伊鲁嵩县,属豫陕鄂边区第三行政区。在张良镇周围地区,东至韩信,西至马楼,南至方城县四里店,北至沙河设鲁南县,属豫陕鄂边区第七行政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在沙河以南,燕楼以西,四棵树以东,南召县铁牛庙以北地区置沙南县,县民主政府设滚河村,属豫陕鄂边区第六行政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豫陕鄂边区建制撤销,鲁山县隶属豫西行政区。同时,撤销沙南县;在县城设鲁山市。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至12月,鲁南县、伊鲁嵩县相继撤销,所辖地区按旧县界恢复隶属关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销鲁山市和豫西区,鲁山县归河南省许昌地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7年,建立河南省伏牛山林区。1961年5月,梁洼至平顶山铁路竣工通车。·1970年,昭平台水库北干渠竣工通水。1983年9月,改属平顶山市。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在东经112°14′~113°14′,北纬33°34′~34°00′之间,东邻宝丰县、叶县,西邻嵩县、汝阳县,南邻方城县、南召县,北邻汝州市和平顶山市石龙区,东西最长处90千米,南北最宽处44千米,总面积2432平方千米。

鲁山县

气候

鲁山县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叉过度地带,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雨水较多。冬季受极地冷高压控制,由近30年气象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14.8ºC,最冷月平均气温1.1ºC,最热月平均气温27.0º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3º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7ºC;年平均降雨量为827.8毫米,7月份降雨量最大,平均187.7毫米,最高日降雨量为337.3毫米;30年来平均大于等于零度有效活动积温5200~5300ºC,大于等于10度的有效活动积温4500-4600ºC;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54.94千卡,全年日照时数为2334.9小时,日照率53%;全年主要风向为东风,最大风力为七级,风向频率为8%;初霜期在十月下旬,终霜期在四月上旬,全年无霜期平均214天。全年主要风向为东风,风向频率为8%。年平均无霜期219天,风雪日97天,最大冻土厚度220毫米。

地质

地层

鲁山县地处秦岭昆仑纬向地质构造带东段,地层分区属秦岭地层区豫西小区。境内岩层有太古界太华群;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白垩系及新生界沉积层。太古界分布于背孜、瓦屋、观音寺一带,面积约239.8平方千米,以黑云斜长条带状混合岩、斜长角闪条带状混合岩等为主。元古界中元古界熊耳群分布于二郎庙,赵村以北至土门一带,面积312.32平方千米,主要为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角闪安山玢岩等,中元古界汝阳群分布于朝阳观、鹰背石、娘娘山、阿婆寨山、牛肋巴山等地,面积147.89平方千米,主要为红色砾岩、石英砂岩等,上元古界震旦系分布于下汤和辛集附近,主要为砾岩、砂砾岩、薄层石英砂岩。寒武系主要分布于辛集和下汤附近,面积约30.38平方千米,主要为块岩、炭质页岩、含磷粉砂岩,石炭系分布于梁洼一带,与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面积7.6平方千米,主要为铝土岩等。中生界有白垩系分布于梁洼、崔沟一带,昭平台水库西也有少量出露,面积约8平方千米,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等。新生界全为第四系沉积,分布于沙河冲积平原和山区河谷地带,包括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的洪积、冲积层和全新统的冲积层,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组成,夹有砾石层,面积283平方千米。

地质构造

在25亿年前的太古代,鲁山县境内一片汪洋大海。晚期洋壳抬升,浮出水面,形成陆地。在17亿年前的中元古时期,古陆南部地面沉降,发生小面积海浸,形成土门一一下汤一一熊背的狭长海槽。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熊耳群、西洋河群火山建造。后期火山活动平息,洋壳抬升,露出水面。在9亿年前的晚远古时期,东北部地区地壳下沉,发生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浸。2.7亿年至1.8亿年的印支运动,结束了海浸,使地质处于构造抬升阶段。1.8亿年至0.7亿年的燕山运动,奠定地貌格架。南部花岗岩的侵入,形成石人山区的中高山地形。车村——下汤地壳深大断裂,形成沙河。北部片麻岩经亿万年风化侵蚀,形成山问谷地,除在双头山一带仍有小规模火山活动外,其它各地均为外营力占主导。境内大规模的断裂有3条:下汤——车村深大断裂位于下汤、赵村、没大岭至车村一线,出露长50多千米。岳村一背孜断裂为西北一一东南走向,略成弧形弯曲。断层南西倾斜为此断裂线属于大的区域性断裂,深度在37千米以上。四棵树断裂为东北—西北走向,倾角70°左右,与车村一一下汤断裂接合处有温泉上升。

地形地貌

鲁山县位于伏牛山东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与黄淮平原相连,地貌类型多变,有山脉、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盆地等。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山区面积495.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0.4%;丘陵分布在背孜、瓦屋、观音寺、辛集、梁洼等地,面积1513.4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2.2%;平原处于昭平台水库以东沙河两岸,平均海拔165米以下,面积423.2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7.4%。境内山脉属秦岭东段延续部分,分伏牛山和外方山山系。

水文水利

水文

  • 河流

鲁山县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沙河,荡泽河是沙河上游最大支流,较大河流还有清水河、大浪河、澎河等。沙河为颍河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鲁山县伏牛山的木达岭,河长322千米,境内长60多千米,流域面积12580平方千米。

鲁山县

沙河

  • 泉水

热泉、温泉分布于赵村乡、下汤乡、渡河乡等地,凉泉有泉店泉、九龙口泉、泉上泉等,分布在马楼、梁洼等地。热泉中上汤热泉水温63°C,涌出量53立方米/小时;中汤热泉水温61°C—62°C,涌出量1015立方米/小时;温汤热泉水温49°C,涌出量10立方米/小时;下汤热泉水温61°C,涌出量34立方米/小时;碱场温泉水温37°C,涌出量20立方米/小时。每一泉群出水点,少则十余眼,多则百眼。

水利

鲁山县有各类水库38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昭平台水库,中型水库2座:澎河水库、米湾水库,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81079.9万立方米。

昭平台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沙河干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积1430平方千米,总库容7.13亿立方米,属于山谷水库,与下游相距51千米的白龟山水库联合运用,控制沙河干流洪水。

南水北调干渠在鲁山县城附近以渡槽形式通过,工程设计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80立方米每秒。起点断面设计水位为132.37米,终点设计水位为130.489米,渠段总长11.963千米,其中明渠长2.888千米,建筑物长9.075千米。

土壤

鲁山县土壤包括棕壤、黄棕壤、褐土、粗骨土、石质土、紫色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类型。并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征。丘陵河谷地区,土壤分布随河谷呈枝状伸展,依次出现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耕种土壤;西南部山区多分布黄棕壤、粗骨土和棕壤;河谷两侧低阶地为水稻土;北部片麻岩分布不同母质类型的淋溶褐土;平原区分布大面积的黄褐土;沙河南岸分布为潮土,而辛集乡东部低洼地区,由于水化作用影响,形成砂姜黑土和潮褐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鲁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鲁山县有耕地51401.78公顷,园地4273.10公顷,林地137886.51公顷,草地6038.74公顷,湿地1283.1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371.3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769.6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2159.35公顷。

矿产资源

鲁山县矿产资源有煤、铝钒土、石膏、花岗岩等7大类40多种。截至2020年底,鲁山县有矿区56处,其中煤矿6处、铁矿15处、铜矿7处、铅锌矿5处,优势矿产、地热5处,煤查明资源量2349.47万吨,铝土矿查明资源量3230.045万吨,铁查明资源量5091.256万吨,铅查明资源量488436.24万吨,热流体储存总量11.7×10立方米。2020年开采金矿矿石量2.06万吨,硅灰石矿石量19.5万吨,建筑石料类矿石量75.9万吨,地热开采总量23万立方米。

水资源

鲁山县境内水资源总量将近9.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47亿立方米,地下水(浅层)0.89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1.7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1亿立方米,地下水(浅层)0.61亿立方米。实际利用总量1.2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0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07亿立方米,其他用水0.03亿立方米。

林草资源

鲁山县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之一,有林地189.91万亩,宜林面积就达21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6%,主要有针叶类常绿森林群、针叶类与阔叶类混杂森林群、针叶类集林群、落叶类散生树四大类,常见树种300多种。鲁山县草本草丛类草场、灌丛草本类草场、疏林草丛类草场、林间灌丛草本草场四种类型草场面积达104万亩以上。

生物资源

鲁山县境内有药用、油料、香料等经济作物达300多种,其中被列入《中药资源名录》的药用植物139科622种,地方良种有牛腿羊、草鹿、大鲵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鲁山县境内野生植物1000种以上,其中针、阔、乔、灌、藤等木本植物480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稀树种有铁杉、冷杉、梭罗、肉桂、香果树等20多种。鲁山县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其中Ⅰ级2种:银杏、南方红豆杉,Ⅱ级11种:大果青扦、麦吊云杉、秦岭冷杉等,Ⅲ级6种:华榛、青檀、领春木等,河南省重点保护17种:巴山冷杉、铁杉、河南海棠等。全县共有古树1521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14株,国家二级保护古树129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1278株。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707/

(21)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5. 隋唐至宋元时期
  6. 明清时期
  7. 中华民国时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层
  14. 地质构造
  15. 地形地貌
  16. 水文水利
  17. 水文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土地资源
  22. 矿产资源
  23. 水资源
  24. 林草资源
  25. 生物资源
  26. 生物多样性
  27.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