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本文只谈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多见,前者约占70%,后者占25%,胃和十二指肠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只占5%。消化性溃疡病多发于青壮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男性,胃溃疡发病无性别差异。溃疡病的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而且发作期间腹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等因素相关。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在针对溃疡病可能的病因治疗的同时,还要戒烟戒酒,注意饮食、休息等一般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等,<1%胃溃疡有可能癌变。消化性溃疡病预后较好,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使溃疡愈合率达到95%。
就诊科室
编辑- 消化内科
病因
编辑-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炎止疼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药物刺激。
- 部分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有家族史。
- 饮食不规律,饥饱不均、暴饮暴食、生冷刺激等就会引起胃液分泌失调,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病。
-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会诱发该病。
症状
编辑- 中上腹痛、反酸是消化性溃疡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呈烧灼性、饥饿性钝痛、胀痛或隐痛。疼痛发生后会持续半小时到三小时。
- 胃溃疡多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饭后2~4小时内开始疼痛,直至下次进食才能使疼痛缓解,且常于夜间发作。
- 这种疼痛与饮食有关,常因饥饿、服药、酸性食物或饮料而诱发。疼痛可以因进食、饮水、服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而缓解。
检查
编辑- 确诊消化性溃疡病需要进行胃镜及黏膜活组织检查、X线钡[bèi]餐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及粪便隐血检查。
- 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 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X线钡餐检查
- 通过影像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
- 幽门螺杆菌检测
- 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 粪便隐血检查
- 了解溃疡有无合并出血。
诊断
编辑- 病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非甾体类药物服用史、精神心理疾病史或饮食不规律等。
- 临床表现:为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 胃肠镜及黏膜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示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活组织检查确诊溃疡病。
- X线钡餐检查:可见消化道溃疡影像。
- 幽门螺杆菌检测:可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粪便隐血检查: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可以为阳性结果。
鉴别诊断
编辑-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容易与消化性溃疡病混淆,这些疾病有慢性肝胆疾病、胃癌、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淋巴瘤、克罗恩病等。
- 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主要通过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诊断。
治疗
编辑药物治疗
- 抑酸治疗:是缓解溃疡病症状、愈合溃疡的最主要措施。常用的抑酸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则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
- 保护胃黏膜治疗:常见药物包括吉法酯、替普瑞酮、瑞巴派特、铝碳酸镁等。
一般治疗
- 适当休息,减轻精神压力
- 停服不必要的非甾体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如确有必要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可根据医生建议同时加用抑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 改善进食规律,戒烟戒酒及少饮浓咖啡等。
危害
编辑- 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等,溃疡由良性演变为恶性的几率极低,估计<1%胃溃疡有可能癌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预后
编辑- 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使溃疡愈合率达到95%,青壮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病死亡率接近于零,老年患者主要死于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大出血和急性穿孔,病死率<1%。
预防
编辑- 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
- 规律膳食
- 保持心情愉悦
- 停用不必要的非甾体抗炎药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