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nihilism)是一种思想立场,这一词汇来源于拉丁词“nihil”,意指“无”(nothing at all)。不同的哲学家对于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一般认为,虚无主义指的是一种对于价值、意义、真理等基本概念的否定,它认为这些概念都是虚构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无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一切皆空”,即不存在任何固有的价值或意义。虚无主义者通常会质疑传统价值观,并试图推翻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词源与定义
编辑作为概念的虚无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缇[tí]耶·冯·圣维克托所做的一篇关于“nichilianist(a)e”的演说,“nichilianist(a)e”后又演化为“Nihilianismus”,最终成为“Nihilismus”《牛津哲学词典》对“虚无主义”的解释是:“一种主张‘无’, 不效忠于任何国家、信仰或个人, 没有目标的理论立场。该命题被误指为所有不认同某种特定信仰与特定绝对价值的人。”《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这样解释“虚无主义”:“一种主张没有可信的东西和没有有意义的区分的理论。”哲学家们对虚无主义的定义也莫衷一是。《德国虚无主义》一文中,列奥·施特劳斯明确表示他无法回答什么是虚无主义这一问题,而在他试图做的解释中,则将虚无主义视为是德国的特殊现象,并认为对现代文明的否定是德国虚无主义的本质。法国作家阿贝尔·加缪则认为,“绝对的虚无主义”代表了“对待生活的极端冷漠”的态度。雅斯贝尔斯指认,“虚无主义是一种为寻求真实存在所需要的一种解脱”。作为揭示虚无主义最为深刻的两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尔则认为虚无主义分别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罢黜”和“形而上学”。
背景
编辑社会背景
在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历史的重大转变过程中,一方面物质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极大地改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方便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了物质世界的沉沦。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的膨胀和无度也给人们带来一系列精神危机,当物质欲望的满足感稍纵即逝时,空虚感和无聊便接踵而至,人们便感到生活的虚无和无意义。随着信仰世界的坍[tān]塌,现代人不由自主地沉溺于物欲主义之中,迷失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信念,丧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至于不得不面对虚无主义的困境。
哲学背景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肇始于柏拉图主义,是一种将“善”作为最高概念,虚构一个“理念的世界”的“诈骗”。柏拉图的思维方式是以现实世界为原型,建立一个抽象的超感性世界,将其视为现实世界的本原,而现实世界成为这一抽象世界的复制品。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决定了后来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一方面把真实的东西虚无化,另一方面又把虚构的东西具体化。笛卡尔证实真实存在是认识的主体,重新恢复人的理性能力和主体地位,发起对形而上学的猛烈攻击,以理性动摇上帝在超感性世界的地位,为虚无主义的到来做好准备。笛卡尔之后,从康德的批判主义开始、黑格尔再到叔本华,真实的世界不断遭到否定,虚无主义问题日渐突出。
07:30
虚无主义的产生(来源:小播讲哲学)
历史流变
编辑概念上的虚无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缇耶·冯·圣维克托一篇关于“nichilianist(a)e”的演说,“nichilianist(a)e”后又演化为“Nihilianismus”,最终成为“Nihilismus”。演说中说道:“永久的逻各斯不会成为某物,因此成为人仅仅偶然地适宜基督。基督作为人,是‘non aliquid’即非个体。”意思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基督不是个体性的存在,换言之,不存在人形的基督,人形的基督是虚无的。作为术语的“虚无主义”是在18世纪后期出现的,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荷兰社会学家约翰·古德斯布洛姆考察了“虚无主义”的历史起源,并指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早出现了对“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意指某种政治上不偏不倚的人或不相信任何事情的人,具有辱骂性的意味。在哲学层面上,“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雅各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开始的。雅各比在1799年发表的《致费希特的信》中,指责费希特的唯心论立场是虚无主义的。显然,雅克比所言的虚无主义是具有强烈谴责意味的,而与其说虚无主义是一种立场,倒不如说它意味着一种立场的失败或无效。19世纪60年代,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问世,“虚无主义”得以盛行。19世纪中后期,虚无主义对俄国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出现了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皮萨列夫等一批虚无主义文学家,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反虚无主义文学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拉霍夫、卡特科夫、皮谢姆斯基、列斯科夫、冈察洛夫等;并且虚无主义的影响很快就超出了文学范畴,与当时的政治领域的行动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影响了当时俄国的社会革命。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在虚无主义的价值方面认识深刻,对其后的哲学家们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成为理解虚无主义概念的重要基础。尼采最令人振聋发聩的说明当属“上帝死了”,这主要意味着由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所虚构的超感性世界所确立的价值领域的自行坍塌,其直接后果就是信仰沦丧导致了个人精神的空虚和生命意义的虚无。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尼采》一书中反复探讨了尼采与虚无主义问题。在他看来,尼采对虚无主义的“价值之思”使得虚无主义问题没有办法被克服。虽然尼采发现了形而上学作为传统虚无主义的秘密,但是他并未真正走出形而上学的窠[kē]臼,他表达了西方哲学中最后一个形而上学的立场,他的哲学体系并没有克服虚无主义。而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与存在相关联,虚无主义本质上就是对存在遗忘的历史,因而只有通过追问存在本身才可能克服虚无主义,关于真理、意义以及价值的思考都应该与存在联系在一起,由此他把对虚无主义的“价值之思”推进到“存在之思”。
哲学中的虚无主义
编辑尼采与虚无主义
尼采的虚无主义概念同时具有消极的否定的含义和积极的肯定的力量。“消极的虚无主义”是由于至上价值丧失价值而导致的信仰、目标和意义丧失的一种颓废状态。“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喊出的振聋发聩的“上帝死了”的缄言, 不仅有力而深刻地揭示了普遍存在于欧洲大陆的这种无信仰状态, 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所面临的虚无主义困境,即人类曾经凭藉万能的上帝来为虚无的生命找寻支撑, 而现在人们发现并没有一个上帝存在。于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接受上帝已死这个现实, 也就是彻底否定人们曾经奉为生命支撑的信仰, 否定由传统形而上学构建的超感性的世界, 直面人生的虚无;或者放弃自己与现实世界,否定生命。
尼采
“积极的虚无主义”是尼采对待传统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一种立场。逻辑与道德是构成传统形而上学大厦的两大基石,为超感性世界的存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尼采认为不能借逻辑推演证明上帝合理,而应否弃用逻辑方式方式把握世界, 代之以审美的把握方式。在道德批判上,尼采认为生命没有所谓先定预成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并不为上帝所规定, 作为未完成的人,可以筹划自身。
海德格尔与虚无主义
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中的独特含义是“从存在之命运来思考, ‘虚无主义’之虚无 (nihil) 意味着:根本就没有存在……它被遗忘了”, 即虚无主义的本质在于存在本身是虚无的。他认为虚无概念和存在概念是相对而言的,虚无主义并没有认真对待“虚无”这个概念,所以也没有认真对待存在概念。尼采的虚无主义是价值上的而不是存在上的,他没有重建存在本身,因此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在存在论上仍然是虚无主义者,而他对虚无主义的真正克服就是追问存在本身。海德格尔认为,要想真正“思及”存在本身,必须打消一切想为之“下定义”的习惯,甚至不能用一个陈述句来表达存在,并且对上帝的最后一击并不是认为上帝是不可知的, 也不是证明上帝的存在是不能被证明的, 而是上帝被认为是现实的上帝,被提升为最高的价值。他启示人们:“人是绝不能取代上帝的位置的, 因为人的本质达不到上帝的本质领域。”
海德格尔
后现代与虚无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对虚无主义哲学潮流的继承和超越,后现代主义者的共识是尼采所信奉的“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具有虚无主义性质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核,也是后现代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是尼采、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哲学思想,它认为符号、单独的个体更能够反映真实,“解构”在理论层面上可以用于任何学科。
其他领域中的虚无主义
编辑文学
19世纪中期, 处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 出现一批在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的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俄罗斯的落后与不足, 于是, 开始怀疑并否定一切。一系列的虚无主义者形象跃然出现在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作家的笔端, 如此构成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虚无主义者”集群。
《父与子》
屠格涅夫最为著名的小说《父与子》以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1858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背景, 描写了改革时期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贵族革命者成为运动领导者的事情, 叙述了改革前夕尼古拉与阿尔卡季父子两代人的矛盾冲突, 塑造了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 一位来自于底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父与子》
小说核心人物巴扎罗夫的一言一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虚无主义,他对贵族礼仪排斥、厌恶,不屈从于权威,站在批评立场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巴扎罗夫对艺术、哲学持否定态度,他对当时俄国社会充斥着“纯艺术”观点很是反感,认为其是麻痹的、自我沉醉的,忽视了社会现实。在他看来,哲学和艺术要带有对社会与人民的责任感。巴扎罗夫说:“我什么都不相信,科学又是什么玩意儿?是那种抽象的、笼统的东西吗?我相信具体的、某一门类的科学是存在的,就像某一种技艺存在一样,但那笼统的科学是不存在的。”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描写了一个思想极其复杂、行为怪诞的、无名无姓的地下室人的自由意志和反抗,这一自由意志和反抗导致自由的毁灭和个性的分裂。“但是愿望, 甚至多半与人的理性完全背道而驰, 甚至顽固地违背理性。”地下室人努力使人相信, 人的实质在于对愿望而不是理性的服从。“诸位, 理性的确是个好东西, 这是无可争议的, 但是理性不过就是理性罢了, 它只能满足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可是愿望却是整个生命的表现, 即人的整个生命的表现。”小说中不乏地下室人对纯理性的怀疑、诘难与否定以及对实证主义思想的反对的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篇小说中宣告了自己“新的真理”, 即极端个性的真理:“宁可让全世界完蛋, 但是必须让我永远能够喝上茶。”
《地下室手记》
作为虚无主义的拥护者和鼓吹者,陀思耶夫斯基与尼采的见解存在契合之处。《地下室手记》中陀思耶夫斯基认为虚无主义“这个现象决非偶然,也非绝无仅有。”从虚无主义角度看来,《地下室手记》的主要意义正是在于作家通过“地下室人”将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发挥到了理论上的极限,首次揭示了虚无主义思想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并从自我的寻找——自我的否定——对他人的否定三个层次进行。但是,《地下室手记》里的虚无主义还只是思想上的一种绝望和否定,对他人的否定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理性行为。
艺术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语源于法语“达达” (dada) , 是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 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俄文中是“是”的意思。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 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 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达达主义者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 也应如婴儿学语那样, 排除思想的干扰, 只表现感官所能感知的事物。达达主义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反对有现存的艺术, 反理性, 认为世界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 唯一可以遵循的是机会性和偶然性,是有内容的虚无主义。代表人物有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分支
编辑历史虚无主义
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历史虚无主义, 是为适应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而泛起的一股政治思潮。作为一股政治思潮,主要是指它对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的历史加以歪曲、否定。从历史领域入手, 历史虚无主义妄图通过否定历史否定现实, 除掉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依据, 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地位, 以实现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否定革命、否定进步的性质, 受到一切反社会主义思潮的青睐, 使它成为多种错误思潮的一种思想基础。
01:19
历史虚无主义的介绍(来源:中国正在说)
民族虚无主义
“只讲批判不讲继承”的民族虚无主义自五四时期至今,在不少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意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即无条件地否定传统的一种对待历史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五四时期到三十年代民族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是胡适的“全盘西化”论和“我们百不如人”说。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中的柏杨、李傲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代表。柏李二氏只把眼光盯在传统文化的阴暗面上,讽讥中国历史和现实中世俗文化,必然陷入民族虚无主义。
01:00
民族虚无主义的介绍(来源:文胜国学智慧)
相关概念
编辑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cynicism)是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学派,一般认为其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犬儒主义,顾名思义,其含义是指言行如“犬”或“像狗一样的人”。而所谓的“犬儒主义者”,大都是言行举止独特,特立独行的人。他们我行我素,旁若无人,放浪形骸,漠视世俗的评价和言行标准,但却自有其独特的言行标准,他们忠诚可靠、感觉灵敏和爱憎分明。犬儒主义者安提斯泰尼和第欧根尼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和理论旨趣标识出了犬儒主义的特殊气质和文化基因,展示出独特而别致的个性、对主流文化和生活价值的对抗倾向以及对公共权威的深度怀疑,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和反正统的特征,虚无主义吸收了部分犬儒主义的特点。
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主张人们要摆脱现实社会的世俗利益,去追求自己所认为值得拥有的善。所谓的善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于现实的世俗社会。相比于文明,自然更为真实、更值得追求,人们应该重新回归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践行简陋俭朴的生活方式,以磨练自己。只有这样,人才能有个人的心灵自由,一味追求快乐,只会走向快乐的反面。
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认为人类处在无尽的悲惨状况中。文艺复兴以来,悲观主义一直作为一种文化支流而存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悲观主义文明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敏锐地指出近代工业文明的弊端,认为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道德的普遍堕落。悲观主义在20世纪成为主流,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被视为现代西方悲观主义文明论的开端。虚无主义者叔本华以其悲观主义而闻名,对于他来说, 人生不再有原来意义上的希望和意义, 人生是虚无的, 生活是空虚的, 除了在满足的厌倦和欲求的痛苦之间来回摇摆之外一无所有。悲观主义者认为一切是虚无的,由此感到悲观。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虽是近代的产物,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无政府主义”(Anarchia)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无权力、无秩序的社会状态”,指的就是一种不要任何统治者的社会主张。18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在欧洲逐渐壮大,深受其压迫的人们自然地把愤恨的目光投向资产阶级政权,并继而认为政权、政府等政治权威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提出只有反对一切政权及其形式,人们才能保护自己的财产,维护自己的自由。所以,他们希望人类进入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即无政府的社会。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无政府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的自由。它反对以强制权威为基础的一切组织形式,提倡建立一个没有强制因素的自由社会。以巴枯宁、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认为,基于个人绝对自由基础上的非强制协作制社会组织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德国学者博恩将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称作“是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奠基人”,无政府主义同虚无主义一样,是俄罗斯精神的典型产物。巴枯宁正是从虚无主义一系列的”否定“出发,得出无政府主义的结论。
评价与批评
编辑评价
列奥·斯特劳斯
斯特劳斯将虚无主义描述为一种反文明的精神形态。斯特劳斯说“虚无主义的意思也许是:velle nihil,意欲虚无、[意欲]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的毁灭,因此,首先是自身毁灭的意志。…… 德国虚无主义并非绝对的虚无主义、并不意欲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全都毁灭,它只意欲特殊某物的毁灭现代文明。”斯特劳斯是将虚无主义看作是对奠定西方文明之基础的传统信念的否定与摧毁。
尤金·诺斯
诺斯站在基督教信仰的立场上,认为虚无主义的实质揭示为一场反抗并杀死上帝(超自然的真实或绝对真实)的现代战争。“毁灭一切既有信念”或“杀死上帝”几乎是所有虚无主义者的冲动,“毁灭性的虚无主义这一称谓不是一种夸张,确切地说正是它实行了虚无主义最深的目标。在此,虚无主义呈现了它最可怕但也最真实的样式,在此,虚无的面孔抛弃了它的面具,完全赤裸裸地站了出来。” 在诺斯看来,虚无主义用生命对抗上帝,或用生命杀死上帝,并没有带来生命的肯定,而是带来了有史以来生命所面临的最大灾难比如几次世界大战,生命失去了真正的庇护。
唐纳德·A·科罗斯比
科罗斯比将现代虚无主义分为政治、道德论、认识论、宇宙论和生存论的虚无主义,认为虚无主义是对“绝对真理”“绝对意义”与“绝对价值”的否定。
批评
著名哲学家冯契认为虚无主义并非什么都不主张或什么都没有,恰恰相反,作为一种主张,虚无主义“不是数学上的零,而是一个小小的负数”,即虚无主义是有负面影响、部分反作用的。虚无主义被理解为一种否定精神,这种否定对摧毁旧制度、旧价值传统具有积极作用,但这种否定精神最终会否定一切,甚至它自身。虚无主义不等于个人主义,但在个人主义泛滥之地最容易滋生虚无主义,这时的虚无主义是消极避世的主张,无法面对真实的世界便只能逃向自身,成为一种精神自欺,是彻底失败者的态度,是懦弱和胆怯的表现。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