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Clarinet),又称竖笛、黑管,属木管乐器,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音域为三个半八度,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可伴奏、独奏、重奏、协奏等,也是管弦乐队和爵士大乐队的标准成员之一。
名称由来
编辑单簧管在木管乐器中是相对较新的乐器。据说它是由纽伦堡乐器制造商约翰·克里斯多夫·德纳在18世纪初发明的。一个类似的工具--查卢梅已经存在。然而,虽然查鲁莫在低音阶唱得很好,但单簧管在低音阶和高音阶都有丰富的音质。事实上,"单簧管"最初的意思是"小号"("克拉里诺"的意思是小号)可能也与单簧管的这个特点有关。"带钟口的单叶管状木管乐器",1768年来自法国。clarinette(18c.), diminutive ofclarine"小钟"(16C。),名词的使用。形容词clarin(也被用作一个名词,"喇叭,大喇叭")clair,cler,来自拉丁文clarus(见clear(adj.)). Alternative formclarionet从1784年开始。
历史流变
编辑单簧管发明于 18世纪初,一般认为它的发明者是纽伦堡的约翰·克里斯托夫·登纳(Johann Christoph Denner)。其实,收藏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国家博物馆的那件由约翰·克里斯托夫·登纳制作的著名乐器并不是单簧管而是夏卢摩笛,人们所熟知的最早的单簧管是由他的儿子雅各布·登纳(Jacob Denner)制作的。在纽伦堡,关于单簧管的最早记录是1710年,也就是在约翰,克里斯托夫,纳去世后的第三年。这一年雅各布·登纳做了一次统计,结果共有23种单管和沙目莫管。这与多佩尔迈尔(J. G. Doppelmayr)的提法相矛盾。多佩尔迈尔认为,18世纪初,登纳发明了单簧管并改进了夏卢摩笛。更多的材料证明,后一种说法比前者更可靠些。约翰"克里斯托夫·登纳是一名杰出的木管乐器制作师,即使单簧管的发明不归功于他,他仍不失为一名出色的制作师。尽管单簧管早期历史细节不其明了,关于单簧管的制作情况也众说不一,但有一点很清楚:“泛音键”的出现是发明单簧管的标志。泛音键由左手大拇指控制,可开启管壁上的一个小孔,使单簧管夏卢摩笛音区内的音很容易地反到上方十二度音。但究竟是谁发明的泛音键尚且不知。现存的由雅各布·登纳所制作的三个单簧管均有两个键子。另有两个 D调单簧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已不在纽伦堡。有人认为,底节上装有三个键子的单簧管实为林德纳(Lindner)所制作。登纳单簧管的管体较粗,和现代的B调单簧管相近,也采用宽的嘴子。18世纪中期,一些制作者增加了第四键,产生了a和e1。一些抒情单簧管上的这些音都配有“鱼尾状”的指键。左右手仍然可以上下交换,不过在这个时期,左手在上的习惯已开始形成。加入第五个键子后,能吹出f和c1两个音,使单簧管的结构趋于完善,并使单簧管在18 世纪的后20多年中被广泛流传开来(在法国,f/c1键比a/e1键较早加入)。这种五键单簧管的指法更为简便,一般能在管弦乐队、中欧流行乐队和军乐队中使用它。到18世纪末期,单簧管已经奠定了其自身的稳固地位,从这段时期开始,C调和B调单管较为常用。在管弦乐队中,几乎是世界性的,至少在欧洲大陆普遍采用一对可替换的小节来奏出B和A两个调。需要B调乐器时,将一个可替换的小节加到C调管上即可。可交换的小节,也可将E调乐器降至D调(较少用)。尽管这种变调方法并不理想,可还算实用。19世纪初,人们对单簧管又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进,突出的表现是引入了更多的音键。如法国的让·勒费弗尔(Jean lefevre)于 1790年发明了六键单簧管,它的c1/g1由左手第四指控制。相比之下,安采·斯塔德勒(Anton Stadler)将音域向下延伸的做法更富有想象力。而里昂的西米奥(Simiot)制作的单簧管管径 15mm,音孔较大,在整个音域内都有良好的音质。总的说来,这一时期对乐器的改进大都是随机地引入一些零散分布的键子。西米奥(Simiot)对乐器的改进,证明他是一位有创造发明思想的出色的制作家。他用一个精巧的机构开启设在前面的泛音孔,前面的泛音孔不易被水堵塞。左手大拇指孔采用铜质管,也是为了防止音孔被水堵塞。嘴子和二节之间有铜质的调音滑管,采用替换小节时,划出一个位置标记以防止喇叭口被拔出来;底节上设一侧键,发出夏卢摩笛音区的b音,可顺利地吹出G大调音阶,所以这个键子的加入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最有影响的演奏者是伊凡·米勒(Iwan·Muler),他最早在维也纳发展,后来转到巴黎。米勒在一本有名的教材(1825年)中介绍了一支13键单管,其中的两个键带有长的杠杆,由右手大拇指控制。米勒在当时的影响极大,他用的这种13键单簧管(后来由萨克斯加入了环状键)对当时大多数演奏家来说已成为标准乐器,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 20 世纪初。米勒的做法也被英格兰人采纳,在当时的英格兰,托马斯·林赛·威尔曼(Thomas Lindsay Villman)也提倡一种“两拇指分支”(two thumtbranches)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笨拙,不易于演奏,因而这种乐器也被逐渐淘汰。现在的单簧管又称“伯姆系统单簧管”,它是演奏家亚森特·E·克洛塞(Hyacinthe E. Klosé)和制作家路易斯·奥古斯特·巴菲特(Louis-Auguste Buffet)合作的产物。改革后的单簧管当时被称作“Clarinefe a anneaux mobiles”,由于引入环状键,从而克服了机械上的困难。1840年,萨克斯引入环状键,在改进了米勒单簧管的同时保持了原来的指法,而克洛塞采用环状键后彻底度除了原来交又指法的限制,改革彻底。萨克斯改进后的单簧管,按闭左手控制的音孔和右手第一指孔产生b音,按下右手第一、三指产生b音。克洛塞改进后的单簧管,按下右手第一指可吹出b音,按下第二指可吹出b音,左手控制的小节也进行了同样的改革。巴菲特因引入针状弹簧取代原来的弹簧而闻名。他早期的乐器和现在典型的单簧管比较,两者在机械上的最显见的区别就是针状弹簧数量的增加,从原来的4根增至现在的11根:从声学角度讲,主要的变化是音孔的缩小,最初的伯姆单簧管有几个音孔很大,可能是受伯姆长笛的影响,理想长笛的音孔比较大。有广泛影响的克洛塞单簧管的惟一变体是所谓的“全伯姆”单簧管,这种单簧管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点是加入第七键,给整个音域中加入交叉指法的“e1/b2”音,是由巴菲特·克兰普恩(Bufet Crampon)于1870年引入,以古莫斯(P. Goumas)的发明为基础。第二点是c1/g2发音清晰,并使得b/c1和f1/g2的颤音有效地奏出。第三点是e音,这是一些作曲家所需要的,并使 A 调单簧管的作品能用 B 调乐器转调奏出。第四点是左手四指控制的a/e2杠杆,为演奏某些作品提供了方便。全伯姆单簧管比平常的单簧管要重一些,现在仍然在一些地区流行,尤其在意大利。克洛塞所制的伯姆系统单簧管问世后的几年中,制作师仍然进行着改进米勒单簧管的工作,米勒单簧管(通常称为“简单系统单簧管")仍然流行,尤其在英格兰和德国。尤金·艾尔伯特制作的米勒系统单簧管当时在音色和调音方面都比同时期的伯姆单簧管好。然而伯姆系统的单簧管确实易于演奏,它之所以不能被迅速接受,其原因是那些已成熟的演奏者。他们不愿学也不愿教一种全新的、即便是很有效的指法系统。从大约1780年起,单簧管被一些大的管弦乐队采用。现代单簧管则是在1800—1850年发展而成的,对18世纪西方艺术音乐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单簧管的加入。源自古代的各种单簧片藤乐器仍然作为民间乐器保留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此外,风笛采用了单簧管作为其吟唱器。夏卢摩笛是一种单簧片民间乐器,在艺术音乐中偶尔会出现,当时乐团的两名双簧管演奏者会使用夏卢摩笛来模仿小号的声音。人们普遍认为该乐器的发明者是来自纽伦堡(现位于德国)的 16 世纪著名管乐器制造商约翰·克里斯托夫·登纳 (Johann Christoph Denner)。他用黄杨木制作了它们,并给它们附加了簧片,并将它们的长度加倍,实现了低音夏卢摩笛音域,。最重要的是,他在乐器背面添加了所谓的扬声器键,允许以一个八度加四分之一的间隔过度吹奏,从而完成了古典单簧管。这些额外的琴键还为夏卢摩笛音域提供了三个八度音阶和一个音符的总可用范围。然后单簧管出现了。那些描述该乐器的人再次将其优点与人声的优点进行了比较,并且只要有演奏者就可以使用该乐器。与今天的乐器相比,圆柱形孔很窄,簧片也更小,以适应又长又窄的吹嘴。此外,插入吹嘴,使得用绳索连接的簧片位于乐器的上侧。早期的单簧管主要以 C 或 B♭ 制成,有时带有 A 部分用于 B♭ 乐器。小F单簧管可用于乐队,但是,与当时的其他木管乐器一样,一对高音单簧管对于管弦乐队来说就足够了。比次中音双簧管更重要的辅助乐器是巴塞特号角,它提供了孔的延伸,将夏卢莫音域降低到 c。巴塞特圆号在19世纪的消亡,它远远优于乐队中常用的E♭中音单簧管。单簧管的家族十分庞大,包括从14英寸长的A单簧到9英尺(1英尺=12英寸)的低音单簧。最常用的则是A和Bb调的型号。由于乐器长度的关系,单簧管由5部分组成--带哨片的笛头、联接管、上节管、下节管和喇叭口。目前笛头的尺寸在1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固定下来了,但笛头则曾经用过多种材料制造-一从木制开始,到象牙、金属、玻璃、硬橡胶、最后到塑料。而将哨片固定到笛头上的方法原本则是用蜡纸绳系上,直到19世纪早期马勒才引入了现在的金属固定夹。联接管被认为是单簧管中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它对簧片震动的传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节管和下节管尽管现在被分开制造,但在早期的单管中却并没有分开。它们是在18世纪中期为了解决乐器过长而被分开的。喇叭口与联接管一样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它是整个乐器声学体系的重点,而并非为了视觉美观而加上的装饰。
基本构造
编辑单簧管最主要的管体由有一个圆柱形的孔和一个喇叭形的钟形件构成,通常由非洲黑木(Dalbergia melanoxylon,通常称为 renadilla)制成。整个单簧管一般由五个独立的部分构成:笛头、圆桶、左手段或上半段、右手段或下半段(由左、右手段构成管身)以及喇叭段。这些部分通过头和凹槽连在一起,涂过油脂的软木可有效地防止漏气。管身偶尔也被制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成两段,特别是在一些较小的单簧管上。
笛头
笛头(又称吹嘴,英:Mouthpiece;法:Bec;德:Mundstuck;意:Bocchino)。为了适于演奏,笛头正面呈渐细状。在笛头背面有一个槽,簧片在上面振动。为了固定簧片,通常使用一个金属套(在德制乐器上)或粗的螺旋绳。笛头背面的扁平面称“台面”,略微弯曲处称“刮面”或“躺面”,内槽两边有“侧轨”,作用是驱使簧片振动。从乐器的圆柱形内膛到正对簧片的楔形音膛,笛头在其中起到内在的过渡作用。笛头的精确形状和侧轨的弯曲度,是决定乐器音质的重要因素。当单簧管的其余部分已有固定的标准时,许多优秀的演奏家之所以在音色上有差别,其原因就是笛头和簧片的差别(较宽的“剖面”易产生响亮且粗劣的声音)。由于这个原因,笛头无论在热或冷、潮湿或干燥的环境下,都应保持其精确的形状是特别重要的。在法国和英国,制作者最喜欢用乌木制作笛头,这种情况持续了约一个世纪。
圆筒
圆筒(英:Barrel;法:Baril;德:Bire;奥:Fassl;意:Barilotto)是连接头和上半段(左手段)的一个较短部分。圆筒存在的具体原因一直不清楚。但伯姆体系单簧管的专利说明上并没圆筒这一节,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保守性,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美观,还有就是这样可提供一个容易替换的部分,以除去靠近笛头的潮气和热量。许多演奏者在演奏前校音时,通过轻微地拉开圆筒和上半段的距离进行微小的调音。也有许多人备有两支在长度上略有差异的圆筒,并在演奏时作调音使用。
上、下半段
上半段和下半段各带有指孔和键子操作系统,并占有大部分内膛。装在下半段上的漏斗形喇叭段用于发最低的几个音。然而大部分音域的音都不是从喇叭段发出的,而是通过管体上的音孔发出。所以,马勒等一些人提出去掉喇叭段,这样几乎对演奏没有影响,而且不降低演奏者在声音方面的控制。
种类和调性
编辑根据萨克斯和霍恩博斯特尔的分类,"Clarinet"这个术语通常指单簧乐器。民间单簧乐器分布很广:在欧洲,如立陶宛的"birbyne"和伊比萨(Ibiza)的"Xeremia";在非洲,除了横吹单簧管,所有的单簧乐器都聚集在北非,如"mijwiz"(这是一种常见的低音单簧管)以及"mizmar";在东亚和南亚,如越南的竹质"dinghlom"和弗洛勒斯岛的"perere"以及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单簧乐器。单簧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形状和调性上比其他任何乐器都多。以下呈示的是多种单簧管及其流行的时代和区域。
短单簧管或八度单簧管
C调单簧管:19世纪中叶,意大利。降B调单簧管:19世纪,主要用于军乐队。A调单簧管:19世纪早期,很少使用。降A调单簧管:19世纪早期,主要用于军乐队,尤其在匈牙利和意大利。
最高音单簧管
G调单簧管: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主要用于奥地利。F调单簧管:18世纪早期到19世纪早期,在军乐队中广泛应用,E调单簧管: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较少使用。降E调单簧管:18世纪晚期开始,替代F调单簧管,用于军乐队和管弦乐队D调单簧管:18世纪早期开始,19世纪后很少在西欧使用。
高音单簧管
C调单簧管:18世纪早期开始,在20世纪很少使用B调单簧管: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现很少使用。降B调单簧管:18世纪早期开始,在18世纪中期非常流行。A调单簧管:从18世纪开始。降A调单簧管: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常作为抒情单簧管使用。G调单簧管:18世纪中叶开始,最初常用作抒情单簧管,仅仅在土耳其使用。
巴赛特单簧管
G调单簧管:流行于18世纪晚期。F调单簧管:从18世纪晚期开始,D调单簧管:流行于18 世纪晚期。
中音单簧管
F调单簧管:19世纪早期。降E调单簧管:从19世纪开始。
低音单簧管
C调单簧管: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降B调单簧管:从19世纪早期开始。A调单簧管:19世纪晚期。
倍低音单簧管
F调单簧管:从19世纪晚期开始G调单簧管:从19世纪晚期开始,
音乐特点
编辑音域:单簧管拥有极阔的音域,差不多有4个八度,能涵盖人声的绝大部分范围,在任何的音区,其音量的大小都能控制自如,相比双簧管,单簧管更能处理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单簧管由于音域宽,管乐队或以管乐为主的军乐队的首席通常由单簧管手担任。音色:低音区深沉,中音区浑厚,高音区明亮,音色又接近人声,适合表现各种音乐性格,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演奏技巧
编辑持乐器
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右手拇指托住乐器的手托位置,以指甲内侧边缘对准乐器手托左侧边缘。
口型
保持一个吹口哨的形状,下嘴唇稍微包一点下牙即可。注意:演奏时要始终保持这个形状感觉。
含笛头(嘴子)的位置
上牙约8-10毫米,下牙约12-15毫米,这个位置是一个最佳位置,一定要固定。注意:千万不能滑动,时多时少是绝对禁止的。
持乐器角度:
乐器要与身体保持约40-45度角
呼 吸
一定要采用胸腹式呼吸,采取仰卧、自然呼吸方法练习,此时的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
手 型
手型一定要自然、放松,双手呈自然弯曲状。用指肚音孔。注意:别用指尖。小孩练习,可先买个调小黑管,等将来长大后再换?B调大黑管。
哨片的选择与安装
哨片的好坏,及安装的对错,对声音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要选择一个软硬适中的哨片。安装时务必要对齐、安正。
姿态
姿态一定要端正,身体要放松,眼睛平视前方。
吐音
在吹口处固定一块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簧片尖会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呼气与舌的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论使用何种起音方法,都要使舌的动作与呼出的气流保持一致,否则,起音就会迟缓,导致音头模糊不清。要想使起音准确,首先要保证呼吸.口型及舌头的动作正确和相互协调。用科学的吐音方法正确地练习,方能获得正确的吐音效果。练习过程中,人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因为每一个人的嘴型、嘴唇的厚薄,舌头的长短、厚薄,口腔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含笛头的多少也不一样。吐音技巧有多种,每种又各有不同,但有几个原则是相同的:即在演奏时,下巴和喉部都不要动,口型和口腔要保持不变,保持气压及不断的气流。最常用的演奏方法是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最好的动作应是舌尖伸向哨片时“向前--向上”,离开哨片时“向后--向下”。正确的吐音首先要有正确的口型,正确地运用气息、舌头,喉部放松、保持不变的口型。演奏时只让舌尖部分去活动,舌尖和哨片保持最短的距离,舌头离开哨片越快,音头就越有爆发性,音也更加清晰。但最重要的是要用更多的气息和更大的气压,用气息帮助舌头的动作,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越小越好。
代表人物及作品
编辑作曲家
演奏家
价值与影响
编辑单簧管固定出现在交响乐队中是在19世纪。最初,单管在某些乐队中出现它主要起加强声部的作用,并且“在路易十五统治末期已经为军乐合奏所采用,在合奏中起联结双簧管和大管的纽带作用”,后来随着单管的不断改进和改良才慢慢地作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在交响乐队中确立下来。在交响乐团或者管乐团中,单簧管有“乐队的演说家”之称,特别是单簧管纯净无瑕的音质,在表现纯净深沉宁静的音乐的时候尤为突出。单簧管这件乐器高音区明亮,最高音区或者超吹音很有穿透力,指法设计便利,是一件使用和吹奏起来很灵敏和灵活的乐器。单簧管最初是爵士乐的核心乐器,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近年来,单簧管演奏组越来越受到单簧管爱好者的欢迎。常见的形式有:单簧管大合奏,以大量单簧管一起演奏为特色,通常涉及单簧管家族的一系列不同成员(单簧管家族包括:倍高音单簧管,高音单簧管,♭E 单簧管,D大调单簧管,C大调单簧管,♭B单簧管,A单簧管,中音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倍中音单簧管,倍低音单簧管,巴塞管等)。单簧管四重奏,通常是三个♭B女高音和一个♭B低音,或两个♭B、一个♭E中音单簧管和一个♭B低音单簧管,或者有时是四个♭B女高音。单簧管大合奏和四重奏团经常演奏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改编曲,此外现代还有一些作曲家会专为单簧管组合创作作品。
保养
编辑对于塑料或胶木制造的普及型乐器,保护就较容易些,它不会因为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而发生裂痕,每次吹奏完以后用质地柔软的擦琴布把管内的水份擦干,放进乐器盒即可。经常给乐器连接部分的软木上些擦凡士林油,保持润滑。不要在太阳下直接暴晒,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用力去掰金属键子,同时,避免碰撞,磕捧、以免金属键变形而漏气,经常在金属轴承部分上些钟表油,保持灵活性也很重要。对于高级木质的乐器,就要特别注意防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冬却比较干燥,特别是到了冬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暖气,更容易使木质乐器发生裂痕。最好每次演奏完了,立即擦干放到乐器盒中,即使是半个小时的时间,也要放在乐器盒中,宁可不擦,但决不能直接放干燥的环境下,否则,乐器里的面是湿的,外面是干的,很容易就裂了。其余的保养方法与塑料和胶木质普及品是一样。乐器的修理一定请专业人士,没有专业知识及经验是无法把乐器修理好的。
中国之最
编辑1.中国已知最早从事单簧管专业的人,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单簧管教授穆志清,他于1904年开始学习单簧管。2.中国最早出访国外的单簧管人士是秦鹏章(以后成为著名的民乐指挥家),1951年他以单簧管教授的身份出访了匈牙利,并与同行进行了演奏交流。3.中国最早的单簧管诞生于1952年,这支乐器是当时艺华乐器商行根据客户提供的赛尔玛(Selmer)牌单簧管样品仿制的。4.中国最早为单簧管而作的乐曲《苏北调变奏曲》,是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张梧先生(已故)于1952年(25岁时)在安徽北部农村体验生活后创作的。5.中国最早的公派单簧管留学生是张仁富先生(已故;中央乐团演奏家)和刘少立先生(原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1955-1961年两人在德国莱比锡高等音乐学院学习单簧管专业。6.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奖的单簧管演奏家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陶纯孝,她在1959年“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管乐比赛中,以演奏单簧管获得三等奖。她也是中国已知的最早从事单簧管专业的女性。7.中国最早的单簧管专著《单簧管演奏法》,197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马熙福先生编著。8.中国最早的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诞生于1982年,是由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的胡璧精先生根据其所创作的舞蹈《冰山雪莲》的音乐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成的。9.中国最早的单簧管行业组织“单簧管北京研究会”(隶属于中做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11月1日,其成员来自北京各音乐团体、院校的单簧管专业人士,会长由张仁富先生担任。10.中国最早的单簧管比赛始于1985年,其名为“北京青年单簧管比赛”,此次比赛陶旭光获得第一名。11.1988年时年19岁的中国青年何易,在美国里士满举行的国际单簧管协会青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成为中国青年在西方发达国际参加此类比赛中取得名次最高的人。12.中国最早的单簧管教材是199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单簧管演奏实用教程》,由前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首席王展旗先生编著.13.中国最早的一本单簧管考级教程是中央音乐学院面向全国的《单簧管(业余)考级教程》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于1998年正式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张梧主编。1992年以内部出版物的形式开始非正式出版试用)。14.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单簧管艺术节”于1998年8月8日-1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有16个国家的41位世界级演奏家应邀出席,并登台表演。艺术节气氛热烈,节目丰富多彩,规模空前,开历史之先河。15.第一次全国性的单簧管比赛是1994年在西安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单簧管演奏比赛”(第一届),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