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时间是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事物存在或者延续的过程长短的度量。时间是宏观世界三个基本量之一和四维空间之一,具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两个特性,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时间的存在建立在事物运动的基础上。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从完全无意识到时间是循环的,再到时间是直线的,最后对时间的认识进入时间效益阶段。在古代主要通过日晷、水钟等计时工具计时;到了近现代,逐渐使用机械钟、石英钟...

时间是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事物存在或者延续的过程长短的度量。时间是宏观世界三个基本量之一和四维空间之一,具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两个特性,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时间的存在建立在事物运动的基础上。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从完全无意识到时间是循环的,再到时间是直线的,最后对时间的认识进入时间效益阶段。在古代主要通过日晷、水钟等计时工具计时;到了近现代,逐渐使用机械钟、石英钟、原子钟等计时工具。在古代中国主要使用时辰、更点、刻等计时单位;到了现代人们普遍使用以秒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包括日、小时、分钟、毫秒、微秒等,物理学中定义铯[sè]原子发生9192631770次跃迁的时间为一秒。当下主要使用世界时作为通用时间系统,在中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

基本概念

编辑

时间

08:17

时间定义(来源:鑫哥解密)

定义

时间是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时间是事物存在或者延续的过程,与长度的质量共同组成宏观世界的三个基本量,是四维空间(时间和三维位置)中的一维。时间具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两个特性,分别与时刻和时间间隔相对应:时刻指的是事件发生的瞬间;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事件的间隔。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时间的存在建立在世界和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中进行,如果时间的变化失去了物质的基础,脱离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那么时间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相对时间

相对时间指的实时间,依靠与其他事物或者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来衡量,并不关心事物发生的具体时间,只关心与其他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关系。

绝对时间

绝对时间指的虚时间,依靠从起始点的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始点(一般指的是零时刻)来度量,关心的是事物或事件的具体发生事件。

历史

编辑

时间概念形成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在长期的对天象、气象、物象的观察中形成了时间的概念,如在日出日落中感受一天的变化、在月缺月圆中形成月的概念、在四季变化中感受年的变化。这就是远古时期人类对时间的最初认识和日、月、年等最基本的时间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关于时间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189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中便有着关于计时的干支形象,在3600年前,人们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作息上已经有了计时的需求。在《尚书·尧典》中记载“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和“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可见在商周时期古人便可以根据天体运动制定历法。之后的各个朝代对历法进行完善补充并颁布新的历法,如汉有太初历,南朝之大明历,晋有元嘉历,魏有景初历等等。在明朝末年,在计算月食时间多次出错和西方科学传入的推动下,开始了西式历法改革,其代表成果为徐光启主持编撰的《崇祯历书》。

时间认识的变化

哲学中,对于时间的认识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时间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是顺序出现维度;另一派则认为时间不是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维度或实存物,是一种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间和数可以让人类对事件进行排序和比较。文学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谚语,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这一思想。日与夜、光与阴的交汇,也体现了古人对时间载体周期性变化的认识。在《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中提到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在神话世界中认为时间与空间具有相关性,其思想与相对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学中,史蒂夫·泰勒在《时间心理学》中认为: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流逝得更快;在新环境或体验新经历时,时间流逝会变慢;在专注状态时,时间流逝得很快;未完全投人时,时间流逝得慢。宗教中,对时间的存在也有着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在时间的形态问题上,有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等观点;在时间结构的取向问题上,有过去取向、现在取向、未来取向等观点;在时间存在的方式问题上,有线性存在、非线性存在、瞬时存在、跨点存在等观点。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过着渔猎生活,对时间的认识处于完全无意识状态,被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支配着生活;在第二阶段人们将进入农耕和畜牧时代,认为时间是流动循环的,对年、月、日有了详细的记载,对短程时间有了模糊的概念,能够根据精确计算长程时间,比如何时播种、收获、储存入冬草料等;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认为时间是直线,时间的一端连接着无限的过往,另一端延伸至无尽的未来,时间不可倒流或者回溯;在市场经济出现时,人们对时间的认识进入时间效益阶段,把时间和效益相结合,把价值交换作为时间的主要尺度。

时间理论演变

编辑

牛顿绝对时空框架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总结了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形成了牛顿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具有绝对性。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无关。牛顿将绝对时间解释为:“时间是均匀流逝的,空间无关;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时间的误差计时方法和装置产生;时间是同步的,与时间地点无关。”

爱因斯坦相对时空框架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的快慢与物质运动相关、与引力场有关,时间的变化具有相对性。在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前提下,高速运动下会产生长度缩短时间变慢等效应。

霍金时空框架

20世纪末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出:“在热力学上,在这个时间箭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shāng]增加;在心理学中,在这个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时间箭头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在宇宙学中,宇宙在这个时间方箭头向上膨胀,而不是收缩。”霍金认为在奇点间进行黑洞穿梭可实现星际旅行和时间旅行。

现代研究发展

编辑

时空关系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物质的延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伸缩性、丰富性,是一切物质所构成系统中和各要素相互共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作用和范畴。时间和空间是非物质性的,是自然事物和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以离散的状态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

时间旅行

在K. 里德伯斯(Katinka Ridderbos)编著的《时间》一书中对时间旅行做了相关介绍。时间旅行就是改变时间流逝速度,让时间变得更快或者更慢来回到过去或者去到未来,所以时间旅行分为超前时间旅行和回溯时间旅行。超前时间旅行就是加快时间的流逝,书中提到了两种实现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速度达到光速后时间流逝会变慢“,可以在通过乘坐光速飞船离开地球,在若干年后再乘坐光速飞船回到地球来去到未来。第二种则通过冷冻人体来延缓寿命,在开始旅行时冷冻人体,在打算结束旅行时解冻身体来到达未来。回溯时间旅行是指改变外部时间的方向进而回到过去,书中对回溯时间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和说明。

时间与生物感知

生物的时间感知又叫生物钟,生物根据生物钟来感知时间的变化进而调节生物的活动、繁衍。植物可通过昼夜时间化、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变化;动物可以通过潮汐、昼夜、时令、气候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变化。

计时工具

编辑

古代计时工具

日晷[guǐ]日晷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针、承受指针投影的晷面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利用太阳投射指针的影子来测定时刻。在古代日晷主要有地平时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和卯酉式日晷这几种。日晷的工作需要太阳光的照射,所以日晷在阴雨天和夜晚无法工作。水钟水钟也叫刻漏,是一种计时工具,水钟主要有滴水壶和受水壶组成,水由滴水壶滴入受水壶中,受水壶中插有带刻度的箭,根据受水壶中的水位刻度来判断滴水的多少,进而可以计算时间。刻漏不仅古代中国有使用,在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有使用记载。根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在西周时就已出现了漏刻,刻漏的出现解决了在黑夜或者没有太阳时测量时间的难题。水钟发展由简到繁,准确度也有所提高,历史上出现过多级漏壶、保持水位恒定的莲花漏、以沙代水的沙漏等等。

近现代计时工具

机械钟伽利略在1602年发表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利用等时性原理制造了机械钟,也称钟摆。1656年钟摆开始使用,误差在10秒左右,在之后的200多年中,历经温度补偿、精密时计、气压补偿、准自由摆、自由摆等一系列改进,自由钟摆的每日误差达到几毫秒的数量级,自由钟一直沿用到19世纪50年代。石英钟从1880年居里兄弟发现压电效应开始,历经卡迪、皮尔斯等人对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研究,里森等人于1927年制作出第一个石英钟并提出将石英钟作为精密守时工具,再到1932年石英钟开始在天文学上开始应用,其每日时间准确度也达到了200微秒,准确度接近历书时的准确度。原子钟得益于20世纪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原子钟由伊西多·艾萨克·拉比和他的学生们发明。原子内部电子在跃迁时会辐射出电磁波,而它的跃迁频率及其稳定,其中铯原子一秒钟发生9192631770次跃迁,比太阳钟和恒星钟更加规律。原子钟的原理是利用这种电磁波来控制电子振荡器,从而控制钟的走时。原子钟包括铯原子钟、氢原子钟和铷[rú]原子钟,其中铯原子钟最为精准,广泛用于GPS卫星系统和天文系统。

计时单位

编辑

古代计时单位

时辰古代计时基本上使用十二时辰制,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十二时辰制主要分为天色纪时法和地支纪时法。天色纪时法起源于西周,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法采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命名,其中子时指的时间为23点到次日凌晨1点,与夜半相对应,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以此类推。古代采用漏壶计时,漏壶由播水壶和受水壶组成,播水壶壶身有小孔可滴水,滴入受水壶中,受水壶中立剑,箭身刻有100刻来显示时间。古人以一昼夜为100刻,即每刻为14.4分钟。现代日常生活中一刻常指15分钟。更点古代将一晚分为五更,每更击鼓报时,每更分为五点,每更2小时,每点24分钟。一更为戊时、二更为亥时、三更为子时、四更为丑时、五更为寅时。在古代军中有“三更做饭五更行,士祣[lǚ]轻装马裹蹄”的谚语,三更是指23点到次日凌晨1点,五更指的是凌晨3点到5点。

近现代计时单位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是7个国际基本单位中的之一,用s表示。在年历计算中,秒的单位过小,常用日、星期、月、年来表示;在微观测量中秒的单位过大,常采用毫秒、微秒、纳秒、皮秒来表示,其中1 s(秒)=10m s(毫秒)=10

s(微秒)=10n s(纳秒)=10p s(皮秒)。1956年之前,人们把地球自转周期(1天)的1/86400定义为1秒,其中地球自转周期受季节等因素影响,需要经常校正。1956年之后,采用周期更加稳定的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秒,成为历书秒定义,规定1989年12月31日12时回归年长度的1/31556925.9747为一秒。由于回归年时间观测比较困难,无法随时测量,不方便作为测量过程的标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原子钟精度不断提高,在1967年的地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采用原子时替代地球公转时定义秒长,大会规定一秒钟的时长为基态铯-133原子两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期所用的时间。

时区与时间系统

编辑

时间系统时间的衡算和计量必须建立在物质运动的基础上,因而不同时间系统的建立也是以某一事物的运动作为基础的,一个时间系统具有均匀性、稳定性、可测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才能保证提供准确而均匀的时间。其中连续性是指作为时间测量基准的物质的运动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均匀性是指作为时间测量基准的物质的运动必须是均匀的周期运动;可测性是指作为时间测量基准的物质的运动必须是可以测量的,可以通过实验测算或者观测来获取。采用不同的时间起点和时间尺度便可建立起不同的时间系统。世界时世界时也叫格林尼治时间,规定采用零时区的区时作为全世界共同使用的时间系统。格林尼治天文台地处格林尼治是英国伦敦南郊格林尼治地区,当地的经度为0°,是地理经度的起始点。1767年,时任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长马斯开林编制了《英国航海历书》,书中以格林尼治时间作为国际通用时间,在之后的数个世纪中,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多以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标准时间来计时。根据某一时刻的格林尼治时间和自身所处的时区,便可计算出本地时间。例如北京处于东八区,在格林尼治东方,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快8个小时,即在某一时刻的格林尼治时间加上8个小时。时区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经度每间隔15°为一个时区,西经7.5°到东经7.5°为零时区,从零时区向东西各划分出十二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出24个时区,每两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且东边时区的时间都比西边时区的时间早。每个时区都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时间作为该时区的时间,例如东八区采用北京时间(经度120°的时间)作为东八区的时间。地方时地方时的确定与当地的经度有关,当地经线正对太阳的时刻是正午12点,当地经线背对太阳时的时刻为午夜0点,太阳每次经过当地经线的周期为24个小时,以此来确定当地的地方时。地方时与当地的天象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日出、日落),符合当地人的起居和生活习惯。中国标准时间中国幅员辽阔,东西横跨5200公里,跨经度约62°,由东到西可划分为东九区、东八区、东七区、东六区、东五区共五个时区,东西最大时差为4个小时。为了国内计时方便,全国统一采用东经120°的北京时间作为中国标准时间。

时间认知的价值和应用

编辑

指导生活生产

在渔猎时代,人被动地受时间控制而生存,之后人们认识时间并主动地依据时间变化调节作息节律。在庄子的《让王》中写道:“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浠[xī];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文中记载,在农业不发达的奴隶社会,人们便开始根据时令和天象来劳作。

历法的编制

从最早的以牧草返青的次数、鱼洄游的次数这种联想的方式的计时,再到后来的结绳、刻木计时,通过不断地对时间的认知,人们把年月日适当地编排起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标注事件发生与经历的历程提供一个统一连续的时间体系,就是编制历法,古埃及人创造了太阳历(阳历);伊斯兰教创造太阴历(阴历);中国古人创造了阴历阳历相结合的农历等等。

演变推动计时标准发展

人的时间观念在劳动中形成,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时间观念的演变逐渐推动着计时标准的进步。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相对应着时间观念也较为模糊,以月圆月缺计月、以日出日落计日、以燃香滴水计时。随着社会发展,在近现代社会,时间观念变化,计时标准也逐步改变,先后出现了世界时、历书时、原子时等不同的计时标准。人们便开始根据时令和天象来劳作。

人口时间利用调查

时间利用调查是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方式方法,是评估社会进步、民生福社改善的重要手段,为全面反映民生发展现状,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统计依据。时间调查主要按照被调查人口的特性(如城乡、年龄、性别、地区、婚育情况、就业情况等)分类调查其主要活动(如有酬劳动、无酬劳动、非生产性活动、个人活动等)时间分布。中国在2018年进行了最新一届的时间利用调查统计。

相关内容

编辑

时间文化

一日三秋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释义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表示虽然间隔时间很短,但感觉漫长,用于表达殷切的思念。子午卯酉出自隋代散文家箫吉的《五行大义序》:“子午卯酉为经纬。”其中子指的是夜半时分、午指的是正午时分、卯指的是日出时分、酉指的是日落时分。用来形容做事从头到尾的经过。一刻千金出自苏轼的《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释义为一刻的时间价值千金,形容时间十分宝贵。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词全文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释义为每天三更到五更鸡鸣的时候正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时间,旨在劝勉年轻人勤奋学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人民对开放发展的要点总结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标语。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出自鲁迅先生的《鲁迅全集》,这是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看法。鲁迅先生教导我们要学会挤时间,抓紧时间干有意义的事。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孔子弟子编写的《论语·子罕》,释义为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东西就像河水一样流逝,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多用于感叹时光流逝。

书籍著作

《时间》英国作家N.M.威尔斯编著;徐继成翻译的《时间》,全书共17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ISBN号 :7-5382-6008-0。该书解释、探讨和推断了时间的起源、含义、计量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时间简说》

时间

《时间简说》封面

中国漆贯荣编著的《时间简说》,全书共414页,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09月出版,ISBN号 :978-7-5369-7641-2。该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人类时间意识、时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讨论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计量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中时间概念的演化和发展,介绍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我国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授时服务,说明历法中设置闰年、闰月、闰秒的原因,解释相对论理论所揭示的时间特性。第三部分介绍哲学对于时间本质的概括和总结,以及自然科学发展所揭示的时间特性。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386/

(25)
词条目录
  1. 基本概念
  2. 定义
  3. 相对时间
  4. 绝对时间
  5. 历史
  6. 时间概念形成
  7. 时间认识的变化
  8. 时间理论演变
  9. 牛顿绝对时空框架
  10. 爱因斯坦相对时空框架
  11. 霍金时空框架
  12. 现代研究发展
  13. 时空关系
  14. 时间旅行
  15. 时间与生物感知
  16. 计时工具
  17. 古代计时工具
  18. 近现代计时工具
  19. 计时单位
  20. 古代计时单位
  21. 近现代计时单位
  22. 时区与时间系统
  23. 时间认知的价值和应用
  24. 指导生活生产
  25. 历法的编制
  26. 演变推动计时标准发展
  27. 人口时间利用调查
  28. 相关内容
  29. 时间文化
  30. 书籍著作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