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叶黄杨(学名:Buxus harlandii Hance)为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植物,为中国的特有种。
形态特征
编辑小灌木,高0.5-1米;枝近圆柱形;小枝近四棱形,纤细,直径约1毫米,被轻微的短柔毛,节间长1-2厘米。叶薄革质,匙形、稀狭长圆形,长2-3.5(-4)厘米,宽5-8(-9)毫米,先端稍狭,顶圆或钝,或有浅凹口,基部楔形,叶面光亮,中脉两面凸出、侧脉和细脉在叶面细密、显著,侧脉与中脉约成30-35度角,在叶背不甚分明,叶面中脉下半段常被微细毛;无明显的叶柄。花序腋生兼顶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苞片卵形,尖头;雄花:8-10朵,花梗长1毫米,萼片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具极短柄,末端甚膨大,高约1毫米,为萼片长度的1/2;雌花: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受粉期间花柱长度稍超过子房,子房无毛,花柱直立,下部扁阔,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4处。蒴果近球形,长7毫米,无光,平滑,宿存花柱长3毫米,末端稍外曲。花期5月,果期10月(在海南岛12月仍开花,翌年5月果熟)。
产地生境
编辑分布于中国广东(沿海岛屿)和海南;生长于溪旁或疏林中。喜光亦耐荫,常生于湿润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溪谷岩间。生长极慢,适应性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
栽培技术
编辑人工繁殖
扦插
匙叶黄杨以扦[qiān]插为主,间行压条。休眠枝扦插在3月芽未萌动时进行,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长10厘米左右,基部带踵,留叶10余片,插入土中1/2-2/3,株行距6厘米×10厘米,插后揿[qìn]实,充分浇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掌握水分和遮荫。半熟枝扦插行于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而以梅雨期扦插成活率最高。留床一年后分栽。
压条
在春季将植株下部壅土至分枝处,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暑天尤需勤浇水,待小枝生根即可与母树切离分栽。移植在3月进行,亦可秋移,均须带宿土。
病虫防治
匙叶黄杨有黄杨黑缘螟[míng]为害叶片,矢尖蚧为害枝叶。前者可在6月间用敌敌畏1500倍或敌百虫1200倍喷杀幼虫,或在成虫羽化期行灯光诱杀;后者可用亚胺硫磷800-100倍或甲基对硫磷1000-1500倍喷洒。
主要价值
编辑植株低矮,枝叶茂密,是优良的矮绿篱材料,宜作公园中规则式的模纹图案及花坛围篱,如任其自然生长,则姿态圆匀丰满,适于配植假山岩隙之中;在花径花带前沿成行列植,或植于落叶花木前,在冬季,更不致有枯燥萧条的感觉。匙叶黄杨可作树桩盆景,对氯气抗性强,也适宜工厂、街坊绿化。
外部链接
编辑匙叶黄杨在中文物种2000上的简介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