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花冠(Corolla)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轿车。该车取名为Corolla,意思为“花中之冠”。其特点为性能出色、品质稳定。2004年,一汽丰田正式将Corolla引入中国,中文名字定为花冠。2007年,一汽丰田推出了第10代花冠,且此时其在中国的名称已改为由英文发音直译的卡罗拉。截止2023年,花冠全球销量已突破5000万辆。1966年,长谷川龙雄为填补丰田市场端豪华家用轿车的空缺,...

花冠(Corolla)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一款紧凑型轿车。该车取名为Corolla,意思为“花中之冠”。其特点为性能出色、品质稳定。2004年,一汽丰田正式将Corolla引入中国,中文名字定为花冠。2007年,一汽丰田推出了第10代花冠,且此时其在中国的名称已改为由英文发音直译的卡罗拉。截止2023年,花冠全球销量已突破5000万辆。

产品沿革

编辑

第一代(1966年-1970年)

1966年,长谷川龙雄为填补丰田市场端豪华家用轿车的空缺,开发了一款外观豪华又有性价比的车型。该款车取名为COROLLA花冠(取意“花中之冠”)。第一代花冠应用前悬挂麦弗逊系统和后悬挂漂浮型悬挂系统等先进领先技术。动力方面,花冠上市初期使用的是1.1L发动机,最大功率62力,与之匹配的是4挡全同步手动变速箱。后期1.2L逐步取代了原先的1.1L发动机。第一代COROLLA推出了三种车型包括2门轿车,4门轿车和旅行车型,随着市场的扩大,花冠甚至还推出了面包车。到1970年换代,第一代花冠总共推出了24款车型。安全方面,花冠在车型中期将高配车型前鼓式制动器改为了盘式制动。这在当时的日本家用轿车领域是首例。

花冠

花冠两门轿车

第二代(1970年-1974年)

1970年,随着第一代花冠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肯定。重点提升车辆舒适性的第二代花冠上市。由长谷川龙雄继续担任开发总负责人。第二代花冠搭载了1.2L和1.4L发动机,其中1.4L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85马力,而最大扭矩则达到了117N·m。这款1.4L发动机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机械装置,使用半球状燃烧室,使燃烧效率明显提高。此外,丰田还为花冠推出了Levin顶级运动版车型。它搭载了1.6L 2T-G发动机,并使用了TWIN Solex化油器和最新的DOHC 双顶置凸轮轴格局,使得最大功率达到115马力、最大扭距145N·m。花冠Levin如此强劲的发动机配置在当时的运动型轿车市场非常受欢迎,也因此使2T-G发动机成为了丰田发动机史上的一个传奇。传动系统改用领先当时日本家用轿车的5速手动变速箱。前悬挂沿用麦弗逊式悬挂,并增加了拖曳杆式稳定器。而后悬挂系统则增加了叶簧的长度,以达到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

花冠

第二代花冠

第三代 (1974年-1979年)

1974年,丰田推出第三代花冠。由佐佐木紫郎担任新的开发总负责人。为了比前两代产品更加完善,并进一步提高花冠的品牌忠诚度。开发人员把目标从提高驾驶性能上扩展开来,努力提高车内舒适性和静谧性。然后,他们还加宽车身尺寸以提供更大的车内空间。另外,在花冠的历史上第一次搭载风洞装置。动力方面,与第二代花冠相同。搭载的是1.2L、1.4L、1.6L三款发动机,其中1.6L车型装备于顶配车型,最大功率115马力,最大扭矩150N·m。到后期,又增加了一款1.3L的发动机。与发动机匹配的除了5挡手动变速箱,丰田还首次装备了一台3挡自动变速箱,与此同时齿轮比可变转向系统也配备在了花冠身上。虽然发动机排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丰田为发动机增加了新的技术。改进车辆尾气的排放,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丰田为1.4L和1.6L车型配有催化转换器。同时后期还为1.6L车型加装了三元催化器。安全性方面,第三代花冠还大量采用了当时十分领先的被动安全装置。前后车身带有可溃缩结构的吸能车身结构被采用。同时,它还加固了车门以对抗侧面撞击。这些安全装置使车身重量共增加了40kg,但是却达到了国际安全标准,其中包括美国安全标准FMVSS和许多欧洲安全标准。并且,3点式安全带也在所有车型中得到了使用。截止到1979年第3代花冠总共销售了3755029台。

花冠

第三代花冠

第四代(1979年-1983年)

第4代花冠增加了更多的豪华元素,并设计更有创新的外形,平顺倾斜的前部和高翘的尾部,使车身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提供更低的风阻系数。动力方面,除了从第三代沿袭下来的1.3L和1.6L发动机外,花冠设计小组还新开发了一款1.5L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最大功率80马力,最大扭矩达到118N·m。后期又加入了一款1.8L发动机。变速箱方面除了5速手动挡外,还新增了一台4挡自动变速箱。 悬挂方面,最大的改动在后部,采用了四链横向杆(4-link coil with a lateral rod)结构。抑制了之前3代出现的过坑洼路段摇晃的现象。此外,运动型后悬挂配有稳定器,减少了车身的晃动并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的平衡问题。四轮碟刹第一次应用到花冠车型上,安全性得到了提升。1966年-1983年,花冠用了16年时间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1000万辆,在当时的世界汽车业,只有少数车企能够达到此销量。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花冠几代的总设计师努力的结果。

花冠

第四代花冠

第五代(1983年-1987年)

1983年5月,花冠第五代推出了5款车型,除了两款三厢轿车外,还有2门和3门跑车系列以及一款面向欧洲市场的旅行车。轿车版车型第一次采用前置前驱向消费者亮相,而跑车版则采用后驱方式以提高操控性。1984年10月,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3门和5门掀背版上市,至此。第5代花冠共有7种车型在市销售。动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1.3L、1.5L、1.6L和1.8L发动机,除了做了些技术上的小改动。没有太多变化。到中后期,一款1.6L 16气门的双顶置凸轮轴的发动机投入使用,搭载于顶级跑车型号。这款发动机使用了当时的最新技术,包括合金发动机缸盖、加固机轴、变量感应系统,以及高压缩比的技术。经过一系列改动,使得这款1.6L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30马力,最大扭矩152N·m。日本动漫《头文字D》中帮助藤原拓海成为了秋名山车神的座驾AE86实际上就是第5代花冠的跑车版,因为这款车的代号就是AE86。

花冠

第五代花冠

第六代(1987年-1991年)

1987年5月,丰田推出了第6代花冠,外观的改动相比较变化不大,依然延续了第5代花冠的设计风格。动力系统电喷技术首次应用在了花冠车上。1.6L双顶置凸轮轴电喷发动机,成为当时花冠的主打发动机。增压发动机也首次出现在这一代花冠身上。这款1.6L增压发动机搭载于花冠运动型车上,最大功率145马力,而最大扭矩则达到了190N·m。花冠还推出了四驱车型,搭配丰田新开发全轮四驱的系统。在手动档汽油发动机中,四驱车采用的是机械差动锁;在自动档的发动机中,采用电动控制的液压“High- matic”搭建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检查油门打开情况,车速,和液压系统的压力,进行中央差速控制使得在平滑路面上行驶起来比较容易。

花冠

第六代花冠

第七代(1991年-1995年)

第7代花冠车头和车尾的线条流畅圆润。整体感觉更加协调,动感十足。两门跑车车型和3门掀背轿车型采用了一种新开发strut式悬挂弥补了传统麦弗逊式悬架相对于双叉臂悬挂的不足,有效提高了操控性,并缓解了汽车转弯倾斜时对轮胎的压力。同时,改善了大功率前驱车型特有的不稳定震动和扭矩转向的弱点。有助于激发轮胎的潜能,从而增强了车的整体转向性能。应用了更多地安全装置,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安全需求,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高位刹车灯。另外安全气囊和侧门防撞梁等也被配备在花冠车型上。

花冠

第七代花冠

第八代(1995年-2000年)

第8代花冠在外观方面和上一代变化不大。这一代研发更重视油耗问题。车体采用延展性更好的钢板在保证高强度的车体结构下减轻重量。设计使三厢轿车减轻50Kg,跑车车型,则可以减少70Kg。动力方面没有太大的突破,仅仅做了些技术更新。整体来说没有新意。值得一提的是在1.6L的发动机上,搭载了SUPER-STRUT悬架扭矩感应防滑差速器用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在日本是第一次应用在前轮驱动的车型上。在过弯时,如果内侧车轮开始打滑,驱动力马上会被传到外侧车轮上,保证了过弯时的稳定和不错的操控性。

花冠

第八代花冠

第九代(2000年-2006年)

第9代花冠打破原有造型、品质和尺寸布局的传统观念,首次采纳欧洲车型的外部设计。外观更加流线型,采用先进的车身布局,包括更长的轴距以及缩短前后悬为车内提供了更大更舒适的乘坐空间。同时新增了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TRC(牵引力控制系统),ABS(防抱死系统)、辅助制动功能等安全装置。动力系统全面更新,所有汽油发动机采用VVTi智能可变气门系统。包括1.3L、1.5L和1.8L三种排量4种发动机。另外还为欧洲市场提供柴油发动机供消费者选择。2004年,第9代花冠在天津一汽丰田下线,并搭载1.6L和1.8L两款发动机。但是一汽第9代花冠的销量与花冠在全球的热卖有点背道而驰,上市以来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相比一众德系轿车,9代花冠的销量平平。2007年,花冠小改款上市,取消了1.8L发动机配置,仅有1.6L发动机配置。同时拉低了售价,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2010年,国产9代花冠再次改款,外形更加时尚。不过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膨胀,紧凑型汽车市场对于中高端的消费比例逐渐升高,而入门级市场也被科鲁兹、凯越、福克斯、捷达等车型牢牢锁定。使新花冠出现比上不足比下困难的尴尬局面。

花冠

第九代花冠

第十代(2006年-2014年)

2006年,丰田推出了第10代花冠,其中轿车被命名为Corolla Axio,而小型旅行车被称为Corolla Fielder。该车型融入了凯美瑞的新元素,一体化的中网简洁明快,中网的边框与车头融为一体。动力方面,提供了从1.3L到2.0L的6种排量发动机。在美国市场,凯美瑞上的2.4L发动机,也出现在了花冠北美版的顶级车型上。在日本,丰田还推出了一款花冠Super GT赛车,搭载的是3.5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300马力,同时配备序列式6速变速箱。2007年,第10代花冠在中国由一汽丰田生产并推出。名字使用英文发音直译卡罗拉。卡罗拉上市初期搭载1.6L和1.8L两款发动机并全部配备双VVT-i技术。与发动机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和4速自动变速箱。另外,还配备了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1966年-2009年,在历经10代的变迁,花冠累计全球销量达到了3000万辆,铸就了丰田的销量奇迹。

花冠

第十代花冠

第十一代(2014年-2018年)

2014年,第11代花冠(卡罗拉)亮相。车系迎来了新成员第11代花冠(卡罗拉)双擎,即油电混动版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13.98-17.58万元。它承袭丰田普锐斯在全球市场积累多年的混动技术,同时也是首款搭载本土化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丰田混动技术的代表车型。2016年,第11代花冠(卡罗拉)迎来了1.2T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一经上市,包括手动和CVT变速箱在内多达10款配置,几乎替换掉了之前的1.6L车型,而且入门的1.2T价格很有吸引力,还配有车身稳定系统,性价比较之前还有提升。1.2T发动机本身和1.6L相比平顺性也不差,振动和噪音也没什么差别。

花冠

第十一代花冠(卡罗拉)

第十二代(2018年-至今)

2018年,第12代花冠(卡罗拉)在中国全球首发,其主力依然以30岁的家庭用户为主,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开发了运动版车型。第12代花冠(卡罗拉)双擎采用丰田最新的混动系统,该系统由1.8升阿特金森循环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122马力。除了将百公里综合油耗降低至4L,同时有效降低重心,辅助电池被放置在后排座椅下方,因此后备厢空间并未受到影响,产品实力相比现款车型得到有效提升。内饰方面,除了延续海外版的悬浮式中控屏幕,配备了12.1英寸竖向中控屏幕可供选择。截止2023年,花冠在超过150个国家内销售,中国销量近500万辆,全球销量突破5000万辆。

花冠

第十二代花冠(卡罗拉)

产品性能

编辑

设计

外观

第12代丰田花冠(卡罗拉)2023款车身侧面采用简洁的腰线设计,舍弃了在车门下方采用贯穿镀饰条这种略显过时的设计。在现有16英寸轮毂的基础上,新增17英寸铝合金轮毂。另外,新卡罗拉增加了魅力银和红云母两种车身颜色,共提供7种车身颜色可供选择。前格栅内部将会换装点阵式网格,车灯依旧采用的是上扬式设计,头灯组内部的光源布局同样可选择更加简约的款式。尾部灯组和微微上翘的后箱盖则增加了视觉宽度和扁平感,下方的进气口则与车头进气口式样相呼应。引擎盖后端降低40mm,车顶高度降低25mm,前排臀点位置向后移40mm,向下降低28mm,后排臀点位置向后移25mm,向下降低14mm。

花冠

2023款花冠(卡罗拉)外观

内饰

第12代丰田花冠(卡罗拉)2023款在内饰上的升级较大,全系标配10.25英寸触摸式中控屏。并提供CarLife/CarPlay/HiCar手机互联等配置。1.5L汽油动力版与1.8L智能电混双擎版新卡罗拉标配Toyota Space智能座舱。搭载7英寸TFT彩色多功能信息显示屏,旗舰版仪表尺寸更是升级至12.3英寸,且支持导航地图投射功能,有效提高驾驶专注性;而10.25英寸多媒体智能在线导航系统分辨率达到1920X720,强光下也可清晰显示。

花冠

2023款花冠(卡罗拉)内饰

空间

第12代丰田花冠(卡罗拉)2023款车身尺寸仍旧保持4635/1780/1455mm,轴距为2700mm。驾驶座头部、膝部及腿部空间对一个中等身材的人来说均显宽裕,后排的腿部膝部空间表现出色,但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其后备箱空间为470L。

花冠

2023款花冠(卡罗拉)空间

动力总成

第12代花冠(卡罗拉)的2023款提供有1.5L、1.2T和1.8L油电混动共三种动力类型。

1.5L车型

2023款 1.5L花冠(卡罗拉)搭载了型号M15B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拥有89kW的最大功率和148N·m的峰值扭矩。同时,匹配了10档CVT无级变速箱。WLTC综合油耗为5.41L/100km,旗舰版达到5.43L/100km。

1.2T车型

2023款 1.2T花冠(卡罗拉)搭载的是型号为8NR或9NR的1.2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拥有85kW的最大功率和185N·m的峰值扭矩。同时,匹配了10档CVT无级变速箱。WLTC综合油耗为5.88L/100km。

1.8L车型

2023款 1.8L花冠(卡罗拉)搭载的是1.8L 8ZR自然吸气发动机+70kW电机的油电混合动力,匹配了E-CVT无级变速箱;其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达101kW和185N·m,WLTC综合油耗为4.06-4.28L/100km。

花冠

2023款花冠(卡罗拉)发动机

底盘

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第12代丰田花冠(卡罗拉)将以往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系统升级为前麦弗逊、后双交叉臂的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同时其后悬挂还通过软硬不同的橡胶衬套在高速过弯时因惯性产生的压缩变形,实现小幅度的后轮随动转向,辅以ACA弯道转向辅助系统,改善了前驱车在过弯过程中常见的转向不足现象。

安全性能

第12代丰田花冠(卡罗拉)2023款全系标配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支持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带前方行人监测)、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带全速域跟车行驶功能)、LTA车道循迹辅助系统、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等功能集于一身。在此之上,1.5L汽油动力版与1.8L智能电混双擎版还新增了EDSS紧急驾驶停止系统、RSA道路标识识别辅助系统,尤其是PDA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可在,当系统检测到道路前方或盲区内的障碍物如行人、自行车骑行者或停放车辆,并有碰撞风险时,将显示于仪表盘上以提示驾驶者,以避免车辆距离障碍物太近,降低风险。此功能可辅助在弯道或前方有车等必须减速的情况下,松开加速踏板便可平稳减速,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带来更高的行驶安全性。

2023款配置与参数

编辑

基本参数

典型配置

相关测评

编辑

安全

2008年,丰田卡罗拉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C-NCAP碰撞测试,总得分48.6分(总分70分),获得五星评价。其中,完全正面碰撞实验得分13.690分(满分20分);正面40%碰撞实验得分15.910分(满分20分);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6.000分(满分20分);靶打实验得分0.000分(满分5分);加分项得分3.000分(满分5分)。

花冠2014年,丰田卡罗拉1.8L至高版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C-NCAP碰撞测试,总得分58.4分(总分70分),获得五星评价。其中,乘员试验得分61.900分,完全正面碰撞实验得分15.540分(满分20分);正面40%碰撞实验得分16.840分(满分20分);侧面碰撞试验得分18.000分(满分20分);靶打实验得分7.520分(满分5分);加分项得分4.000分(满分5分)。

花冠2018年,丰田卡罗拉2017款改款1.2TS-CVTGL-i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测试总得分80.2分(总分100分)。其中,驾驶性能试验得分77.7分(满分100分);故障率得分94.4分(满分100分);经济性得分82.8分(满分100分);舒适性得分72.2分(满分100分)。

花冠2021年,丰田卡罗拉1.2T S-CVT 精英PLUS版在C-NCAP 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完成全部试验测试,评测总得分率为90.5%(同类型84款车型平均得分率84.7%),获得五星评价。其中,主动安全得分率100%(同类型84款车型平均得分率83.19%),行人保护得分率77.2%(同类型84款车型平均得分率70.44%),乘员保护得分率91.33%(同类型84款车型平均得分率88.93%)。

花冠

性能

懂车帝实测了丰田卡罗拉的加速、油耗、制动和空间等维度的表现,以下是该媒体机构的实测数据:

媒体评论

作为丰田的经典产品,花冠历经38年考验,品质可靠,口碑极佳。在日本,花冠曾经创造了连续33年销量冠军的奇迹;在欧美等地区,花冠也屡获殊荣,多次获得″最佳购买车型( B est Selling Car)″,荣登销量冠军榜,并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最信赖″的车型。(青岛网评)坐在丰田花冠内,宽敞的空间,微微打开自动天窗,让车内的空气与大自然循环,静静享受着出游的乐趣。更想象着,天晴的时候,与家人一起,把天窗整个打开,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家子其乐融融。正如试驾员的评价,一款很好的家庭用车,面向大众,没有特点就是她最大的特点,有着一种骨子里的通俗。(潇湘晨报评)国产花冠上市一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品质,日前更在J.D.Power2004中国新车质量调研中,成为中国中型车市场的领头羊(103PP100),可以说,花冠的品质一直都是可以信赖的。(新快报评)

市场状况

编辑

历史销售量

1966年-1983年,花冠用了16年时间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1000万辆,在当时的世界汽车业,只有少数车企能够达到此销量。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花冠几代的总设计师努力的结果。1966年-2009年,在历经10代的变迁,花冠累计全球销量达到了3000万辆,铸就了丰田的销量奇迹。截止2023年,花冠在超过150个国家内销售,中国销量近500万辆,全球销量突破5000万辆。

中国区域年销量

中国区域月销量

品牌简介

编辑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JAPAN)是丰田汽车公司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的简称,公司成立于1938年,是日本汽车厂商之一。该公司在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第5 。TOYOTA标志发表于1989年10月,是TOYOTA创立50周年之际,椭圆形组成的左右对称的构成。椭圆是具有两个中心的曲线,表示汽车制造者与顾客心心相印。横竖两椭圆组合在一起,表示丰田(TOYOTA)的第一个字母T。背后的空间表示TOYOTA的先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延伸,面向未来,面向宇宙不断飞翔。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2001年7月,丰田在中国成立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丰田在华地区总部及投资性公司,积极参与丰田在华生产、研发等投资活动,并为其所投资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法律事务等支援。同时,TMCI也是丰田在华的重要窗口,代表丰田从事与中国政府、媒体及社会团体等的联络、沟通事务。

花冠

丰田Logo

召回事件

编辑

2013年5月11日,丰田汽车决定召回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的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生产的部分花冠轿车,共计51辆。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失效。此时,安全气囊中气体发生器内压异常上升,金属容器可能破损并溅出碎片,气体发生器中的高温气体可能发生泄漏,甚至起火,存在安全隐患。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其它厂家的空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2021年,由于零件生产工厂在高压燃油泵内部构成件组装工序中的制造偏差等原因,导致部分构成件未充分压紧。使用过程中,高压燃油泵内部可能会发生异常磨损,高压燃油泵焊接处可能会产生疲劳裂纹,存在燃油渗出的可能,极端情况下会增大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7月10日起召回2019年8月6日-2021年4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卡罗拉汽车,共计191936辆。2022年12月20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2007年12月10日至2015年10月2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花冠汽车,共计5辆。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在售后维修时更换的安全带卷收器内部零件制造不良,当车辆发生碰撞、安全带所受拉力达到限力器工作条件时,安全带的抻出量会异常增加,导致对乘员的约束力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获得荣誉

编辑

2000年,在单一品牌累计销售量上,COROLLA花冠以世界“最畅销汽车”(Best Selling Car)的称号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88年-2002年,COROLLA花冠在美国市场上六度获得权威调查公司-J.D Power and Associate授予的“同级别最佳初期质量奖”(Best in Class in Initial Quality Award)。2003年,COROLLA花冠在德国汽车客户满意度调查中,获得同级别车评价第一名。在英国,COROLLA花冠在节油汽车马拉松赛中夺得金牌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6196/

(905)
词条目录
  1. 产品沿革
  2. 第一代(1966年-1970年)
  3. 第二代(1970年-1974年)
  4. 第三代 (1974年-1979年)
  5. 第四代(1979年-1983年)
  6. 第五代(1983年-1987年)
  7. 第六代(1987年-1991年)
  8. 第七代(1991年-1995年)
  9. 第八代(1995年-2000年)
  10. 第九代(2000年-2006年)
  11. 第十代(2006年-2014年)
  12. 第十一代(2014年-2018年)
  13. 第十二代(2018年-至今)
  14. 产品性能
  15. 设计
  16. 外观
  17. 内饰
  18. 空间
  19. 动力总成
  20. 1.5L车型
  21. 1.2T车型
  22. 1.8L车型
  23. 底盘
  24. 安全性能
  25. 2023款配置与参数
  26. 基本参数
  27. 典型配置
  28. 相关测评
  29. 安全
  30. 性能
  31. 媒体评论
  32. 市场状况
  33. 历史销售量
  34. 中国区域年销量
  35. 中国区域月销量
  36. 品牌简介
  37. 召回事件
  38. 获得荣誉
  3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