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经典的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于16到17世纪。《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篇幅最长,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峰,代表着莎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哈姆雷特》正是16到17世纪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正是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阶段,英国社会处于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的...

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经典的四大悲剧之一,创作于16 到17 世纪。《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篇幅最长,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峰,代表着莎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创作背景

编辑

时代背景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哈姆雷特》正是16 到17 世纪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正是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阶段,英国社会处于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1601年,英国王室内部发生叛乱,并涉及到莎士比亚早年的保护人南安普顿伯爵。并且这次叛乱还间接导致了英国王室与新兴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的联盟土崩瓦解。社会矛盾日趋复杂,政治与经济形势逐渐恶化。1603年,詹姆斯一世继位后开始实施专制体制,残酷地侵占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不同阶级之间产生冲突,并且越演越烈。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带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崛起,与皇室继承制度站在了对立面。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此后,其创作的重点从喜剧转向了悲剧,风格也变得阴郁悲愤。《哈姆雷特》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莎士比亚对当时社会的自觉批判。莎士比亚以丹麦为背景书反映了英国社会的状况,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展现了新旧交替过程中,权力更迭的冲突,进一步批评了旧有等级的落后,表现人文主义关怀,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并影响着时代思潮的发展,预示着人类的人文精神将会不断地被发掘。

题材来源

《哈姆雷特》的题材来源于史前丹麦,男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国王的侄子阿姆雷特。文字记载最早是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Saxo Grammaticus)于1200年左右完成的《丹麦史》。莎士比亚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将它改编成一个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悲剧。原剧本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被叔叔杀害,母亲改嫁,梦见父亲的鬼魂让他复仇。于是他开始装疯躲过新王试探,双方多次交手后同归于尽。莎士比亚认为原剧情和当时的许多复仇剧一样,剧中人物的复仇仍受封建观念所支配,没有新意,他把当时社会所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赋予王子哈姆雷特,让他的复仇变得与众不同。此外有观点认为,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雷特》时,也受到法国人弗朗斯瓦·德·贝尔佛勒斯特于1570年创作的《悲剧史》的影响,例如“哈姆雷特的母亲格露特在父亲被谋杀之前已经与冯格通奸”就借鉴自《悲剧史》。

剧情介绍

编辑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期间,意外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回国奔丧途中,他接二连三遇到叔父克劳狄斯篡夺王位以及叔父和母亲乔特鲁德匆忙于父亲葬礼后一月内结婚等一系列意外事件,这让哈姆雷特心生疑惑。就在此时,父亲老哈姆雷特的幽灵在霍拉旭和勃那多值守的时候出现,并揭示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杀的,要求哈姆雷特为他报仇。于是,哈姆雷特开始了他的复仇计划,他通过一出"戏中戏"的表演揭示了叔父的真面目,确定是叔父克劳狄斯是自己的杀父仇人。然而,由于误杀了自己深爱着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狄斯甚至想借着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幸运的是,哈姆雷特趁乱逃回丹麦。但他却得知奥菲莉亚已经自杀,为了报复而不得不接受和她的兄长雷欧提斯决斗。在激烈的战斗之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误饮了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不幸身亡。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同样中了毒剑。洞悉真相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了克劳狄斯,完成了艰巨的复仇任务,并嘱托他的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与复仇原因宣布给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留下清白的灵魂。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演出剧照

角色介绍

编辑

出场人物

以上资料来源

主要人物

哈姆雷特

留学期间哈姆雷特没有任何烦恼 ,在威登堡大学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学习生活 ,此时的他是快乐、单纯、善良的,他的世界非常美好,追求的也是真善美的世界,但随着父亲的去世、母亲的改嫁、叔叔的叛变、朝臣的势力,让他感受到了世间所有的恶,这使得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阳光、快乐到堕落、阴暗,变成了落魄的王子,再到后来奥菲利娅的被俘激发他的复仇斗志,又由落魄王子成长成了智慧的勇士,与邪恶的势力开展斗争,在痛苦和折磨中成长起来,最终手刃仇人,但是他虽然为父亲报了仇,最终自己也被奸人所害,结局令人惋惜遗憾 。剧中哈姆雷特性格复杂多变,充满矛盾。哈姆雷特的设立背景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性的一个缩影,表现出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的描述,其实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冲突。

哈姆雷特

克劳狄斯

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的叔父,他杀害了国王,强娶了王后,还设计杀害哈姆雷特,在整个剧中他是莎士比亚刻画的阴谋家、权力者。他为了权利弑兄篡位、为了自身自身利益谋害他人,设计无辜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最后死在了哈姆雷特的毒箭之下。克劳狄斯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形象。在他的眼里只有利益,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利益的利用,代表的是当时社会现实和资产阶级的黑暗和丑恶。

奥菲利娅

奥菲利娅是莎士比亚笔下塑造的优美绝伦的女性代表,她美丽、善良、纯洁,象征着一切的美好,不仅仅是外表漂亮,内心还是善良的,甚至连哈姆雷特对她的咒骂她都单纯的认为这是哈姆雷特太痛苦了无法自控,没有任何的不满,有的只是痛心和惋惜。后来,因为克劳狄斯的设计,她的父亲被哈姆雷特杀死,在这种情况下,她被哥哥安排去哈姆雷特身边打听消息,在爱与恨的相互煎熬下,这位少女选择了自杀。奥菲利娅代表的是封建贵族少女的典型代表,受封建思想影响以父兄为中心,软弱、被动,始终是处于被利用的角色,被父兄利用、被哈姆雷特利用,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封建贵族少女的悲哀,让人痛惜。奥菲莉娅在剧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却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哈姆雷特

奥菲利娅

乔特鲁德

王后乔特鲁德在故事中扮演的是一位争议很大的女性,她在丈夫死后需要一个能给她安定生活的男人和王后的地位。对物质与权势的欲望使她不知廉耻,不顾乱伦的社会禁忌。她对爱情的不忠贞深深地伤害了哈姆雷特,使哈姆雷特不再相信爱情和亲情。乔特鲁德和奉献社会的大多女性一样,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缺乏忠贞,她所需的只是自己的虚荣、地位和生活保障,她的选择是无奈的,因为她无法靠自己活得安定的生活,只要给予她所需的权利、地位、荣华富贵她便会觉得很幸福,在剧中她原本是不乐意的后来却觉得很快乐。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着封建时期女性成为依附男性的悲哀及女性的麻木。

哈姆雷特

乔特鲁德

波洛涅斯

作为朝中重臣,波洛涅斯趋炎附势,老奸巨猾。先王去世后他迅速倒向新王。他清楚地看到哈姆雷特在朝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不仅没有对哈姆雷特产生怜悯之情,反而担心哈姆雷特与女儿的恋情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为此他不顾女儿的感受,蛮横地要求她中断与哈姆雷特的情感联系。而他的死也是整个剧中最荒诞的,为了巩固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擅自参与到皇室家族内的纷争,却被哈姆雷特误当成克劳狄斯一剑刺死。他的死连累到一双儿女,女儿因他被自己的恋人所杀,精神受到刺激后失常,溺水而亡,儿子也因为他复仇付出生命的代价。故事也正是有这样的丑角而让冲突更强烈,故事情节矛盾更多。

作品鉴赏

编辑

感情思想

反思人文主义

“反思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命运”,是《哈姆雷特》的思想主题。故事主角哈姆雷特身上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甚至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家。但哈姆雷特身上这种哈姆雷特这种人文主义的特质,同黑暗的社会现实是矛盾的,因此他陷入了矛盾和纠结之中。反映在实现世界里,随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开始,社会矛盾日益激烈,人文主义思想陷于行不通的危机,莎士比亚已清楚地认识到人性中恶的一面及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后期的莎士比亚虽然仍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但已经不像他的前辈和他自己的早期那样只一味歌颂人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剧作家与故事的主角哈姆雷特一样,经历从乐观的理想主义者转向了悲观的怀疑论者的历程。莎士比亚从克劳狄斯(当然也包括麦克白、伊阿古等人)身上,发现了人的奸诈、虚伪、贪婪、残暴等恶劣的品格,而具有这些恶劣品格的人又正好是人文主义运动中冒出来的一代新人。当这样一代新人掌握国家的权力,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莎士比亚所关注的,也是他想借《哈姆雷特》有所表述和阐发的。

哈姆雷特

2015年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哈姆雷特与母亲

悲剧主题

《哈姆雷特》的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其悲剧色彩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富有悲剧性的性格上,导致这种悲剧性格的原因除了生活上的改变外,更深层次地体现为其悲剧主题。哈姆雷特性格善良,社会的残酷远超出他的认识,这导致哈姆雷特的身心内外都备受折磨。一方面当时丹麦社会腐朽,病态的社会给哈姆雷特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哈姆雷特自己内心的斗争与挣扎。莎士比亚通过刻画一种痛苦的情感来渲染悲剧的外部环境,这符合在西方传统悲剧中“自我与世界之间不可解决的矛盾冲突”的根本主题。可以说,《哈姆雷特》作品的悲剧主题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宗教色彩

从性质上看,《哈姆雷特》不是个人悲剧,而更像是“宗教剧的悲剧“,剧情背后可以联系到宗教与哲学背景。但同时剧中又展现出了对于宗教的挑战,奥菲利亚发疯跳河自杀。按照基督教的标杆,自杀的人有罪,不配拥有安享坟墓的权利的,但是《哈姆雷特》则借助人性的力量,使得奥菲利亚得以安葬。

创作手法

人物塑造

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其塑造成了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悲剧英雄, 其正直善良的性格和没落的复仇王子的身份是矛盾的基点。哈姆雷特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渴望自己能够满怀人文主义地生活,然而现实困难重重,最终彻底打破了他的美好希冀,这构成了矛盾的根源。其悲剧源于自身矛盾的个性,以及人文主义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的恶势力面前不堪一击,这也正是哈姆雷特身上折射出的这种 “矛盾”的悲剧的根本原因。哈姆雷特并非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睿智勇敢,却又优柔寡断。哈姆雷特在第二幕第一场就能够杀死克劳狄斯,但他却选择了延迟复仇,是“重重的顾虑”使哈姆雷特变成了“懦夫”,因此才会酿成同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剧结局。但哈姆雷特是一位拥有美好人格的人,具有自我分析的倾向和能力,他总是努力认识自己,并寻找正当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原则。这种倾向使得哈姆雷特最终摆脱了迟疑,完成了复仇。

情节设计

《哈姆雷特》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在一个剧本中实现了悲剧与喜剧的有效融合,为了使情节更为形象生动,将崇高、卑贱、诙谐等诸多因素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复杂的情节中,作者通过三条错综交互的线索,推动整个情节的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哈姆雷特对克劳狄斯展开的复仇行动,福丁布拉斯、雷欧提斯为了发泄心中的悲愤而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哈姆雷特的复仇是主线,后两者为支线,具有推动情节发展与陪衬的作用。《哈姆雷特》除了复仇情节外,作品中还包括哈姆雷特爱情的不幸、哈姆雷特与霍拉旭之间的真挚友谊、罗森格兰兹对哈姆雷特的背叛出卖,同时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家中的父子兄妹关系融入其中。这些情节设置充分丰富了作品内容,同时推动了整体故事情节发展。整部作品中涉及的生活场面十分广泛,如华丽的宫廷、日常的家庭、阴森的目的以及民众反叛等诸多场面,均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色彩。在对生活进行描写和刻画时,实现了喜剧和悲剧色彩的有效融合。比如,奥菲利娅落水身亡的悲剧情景后便是掘墓者插科打诨的情景。作品融合了可恨可笑、崇高卑劣等矛盾元素,充分表现出悲剧色彩之美。

语言风格

《哈姆雷特》语言风格多变,莎士比亚在剧中先后被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文体,其中包括:无韵诗、韵文、散文、双笑语、偶韵体、即兴创作的打油诗及歌谣等,而每种文体又有各自的风格。剧中的戏文大都是无韵诗或自由诗这类不押韵的诗体形式,行与行之间没有韵脚, 但每行诗句都有固定的音节与音步数量,既保存了诗体形式的整齐匀称,又让整体表达流畅。 这种文体一般只有受过良好教育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层士,在比较庄严正式的场合,谈沦严肃主题的场合。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很少使用散文,但在较后期的戏剧中,散文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哈姆雷特》中散文占了近三分之一。在该剧中,剧作家对于散文体的跨行非常随意,有时同一个单词之间也可以跨行。这种文体大都只适用于剧中那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下层人民。《哈姆雷特》使用大量的谐谑语和双关语,据统计剧中共有90多处双关,是莎士比亚剧中使用双关最多的剧目。此外,哈姆雷特在不同的场景说出或引用的格言、警句等都会采用偶韵体形式。因此整体来看,剧中人物无论采用哪一种语体风格,都非常恰当得体。

哲学解读

编辑

俄狄浦斯情节

通常认为,哈姆雷特悲剧的根源在于性格,但亦有观点认为其悲剧源于“恋母”的俄狄浦斯情节。例如按照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解释,因为哈姆雷特内心存在强烈的恋母情结和隐秘的欲望,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克劳狄斯高尚,所以他才一再推迟复仇计划。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通常是母亲形象的缺失导致了悲剧形成,俄狄浦斯情节为莎士比亚笔下悲剧的发生做了充分铺垫。例如,李尔王父权管教下母性的缺失,这一问题在《哈姆雷特》中尤为突出。乔特鲁德身为哈姆雷特的生母,却没有起到母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其说哈姆雷特为死去的父亲报仇,不如说他是在争夺母亲的归属权。他的复仇表面是将为母报仇包含在为父报仇之中,称他的行为是在挽回母亲的贞洁,维护父亲的声誉和权力,实则,哈姆雷特已经成为死去父亲意志的化身,乔特鲁德死后,哈姆雷特的截然转变,是他复仇具有双重意义的证明。另外某种程度上讲,奥菲利娅是作为乔特鲁德的替代品存在,哈姆雷特先前对奥菲莉亚忽冷忽热,以及在奥菲莉亚死亡后表现出来的果断,正是“俄狄浦斯情节”的印证。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与母亲乔特鲁德

第二性

父权制文化里,女性通常被视为依靠男性而存在的 “第二性”,即非本质的 “她者”,《哈姆雷特》奥菲利娅既是被禁锢[gù]在父权制度划定的 “她者”。奥菲利娅是戏剧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但过去的男性评论家提到的相对较少。但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疯女人”奥菲利娅被视为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开始进入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视野。在女性主义的解读下,莎士比亚借助 “疯癫”的力量,为奥菲利亚争取一口喘息的机会,让其自由发声,这是作者对女性的援救,也是无奈之选,但疯癫是一种异化的状态。现实生活中,疯癫不应是女性发声 的唯一路径,女性要敢于突破父权制对女性的限制和规训,捍卫自身权利。

哈姆雷特

疯癫的奥菲利娅

重要演出

编辑

国内演出

以上资料来源

国外演出

以上资料来源

演出图册

编辑

哈姆雷特

1958年,在斯特拉特福德纪念剧院上演的《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李六乙导演《哈姆雷特》剧照

哈姆雷特

瓦列里·福金版《哈姆雷特》剧照

哈姆雷特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哈姆雷特》剧照

哈姆雷特

陈薪伊导演《哈姆雷特》剧照

作品影响

编辑

作品地位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同《李尔王》《麦克白》以及《奥赛罗》并称为“四大悲剧”,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主要影响

《哈姆雷特》作为享誉世界并流传百世的经典,是一部“说不尽”的戏剧作品。蔡仪编著的《文学概论》中提到的“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这部经典之作能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有所感悟。受到《哈姆雷特》影响,丹麦克伦堡宫作为戏剧的故事背景地,也被称为“哈姆雷特宫”,甚至连旅游说明书都如此称呼这座古堡。进入古堡可以看到一堵刻有莎翁肖像的浮雕墙,内部的广场上还有供演出《哈姆雷特》剧的舞台。

哈姆雷特

克伦堡莎士比亚浮雕

衍生作品

《哈姆雷特》从问世至今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歌剧、影视等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多国家都有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同名电影。1948年,由劳伦斯·奥利弗执导的黑白电影《哈姆雷特》,是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版本的《哈姆雷特》电影。之后相继出现了30部左右的电影《哈姆雷特》。1980年,由凯文·克莱恩执导的《哈姆雷特》上映。在场景布置、服装呈现和道具设计方面,该部电影都采用了传统的中世纪欧洲风格。该版本被视为对原著最忠实的翻拍版本之一。1990年12月19日,由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英国美国法国共同制作的《哈姆雷特》上映。1996年,肯尼思·布拉纳执导《哈姆雷特》,并由他本人出演哈姆雷特一角。该版本完整复刻了原著的台词,并在拍摄时使用了长镜头技巧。2000年,米歇尔·阿米瑞亚德执导的《哈姆雷特》是该作品现代化改编的经典影视。该版本将剧情背景设定在了现代的纽约城,哈姆雷特被设定为公司CEO的儿子,给了观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哈姆雷特

佛朗哥·泽菲雷里执导《哈姆雷特》

1994 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推出了一部名为《狮子王》的动画电影,借用《哈姆雷特》的故事,用符合少年儿童欣赏的视角,转换了人物与社会背景,阐述了与《哈姆雷特》截然不同的主题,这部动画电影自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球。2006 年,冯小刚拍摄了一部名为《夜宴》的古装武侠片,故事结构也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但是时代背景与角色身份却都发生了变化。同年,中国另一位导演胡雪桦也将《哈姆雷特》改编成了一部名为《喜拉雅王子》的电影。

哈姆雷特

《喜马拉雅王子》

作品评价

编辑

“西方有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雷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不当机立断——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雷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用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但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柯勒律治“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搞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雷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雷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屠格涅夫“哈姆雷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雷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雷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法国文豪雨果“哈姆雷特是我们中间的一个,在大街上我们也许会每天交错走过,那些折磨他的思想每天也在折磨我们,他面临的选择也是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生存或者死亡是个哲学命题,也是生活中每一件具体的大事和小事。是或者不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我们今天面对的哈姆雷特,不是面对为了正义复仇的王子,也不是面对人文主义的英雄,我们面对的是我们自己。能够面对自己,这是现代人所能具有的最积极、最勇敢、最豪迈的姿态。除此以外,我们没有别的了。”——林兆华(1990年版哈姆雷特话剧导演)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6873/

(766)
词条目录
  1. 创作背景
  2. 时代背景
  3. 题材来源
  4. 剧情介绍
  5. 角色介绍
  6. 出场人物
  7. 主要人物
  8. 哈姆雷特
  9. 克劳狄斯
  10. 奥菲利娅
  11. 乔特鲁德
  12. 波洛涅斯
  13. 作品鉴赏
  14. 感情思想
  15. 反思人文主义
  16. 悲剧主题
  17. 宗教色彩
  18. 创作手法
  19. 人物塑造
  20. 情节设计
  21. 语言风格
  22. 哲学解读
  23. 俄狄浦斯情节
  24. 第二性
  25. 重要演出
  26. 国内演出
  27. 国外演出
  28. 演出图册
  29. 作品影响
  30. 作品地位
  31. 主要影响
  32. 衍生作品
  33. 作品评价
  3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