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英语:Peking University,缩写:PKU),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中国重点大学,学校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工程”,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历史沿革
编辑京师大学堂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要求建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12月13日,京师大学堂开学。1900年,因八国联军侵华,京师大学堂被迫停办。1902年,该学堂才得以复建,同年京师同文馆也并入该学堂。1904年,该学堂选取47名学生出国留学,为首次中国高等院校派学生出国留学。1910年开办本科教育。
京师大学堂匾
国立京师大学校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为校长。1913年,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并入天津北洋大学,因遭到反对而作罢。1916年,蔡元培担任校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与其它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要求罢免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的职位,诸多北大师生因五四运动而被捕,外加蔡元培先生夜走天津,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五四运动之后,学校渐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同时,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大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传播的中心了。1920年10月,北大教授李大钊创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1927年8月,北洋政府命令北大与8所北京其它合并成立国立京师大学校。同年,该大学校相关学生组织都被北洋政府取缔。
北京大学地学楼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29年,北京大学自行复校。1930年11月,国民党首任教育部长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十六字方针。1931年1月9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决定每年捐助北京大学20万元,期限为五年。同年,北京大学着手修建学生宿舍灰楼、新图书馆等建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命令北京大学南迁至湖南省长沙市,并与国立清华大学、天津私立南开大学、中央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往昆明,除去女生和多病体弱者,都被要求步行去昆明,并且在步行途中,学生要沿途作调查、采集工作。同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课。次年,研究生院开始招生。1946年5月4日,历时九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宣告结束,同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京复学。
迎接解放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西郊罗道庄,位于此处的北京大学农学院迎来解放。1949年年初,北京大学迎来了解放。除去时任校长胡适等人南迁外,北大大部分师生都留在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2月,北京大学医学院交由卫生部管理。1951年2月,北大建立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叶向忠出任首任书记。1952年,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及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系并入北京大学(实际执行中北大法学院中的法律学系、政治学系调整到北京政法学院,地质学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燕京大学撤消,北大由城内沙滩等处迁址至原燕京大学校址。北大农学院与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组北京农业大学。院系调整之后,北京大学有12个系:数学力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质地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经济学系、东方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校、院、系三级体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体制;从原先拥有文、理、法、医、工、农等6个学院的大学也变成一所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综合性大学。1954年9月,北大重新设立法律系。生物楼、学三食堂等主要基建完成。
北京大学牌匾
1955年1月,北大铅印室建成。1964年秋,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北京大学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试点,并向北大派了工作队。运动中,不少党员干部受到错误批判。1965年3月,邓小平总书记主持的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着重讨论了北大的情况,明确指出“北大是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对工作队的做法予以纠正。1976年,文革结束后,北京大学开始逐渐恢复教学秩序。1996年10月,北大入选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江泽民发表讲话。北京大学在国家的推动和支持下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2000年之后
2000年,原北京医科大学与北大合并,形成新的北京大学。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5年,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017年,北大汇丰商学院在牛津大学成立设置牛津校区。北京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18年1月23日,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成立。2020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建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2021年,北京昌平新校区正式启用。2024年2月,北京大学与河南省人民政府、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揭牌,该项目同年5月正式开工。
北京大学校园
办学条件
编辑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官网信息显示,该校设有6个学部,分别为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1个跨学科类,和1个深圳研究生院,拥有55个直属院系,134个本科专业。
学院与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有49个博士后流动站,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62个博士学位点,285个硕士学位点,“双一流”建设学科41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的A+学科有22个,A学科有9个。北京大学8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4个入选省级一流专业。1个入选“卓越法治人才”计划2.0专业,1 个入选“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2.0专业,14个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专业。
教学建设
据北京大学2022-202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校新增生物统计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三个专业,新增生物科学(天体生物学方向)等5个专业方向、新增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新增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理论与应用力学+机器人工程”。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8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4个入选省级一流专业。1个入选“卓越法治人才”计划2.0专业,1个入选“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2.0专业,14个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专业。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0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55个。在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3 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本科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3 项、二等奖5项;研究生教学成果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另外,北京大学作为其他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024人、外聘教师172人。其中教师中有98个中国科学院院士,30个中国工程院院士,37个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5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特岗学者,74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18个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合作交流
北京大学已经与世界上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大学(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诸如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弗大学、耶鲁大学等。另外,每年来北京大学交流的国际学者超过1000余位,与各国家地区7所高校举办学期交流项目,并举办学生论坛和国际会议。
学术研究
编辑科研平台
北京大学的研究机构众多,整体分为理工科类和人文社科类,其中包含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研究中心,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理工科类(部分)
人文社科类(部分)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现代性并存的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前身为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截至2023年10月,图书馆现由总馆与医学图书馆、学院(系)图书馆等众多分馆组成,馆员总人数达400多名,馆舍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总量1000余万册(件),数字资源总量3PB以上,总馆全年楼内服务350多天、每周开馆112小时、线上运行365×24小时。图书馆还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汉文和民文纸质古文献达160万(件)。
北京大学图书馆
学术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12月,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自从1995年以来,该期刊获得过中国家教委“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主要刊登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交叉科学等领域的论文。被Scopus、Ei Compende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几十种国内外数据库所收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2003年,该期刊首次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获得过中国国家、省部级奖项,例如1999年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为1985年创办的月刊,主管部门为科技部,主办单位为中国化学会和北京大学。该期刊主要是涵盖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领域。自创刊以来,该期刊获得过多次重要奖项,例如科协三等奖(1997年,2002年)、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等。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美国《化学文摘等多种数据库、期刊所收录。
《物理化学学报》
截至2023年1月,以上信息来自于
科研成果
理工科类
2002年-2020年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家、国家科学进步奖约有40余项。2021年11月3日,北京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入选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的研究成果中,北京大学有3项,分别为“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的可控制备”“探测半导体界面晶格动力学的新谱学方法”“硅基片上一体化集成的高能效电容型感知芯片”。2022年11月9日,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中有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黄罡教授团队主持研发的“基于数字对象架构的数联网及大数据互操作技术”。同年,北大医学8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卫生管理奖为首次获得。
人文社科
截至2021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北大国发院共获十项成果奖,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此次奖项中,北京大学有103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一等奖数、二等奖数、青年奖数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中,北京大学获得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截至2021年,“十三五”以来,北京大学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提交结项鉴定的50个项目中,已有10个项目获得优秀,在全国高校和基地中居于领先地位。另外在2021年,北京大学四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得优秀结项,分别是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郜积意负责的项目“《史记》《汉书》年月考异”、外国哲学研究所徐龙飞负责的项目“奥古斯丁时间概念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陆俭明负责的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叶闯负责的项目“非存在对象的名字与新梅农主义研究”。
学校排行
编辑北京大学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29。北京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2024年,北京大学在QS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7。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第14。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第14名。
校园文化
编辑01:42
北京大学第十九届国际文化节盛大开幕(来源:北京大学)
学校校徽
北大对历史上出现的标识进行梳理,以鲁迅设计的校徽为核心,在其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发展。校徽为双圆套形,中心是三个人形团组成“北大”,外环为英文名称,下面为创立日期,确定了“北大红”。
北京大学校徽
学校校旗
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毛泽东题写的“北京大学”,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学校校风
北京大学的校风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除校徽、校旗、校风外,与其他高校较为不同的是,北京大学并无官方校训,类似的不同点还有,北京大学并无官方校歌,但是有一首代校歌——《燕园情》,在重大活动中会使用该歌曲。
校园环境
编辑学校校区
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共有6个校区和1个研究生院,分别是燕园校区(校本部),内有淑春园、芍园,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医学部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大兴校区,地址是北京市大兴工业开发区金苑路24号;昌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西山口村。无锡校区,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大学城状元道5号;英国校区,位于英国牛津大学城内,是北京大学第一个海外校区,也是中国高等学府首次独资运营、独资管理的海外分校;深圳研究生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丽水路深圳大学城北大校区,截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校园面积为275.11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为304.90万平方米。
01:32
航拍北京大学(来源:中国高校)
标志景观
未明湖
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标志性景观,其位于北京城西郊燕园中的淑春园里,为元明清三代皇族园林旧址。湖水来自于玉泉山,人工开凿的山水体系与湖旁的水舫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其与博雅塔共同组成“一塔湖图”的美景。
02:37
北大未名湖(来源:北京大学)
未名湖湖与博雅塔
博雅塔
博雅塔地处未名湖东南方的山地上,外形为辽代密檐砖塔,不过其内里是水泥混凝土修建的,其设计参照的是通州的燃灯塔。该塔最早的功能是水塔,其名字是来自于博雅塔的主要捐资人博晨光的叔父博老先生。
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其前身为1898年落成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大学迁入燕京大学校园,燕京大学图书馆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形成以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为总馆的新的格局。该馆是美国建筑师墨菲于1920年规划设计,为当时燕京大学建筑群的主要建筑之一。
00:53
北大图书馆通识参阅厅(来源: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
合并后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其馆舍资源依然较为紧张,但因种种原因限制,当时并未对馆舍进行扩建。直到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才对馆舍进行两次扩建。1975年初,北京大学在燕园中心落成新的图书馆,该馆落成后北大图书馆总面积达24,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2,400个,可容纳藏书360万册,是当时中国建筑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该馆舍后被称为“老馆”“西楼”。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香港实业家李嘉诚捐资兴建的新馆(东楼)落成,且该馆与旧馆完美对接,总建筑面积达到53,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在建筑规模上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高校图书馆。
行政管理
编辑现任领导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4月25日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编辑参考资料来自于,优秀校友众多,仅列举部分
学校荣誉
编辑2024年,北京大学荣获“首都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6位北大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相关事件
编辑清北师生畅行互通
2024年1月1日起,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师生实现畅行互通,范围为在职教职工和学生(持学生证、工作证和校园卡人员),入校人员于校门经核验通过后可以步行或骑行入校。在信息核验权限交互前,两校师生员工可凭新版学生证、工作证、校园卡经过人工核验进入对方校园。
试点改革取消绩点
2024年1月3日,北京大学发文称,从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该学院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和实践类课程的成绩评定中,取消绩点制,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五个等级划分:A(85-100分)优秀;B(75-84.9分)良好;C(65-74.9分)合格;D(60-64.9分)基本合格;F(<60)不及格。成绩的综合评价用优秀率(A%,成绩为A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和优良率(AB%,成绩为A和B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替代GPA。
寒假校园研学
2024年寒假,北京大学进一步推进校园有序开放,全面推出假期校园研学。北大推出六条研学线路,研学线路全程配套志愿者沿途讲解。每条线路预计游览时间60分钟。研学项目自1月15日起在北京大学官方系统登录,面向社会各界,接受团体预约。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