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是一种核武器,它利用氘[dāo]、氚[chuān]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实现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对目标产生毁伤。因此,它也被称为核聚变武器或热核武器。
氢弹发展历程
编辑研制背景
1941年9月,美国研发第一种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开始之初,部分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积极考虑研制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武器,发挥出核反应的更大潜力。
费米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通过聚变反应获得能量的科学理论已经出现了。一些科学家当时已关注到恒星热核聚变反应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在20世纪30年代,汉斯·贝特提出太阳等恒星可以在星心领域产生高压高温热核聚变反应,从而获得能量。但是,当时没有人认为在地球上可以复制这样的高压高温条件,也就不可能人工引发聚变反应。原子弹的出现,改变了科学家们的看法。这是因为原子弹的中心温度超过1亿度,足以点燃热核聚变反应。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科学家恩里科·费米向他的同事爱德华·泰勒提出了一个想法:利用一个小型的裂变弹(原子弹)引爆一个热核聚变弹,从聚变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爆炸能量。1951年,泰勒和同事乌拉姆合作发表了论文,指出X射线很可能是促成核聚变反应的关键。原子弹爆炸时,首先释放X射线,然后逐步释放冲击波、电磁波、更多类型的射线。因为其军事价值很快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篇论文是泰勒和乌拉姆就这一课题发表的最后一篇公开论文。这成为了研制氢弹的关键理论基础。在苏联成功测试自己的第一枚原子弹之后,美国决策层提出需要“保持自身军事优势”,并决定加速发展下一代核武器——热核聚变弹,也就是氢弹。氢弹的威力可以达到传统原子弹的1000倍,一些美国人士认为这可以给予美国相对于苏联的核武器优势。
研制历程
冷战诞生
随着美苏冷战不断升级,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美国一些人鼓吹在核武器研发方面必须保持“优势”的影响之下,杜鲁门政府敲定了研制氢弹的政策,全球走向了氢弹的时代。1950年7月25日,杜鲁门总统致信杜邦公司总裁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要求杜邦公司设计、建造和运营一个新的钚[bù]、氚生产设施,为热核炸弹项目提供必需的原料。最终,这一复杂生产体系覆盖了美国32个州。研制氢弹的所需理论研究基础在这一阶段逐步成形。1942年,在芝加哥的Met实验室创造了地球上的第一个核链反应后,恩里科·费米认为,原子弹中发生的裂变过程可以用来点燃太阳中心发生的相同类型的热核反应。他推测,涉及氘的反应,即天然存在的重氢核,将在原子爆炸期间产生巨大的温度,相互爆炸,从而产生氦和巨大的能量。1951年美国推出了“温室计划”行动,这是全球氢弹的第一个原理试验项目。随后,美国在1952年启动了第一个氢弹爆炸试验的具体项目——“常春藤行动”。该行动实现了引爆全球第一个氢弹的成果,这枚氢弹的代号是“迈克”。此后,苏联等核武国家先后完成了自己的氢弹研制工作。
大国竞争
美国
1951年,美国秘密启动了“温室计划”行动,这是全球第一个热核原理试验,用于测试推动热核武器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原理。这项试验尽管只针对热核原理,但却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数据,令美国科研团队能够在一年内制造出完整的核聚变装置。这一装置奠定了美国现代热核武器的设计基础,也左右了其他国家研制氢弹的基本思路。它的构型被称为特勒-乌拉姆构型,这一构型以其两位主要贡献者,爱德华·特勒和斯坦尼斯洛·乌拉姆命名。他们两人在1951年一道开发了这种构型,期间得到了物理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帮助。与此同时,美国决策层担忧聚变武器研制工作的风险过高。实际上,在特勒和乌拉姆突破其构型研究之前,美国内部并没有人能够解释如何实现有实用价值的核聚变。因此,美国决策层在推动核聚变与氢弹研究的同时,也在推进更大威力的原子弹(裂变核武器)的研发。该项目由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西奥多·泰勒牵头进行开发。从1951年初开始,大威力原子弹和氢弹这两个并行开发的高威力武器,都走到了可以在1952年底于太平洋实验场进行一系列爆炸试验的阶段。这一系列的核武器试验,被称为“常春藤行动”。按照规划,这一行动中引爆的其中两个核弹,会是当时测试过的威力最大的炸弹。其中一个是有史以来最高威力的纯裂变武器,也就是当时威力最大的原子弹。当然,这一系列试验还计划测试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热核试验装置,代号“迈克”,也就是全球第一个氢弹。“迈克”的威力比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所有高爆炸药的威力加起来还要大得多。从结构上来看,“迈克”是一个两级核反应装置,使用TX-5裂变弹(原子弹)作为初级,次级由储存在圆柱形保温容器中的液态氘聚变燃料组成。在保温容器中心,安排了一个钚“火花塞”,用于引发核聚变反应。容器被超过5吨的天然铀燃料所包围。整个装配体被装在一个巨大的钢壳内,宽2.03米,长6.2米,壁厚约为25-30厘米,是当时制造的最大的单个钢锻件。壳体内部表面用铅和聚乙烯薄片覆盖,形成了导热的辐射通道,将热量从初级传导到次级。整个装置重达82吨。1951年5月,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氢弹这一全新武器走完了初步研制的过程,美国的氢弹研制团队进入了准备进行第一次爆炸测试的具体实施阶段。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中部新建的岛礁核武器靶场进行了引爆全球第一颗热核武器装置“迈克”的测试,这是人类的第一次氢弹测试。在试验中,全世界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威力达到了当时前所未见的1000万吨梯恩梯炸药当量级别,其爆炸杀伤效果大大超过原子弹。与之相比,广岛原子弹当量仅为1.5万吨。
美国第一个成功爆炸的氢弹装置
这场巨大的爆炸,是美国历史上威力第四大的人造爆炸事件。其中77%(800万吨)的来源是由于天然铀燃料的快速裂变,其余的240万吨则直接来自氘燃料的聚变。摆放这一试验装置的埃卢格拉布岛(代号为“弗洛拉”)完全被摧毁,形成的弹坑直径为1,902米,深度为50米。试验后,该岛的几乎所有区域都可以测得较高的辐射强度。至此,美国成为第一个研制成功氢弹的国家,成为了发明氢弹的国度。随后,该国于1952年起逐步测试、完善了自己的热核武器体系。这次首创性的氢弹试验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确实使美国在与苏联的核武器竞赛中获得了短暂的优势,也标志着全球核武器竞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如前所述,美国获得的这一优势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反对研制氢弹的人包括原子弹之父之一:J·罗伯特·奥本海默,以及一些意见相近的人们都认为,美国研制氢弹除了加速全球核武器竞赛外,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有人指出,苏联很快就会研发类似的武器,令美国加速研制氢弹而获得的优势化为乌有。假如美国不积极研制氢弹,苏联也不会急于研制同类的热核武器,双方有可能在冷战初期达成限制核武器发展的协议,从而避免后来发生的美苏核武器竞赛。苏联确实在美国氢弹试验成功之后不久,就引爆了自己的第一枚氢弹,部分证实了反对研制氢弹的人士的看法。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有7个国家制造了自己的氢弹,全球核军备竞赛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在美国完成了第一次热核武器测试后,氢弹的研制生产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美国迅速扩大了氢弹测试规模,1954年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环礁测试的氢弹达到了1500万吨当量的威力。这一武器是美国第一种具有实战能力的氢弹,也是美国历史上引爆的最大核武器。
美国达到1500万吨当量的氢弹爆炸时的景象
苏联
苏联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研制氢弹的国家。1945年8月苏联核计划正式启动时,热核聚变弹已经成为了苏联核科学界关注的一种新型武器。苏联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该国于1949年着手研制氢弹。1953年夏天,苏联氢弹研发团队解决了若干重点问题,苏联官方因此公开发布了关于热核武器的声明。1953年8月9日,《真理报》文章明确指出,美国在生产氢弹方面已经没有垄断地位。1953年8月12日,苏联第一颗氢弹在试验场成功进行了试爆。随后苏联迅速在氢弹实用化的领域取得了更多的进展。
英国
1957年11月8日,英国在由澳大利亚管理的圣诞岛成功引爆了本国的第一颗氢弹。这一氢弹试验行动代号为“格斗行动”。这枚氢弹成功起爆,打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氢弹的垄断。这一测试达到了180万吨当量的级别。
英国第一次氢弹测试
法国
法国于1968年8月24日进行了第一次氢弹测试,该国代号为“老人星”的第一个热核武器装置在太平洋的范阿陶法环礁上被引爆。它有着260万吨当量的威力,严重污染了当地环礁的环境。
中国
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于上午8点20分成功起爆。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从原子弹研制成功到氢弹研制成功所用时间最短的国家,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以色列
1986年9月30日,在各个核国家之中保密程度名列前茅的氢弹研制计划曝光。以色列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被《星期日泰晤士报》揭露。这一报道刊登了以色列核技术人员莫迪凯·瓦努努提供的相关信息。专家据此得出结论,以色列可能已经拥有多达200枚核武器。根据联合国给出的信息,在1950年代,以色列开始了一项核武器计划,并在1966年完成了该核武器方案的研发阶段。虽然以色列未曾公布进行核试验的信息,但许多人认为以色列与南非在1979年9月22日共同进行了双方合作的第一次核试验。印度于1974年5月进行了一次被其宣称为和平用途的核爆炸,此举使印度正式成为第六个研发核武器的国家。
计算机模拟
由于核试验的各种成本极高,计算机模拟在氢弹研制历程的初始阶段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中国氢弹关键专家于敏曾经长期在上海华东技术研究所工作,利用其J501计算机进行中国的三相氢航弹设计优化,通过大量的模数值拟计算建立较大规模的设计模型。于敏的研制结果不依赖西方科研成果,他通过对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分析,找到了显著增加热核材料密度的技术价值,判断出需要利用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才有可能满足相关条件。计算机模拟也是各个核武器国家缓解国际社会对核试验行为施压的关键手段。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成为了主要核武器国家同意一道停止在大气层内进行核试验的关键文件。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对核国家在大气层内进行危害极大的核试验表达了强烈的反感,并对这些试验造成的放射性沉降物威胁极为关注。美国、苏联和英国为此进行了谈判,对国际压力做出了回应。尽管法国和中国当时未签署相关协议,但法国和中国先后于1974年和1980年完成了自身时间最晚的大气层核试验,事实上成为了禁止大气层核试验的合作国家。
法国展示的CP52型氢弹
不久后,地下核试验这一手段也逐步被核大国抛弃。地下核试验顾名思义,是在地表下进行核爆炸。1945-1989年,各国的多数的核试验实际上是在在地下进行的,比例高达约75%。仅仅美国的地下核试验就多达800多次,苏联达到了近500次。虽然地下核试验的环境相对封闭,令放射性沉降物的排放数量几乎可以被忽略,但是其放射性产物依然可能泄露到地表、地下水之中。最终,1996年多国签署的《全面禁试条约》彻底禁止所有类型的核爆炸行为,这包括了地下核试验。因此,在目前来看,超级计算机是模拟核爆炸试验的关键手段,而这是在不进行真实核试验的前提下继续研发新型核武器的唯一途径。美国通过其成熟的超级计算机体系,获取了较多的核爆炸模型,特别是基于美国自身1945年至1992年期间多达1054次核武器试验真实结果打造的大量模型数据,令美国新一代核武器的研制获得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大量核武器正在接近服役寿命的终点,超级计算机可以被用于模拟、确定这些武器的具体失效时间点。
基本设计
编辑基本原理
与原子弹相比,氢弹主要利用重氢(氘)、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实现热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使得氢弹常常被称为热核武器、聚变武器。但是,让轻原子核形成自持的热核反应,需要首先创造出极高的温度和密度,直到今天这一条件组合依然只能由引爆原子弹来满足。所以,氢弹实际上是两级结构,分为“初级”与“次级”。“初级”是构成自持热核反应条件的特殊起爆核装置,也就是一个微型的原子弹。“次级”是自持热核聚变放出能量和中子,进而触发重核裂变反应,获得更多能量的主体部分。“次级”释放的能量是高威力氢弹爆炸产生能量的主要源泉。”初级”有时候也被称为“扳机”。核聚变武器(氢弹)与核裂变武器(原子弹)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非比寻常的优势。首先,氢弹的威力更大,可以达到原子弹的100至1000倍,甚至更高。其次,核聚变的固有特点使得非裂变贫铀[yóu]材料能够成为新型核武器的主要能量源泉。这使得氢弹可以减少对稀缺的铀-235或钚-239等裂变材料的依赖,从而显著降低了核武器原材料获取、加工的难度,推动了核武器的进一步的普及和多样化。大多数核大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在其氢弹器设计中继承、发挥了相关优势。
整体结构
氢弹在结构上分为核战斗部和承载壳体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包括了弹上携带的指挥控制系统、挂载结合管理系统。氢弹的核爆炸装置包括了两级核部件(包含核点火部件)、炸药部件、火工品、和其他结构件,通过引爆控制系统的管理,构成一个完整的核战斗部。
构型
氢弹构型是指各种材料的配置、形状和尺寸,以及如何将各部分有效组合,各个核武国家对此高度保密。在1979年,美国曾经发生了一起严重泄密事件,《进步》杂志的一篇文章描述涉及了氢弹构型,这被美国政府认为泄露了国家机密,并导致了一场法律诉讼。氢弹构型的具体细节至今仍被各个核国家严格保密。氢弹构型难以借鉴,只有通过大量的大规模理论及数值模拟计算,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核装置。美国科学家爱德华·泰勒与同事乌拉姆提出的全球第一种氢弹构型,成为了多个国家采用的基本材料组合方式。
爱德华·泰勒
在中国,于敏院士进行了独特的氢弹基本构型设计工作。他的研究成果长期高度保密,直到21世纪才逐步公开。一些外国媒体分析评论称,于敏研制了一种独特的氢弹构型,并将其命名为“于敏构型”。这一构型普遍被认为是与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不存在参考、模仿的关系,因此是一种独立研制的氢弹构型。中国这一构型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之一。目前,世界上能够实现核聚变武器化(即实用化)的构型,只有美国和中国这两种构型,后者在氢弹小型化上的优势可能比前者更为明显。
爆炸威力与杀伤机制
氢弹不存在原子弹核装料受到临界质量限制的问题,因此热核武器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堆砌热核装料,爆炸威力也就可以无限大。由于威力上的优势,世界的核国家储备的核武器主要为氢弹。氢弹主要有5种杀伤手段: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效应。具体来说,氢弹的聚变过程释放了巨大的能量,同时核反应过程也非常迅速,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因此,在爆炸点周围形成了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并加热和压缩周围空气,使其急速膨胀,形成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强烈的光热辐射。核反应还会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这些强脉冲射线向外辐射,并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导致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最终产生电磁脉冲。冲击波对目标的破坏效应主要是超压和动压所引起的直接破坏及间接破坏效应。在威力在万吨梯恩梯当量以上的空中和地面核爆炸中,冲击波是在较大范围内起主要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是造成杀伤破坏的重要因素,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和“闪光致盲”,对建筑结构和其他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所引起的火灾可造成大范围的破坏。早期核辐射包括核爆炸产生的瞬发中子、短寿命裂变碎片放出的缓发中子,以及空气中的氮俘获中子产生的辐射能量等,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他物体造成损伤。
美国核试验时产生的冲击波
氢弹与其他核武器的技术关联
目前各种核武器(包括了原子弹、氢弹,以及氢弹较为特殊的一个变种:中子弹),均依赖裂变或者聚变,或两者结合反应作为其获得爆炸能量的渠道。一部分核弹利用了两种核反应交错发生作用的原理,例如助爆原子弹。但是,这一类核弹依然没有摆脱裂变和聚变的基本原理,同样可以归入这两类核武器之中。
装备情况
编辑在冷战期间,世界核武库数量急剧增长。1955年,全球核武器数量刚刚超过3000枚,而到1965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3.7万枚以上。其中,仅仅美国就囤积了约31000枚核武器,苏联达到了6000枚。到1975年,全世界的核武器数量迅速增加至47000枚,美国一个国家就装备了约27000枚核武器,苏联则配备了20000枚。1980年代末,全世界的核武器数量突破了60000枚,其中美国拥有23000枚核武器,苏联则掌控了39000枚。
典型型号
编辑典型的氢弹武器包括了以下几个著名型号:
B61热核炸弹
美国的B-61热核炸弹是一种兼顾战略、战术用途的热核炸弹,它实际上是根据模块化理念设计的多用途武器,通过对其物理组件的调节,可以实现多种威力配置。一般认为B-61属于中等当量的热核武器。
B-61核弹
沙皇炸弹
苏联命名为“沙皇炸弹”的氢弹,是迄今为止测试爆炸总能量第一的炸弹。 当时,苏联在俄罗斯北部的新地岛上空引爆了这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炸弹:一枚5800万吨当量的氢弹。
沙皇炸弹展品
中国第一种实战性氢弹
中国的第一种实战性氢弹也是自由落体炸弹,由专门改造的轰-6甲型轰炸机负责投掷。1967年6月17日8点20分,徐克江为机长的轰-6甲型中型轰炸机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投下一枚带有降落伞的氢弹。随后,中国的这一首枚氢弹成功爆炸,试验获得成功。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这是中国军事工业科研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的核武器作战能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W87核弹头
美国的W87核弹头是一种弹道导弹弹头,采用了两级内爆式的热核装置工作原理。该弹头的当量约为30万吨,可升级至47.5万吨。
W87核弹头
衍生弹种
编辑中子弹
较为特殊的一种氢弹是中子弹,它本质上还是氢弹,主要依靠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高能量中子作为杀伤敌方目标的工具。中子弹的特殊设计令其核辐射所占的能量比例显著增高,冲击波与光辐射占据的能量比例则明显减少,从而使得它有着能够较好的杀伤人员、减少对建筑物等物体产生损坏的特殊能力。中子弹因其特点,也被称为增强辐射武器。中子弹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1962年开始正式试验中子弹,到1963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国内争论不休,美国直到1977年国会批准拨款申请才开始生产中子弹。然而,由于西欧盟国顾虑重重,再加上苏联施加压力,美国不得不推迟生产完整的中子弹武器,只生产中子弹的主要部件。直到1981年8月,美国才开始生产和储备“长矛”战术弹道导弹的中子弹头,以及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弹炮弹。法国和苏联也在此后进行了中子弹试验。
电磁脉冲热核武器
人类进行氢弹引爆试验时,发现了电磁脉冲的军事破坏效能。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约翰斯顿岛进行了一次空中核爆试验,结果数千公里外的檀香山的数百个警报器全部失灵,瓦胡岛的照明变压器全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也突然中断。与此同时,距离爆破中心投影点1300公里的夏威夷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也相继失灵,经过相关研究,美国科学家发现这是氢弹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所导致的。氢弹爆炸时产生射线撞击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使大量自由电子释出。这些自由电子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会进一步产生瞬间超强电磁辐射。这个从核爆到电磁脉冲产生的效应,通常称为康普顿效应。正是这个效应导致地面上的电器产生感应电磁场,继而将电子设备烧毁。现代军事装备日益广泛地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这种电路比老式的电子管电路在抗电磁脉冲的能力方面要低几个数量级,因此电磁脉冲对半导体器件和设备所能造成的破坏也就要大得多。组成战场神经网络的电磁平台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战争的结果,也会使整个城市瘫痪。由于氢弹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具有巨大的军事价值,各国科学家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着重于电磁脉冲破坏效能的特殊氢弹,其中美国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
投掷手段
编辑自由落体炸弹
大多数核国家的第一种实战性氢弹采用战机进行空中投掷。如前所述,美国的B-61热核炸弹是一种典型的自由落体氢弹。
弹道导弹
由于轰炸机的突防能力、飞行速度无法与弹道导弹相比,各个核国家的实战氢弹主要由弹道导弹负责投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法国的一系列携带氢弹战斗部的弹道导弹,例如该国目前的主力战略核威慑打击武器:M4与M51潜射弹道导弹。
巴黎航空航天博物馆展示的法国弹道导弹和火箭
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有着较强的突防能力,令其成为了投送氢弹的较佳手段。美国为“蛇鲨”巡航导弹、“红石”洲际弹道导弹研制了W-13热核战斗部,令氢弹的模块化、通用化发展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但这一弹头的发展因为搭载工具项目取消而终止。在美国现役武器之中,“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携带热核战斗部。俄罗斯轰炸机可携带搭载氢弹的巡航导弹武器,例如图-160轰炸机可以携带12枚Kh-55巡航导弹,或者增程改进型号Kh-55SM。
Kh-55巡航导弹
其他
对氢弹根据投送手段进行划分,除了上文提及的各种类型外,氢弹还包括了核炮弹、核鱼雷、核地雷、核深水炸弹等类型。
制导突防与挂载设备
部分氢弹还包括了制导和突防设备。这些设备装入坚固的承载壳体中,这一壳体往往可以承受极大的冲击力,配合多重引信与保险手段,在正常工作时可确保氢弹与投射平台安全分离,突破敌方防御拦截,准确命中目标,而在意外坠落等情况下阻止核爆炸的发生。氢弹的挂载设备与投掷发射平台的相关系统结合工作,由挂环、各种电子与气液压管道接口、辅助设备等组成。
禁止核试验运动
编辑氢弹的大量装备服役,令包括美苏在内的各国认识到出于控制风险和成本的目的,有必要限制核武器竞赛的规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禁止核试验。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地球上进行所有类型的核爆炸,包括地下核试验。直至1990年代初,全世界核武器国家的核试验活动和核武器的获得才显著减少。1980年代后半期,核试验总数多达174次。1980年代中期,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回暖,而1991年苏联解体,为禁止核试验的进程铺平了道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这些曾共同管理苏联核武库的国家地区,在苏联解体后通过参与《核不扩散条约》下成为了无核武器国家。1991年,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主要核试验场关闭。1990年,苏联向美国、英国提议暂停核试验,美英对此表示赞同。这为几十年来一直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倡导者们创造了实现禁核目标的机会。1990年10月24日,苏联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联合王国和美国分别于1991年11月26日和1992年9月23日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在《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96年1月和7月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法国在1990年代关闭并拆除核试验场,成为唯一彻底放弃核试验设施的国家。但是,2017年9月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此次试验被该国政府宣布为氢弹试验,也是朝鲜进行的迄今最大的一次核试验。此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项制裁决议,以阻止朝鲜核武器计划的继续发展。此外,还有一些国家被怀疑在秘密地进行核武器研发和试验,但这些猜测并未得到证实。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和生效,大部分国家停止了核试验活动。然而,仍有一些核国家并不承认《核不扩散条约》等文件的有效性,他们并未承诺不在未来进行与自身氢弹科研工作相关的核试验,这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等国。伊朗、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可能都在进行着,或者曾经进行过类似的科研工作。
实战运用
氢弹尚未有任何实战运用的案例。二战期间在日本爆炸的两枚美国核武器均为原子弹。苏联曾经进行了和平利用这一武器的尝试。1965年,为了解决塞米巴拉金斯克州契冈河滩地区的供水问题,苏军利用氢弹实施了地下爆破,这一爆破的威力大约相当于14万吨梯恩梯炸药。虽然这一爆破对修建水库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却导致了该地区出现放射性污染的问题。现在,人们仍然可以使用盖革计数器在该地区探测到一定强度的放射性探测。此后各国均未进行类似的尝试。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