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事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由于工作的 需要,或为达到在职训练的目的,或为调整“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或为照顾工作人员本人及其家庭的困难,常常采取调动工作人员工作岗位的措施。调配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编制和人员结构要求,企业单位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的合理比例,本着学以致用、适才适所、发挥特长的原则进行。
任免是国家依据法规,授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职务,或免除工作人员所任的职务。任免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做到及时、正确。只有任免得当,才能人尽其才,否则将会贻误工作。
对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实绩的考察了解。考核是人事管理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用人行政”的基础。通过考核,全面了解工作人员的优劣短长,可以为识别、使用、培训、调动、奖惩工作人员,以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可靠的依据,也是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巩固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措施。考核要以德才为基本标准,以考绩为重点,全面地考德、考能、考勤、考绩。①考德。主要考核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是否具备工作人员应有的道德品质。②考能。主要考核是否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以及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③考勤。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学习成绩和工作态度。④考绩。主要考核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
人事考核
确定各个工作职位及其任务,以及各个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还要相应地规定其应有的责任和权力。
①组织:即制定、修改关于权限和职能责任的组织结构,建立双轨的、相互的、纵向及横向的信息交流系统。②计划:即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做出人员投入计划,并对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计划做出预先设想。③人员的配备和使用:即按照工作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录用、调配、考核、奖惩、安置等。④培训:即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进行任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⑤工资福利:即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好工作人员的工资定级、升级和各种保险福利工作。⑥政治思想工作: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⑦人事管理研究:即对工作情况和程序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改进管理工作。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人事部门、人事干部的工作内容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逐渐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取代。归纳一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也就是说,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必要的培训后,安排到一个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也就是说,对员工不仅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处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就事论事,只顾眼前,缺乏长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或当前具体事宜的解决,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根据组织的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战略措施,属于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
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传统的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强调按领导意图办事;现代人力资源多为主动开发型,根据组织的现状、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日常的信息检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多为人工进行,很难保证及时、准确,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在企业管理中职责是被经常谈到的话题,员工尽职尽责是企业职责管理的理想目标。所以在企业人事管理当中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明确岗位职责,进行职责管理,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做好职责管理:1、要努力避免形式主义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过程中不能因企业费用、时间或精力等各种原因,而对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采取凑合的态度,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相当粗糙,充其量也不过仅仅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而只有组织设计的轮廓,而不考虑具体问题,必然是没有多少效果的。2、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要科学合理企业管理者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部门之间的业务分工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组织设计和工作分析,制定出合理的部门职责规范和岗位工作规范,使得组织架构趋于合理,职责划分得科学。这样,各岗位的任职人就能按照清晰的职责要求,在自己的岗位上符合职责要求地进行工作。3、要尽量克服归罪于外的心理职责管理中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归罪于外。岗位间、部门间的彼此扯皮最终常常以公司没有明确界定职责为借口而收场。持有这种心理的人以为,只要公司将职责划分清楚,大家就不会扯皮,就能在各自的领域内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企业管理者在解决职责管理过程的问题,需要各位经理人勇于承担对员工和部门职责进行管理的职责,防止冲突和矛盾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人事管理当中,除了要进行职责管理外,还要进行目标管理,明确公司、部门、班组和个人的工作目标“目标管理”强调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融合在一起。而采用员工自我管理的方式,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这样可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1.组织架构之规划:组织架构与职掌是企业运作的基本,身为经营者是必须花心思进行规划设计,依据企业短、中、长期的经营目标,来规划设计组织架构,以达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精神一因事设人的原则。2.进行工作分析决定工作职位:有组织之后,再评估企业需求而设定职位数,方能达到因事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之效果。3.建立工作(或职位)说明书:企业必须针对每一职位之性质与工作内容详细的建立作业说明书,表明每一职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重点,甚至何时应提报何种报表。4.设定工作规范(亦即资格条件):有了工作说明书,管理者就可依此为标准规划出必须具备何种资格条件及何种人格特质方能胜任此项工作职位的要求。5.进行人力配置:在上述程序完成后,便开始将企业现有人力依其特质或经历或其具备的资历等,一一进行安排配置于其最胜任的工作上。在人力配置中,人才库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库,以备不时之需,是人力配置的非常重要环节。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671/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