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橄榄(拉丁学名:Canariumalbum(Lour.)Raeusch.),又名白榄、山榄、黄榄、甘榄、柑榄、青榄、山橄、乌榄等,为橄榄科(Burseraceae)橄榄属(Canarium)常绿乔木;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在世界上主要栽培于越南、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栽培于广东、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和台湾等省区;一般栽培于海拔为1300米...

橄榄(拉丁学名: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又名白榄、山榄、黄榄、甘榄、柑榄、青榄、山橄、乌榄等,为橄榄科(Burseraceae)橄榄属(Canarium)常绿乔木;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在世界上主要栽培于越南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栽培于广东、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和台湾等省区;一般栽培于海拔为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者栽培在庭园、村旁。

栽培历史

编辑

橄榄在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橄榄的记载,在北朝以前成书的《三辅黄图》中也记载着:“汉武帝元鼎之年,破南越起扶荔官,以植所得奇草花木,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橘皆百余本”。由此可见,中国在汉朝就已经开始栽培橄榄;在《珠江三角洲农业志》中也介绍着:“公元1世纪,粤人杨乎著一本《异物志》,把广州附近生长的荔枝、橘、枸橼、芭蕉、稔[rěn](杨桃)、橄榄、余甘、益智、枳椇等果树的性状、用途及采摘方法等都做了扼要的记述,说明在那时候对于果品的价值和栽培意义,已有相当的认识”。

形态特征

编辑

橄榄的主根发达,须根较少;丘陵山地的主根深3~4米,沙地可达5~7米,侧根多分布在距离地面为0.5~1.2米的土层内,水平分布可长达5~8米。

橄榄为常绿乔木,高为10~25(~35)米,胸径可达1.50米,有胶粘性芳香树脂;小枝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粗为5~6毫米;柱状的维管束分布在髓部周围,有若干维管束稀在中央。

橄榄

橄榄的茎

橄榄当仅芽存在时,有托叶,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枝干上;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为15~30厘米;具3~6对小叶,为纸质至革质,呈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为6~14厘米,宽为2~5.5厘米,无毛或在背面的叶脉上有散生的刚毛,背面有极细小的疣状突起;叶的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为2厘米、钝;基部呈楔形至圆形、偏斜、全缘;具12~16对侧脉,中脉较发达。

橄榄

橄榄的叶

橄榄的花小,单性或杂性;花序腋生,微被绒毛至无毛;雄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长为15~30厘米,多花;雌花序为总状花序,长为3~6厘米,最多具花12朵花;花疏被绒毛至无毛,雄花长为5.5~8毫米,雌花长约为7毫米;花萼长为2.5~3毫米,在雄花上具3个浅齿,在雌花上近截平;具6个雄蕊,无毛,花丝合生1/2以上(在雌花中几全长合生);花盘在雄花中呈球形至圆柱形,高为1~1.5毫米,微6裂,中央有穴或无,上部有少许刚毛;在雌花中呈环状,略具3个波状齿,高为1毫米,厚肉质,内面有疏柔毛;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细小或缺;花期为4~5月。

果实与种子

果序长为1.5~15厘米,具1~6个果实;果萼呈扁平,直径为0.5厘米,萼齿外弯;果实呈卵圆形至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长为2.5~3.5厘米,无毛,成熟时呈黄绿色;外果皮厚,干时有皱纹;果核渐尖,横切面呈圆形至六角形,在钝的肋角和核盖之间有浅沟槽,核盖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浅波状;核盖厚为1.5~2(~3)毫米,果实在10~12月成熟;橄榄具1~2个种子,不育室稍退化。

橄榄

橄榄的果实

物种分布

编辑

橄榄原产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现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栽培于越南、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栽培于广东、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和台湾等省区。

橄榄

橄榄的主要分布图

生长习性

编辑

橄榄一般生长于海拔为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者栽培于庭园、村旁;喜光、喜温暖气候、耐阴,在20~22℃下生长最为适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且适应范围比较广,从江河沿岸的冲积土到红壤丘陵地都可种植,尤其是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土壤pH值为4.5~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根喜湿润,但忌积水,渍水轻则生长不良,重则烂根,甚至枯死。

繁殖方式

编辑

人工繁殖

有性繁殖

橄榄的有性繁殖主要为种子繁殖,主要选择果大、高产、稳产的树种并采集种果,种子的提取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沤烂果肉取种、开水烫果取种和盐渍取种法,处理完之后将种子进行沙藏,到播种的时间后将种子点播在苗床上,播种后撒上细土,再覆盖地膜或稻草。

无性繁殖

一般选择用本砧作砧木,选择连年高产且丰产优质的品种来作为接穗,这样嫁接的亲和性好,成活率高,一般采用短穗切接法或劈接法,接后要用薄膜扎紧,后再套上薄膜袋密封,并用稻草包扎薄膜袋防晒。

栽培管理

编辑

建园选址

一般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土地,地势平坦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来建园;定植的时间一般为3~4月的春植和10月中下旬的秋植。

种苗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接口愈合良好、叶色和抽梢正常、根系发达而又没有病虫为害的植株来定植。

水肥管理

幼龄树一般以为主,配合磷钾,少量多次;结果树要施三次肥,分别是在春梢萌动前、在采果前后或秋梢萌动前以及12月上旬,以有机肥为主,增补磷肥;在新梢抽吐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多雨季节需要注意排水防渍。

整形修剪

幼龄树的修剪一般是在栽后的第2年春梢萌发前进行,留几个芽的培育主枝,其余的芽全部抹除;结果树的修剪一般在采果后进行,将徒长枝和直立枝短截,剪除病弱枝、衰老枝、过密枝和重叠枝等。

病虫害防治

橄榄上易发生病害主要有乌皮病、炭疽病、煤烟病及树瘦病等,主要是采用农药来防治,可以选用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万灵水剂、啶虫脒和艾美乐等化学药剂来防治;此外防治树瘦病主要采用物理的方法,比如:剪除病枝和消灭越冬害虫等方法。虫害主要有橄榄星室木虱和橄榄蛀果野螟[míng],主要采用氯氰菊酯乳油、啶[dìng]虫脒[mǐ]粉剂等来防治橄榄星室木虱,采用万灵水剂、啶虫脒等来防治橄榄蛀果野螟;此外也可以在冬季清理树上的虫果和枯枝并集中销毁来减少橄榄蛀果野螟的发生。

橄榄的功用价值

编辑

食用价值

橄榄的果实鲜食爽口清香,甘味回味无穷,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其果肉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每100克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C;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钙,对儿童的骨骼发育有很大的作用。

生态价值

橄榄树终年常绿、树姿优美、根系深生、耐旱性强、寿命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江河两岸、缓坡山地都可种植,可以作为绿化树种来美化环境,也可作为防风树种及行道树;另外,在山地上种植还可以改善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价值,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经济价值

橄榄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果实可以被加工成多种凉果、例如:脆皮榄、十香果、玫瑰橄榄等,核可以被雕刻成工艺品;还可以被制成活性炭

药用价值

橄榄的果实味酸、甘,性温,榄仁味甘,性平,核味甘、涩,性温;果实主要用来治疗烦渴、咽喉痛、开胃下气和腹泻;榄仁主要用来治疗唇吻燥痛;果核主要用来治疗鱼骨鲠及食鱼过多,消化不良等症状。

相关研究

编辑

橄榄叶的提取物主要是酚类二环萜烯类化合物的苦苷[gān],主要由羟基酪醇和油橄榄骨架形成,具有抗炎、降血糖、降血压及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减轻大鼠自身的免疫性心肌炎的发展,预防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心室重构,发挥一系列心脏保护作用,在未来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前景;此外,橄榄苦苷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是否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是否与抗氧化剂存在协同作用都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延伸文化

编辑

橄榄核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张应文著作的《清秘藏》中就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个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chī],荷花九鸶[sī],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在乾隆初年,苏州民间的艺人杜世元,也是用一枚不到一寸的桃核刻“苏子游赤壁”题材,与《核舟记》中的核舟有所不同,核雕在当时被称为“鬼工”;此外,核雕作品除了继承传承至今的雕刻技法之外,同时也对所刻题材的文化进行了传承。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7949/

(11)
词条目录
  1. 栽培历史
  2. 形态特征
  3. 果实与种子
  4. 物种分布
  5. 生长习性
  6. 繁殖方式
  7. 人工繁殖
  8. 有性繁殖
  9. 无性繁殖
  10. 栽培管理
  11. 建园选址
  12. 种苗选择
  13. 水肥管理
  14. 整形修剪
  15. 病虫害防治
  16. 橄榄的功用价值
  17. 食用价值
  18. 生态价值
  19. 经济价值
  20. 药用价值
  21. 相关研究
  22. 延伸文化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