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法文:Français;英文:French)是属于欧洲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高卢-罗曼语支的一门语言。
名称由来
编辑法语的前身是以拉丁文为主的高卢-罗曼语,在数个世纪的语言演变中与法兰西民族所操的日耳曼语相结合,发展为法国的官方语言。其中,法语的名称Français是由法国一词(France)的词根Franc(法兰克人)添加后缀-ais组成,是从法兰西民族语言中保留下来的词汇之一。
使用主体
编辑一开始,由高卢-罗曼语演变而来的古法语流传于高卢(法国)地区。中世纪早期,古法语被日耳曼民族用作方言,并逐渐被规范发展为现代法语,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法语在法兰西共和国领土内通用,但因地域形成不同的地方语言群体:西部群体 ( 诺曼语、盎格鲁—诺曼语) ,东北部群体 ( 庇卡底语、瓦隆语) ,东部群体 ( 洛林语、勃艮第语) ,中部群体。随着法语的规范化和法国文学的发展,法语逐渐向外传播并在国际上盛行,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位于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之后的全球第五大语言。据统计,全世界有3.21亿人使用法语交流。其中,非洲国家使用人数排名第一,占比47.2%,约为1.47亿人;欧洲使用法语人数占比31.3%,约为0.98亿人(法语在法国本土使用人数超6700万人,比利时使用人数超500万人,其他欧洲国家使用人数约为2000万);北非和中东使用法语人数占比14.6%,约0.46亿人;美国使用法语人数占比6.6%,约为0.21亿人;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0.3%。
形成历史
编辑起源
公元前5世纪,凯尔特民族中的高卢部落开始从德国中部和北地中海沿岸向西推进,并以本民族的名字——高卢为这片地区命名。公元前3世纪,凯尔特民族受到罗马帝国和日耳曼民族的压迫,逐渐衰落。公元前52年,凯撒大帝征服高卢,为高卢带来了罗马文明。其中,包括他们的通用语言——拉丁语。随着罗马移民的增加,拉丁语逐渐取代了当地的高卢语。5世纪起,日耳曼民族入主高卢。其中的法兰克部落占领了高卢北部,将其更名法国,并在当地居民的同化下沿用了以拉丁语为主的高卢语。历经了4、5个世纪的文化融合,高卢语的词汇、语音、语法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法兰克民族所说的日耳曼语,日耳曼语也进入到了高卢语之中,逐渐演变为以拉丁语为主的高卢-罗曼语,即古法语。
发展
8、9世纪—13世纪是古法语时期,法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大体可视为拉丁语和日耳曼语融合发展的过程。古法语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公元8—9世纪。8世纪,查理曼帝国建立后,古法语在路易和秃头查理的发展下日趋规范,其名称被确立为法语。其中,842年发布的《斯特拉斯堡誓词》标志着法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的正式形成。但是,《斯特拉斯堡誓词》是用以拉丁语为主的高卢-罗曼语和日耳曼语两种语言签订的。可见,在这一时期,日耳曼语在法国和拉丁语的语言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939年,卡佩王朝将法语确立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古法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10—12世纪。受四分五裂的政权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影响,当时法国的语言呈现出无标准且方言种类繁多的特点。其中,古法语的主要方言类型有卢瓦河以南的奥克语和卢瓦河以北的奥伊语。这些方言的共同特征是,受日耳曼语的影响,原本的拉丁语语序被打破,出现了繁多、混乱的语序和语法类型。但其词汇95%沿用自拉丁语。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古法语是受日耳曼语序影响的拉丁语。古法语发展的第三阶段,是13-14世纪。13世纪,卡佩王朝将巴黎发展成为了政治和文化中心。为了解决语言标准化问题,统治者将巴黎使用的方言——奥伊语确定为民族共同语。这时,法语的语序、语法、词汇都较为固定,并被运用于官方文书之中。自此,标准古法语正式产生。
统一
14世纪—16世纪是中古法语时期,法语仍处于发展和变换之中,但总体上朝着语言统一的趋势迈进。14世纪的法国长期战乱,语言发展受战争影响相对不稳定,也是逐渐形成了与古法语区别较大的中古法语。15世纪,法国开始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法国皇室集权之后,推行出了一套固定的官方语言。彼时,法语句法逐渐稳定,结构也愈发严谨。法语的口语已摒弃了古法语中的词汇变格和词尾子音,从发音上也无法辨别动词的人称。但书面语中仍留有无声的子音,并且能够依据语源判断,某些词汇拼写是否需要增添无声子音。但是,法国境内还流传着拉丁语和其他地方性语言。16世纪,法国“七星诗社”为提高法语在政治、法律、语言等领域的地位,推进法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率先倡导统一法语。1539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维莱科特雷法令》,规定公证文书等材料以及法庭判决等正式场合必须使用法语。这标志着法语取代拉丁文,成为了法兰西民族的统一语言。
规范
17世纪—19世纪是古典法语时期。这一时期,法语经过了全面规范化和成熟化,已发展至巅峰,被纳入现代法语的范畴。17世纪,在风靡法国的古典主义的引导下,众多人文学者投身于法语规范化的工作当中。1635年,黎塞留公爵为规范语言使用,设立法兰西学院,与语言学家们一起雕琢出更为严谨的法语,同时极大程度丰富和创新了法语词汇。随着法国国际影响力的和法语自身规范性的提升,法语逐渐成为为欧洲文化交流和思想启蒙的重要工具,并于17世纪末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外交语言。18世纪后,受启蒙思潮和法国革命影响,法语在法律、文学、科学、行政、宗教、教育等领域的使用更为规范。期间,法语还从英语中引入了大量新概念、新制度名称,词汇、语法体系也日趋庞大。
传播
19世纪,随着法国开展的一系列对外扩张活动,法语也开始向非洲、美洲等法国殖民地传播,并与当地语言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法语方言,诸如越南法语、魁北克法语、海地法语等。1883年,为提升法语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法国设立了法语联盟。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法国语言文化外交”的开始,法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语言政策,构建语言文化传播网络,将法语国际传播纳入国家战略。经由一番战略发展,法语逐渐从民族语言演变为多族群语言,进而跻[jī]身国际语言行列。目前,法语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语言,除法国之外,还有数十个国家将其用作通用语言。此外,法语还被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用作官方语言。
语系
编辑法语属于欧洲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印欧语系
地理分布
编辑法语作为仅次于英语的国际性语言,在世界语言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法语的使用者则分布在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法语的主要使用国家集中于欧洲、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太平洋地区,其中,比利时、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加拿大(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中非、乍得、等29个国家,和瓦莱达奥斯塔大区(意大利)、泽西(英国)、根西(英国)、本地治里(印度)4个地区以法语为母语。此外,法语还被联合国等多个地区和组织视为官方通用语言。现将部分法语使用国家梳理如下:参考文献:
00:31
哪些国家和地区说法语?(来源:不正经的欧洲语老师)
各地方言
编辑法语在法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有多种方言变体。法国人一般使用以巴黎地区的法语为标准的“本土法语”,其他法语方言则是以此为基础发展的。诸如,法国南部人使用受奥克语影响的所谓的“南部法语”,欧洲的法语变体有比利时法语、瑞士法语和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地区的奥斯塔法语等,加拿大的法语方言主要有魁北克法语和阿卡迪亚法语等,黎巴嫩的法语方言为黎巴嫩法语等。参考文献:
国际地位
编辑参考文献:
语言特点
编辑法语是由以拉丁语为主的高卢语和以日耳曼语为主的法兰西语融合发展而来,是具有复杂性和严谨性的表音文字。并且,法语是一种屈折语,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发音和词法和语法。
语音
字母
法语共有26个字母,其中a、e、i、o、u、h、y为元音字母,其余均为辅音字母。参考文献:
音素
音素属于语音范畴,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法语中主要有35个音素,其中包括15个元音音素,3个半元音音素和17个辅音音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注:在法语的辅音音素中,有两个较为特色的发音,分别是舌边音[l]和小舌音[r]。舌边音[l]: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阻止气流进入鼻腔,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塞,气流从舌两侧外出。小舌音[r]:是一种颤音,是用气流冲击或摩擦小舌得到的颤音或摩擦音。发音时舌尖抵下齿龈,舌后部略抬起,气流通过小舌颤动,声带也振动。
音符
法语有长音符^、分音符¨、开音符`、闭音符´、软音符¸等特殊音符,它们往往与字母同时出现,其主要作用是区分语音和语义。参考文献:
词汇
法语的词汇一般只有其概念意义,但因几种词汇的搭配和语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法语的一个词汇一般具有多种含义。而法语单词的每个词缀都像汉语里的一个字,认识一个词缀的同时就等于认识了约十几个分词汇。随着现代语言的发展需要,这种用法愈加频繁。比如许多名词都直接被置于另一名词之后当作形容词使用起到形容词的作用,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形容词数量,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参考文献:
语法
词法
法语的词法较为复杂,其名词、限定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词汇都有特殊的构词形式和用法。此处对法语中主要词类的词法做简要介绍。
名词
法语中的名词是实体词,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用以表人、物或某种概念。并且,大部分名词具有多义性,需要根据语境明确其真正的意思。例如:在“C’est une pluie torrentielle.(这是一场倾盆大雨)”和“Lorsque rentre la petite fille, c’est sur elle une pluie de baisers.(当小姑娘回家时,大家都拥上去亲吻她)”两句话中,前者中的pluie是本义大雨,后者中的pluie则引申出拥上去、如雨一般之义。法语的名词有性之分。其中,有的属阳性,如:le soleil(勇敢)、le courage(勇敢);有的属阴性,如:la lune(月亮)、la vie(生活)。其名词还有单数和复数,形式不同。如,un ami(一个朋友)和des amis(几个朋友)。法语的名词前面一般要加限定词,限定词可以是数词、主有形容词、指示代词或冠词。除数词外,限定词应和被限定的名词保持性、数一致。
限定词
法语中的限定词是一种辅助词,用来限定名词。限定词包括冠词、限定词中的形容词、和数量词等类别。其中,冠词包括定冠词、不定冠词和部分冠词三类,且均分单复数形式。单数冠词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复数冠词则没有。限定词中的形容词则包括指示形容词、主有形容词、泛指形容词、疑问词和感叹形容词。数量词则包括基数词、序数词、派生数词、量词等。
形容词
法语中的形容词是表示人或物性质或状态的词,可根据来源、结构、意义的不同分成若干系列。并且,形容词一般应和其修饰的名词保持性、数一致。法语的形容词在句子中可做形容语、主语的表语、直接宾语的表语、间接结构的表语和同位语等。但他在句子中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放在被修饰名词前,有时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后。其基本规律是少数单音节形容词放在名字前;大多数多音节形容词,尤其是表示物体特征和颜色的形容,一般置于名词之后。此外,有些形容戏前置和后置的意义不同。比如,une majson ancienne(老房子)和mon ancienne demeure(我的旧居)。法语的形容词有级差形式,表示其程度之深浅。可与其他形容词或从句作比较的叫比较级,比较级的最高形式叫最高级,不与其他成分作比较的叫绝对用法。
代词
代词是法语中很重要的一种词类,一般用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短语、词组或分句、橘子。但少数代词可独立使用,并不代替其他词句。代替其他词句的代词,句法作用与被代替的部分相同;不代替其他词句的代词,句法作用和名词相同。法语的代词种类繁多,按照惯例可分为人称代词、副代词、指示代词、主有代词、关系代词、疑问代词和泛指代词七种。按照性质,又可将上述其中代词分为不变代词和可变代词两大类。
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的词。法语中的动词有词形变化,即动词变位。法语的动词有许多分类方法。从搭配结构看,法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带动词三大类。从主语是否有人称来区分,法语动词分为人称动词和无人称动词。从功能上看,法语动词可分为独立动词和助动词。从词体看,法语动词又分为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此外,作为一种屈折语,法语词形的变化是其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例如,法语名词属可变词类,它有阴性、阳性之分,还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法语名词“性”“数”的变化,带动其修饰或限定名词的其他词类跟随名词的性数而变化,从而形成严谨的语式和时态。以下是法语动词“être(是/存在/有)”受名词中的人称代词“性”“数”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句式和时态下发生的变化。参考文献:
副词
法语中的副词表示状态、方式、成都、数量、地点、时间等概念。它是实义词,没有词形变化,属于不变词类。按照词义划分,法语副词可分为方式副词、数量副词、地点副词、时间副词、判断副词、疑问副词、怀疑副词、惊叹副词八大类。
句法
在法语中,同一种概念可以用多种句法手段表达。其主要表达方法有:时间表达法、目的表达法、后果表达法、比较表达法、原因表达法、条件表达法和对立表达法等。这些表法方法的主要载体是句式。而法语最为常见的六大句式是:1、直接陈述事实的直陈式;2、表示命令的命令式;3、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作的条件式;4、表示希望,设想和判断的虚拟式;5、可以替代动词和形容词的分词式;6、将动词本身,将动词的作用全部表现出来的不定式。为了严谨、直观地反映人、事、物的状态,法语设有复杂、沿革的时态变化规则。其主要的时态类别有:现在时、正在进行时、将来时、最近将来时、简单将来时、先将来时、未完成过去时、合过去时、预过去时、先过去时、简单过去时、最近过去时等。虽说句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具有全民族的特点,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应一体遵守。但是,法语的语法却根据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语言环境、表达对象的差异,发展和沿用了不同的语法使用规则,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语体。比如,在法语中,口语、应用文和描写文的语法和语体都有所不同。
语言文化
编辑文学
最为正统和最具代表性的法语文学是法国文学。而法国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842年颁布的《斯特拉斯堡誓词》被视为其发端标志。中世纪的法国文学种类丰富,有宗教文学、武功歌、宫廷文学、传奇文学、市民文学、骑士文学等文类,又可细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圣迹剧、神秘剧、诗韵等体裁。具体代表作有武功歌《罗兰之歌》、寓言诗《玫瑰传奇》、市民文学中的讽刺故事《列那狐传奇》、骑士文学《破晓歌》和《特里斯丹和绮瑟》等。16世纪,法国文学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其作品多强调以人为中心,涌现出了戴泰帕尔、比代、阿米奥等主张人文主义的作家。期间,在法国王室的影响之下,七星诗社主张通过改革发展出肯定民族文化、用法语创作的民族文学。当时的法国文坛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人和作品。小说方面,拉伯雷创作了抨击封建旧制的《巨人传》;诗歌方面,里昂诗人群和七星诗社诗人争奇斗艳;戏剧方面,也涌现出了悲剧、悲喜剧、戏剧等类别;散文方面,蒙田用法语写作的《蒙田随笔集》不仅是第一部用法语写就的哲学论著,还在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政教分离的热潮。
蒙田随笔全集
17世纪,法国文学进入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典范,推崇文学和语言的艺术性,文坛上出现了文学沙龙和雅风流派。同时,受法兰西学院影响,当时出现了许多以崇高的笔触描绘宫廷贵族生活的作品。17世纪末,法国思想界和文学界还出现了现代派与古典派之争,推动了法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马莱伯、笛卡尔、巴尔扎克、哈代、莫里哀等。18世纪,法国文学步入了启蒙时期,产生了批判主义,强调理性与情感共存。其间,文坛出现了四大启蒙文学家:孟德斯鸠于1721年发表了《波斯人信札》,被视为启蒙文学运动的先声;伏尔泰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哲理小说,娴熟地运用谐谑的笔调书写荒诞的故事,深刻地讽刺和批判社会现实;狄德罗在唯物主义领域深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博爱”,为后续颁布《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忏悔录》也被视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忏悔录
19世纪,浪漫主义风靡法国文坛。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创者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的问世,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成熟。随后,法国涌现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文学思潮和流派,其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批评都有卓越成就,迎来了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茶花女》、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以及福楼拜、莫泊桑、左拉、罗曼·罗兰等文学巨擘著下的传世佳作。
巴黎圣母院
20世纪,法国文学的发展愈发多元,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主义、存在主义相继登场,也出现众多成就斐然的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波伏娃的《第二性》、萨特的《荒原》、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等著作,都为世界文学贡献了不朽的哲思。
艺术
音乐
法语主要的音乐艺术是法国艺术歌曲,它起源于16世纪中叶一种用琉特琴伴奏的复调歌曲。随着意大利音乐和卢梭的民歌化风格的出现,法国艺术歌曲开始得到发展并且初步采用浪漫主义诗歌来创作,并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发展至顶峰。法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细腻典雅,主张用优美的音乐节奏和悠扬的曲调烘托气氛、反映人文精神,强调用声乐和唱词烘托出细腻丰富的情感。参考文献:
电影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其电影艺术更是成就非凡。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影片在巴黎放映,这个日子也被公认为电影诞生之日。随后,法国电影艺术开始迅速发展。1897年,乔治梅里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开创了重视诗意性、表现力和强调营造气氛的印象派电影,出现了德吕克的《流浪女》、莱皮埃的《黄金国》、冈斯的《拿破仑》、雷诺阿的《忠诚之心》代表作。而后,法国电影也从有声到无声、从封闭向开放、从萌芽到兴盛的发展历程,影坛上也相继出现了先锋派、诗意现实主义派、“新浪潮”电影、“左岸派”电影等电影运动,推动了法国电影面貌的革新和推动世界电影发展的新进程。参考文献:
电影《埃菲尔铁塔》海报
《广岛之恋》剧照
法国民谣因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感情特色在世界音乐上占有一定地位。民谣是指在民间流行且被赋予民族色彩的歌曲,也被称为民歌,法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赋有民族特色的民谣歌曲,法国民谣一般多为单声部的独唱曲,也有少量对唱曲,法国民谣的特点是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歌词多数以描写自然和爱情为主。一般使用吉他和手风琴等乐器进行演奏,并与舞蹈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法国著名的民谣歌手有Keren Ann-凯伦安哥选,乔治·穆斯塔基、弗朗索瓦·哈代等人。法国最经典的民谣《A LA CLAIRE FONTAINE》在清澈的泉水边是一种传统式的民谣,以悲伤的情感基调被用于电影《面纱》的主题曲。
02:46
电影《面纱》主题曲(来源:唯独音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法语的俚语与俗语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独具特色。俗语和俚语是一种被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语句,表现为一种非正式的、比较口语的句子,具有地域性强,生活化等特点,这种语言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了各阶层的文化底蕴,也充分反映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俗语产生于19世纪,并且不断壮大融合进而形成新的词汇。参考文献:而与俗语相比,法语的俚语一般只表现为一个单词,比如Meuf是一个verlan(颠倒音节形成新词),它包含了femme的含义,并且使用十分广泛。Épouse(妻子)、partenaire,(伙伴、搭档)、conjointe(伴侣)、petite amie(女朋友)这几个单词都可以用meuf指代。还有法国年轻人经常用bobo来形容一个小伤口,比如"J'ai un bobo au pied."(我的脚上有块淤血)。
语言保护
编辑使用现状
法语曾是最主要的国际语言。但是,随着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崛起,法语的国际地位开始受到了英语的威胁。一战后,应美国总统及英国首相要求,《凡尔赛条约》运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双语签署。此举标志着,法语失去了作为唯一国际语言的地位。二战后,英语国家飞速发展,英语逐渐取代法语,跃身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语言。虽说法语仍然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国际语言,在欧洲之外,这种活语言也演变了多地方言。此外,前法国殖民地将法语作为官方语言,讲法语的人数也在增加,尤其是在非洲。但是,法语地位的逐渐衰落和英语词汇的侵入,激发了法语使用者的文化自觉和责任心,法国政府和法国民众都纷纷参与到保护法语独立性和提升法语国际地位的相关活动当中。
保护措施
成立组织
1883年,为了推广法语和鼓励文化交流,法国政府资助了名目繁多的法语社团,其中最著名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旨在传播法语语言文化的半官方组织——法语联盟。法语联盟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广的法语推广组织。自1986年以来,该组织每两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探讨法语的语言、文化、教育等话题进,相继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建了法语培训学校,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全方位地介绍法语语言文化。1966年,法国为保护和推广法语,成立了“保卫和推广法语高级委员会”(该协会于2001年更名为“法语和法国方言总署”)。1967年,法语语国家的语言学家成立了 “法语国际委员会”,目的是保持法语的统一和促进法语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1972年,法国成立了“术语和新词委员会”,目的是创造新的法语词语以替换入侵的英语词语。1989年,法国中央政府成立“法国和法国方言总署”,目的是促进和协调政府部门、国家或私人机构之间在教学、通讯、科技领域参与法语的普及和正确使用的活动,以及监督法语在法国领土的推广和使用,促进法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使用;发展多语制、保障文化的多样性。
颁布政策
自1970年以来,加拿大魁北克为促进法语在行政、商业和教育中的使用,设立了多部法律。例如,第101号法案规定,父母均未上过英语学校的大部分儿童有义务接受法语教育。魁北克法语办公室等机构也在努力维持魁北克法语的独特性。1975 年底,法国议会一致通过《巴斯—劳里奥尔法》,规定法国的商品名称、使用说明、广告合同、新闻报道都必须使用法语。1992年6月25日,法国在宪法修正案中修改了1958年制订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尤其是在第二条的内容里补充了“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的文字。从此,法国用立宪手段确立了法语的地位。1994年,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通过了新的《法语使用法》,对1975年所颁布的《法语使用法 》的修订和补充,增加了有关劳动、教学、广播、电视等方面的语言使用内容。2003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禁止政府各部、官方文件、出版物和网站使用“e-mail”一词,改用“courriel électronique”表示电子邮件。委员会称,“courriel” 一词发音很有法国特色。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