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哥特式建筑(英文:GothicArchitecture),又称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随后传到欧洲各国,13~15世纪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它基本沿用罗马帝国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哥特式建筑外观空灵纤瘦,以拉丁十字形的平面形制、直立的尖塔、丰富的雕刻、凌空的飞券和绚丽的彩色玻璃窗等为主要特征,反映了中世纪新的建...

哥特式建筑(英文:Gothic Architecture),又称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随后传到欧洲各国,13~15世纪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它基本沿用帝国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哥特式建筑外观空灵纤瘦,以拉丁十字形的平面形制、直立的尖塔、丰富的雕刻、凌空的飞券和绚丽的彩色玻璃窗等为主要特征,反映了中世纪新的建筑结构和浓厚的宗教意识。 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审美影响着后世的建筑,其建筑元素仍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地的近代和现代建筑中。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

编辑

哥特式建筑起源

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12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普遍复兴,以及基督教神权的扩大,哥特式建筑在法国北部兴起,逐渐取代古典的罗马式建筑,并传至西欧各地。哥特式一词为文艺复兴时期用以贬低中世纪艺术的用词,哥特族是波罗的海和黑海一带的游牧民族,中世纪初期入侵欧洲,覆灭罗马奴隶制,被称为“蛮族”,哥特式被某些人视为古典艺术的对立面而被冠以此蔑称。其实哥特式建筑和哥特族并无关联。 哥特式建筑以1140年法国修道院长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Basilica Cathedral of Saint-Denis)为起点。这座以尖拱、肋拱、大窗户组合等全新方式重建的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第一个范本,虽然其建筑元素实际上出自罗马式建筑时期,但圣德尼教堂把这些元素组合成新的建筑形象,形成新的建筑风格。接下来,这种创新风格在法国和英国迅速传播。

哥特式建筑发展时期

早期哥特式

12世纪到13世纪中期为早期哥特式阶段,这一时期的哥特式以石板花窗、尖拱、肋拱顶、飞扶壁、四段式立面和六分拱顶等建筑要素为特征,法国努瓦永大教堂(Noyon Cathedral)、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 Cathedral)、索尔兹伯里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杰作。努瓦永大教堂采用新的四段式立面结构,使空间更加高挑垂直。索尔兹伯里教堂拥有高大宽阔的柱廊、镂空的石板窗花以及尖拱形侧天窗,初具装饰雏形。巴黎圣母院首次采用了飞扶壁以形成高耸建筑的稳定力学结构,而拱顶被肋拱分割为六部分,营造出轻盈优雅感。

盛期哥特式

13-14世纪中期,欧洲哥特式建筑进入盛期,尤以法国和英国的建筑最具特色。这一时期,哥特式建筑结构更为简洁,以三段式立面、四分拱顶为特征,新出现了石条花窗和玫瑰花窗,建筑的高耸和装饰性都是盛期哥特式的标志。尖拱与更加纤细的支柱营造出空灵和轻盈感。法国的沙特尔大教堂(Great Cathedral at Chartres) 采用了四分拱顶和三段式立面的更为狭窄的建筑开间,使建筑充满上升的动势,并形成整体室内空间的统一感。法国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和亚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首次采用了具有复杂的几何图案的镶满彩色玻璃的石条花窗,而巴黎圣母院等建筑更是创造了花瓣状的玫瑰花窗。精美的花窗,加上华丽的尖塔和繁复的装饰与线脚,使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富有装饰效果。

哥特式建筑

英国利物浦大教堂玫瑰花窗

晚期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的晚期为14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建筑以装饰浓烈、拱顶复杂、空间统一和垂直为特征,这些特征在西班牙、德国和英国尤其明显。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通过对立柱、线脚、花窗、拱顶等元素的改进,使建筑表面更纤薄轻巧,并增强空间的和谐统一感,使其视觉上更动人。德国和西班牙的晚期哥特式建筑以浓烈的装饰风格为特色,而英国哥特式则自成一格,摒弃了华丽的窗饰、复杂的拱顶,代之以水平与垂直的形制以及扇形拱顶。格洛斯特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的拱顶,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与温彻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 Cathedral)的中殿都是英国哥特式在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另外,15世纪众多的皇室建筑如剑桥的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伦敦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里的亨利七世礼拜堂(Henry VII's Chapel) 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而葱形拱首次出现在1260年代法国特鲁瓦的圣乌尔班大教堂(Saint-Urbain in Troyes),流行于14世纪,在西班牙尤为盛行。

复兴哥特式

在18世纪晚期,由于基督教的复兴,哥特式建筑出现复兴的潮流,复兴运动始于英国,遍及欧洲,并传播至加拿大、美国,墨尔本、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地,持续至20世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于1831年出版的《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引发了人们对原始哥特式建筑的关注。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建筑以彩色玻璃窗、高大的尖顶、装饰华美的塔尖、锥形屋顶和钟楼等为特征,设计形式灵活,戏剧性、装饰性强,不仅有教堂,还有市政厅、大饭店及其他公共建筑等。墨尔本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伦敦阿尔伯特纪念馆、伦敦威斯敏斯特圣斯蒂芬大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英国皇家法院、纽约三一教堂、伍尔沃思大厦、维也纳市政厅等,都是这一时期富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建筑特征

编辑

建筑总体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高峭挺拔而富丽华美,高峻尖耸的柱子、玲珑剔透的尖塔、空灵强劲的飞扶壁、绚丽多彩的彩色玻璃窗是其标志性建筑特色。它运用尖券、尖拱、斜撑、扶壁等中世纪建筑技术,来营造空灵的意境和上升的形态,形象地诠释了基督教的精神内涵。

建筑形制

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尖拱、尖券、尖顶等为建筑要素,墙体线条垂直,建筑形态尖耸,立面装饰精雕细琢,雕刻华美。创造性的肋拱设计使内部空间宽敞简洁。挺拔的束柱承载着尖券的肋骨拱顶,形成鲜明的骨架结构体系。墙壁上镶嵌五彩缤纷的大玻璃窗,上面画着一幅幅新约故事,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向信徒传教。修长的承重柱以及大量骨架券、尖券、尖顶窗、尖顶门、尖塔、飞扶壁,使建筑呈现一种向上升腾的态势,表达了西方民众对天国的向往。在哥特式教堂中,尖券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

内部空间

哥特式建筑的骨架拱顶非常轻盈,肋骨券、承重柱和飞扶壁等元素组合在一起便足以支撑它,因此,墙壁变得不再厚重,也不需要承重,可以装上五彩大玻璃,建筑内部因而变得宽敞空灵,明亮多彩。哥特式建筑以流畅的向上延伸的直线效果,营造出“向上升”的风格特点,这源自西方民众的宗教意识。哥特式建筑中的尖券、尖顶窗、尖顶门、尖塔、飞扶壁等都呈现一种向上飞升的趋势,而建筑内部承重的柱子、骨架券等结构,也和教堂外部的建筑元素互相呼应,视觉上具有上升感。

建筑结构

哥特式建筑独特的构成要素,使其一改罗曼式建筑沉稳厚重的特色,代之以明亮通透的风格。哥特式建筑设计者中将尖券和架券相结合而创造出肋拱,结构严密而牢固的肋骨框架,使哥特式建筑的拱顶相较罗曼式建筑的筒形拱顶轻盈得多。尖券使平面构成和空间组合变得更加灵活。尖肋拱顶、束柱、飞扶壁以及玫瑰花窗等都是哥特式建筑典型的构成要素。由于这些特征,哥特式建筑形式更显得高直和空灵,更符合基督教天主教的教义。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内景

尖肋拱顶

尖肋拱顶是从罗曼式建筑中的圆拱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尖券肋拱的集中应用。尖拱由两个圆的一部分曲线组合而成,曲线形的尖拱在力学上比圆拱更坚固牢靠,拱底石承受推力作用,因此不需要厚墙来抵消测推力,拱顶的高度和广度也更具灵活性,并且尖肋拱顶形态高挺,使建筑更契合向上升腾的宗教情怀。

束柱

与尖肋拱顶相接的束柱是哥特式建筑中承重柱的独特形式。束柱由罗马风建筑的圆柱演变而来,即一根柱子做成似由多根柱集束起来的形状,看上去更高,也更瘦削。束柱通过将柱墩做成许多细柱依附在中心柱墩上,将拱顶的压力转移到地面,使建筑可以舍弃厚实的墙壁结构而变得轻盈。束柱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还与拱顶相衔接而营造出空间垂直感,兼顾了承重与优雅。

飞扶壁

飞扶壁是一个创新性的对建筑起到支撑作用的建筑部件,随着建筑越建越高,解决建筑外墙的侧推力极具挑战性。飞扶壁初次使用于巴黎圣母院的建造,对以后哥特式建筑的修建影响深远。由于门窗增多,墙面减少,为了克服水平推力,因此在柱的外面做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起到斜撑的作用。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南立面

彩色玻璃窗

欧洲建筑史不乏彩色玻璃的设计,而哥特式建筑则使其发扬光大,玫瑰花窗的设计,更是堪称此类建筑中的绝妙艺术品。玫瑰花窗一般安装在教堂正门上方,是一种圆形窗户,内部花纹呈放射状。其工艺是在窗框中使用铅条勾出各种图案,再将彩色玻璃碎片镶嵌其中,形成以宗教故事为主的花窗故事。花窗使室内采光充分,光线充足。

哥特式建筑

英国约克大教堂彩窗

各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编辑

哥特式建筑在法国兴起,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完美呈现了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后,各国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同时,也衍生出各自鲜明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既体现在教堂,也出现在世俗建筑中。

法国哥特式建筑

法国哥特式建筑体现出最完整的哥特式建筑特征。新风格的起源为尖形拱券、对角肋拱和飞扶壁的结合使用,在1140年圣德尼大教堂的重修中,这些建筑元素组合首次应用,开了哥特式建筑的先河。法国哥特式建筑重视结构技术,其典型特征为十字架形平面 、高耸的塔楼 、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的斜柱、彩色的花窗 、层层推进的大门、特殊的束柱 、轻盈裸露的飞肋骨架穹窿顶、华美精致的雕刻等。 比如始建于1211年的法国兰斯圣母大教堂运用尖肋拱顶,使其内部纵深达到了138.5米,高度达到了38米。

哥特式建筑

兰斯大教堂

英国哥特式建筑

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由法国传入,流行于12-16世纪。英式哥特式建筑由其尖拱、拱形屋顶、扶壁、大窗户、尖顶和尖塔等构成,建筑风格既参考了法式哥特,又自成一体。比起浪漫华美的法式风格,英式风格显得严谨稳重,端庄规整,摒弃了其他西欧国家哥特式建筑所追求的曲线美,而采用垂直的直线条设计,造型方正,装饰也更加自由,更加多样化。哥特式风格除了广泛应用于教堂,也应用于世俗建筑,比如伦敦塔桥在泰唔士河两岸的两座高塔,就是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建筑

伦敦塔桥

德国哥特式建筑

德国因罗马式建筑概念根深蒂固而接受哥特式概念比较晚,哥特式和罗马式两种风格曾经并存一段时间,德国将法式哥特予以简化,并融入其建筑设计中,比如增加玫瑰花窗和肋骨拱顶等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德国第一座哥特式风格大教堂斯特拉斯堡始建于十三世纪下半叶。德国哥特式建筑外观素雅,多用砖石建造,展示了德国石作工艺的高水准。 十四、十五世纪,德国歌特式建筑装饰变得繁复。

哥特式建筑

慕尼黑马里恩普拉茨塔市政厅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是接受哥特式建筑比较晚的国家,其罗曼古典根基深刻影响着其建筑风格,因此,意大利对法式特哥并非全盘照搬,而是进行了简化和融合,把哥特式建筑风格更多地应用于装饰上。比如,锡比萨教堂耶纳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和小尖塔,但总体上仍是意大利教堂的固有风格。意大利哥特式建筑既有教堂也有世俗建筑,其中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府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的代表建筑。

哥特式建筑

威尼斯总督府

哥特式建筑代表

编辑

法国巴黎圣母院

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该教堂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轻巧的肋拱式大跨度穹顶,使拱顶轻盈,空间延伸,光线明亮。教堂平面呈十字架形,正面由双塔组成,顶部排列着连串的尖拱,前墙极富美感,雕刻精巧华丽,内部中殿墙壁纤薄,纤细的柱子支撑着细肋拱顶,彩色玻璃窗色彩缤纷。教堂整个造型轻巧而庄严。 该教堂在建筑史上首次使用飞扶壁,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坍[tān]塌。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也称作西敏寺,坐落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是极具法国风格的英国大教堂,也是哥特式风格的代表,以壮丽的圆形穹顶和众多围绕中庭的小礼拜堂为特色,亨利七世礼拜堂为其典范。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注重装饰。该大教堂曾为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及伦敦圣公会教堂,后成为王室加冕和名人安葬之所。

哥特式建筑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德語:Kölner Dom)参照法国哥特式教堂设计,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它矗立在莱茵河畔,正面的两座尖塔高达157米,呈现强烈的上升动势。外立面遍布雕刻,内部有超大的空间,中厅长达135米,宽达46米。这座石头砌筑的教堂,于1248年动工,1880年才最终建成,历时632年,是建造时间最长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哥特式建筑

科隆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意大利语:Duomo di Milano)是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历经五个世纪才完工,汇聚了多国建筑师的智慧。大教堂为砖石构造,白色大理石贴面。外观极富装饰性,小尖塔林立,尖顶伫立雕像。教堂内部注重功能性,与外部的观赏性形成鲜明对比。大教堂糅[róu]合了意大利罗曼式风格和和法国哥特式风格,规模宏大,可容纳4万多人。

哥特式建筑

米兰大教堂

价值和影响

编辑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跨越时空、地域和民族限制,在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捷克、奥地利、美国、澳洲、日本、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等世界各地都有形形色色的哥特式风格建筑,虽然建造年代各异,哥特式元素的应用也不尽相同,但都表明了哥特式风格的长久价值和影响力。哥特式风格不仅用于教堂,也见于世俗建筑。现代哥特式建筑参考了哥特式的视觉和装饰效果,提取了哥特式的部分元素,并与现代设计和建筑材料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英国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是第一个世俗的、具有公共用途的哥特式建筑,而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也采用了现代哥特式风格,以现代的建筑材料与古老的石雕工艺相结合,形成鲜明的特色。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中心(Minster Court) 立面垂直线条的设计、屋顶尖耸的角与尖角形的坡屋以及拱形的门洞和窗户等都是哥特式元素的转译。哥特式建筑经历了兴盛和没落,近代又重新复兴,成为一种浪漫主义的象征,而到了现代,其经典的结构和元素仍然为人们所欣赏、发扬和继承。

相关研究

编辑

对哥特式建筑的研究聚焦在艺术风格和建筑理论两个方面。其中,关于艺术风格的研究着重探讨在不同发展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哥特式建筑,包括辐射式、盛饰式、火焰式和垂直式风格的建筑;而关于建筑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类,分别从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两方面解读哥特式建筑的本质,或者是把两者相结合,从建筑设计展现的艺术和审美如何与宗教精神相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

艺术风格

辐射式风格

辐射式风格(Rayonnant Style) 13世纪盛期哥特式时期流行于法国,因当时建造的哥特式建筑的玫瑰花窗中的辐射状图案以及圆花窗良好的透光性而得名。窗户花饰窗格样式更多样,包括三叶形、四叶形、五叶形和八叶形,并且采用了金银丝装饰,其窗花格图样更扩展到建筑内部与外墙表面。当时路易九世的巴黎宫廷风格盛行,其建筑风格也被欧洲各国广为效仿。法国亚眠大教堂和巴黎圣礼拜堂(La Sainte Chapelle) 为辐射式风格的典范。圣德尼大教堂重建,沙特尔主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叶增加了精美的耳堂外里面,许多小教堂和礼拜堂也重新建造,着重建筑的装饰和细节。

盛饰式风格

盛饰式风格(Decorated Style) 于13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出现,延续至14世纪后半叶,是哥特式极富创造力的装饰风格时期。独特的花格窗取代了厚重的墙体,内部拱顶的肋拱数量增加,并从拱顶表面突起,形成复杂的几何构图。英格兰埃克塞特(Exeter Cathedral)主教堂重建的部分建筑、韦尔斯主教堂(Wells Cathedral)东端的重建工程,被视为早期盛饰式的佳作,而布里斯托尔主教堂(Bristol Cathedral)和伊利主教堂(Ely Cathedral)的拱顶设计更标志着盛饰性风格的高峰。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 规模宏大,其中厅拱顶呈现编织网状结构,东窗的彩绘玻璃堪比网球场的规模。

火焰式风格

火焰式风格(Flamboyant Style)起源于法国,大约在14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盛行。受法国路易九世的辐射式宫廷风格以及英国“盛饰式”影响,火焰式风格也以新奇的装饰效果见长。建筑的外立面布满雕刻图案,石雕窗花格仿佛跳跃的火苗,墙面、尖塔、门廊形状充满曲线变化,起伏波动。火焰式风格注重建筑表面的装饰而非建筑构造的优化。该风格代表作为法国鲁昂圣马克卢教堂 (Church of Saint-Maclou, Rouen)。

垂直式风格

垂直式风格(Perpendicular Style)于14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伦敦,持续至16世纪。强调建筑设计的垂直的竖向线条感,以平面的、线性的图样替代早期哥特式建筑的立体雕刻图案,大量采用简洁的长方形的花窗格镶板,侧重纵向感,拱顶造型更加精细复杂,发展了扇形拱顶。格罗斯特主教堂中回廊的扇形拱顶为其首创,其东立面的彩窗是早期垂直式实例。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和威斯敏斯特大修道院中的亨利七世礼拜堂(Chapel of Henry VII)是该风格的典范。国王学院礼拜堂延展式的窗户和扇形拱顶,以及亨利七世礼拜堂华丽的扇形拱顶、密布雕饰的卷肋、大面积的彩窗,都体现了装饰风格的创新。

建筑理论

理性主义

19世纪法国建筑理论家的代表维奥莱·勒·迪克认为,哥特式建筑继承了希腊建筑的结构体系与罗马建筑的规划传统,是一种与希腊罗马建筑相并列的伟大风格。哥特式建筑的尖拱与飞扶壁等结构体系实现了不同受力体系的弹性平衡,呈现出动态的效果,反映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浪漫主义

而同时代的英国艺术理论家约翰·罗斯金则在其论著《建筑的七盏明灯》中,阐释了哥特式建筑的美学与伦理。罗斯金认为,哥特式建筑摆脱了刻板的的秩序和规则,充满了基督教的爱与自由的精神,与19世纪工业化的建筑相比,具有理想的道德标杆的积极意义。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19世纪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称哥特式建筑的建筑形式和基督教的内在精神相协调,是“浪漫主义”的建筑。19世纪德国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则称赞哥特式建筑呈现出高贵而静穆的精神特质。20世纪奥地利建筑师保罗·弗兰克尔则将哥特式教堂看作文化象征与建筑形式相互融合的整体。20世纪德国艺术史学家威廉·沃林格尔在其《哥特形式论》中,把哥特式建筑理解为框架性、机械性结构的建筑,通过结构体系的构建赋予石材等建筑材料以生命力和精神意志,使建筑具有可感性和运动性。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063/

(26)
词条目录
  1.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
  2. 哥特式建筑起源
  3. 哥特式建筑发展时期
  4. 早期哥特式
  5. 盛期哥特式
  6. 晚期哥特式
  7. 复兴哥特式
  8. 建筑特征
  9. 建筑总体风格
  10. 建筑形制
  11. 内部空间
  12. 建筑结构
  13. 尖肋拱顶
  14. 束柱
  15. 飞扶壁
  16. 彩色玻璃窗
  17. 各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18. 法国哥特式建筑
  19. 英国哥特式建筑
  20. 德国哥特式建筑
  21.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22. 哥特式建筑代表
  23. 法国巴黎圣母院
  24.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25. 德国科隆大教堂
  26.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27. 价值和影响
  28. 相关研究
  29. 艺术风格
  30. 辐射式风格
  31. 盛饰式风格
  32. 火焰式风格
  33. 垂直式风格
  34. 建筑理论
  35. 理性主义
  36. 浪漫主义
  37.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