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逻阁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皮逻阁(698-748年),又作皮罗阁、魁乐觉,蒙舍诏第四代王,南诏国第一代王,盛逻皮之子。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皮逻阁出生。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蒙舍诏第三代王盛逻皮病逝,其三十一岁的儿子皮逻阁继承王位。皮逻阁凭借父亲留下的遗产,开始在云南地区开疆拓土。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皮逻阁作为大唐使团的一员,随工部尚书李嵩出使吐蕃,觐见吐蕃赞普弃隶蹜[sù]赞。此时皮逻阁领导下的蒙舍...

皮逻阁(698-748年),又作皮罗阁、魁乐觉,蒙舍诏第四代王,南诏国第一代王,盛逻皮之子。

人物生平

编辑

初出茅庐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皮逻阁出生。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蒙舍诏第三代王盛逻皮病逝,其三十一岁的儿子皮逻阁继承王位。皮逻阁凭借父亲留下的遗产,开始在云南地区开疆拓土。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皮逻阁作为大唐使团的一员,随工部尚书李嵩出使吐蕃,觐见吐蕃赞普弃隶蹜[sù]赞。此时皮逻阁领导下的蒙舍诏,同大唐和吐蕃都保持着友好关系,这为皮逻阁统一六诏提供很多方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皮逻阁派遣使者到长安朝贡,献上麝香、牛黄等特产。同时唐玄宗回赠绢二千匹,杂彩二百尺及衣一副。表明唐朝本身对蒙舍诏是既放心,又支持的态度。同年,唐玄宗派人持《敕西南蛮大首领蒙归义书》(其一)到南诏,对皮逻阁一族历代都归顺唐朝的行为表示赞赏,并且鼓励皮逻阁继续守卫好边界地区。随着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争夺加剧,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朝在吐蕃手中夺回昆明城和盐城,因为担心吐蕃在云南西部地区会发动报复。所以唐玄宗派内给事王承训持《敕西南蛮大首领蒙归义书》(其二)到蒙舍诏,以皇帝对臣下的口吻,提醒皮逻阁在边界地区加强防备,同时要求姚州都督随时支援。

统一六诏

六诏是指分布在洱海周围的六个国家,分别为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等六诏。他们之间军事实力相近,各自拥有自己的诏主,互相不隶属,谁也不能吞并对方。同时在洱海周围还有一些河蛮实力分布,他们不属于六诏范围内。越析诏分布在洱海东面。浪穹诏、邆赕诏和施浪诏都分布在洱海北面。蒙巂诏分布在西面。而蒙舍诏分布在南面,所以在此时,蒙舍诏也会被称为南诏。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皮逻阁以重金贿赂大唐王朝的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唐王朝支持他统一六诏。王昱代替皮逻阁向朝廷请求,获得允许。

吞并蒙巂诏

蒙舍诏初期实力普通,与其他五诏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所以与相邻的蒙巂诏保持互不侵犯的友好关系。后来蒙巂诏发动叛乱被唐军削弱,而蒙舍诏因吞并白子国和哀牢地区而实力壮大。蒙巂诏的国王巂辅首死后,他的弟弟佉[qū]阳照即位。佉阳照死后,他的儿子照原即位。照原失明之后,他的儿子原罗被送往蒙舍诏做人质。皮逻阁继续对蒙巂诏的民众进行经营,最终获得民众支持,成功俘虏照原和原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皮逻阁控制且吞并蒙巂诏的地盘。

征服河蛮地区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皮逻阁借助唐朝姚州都护府的力量,与大唐御史严正诲共同策划进攻石桥城与石和城。蒙舍诏军队分东西两路。西路军由皮逻阁率领,经过蒙巂诏故地,向东进发,围攻石桥城。东路军由其子阁罗凤与严正诲共同率领,经过白崖,向北进发,围攻石和城。皮逻阁收服石桥城与石和城之后,立刻派人与邆[téng]睒[shǎn]诏主咩罗皮联系,约定共同合作。利用地理优势,南北夹击位于洱海以西,苍山以东的河蛮。咩罗皮以为可以和皮逻阁共享河蛮地区,于是立刻出兵。皮逻阁率领蒙舍诏军队自南向北,攻占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咩罗皮率邆睒诏军队自北向南,攻占了大厘城(今大理喜洲)。在蒙舍诏与邆睒诏军队的联合夹击下,河蛮势力崩溃瓦解。失去地盘的河蛮,被迫背井离乡。几个月之后,皮逻阁对咩罗皮发动突袭,攻占大厘城,咩罗皮退守邆睒诏故地。至此,皮逻阁占领全部河蛮地区,在苍山洱海间的险要地点修筑龙口城。同时派遣阁罗凤驻守太和城,在大厘城、龙口城大量驻军,进行守备。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为了表彰皮逻阁征服河蛮地区的行动,唐玄宗为其赐名蒙归义。

取得越析诏

越析诏有一个豪族名叫张寻求,与越析诏主波冲的妻子私通,杀害波冲。皮逻阁趁机请剑南节度使王昱到姚州都护府处理此事,王昱到姚州后杀掉张寻求,将越析诏的诸多部落赶走,并且将越析诏的地盘划归皮逻阁管辖。蒙舍诏不动一兵一卒,就得到越析诏的土地。越析诏主波冲的兄弟儿子于赠带着家人出走,在金沙江北面重新组成部落,继续保持独立。皮逻阁多次出兵攻打于赠,但都战败,于是派阁罗凤出征。阁罗凤击败于赠部落,于赠跳泸水自杀。

冲破三浪诏

位于洱海北面的施浪诏、浪穹诏和邆赕诏被合称为“三浪诏”。邆赕诏主咩罗皮与皮逻阁的约定破灭以后,联合施浪诏和浪穹诏,约定相互支援。三浪诏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联兵出击,攻打蒙舍诏。蒙舍诏依靠险要的龙口城防御,三浪诏联军攻打龙口城,但未能一鼓作气拿下。蒙舍诏援军赶到之后,皮逻阁立刻组织军队进行反击,追击撤退的三浪诏联军。三浪诏联军来不及退进邆赕诏城内组织防御,损失惨重。邆赕诏主咩罗皮逃往野共川(今鹤庆一带)。浪穹诏主铎罗望放弃浪穹诏故地,率部退到剑川防守,所以又称“剑浪”。施浪诏主施望欠退回施浪诏故地牟苴和城防守。皮逻阁占领邆赕诏和浪穹诏故地。皮逻阁从江口出兵,继续攻打施浪诏。施望欠无力抵抗,带着幸存的一半家族由苍山西面绕道渡过澜沧江,进入永昌。皮逻阁占领施浪诏故地。至此,三浪诏故地都被蒙舍诏征服。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为了表彰皮逻阁统一六诏的行动,唐玄宗派遣李思敬为皮逻阁进爵云南王。从此时开始,南诏从蒙舍诏的代称,变为整个苍山洱海地区的称呼。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皮逻阁继续追击施望欠,派出军队到澜沧江东岸,准备西渡攻打永昌。施望欠没有办法,派遣使者向皮逻阁求和,并想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皮逻阁。皮逻阁答应了施望欠的请求,于是施望欠渡过澜沧江,被软禁在蒙舍诏城内,直到去世。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大理)

继续征战

天宝初年,爨氏消灭滇东的第二大世家,形成独霸的局面。唐王朝为了加强对滇东地区的统治,在此构筑安宁城,修建通往安南的道路。爨氏以筑城修路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徭役赋税过重为由,鼓动民众联合起来,推举南宁州都督爨归王为首领。同时攻占安宁城,杀死筑城使竹灵倩。唐玄宗下诏要求皮逻阁协助中使孙希庄、御史韩洽、都督李宓前往征讨。皮逻阁的军队刚到达波州(今大理祥云),爨归王、爨崇道和爨彦璋等十余人就亲自到军帐前拜谢,请求皮逻阁为爨氏的行为脱罪。皮逻阁听取爨氏的解释之后,将情况上报。二十五天后,诏书下发,免去了爨氏的罪行。后来,继任姚州都督的李宓,秘密策动南宁州爨崇道谋杀其叔父南宁州都督爨归王。爨归王被毒死后,爨崇道又将弟弟爨日进杀死。爨归王的妻子阿姹是东爨乌蛮部落首领的女儿,她回到娘家,搬来乌蛮部落兵,又到南诏请求皮逻阁出兵协助。皮逻阁一方面派大军将段忠国赴安宁,调停、监督诸爨议和,另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安排阿姹的儿子接任父亲爨归王的南宁州都督职位,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然后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爨崇道的儿子爨辅朝,希望双方和好。爨崇道表面和气,依旧对阿姹母子每天攻击,阿姹再次找到皮逻阁寻求帮助。皮逻阁出兵爨地,爨崇道向南逃往黎州。皮逻阁将爨崇道的家族和党羽全部抓获,并且杀掉爨辅朝,将女儿接回。而后杀掉爨崇道,爨地的多个氏族从此衰落。至此,皮逻阁通过阿姹母子,控制了滇东地区,云南基本成为南诏的势力范围。天宝五年(公元745年),为了进一步巩固与唐朝的关系,皮逻阁派其孙凤迦异到大唐参拜,唐授予凤伽异鸿胪少卿的职位。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皮逻阁去世,以唐赐名为谥,称归义王。唐玄宗册封其子阁罗凤为云南王。

主要成就

编辑

与唐修好

皮逻阁的父亲盛逻皮担任诏主时,就与唐王朝的关系非常密切,皮逻阁即位之后依旧和唐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皮逻阁曾随唐朝使团一起出使吐蕃,后来又派遣使者到唐朝朝贡,增进友好关系。唐玄宗多次下诏给皮逻阁,皮逻阁均顺利完成任务,使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更进一步,为后来皮逻阁统一六诏奠定了基础。

开疆拓土

皮逻阁即位蒙舍诏诏主时,蒙舍诏已经发展成六诏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加上这个时期蒙舍诏与唐朝、吐蕃的关系都处于友好阶段,皮逻阁便开始统一大业。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皮逻阁在大唐王朝的协助下成功统一六诏,时南诏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洱海地区。统一苍山洱海地区之后,皮逻阁又抓住滇东爨氏内乱的机会,将实力延伸至滇东地区,控制能个云南地区。皮逻阁在位期间,使南诏控制区域获得大发展。

迁都太和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皮逻阁冲破三浪诏,一统六诏故地之后,将都城从蒙舍川的垅[lǒng]圩图城迁至太和城。从此,南诏从蒙舍诏的称呼,变为整个苍山洱海地区的统称,增强了对新扩张区域的控制。南诏每次开疆拓土,都会设置重镇治理。后来吞并爨区,设置拓东节度建设拓东城,击败吐蕃,设置铁桥节度建设铁桥城。

人物关系

编辑

南诏(蒙舍诏)王室自细奴逻开始,共传12代,分别为:盛逻皮为蒙舍诏第三代王,死后由长子皮逻阁即位。皮逻阁进一步将蒙舍诏发展为南诏,被称为南诏第一代王。皮逻阁死后其王位由长子阁罗凤继承。除此之外,皮逻阁还有次子诚节、三子崇、四子成进,共四个儿子。南诏实行父长子联名制,即用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但《新唐书》中记载,阁罗凤并非皮逻阁的儿子。由于盛逻皮的哥哥炎阁一开始没有儿子,所以收养了阁罗凤,后来炎阁有自己儿子之后,就让阁罗凤回到自己的家族,但继承的“阁”字,没有更改。这个观点目前存在争议,也有学者认为阁罗凤就是皮逻阁的儿子。皮逻阁逝世时,阁罗凤与诚节之间开始争夺南诏新一代王的资格,最终阁罗凤战胜诚节,获得王位。

人物评价

编辑

梁晓强:(皮逻阁)削平群雄,有利于洱海地区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于沟通与内地的紧密联系,以及打通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创造了条件。为促进洱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唐玄宗:仁厚并且勇敢,孝忠兼备。拥有驾驭众多人才的能力,也有事奉君主的气节。

相关传说

编辑

火烧松明楼

皮逻阁为消灭其他五诏,修建了一座松明大楼,以六月二十四日是星回节为由,要求其他五诏诏主前来祭祖,不来的人要治罪。越析诏以路途遥远为由,没有赴会。邆赕诏主逻邆的妻子名叫慈善,试图组织逻邆赴会,但逻邆不听。慈善没有办法,将铁手镯戴在丈夫胳膊上。六月二十四,邆赕诏主逻邆和施浪诏的施望千、浪穹诏的锋罗望、蒙嶲诏的原罗都到达皮逻阁的住所。皮逻阁邀请大家一起登楼祭祖,吃肉喝酒。等到四人都喝醉之后,皮逻阁独自下楼,将松明楼点燃,并且派兵围住,将四人都烧死。皮逻阁派使者到四人家中通知失火的事情,并且要求他们来收敛尸骨。四人的妻子到来之后,没办法分清哪个是自己的丈夫,只有慈善因为给逻邆戴上铁手镯才分辨出来。皮逻阁见慈善聪明貌美,便派兵围住慈善的城池,迫使她嫁给自己。慈善在城内坚守半月,粮草断绝,于是自杀。皮逻阁为了嘉奖慈善的品格,将其追封为宁北妃,并且攻占城池改名德源城。在后来的民俗传说中,人们称慈善为“白洁夫人”。火烧松明楼的这一天,也成为火把节。

相关文物

编辑

垅圩图山遗址

皮逻阁迁都前都城遗址。位于庙街乡垅圩村北垅圩图山上,前临平川,背倚大山,遗址高于西河河面约200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余米,作三级平台。地面散布大量砖瓦碎块和石柱础。1958年尝试挖掘,出土的建筑材料有莲花纹瓦当、旋涡纹滴水,粗布纹瓦有“宽顺”及“直买”“青”等字样。

太和城遗址

皮逻阁迁都后都城遗址,位于七里桥乡太和村。遗址西起苍山佛顶峰,东至洱海。城址平面似钟形,面积约近5平方公里,东临洱海。南、北城墙各长约2500米,残墙高1~3米、厚4~5米,夯筑。遗址绝大部分已被泥石流和开辟农田、茶园破坏。城内现存南诏德化碑一通。

南诏德化碑

皮逻阁之子阁罗凤立,位于太和城遗址西部。碑青石质,高4米、宽2.4米、厚0.6米。额已佚。碑文是汉文骈体散文,楷书,原有3800余字,因漫滤剥蚀,尚存312字可读。记述了皮逻阁,阁罗凤等历代南诏王与唐王朝的交涉。碑的背面也用汉文记录了南诏职官的题名。

龙口故城

皮逻阁统一洱海西侧地区后修建,位于喜洲镇上关村西侧。明初改筑为方形,历代均曾修茸。城址平面呈梯形,东面临洱海未筑城墙。北、西、南三面的城墙各长360、600、250米,城墙高1~10米、厚10~15米,其中南、北墙已被毁去100米。北墙外30米处还筑一道重墙,长300余米、高7.3米、厚18米。西南角向苍山筑延伸墙,长约500米、高8米、厚12米。墙皆夯筑。

大厘城遗址

皮逻阁统一六诏时重要驻军基地,位于喜洲镇。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布燮陈恭夫妇墓铭记载:“大厘城有四门,隍堑今已夷没 ”。现在地面已经没有城墙遗迹可寻,只遗留下城北村、城南村、城东村等村落名字可以作为参考。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214/

(507)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初出茅庐
  3. 统一六诏
  4. 吞并蒙巂诏
  5. 征服河蛮地区
  6. 取得越析诏
  7. 冲破三浪诏
  8. 继续征战
  9. 主要成就
  10. 与唐修好
  11. 开疆拓土
  12. 迁都太和
  13. 人物关系
  14. 人物评价
  15. 相关传说
  16. 火烧松明楼
  17. 相关文物
  18. 垅圩图山遗址
  19. 太和城遗址
  20. 南诏德化碑
  21. 龙口故城
  22. 大厘城遗址
  2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