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根据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获取文献的过程。近代认为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更多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
文献检索的定义
编辑文献
文献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见于《论语八佾[yì]》,宋代朱熹解释为:文指典籍,献指熟知史实的贤人。近代一般理解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和图书或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现代学者认为,文献是记录有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它由四个要素构成:文献内容、载体材料、信息符号、记录方式。
文献等级分类
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如:书信,手稿,会议记录,笔记等。特点:客观性,零散性,不成熟性。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途径获取,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弥补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的客观形成到公开传播之间费时甚多的弊病。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电子百科等。
检索
狭义的检索(Retrieval)是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这里的文献集合,不是通常所指的文献本身,而是关于文献的信息或文献的线索。广义的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Storage and Retrieval)。信息存储是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数据库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而检索是指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计算机检索
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光盘和联机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手工检索一样,计算机信息检索应作为未来科技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这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科技人员适应未来社会和跨世纪科研都极其重要,一个善于从电子信息系统中获取文献的科研人员,必定比不具备这一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美国报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也将交互网络检索专家作为未来十大热门职业之一,这些情况都说明了计算机文献检索越来越重要,故值得大家对这一技术予以重视。
文献分布规律
编辑专利、标准、档案由一个国家的专门部门管理,它们是国家专利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以及各地的相应机构。学术论文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学位授予单位共同收藏。图书、期刊、会议录和报告等面广量大的文献主要由国家文献信息系统提供。国家文献信息系统包括科技信息系统、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和公共图书馆系统四个系统。
文献检索语言
编辑介绍
文献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一种统一的、作为基准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一种符号化或语词化的专用语言。因其使用的场合不同,检索语言也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存储文献的过程中用来标引文献,叫标引语言;用来索引文献则叫索引语言;在检索文献过程中则为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按原理可分为3大类:
分类语言
它是将表达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的大量概念,按其所属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排列,成为基本反映通常科学知识分类体系的逻辑系统,并用号码(分类号)来表示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位置,甚至还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检索语言。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中图法把一切知识门类按"五分法"分为马列、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这五大部类。在此基础上建成由22个大类组成的体系系列。
主题语言
是指经过控制的,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的语词。主题词需规范,主题词表是主题词语言的体现,词表中的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文献的依据
关键词语言
指从文献内容中抽出来的关键的词,这些词作为文献内容的标识和查找目录索引的依据关键词不需要规范化,也不需要关键词表作为标引和查找图书资料的工具。
自然语言
指文献中出现的任意词。
文献检索的途径
编辑著者途径
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索引,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题名途径
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检索的途径,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分类途径
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这一途径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分类排检的,因此,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从分类途经检索文献资料,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主题途径
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由于主题法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因而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引文途径
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称为引文索引系统,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称为引文途径。
序号途径
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代码途径
利用事物的某种代码编成的索引,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等,可以从特定代码顺序进行检索。
专门项目途径
从文献信息所包含的或有关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的特定顺序进行检索,可以解决某些特别的问题。
文献检索的方法
编辑直接法
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顺查法
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查找。
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追溯法
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循环法
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文献检索的步骤
编辑文献检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要求我们善于思考,并通过经常性的实践,逐步掌握文献检索的规律,从而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一般来说,文献检索可分为以下步骤:(1)明确查找目的与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4)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
检索工具
编辑印刷型检索
(1)、目录、索引、文摘 目录,也称书目。它是著录一批相关图书或其它类型的出版物,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检索工具。索引,是记录一批或一种图书、报刊等所载的文章篇名、著者、主题、人名、地名、名词术语等,并标明出处,按一定排检方法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索引不同于目录,它是对出版物(书、报、刊等)内的文献单元、知识单元、内容事项等的揭示,并注明出处,方便进行细致深入的检索。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在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汇集大量文献的文摘,并配上相应的文献题录,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称为文摘型检索工具,简称为文摘。(2)、百科全书 参考工具书之王。它是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工具书,是知识的总汇。它是对人类已有知识进行汇集、浓缩并使其条理化的产物。百科全书一般按条目(词条)字顺编排,另附有相应的索引,可供迅速查检。(3)、年鉴 按年度系统汇集一定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新进展、新知识和新资料,供读者查阅的工具书。它按年度连续出版,所收内容一般以当年为限。它可用来查阅特定领域在当年发生的事件、进展、成果、活动、会议、人物、机构、统计资料、重要文件或文献等方面的信息。(4)、手册名录 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信息及有关专业知识的工具书。名录,是提供有关专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的简明信息的工具书。(5)、词典(字典)词典是最常用的一类工具书。分为语言性词典(字典)和知识性词典。(6)、表谱、图录 表谱,采用图表、谱系形式编写的工具书,大多按时间顺序编排。主要用于查检时间、历史事件、人物信息等。图录,包括地图和图录两类。(7)、类书,政书。
计算机检索
(1)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2)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3)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4)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5)维普网建立于2000年,其所依赖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中国最大的数字期刊数据库。其它不一一列举。
软件检索
在资源电子化的时代,人们已经能很方便的从各个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科研人员为了检索所需要的文献,要登陆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操作比较繁琐,于是,文献检索的软件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的文献管理软件都提供检索功能,集成的数据库越多,越方便使用,NoteExpress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支持数以百计的全球图书馆书库和电子数据库,如万方、维普、期刊网、Elsevier ScienceDirect、ACS、OCLC、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一次检索,永久保存。分类1.按照检索结果内容划分为以下三种:(1)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如查找某种材料的电阻,某种金属的熔点;(2)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检索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过程;如查找鲁迅生于某年;(3)文献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2.按照文献检索的手段划分为以下两种:(1)手工检索;(2)计算机检索。我国文献检索教育的发展第一阶段 1949年以前的目录学教育阶段我国自古代起就比较重视目录学教育,到清朝乾嘉时期,目录学一度成为“显学”(著名的学说、学派),成为学人必读的一门学问。到了近代,在教育界人士和文化学者的热心倡导下,用户教育以目录学、参考工具书使用法为主要内容在大学讲坛上得到了传播。这段时期,图书馆学情报学用户教育处于萌芽时期,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刚出现,但因体制等原因没有坚持下去。如东南大学1920曾办过几次图书馆暑期学校,也搞过读者培训,但到1930年以后,由于学校内外条件的变迁、人事变动而未能继续下去。第二阶段 1949-1966年的起步阶段1949年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图书馆也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的用户教育走上起步阶段。无论在教育思想、目标、方法还是在观念形态、内容方面,大学图书馆用户教育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召开读书座谈会、组织阅读交流活动等,南京师范学院等为学生开设了“目录学”、“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等课程;南京工学院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65年,曾为在校大学生讲过“怎样查找科技文献”、“美国四大报告文献检索”等课程。还有一些学校为学生开讲了专业文献利用课。第三阶段 1976-1983年的生长时期
1966-1976年用户教育陷入停顿或瘫痪。1981年7月和8月,《人民日报》先后刊载刘毅夫、潘树广的建议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文章,1983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筹办了理工、医药、农业3个文献检索课师资培训班,10月召开了“全国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专题讨论会”。国内已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第四阶段 1984年以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①国家重视 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高教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1985年9月又颁发了《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文献检索课“要逐步实现分层次连续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两个文件的颁发,成为用户教育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也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1992年5月原国家教委再次印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对文献检索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的要求等作了细致而全面的规定,从而使文献检索课从形式到内容更加规范化、系统化。1996年成立了全国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②教学手段丰富 检索课程教育中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在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示性教学,或将教学内容做成交互式学习课程发布到网上供用户自学。③教学面扩大,教学队伍壮大 到1990年代中期已有70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形成了2000千多人的师资队伍,出版了600多种教材。经过近20余年的实践和探索,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的课程。④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2年11月颁布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将文献检索学列为类目,成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国家教育部198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其培养要求明确规定目录中的218种专业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8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