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县位于上海市东郊,长江入海口南侧,由吴淞口呈弧形向东南婉蜒展开,枕黄浦,滨东海,南与南汇、上海两县接壤,西与南市、黄浦、杨浦三区毗邻,西北与宝山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31°08′20″~31°23′22″,东经121°27′18″~121°48′43″。全境面积448.65平方公里。岸线59.73公里(其中海岸46.43公里,江岸13.3公里)。人口60.59万。境内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既具江南水乡特色,又有近郊海滨风光,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门户,上海的东南屏障。
建制沿革
编辑梁大同元年(535年),析信义县置昆山县,县境属昆山县。隶信义郡。陈代仍属昆山县,隶信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昆山县入常熟,今县境属常熟县;十八年,复置昆山县,仍属昆山县,隶苏州。唐天宝十年(751年),析嘉兴东境、昆山南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今县境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隶吴郡(天宝元年,苏州更曰吴郡,至德二年,复曰苏州)。五代,华亭县属吴越国,今县境属如旧。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东境置嘉定县,今县境为华亭县东北境和嘉定县东境地。华亭县隶嘉兴府。嘉定县隶平江府。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华亭县东北境的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地置上海县,今县境又为上海县和嘉定县的东境地。上海县隶松江府。明正统五年(1440年),在今县八团地置下沙三场盐课司,属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松江分司。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沿海倭患,川沙洼西筑川沙堡城(今县治)置兵戍守。属金山卫中后千户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县析长人乡置南汇县,嘉定县析东境置宝山县,今县境为上海县、南汇县和宝山县地。清嘉庆十年(1805年),准析上海县高昌乡滨海地和南汇县长人乡北部暨下沙场八、九团地,置川沙抚民厅,十五年划界分管,隶属松江府。是为川沙设治之始。宣统三年九月七日(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后,改厅为县。置川沙县公署。仍属松江府。民国元年(1912年),直隶江苏省。3年,设沪海道于上海,辖松(江)、太(仓)、海门等十二县,川沙县为其一。15年废除沪海道。复隶江苏省。民国34年2月,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部队,组建川沙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淞沪地区行政公署。同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战前建制,县政府隶于江苏省第三专区。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县城,即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川沙军管办事处。同月21日成立川沙县人民政府,属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员公署。1955年8月17日,县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三次会议改川沙县人民政府为川沙县人民委员会。属江苏省松江专员公署。1958年4月8日,松江专员公署撤销,改属苏州专员公署。1958年11月14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川沙、南汇、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七县划归上海市。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川沙县的建制撤销,成立了浦东新区。
行政区划
编辑1985年全县有3个县属镇;24个居民委员会,27个乡,326个村。川沙县各乡、村一览表
地理位置
编辑位置
川沙县位于长江口南侧,东临长江出海段,西 靠黄浦江,南和南汇县及上海县接壤。东南端水域为长江与东海的汇合处。县境经纬度,北纬31°08′20″至31°23′22″,东经121°27′18″至121°48′43″。中心位置(城厢镇)在北纬31°13′、东经121°37′。
地质
川沙县第四系覆盖颇厚。地质钻探和地球物理探测揭示,川沙地层序列由下而上为:侏罗纪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系,第三纪陆相火山岩系以及第四纪的粘土、砂砾等松散堆积。基岩埋深,一般为300~350米,金桥地区最浅处227米,合庆周围最深处396米。上侏罗统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分布十分广泛。劳村组为紫红与灰白色相间的凝灰质砂岩、流纹质凝灰熔岩等,广见境内西部、南部地区;黄尖组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等,广见于境内中部、东北部地区。劳村组和黄尖组的空间分布与火山构造、区域性断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上第三系中新统白龙港玄武岩,以橄榄玄武岩为主,夹有深灰、棕色粘土和砂砾石,沿断裂呈串珠状产出。玄武岩全岩K—Ar年龄为18.7Ma和26.7Ma。主要分布在青墩、白龙港、施湾一带,分布面积数十平方公里,厚度大于250米。第四纪地层,由北蔡至蔡路逐渐加厚。根据气候地层学原则,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综合孢粉、微体古生物等标志,可将第四系划分为四个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这套疏松地层的发育和结构,在由下而上的纵向上,岩性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划分二大层:下部“杂色层”,埋深约在150米以下,以褐黄色为基本色调的杂色粘土,与灰白、褐黄色砂、砾组成互层;粘土多具硬塑性,砂、砾则为松散或弱胶结。属第四纪早更新世的陆相沉积。上部“灰色层”,埋深约在150米以上,以灰色为主的亚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砂组成互层;亚粘土多具软塑性,砂呈松散状。为中更新世以来海陆相交替沉积。第四纪期间,川沙古气候经历了八次明显的冷暖变迁,导致了古地理和沉积相的演变。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历次温暖期均伴随海水进侵,沉积了六个海相层;寒冷期时海水退出,沉积了河湖相层。
气候
一年四季变化明显,季节的划分以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为冬季,高于22℃的为夏季,10℃~22℃为春季和秋季。春季:4月1日~6月4日,共65天;夏季:6月5日~9月22日,共110天;秋季:9月23日~11月26日,共65天;冬季:11月27日~次年3月31日,共125天。春季气温回升缓慢,且具跳跃式升高,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天气变化过程较多,俗谓“春 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经常出现连阴雨、日照少、倒春寒等天气。夏季前期有一段黄梅雨,一般在7月上旬出梅,7、8月份是盛夏高温季节,为一年最热时期,有一段伏旱,降水主要是局部地方性雷阵雨和台风雨。秋季前期有一段早秋雨,10月开始一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一般以冬旱为主,但也有湿冬出现。1月中旬到2月上旬是最冷时期。
水文
川沙属平原水网地区,境内河流基本上形成塘东、塘西两个自成一体又互有联系的水系。黄浦江下游段,自西南杨思港东北流向至吴淞口与长江汇合,河段流程38公里;长江南支水,北自吴淞口进入本县东沿,至县境东南与东海交汇,河段流程约46公里,因长江水出海时冲力可及百里,淡水随潮涨落,一般咸潮不入内地,如遇大潮和内河水位低,海水上溯,白龙港以南会受到咸潮影响。长江下泄入海的泥沙每年约有4.68亿吨,很大部分在长江口 和杭州湾北岸沉积,含沙量长江水比黄浦江水高。
自然资源
编辑水资源
建国后,累计完成水利工程量1.26亿土方,73万石方,22万混凝土方。国家投资10217.4万元,集体投资14394.73万元。这些建设,增强了沿海沿江防汛拦潮能力,发挥了骨干河道为主的引排调蓄作用,也方便了水上交通运输。
气候资源
川沙地处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较多。年平均气温15.5℃,总降水量1087.1毫米,平均无霜期227天。
动物资源
兽类:鼠,有褐家鼠、小家鼠、铁鼠。水獭。蝙蝠。黄鼬,穴居,竹园田野均有。猪獾,穴居坟墩、土堆之中,50年代平整土地后已稀有。虎,据旧志记载,县境高桥宝山和老护塘侧六团地,明代有虎。禽类:雁、燕子、凫[fú]、雉、鹌鹑、鸽、雀、斑鸠、布谷鸟、画眉、白头翁、鸬鹚、黄鹂、啄木鸟、乌鸦、喜鹊、杜鹃、鹳。鱼类:本县内河淡水鱼类有草鱼、鲢鱼、鳙[yōng]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翘嘴白、鲈鱼、塘里鱼、鲻[zī]鱼、旁皮鱼、黄鳝、鳗鲡、泥鳅。贝类有螺蛳、黄蚬、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两栖、爬行类:两栖动物有青蛙、金线蛙、雨蛙、蟾蜍等。爬行动物有龟、鳖、青梢蛇、秤星蛇、四脚蛇、赤练蛇、蝮[fù]虺蛇、壁虎等。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蜗牛等。昆虫:野蚕、蜂、蟋蟀、螳螂、蝉、蝼蛄、蚱蜢、豆蠋[zhú]、蝴蝶、尺蠖、蛓[cì]、蝥、天牛、斑蝥、萤火虫、土鳖、蚁、牛虻、蜻蜒、蜈蚣、蝇虎、蟢[xǐ]子、壁钱、蝇、蚊。
植物资源
树木:有槐、杉、杨柳、皂角、冬青、檀、枫杨、桑、柘[zhè]朴、枝杨、榆(俗名榉[jǔ]榆)、黄杨、扁柏。竹类:有燕竹、黄金间碧玉竹、篾竹、黄菰[gū]竹、紫竹、寿星竹、凤尾竹、飞白竹、天竹、护居竹。药用植物:野生中药材,主要有白术、何首乌、菖蒲、麦门冬、香附、天花粉、紫苏、车前子、天南星、旋覆花、半夏、高良姜、紫花地丁、山慈菇、香薷。杂植类:有丝草、甘稞、王帚、蒲、茭、荻、蒲公英、野苋、川谷、茳[jiāng]草等。
人口
编辑川沙设治前,人口无确数。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川沙厅时,编有户口99964人。民国36年(1947年)户口调查为135147人。建国后,1952年为232701人(含南汇县划入地区)。1961年为528776人(含浦东县撤销后划入地区)。至1985年末,全县人口为60596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51人,居市郊之首。
川沙邻靠上海市区,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中,人口流动频繁。一方面,农村大批贫困户,或求食上海,或谋生海外,形成今兼业农户、工属户、侨眷户多的特点;另方面,外地破产农民流入浦江东畔谋生,形成今高桥、洋泾、杨思沿江一带,五方杂居,姓氏繁多,人口密集。建国后,随川沙经济的发展,主要集镇流动人口增多,1980年后更显突出,1985年末为18363人。1988年9月底为30944人。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60年代起推行计划生育,取得显著成效。1985年同生育高峰期的1954年相比:出生率由41.4‰。下降为10.37‰;死亡率由9.36‰降为6.87‰;自然增长率由32.08‰。降为3.5‰。1985年的计划生育率达到97.77%。
经济
编辑畜牧业
县境农民有饲养畜禽和水产捕捞的历史传统,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和鸡、鸭等。建国前,人民生活贫困,肉类副食品消费量低,产量也低。1949年,川沙县养猪仅47500头;在历史上,县内原来只养耕牛,19世纪80年代末,始养黑白花杂交奶牛。解放前上海华商牧场饲养的奶牛,百分之八十从川沙采购。1949年,全县圈存奶牛仅551头;禽蛋生产有为数不多的养鸭场外,主要是农民作为家庭副业饲养,商品率不高。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市区提供副食品任务的增加,畜禽饲养和渔业生产不断发展。198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增加到441320头,圈存奶牛7747头。禽蛋生产已发展为集体场饲养为主。1985年上市鸡蛋248.95万公斤,鸭蛋695.21万公斤。1983年曾出口肉鸡180余万只。
工业
川沙人民素善家庭手工艺。妇女纺纱织布,刺绣编结;男子多外出从事泥木工及缝纫业。清末民初,毛巾业盛行,刺绣、服装也以“一根针”享有盛誉。此外仅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场坊,机器工业极少。建国后,通过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进了管理体制,促进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1957年川沙县工业总产值达3207万元,比1949年增长近3倍。1962年,县属全民工业企业大多数划归市属,1970年后社、镇办工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有204612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7431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90.99%,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0%。本县工业门类至1985年约可分成32个行业。其中服装业工厂有203个,产品约占全市年产量四分之一。丝绸服装畅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机械行业具有相当的生产精密机械的能力。
农业
解放前,封建剥削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粮食常年亩产仅240.5公斤,皮棉亩产7.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于1950年起,全县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1952年起,通过互助合作及人民公社的道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加上农业科学技术、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的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有较快发展。粮食常年亩产1984年达到922.5公斤,皮棉亩产1978年曾达到90.5公斤。1949年至1985年间,粮食常年亩产年均递增4.5%,棉花年均递增10.3%,油菜籽年均递增9%,蔬菜占上海市供应量的六分之一。1985年社员平均收入801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加7.3倍。全县农村已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农、副、工、商各业的综合经济。1980年全县耕地370019市亩,1985年减少到350460市亩,加上人口增加,平均每一农村人口占有耕田从1949年1.23亩,到1985年减少为0.85市亩。粮食仅够农村人口口粮自给。
商业
建国初期,在控制物价、稳定市场的同时,建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私商逐渐被纳入社会主义商业轨道。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共存的商品流通体系。1958年,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供销合作商业由集体性质变为国营,大量合作店组撤网并点,实行所有制升级过渡。1961年,调整商业管理体制,恢复供销合作商业,部分合作店组人员退出国营商业,实行集体经营。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为8025万元。“文革”期间,商业工作“统”字当头,“管”字领先,国营商业大包大揽,商品流通渠道单一。1978年以来,商业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县商业局撤销后,各国营商业公司改归供销社管理,同时积极扶持集体和个体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粮油购销改为多渠道经营,计划物资供应由统一调拨改为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双轨制经营,使商业在联结工业同农业、城镇同农村、生产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增强。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从1978年的21239万元增为51994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2308.73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762万元,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据1985年底统计,供销社所辖单位104个,12467人;粮食局所辖单位37个,2016人;物资局所辖单位12个,632人。其中供销社系统的零售网点有1224个,零售从业人员7928人。但是全县有40个村没有商业网点,乡镇的饮食业与修理业也数量不多,尚不能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
财政
民国时期,川沙县财政收入以田赋为大宗。赋税一般解缴江苏省库,地方行政事业所需支出多赖自筹。由于税种屡有增加,且开征附税、杂捐,征额甚至超过正税,人民负担沉重。解放后,根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废除苛杂,陆续建立了新的税收制度。随着川沙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税收比重迅速上升,改变了以农业税为主的收入结构。同时,国营企业上交的利润和基本折旧基金等企业收入也是县内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83年,川沙财政收入跃居上海郊县之首。1985年已达3.34亿元,仅次于江苏省无锡县而名列全国县级收入第二位。
自1953年起,县级财政管理体制几经改进,逐步扩大地方财力。1978年以来,积极贯彻调整、改革的方针,对国营企业实行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和上交资金占用费等办法,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981年和1983年县属、市属国营企业先后试行“利改税”,用所得税形式代替上交利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发展,城乡多种经济日趋活跃,从而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来源,据1985年统计,全县纳税户共有7094户,其中国营企业173户、国营与集体联营企业72户、集体企业3712户、个体经济3137户。建国后的36年中,川沙财政收入总额为25.04亿元,上缴国库19.61亿元。同期,财政支出为5.67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建设、文教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为繁荣川沙经济服务。
社会事业
编辑教育
川沙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治时,境内除少数私塾外,仅义学三所。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观澜书院。光绪卅[sà]三年(1907年)成立劝学所,始有正式的教育行政机关。清末废科举,兴新学,陆续创建中小学堂。民国初年,小学教育有所发展。教育界领袖人物黄炎培、陆培亮等提倡“教育救国”,重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实科教学和职业培训。民国12年(1923年)和18年先后创办师范讲习所和新陆师范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普通中学逐渐增多。民国36年有公立中学5所,私立中学10所。但小学入学率不断下降,民国3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4.5%,民国37年下降至29%。建国后,普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至1965年,有小学395所,中学24所,中小学在籍学生13506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小学教育陷入混乱状态,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粉碎“四人帮”以后,自1978年起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和领导体制,恢复升学考试制度,教育秩序日趋正常。1983年,全县农村基本普及小学,城镇普及初中,并初步实现了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1985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417所、743班,入园幼儿22392人;小学222所,中学32所,中、小学在籍学生79984人。1986年9月,本县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川沙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民国9年的私立培德商业学校。建国后,职业教育有所发展。1985年,全县有职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27班,在校学生1336人;部属和市属单位自办技工学校4所,学生687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学生1587人。建国后,川沙的成人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绩:1949年,青壮年文盲率为80%,1980年下降至3%;1985年,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学员分别为3541人和1165人。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建校基金三分之二来自民间。解放后各项教育费用主要由政府拨款。1980年以后,本县籍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资建校或捐赠图书仪器者年有增加。
文化
川沙设治晚,历史上文人著述不多。清《川沙厅志》《江东志》和民国《川沙县志》收艺文目录363条。至于金石书画、珍本古籍,城厢沈树镛[yōng]氏汉石经室的收藏,清代学者俞樾曾誉之为“富甲东南”;高行黄云师故居有墨华楼,藏书万卷,为浦江两岸文人会集之所。本世纪20年代以后,本县籍人士黄炎培、张闻天、黄自、艾中信、吴中弼、胡敬熙等在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各个领域,都有知名之作,本卷第四章仅辑录其大略。至于民间文艺活动,道光《抚民厅志》已有“各团、路秋成时,间有外来男女演唱……花鼓戏”的记载。花鼓戏起源于民间的山歌小调,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民国初年,始有滩簧(本滩)。受文明戏的影响,滩簧又从表演唱演变为舞台剧,以后改名为申曲、沪剧。起源于民间的浦东说书(钹[bó]子书)与沪剧一样,至今还流行于本县集镇、农村,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建国以前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民间自发的活动为主。建国后,县、乡两级陆续设置文化馆(站),成立电影放映队、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建造影剧场(院)。县里每年举行群众文艺会(调)演,乡业余文艺演出队能排演各种戏曲歌舞节目。1957年,顾路区顾东乡创作演出的民间舞蹈《穿灯舞》,曾被选派参加北京全国民间业余歌舞大会演出。1985年,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属电影院、放映队放映电影12919场,观众712万人次;19所县、乡影剧场(院)放映电影、演出戏曲5700场次,其中县沪剧团演出270场。1985年,全县有县级图书馆4个,藏书289007册,其中县馆有183847册。新华书店有门市部4个,基层销售点48个,自开业至1985年,共销售图书10701万余册。境内最早发行的报刊为民国2年(1913年)的《川沙报》,1985年有旬刊《科技与信息》一种,每期发行量1万份。县有线广播站创始于1956年,1985年改为川沙县人民广播电台。当年有乡级广播机构31个,全县安装广播喇叭139126只,入户率79%。全县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太平天国烈士墓、张闻天故居、老宝山城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炮台遗址、黄炎培故居等7个。
卫生
明、清两代,传统中医大抵私人开业。至清光绪中叶,城厢首创施医局,设中医分科门诊。民国7年(1918年)始有西医。此后数十年间,近代卫生防疫事业逐渐兴起,但发展缓慢。民国37年,在今辖境内仅有公私立医院6家,床位62张;医护员工包括私人开业的中西医在内不过276人。建国后,卫生事业发展迅速,1970年初,县、公社(乡)、大队(村)三级医疗网基本形成。1985年,有县级医疗单位11个,乡镇卫生院24所,村卫生室医疗点326个,另有部门办的医务室181处,总计固定床位达1993张。医护员工队伍不断扩大,1985年全县共4667人,其中行政职工893人,一般卫技人员2261人,医生1513人(内有正、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主管医师65人),平均每400人中有医生一名。建国前,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更为薄弱。各种烈性传染病、妇女病和新生儿破伤风等,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国后,人民政府贯彻“预防为主、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1952年消灭霍乱、天花等为害最烈的传染病;白喉、麻疹、疟疾、流脑、百日咳和小儿麻痹症也逐步得到控制。1984年消灭了血吸虫病。1985年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85%;饮用自来水的城乡居民有1703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11%。1970~1985年用于免费医疗的经费为240.3万元。由于实行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开始有所缓解,人民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全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1952年为男性54岁,女性57岁;1985年上升为男性70.29岁,女性76.23岁。
科技
民国时期,境内曾建立过一批农业科研基地,大多以改良棉花品种为重点项目。民国6年(1917年),穆藕初首创杨思乡穆氏兄弟农场,引进美棉“克离佛伦”大球种,培育成功第一批适宜本地栽培的改良棉种。以后,相继建立的有公立高等小学农场、县立农场、中央大学农学院杨思棉作试验场、上海市植棉合作试验区和上海农事试验场等。其中规模较大、效果良好、持续试验时间较长的,当推民国18年创办的市植棉合作试验区。试验从陆行区(今张桥乡一带)开始,逐步推广。至民国23年,遍及市郊12个区,有试验田600多亩。其中54个试验点、270余亩试验田,分布在今本县张桥、严桥、高行、杨思4个乡。建国后,科学技术的开发、利用日渐普及。自1956年起,县科普协会和各种学会相继成立,并逐渐形成了县、公社(乡)、大队(村)、生产队四级科技网。1959年,严桥公社花椰菜留种试验成功,填补了我国蔬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空白。1975年,第七人民医院首创“苯酚糊剂粘堵法”施行绝育手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自1975年以来,全县医、农、工、副各业,共获得科技成果奖111项,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17项,市局、委级56项,县级36项。不少发明创造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出口创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期的实践锻炼,也培养了大批科技人员。1985年底,全县有各类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2818人。
交通
编辑川沙历史上内外交通,以水路为主,各大集镇俱临水设市,集镇之间及到上海市码头,设有客航班船。自民国10年(1921年)上川铁路建成通车后,方便了陆路交通。地方建设事业也日益发达。建国前,县境河道狭小,仅能行驶5至10吨位船只。建国后,经过大力开挖疏浚,通航能力大大提高。至1985年,24条主要河道,大多能通航30吨位以上船只,有4条可通航百吨位船只。建国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到50年代后期,客运渐由公共汽车所代替。1985年时,境内有公路44条,长252.27公里。农村机耕道路,纵横密布,沟通所有乡村。川沙解放前,有各种桥梁近4000座,大多是小木桥及老式砖石桥,能通汽车的极少。60年代起,所有公路桥梁,改建成水泥结构,一般可通行15~20吨位载重汽车,基本适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公路
民国初年,川沙公路以内、外捍海塘为南北交通主干。民国14年(1925年)春,高桥乡建筑大同路(天灯口轮埠—高桥镇)。民国19年12月,上海市工务局沿黄浦江筑连接上川、上南两路的浦东大道,翌年8月土方竣工,路面工程延至民国24年10月完工。民国23年冬,浦东汽车公司投资利用赵家沟开河挖起的泥土填筑顾高路(顾路—东沟)。民国35年10月,浦建公司垫款兴筑沪南公路周浦—塘桥段。翌年春,路基工程竣。8月,路面完工。至1949年解放,境内共有公路18条。1949年7月,配合抢修海塘工程,9、10月间,先后完成欧高路、草高路两条简易便道,与大同、东塘两路相沟通。1956年至60年代初,县境公路建设有较大发展,新建公路17条,长89.85公里。其中,川北公路(北蔡—小营房)横贯县境东西,与沪南、川南两路相交。杨高路(杨思上南路—高行)纵贯南北,沟通上南、沪南、上川、顾高等路,成为县境的干线公路。60年代中期,陆续新建公路5条,长18.83公里。1975年,根据交通部社、场都要通公路的要求,全县新建公路6条,长20公里。改建上川铁路为公路。至1985年,属本县养护的公路有44条(段),总长262.27公里。不属本县养护的公路有3条(段),长17.99公里。
铁路
上川铁路民国10年1月,黄炎培、张志鹤、顾兰洲等发起招股集资,组织上川交通公司,民国13年10月,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塘工善后局和川沙县交通局订立合同,租用上川县道(庆宁寺—川沙县城)铺设轻型钢轨,行驶铁道机车,取得专营权30年。民国14年10月3日,庆宁寺至龚家路段铺轨工竣通车。翌年7月10日,至川沙四灶港轨道工程继续完工。上川铁路时长21.15公里,设庆宁寺、金家桥、新陆、邵家弄、曹家路、龚家路、大湾、小湾、暮紫桥、川沙站。由内燃机车拖带客车,班次与塘工局的浦江小轮衔接,达上海市区。川沙以南地区的小普陀、祝桥、南汇、大团一带旅客,由公司租用民间小轮和自备客轮接送。民国20年始,公司将沿线木桥改为钢桥。向德商购进蒸汽机车,于民国22年9月投入运行。民国23年5月,公司分别与川沙县政府和南汇县政府订立合约,承租川钦县道和南川县道,11月,铁路由川沙向东延伸至钦塘,设小营房站。民国25年3月15日,铁路向南展筑至祝桥镇,增设江镇、邓镇、祝桥站。至此,上川铁路贯通上海、川沙、南汇3地。全长35.35公里,时共招收股资67.82万元。
桥梁
川沙于民国年间始筑公路桥梁。民国10年(1921年)上南路建有木结构桥梁2座。民国11年,上川路建钢板桥、水泥拱桥17座。抗日战争期间,县内公路桥梁遭受严重破坏,沿上川铁路被日机炸毁的达26座。解放前夕,公路桥梁被国民党军队破坏,上川铁路的第一水泥拱桥、金家桥南第一桥、新陆第二桥、邵家弄北第一铁桥和第二水泥拱桥被炸毁。沪南路亦被炸毁钢骨水泥桥5座,烧毁美松桥2座、美松桥面2座。据1949年底调查,县境共有上川、上南铁路桥34座,公路桥梁37座,其中沪南路7座、川北路、沪川路、小白路、川钦县道各5座,蔡高路、大同路、杜高路各2座,民生路、恒大路、海高路、东塘路各l座。解放后,政府立即组织力量抢修被破坏的桥梁。在抢修高桥海塘的同时,在草高路、欧高路又建造了木质桥梁8座。1953年修筑高行路,1954年改筑川营路,共建木质桥梁8座,1956年在杨高路建桥13座,为建国后第一批建造的混凝土结构桥梁,由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设计,上海市城建局四工区建造。桥梁结构:上部系排架式墩台,块石锥坡;下部为T型砼大梁。1964年,县公路管理所建立桥梁队,对全县临时式木桥,分批分期改建。第一座改建沪南路的郁家浜桥,然后由沪南路、川北公路、周周公路、川南公路,以至草高路、海徐路等。到1969年底,改建基本完成。1975年,上川铁路改建公路,重建桥梁,两年完成。1978年,开挖浦东运河和川杨河两条主干河道,跨河公路桥梁10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改建完成。1980年,城厢镇修筑环城公路改建桥梁4座。1980~1982年,桥梁队承建的桥梁中,被市城建局评为最佳工程桥梁的有:沪南路的新开河桥,上南路的川杨河桥,城厢镇的城南路桥,川环西路的通城河桥、妙镜桥,军民路的12号桥,杨高路的10号桥,上川路的新陆桥,川六路的东风桥等9座。至1985年底,全县有公路桥梁202座,总延长为5400米,其中干线公路桥72座,县公路桥130座。县属3镇有桥梁20座。
风景名胜
编辑黄炎培故居黄炎培故居是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内阁中书、举人沈树镛所建,原名“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内史第”原是三进二院两厢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民宅,富有浓郁的清代江南民居特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民主战士黄竞武烈士、著名音乐家黄自等都诞生于此,文化名人胡适也曾在此居住。故居大门口有古典精致的仪门,飞檐翘角,正面有“凤戏牡丹”砖雕,中间镶有“华堂映日”四字,仪门背后有“德厚春秋”四字,下端基石盘龙石刻。黄炎培铜像座落于正楼门前,上悬陈云同志手书“黄炎培故居”匾额。故居内设有黄炎培先生生平陈列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实物,展现了黄炎培光辉的一生:从一个封建秀才、举人成长为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曾创建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展览体现了黄炎培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信念和对光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张闻天故居张闻天故居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乡邓三村张家宅。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此,并度过了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张闻天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故居占地面积68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三合院农舍,一正两厢,砖木结构平房,坐北朝南,正屋五间,为张闻天祖辈于清光绪年间年建,两侧厢房各2间为后建,正房西侧另有杂用房4间,共13间。院前是木结构门头,俗称“秀才亭”。院周围有菜园树木,院后有小河。故居内有共青团川沙县委年立张闻天半身玻璃钢塑像和张闻天革命史迹陈列室。展品有《小说月刊》、《庐山会议发言》等书刊、文件和张闻天使用过的端砚、书箱、书架等用具共491件。1986年9月,陈云为故居书额“张闻天同志故居”。1989年2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把地基填高50公分,采用屋架整体吊升的办法,按原貌修复。1985年9月19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