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区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吴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撤销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它原为宝山县吴淞市,于民国17年(1928年)设立吴淞区,以区境吴淞镇为名,面积为16.75平方公里。吴淞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的喉,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吴淞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境内设有吴淞江守御所、吴淞营、湘防营等军事机构,并筑有西、北、南、狮子林4座...

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撤销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它原为宝山县吴淞市,于民国17年(1928年)设立吴淞区,以区境吴淞镇为名,面积为16.75平方公里。吴淞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的喉,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吴淞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境内设有吴淞江守御所、吴淞营、湘防营等军事机构,并筑有西、北、南、狮子林4座炮台,扼守长江门户。吴淞以江海浩瀚、百舸争流的吴淞口得名,扼据江口,向有“重洋门户”、“七省锁钥”之称。吴淞区曾辟有海关、铁路、码头和邮电通信,凭借其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被视作开发的宝地。1988年1月21日,吴淞区与宝山县同时撤销,合并为宝山区。

建置沿革

编辑

清道光三年(1823年)以前,属宝山县城(厢)厂的一部分,道光三年为赈灾方便,从城(厢)厂划出为吴淞厂,也称胡巷厂,是宝山县14个厂之一。

吴淞区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施城镇乡自治后,改为吴淞乡。民国17年(1928年)7月划归上海特别市,首次建为吴淞区。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全境沦陷。民国27年8月,日伪政权以蕰藻浜为界,将境区分别划入上海特别市市中心区和宝山区。抗战胜利后按战前建制恢复为上海市吴淞区(第二十三区)。1956年1月,吴淞区和大场区、江湾区合并为上海市北郊区,吴淞区建制撤销。1958年8月北郊区并入宝山县,境区复为宝山县的一部分。1960年1月因建设钢铁工业基地需要,重新建立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吴淞区,地跨浦东、浦西。1964年5月第二次撤区,辖区浦西属地并入杨浦区,浦东部分归川沙县。1978年宝山钢铁总厂在宝山县沿长江岸边建设,为加强地区对宝钢建设的服务,年底,建立上海市宝钢地区办事处。1980年10月31日国务院同意在宝钢地区办事处基础上,再次成立城市地区性质的吴淞区1988年1月27日国务院决定吴淞区与宝山县同时撤销建制,合并建为宝山区。

行政区划

编辑

1981年8月从吴淞镇街道划出海滨新村地区建海滨街道。1982年1月城厢镇与友谊路街道合并,1984年5月建殷行街道(筹),9月殷行街道(筹)划归杨浦区。1987年全区辖泾桥、友谊路、吴淞镇、泗塘、海滨5个街道,78个居民委员会,2435个居民小组,辖境内还有生产和党政关系属宝山县的5个乡的24个村。

地理环境

编辑

北衔长江口,东临黄浦江,南以军工路、何杨 铁路支线及长江路,分别与杨浦区、宝山县接壤;西至盛川路、北泗塘与宝山县交界。南北纵深14公里,东西最宽处5.5公里、最窄处1.5公里,积5445平方公里。境内蕰藻浜两侧有北泗塘、南泗塘、西泗塘等干河,均通过蕰藻浜泄入黄浦江。

经济概况

编辑

工业

吴淞区工业原以手工业为主,因吴淞以渔兴市,手工业中以制作铁锚、铁链、棕麻绳索为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于张华浜的吴淞机厂为境内第一个现代工业企业。民国初年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先后有修船、供电、棉纺、面粉、针织、造纸等工业在吴淞镇周围发展。八一三战争中大部被毁,抗日战争期间仅有棉纺和造纸等3家工厂勉强维持开工。日军因侵华需要,先后又开办了炼钢和煤气两家工厂,但规模都不大。

吴淞区解放初,吴淞区有工厂7家(公营毛家、私营2家、合营1家),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1952年起其中6家陆续划归市属。私营企业在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起上海市有计划在市区边缘地区辟建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吴淞是十个新兴工业区之一,之后一批工厂向境内迁建。1958年起,吴淞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上海第五钢铁厂、上海钢管厂、上海铁合金厂等钢铁骨干企业的兴建与上海第一钢铁厂的扩建,为吴淞建设成为钢铁工业区奠定了基础,并沿长江路、逸仙路、同济路、泰和路一线建成一个工业带,形成吴淞工业区雏形,1960年27家工厂年产值为16.21亿元。1978年后,宝山钢铁总厂、石洞口发电厂、石洞口第二电厂等特大型企业沿长江口南岸兴建,并划为吴淞区行政管辖范围,使吴淞区成为上海市的重要钢铁基地和能源基地。1987年底区域内全民、集体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11家,其中全民88家,集体123家。职工总人数136217人,总产值57.78亿元,利润3.85亿元。市属工业165家职工总人数128461人,产值56.57亿,利润3.65亿元;区属工业46家,职工总人数7756人,总产值12089.17万元,利润1967.7万元。

商业

吴淞区地处水陆交通要口,历史上有两次开埠之举。凭借地理优势,吴淞成为上海市北部城乡交流的窗口,历来以转销京广洋货著称,又以渔市闻名。清末民初,吴淞镇上已商铺林立,行业众多。民国17年(1928年)建立吴淞区时,区内商户及摊贩绝大多数均集中在吴淞镇上。抗日战争前,以渔市兴商为船帮服务是吴淞商业的一大特色。据民国20年统计,全区商户已有828家之多(有关吴淞渔市的情况,另有专文人“专记”篇)。民国26年八一三湘沪抗战中,吴淞遭到日军炮火的严重破坏,损失惨重。战事西移后,经营规模、资金力量、营业状况均远不如昔。抗战胜利后,一度出现畸形繁荣,但因美货倾销,货币贬值,正当的商业经营处于朝不保夕的困境中。1956年吴淞地区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商业网点进行撤并调整,各自然行业实行同类归并,此后商业流通全部纳入国家计划,一度活跃的集市贸易也被明令取缔。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吴湖区商业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网点布局成倍增长,商业设施日益更新,流通渠道不断扩大,商品结构升级换代,形成百业兴旺的新局面。1987年全区共有商业网点480多个,集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16个,个体商业户2065户。全区商业年销售额58095.31万元,利润额2645.87万元。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建区前,吴淞区的前身宝山县吴淤乡,民国15年(1926年)时有人口4061户、27817人。建区后外来人口激增,到民国19年时达到8220户、41443人,增长48.98%。

吴淞区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吴淞是主战场,战后与战前相比,减少近7000人。到民国24年全区有人口48287人。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人口剧减,蕰藻浜以北原有2762户、3036人,到民国27年11月仅有443户、1416人,比战前减少2323户、21620人,12月增加为847户、3668人。民国28年5月增加到961户、4059人,民国30年底人口增至2243户、13066人,民国32年3月为2829户、16667人。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居民陆续返回,民国35年3月吴淞区有人口 5644户、22219人,比民国27年底增加15倍,比民国30年底增加70%。民国35年5月从江湾区接管3个保,人口增至5848户、24221人,年底为5536户、26362人,民国36年9月增至6393户、32590人。到次年7月达到7903户、47497人。民国38年4月上升为8252户、55603人。解放后,1949年9月,全区实有人口6089户、28495人,经全面核对户口,到年底仍只有6717户、29558人(另有临时户口831户、1874人,江湾划入的400户未统计在内)。经过经济恢复时期,1954年2月人口增为9793户、46309人。1954年底达到10582户、51671人。1956年1月并入北郊区前,全区有人口11952户、51117人。1960年重建吴淞区,户籍辖淞兴路、张华浜、泗塘新村3个地区,8月,有人口13604户、68790人。1961年起动员城镇人口回农村,人口逐年减少。1962年7月,宝山县逸仙路以东、军工路以北1621户、7450人划归吴淞区,全区辖吴淞镇、张庙路、殷行路3个办事处,到年底共有人口13416户、70926人。1963年3月蕰藻浜以南地区又有1398户、7908人划入吴淞,到年底全区共有人口16064户、83974人。1980年10月国务院又一次批准重建吴淤区,在正式建区前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宝钢地区办事处阶段,辖吴淞镇、泗塘、马泾桥和友谊路4个街道,面积23平方公里(不包括宝钢厂区13.7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 22415户、92580人。建区后从宝山县划入城厢镇和112个生产队,面积扩大至48.23平方公里,划入人口8765户、34934人,加上宝钢建设者迁入,常住人口增至42136户、16219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人口41010户、162785人。1984和1985年先后从宝山县划入盛桥乡19个生产队810户、2953人,从吴淞乡划入泗塘村、从盛桥乡划入友谊村一部分,面积扩大至52.78平方公里,全区人口为49797户、179912人。1987年底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61906户、220284人。

民族

吴淞区人口以汉族为主,随地区经济发展,外来人口迁入,少数民族族别与人口都逐渐有所增加。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吴淞镇和张庙路两个街道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70368人,占总人口的99.67%,少数民族7个、232人,有回族219人、满族6人、白族3人、蒙古族、壮族朝鲜族、赫哲族各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境域范围较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扩大,随宝钢建设者落户吴淞和市中心区人口陆续迁入,少数民族人口逐年增加,全区有14个民族,中汉族162114人,占总人口的99.59%,少数民族13个、670人,有回族542人、满族55人、朝鲜族22人、壮族、蒙古族各14人、畲族6人、藏族5人、侗族苗族各3人,白族、傣族各2人,维吾尔族、瑶族各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1987年全区有18个民族,其中汉族219262人,占总人口的99.54%,少数民族17个、1022人,有回族764人、满族125人、壮族29人、蒙古族28人、朝鲜族20人、苗族12人、侗族8人、畲[shē]族7人、土家族、白族各6人、彝族5人、藏族、锡伯族、瑶族各3人、俄罗斯族、爱尼族、拉祐[yòu]族各1人。据1988年底调查,全区共有21少数民族,共543户、1180人。分布在全区5个街道,其中:回族369户、85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2.37%,其次是满族81户、156人,占13.22%,其他少数民族都在40人以下,有数民族只有1户1人。解放前吴淞区的回族主要来自市中心区,尤以南市区来的最多,直接外地来吴淞区定居者极少。吴淞镇上定居最早的3户,只有1户直接来自外地。解放后回族比较集中地迁入吴区是在1958年及1980年。1958年因上钢一厂、上钢五厂等大企业的发展,1980年因宝钢总厂的发展,回族携家带眷迁入泗塘、吴淞、友谊、马泾桥等地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吴淞的近代教育事业兴办较早,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就办有新式学制的学塾和小学。光绪三十一年马相伯、严复在吴淞提镇行辕创办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前身)。光绪三十二年两江总督拨吴淞炮台湾公地建中国公学。民国6年(1917年)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今同济大学前身)从上海迁来吴淞。民国12年在吴淞设有台湾政治大学。以后又有第四中山医学院设立。同期还有水产、商船、海军等专科学校在境内建立,吴淞一度成为高等学府较为集中之地。20年代的平民教育活动也在吴湘地区广为开展,这对启迪民智,提高社区文化水准起了催化作用。吴淞还有创办较早的图书馆,即光绪二十五年在吴淞镇开设的吴淞藏书会,还有近郊第一批创办的公共体育场和医院。民国18年台湾中央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组建的“吴淞卫生模范区”,更属全国首创。惜在两次淞沪战争中,大学园区和卫生模范区全部被毁,文教卫生事业元气大伤。到解放前夕,全区没有影剧院、公共体育场和公共图书馆,仅有1所卫生所、1所中学、14所小学,有近30%的学龄儿童失学。

吴淞区解放后,普通教育不断发展,在1952年就基本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问题,助年代又在全区普及了初中教育,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3所,中专职校4所,小学19所,幼儿园20所,另有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及成人中专各1所,境内市属大型企业也办有技工学校和专科学校。学校校舍翻新,教学设备也有较大改善,中小学共配有电脑177台,电影放映机25台,并建立了语音实验室。1960年建吴淞区时,全区已有公立中学3所、学生2554人,小学12所、学生7144人,幼儿园16所、入园幼儿1850人。尽管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教育事业仍有发展。根据吴淞区大厂多的特点,积极鼓励工厂和民间办学,各大厂都有设施完善规模较大的厂办中小学和职工学校。上钢三厂职工业余学校成绩卓著,被推荐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至1963年底,全区有公办中学3所,厂办、民办中学6所,学生4562人;公办小学9所,厂办、民办小学10所,学生14799人;幼儿园16所,入园幼儿1767人。“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遭受破坏,教师受到冲击,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直线下降,教育事业受到重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教育重获生机。80年代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发展学生智力和注重德育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有了新的发展,并在全区普及初中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1年全区有中学12所,业余中学1所,小学11所,幼儿园7所。1982年度增加中学3所、小学9所、幼儿园7所,业余中学1所。中小学生入数从15028人增加到21541人,在园幼儿人数从1512人增加到3032人,业余中学学生从586人增加到近3000人。后经调整,到1987年时全区有普通中学13所、学生8935人,小学19所、学生14137人,幼儿园20所、入园幼儿4811人,职业技术学校(班)3所、学生697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学生266人,业余中学2所、学生1268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学生730人,成人职业培训学校1所、学生248人,工读学校1所、学生70人,另有教师进修学院、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各1所,各类学校教职工总计3182人。境内部、市属大型企业亦办有各类职工学校。20世纪80年代起,各校的教学设备有较大改善。1985年全区中小学配齐了教学实验仪器及体育运动器材,13所中学和2所职业技术学校全部配备电影放映机,小学也配备10部电影放映机,并有放像机和监视器等设备。1986年有中学电脑房5间、小学电脑房4间,共有电脑177台,并建立语言实验室。1987年又为中学第二课堂配备英文打字机220台,为中小学增配钢15架。自1985年起各中学举办家长学校,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主体教育的框架。同时加强学生的课余活动,设有少年宫、少科站等校外活动机构。

文化

吴淞区近代文化事业和设施开办较早,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就没有公共图书馆。民国18年(1929年)11月,创办上海市第一简易民众教育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因受历次战争影响,到解放前,吴淞地区几成文化沙漠,既无电影院,亦无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在吴精镇上仅有私营的万具书店1家,及“仙园”、“同春阁”2家茶馆兼书场。在财神庙广场上偶有流动艺人临时搭篷演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处于相当贫乏状态。解放后,区内先后建立吴淞工人俱乐部、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等。至1988年撤区前,区境内有工人俱乐部1家、文化馆3座、文化站5个、图书馆(室)12个、电影院3座,电影放映单位5个,电视台1个。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较活跃,曲艺、美术、摄影等作品在市会演、展览中曾多次获奖。

交通运输

编辑

上海开埠后,吴淞就成为进出口货物的中转地,清末民初有“水陆码头”之誉。清光绪年已有电报、电话、邮政开办,全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淞沪铁路,以吴淞镇、炮台湾为终点。民国16年就有城淞杨长途汽车线开办。

吴淞区

吴淞大桥

民国初年,对内陆各乡镇运输以水运为主,有通往罗店、杨行、刘行、嘉定的客运班船5艘,通往罗店、月浦的货运航船2艘,往来淞沪间的签部1艘,沿黄浦江有摆渡船6艘,蕴藻浜、泗塘河为通往内地的主要航道。20世纪20年代发展陆上运输后,水运稍逊。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道路先修,公交客运停办,去市中心区依赖铁路运输,与附近各乡镇往来,主要靠自行车负载,交通一度处于极不方便状态。解放后交通状况逐年改善,1949年7月辟市区公交线51路,1954年4月辟52路,沟通淞沪。1959年7月辟53路、8月辟95路,贯通区境和西部至市区的交通线路。1961年10月辟松嘉线,开通去西北各乡镇的客运。1975年12月开通201路市区高峰线,可直达市中心。并先后辟通302、312路等夜宵线。1978年后,吴淞区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北翼,适应各项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较快迁移来区,先后开通了90、203、226路市区公交线和宝月、彭盛、彭果等郊区公交线,形成四通八达全天候的陆上交通网络。水上交通有通往长兴、横沙、崇明和对江浦东的渡船,并先后在1958~1966年改为轮渡。80年代沿黄浦江的张华浜、军工路两座码头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集装箱装卸港区,全市80%以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货物均在此集散。蕴藻浜更成为上海通向江浙各地的黄金水道之一,邮电通信发达,吴淞名副其实地成为上海的水上北大门。1987年区境内有交通运输企业44家,职工10470人,总产值13400万元,利润1712万元。其中公路货运业25家,职工8588人,总产值5270万元,利润1430万元,运输装卸业19家,职工1882人,总产值8130万元,利润282万元。有邮电支局5处,电话区局1个、下辖分局3个。80年代以后,境内各单位机动车拥有量逐年增加。1982年时,拥有机动车2042辆,有驾驶员3192人。1985年上升为2695辆、驾驶员4513人,1987年增至2793辆、驾驶员4614人。主要用于公务和运输。非机动车中自行车、劳动车亦呈上升趋势,1982年分别为33150辆、1125辆,共34275辆。1987年增为自行车111366辆、劳动车2669辆,共114035辆。

风景名胜

编辑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约60公顷、滩涂湿地约50公顷,沿江岸线长达2公里,分为森林休闲观光区、谷地生态走廊区、荒漠景观区和滨水湿地景观区等五大区域,设有长江河口科技馆、贝壳剧场、矿坑花园、游船码头、体育俱乐部等场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大型公园。

吴淞区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著名人物

编辑

立传的共32人,均为出生于吴淞或在境内工作、斗争、献身的仁人志士,其中有为国捐躯的抗英民族英雄陈化成;有在晚清兴办学校、抢修河塘、倡立商会的朱涛、刘世安、孙汝俊;有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献身的尹景伊、孙津川、徐克强等。还有橡胶企业经营者、爱国资本家杨少振,20世纪30年代侦探小说家孙了红,吴淞中学老校长、数学家朱凤豪等。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267/

(26)
词条目录
  1. 建置沿革
  2. 行政区划
  3. 地理环境
  4. 经济概况
  5. 工业
  6. 商业
  7. 人口民族
  8. 人口
  9. 民族
  10. 社会事业
  11. 教育
  12. 文化
  13. 交通运输
  14. 风景名胜
  15. 著名人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