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中秋节(Mid-AutumnFestival)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农历一年分为四个季,每一个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八月份正好是第三季度中间的一个月份,而十五日又恰好是八月的中间日期,因此得名中秋节,又名“仲秋”。作为中国汉文化历史、文明传承象征的载体,中国人民赋予了中秋节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农历一年分为四个季,每一个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八月份正好是第三季度中间的一个月份,而十五日又恰好是八月的中间日期,因此得名中秋节,又名“仲秋”。作为中国汉文化历史、文明传承象征的载体,中国人民赋予了中秋节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名称及含义

编辑

中秋节当天因正值三秋之中,故名“中秋”,又因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八月),又得名“仲秋之节”“秋节”“八月节”。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中秋节以十五月圆为标志,此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又谓之“月夕”。因为祭月、拜月,又叫“月节”“月亮节”;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朝鲜族称为“秋夕节”“嘉徘”等。

历史沿革

编辑

起源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作为一种节日,中秋的起源,多数学者给出了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认为起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活动。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主要活动形式是“祭月”,“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因此古人很重视对日月的祭祀。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自古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这种朝日夕月的祭礼,主要表现形式是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秋分时节太阳几乎直射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所以月亮看起来又大又圆,所以人们形成了“祭月祭日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的说法。第二种是认为起源于古人对月亮女神嫦娥的祭祀活动;第三种是认为起源于古人为庆祝秋季丰收而举行的对土地神的祭祀活动。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农民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进行祭拜,以托希望。但据考证,这三种说法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仅仅凭借这些因素并没有真正形成中秋节,这三种说法所含内容只是对中秋节的某些习俗的起源起到解释作用,而无法解释中秋节作为一个节日的起源问题。

中秋节

中秋节图片

初成

从汉至唐,史料记载多为皇家祭祀为主,鲜少有普通民众拜月记载。自隋唐开始,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月亮对一般平民来说,逐渐变得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中秋赏月、祭月逐渐成为民间和文人时尚,人们逐渐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在外工作的人也一定会在这一天想办法回家与家人团聚,《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到了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和笔记小说等骤然出现很多,很多诗在题目中明确标出“八月十五”或者“中秋”的字眼,或者在诗句中写出类似词句,比如李峤的《中秋月二首》、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五代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等等,唐朝诗人欧阳詹(755—800)甚至还专门在《长安玩月诗序》中对“中秋”这个词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而中唐时期的陆羽(约 733—约804)所作《武夷山记》更是对乡民们于八月十五在武夷山上祭祀神灵、会聚宴饮的习俗进行了记载。“中秋”这一词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这一现象也说明,到这时,赏月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中秋节初步形成。比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

中秋节图片

盛行

中秋节于宋朝开始盛行,北宋的《东京梦华录》和南宋的《梦粱录》都专设了“中秋”条。从《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记载可以看出,在宋朝,中秋节已经形成全民狂欢的盛况。而通过南宋自牧《梦粱录》记载可以看出,重视家人团圆也成了人们在这一天的期待,当时朝廷公职人员可以在中秋这一天休一天假,在中秋节这一天的夜间,政府会解除宵禁,人们可以随便走动。元代基本延续了以往中秋节的传统。

演变

明朝开始,中秋节的习俗内容有了明显变化,唐宋时期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逐渐衰退了,民众赏月激情也不再那么激烈,中秋活动从赏月为核心逐步演变为拜月,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比如今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就是明清帝王祭祀的场所,而其中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专门为皇家祭月修造的。作为普通民众,中秋节当夜,人们会在露天地方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同时,重视亲友之间人情往来和亲人团圆也成为节日明确的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有相关记载:“女归宁,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这些史料记载正说明了人们开始在中秋节这天重视家庭团圆,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礼品,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因此,八月十五又称为“团圆节”,时至今日,中秋节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节日习俗

编辑

作为中国四大节日之一,时至今日,中秋节的习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主要有亲友团聚、赏月拜月吃月饼、庆祝丰收、互送礼品等等,而这些内容往往又在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方面存在差异。

吃月饼

唐宋之前,吃月饼并不是中秋不可缺少的活动,月饼也不是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武林旧事》和《梦粱录》在讲到食品种类时都列出了“月饼”,但是那时候的月饼其实与中秋节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作为平时的一种蒸食在饮食市场出现。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最初月饼是作为一种祭品出现的,人们在中秋节这天制作月饼,祭祀仪式完成后再被人们吃掉,这个时候的月饼的主要价值是献给月神的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逐渐成为一种节日主要食品,人们会把一个月饼切成好多块,亲人们每人吃其中一份,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亲情和友情得到了一次确认和加强,这个时候月饼的象征意义是团圆。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在杨继国、何克俭主编的《宁夏民俗大观》一书对宁夏人过中秋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宁夏山川家家烙大月饼,直径约40厘米,厚10厘米。饼上涂香油,饼面绘云纹、嫦娥、玉兔等图案。书中还这样写道:“1949年前,家有孕妇者,把祭祀月亮的瓜随手切成牙,预测小孩的性别。瓜牙切成单数测为男孩,瓜牙切成双数测为女孩。”时至今日,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月饼的习俗,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中秋节

月饼

月饼种类(部分)(共3张)

中秋节

五仁月饼

中秋节

印花水果馅月饼

中秋节

蛋黄莲蓉月饼

拜月亮

拜月盛行于上古时期,拜月是对月神的礼敬或祷告,是在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神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周代以后被皇家垄断,唐代开始逐渐由赏月之风代替,宋代中秋赏月习俗中偶尔会加入拜月事项,男女皆可,男求功名,女求美貌。因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而不是月历,并非每次秋分之夜都有圆月,人们就根据月亮运行规律,将祭月活动由“秋分”调至阴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月圆之夜。随着时间的推移,拜月逐渐变成女人专利。并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消失,只在极少部分地方的少部分人那里还有遗存。

中秋节

拜月亮

中秋节

猜灯谜拜月亮

中秋节

拜月亮

中秋节

潮汕中秋拜月亮

中秋节

中秋明月

赏月在唐宋时期是主要的习俗。唐朝时期,八月十五是一个赏月节,文风繁盛,大量文人墨客经常会借月抒情,留下了大量有关月亮的文化瑰宝。这种赏月活动在初唐时期主要以社会中上层人士为主,中晚唐以后下层民众开始群起效仿,明清以后赏月风俗逐渐衰退,人们开始关注祭月的神性意义和社会经济关系,时至今日,大多普通市民在中秋之夜的赏月情趣已经基本消退,但是少数地方还保留着中秋之夜的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比如杭州的西湖赏月十景中有三个是与月有关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可见西湖赏月仍十分盛行。再比如苏州的“石湖串月”、桂林的“象山水月”、江苏无锡的“二泉映月”、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江西庐山牯[gǔ]牛岭的“月照松林”等等。

赠礼

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赠送月饼的习俗始于明代。这是一种美俗,主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尊重等心愿和品德,同时也通过这种密切了人际关系。明代《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庆丰收

最初的庆丰收习俗主要是人们在八月中旬丰收季节,用丰收的瓜果粮食做供品而敬神,以感恩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有更好的收成。时至今日,这种庆丰收的意味已经很淡了,人们一般会在中秋节夜晚准备丰盛的饭菜来团聚,并准备很多新鲜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有的人家会自制代表各种寓意的月饼,比如兔子形状的、口袋形状的等等,并把当季成熟的各种时令果品、庄家果实拿出来,于月圆时,在家门前、院子里的树下、葡萄架下,摆放整齐祭献月亮,月出东山时,男女老幼再到屋外赏月、讲故事。既表达对丰收的庆祝,又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再获丰收。

重要影响

编辑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各种节俗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地尤其是具有汉文化氛围的国家形成很大的影响。中秋节节俗的传播路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周边汉文化圈国家纷纷效仿、追捧其文化,据史料研究,最早自唐朝开始,中秋节就已经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另一种是随着出国定居或旅居人员传播到国外。他们在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浸润、影响着广大旅居地的居民,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有了世界意义。韩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中国传统节日一样,韩国中秋节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韩语的中秋节音译为“寒佳宇”,汉文名叫“秋夕”,意思是“庆丰收的月亮节”,在韩国,中秋节是第二大节日,主要内涵是庆祝丰收和感恩,中秋节这一天韩国人也非常重视家人团聚,甚至把能否回家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看做对老人孝顺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每到中秋节,韩国就会出现类似于中国人过春节一样的“人口大迁徙”,韩国中秋节会放三天假,人们会做一种跟中国月饼类似的“松饼”食用。朝鲜中秋节习俗和文化内涵基本跟韩国相同,以欢庆丰收和祭扫祖坟为主,他们也在中秋节这一天开展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等特色活动。日本的中秋节并不隆重,但据史料记载,日本有两个中秋节,分别是旧历八月十五(由中国传入)和旧历九月十三(源于本土文化),自中国传入日本的中秋节起始于唐朝后期,日语将这个节日称为“十五夜”或者“中秋の名月(中秋的明月)”,主要习俗是赏月。其他如越南、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人中秋节与中国大体一样。

相关传说

编辑

嫦娥奔月

按照现在的科学,月球本来是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但是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月球想象成一个寄托了诗情画意和无限幻想的美好所在,“月宫”“蟾宫”“玉轮”“银钩”“明弓”等别称,都是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的最好证明。据考证,嫦娥就是从《山海经》里的常羲演变而来的,在《山海经》中,常羲本来是月亮的母亲,住在月球上,有十二个女儿,嫦娥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中的嫦娥变成了月亮上唯一一个女子了。但是按照人的常识,嫦娥是没办法一个人住在月球这样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上的,所以人们就在故事中给出了一个圆满的解释—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在战国时期的《归藏》中就有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但是这里并没有出现后羿以及嫦娥是如何服药这些情节,这并不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的种种要求,一直到了唐朝,故事才逐步完善,唐代典籍《初学记》引用了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这个传说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传说基本一致,这个传说把嫦娥塑造成一个为了保护丈夫而牺牲自我的贤惠美丽的媳妇形象,这就非常符合中国百姓的道德观念。

中秋节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吴刚的故事最初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zǔ]·天咫》。相传汉朝西河人吴刚,曾有缘跟随仙人修道,但是因为吴刚在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吴刚贬到了月宫,让吴刚砍伐生长在广寒宫前的桂树,桂树生长非常繁茂,吴刚每次将桂树砍下后,被砍的地方就会立即合拢,就这样吴刚就在广寒宫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砍伐桂树,李白有诗云,“欲斫[zhuó]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吴刚伐桂的故事符合中国民俗文化以人丁兴旺、和乐喜庆为美的观点。

玉兔捣药

据史料记载,玉兔进入月宫捣药的形象出现在汉代,进入月宫之前,玉兔本是西王母的捣药侍从。到了晋代,关于月中有玉兔捣药的故事已经有较多的记载。比如晋代傅咸的《拟天问》、晋代诗人傅玄的《歌十四首》等”,到了唐代,这种说法更常见了,而且有了以玉兔代指月亮的说法,杜甫的诗中就说:“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从魏晋到唐宋时期,玉兔捣药的说法越来越盛行,直到进入明清以后,玉兔成为人们拜月时的祭拜对象之一,到清代更是有了有了“兔儿爷的说法”,并逐渐被人们敬为月神之一。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大型中秋庆祝晚会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卡通形象的玉兔,又名“团圆兔”。

中秋节

玉兔捣药

玄宗登月

这个故事主要来自于唐代蒋防的《幻戏志》。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从月宫归来后,玄宗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起义抗元

有一种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的说法。元朝时期,因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是因为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把藏有“八月十五,驱除鞑虏”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便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史书上也有月饼来源于胡饼的记载。

文化内涵

编辑

中秋节是一个围绕秋季特性、表达劳动人民朴素思想的节日。唐宋之前基本以体现皇家对天地敬拜为主,唐宋时期主要是对中秋明月自然美景的欣赏,明清以后逐渐转融入到普通大众生活中,变为家庭团圆、庆贺丰收和对月神的崇拜等,最为突出的主题就是团圆,比如唐人殷文圭的“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宋人高登“但愿团圆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都恰当地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团圆的深层心理。而唐朝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宋朝诗人司马光的《八月十五日夜寄友人》等也都体现了中秋节与朋友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意境。这一切,对个人来说体现的是亲友感情的进一步加深,而对一个国家来说,体现的就是民族团结、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

文化作品

编辑

民谣方面有如《拜月娘》《月光光》《月饼》等。谚语方面有:“八月十五,听香食芋”等,诗词方面有南北朝谢庄的《月赋》,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朝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朝诗人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节

中秋节古诗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507/

(22)
词条目录
  1. 名称及含义
  2. 历史沿革
  3. 起源
  4. 初成
  5. 盛行
  6. 演变
  7. 节日习俗
  8. 吃月饼
  9. 月饼种类(部分)(共3张)
  10. 拜月亮
  11. 赠礼
  12. 庆丰收
  13. 重要影响
  14. 相关传说
  15. 嫦娥奔月
  16. 吴刚伐桂
  17. 玉兔捣药
  18. 玄宗登月
  19. 起义抗元
  20. 文化内涵
  21. 文化作品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