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木姜子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Blume)Koidz.),樟科(Lauraceae)新木姜子属(Neolitsea)常绿乔木,又名男刁樟。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在中国产于浙江省、上海市等。舟山新木姜子通常生长在山坡阔叶林中或边缘地区,是滨海特有植物。其种群分布窄且数量稀少,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91年《中国植物...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 (Blume) Koidz.),樟科(Lauraceae)新木姜子属(Neolitsea常绿乔木,又名男刁樟。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在中国产于浙江省上海市等。舟山新木姜子通常生长在山坡阔叶林中或边缘地区,是滨海特有植物。其种群分布窄且数量稀少,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将其评估为“濒危”(EN)等级。

研究历史

编辑

1826年,荷兰植物学家布鲁曼,在中国舟山首次采集到舟山新木姜子的模式标本。中国的研究人员先后在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中对舟山新木姜子的种质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对舟山新木姜子进行了育苗和应用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舟山新木姜子的更多分布地,杨同辉等对中国宁波沿海地区的舟山新木姜子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2019年4月,在杨同辉对北仑区的海岛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中国梅山岛有舟山新木姜子分布。

形态特征

编辑

舟山新木姜子高达10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灰白色,平滑。

嫩枝密被金黄色丝状柔毛,老枝紫褐色,无毛。顶芽圆卵形,鳞片外面密被金黄色丝状柔毛。

叶互生,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6.6-20厘米,宽3-4.5厘米,两端渐狭,而先端钝,革质,幼叶两面密被金黄色绢毛,老叶上面毛脱落呈绿色而有光泽,下面粉绿,有贴伏黄褐或橙褐色绢毛,离基三出脉,侧脉每边4-5条,第一对侧脉离叶基部6-10毫米处发出,斜展,靠叶缘一侧有4-6条小支脉,先端弧曲联结,其余侧脉自中脉中部或中上部发出,中脉和侧脉在叶两面均突起,横脉两面明显;叶柄长2-3厘米,颇粗壮,初时密被金黄色丝状柔毛,后毛渐脱落变无毛。

舟山新木姜子

舟山新木姜子叶

伞形花序簇生叶腋或枝侧,无总梗;每一花序有花5朵;花梗长3-6毫米,密被长柔毛;花被裂片4,椭圆形,外面密被长柔毛,内面基部有长柔毛;雄花:能育雄蕊6,花丝基部有长柔毛,第三轮基部腺体肾形,有柄;具退化雌蕊雌花:退化雄蕊基部有长柔毛;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稍长,柱头扁平。

舟山新木姜子

舟山新木姜子花

果实和种子

果球形,径约1.3厘米;果托浅盘状;果梗粗壮,长4-6毫米,果柄被柔毛,成熟后的果实呈鲜红色,有光泽,种子为近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

舟山新木姜子

舟山新木姜子果实

物种分布

编辑

世界分布

舟山新木姜子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

中国分布

舟山新木姜子主要产于中国的浙江省、台湾省、上海市等沿海地区。

生长习性

编辑

舟山新木姜子根系发达且根基萌发力强,通常生长在山坡阔叶林中或边缘地区,其生境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次生常绿阔叶林的伴生树种或更新树种,分布于海拔50-250米的阴湿山坡;第二种类型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的伴生树种或更新树种,大多数分布在海拔50-150米的山坡上;第三种类型为灌木丛中的散生树种;第四种类型散生在海拔20-50米的寺庙、住宅四旁,呈孤立木生长。该树种喜阴喜湿,萌芽力强,耐修剪、耐寒,耐旱,适宜生长的年均温在16℃左右,冬季-8℃嫩叶稍受损伤,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红壤、粗骨土等,pH5.0-6.5。花期9-10月,果期翌年1-2月。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虫媒传粉

舟山新木姜子在花期期间主要是由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进行授粉传播。

种子传播

舟山新木姜子的种子主要是通过鸟类进行传播,如栗耳短脚鸭和白腹鸦等。除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也是舟山新木姜子种子的潜在传播者,如木鼠。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采用高枝剪采集果枝,然后采摘果实,种子采回后,在室内摊放,当果皮转变成紫黑色时便可搓去果皮,洗净种子阴干待贮。经过湿沙层积贮藏的种子一般在3月上旬进行播种,按照一定株行距点播,覆焦泥灰,再用地膜或遮阳网覆盖床面,5月上旬,幼苗开始出土,1/3出苗时,揭除覆盖物,一个月后基本齐苗。

扦插繁殖

4-7年生舟山新木姜子实生幼树上,剪取当年或前一年已木质化、有顶芽、无病虫害的侧枝枝条,插穗顶端留1-3片叶,下端在节下处剪平即可。扦[qiān]插床内先铺入粗沙,选用已过筛的河沙和黄心土混合物作基质,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最后用塑料布密封,备用。扦插后喷透水,然后搭双层遮阳棚遮荫,以后用细孔喷壶每天早、晚喷洒清水各1次。

物种保护

编辑

物种现状

舟山新木姜子分布地窄,主要分布在中国舟山市的几个较大岛屿上,现全岛结果母树共逾300株。

致危因素

20世纪50-60年代,舟山新木姜子因其优秀的材质,作为建材被过度砍伐,加之人类活动使其适宜生境减少,导致其野外资源量日益减少。

保护价值

舟山新木姜子间断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对研究上述地区的植物区系和保存种质资源有一定意义。

保护等级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评估其为濒危(EN)等级。

保护措施

中国舟山市将舟山新木姜子评选为市树,进行就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库。将普陀岛作为中国地区舟山新木姜子主要生长地,已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为防止游客攀折,已对部分植株进行围栏管理,且在桃花岛已由当地负责保护。

功用价值

编辑

观赏价值

舟山新木姜子树干通直、树姿优美,尤其是嫩枝、嫩叶密被金黄的丝状柔毛,果实成熟时期与次年花期同期,黄白色的花簇生于枝头,红果累累,红果黄花相映、绿叶相衬,是庭院绿化观赏的珍稀树种。

经济价值

舟山新木姜子生长迅速,干形通直,材质优良,纹理结构细致,是优良的建筑、家具等用材树种,该树种中提取的植物芳香油可用于化妆品的制作。

生态价值

舟山新木姜子耐盐碱、耐贫瘠、抗风性强、适应性广,并具有良好的萌芽性,可作为海岛植被恢复的栽培树种。

物种对比

编辑

舟山新木姜子(N.sericea (Blume) Koidz.)叶片与新木姜子(N. aurata (Hay.) Koidz.)的叶片同样具有金黄色绢毛,但本种叶片先端钝,叶柄较长,长2-3厘米,果实球形;而后者叶片先端呈镰刀状渐尖,叶柄较短,果实椭圆形

舟山新木姜子

图为新木姜子

相关研究

编辑

舟山新木姜子中含有一些植物芳香油等物质,如甾类化合物、异喹啉类、黄酮苷类等,这些化合物可用于化妆品的制作、药品的制备等;从该树种中提取分离出来的挥发油物质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此外,木姜子油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抵抗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糠秕[bǐ]拉色菌和白色念珠菌等。

延伸文化

编辑

1996年舟山新木姜子被评为中国舟山市市树。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395511/

(263)
词条目录
  1. 研究历史
  2. 形态特征
  3. 果实和种子
  4. 物种分布
  5. 世界分布
  6. 中国分布
  7. 生长习性
  8. 繁殖方式
  9. 自然繁殖
  10. 虫媒传粉
  11. 种子传播
  12. 人工繁殖
  13. 种子繁殖
  14. 扦插繁殖
  15. 物种保护
  16. 物种现状
  17. 致危因素
  18. 保护价值
  19. 保护等级
  20. 保护措施
  21. 功用价值
  22. 观赏价值
  23. 经济价值
  24. 生态价值
  25. 物种对比
  26. 相关研究
  27. 延伸文化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