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难影响
- ▪ 泰坦尼克号残骸(共3张)
- 5 相关事件及作品
- ▪ 相关事件
- ▪ 英国举行泰坦尼克号纪念会,一张菜单拍出9万美元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又译作铁达尼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是20世纪初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
发展历程
编辑建造背景
1901年,创始于1845年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经过重组,成为了美国国际海运公司的子公司。在当时,白星航运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卡纳德航运公司建造了两艘当时速度最快的超级邮轮,还陆续开启了数条新航线,意欲同白星航运公司一争高下,这给后者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国际海运公司庞大资金的支持下,白星航运公司决定建造三艘超级邮轮,要求在速度、豪华和奢侈程度上与其竞争,泰坦尼克号就是其中一艘。
建造历程
1908年的一天晚上,白星航运公司董事长伊斯梅和沃尔夫公司董事长威廉·皮尔里勋爵共进晚餐时,提议由哈兰德和沃尔夫造船厂承建两艘空前巨大的邮轮,每艘有三座烟囱。在两位董事长达成一致意见后,很快,双方公司便签订了合同,由白星航运公司委托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建造三艘超级邮轮。1908年7月29日,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完成了设计规划,并将图纸交付白星航运公司高层过目,两天后,伊斯梅签下协议书,同意哈兰德和沃尔夫公司建造这三艘新船。泰坦尼克号当时被命名为“401号”。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开始建造于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南德·沃尔夫造船厂。
泰坦尼克号邮轮施工建造中
1911年5月31日,泰坦尼克号船体下水。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最后的装潢工作。1912年的3月31日,泰坦尼克号完成全部工程。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在航行途中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shǒu]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1912年4月15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
02:09
泰坦尼克号沉没前场景(来源:星辰大海纪)
基本设计
编辑08:15
全方位介绍泰坦尼克号(来源:鹰眼科普)
设计者
泰坦尼克号由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厂长威廉·皮列里、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以及总经理亚历山大·卡利斯勒设计。
甲板布局
泰坦尼克号共有10层甲板(不包含高级船员住舱的屋顶),其中8层供乘客使用,自上而下分别是:
泰坦尼克号甲板构造图
技术情况
“泰坦尼克号”船有15道横贯船体的水密隔舱壁,把全船分为16个水密隔舱,其中任意4个隔舱进水,甚至于船头部分连续4个隔舱进水,船都不会沉。这些水密舱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水密门平时通过摩擦离合器保持在打开位置,一旦发生进水危险,可以从舰桥上操作,将水密门放下。水密门一旦放下,就无法从舱内再次打开,只能从舰桥上遥控打开。其次,每一道水密门旁边都安有浮球,一旦舱内进水,浮球上抬,水密门也会自动关闭。最后,水密门旁边还有手动的关闭装置,只要轻轻一抬杠杆,就可以将其关严。一旦水密门开启装置被激活,警铃会响起几秒钟,以警告在该地点工作的船员,他们可以沿着为此类紧急情况提供的钢梯逃到上面的甲板上。
“泰坦尼克”号水密隔舱设计理念
设施与服务
编辑泰坦尼克号邮轮上配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图书馆、电梯和壁球室。泰坦尼克号共分为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三个等级舱位。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主要供当时欧美上流社会中的顶级人士享用。一张头等舱门票当时需要30英镑,如果要拥有带私人会客室的豪华套房和享用可观壮丽海景的高层散步甲板,则最多可能要耗费870英镑(相当于2023年的8.5万英镑)。头等舱的公共休息室由精细的木质镶板装饰,配有高级家具以及其他各种高级装饰,并竭尽全力提供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服务水平。阳光充裕的巴黎咖啡馆为头等舱乘客提供各种高级点心,三台电梯专门为头等舱乘客服务。泰坦尼克号的二等舱的乘客主要包括学者、白星公司自己的职员以及英美两国的中产阶级。二等舱的船票当时需要13英镑。二等舱的乘客可以享用一个图书馆和私人吸烟室,也有一台电梯使用。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装满了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票价从3英镑到8英镑不等,平均票价为7英镑(相当于2023年的681英镑)。三等舱提供有弹簧床垫、枕头毯子,船舱里还配备了洗漱池、小衣柜、床头取暖器等。餐厅的食物虽然简单,但品种丰富,有燕麦片、牛奶、熏鲱[fēi]鱼、牛排可供选择。三等舱的乘客需要爬楼梯。泰坦尼克号头等舱餐厅囤积了3.4万公斤新鲜猪肉、5000公斤鲜鱼、1.1万公斤家禽肉类、4万个鸡蛋、4500公斤糖、40吨土豆、1吨咖啡、1500瓶酒和2万瓶啤酒等。船上的餐具包括1.2万只盘子、8000个叉子、3000只茶杯和8000只酒杯。
海难情况
编辑海难原因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夜间航行,船舶未能躲开海面飘浮的冰山,以22节的高速与之相撞,从而被冰山将舷侧外板撕开一条长90多米的裂缝,从首尖舱到锅炉间的6个舱室量进水,致使船舶失去足够的浮力,最终导致全船沉没。1991年,科学考察队开始到水下对残骸进行考察,并收集了残骸的金属碎片供科研用。这些碎片以及沉船在海底的状况使人们终于解开了巨轮“泰坦尼克号”罹难之谜。造船工程师只考虑到要增加钢的强度,而没有想到要增加其韧性。撞击后钢材因韧性不够而很快断裂。而造成人员大量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船上救生设备严重不足。全船共计配装了16只救生艇和个4折叠式帆布筏,只可供1180人乘用。其余乘员因无艇可乘,虽然穿有救生衣,但在落入零下2度的海水中后,只能活生生地被冻死,因为人在0度以下冷水中只能生存15分钟。另一个扩大事故危害的原因是当时海上船舶没有建立严格的无线电值班制度。泰坦尼克号在4月14日23时40分与冰山相撞,其后25分钟即15日0时5分才用无线电设备发出国际求救信号。当时距离该轮仅9海里就有一艘美国船“加里福尼亚人”号,但由于此船无线电却无人值班,致使失去了对泰坦尼克号的救助机会。而另一艘美国船喀尔巴西亚号就收到了求救信号。它以超常速度赶往营救,但由于距离太远,三个半小时后才赶到出事现场,此时落水者均已死亡,“喀尔巴西亚号”只能将救生艇上的人搭救上船。
海难影响
在总结了泰坦尼克号重大海难事故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制定一部所有海洋船舶共同遵守的安全准则。于是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年,即1913年,英国政府邀请各国代表在伦敦开会研究船舶安全问题,由此而制定了第一部《海上生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并于1914年1月20日通过。公约中对船舶构造、救生、无线电以及航行安全、货物装运等都制定详细规划,尤其是对救生方面制定了三大原则:一、根据泰坦尼克号仅配有50%的救生艇座位的情况,规定了船上每一个人应有一个救生艇座位。二、无线电应24小时值班收听。三、定期进行救生演习和操作训练。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部SOLAS公约被搁置未能生效。1929年又制定了第二部公约,又由于战后经济危机,海运事业萧条,也未被接受、生效,直到1948年再次制定公约。同年3月6日联合国在日内瓦签订《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决定,当1948年SOLAS公约生效后,将建立“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后改为IMO),因此规定由英国政府保管这一公约文本,凡委托IMCO的各项职能均由英国政府过渡。由于“IMCO组织公约”涉及一些国家的权益,故拖延10年直至1958年11月才生效。1960年5月由LMCO组织邀请,以1948年SOLAS公约为基础制定了1960年SOLAS公约,于1965年正式生效。1974年10月以1960年IMCO公约为基础,借鉴了十余年的海运及造船事业的发展情况,从而制定了1974年SOLAS公约,即现行的公约。这个公约于1980年5月25日起生效。中国政府于1980年1月7日批准接受。这第五部“国际海上生命安全公约”已成为当今各海事国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泰坦尼克号残骸(共3张)
泰坦尼克号船头
泰坦尼克号船体
泰坦尼克号船体
相关事件及作品
编辑相关事件
英国举行泰坦尼克号纪念会,一张菜单拍出9万美元
2004年4月2日,“泰坦尼克号”的母港南安普敦市举行了“英国泰坦尼克号纪念会”,有4件亲历了那次航行的物品在会上被拍卖。四件拍品分别是一个坏掉了的银怀表、一个皮革记事薄、一个乘务员微章和第一顿饭的菜单。在这次拍卖会上44岁的退休侦探大卫-霍华德以3万2千英镑的高价售出那个乘务员微章。而“泰坦尼克号”处女航中第一顿饭的菜单以5万1千英镑(9万美元)的高价被人买走,成为那次不幸的航行中最昂贵的一页纸。
300余件珍品重现巨轮风采泰坦尼克号特展来杭
2018年7月,“泰坦尼克号:探索爱的旅程”特展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此次特展将有300余件珍品进行展出,包括文物、复刻品、电影道具等。
"泰坦号"证实内爆,5名乘员全部遇难
2023年6月18日,一艘名为“泰坦号”(Titan)的深潜器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岸外的北大西洋海域入水。这艘深潜器上共有5人,打算下潜至3800多米处观看"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但"泰坦号"在开始下潜1小时45分钟后即失去联系。6月23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军官召开记者会,证实"泰坦号"深潜器中的五人已全部丧生。
00:52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