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摩诃婆罗多》也译为《玛哈帕腊达》,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或“大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此书作者一般认为是毗耶娑,意译为广博仙人。他是这部大史诗中的一个人物,是福身王后贞信婚前的私生子,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仙人。因为他生在阁牟那河中的一个小岛上,所以起名为德外巴耶纳,意为“岛生”;又因为他相貌丑陋,皮肤漆黑,所以又称为“黑人”,但他精通吠陀经典,学识渊博,人们...

摩诃婆罗多》 也译为《玛哈帕腊达》,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或“大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

成书

编辑

作者与年代

此书作者一般认为是毗耶娑 ,意译为广博仙人。 他是这部大史诗中的一个人物,是福身王后贞信婚前的私生子,他的父亲也是一位仙人。因为他生在阁牟那河中的一个小岛上,所以起名为德外巴耶纳,意为“岛生”;又因为他相貌丑陋,皮肤漆黑,所以又称为“黑人”,但他精通吠陀经典,学识渊博,人们就尊称他为“广博仙人”,他又是持国王、般度王和维杜罗亲王的生身父亲。《摩诃婆罗多》把他描写为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神通广大的仙人。在俱卢族和般度族争斗的关键时刻,他都出来帮助般度的五子。关于广博仙人的真实记载,至今尚没发现。按照印度人的传统说法,毗耶娑也是四大吠陀的编订者,《往世书》《梵经》的编写者。这些著作成书时间前后相距上千年,且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比荷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之和还长七倍,不可能由一个人完成,故毗耶娑实际是群体编订者的代称或专名。它是印度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数代说书人的口耳相传,不断增补加工,最后由一些文人整理出来。广博仙人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编者。

摩诃婆罗多成书年代众说纷纭。奥地利梵文学者 温特尼茨( M.Winternitz) 曾经提出《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尽管时间跨度八百年,长期以来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公元六世纪初,印度的部落大部分过渡到国家,进入列国纷争时代。随后经历了统一帝国、外族入侵和贵霜王朝,直至四世纪,印度笈多王朝兴起,再次统一印度北部。在这个列国争霸与帝国统一的年代,印度由奴隶社会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在发生着变革。婆罗门为维护自己在吠陀时代形成的特权地位,编订了法经和法论。与此同时,兴起了许多反对婆罗门教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派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在文学方面,这一时期诞生了了印度两大民族史诗《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不再产生于婆罗门的祭司阶层,而是着眼于与刹帝利王族关系密切的“苏多”阶层。

语言与创作

《摩诃婆罗多》是用梵语写的。史诗梵语在语音和语法变化上比吠陀语简易。它是一种比较通俗的梵语,既保留了一些吠陀语法形式残余,同时也受到方言俗语的影响。史诗梵语有别于这一时期正在形成的古典梵语。《摩诃婆罗多》经历了八百年间的成书过程。学者们经过多年探讨,现在一般倾向于分成三个阶段:一、八千八早颂的《胜利之歌》,二、二万四千颂的《婆罗多》,三、 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从《胜利之歌》到《婆罗多》主要经历了故事内容的充实,而从《婆罗多》至《摩诃婆罗多》的演变便是汇入了大量与核心故事关系不紧密的插话。这些插话有关于婆罗门教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法律论著,也有神话传说、英雄颂歌、寓言故事。

版本

编辑

《摩诃婆罗多》的手抄本则版本复杂,主要有南北两大体系。印本中有影响的是根据北方传本编写的加尔各答版( 1834~1839) 、孟买版(1963) 和根据南方传本编写的马德拉斯版(1931) 。为了有一个公认的可靠版本,印度从1919 年开始,编订《摩诃婆罗多》的精校本,至1933年出第1卷,1966年19卷全部出齐,前后历时近半年世纪。黄宝生先生等译的中译本,主要是以这个精校本为依据。

摩诃婆罗多

古城海勒比都的城墙上的浮雕记录了《摩词婆罗多》中的战争故事

《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20世纪,印度梵语文学界从700多种不同文本中,按照“尽可能古老”的原则,编辑、审定、校注出了史诗梵文精校本。20世纪80年代由金克木、赵国华、黄宝生等翻译的汉文全译本《摩诃婆罗多》出版,2003年全部出齐。类似的精校工作属于语文学研究范畴,精校本剔除了传抄中的错化和伪增,抢救了在传抄中逐渐流失的古老成分,以校勘记和附录的形式保留了史诗流传中所有异本,最终目的便是尽量把史诗以最古老、最纯洁的形式呈现显然,精校本努力在现代各种异本中追潮并还原古本的原始面貌,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精校本的编撰在一定时期为史诗翻译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可供操作的标准本。

主要内容

编辑

《摩诃婆罗多》用梵文写成,采用对话体,共有10万颂,现代精校本则为8万多颂。全诗分作18篇:《初篇》《大会篇》《森林篇》《比罗篇》《备战篇》《比湿摩篇》《德罗纳篇》《迦尔纳篇》《沙利耶篇》《夜袭篇》《妇女篇》《和平篇》《教诚篇》《马祭篇》《林居篇》《杆战篇》《远行篇》《升天篇》。最后附有一部《词利世系》,有时作为第19篇,其实是另一部独立著作。《摩诃婆罗多》主要章节由中心故事与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构成,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摩诃婆罗多

描绘《摩诃婆罗多》最终战斗场景的雕塑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称作俱卢族,后者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只能由持国执政。坚战成年后,持国指定他为王位继承人。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般度族在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tóu]子赌博的骗局。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4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12年,还要在第13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12年。这次赌博的结果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12年,并在第13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王宫廷里充当仆役。13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回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发动战争。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大战进行了18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几乎全军覆灭,但仅剩三个战士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大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唯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4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以上是《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除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这些文学性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关于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言论。第12篇《和平篇》和第13篇《训诫篇》的篇幅总和占据了全诗的四分之一,是俱卢族长辈毗湿摩临终前对坚战的长篇教诲,从多种维度展现了《摩诃婆罗多》的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此外,它还宣传祭祀和斋戒、业报和轮回以及婆罗门教法典中的种种规定。史诗中的说教成分还散见于其他各篇。而在史诗的所有说教成分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还是第6篇《毗罗湿摩篇》中的《薄伽梵歌》,因为它后来成了印度教的重要经典。

思想倾向

编辑

《摩诃婆罗多》中包含了印度古代的历史、宗教、政治、哲学、人伦等多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价值标准和审美观,概括了当时印度人民全部的文化意识。《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至多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这个中心故事,穿插进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除了这些文学性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关于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

宗教思想

《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角之一是神话人物克里希纳(Krishna),他是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他被描绘为一位智慧、正义和慈悲的形象,被广泛视为印度各地的信仰对象。此外,《摩诃婆罗多》还讨论了轮回转世(samsara)和因果报应(karma)等印度教核心概念。作为一部印度教的圣典,《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思想,都是围绕着法、利、欲与解脱这些最重要的概念展开的。这样的一种教诲,贯穿了整个的故事情节与文本。其中法、利、欲三要,是传统印度教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这些“再生者”所制定的三个人生目标。 法指正确的行为,包括社会要求人履行的各种责任、义务、规矩和宗教礼仪; 利指可以享受的手段,如财物、权力、名声等;欲首指情爱,也包括各种耳目之娱和权力带来的享受。而尤其集中在全书第十二《和平篇》中。大战结束,面对战后的悲惨后果,坚战在众人劝说下登基。黑天陪同坚战五兄弟前往战场,请躺在“箭床”上的毗湿摩传授国王的职责。这就是充满宗教哲学意味的《和平篇》及《教诫篇》。无常、苦、空等,这些佛教的基本思想,也贯穿了整个《摩诃婆罗多》故事全书。这种阴郁的人生观是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可能并不存在佛教、婆罗门教谁影响了谁,它们与那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无缘,在近代甚至影响到叔本华、尼采等欧洲哲学家。

争取和平与入世思想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史诗正确地阐明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战争观点,即战争未爆发之前,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挑起战争,就坚决斗争到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史诗热情地歌颂了般度族气壮山河英勇斗争的精神。表达了这样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之战必胜,不义之师必败。这部史诗并没有耽于神话幻想而是富有直面现实的精神。它将婆罗多大战发生的时间定位在 “二分时代和三分时代之间”也就是 “正法” 即社会公正或社会正义在人类社会逐渐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样《摩诃婆罗多》充分展现了人类自身矛盾造成的社会苦难和生存困境。而史诗作者为如何解除社会苦难和摆脱生存困境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们设计出各种 “入世法” 和 “出世法”苦口婆心地宣讲也将他们的救世思想融入史诗人物和故事中。但他们同时又感到社会矛盾和人类关系实在复杂 “正法” 也非万能有时在运用中需要非凡的智慧。

政治与道德伦理思想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涵盖了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史诗中的王国和王室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政治管理方式,包括君主制、选举制和共和制。 该史诗还涉及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安全和领土争端等问题。《摩诃婆罗多》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也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问题。例如,其中一个主要故事线是关于战争之间的冲突,双方的战术和战略,以及在战争期间保护平民的道德义务。对话和事件还强调了正义、行为操守、忠诚和诚实等美德。

艺术特色

编辑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篇幅庞大的叙事长诗,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相当于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8倍,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按照西方的文学观,《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但在印度人的观念中,《摩诃婆罗多》是“历史”或“历史传说”。《摩诃婆罗多》中的“摩诃”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是印度古代王名。

文体特征

首先是框架式结构。这一种结构指的是文学作品在叙述的过程中,把一些分支或小型故事镶嵌进入整体的主线叙事当中。这些小型的分支故事看似与主线叙事关系不够密切,拥有独立的情节与人物,使得文学作品的叙事复杂性得以提升。这种框架式结构其实很适合用来作为民间文学,尤其作为某些故事文学的叙事技巧,从而将讲故事本身的魅力发挥的更好。《摩诃婆罗多》中的不少著名插话在后来的印度几乎家喻户晓,甚至有人将《薄伽梵歌》视为比整部史诗还要重要。其次这部史诗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anustubh)诗律。这种诗律的一般规则是每颂即每个诗节两行四个音步,每个音步八个 音节,总共三十二个音节。1999年,黄宝生先生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摩诃婆罗多·毗湿摩篇》中,曾采用了诗体翻译,且大致保持了两行四音步的格式。2005 年出版的《摩诃婆罗多》的全本汉译采用了散文体。金克木先生选择散文体,主要是参照印度现代语全译本和英译全本、俄译全本的先例。由于诗体原本为古语,且为通俗的诗句,不适合用汉语的诗歌写作方法进行改写。即使变为散文体,诗意的部分依然会保持原貌,不会因为散文体的翻译使其失去原本的意味,主要来说,丧失的可能是口头吟咏的韵律。

情景交融

《摩诃婆罗多》情景互渗交融,展开瑰丽奇幻的想象。这部史诗充分体现了印度人民的想象力,他们将天上、人间与地府三界的各处生灵进行交汇,人与神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奇幻的故事。比如,在《莎维德丽》这一篇,莎维德丽为唤回丈夫的灵魂,紧追死神阎摩不放,终于用忠贞与智慧打动了阎摩,夫妻得以团聚。而在这部史诗中情景交融的描写也比较多,尤其与印度人朴素的自然观合二为一,展现了他们所信奉的“梵我同一”。比如,在《那罗与达摩衍蒂》中,达摩衍蒂在山中寻夫时,曾哀哭着向山、树、仙、兽等问询,在周围环境的有效烘托下,其悲苦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物形象

这部史诗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战争的双方代表——坚战和难敌:前者仁慈隐忍、维护正法,后者心狠手辣、贪婪卑劣。但史诗并未将他们的性格模式化、固定化,而是在情节发展中予以变化丰满,如坚战曾因赌博丢掉一 切,在战争中也曾违背正法采用谎言和诡计扭转战局;难敌却始终以尊奉刹帝利的使命为荣,在战斗中遵守规则,所以在战死时,天神为他降下花雨。

诅咒言语

《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诅咒。受语言崇拜、婆罗门教的宣扬和命运观的影响,婆罗门仙人的诅咒具有法力这一观念,在印度人民的认知中成为 一种心理定势。诅咒创造的情感变化链和激起的审美情感体验,满足了生发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逻辑条件。有因有果的诅咒使得情节线条更加完整,因果共同实现了动态、连续的情节建构。在史诗追求解脱、达到“梵我一如”的主旨下,诅咒生成的所有情节完成了与主情节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史诗故事宏大的逻辑建构,形成史诗的特别之“味”。

祭祀象征

《摩诃婆罗多》中存在大量的、不同形式的祭祀。史诗以一系列重大的祭祀活动开始故事、推进故事、结束故事,从而完成了整个宏大故事的叙述。祭祀叙述功能的发挥在于: 它不仅被赋予了宗教力量,还被赋予宗教象征意义。万能祭祀以梵为终极目标,为史诗提供了宏大故事的总体精神指向。史诗中的祭祀与神话、种姓制度结合之后,不仅从心理思维层创造了一系列的社会等级秩序,还形成人神之间丰富的交互关系,它们内在地影响着故事的发生、发展。祭祀的书写反映出《摩诃婆罗多》的叙事实际上遵循的是一种宗教思维逻辑。

影响

编辑

印度思想文化及其研究

《摩诃婆罗多》在印度地位至为重要,被认为是一 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五、六世纪的印度铭文表明,它在当时已被奉为圣典。约七世纪,古典哲学家枯马立拉在自己的著作中通过大量引证,把《摩诃婆罗多》当作盛典。同时期,古典小说家波那在《戒日王传》中称《摩诃婆罗多》为“诗歌顶峰”。它不仅被称其视为政治与伦理教科书,而且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古典梵语早期戏剧家跋娑(约二、三世纪)现存的十三剧中,有四个直接取材于《摩诃婆罗多》故事;迦梨陀婆(约四、五世纪)的剧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的基本内容也可从《摩诃婆罗多》的插话见到。在中世纪,印度方言文学兴起,各地不仅用方言字体传写《摩诃婆罗多》,而且用方言翻译或改写。除了翻译或改写,各地方言还选取《摩诃婆罗多》中的片断故事或插话进行再创作。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印度学者除了继续用各地方言翻译和改写《摩诃婆罗多》,也开始用英语翻译和改写。长期以来,正是通过各种方言和英语改写本,也通过各种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借助绘画、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摩诃婆罗多》的人物与故事在印度家喻户晓,在日常文化和精神生活中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摩诃婆罗多》 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堪称印度古代文化集大成者。它为研究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宗教、哲学、政治、军事、伦理和民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现代印度学者经常就这些专题对 《摩诃婆罗多》进行分门别 类的深入研究。国际梵文学界也公认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学研究的重要性。美国梵文学者英格尔斯(D.H.H.Ingalls)、美国学者布依特南以及荷兰梵文学者狄雍 (J.W.De Jong)都肯定了《摩诃婆罗多》对印度研究的价值。

中国思想文化

五世纪初,《摩诃婆罗多》便已经传入中国。因为古代中国的翻译大部分是佛经的翻译,仅马鸣《大庄严论经》卷五提到“时聚落中多诸婆罗门,有亲近者为聚落主说《罗摩延书》,又《婆罗他书》。说阵战死者,命终生天; 投火死者,亦生天上。又说天上种种快乐”。进入20世纪,越来越多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这部书对于理解印度文化的重要意义。《摩诃婆罗多》中的很多著名故事、神祗[zhī]以及神异描写,甚至重复咏叹,都可以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中找到它们的影子。比如,《摩诃婆罗多》 第三《森林篇》中,投山仙人喝光海水的故事,佛经中的“大意抒海”故事类似。此故事见于《佛说大意经》、《贤愚经》、《摩诃僧祗律》等,并对中国元代尚仲贤、李好古撰《张生煮海》戏曲产生影响。陈明《抒海、竭海与拟海———佛教抒海神话的源流》,对此有详尽的考辨。除此之外,《摩诃婆罗多》中也有很多神异的描写,有的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中似曾相识,有的增强了整部作品的神秘色彩与感染力,体现了古代印度人民惊人的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

衍生作品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语种的影视改编,包括英语、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印度尼西亚语等。以下是几个较为知名的影视改编: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4583/

(710)
词条目录
  1. 成书
  2. 作者与年代
  3. 语言与创作
  4. 版本
  5. 主要内容
  6. 思想倾向
  7. 宗教思想
  8. 争取和平与入世思想
  9. 政治与道德伦理思想
  10. 艺术特色
  11. 文体特征
  12. 情景交融
  13. 人物形象
  14. 诅咒言语
  15. 祭祀象征
  16. 影响
  17. 印度思想文化及其研究
  18. 中国思想文化
  19. 衍生作品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