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iào yǔ。意思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一指祠庙;二指寺庙。《乡土瑰宝》庙宇册中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中占有较重要地位的庙宇的特点、形制、建造及其公共功能,陈志华教授在“中国的泛神崇拜与庙宇”中对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和性质有精彩的论述。
词语概念
编辑解释: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
引证解释
1.庙。指祠庙。2.庙。指寺庙。《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走入庙中,四下看视,正个好座庙宇。”巴金《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1983年《袁家山简介》:“(袁可立)许愿修盖庙宇,随即风平浪静,一仗取胜。”
介绍
编辑庙宇通常是指供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一排排的柱子与正梁及楣梁连结起来,支撑着遮蔽的屋顶,木架之上排铺瓦片,而后砌砖隔墙填在柱间,构建中国建筑的理念。
功能
祈福纳祥、消灾解厄、祈求平安、教忠教孝、宗教信仰。
结构
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台基在中国建筑上,非常重要。所谓台基,包括整个的空间:自平地至台地以及栏杆和台阶。有时台地有两层或三层,以使建筑在台地上的主要建筑物,其形其式昭昭在目。北平的天坛,是一个显明的例子,台地和栏杆三分环绕向上展开。台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强化建筑主体独特的品性,通常借以台基和平台的高度表现建筑物的高贵和地位。
分类
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场,庵和堂是尼姑道场。道教:宫、观、庙、祠佛教寺院是皇宫式建筑,道教庙宇是府衙式建筑,道教庙宇分:大庙、庙亭、小庙。但福建闽南和台湾,佛教和道教已经融为一体。从广义上来说,庙宇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庙宇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kān],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睢县袁家山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园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兵部尚书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实是其在自己别业中所建供奉吕祖和八仙众神的道场。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楹联撷萃
编辑中国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在民间普遍存在,宫庙寺院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在各地的寺庙中,镌有大量的楹联,其中不乏名人和书法家的题撰或手笔,具有相当高的楹联艺术和书法水平,不仅可资研究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同时也是一道文化景观,引起楹联爱好者的兴趣以及众多游客的注目。
神州大地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许多庙宇择建于名山胜地,而且祭祀的都是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成为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每座庙宇都有其历史渊源、传说和典故,一些宫庙联便以其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入题,虽只寥寥数字,但却内涵丰富,耐人品读,有的成为千古名联。诸如:道若江河,随地尽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犹是春秋。(孔庙)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词)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武侯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杭州岳坟)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庙)民间信仰源自民众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历史上的“忠”“义”之士以及各地被称颂的历史人物,受到民众的尊崇而成为偶像,并且被加以神化,造庙祭祀。这些祭祀历史上忠义之士的庙宇,其楹联一般以历史人物的重要事件和影响为内容,或颂扬其功德,或赞叹其襟怀,品读联语,人物形象赫然在目:九伐威名襄夏政;千秋正统懔[lǐn]春王。(关帝庙)千秋冤狱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武穆庙)汉室赖三人,留得住百年社稷;桃园专一义,解不开万世肝肠。(刘关张三义祠)春秋匪懈,祀典重新,汉千古,宋千古;宇宙长存,神功并着,义一生,忠一生。(关岳庙)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义士;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义士词)对历史上的“忠义之士”,联语一般都是颂其功而避其过,而河南一座关帝庙有副楹联,对关羽的评价却是一分为二,既颂其功又责其过,功过评判分明,读来甚是有趣。联曰: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公不忝[tiǎn];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在封建社会,民众缺乏科学知识,他们在生活上遇到变故和挫折,往往归诸于命运,为了寻找精神寄托,缓解心理压力,便求神拜佛,祈求神明庇佑。千百年来,财神爷、土地公、观音妈、灶君等,便成为民间最普遍尊崇和膜拜的神像。作为那个时代的宫庙楹联,也就必然要体现“神”的至尊至圣和福泽万民的神旨,这在许多宫庙联中可见一斑:通四海之财源,普占吉庆;赐万民以福泽,永获盈丰。(财神庙)水木成功崇五祀;火土济美惠群黎。(灶君庙)比户可封,伏神威而保万姓;聚炉相望,藉福泽以惠四方。(土地庙)观空有色西江月;听世无声南海潮。(观音殿)作为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庙堂寺院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无论佛教还是道教,就其教义而言,都是劝善的,因而反映在庙堂楹联上,一般都劝导慈悲、忍让、和善,对世人有一定劝戒作用。其中还不乏针砭邪恶、嫉恶扬善的警示,至今读来仍有警醒作用。下列宫庙联就很能引人深思: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佛殿)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那知头上有青天。(城隍庙)任凭你无法无天,到此孽镜悬时,还有胆否?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城隍庙)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泉州关帝庙)庙宇楹联,除了镌刻于山门、殿门、立柱、亭阁外,其他的如经堂、禅堂、僧房、道院以及客堂等处,亦随处可见,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从庙宇楹联中,不但可以研究宗教文化,还可探究历史,鉴赏楹联和书法艺术,从中追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当然,宫庙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其楹联中也有不少纯属宣扬封建迷信和厌世消极情绪,有悖于今天精神文明,必须加以批判并予摒弃,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鉴别。
中国香港
编辑历史背景
香港原为一渔港,居民以捕鱼为生者占大多数。据历史记载,在1899年,港岛人口约有35000人(九龙、新界及离岛未列入)。渔民作业兴盛与安全,有赖于海上之安宁与否,岛上居民、渔民迷信神祇保佑作业安宁,鱼获丰收,风调雨顺。按广东渔民传统,大多供奉海神如洪圣、天后、北帝等。此外,宋国舅杨亮节随宋帝驻扎在港岛及大屿山一带,传说曾多次“显灵”保护渔民,岛民遂在大屿山的大澳和东涌及九龙东头村建侯王庙崇祀,香火鼎盛。香港本岛、九龙、新界及各离岛,合共有大小庙宇1000余间。每间有其历史渊源、背景。庙宇中(包括港九、新界及离岛)以奉祀天后最多,约有40多间,依次为洪圣,约有20多间,观音也有20多间,北帝10余间。
建筑
港岛方面,港岛的庙宇,大多建于山脚,均背山面海。但昔日之海,今日已填成陆地,此种情况,庙庙皆然。百多年来,港岛面积,填海成陆,比原土地扩大数倍,背向大多已难认矣。港岛庙宇中最大、在海外最负盛名的,位于中环荷里活道的文武庙。该庙是奉祀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而得名。香港开埠初期,法制尚未臻完善,当时法律认可华人立誓的传统,方法是烧黄纸,斩鸡头,但法定要在文武庙内举行,方为有效。此外,当时华人绅商集会议事,多在该庙内举行。该庙每年举行春秋二祭,由绅商华人首脑主祭,百余年来,历久未替。海外及欧美旅游人士,访港庙宇,以文武庙为首。从该庙的石刻中,可知该庙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40年),距今150多年,早于香港开埠之前。此庙现由香港东华三院管理。此外,位于荷里活道的还有观音堂,是供奉观音的佛堂,石敢当,是供奉泰山石敢当及一石虎。位于上环的有百姓庙,是给上环一带居民供奉先人灵位的庙宇。因为居民居住地方小,未能在家设位奉祀先人,只得放在百姓庙。还有绥靖伯庙,绥靖伯是位武官,南宋时任屯田校尉,负责保卫地方,对付强盗,有功于民。此外,还有水月宫、和合殿。位于湾仔的则有洪圣古庙、济公庙、三宝殿、三元宫、玉虚宫、包公庙、望海观音庙、宝云道姻缘石和位于赤柱的有水仙爷庙。位于铜锣湾的有天后庙、岳王庙。位于筲箕湾的有谭公庙和天后庙,因渔民多聚居于此,故香火甚盛。此外,扫管笏天后庙,卑利街伯公庙,每当诞日,坊众参拜踊跃。至于浅水湾的望海观音和天后,已成为旅游人士之焦点区。
中国香港浅水湾的望海观音
九龙方面,庙宇林立,其最著者为黄大仙庙。该庙建成于1921年,在前黄大仙是设在广州的。广州黄大仙庙已有百多年历史,其后因当政者破除迷信,拆庙建路,收回庙房,1921年港方绅商李亦梅等,从广州将黄大仙接来香港,在啬色园内供奉。70多年来该庙日渐发展,香火之盛,为香港庙宇之冠,国际知名度之高亦与荷里活道之文武庙并立,外国旅游人士访港必游此庙。此外,庙街之天后庙和观音楼,榕树头前观音古庙,油麻地之十王殿和众佛堂,尖沙咀之福德古庙,红磡[kàn]之观音庙及福德古庙,慈云山之法藏寺、慈云阁、招利祠、太阴娘娘庙,西竺林苑,钻石山之志莲苑,规模宏大。多宝佛塔,九龙城东头村之侯王庙,供奉宋国舅杨亮节,是最早建立的侯王庙。新界方面,最负盛名之庙宇为沙田车公庙。车公为江西南昌五福人,是宋朝一名智勇双全的元帅。明末,沙田流行瘟疫,传说村民抬车公神牌巡游一遍,瘟疫即止。于是乡民立庙供奉并每十年举办一次太平清醮盛会,酬谢车公。此外,濠[háo]涌亦有车公庙,规模之大与沙田之庙无异,只因沙田庙接近九龙市区,参拜人士较便;沙田还有万佛寺,旅游沙田,多到该庙游览。西贡有协天宫,香火亦盛,大埔有文武庙,此庙建于清光绪廿[niàn]二年,除供奉文武二帝外,亦作为大埔乡公所议事堂,具有在帝前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之意。大埔旧墟更有奉祀广成大仙的省躬草堂,该堂已有80多年历史,常年施赠可宝茶,可宝丸及其他药丸。大仙座镇草堂,每有诞期,弟子及乡民虔诚参拜。近元朗流浮山的沙江村有天后古庙,此庙碑记所载重修于1880年,可知该庙也有百余年历史。元朗则有妙法寺,虽属新建庙宇,然规模之大及庙貌之庄严,为元朗一带之冠。大王古庙及墙心庙,还有静修之清凉法苑,以素酌驰名,青山则有杯渡禅师庙、青山禅院、青云观、青松观都是历史悠久的佛道教圣地。其中青松仙观,面积广,建筑美,并具园林之胜,为道教弟子最佳修持之地,大殿巍峨宏伟,供奉老子、邱长春和吕祖。该观圆艺以岭南派盆栽闻名。荃湾则有佛教的天竺山院,道教的玄圆学院。后者大殿上供奉儒释道三教教主,更有钟楼,其钟甚巨,在芸芸庙宇中最为突出。此地亦具园林之胜,创院人为港绅赵聿修,旅游荃湾人士必到此地。离岛方面,长洲的北帝庙,又名玉虚宫最负盛名,面积之广,建筑之宏伟,为香港九龙任何庙宇所不及,此外,尚有天后庙、福德宫、五石庙,供奉关帝的忠义亭等小庙多间。南丫岛及塔门,四面大海,渔船所聚,故亦建有天后庙,以为护佑。坪洲则有金花夫人庙,七姐庙及天后宫。索罟湾及佛堂门两岛亦是渔民聚居地,面临海洋也有天后庙。大屿山方面,梅窝有文武庙,沙螺湾有把港大王庙。后者建于清乾隆六十七年,即公元1774年,距今200余年矣。大屿山区上下羌山及鹿湖昂平一带,寺庙尼庵与佛教修持之静室林立,约计百余间。其最著名的有昂平之宝莲寺及天坛大佛,羌山之观音寺及灵隐寺,每当周末及假期,登山参拜者,甚为踊跃。此外,尚有鹿湖之法华宝殿,法华塔、竹园精舍、唯心精舍、悟真寺、慧修院以及其他私人静室等,不下数十间,均清静幽雅,远离人间,尼姑或男女居士避静其间。此地空气清新,有山有水,景色怡人,可称世外桃源。东涌有侯王庙及法林禅院。大澳有侯王庙,位在大澳之宝珠潭,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侯王诞,渔民热烈庆贺,演神功戏酬谢神恩。渔民远道回澳贺诞,参拜侯王,至今不替。该庙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将近300年历史矣。此外,大澳街市街有关帝庙,石仔埗[bù]有洪圣庙,新村有金花夫人庙,均属200多年前所建之古庙。大澳昔为渔业集散之地,与筲[shāo]箕湾,香港仔,长洲,并称香港四大渔业区。香港庙宇大多按照中国内地一般庙宇传统建筑形式而建,有一进式的和二进式的。一进式是最基本的单位。所谓进是代表一座独立的建筑物,为一座台基,梁架与屋顶俱全的建筑结构。香港之庙宇,以二进式之建筑居多。二进者,即两幢独立之一进建筑,大致前后并排,中间有天井为之隔离。在二进式建筑形式之中,又可分为四合院式与非四合院式两种形式。所谓四合院式,即由南北并排之前院与内院,以及东西并列之两间厢房共同组成。前院是第一进,在大型庙宇中,正门的后面,设有“挡中”。它是一扇门,平常多关闭,形成屏风,将内院的活动加以遮闭,只在有大典祭祀礼仪,始行开放。内院亦称后院,为四合院内之主要部分。通常庙宇之构成,前院为正殿,供奉主神,后院为后殿。而隔离前后院之露天天井,具有两功能,一使两院或两殿之间有足够空间接受阳光与疏导空气,后面可以作为休憩或聚会之场所,二在此空间亦可种植花卉树木,使整间庙宇具园林景致。天井两侧之建筑,东西两边,一般称厢房或称东西堂,各有走廊,进出前后院时可用,以避风雨。此四合院之特征,乃以建筑物之中轴线为中枢,将整院对分为二,东西两半相等,南北(前后)二院前后平衡。除上述建筑结构形式外,尚有亭式之庙宇,如在鲗鱼涌一小丘上之二伯公庙,便是亭式。还有西式欧化建筑之庙宇,如赤柱之观音寺。此寺建于本世纪50年代,把传统庙宇之台基,屋顶,梁柱等摒弃,完全是西式之水泥建筑,成为香港现代化的庙宇。香港的华人庙宇,大多建于清末,在结构之上基本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但由于地域和风俗与内地有差别,香港庙宇在建筑形式上与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亦大有差别。按照一般的营造,台基、梁架结构以及屋顶,是构成中国建筑的主要部分。台基之功用有三:一是以承托梁柱,将屋顶和梁柱之重量,移之于地;二是台基必须平坦,以达到稳定整座建筑物之作用;三是建于地表,防止湿气上升,维持墙土与木柱之耐用。故庙宇之台基至为重要。关于庙宇之栋梁结构,我国传统木作建筑,向以梁柱作为支持重要之架构,地位甚为重要。每次庙宇重修,大多依旧保持初建时梁柱架构之原状。在传统建筑中,屋柱有五种:一是檐柱,为屋檐之下最外之列柱,主要用以支持撑出墙外的檐项。二是金柱,位于檐柱以内之柱列。金柱又分两种,接近檐柱者为外金柱,外金柱以内者,为里金柱。三是中柱,位于建筑物之中央纵线上之柱。四是山柱,位于山墙中央,直接承托屋脊。五是童柱,位于横梁上之一种短柱,上端之功用和位置,与檐柱及金柱相同,柱末则不与地面接触。柱之下端独立结构则称为础,意即柱之基础,其作用是将柱身所负荷之重力,比较平均地转于地表。础之结构分两部分:一曰础,上承柱,下触地。二曰,即柱与础之间附加之版状圆盘。的质料,木石兼有,其作用是防止地上水份上升。同时柱也可以抽换,如此便可保存柱身的坚固,即使柱脚腐朽,柱仍具支持之功。台基与梁架以外,屋顶为我国传统建筑之另一重要部分。屋顶除有遮盖建筑之实际作用外,亦有其装饰之作用。香港庙宇之屋顶,一般用硬山式屋顶为多。硬山屋顶有五脊二坡,两边山墙直上,与屋顶相交。屋顶两坡上覆以筒瓦或板瓦,相叠成陇,排列并比。屋顶形式种类甚多,在此从略。除上述建筑结构外,庙宇之屋脊,栋梁,墙壁,均有其装饰。在各种装饰形式中,有其专门性考究,在此就不作详细地描述了。
中国台湾
现有近1.5万座庙宇、教堂台湾的庙宇教堂到底有多少座?据台湾“内政部”7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8年年底,全台湾登记在案的寺庙、教堂共计14993座。其中寺庙以道教最多,占78.4%;佛教次之,占19.5%;其余为教会教堂,并以基督教为主。仅登记在案的寺庙、教堂,平均每个县市就有600座,如果加上没有登记的,数字更为惊人。其中,寺庙最多的为台南县,有1245座;高雄县次之,有1142座;屏东县第三,有1068座。台湾以一岛之地有这么多的寺庙、教堂,其密度堪称“世界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庙宇文化源自大陆台湾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寺庙?其庙宇文化的来源,需要回到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空背景。来自大陆的先民拓垦台湾之前,台湾并不是想象中的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清朝大臣李鸿章曾经上书慈禧太后,他是这样形容台湾当时的情况,“台湾乃蛮荒漳疠[lì]之区,蛮荒之岛,鸟不语,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秀,岛上化外之民,男无情,女无义,弃之不足惜。”台湾不少民众都能道出自己是第几代、第十几代由大陆渡海迁居台湾先民的后代,简单地说,台湾不少人都是近三四百年间由大陆移居台湾汉人的后代。他们是这样形容先人如何渡海来到台湾谋生的:先人们大都是落第秀才、无业游民、罗汉脚,部分是失意官员、逃犯,他们光着膀子、穿着裤衩,一叶扁舟,摇着橹,渡过宽达一百多公里的“黑水沟”(由于水极深而呈墨色)的台湾海峡。这些先民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以及对故乡失意不堪回首的复杂心情,冒着台湾海峡水深、浪急、流乱的生命危险,登上台湾这方陌生的土地,他们船上的竹篮里通常放着两样贵重的东西:一是祖先牌位;二是家乡、家里所参拜的神明,映照他们强渡黑水沟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开伤心地的悲怆,又有一份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希望有朝一日经过奋斗,事业有成,光宗耀祖。带着家乡的神明,就是要祈祷神明保佑在外一切平安。先民们登岛之后的生活比想象中恶劣,那种生活经历一点都不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然界的斗争,正如李鸿章所言台湾乃“蛮荒漳疠之区”,自然环境恶劣。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常常出现内讧,“闽客械斗”、“漳泉械斗”无日无之,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把对明天的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所以,各类庙宇如雨后春笋在台湾岛各处出现,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书册
编辑“乡土瑰宝”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在历时十五年进行乡土建筑调查的基础上按专题编写而成,文字凝练、平实,并配有丰富的手工绘图和精美的照片,具有历史档案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