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编辑
本词条由“百科小编” 建档。
燕雀(学名:Fringillamontifringilla),别名虎皮雀。燕雀是中等体型而斑纹分明的壮实型雀鸟,全长165毫米,体重18~28克。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粗壮而尖、圆锥状,嘴基角黄色,嘴尖黑色。燕雀是中等体型而斑纹分明的壮实型雀鸟,全长165毫米,体重18~28克。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粗壮而尖、圆锥状,嘴基角黄色,嘴尖黑色。腿深褐色。雌雄异色,繁殖期雄鸟,头部、颈后和上背呈辉蓝黑色;下...

燕雀(学名: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别名虎皮雀。燕雀是中等体型而斑纹分明的壮实型雀鸟,全长165毫米,体重18~28克。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粗壮而尖、圆锥状,嘴基角黄色,嘴尖黑色。

形态特征

编辑

燕雀是中等体型而斑纹分明的壮实型雀鸟,全长165毫米,体重18~28克。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粗壮而尖、圆锥状,嘴基角黄色,嘴尖黑色。腿深褐色。

雄性成鸟

雌雄异色,繁殖期雄鸟,头部、颈后和上背呈辉蓝黑色;下背、腰和肩黑色夹杂棕褐色;尾和两翼黑褐色,带有白色斑;颏、喉至上胸橙色,胸腹部白色,两胁具黑色斑。

燕雀

繁殖期雄性燕雀

雄性成鸟在非繁殖期羽色较暗,头黑灰色,背黑色具棕褐色羽缘。雌性成鸟:雌鸟羽色和非繁殖期雄鸟近似,头及后颈沙褐色,后颈具黑色纵纹,腰部白色,尾和两翅暗褐色,下体色似雄鸟,但色泽较淡。

燕雀

非繁殖期雄鸟

雌性成鸟

雌鸟羽色和非繁殖期雄鸟近似,头及后颈沙褐色,后颈具黑色纵纹,腰部白色,尾和两翅暗褐色,下体色似雄鸟,但色泽较淡。

燕雀

雌性成鸟或幼鸟

幼鸟

幼鸟似雌鸟,但发褐。腰和腹部黄色;翅黑色,有白斑。幼鸟每年8,9两月进行部分换羽,新羽装和成鸟不同。

分布栖息

编辑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燕雀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洲北部至亚洲北部,北美洲等地区。繁殖地主要在北欧、中亚、俄罗斯、勘察加等地区。冬季迁徙时可途径波兰。冬季南迁至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腊、小亚细亚、伊拉克

中国分布

燕雀在中国广泛分布,但只在东北北部繁殖,迁徙时经过除青藏高原海南岛外的中国各地,多为冬候鸟和旅鸟。

栖息环境

燕雀栖息环境广泛,选择性不大,栖息于低山、丘陵以及平原地区阔叶林或混交林中。例如桦树、柳树构成的山林中,或者北方针叶林和桦树构成的灌木丛中。迁徒和越冬见于农田、旷野,包括河边树林、灌木林、村寨等。因为其需要在地面觅食,冬季栖息地的选择由积雪覆盖情况决定。为了保温,燕雀可能离开觅食地点,到更隐蔽的、避风的树丛中栖息。

生活习性

编辑

觅食行为

燕雀为杂食性鸟,而且摄取食物既在地面上也在树上。但是非繁殖季节基本上只在稀疏的灌木丛中采食。冬季可能出现在毛榉[jǔ]树林中或者农田里。冬季,它们还会在树林间游荡,寻找食物。经过剖胃观察,春季主要吃嫩叶、小型昆虫和蜘蛛等;秋季吃杂草种子、稻子等粮食作物和向日葵等油料作物种子,也有豆科植物种子。

社群行为

燕雀性喜群居,喜跳跃和波状飞行,成对或小群活动,尤其是迁徒期间常集成大群,有时多达上干只,但在越冬区多成小群活动;单个活动者更少。在中国秦岭沿岸人工林地内,可见数百只甚至上千只的越冬群体停歇于高大乔木的冠部。

鸣叫行为

燕雀属于鸣禽,叫声多样,比如拖长且富有金属感的“chi”声,有时配合其他变化,鸣叫声则比较短促。有时发出类似悦耳笛音的几声音节,然后是拖长的zweee声或下降的嘟声。有时叫声为重复响亮而单调粗喘。也发出高叫及咕叫声。飞行叫声为chuee。在繁殖季节受惊时,常重复一种尖锐的叫声,似“zweee”、“tsweek”或“tswee-ik”。还有些个体能发出像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一样悦耳的叫声,音似“dweee”。在春季迁徙前,雄鸟群有时会进行合唱。

节律行为

在欧洲大陆的很多地区,燕雀都是一种留鸟,而在其他一些地区燕雀则完全是一种候鸟。在中国,燕雀在除青藏高原和海南岛外均有分布。比如,在中国安徽,最早在每年7月下旬即抵达,次年4月上旬北去繁殖。而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燕雀为繁殖鸟,主要分布在满归以北,直到漠河一带。这里的燕雀一般在5月中旬迁到,开始繁殖。

生长繁殖

编辑

繁殖

到达繁殖地点后,燕雀随即开始繁殖。它们通过叫声吸引同类。雌性似乎根据雄性的鸣叫和体型而不是巢穴的位置进行选择。燕雀不会坚守自己的繁殖地,在繁殖期,它们仍保持一定的游荡习性。燕雀的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桦树、杉树、松树等乔木靠近主干的枝杈处,以枯草和桦树皮等材料筑成。巢离地面通常1.5~3米高。巢的形状通常呈杯状,巢壁致密而厚,外侧有苔藓,蛛丝,内侧则以毛羽等衬垫。每窝产卵5~7枚,卵淡褐色或蓝绿色,具红褐和黑褐色斑点。卵平均长度约20毫米,宽度约为15毫米。

哺育

交配后,雌雄亲鸟共同选择筑巢地点,共同保护巢穴和领地。繁殖期间,雄性会攻击入侵领地的来犯者,并保护幼鸟。雌鸟孵化,并且会攻击靠近巢穴的来犯者。雄鸟常在巢附近鸣叫,声似“gia-gia”音。孵化持续11~12天它们可以识别出自己的卵和其它鸟类,例如杜鹃(Cuculus canorus)的卵。可以保护自己的巢穴不被“鸠占鹊巢”。燕雀雏鸟晚成,幼鸟飞翔能力较弱,幼鸟出生时没有视觉而且没有羽毛,由雌雄亲鸟哺育。离巢后亲鸟仍然跟随幼鸟相当长的时间。在欧洲,燕雀一个繁殖期可能繁殖2窝,在北部地区育1窝较为常见。雏鸟依赖亲鸟喂食5周左右,主要由双亲喂以毛虫;若雌鸟产第2窝卵,则第一窝雏鸟完全由雄鸟负责。

物种保护

编辑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数据,燕雀的总数目虽然在减少,但全球总量达到1.2~2亿只。2016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燕雀的等级为无危(LC)。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物种。截至2023年2月,世界各地除了日常观测外,没有对其进行特别的保护。

主要价值

编辑

燕雀在中国的食物绝大部分为植物种子,包括稻谷、小米等粮食作物和葵花籽等油料作物,有一定的害处。在繁殖期虽然捕食大量害虫,但此时主要不在中国境内。燕雀也吃杂草种子,有一定的益处。同时,由于燕雀易于饲养,可作为公园观赏鸟。对观鸟者来说,燕雀性情温顺,鸣声动听,羽毛艳丽,可在野外观赏。此外,饲养的燕雀还能学会接物、放飞等动作,还可与芙蓉鸟(Serinus canaria)杂交,培育新的观赏品种。

相关文化

编辑

关于燕雀这个词,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但文中的“燕雀”泛指麻雀一类的小鸟,并不是燕雀科的“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

内容由百科小编提供,本内容不代表global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lobalbaike.com/415282/

(252)
词条目录
  1. 形态特征
  2. 雄性成鸟
  3. 雌性成鸟
  4. 幼鸟
  5. 分布栖息
  6. 分布范围
  7. 世界分布
  8. 中国分布
  9. 栖息环境
  10. 生活习性
  11. 觅食行为
  12. 社群行为
  13. 鸣叫行为
  14. 节律行为
  15. 生长繁殖
  16. 繁殖
  17. 哺育
  18. 物种保护
  19. 主要价值
  20. 相关文化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